平遥旅游目的地规划

合集下载

平遥古城发展策划书3篇

平遥古城发展策划书3篇

平遥古城发展策划书3篇篇一《平遥古城发展策划书》一、引言平遥古城,作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的杰出代表,拥有着悠久的历史、丰富的文化遗产和独特的魅力。

为了更好地推动平遥古城的可持续发展,提升其在国内外的知名度和影响力,特制定本发展策划书。

二、平遥古城现状分析(一)优势1. 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保存了大量的明清时期建筑,具有极高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

2. 独特的民俗文化,如传统节日庆典、民间艺术等,丰富了游客的体验。

3. 优越的地理位置,交通便利,便于游客的到达。

4. 政府和社会各界对古城保护的重视,为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二)劣势1. 旅游基础设施有待完善,如停车场、游客服务中心等不够充足。

2. 部分景点的展示和解说不够生动,缺乏吸引力。

3. 旅游产品单一,缺乏创新性和个性化。

4. 市场推广力度不足,知名度有待进一步提高。

(三)机遇1. 国家对文化旅游产业的大力支持,为古城发展提供了政策机遇。

2. 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为古城带来了更多的客源和发展空间。

3. 周边地区旅游资源的协同发展,形成旅游集群效应。

(四)挑战1. 旅游业竞争激烈,如何在众多古城中脱颖而出是一大挑战。

2. 保护与开发的平衡问题,需要妥善处理好古城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3. 游客需求的不断变化,需要不断创新和提升服务质量。

三、发展目标(一)短期目标(1-2 年)1. 完善旅游基础设施,提升游客接待能力。

2. 打造一批具有特色的旅游产品和线路。

3. 加大市场推广力度,提高平遥古城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二)中期目标(3-5 年)1. 实现旅游收入的持续增长,成为国内知名的文化旅游目的地。

2. 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提升古城的文化内涵。

3. 推进旅游产业与相关产业的融合发展,形成多元化的产业格局。

1. 将平遥古城打造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文化旅游名城。

2. 建立完善的旅游服务体系和管理机制,实现可持续发展。

3. 成为中国文化旅游的典范和标杆。

旅游策划方案(精选10篇)

旅游策划方案(精选10篇)

旅游策划方案旅游策划方案(精选10篇)为了确保事情或工作有效开展,常常需要提前制定一份优秀的方案,方案是从目的、要求、方式、方法、进度等方面进行安排的书面计划。

那么我们该怎么去写方案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旅游策划方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一、活动背景1、开展原因:秋收季节,正是一年一度出游的好时机。

校园里,集体秋游、自费旅游已成了大学生们多彩生活的一部分,们也可以通过旅游了解不同地区的风景和气候。

2、基本情况:平遥古城位于山西中部,是一座具有2700多年历史的文化名城,与同为第二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四川阆中、云南丽江、安徽歙县并称为“保存最为完好的四大古城”,也是目前我国唯一以整座古城申报世界文化遗产获得成功的古县城。

平遥古城是中国境内保存最为完整的一座古代县城,是中国汉民族城市在明清时期的杰出范例,在中国历史的发展中,为人们展示了一幅非同寻常的文化、社会、经济及宗教发展的完整画卷。

平遥旧称“古陶”,明朝初年,为防御外族南扰,始建城墙,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在旧墙垣基础上重筑扩修,并全面包砖。

以后景泰、正德、嘉靖、隆庆和万历各代进行过十次的补修和修葺,更新城楼,增设敌台。

康熙四十三年(公元1703年)因皇帝西巡路经平遥,而筑了四面大城楼,使城池更加壮观。

平遥城墙总周长6163米,墙高约12米,把面积约2.25平方公里的平遥县城一隔为两个风格迥异的世界。

城墙以内街道、铺面、市楼保留明清形制;城墙以外称新城。

这是一座古代与现代建筑各成一体、交相辉映、令人遐思不已的佳地。

20xx年,平遥古城荣膺世纪记录协会中国现存最完整的古代县城,再获殊荣。

3、路线安排:太原大学校车约2个小时/101公里4、执行对象:11级旅游系旅游管理1班二、活动目的及意义大学,一个充满青春与活力的激情世界,旅游既丰富了我们的课外生活,又陶冶了我们的情操。

秋天是一年中最美的季节,是学生踏青秋游的好季节。

通过踏青秋游活动,让学生亲密接触大自然,欣赏春天美景,拓展学生的视野,进一步感受南郊公园的美丽景色。

平遥古城景点的调研报告

平遥古城景点的调研报告

平遥古城景点的调研报告平遥古城位于山西省北部的平遥县,是中国保存最完整的明清古城之一。

这个古城建于公元1370年左右,距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

由于这个城市保存了许多古代建筑和文化,于199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平遥古城是中国古代城市规划的杰作之一,它保留了明清时期的城市布局。

古城的主要街道是南大街和北大街,这两条街道横贯整个古城,都是石街,宽敞平坦。

在这两条街上,保存了许多明清时期的古建筑,这些古建筑以其独特的建筑风格和精美的装饰而闻名于世。

古城内还有许多古代民居,这些民居以其传统的建筑风格、庭院和木雕装饰而吸引了无数游客。

在古城的南大街上,有一座历史悠久的建筑群,被称为平遥古城博物馆。

这座博物馆是1906年开始建设的,展示了平遥古城的历史和文化。

博物馆内有许多珍贵的文物和古代艺术品,游客可以了解到平遥古城的历史和文化。

在古城的北大街上,有一座著名的景点叫做府衙,它是明清时期的县府。

府衙是中国传统建筑的代表之一,它保留了古代官府的建筑风格和布局,游客可以参观官府内的各个厅堂和办公区域,了解古代官府的运作方式。

古城内还有其他许多景点,如钟楼、街巷和庭院等等。

这些景点都具有独特的魅力,吸引了大量的游客。

古城还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之一,它的文化艺术活动丰富多样,游客可以观看传统戏剧和表演。

总的来说,平遥古城是一个非常吸引人的旅游目的地。

这个古城保存了许多明清时期的古代建筑和文化,游客可以在这里感受到古代城市的魅力。

古城内的景点丰富多样,适合不同的游客。

平遥古城的文化活动也十分丰富多样,游客可以了解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山西平遥古城旅游攻略]平遥古城旅游攻略

[山西平遥古城旅游攻略]平遥古城旅游攻略

[山西平遥古城旅游攻略]平遥古城旅游攻略平遥古城旅游攻略一:游记作文:走进山西平遥古城山西平遥被称为“保存最为完好的四大古城”之一,也是中国仅有的以整座古城申报世界文化遗产。

游记作文应该怎么写,看看下面的范文吧。

我们全家坐了一天车,来到山西省平遥古城。

平遥古城位于山西省中部,是中国保存完好的四大古城之一,也是我国目前以整座古城申报世界文化遗产获得的古县城。

到这里已经七点多了,我们的大巴车不能开进城里,只能停在城外停车场。

我们坐着观光车晃晃悠悠的进城了。

只见在平遥古城外围是护城河,里面就是古城墙。

进了古城就热闹起来,大大小小的店铺,玲琅满目的商品,让人看的眼花缭乱。

观光车拉着我们穿过很多胡同,来到一家客栈,客栈是木结构四合院,布局严谨,左右对称,院落之间多用装饰华丽的垂花门分隔。

客栈内大多装饰精美。

第二天,我们来到古城墙,古城目前基本保存了明清时期的县城原型,有“龟”城之称。

据说是因其方形的城墙形如龟状:六座城门南北各一,东西各二。

南门为龟首,北门地势最低为龟尾,东西四座城门是龟的四肢。

城内四大街,八小街,七十二条胡同构成龟甲上的八卦图案。

街巷格局,经纬交织,井井有条,主次分明。

现在古城里面还住着大约五万多居民呢!我们又来到中国第一家票号“日升昌”,在这里,我明白了票号就是古代的银行,“日升昌”是中国银行的创始人,中国民族银行的开山鼻祖。

之后我们又去了古城中心的清代县衙,这里是县太爷升堂办案的地方,各种刑具非常齐全,还有关押人犯的牢房。

在这里虽然是白天,我也感到阴森森的。

走进平遥古城,就像打开一本厚厚的历史书,那是一本活生生的历史。

暑假期间,我们一家去了平遥古城游玩,在那里,不仅令我大开眼界,而且还了解了许多关于古城的知识。

平遥古城位于山西北部,是一座具有2700多年历史的文化名城,也是目前我国唯一以整座古城申报世界文化遗产获得成功的古县城。

来到古城,我们租了一辆电瓶车,听随车的导游讲解古城的大概特征,据说平遥诞生取神龟“吉祥长寿”之意,筑为“龟城”。

平遥旅游详细计划

平遥旅游详细计划

平遥计划总计划:2月X日由石家庄出发,游览两天,2月X+1日晚返回石家庄。

交通:石家庄-平遥:去程K868次列车,卧铺票*2,早5:29发车,9:04到站,用时3小时35分钟。

用时返程K866次列车,卧铺*2,晚18:14发车,22:25到站,用时4小时11分钟。

(注:石家庄至平遥无始发车,只过路车一辆,需提前10天预订。

卧铺票返程购票较困难。

)由火车站入城可选择三轮摩托,票价3-5元。

平遥古城游览需步行(有大量步行街)。

平遥游览采用计程车做主要交通工具。

(计费标准:微型面包车起步价3元,起价基本里程为两公里,行驶超过两公里每超一公里加收1元;普通型小轿车起价为6元,起价基本里程为三公里,行驶过三公里每公里加收1元;桑塔纳车型以上的出租车起价为12元,起价基本里程为三公里,行驶超过三公里每公里加收2元。

晚二十一时至次日五时前属夜间行驶,在标准价基础上加收50%。

)游览:平遥主要著名景点:平遥古城墙:平遥城墙位于山西省中部的平遥县,是中国现存最完好的四座古城墙之一。

1988年,平遥城墙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

1997年,包括平遥城墙在内的平遥古城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日升昌票号:中国第一家银行,1948年才歇业。

(平遥西大街路南)明清一条街:平遥古城中轴线上,这里集中完整地保存着明清时期的店铺遗迹,是古城最重要、最繁华的商业街区之一,鲜明地折射出古城文化的光彩。

在这条400余米长的古街上,紧密连缀着78处古店铺,包括票号、钱庄、当铺、药铺、肉铺、烟店、杂货铺、绸缎庄等等,几乎包容了当时商业的所有行当。

县衙:(晋中市平遥县政府街)10点钟有升堂表演。

华北第一镖局:(晋中市平遥县东大街24号)双林寺:(原名中都寺,在平遥县城西南的桥头村北侧,距平遥城约 6公里。

)双林寺外观来看是一座城堡式建筑,寺四周筑有夯土墙壁,寺在当中。

全寺布局完整,共有十座殿堂,三进院落,西为庙院,东为经房、禅院、僧舍,中轴线上依次有天王殿、释迦殿、大雄宝殿和佛母殿。

平遥古城的概述和保护性详细规划

平遥古城的概述和保护性详细规划
2008年调查确定473处保护院落 2005年省院调查确定513处保护院落
遗产保护现状
遗产保护现状
建设失控
大体量新建筑或仿古建 筑对古城肌理影响严重;
大型构筑物对古城整体 风貌影响严重;
新建民居院落尺度与建 筑形式与传统风貌不符;
新建建筑材料与传统风 貌冲突。
遗产保护现状
遗产保护现状
历史研究
历史沿革
建置沿革
平遥史称古陶,属冀州;春秋属晋国;战国属赵国;秦汉时属太原郡;西汉又置有京陵 县;北魏移现文水县境平陶县,后改称平遥,并一直沿续至今。
西周点将台平传遥说 城演南城变北 和朝 中之 都前 城的京陵
相传平遥城为尹吉 甫所筑,是古城最 早的建造记载,距 今有二千多年
京陵城遗址——县 城东北3.5公里;中 都城遗址——西南 6公里;推断南北 朝之前现平遥古城 处并未有城池
平遥古城是中国汉民族历史文化的物质载体。
历史研究
1986年国务院公布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1997年被联合国教 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现状:问题重重的平遥
历史文化遗产原真性受损
历史建筑质量差; 传统院落格局被破坏; 历史构筑物缺失; 场院被占建; 过度整修。
遗产保护现状
传统院落现状
“合院严正,楼阁巍峨” ——建筑空间特色
历史研究
平遥历史文化遗产特色
“砖瓦青灰,琉璃绚烂”——整体色彩特色
历史研究
平遥历史文化遗产特色
“景致十二,诗词传唱”——人文景观特色
历史研究
平遥历史文化遗产特色
“商道彪炳,文化厚藏”——非物质文化遗产特色
历史研究
历史研究
平遥古城历史文化价值综述
平遥历史文化遗产特色

平遥文旅资源策划书3篇

平遥文旅资源策划书3篇

平遥文旅资源策划书3篇篇一平遥文旅资源策划书一、前言平遥古城是中国境内保存最为完整的一座古代县城,是中国汉民族城市在明清时期的杰出范例,在中国历史的发展中,为人们展示了一幅非同寻常的文化、社会、经济及宗教发展的完整画卷。

本策划书旨在通过对平遥文旅资源的分析和整合,提出一系列的策划方案,以促进平遥文旅产业的发展,提升平遥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二、平遥文旅资源分析(一)历史文化资源平遥古城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遗产,如平遥古城墙、平遥县衙、日升昌票号等,这些历史文化遗产是平遥文旅产业的核心资源。

(二)民俗文化资源平遥有着独特的民俗文化,如平遥牛肉、平遥推光漆器、平遥剪纸等,这些民俗文化资源是平遥文旅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自然风光资源平遥周边有着美丽的自然风光,如平遥古城墙公园、平遥双林寺等,这些自然风光资源为平遥文旅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三、平遥文旅资源策划方案(一)加强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加强对平遥古城墙、平遥县衙、日升昌票号等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修缮,提高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水平。

(二)开发民俗文化旅游产品开发平遥牛肉、平遥推光漆器、平遥剪纸等民俗文化旅游产品,丰富平遥文旅产业的产品体系。

(三)打造自然风光旅游景区打造平遥古城墙公园、平遥双林寺等自然风光旅游景区,提高平遥文旅产业的吸引力。

(四)加强旅游宣传推广加强对平遥文旅产业的宣传推广,提高平遥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四、平遥文旅资源策划实施步骤(一)第一阶段(2023-2024 年)1. 完成平遥文旅资源的调查和分析。

2. 制定平遥文旅资源策划方案。

3. 加强历史文化遗产保护。

4. 开发民俗文化旅游产品。

(二)第二阶段(2025-2026 年)1. 打造自然风光旅游景区。

2. 加强旅游宣传推广。

3. 完善平遥文旅产业的服务体系。

(三)第三阶段(2027-2028 年)1. 提高平遥文旅产业的管理水平。

2. 加强平遥文旅产业的人才培养。

3. 促进平遥文旅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平遥古城旅游策划书3篇

平遥古城旅游策划书3篇

平遥古城旅游策划书3篇篇一平遥古城旅游策划书一、项目背景二、目标市场1. 国内游客:重点针对历史文化爱好者、家庭游客、学生群体等。

2. 国际游客:吸引对中国传统文化感兴趣的海外游客。

三、旅游产品策划1. 文化体验之旅推出参观古城墙、古县衙、票号等传统景点的线路,配备专业导游讲解,让游客深入了解平遥的历史变迁和文化内涵。

2. 民俗风情游组织游客参与当地传统民俗活动,如观看民间艺术表演、学习传统手工艺制作等。

3. 特色美食之旅打造美食街区,提供平遥牛肉、平遥碗托等特色美食的品尝和制作体验。

4. 主题节庆活动举办平遥国际摄影大展等具有影响力的节庆活动,吸引更多游客。

四、营销策略1. 线上推广利用社交媒体、旅游网站等平台进行宣传推广,发布精美的图片、视频和文字介绍。

2. 线下宣传参加旅游展会,在重点城市进行路演和推介活动。

3. 与旅行社合作与各大旅行社建立合作关系,推出多样化的旅游套餐。

五、服务提升1. 加强导游培训,提高服务水平。

2. 完善景区标识和解说系统。

3. 提升景区环境卫生和安全保障。

六、基础设施建设1. 改善交通条件,增加停车场数量。

2. 建设游客服务中心,提供咨询、售票等一站式服务。

七、经济效益预测八、风险评估与应对1. 可能面临旅游淡旺季差异明显的问题,需加强淡季营销。

2. 注意保护古城环境和文化遗产,避免过度开发。

希望这份策划书能为平遥古城的旅游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和思路。

篇二《平遥古城旅游策划书》一、前言二、市场分析1. 目标市场以国内游客为主,包括历史文化爱好者、家庭游客、学生群体等;同时积极拓展国际市场。

2. 市场需求游客对深度体验历史文化、品尝当地特色美食、参与民俗活动等有着较高的需求。

3. 竞争态势与其他古城类旅游目的地存在一定竞争,但平遥古城的独特性和知名度具有优势。

三、旅游资源1. 古城墙:巍峨壮观,可提供城墙漫步体验。

2. 明清古街:古色古香,充满传统韵味。

3. 古庙宇、古镖局、古县衙等:展示丰富的历史建筑和文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平遥旅游目的地规划古城利用与保护(2008-12-02 09:20:06)平遥古城素有“小北京”的美誉,文物古迹众多,文化内涵深厚,可以看成是一个最能够全面展示中国汉民族文化的大型博物馆。

因此,古城是平遥旅游的灵魂,保护和利用好古城,是平遥建设一流旅游目的地的关键所在。

由于平遥县近期已经编制完成《平遥古城保护详细规划》,本规划将重点放在古城利用与发展。

一、古城优势平遥古城的优势概括为“四个力”:一是世界遗产的号召力,这张品牌是发展旅游业的核心吸引力;二是完整古城的震撼力,这为旅游业发展提供了一流的载体和环境;三是新老分离的拓展力,为保护古城创造了条件;四是优越区位的整合力,扼守京津巨大市场,处于快速发展的晋中旅游板块龙头位置。

(一)世界遗产的号召力世界遗产资源是中国旅游业发展的重要资源,是市场拓展的重要品牌,有巨大的市场号召力,是发展旅游带动地方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动力。

世界遗产地的带动不断造就中国一批新的旅游目的地,目前30处世界遗产中,既有北京故宫这样传统的著名旅游景点,更有丽江、张家界、平遥、九寨沟这些新兴的旅游目的地,这些十几年前在中国还非常陌生的地名,如今已成为国内外知名的旅游目的地,这在很大程度上归功于世界遗产所带来的品牌效应和综合效益。

从全国范围看,世界遗产地的知名度、旅游人数、旅游总收入远远高于一般的旅游地。

平遥也符合这样的规律,从山西省主要景区的网上调查来看,平遥知名度在全省为最高。

(二)完整古城的震撼力平遥古城是中国现存最为完整的古县城原型,整座古城以市楼为中心,以长12.8华里、高10米左右的完整古城墙为界,以南大街为轴线,对称地分布着左城隍、古衙署,左文庙、右武庙,东道观、西寺院的古代城市格局。

联合国教科文委员会对平遥古城的评价是:“平遥古城是中国汉民族城市在明清时期的杰出范例,平遥古城保存了其所有特征,而且在中国历史发展中为人们展示了一幅非同寻常的文化、社会、经济及宗教发展的完整画卷”。

境内文遗存众多,现有各级文物保护单位99处,其中国家级5处,省级13处,市级4处,县级77处。

完整古城性的震撼力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古城历史格局的完整性;二是历史文化内涵的厚重性;三是文物古迹的独特性;四是民俗风情的传统性。

(三)新老分离的拓展力“建新城、保老城”是平遥古城保护的重大举措,这一举措有效地缓解了城市扩张对古城保护的压力,为古城的隔离保护创造了空间条件。

由于新城分离了老城的许多功能,使得老城有较好的空间来进行深度开发,有更多的空间进行绿化等环境保护工程,创造更好的体验环境;在建设的新城中,可以发展更多的服务设施和功能,提供现代化、生态型的舒适服务。

两者相互分工、互补协作、互动发展,大大拓展了平遥旅游业发展和居民生活的空间。

(四)区位交通的整合力独特的区位和便捷的交通,使得平遥古城具有很强的整合力。

一是平遥近邻京津地区等巨大的客源输出地,便于启动旅游市场;二是平遥古城位于北京与西安两大古都的中间位置,构成“华夏文明魅力轴线”,可以充分利用两大古城的国际窗口和平遥拓展海外市场,还可以充分借助北京举办2008年奥运会的机遇;三是利用晋中旅游的龙头和枢纽节点低位,可以充分整合晋中地区的晋商文化旅游资源;四是平遥古城处于平遥县的中心位置,便于整合全县的旅游资源;五是平遥古城处于县城的中心,便于整合资源打造成为平遥旅游的中心游憩地。

二、古城困局古城集多种功能于一体,成为一个矛盾的统一体,具有五个显著特点:景区社区一体、城市农村一体、产权交错混杂、平房包围古城、环境严重制约。

作为历史遗产,要求对古城历史风貌进行严格保护;作为居住社区,要求古城要满足各种社会需求,不断适应社会发展对城镇功能要求的日益提高;作为旅游目的地,要形成日益完整的旅游功能,包括游览、餐饮接待、娱乐、安全、卫生等。

基于上述特点,平遥古城的遗产保护和旅游发展面临五大困局:(一)搬迁置换的困局平遥古城的保护与旅游发展,面临的第一个难题就是搬迁(人到哪里去)。

古城 2.25 平方公里的区域内目前居住人口近 4 万余人,人口密度比北京、上海还要大,远远超出了古城的承载力(1.78万),对古城保护形成种种制约。

古城的搬迁置换面临一种两难的选择:一方面是很难搬动的问题,主要障碍是资金短缺,就业机会不足、购买新住房困难、社会保障不配套等;另一方面,目前的人口置换未能很好解决谁来消费古城的问题,古城又集聚了大量贫困人口,出现古城文化氛围的退化。

随着古城地产的增值,外迁将逐步转化为主动的外迁,大量用地转化为旅游用地,古城人口逐步转化为流动性很大的旅游人口,未来古城将有可能出现“空心化”的趋势,民俗文化将逐渐消失。

其次是以晋商文化为代表的平遥古城传统的文学、艺术、戏曲、美术、金石篆刻、表演艺术、教育、名产特产、传统小吃等文化遗产是平遥古城作为世界遗产的一个组成部分,但是旅游的发展对历史文化遗产的原生性产生冲击,造成文化遗产的商业化。

(二)资金短缺的困局繁重的古城保护任务和落后的基础设施与保护建设资金严重匮乏的矛盾日益突出,但资金筹措面临两难选择:一方面,政府财力有限,保护资金严重短缺,必须谋求多元化和市场化的渠道来解决融资问题;另一方面,作为世界遗产和文物保护单位、历史文化名城,古城旅游发展的市场化进程又必然受到各种严格的限制。

而且,经营城市必然要求在基础设施上负载一定的商业功能,反过来又会增加古城的压力。

在这种两难选择中如何把握尺度和创新模式是一大难题。

(三)基础建设的困局要加强古城遗产保护、环境治理和改善生活和旅游服务质量,都需要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如防火设施、古城道路改造、古城绿化、排污、垃圾处理、管线下埋、燃气改造、护城河的整治等等,任务都十分紧迫。

但古城的基础设施建设面临两难的选择,一方面是需要加强古城的基础设施建设,另一方面又是拥挤的古城难以负重。

老城设施建设与此新城正好相反,不是增加更多的交通设施——道路、停车场,而是应该减少老城需求,如果没有限度地提供基础设施,就会一直抬升老城地价,直到把老城密密麻麻地建成一个普通的、高密度的地区。

由于古城人口密度大、基础设施条件落后、居住空间狭窄,建筑年久失修等原因,原有的民居院落已越来越难以满足现代居住功能的要求。

改善居住条件,为古城居民提供方便的交通,供水、供电等基础设施条件,已经成为古城发展必须解决的问题。

另一方面,保护古城要求禁止任何新的建筑,对建筑高度的严格控制,禁止对房屋进行任意改造,使得古城居民的生活条件与现代生活距离不断加大。

(四)古城管理的困局平遥古城作为一个旅游城市,同时也是一个居住城市,城市商业既要满足城内居民的基本商业服务,又要满足旅游商业要求,两种商业服务存在排斥性和不协调性,旅游商业的兴起很大程度上抑制了为当地居民服务的商业的发展,甚至出现衰落,同时这种转化距离原有的古城的古老的商业氛围越来越远。

旅游管理需求和经济利益的需求要求对古城实现封闭式的管理,自由进出古城受到限制,与古城作为一个居住区的性质发生冲突,造成管理上的困难。

旅游日益发达造成的为日常生活服务的商业的衰落也对古城内居民日常生活造成很大影响。

(五)古城文化的困局在古城发展中面临一个重大课题:谁来传承古城,谁来消费古城,谁来传播古城?在传统文化传承和现代文明的演进中,围墙里的古城正面临转型中的文化断裂,形成了围墙里的现代贫困文化,面临新的文化塑造使命。

从体验的角度看:文化的厚重性能否成为快乐的源泉?完整的古城能否成为体验的载体?古城的社区生活能否给游客带来“家在平遥”的温馨感受?凝重的历史能否结合现代时尚的生活?民族文化和国际文化如何达到合理的均衡?三、古城定位综合考虑平遥古城的四个定位:功能定位、主题定位、档次定位、性格定位。

(一)功能定位:游憩中心、景区型旅游城市总体定位是景区型的旅游城市,作为体验中心、游憩中心和居住中心。

同时具备以下功能:(1)旅游游览功能,古城墙、古民居、特色街区、古寺庙构成平遥古城的旅游景点体系;(2)旅游居住功能,提供旅游住宿接待设施,目前主要的住宿设施集中在城区以内,依*民俗客栈解决,民俗客栈简陋的设施条件和有限的容量将不能满足游客增长的需求。

(3)旅游购物功能,重点是拓展东西大街旅游购物街区的功能和容量。

(4)旅游餐饮功能:大量游客的涌入要求古城为游客提供特色餐饮,良好的就餐环境和相对合理的价格,目前游客餐饮基本以来民俗客栈提供,餐饮环境简陋、卫生条件差,餐饮质量低是目前古城餐饮的主要问题。

如果未来旅游客流的大幅度增加,古城的餐饮配套设施的规模和质量都不能满足游客需求。

(5)旅游交通功能,平遥古城街道狭窄,人口稠密,同时古城风貌保护的要求也使得不能设置现代化的公共旅游交通,这使得游客活动空间受到限制。

目前电瓶车成为行走于大街小巷的交通工具,虽然这种交通工具产生的环境污染较小,但是却成为与古城风貌不和谐的景观。

(6)旅游休闲娱乐功能,平遥古城作为一个单纯观光类的景点,旅游休闲娱乐功能还十分薄弱,随着旅游的发展,休闲娱乐功能的强化应成为古城旅游功能建设的重要方向。

此外,古城的信息集散、文化体验、科考修学、节庆活动等新兴功能也应受到重视。

(二)主题定位:明清社会、金融大观、晋商民俗平遥古城文化内涵深厚、历史凝重、类型丰富多彩,但概括起来,最能集中展现的旅游形象可以高度概括为三个方面,即明清社会、金融大观、晋商民俗。

1、明清社会体现平遥是我国迄今保存最完好,集中展现明清时期建筑风格、城市风貌、民俗民风的历史文化古城,是我国现存诸多古城中最能完整体现明清时期历史风貌和社会风情的实物活标本。

回顾历史,北京可以说是集中展现了明清时期大都市的皇家风采,平遥则以反映明清民间社会的完整再现,是完整流传于世的民间故宫,至今依然绽放光彩的“小北京”。

与北京、西安共同构成华夏文明魅力轴线。

纵观全国,唯有平遥能以一个如此完整的城市格局和文化沉淀展现中国明清社会。

因此,我们有充足的理由将再现明清社会的风貌与韵味,作为平遥旅游发展的主题旅游形象。

随着中国魅力和国际影响的提升,这一主题不断升值。

2、传统金融大观回首历史,平遥是近代中国金融业的摇篮,一度是全国金融中心,引领东方金融之潮流。

晋商的光荣与梦想,都以平遥金融息息相关,以“汇通天下”而成名于世。

平遥古城的票号是中国金融发展史上汇兑开始的里程碑,“日升昌”则以中国票号第一家而威名远播。

当今世界,已进入一个“金融时代”,金融不仅作为经济的核心,主宰世界命运,而且深入人们生活的每一个细胞,成为一种生存的方式。

将金融大观作为平遥旅游主题,不仅是历史文脉的延续,也是时代浪潮的趋势。

游客既可以从中找到历史文化的根脉,又可以从中找到现实生活的依托。

3、民间文化集中山西是中国寻祖文化、寻根文化的探源之地,民风民俗丰富多彩、源远流长、独具特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