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识判断规律一
科学推理常用公式

科学推理解题技巧:1.掌握常考公式2.受力分析3.运用生活常识进行推理判断1.杠杆原理:杠杆保持平衡的条件:2211L F L F ∙=∙(L 是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距离)2.平抛运动的物体(1)水平速度:0v(2)竖直速度=0(3)水平距离t v s 0=(4)竖直距离221gt h = (5)在t 时刻的竖直速度:gt v t =3.匀变速运动的物体 (1)2021at t v s += (2)at v v t +=0(3)as v v t 2202=-(4)A.B 中间时刻即时速度ts v v v t t =+=202 (5)AB 位移中点的即时速度22202t s v v v += (6)匀速22s t v v =4.动能、重力势能mgh E mv E p K ==重力势能动能,212 机械守恒定律:机械能=动能+重力势能+弹性势能5.物体的浮沉条件 G 物 =ρ物gV 物 F 浮 =ρ液gV 排F 浮=G 液排=ρ液gV 排。
(V 排表示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当物体漂浮时:F 浮=G 物 且 ρ物<ρ液 当物体悬浮时:F 浮=G 物 且 ρ物=ρ液 当物体上浮时:F 浮>G 物 且 ρ物<ρ液 当物体下沉时:F 浮<G 物 且 ρ物>ρ液 浮力F 浮规律一:物体漂浮在液体中,所受的浮力等于它受的重力;规律二:同一物体在不同液体里,所受浮力相同;规律三:同一物体在不同液体里漂浮,在密度大的液体里浸入的体积小;规律四:漂浮物体浸入液体的体积是它总体积的几分之几,物体密度就是液体密度的几分之几;规律五:将漂浮物体全部浸入液体里,需加的竖直向下的外力等于液体对物体增大的浮力。
当物体浸没在液体中时,V 物= V 排= Vρ物<ρ液 G 物< F 浮 上浮至漂浮ρ物=ρ液 G 物 = F 浮 悬浮ρ物>ρ液 G 物> F 浮 下沉至底6.合力在同一直线上:21F F F ±=不在同一直线上,成角度θ,合力θCOS F F F F F 21222122++=合力的大小随着角度的增加而减小,合力可以大于分力,可以等于分力,也可以小于分力。
行测考试:常识判断题的解题技巧.doc

行测考试:常识判断题的解题技巧公务员行测考试中包括几大题型,也都会要求考生掌握。
其中对于考生而言稍有难度的就属于常识判断题了。
很多考生都感觉花了很多时间,但收获的成果却是微乎其微。
那对于这类题的解题技巧是什么呢?下面就跟随我一起来看一下。
一、常识判断题的定义常识判断的题型,主要考察考生的基本知识和运用这些知识分析判断的能力,重点考察考生对国情的了解程度和综合素质,涉及的范围很广,包括经济、政治、法律、文化、历史、地理、环境、科技、自然等等方面。
那这也就要求考生各方面的知识都要掌握,有丰富的知识积累。
但为了更快的选中正确答案,那下面就来看看有哪些解题方法?二、解题方法的分析1、首尾两端法。
这种方法主要是适用于历史排顺序的题,也就是把历史事件按顺序排列的题。
通常如果考生每个事件细细的分析,再排列的话,肯定会花很多的时间。
为了节约时间就可以使用这种方法,就是从这一串事件的开头或者是结尾判断,排除不符合题干要求的选项,从而选出正确的答案。
、2、第一印象法。
考生做题的时候,看到某个答案会有一个强烈的感觉,好像那个答案就是正确选项。
但等看完了全部的选项,再回过头去分析那个选项的时候,有找不到具体的依据。
这个时候考生可以细细的品一下其他的选项,如果实在不能选出答案,就选开头有强烈感觉的那个选项。
3、去同存异法。
当考生不能做出判断的时候,就可以用到这个方法。
一般就是选项中有内容相似的选项就可以排除掉,留下那些差异性大的选项。
然后就可以缩小目标了,在剩余的选项里面选出答案。
三、解题的复习技巧除了一些解题的技巧,其实复习的技巧也是需要牢记的。
1、研究真题,这大概也是考生们经常听到的一个复习方法了。
按实际情况来说,倒也真的适用。
真题重在精,而不是重在数量。
考生可以去选一部分经典的题型,研究出题的规律还有一些真题分析的方法。
2、知识进行定期的归纳总结,形成自己的知识网络。
联系相似的知识,举一反三,形成知识库,提高复习的效率。
2015国家公务员考试常识判断命题规律预测

在国家公务员考试中,常识判断是行测试卷的重要组成部分。
根据历年大纲的规定,常识判断主要测查报考者应知应会的基本知识以及运用这些知识分析判断的基本能力,重点测查对国情社情的了解程度、综合管理基本素质等,涉及政治、经济、法律、历史、文化、地理、环境、自然、科技等方面。
中公教育专家通过历年真题的分析得出结论,常识判断的特点呈现广覆盖、重基础、贴生活、系时事。
第一,常识判断考查范围广泛,体现广覆盖的特点。
大纲里有明确的范围要求,考查政治、经济、法律、历史、文化、地理、环境、自然、科技等内容。
内容多样并且考查范围广泛。
我们通过下图来看一下2013和2014国考常识判断的考查范围。
第二,国考常识判断重视基础知识的考查,考试内容明显凸显了应知应会的常识知识。
【2013国考行测真题】关于中药,下列归类正确的是:A.辛味药:连翘、杏仁B.甘味药:当归、人参C.酸味药:陈皮、黄连D.苦味药:黄柏、乌梅此题正确答案选B。
此题考查的知识属于科技类,并且考查较基础的生活科技常识。
这个题即便不懂中药相关知识,但可以通过相关的生活常识得出答案,辛味药,我们经常听过辛辣,杏仁明显不属于辛辣。
陈皮是苦味的,不是酸味的。
乌梅是酸的,不是苦味的。
所以排除ACD。
得出正确答案是B。
【2014国考行测真题】下列关于国家主权及国防地理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主权是联合国赋予国家的最基本的权利B.一国的领海和领空都是其领土的组成部分C.我国南海四大群岛是东沙、西沙、中沙和南沙群岛D.我国与越南、缅甸、吉尔吉斯斯坦等十几个国家接壤此题正确答案选A。
考查国情地理知识。
这四个选项都涉及基础地理知识的考查。
主权,即国家主权,是国家最重要的属性,是国家在国际法上所固有的独立处理对内对外事务的权力。
主权不可分割,不可让予。
主权是国家最主要、最基本的权利,是国家所固有的,并非由国际法、联合国所赋予。
所以A表述错误。
领土包括一个国家的陆地、河流、湖泊、内海、领海以及它们的底床、底土和上空(领空),是主权国管辖的国家全部疆域。
公务员考试常识判断解题技巧

公务员考试常识判断解题技巧公务员行测常识判断中总会出现一些偏难难题,那么面对那些题目都有哪些实用的技巧呢?下面本人为大家带来公务员考试常识判断解题技巧,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常识判断解题技巧一、混搭成为时尚——【应对技巧:从熟悉选项下手排除】近年,上海公务员考试常识判断频刮起混搭风,这在之前的考试中常识部分也有所体现。
知识混搭使得各学科知识交错混杂,不仅考查考生的综合理解能力,也考查考生知识掌握的宽度与广度。
下面这三道题就体现了混搭的妙用。
1.下列历史人物与其擅长领域对应错误的是( )军事∶白起、李靖B.经济∶桑弘羊、郦道元C.天文∶张衡、郭守敬D.艺术∶吴道子、顾恺之【答案】B。
解析:分析各选项,并寻找熟悉选项。
A 项,白起不认识,李靖认识,“托塔天王”,是天庭(其实是隋末唐初的将领),与军事有关,50%正确。
再看B项,桑弘羊不认识,郦道元耳熟啊,历史课上学过,写过一本书《水经注》,好像是关于地理的,跟经济无关。
暂定答案为B项。
C 项,张衡、郭守敬都熟悉,跟天文都有关系,排除C项。
D项,吴道子、顾恺之都认识,都是画家,跟艺术有关,排除D项。
综合上述判断,A、B两项均有一人不确定,但B项中的郦道元有一半以上的把握是跟经济无关的,因此,大胆地猜测B项是正确答案。
2.下列语句描述的现象与经济学名词对应错误的是( )A.覆水难收--机会成本B.一山不容二虎--完全垄断C.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边际效用递减D.城门失火,殃及池鱼--负外部效应【答案】A。
解析:这对于非经济专业或者不了解经济学的同志们来说,最熟知的就是B项的“完全垄断”,先看熟知的B项,一山不容二虎--完全垄断,明显对应正确,排除B项。
再看A项,有点模棱两可,先放弃。
C、D两项最陌生,不用怕,先从字面意思理解,C项“边际效用递减”,“边际”是边缘,界线的意思,“递减”是逐渐减弱的意思,“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也就是在很香的屋子里待久了,就闻不到香味了,对应的意思相似,可以先排除。
常识判断必备突破技巧

常识判断必备突破技巧生活中,常识其实是一种习惯,重在平时的博观厚积。
作答时胸有成竹,方可自如应对,水到渠成。
常识判断作为行测必考内容之一,试题中史体现的是其基础性和重要性。
第一,树立系统知识,做到“体系完整,知识全而”。
常识判断涵盖了法律、政治、经济、管理、历史、自然、科技等方而的知识点,范围明显很大,综介性较强,所以,首先要做到“知识全而,重点突出”,熟悉基本知识点和考查重点。
第二,总结考点,预测方向,把握要点。
通过分析线索图,我们会很容易总结出常识判断的考查方向和测查重点,从而在考试中有的放矢。
文化常识备考与做题方法省考和政法十警考试的行政能力测验中有一部分是对文化常识的考察。
这些文化常识横跨中外,纵贯古今,考察范围较大,并且知识点众多,是一部分考生的软肋,做起来也有一定难度。
但是,解决这一问题也并非没有方法可循。
大家稍加留意就可以发现,这些文化常识题和大家以前所做过的高考语文试卷中的文化常识部分非常相似!无非是对历史文化名人、名言名句的考察和判断而已,说难也小难,但要全都做对也并易事。
京佳老师建议考生,在解答常识题时可以应用以下一些方法:(l)淘汰法(2)去同存异法<3)印象认定法(4)比较法<5)大胆猜测J常识名师预测题1.下列有关生活常识的叙述正确的是()。
A. }: vhl上作啊日丁1n}水流出i}u urn's }-},山止匕叫}}1 }h m见叼家用空调和电冰箱的制冷原理小同B.鸡蛋带壳在微波炉中加热比较好,这样受热史快史均匀c.液品电视机与等离子电视机的成像原理相同D.使用无磷洗衣粉是囚为磷易造成环境水体富营养化,破坏水质【京佳解析】D。
空调和电冰箱的制冷原理一样,液晶电视机和等离子电视机成像原理不一样。
液晶属于被动发光型,而等离子属于主动发光型,通过电压驱动激发荧光物质发光来显示画面。
鸡蛋不能带壳加热,所以错误。
故选Do2.与“欲穷千里目,史上一层楼”有异曲同工之妙的诗句是()。
行测常识题蒙题技巧总结

行测常识题蒙题技巧总结(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总结报告、合同协议、应急预案、规章制度、条据文书、心得体会、文案大全、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summary reports, contract agreements, emergency plans, rules and regulations, documentary evidence, insights, copywriting guides, teaching materials, essay guide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ould like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行测常识题蒙题技巧总结行测常识题蒙题技巧总结总结是事后对某一阶段的学习、工作或其完成情况加以回顾和分析的一种书面材料,它是增长才干的一种好办法,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写总结吧。
常识 判断知识点总结

常识判断知识点总结一、常识判断知识介绍常识判断知识是指人们日常生活中必须具备的一种能力,它是指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所积累和掌握的一些基本知识,这些知识和技能是人们解决实际问题和应对日常生活所必须要具备的能力。
常识判断知识在日常生活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它不仅帮助人们更好地认识和理解世界,还能够帮助人们更好地适应社会环境,并且更好地解决各种实际问题。
常识判断知识的内容非常丰富,涉及到社会、经济、文化、政治、科技等各个领域,包括人类的生活习惯、社会风俗习惯、基本法律法规、生活常识等。
这些知识需要人们通过日常观察和积累才能够逐渐习得,同时这也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所必须要具备的一种生活技能。
二、常识判断知识的重要性1. 常识判断知识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认识和理解世界常识判断知识使人们更容易地认识和理解周围的事物,帮助人们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
通过掌握各种常识判断知识,人们可以更加准确地判断和为自己的生活进行决策,具备更好的生活技能。
2. 常识判断知识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适应社会环境社会是一个复杂多变的环境,其中充满了各种各样的问题和挑战。
通过掌握各种常识判断知识,人们可以更好地适应社会环境,更好地解决问题和应对挑战,并且更好地走向成功。
3. 常识判断知识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解决各种实际问题在日常生活中,人们经常会面临各种各样的实际问题,掌握各种常识判断知识可以让人们更好地解决这些问题,提高自己的生活质量,同时也能够更好地提升自己的社会地位。
三、常识判断知识的内容1. 社会常识社会常识包括社交礼仪、人际交往、社会风尚等方面的知识。
人们需要掌握这些知识,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环境,更好地与他人交流。
2. 生活常识生活常识包括生活习惯、日常生活技能、家庭常识等方面的知识。
人们需要掌握这些知识,才能更好地照顾自己和家人,更好地把握生活的方方面面。
3. 法律常识法律常识包括法律知识、权益保护、法律意识等方面的知识。
人们需要掌握这些知识,才能更好地为自己的合法权益进行维护,更好地维护社会秩序。
2020年综合基础知识与行测,公共基础知识与常识判断的关系,举例说明常识判断的几种经典解法

2020年综合基础知识与行测,公共基础知识与常识判断知识的关系2020年事业单位考试出现一种重要倾向,就是综合基础知识全面代替行测。
因此,我们有必要对这两个考试科目充分了解,知彼知己,才能在重要的事业编考试中取得好成绩。
一、综合基础知识与行测,公共基础知识与常识判断知识的区别和联系下面,我们通过一张图,来了解下综合基础知识与行测,公共基础知识与常识判断的区别和联系。
二、公共基础知识和常识判断包括的主要内容1. 公共基础知识包括的主要内容。
通过上图,我们知道,公共基础知识包括了常识判断的内容,不仅如此,它还包括了时政、党建、省情和市情。
近年公基考试主要内容:时事政治:十八大、十九大报告,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等。
党的建设: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把制度建设贯穿其中,深入推进反腐败斗争。
省情市情:依据各省市具体情况,考不同内容。
2.常识判别主要考查考生的科目和内容,列表如下:三、举例说明常识判断的几种经典解法从近几年各级考试来看,省级以上与市(地)级以下试卷中,该部分均列行测试卷的最前面,且都是20道题,这充分体现了其在行测试卷中的重要程度。
两套试卷有许多考察内容是重合的,地市级的考察内容会更聚集些,副省级考试内容,范围比较散而大,但法规、政治(哲学)、经济、人文、历史、地理和科技等,都是两场考试的必考内容,而且是重点。
这几年,副省级考试常识判断有自己与众不同的地方。
第一,出题方式上,除了传统的的排序题、判断正误题、对应题外,近几年出现了图形题、场景题等新形式。
第二,国考对国内热点考查频率越来越高。
第三,考试难度增大。
常识考试难度增大体现在题目的信息量越来越大,原来一道题只会涉及到某一个模块的知识点,现在是多个知识点杂糅。
例如把历史和科技结合、历史和文学结合起来考查。
鉴于常识判断模块的特点,我们在备考中一定要做好规划、强化技巧,只有这样才能在考场上应对自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常识判断规律一:语气的中庸原则答案定是含糊的、模棱两可的不具体的选项。
若选项中出现具体的数字或绝化的词语或太具体太明确,则定是错误选项。
应用正确率说明:纵观 2002 年到 2011 年十年的常识判断的题目:凡是选项中出现数字以及绝对化词语的一定是错误选项。
正确率高达 100%。
绝对化词语有:所有、全部、唯一。
请看例子2011 年常识判断第2 题随着综合国力的提升,我国在国际社会中的作用与影响越来越突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我国的出口贸易额在“金砖四国”中位居第二B、我国目前是二十国集团中唯一的亚洲发展中国家C、我国在哥本哈根气侯峰会上提出了单位GDP 碳减排的量化目标D、我国已与周边所有邻国建立正式的外交关系解析A 选项中有第二是具休的数字。
B 选项中有绝对化的词语唯一。
D 选项中有绝对化的词语所有。
可以直接排除。
所以选C。
正确答案【C】2011 年常识判断第4 题关于我国第六次人口普查,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其标准时点是2010 年1 月1 日至2010 年12 月31 日B、所取得的数据不得作为对普查对象实施处罚的依据C、所需经费由中央政府完全负担,列入相应年度的财政预算D、采用按户口所在地登记的原则解析首先A 选项涉及到具体数字,C 选项有完全两个字,可直接排除。
然后根据规律三可知。
D 选项不对,所以选B。
正确答案【B】2011 年常识判断第5 题2010 年7 月,党中央、国务院召开了西部大开发工作会议,总结西部大开发10 年取得的巨大成就和丰富经验,全面分析国内外形势和西部大开发面临的新机遇、新挑战,关于西部大开发战略,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A、西部大开发在我国区域协调发展总体战略中居于优先地位B、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的最主要目的是解决沿海同内地的贫富差距C、西部大开发覆盖地域指陕、甘、宁、青、新等西北五省(区)及西藏自治区D、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核心工作时保障和改善民生解析C 选项中陕、甘、宁、青、新等西北五省(区)及西藏自治区。
说的太具体,太明确所有容易错。
所以直接选C。
正确答案【C】2011 年常识判断第7 题下列说法不符合法律规定的是:A、甲村村委会在村民会议上提交了修建学校的经费筹集方案B、乙村村委会与村民李某签订山林承包合同,承包期为10 年,到期后,村委会又将山林包给该村村民赵某C、丙村有一座石灰矿,丙村村委会组织该村村民成立丙村经济合作社,以经济合作社的名义申请石灰矿的采矿许可证D、丁村享有选举权的村民有500 人,其中300 人参与了村委会主任选举,候选人王某、张某和黄某分别获得选票120 票、100 票和80 票,因而王某当选解析D 选项数字很多,而且说的最具体,所以是错误选项。
直接选D。
正确答案【D】2011 年常识判断第10 题下列关于人类航天史的说法,正确的是:A、载人飞船首次在地球轨道上实现交会和对接是在20 世纪60 年代B、前苏联宇航员加加林是世界上第一个进行太空行走的人C、成功将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送入太空的是美国D、首次实现登月的载人飞船是“阿波罗13 号”解析这道题目里面涉及到很多数字:第一个、第一颗、首次、60 年代。
这时候就要看哪个选项说的范围最大、最中庸。
第一个是谁、第一颗是什么、首次是阿波罗13 号这些都非常具体。
相比之下,60 年代、范围要广得多,所以更符合中庸的原则。
直接选A。
正确答案【A】2011 年常识判断第22 题下列有关书法艺术的表达。
正确的是:A、东汉著名书法家张芝被称为“书圣”B、唐代书法家颜真卿是楷书四大家之一C、《真书千字文》是唐代著名书法家怀素的代表作D、“苏、黄、米、蔡”中的“黄”指的是黄公望解析A C D 选项分别是:谁是书圣、真书千字文是谁写、黄是谁都很具体。
只有B 选项之一范围最大,语气最模糊,最中庸。
所以答案是B。
正确答案【B】规律考察2002 年到2011 年的试题中能用规律一的还有非常多。
所以不一一列出了重点是掌握方法,灵活运用。
常识判断规律二关健词的中庸原则答案一定在含有最多个相同或者相反关健词的选项中解释若多个选项含有相同关健词,答案越容易被遮蔽,不易被发现,符合中庸之道。
某一个选项含有最多的关健词语,那么这个选项最容易隐藏自己,最符合中庸之道,就是正确选项。
同样地,我们都知道,对立取一原则。
如选项 A 小明在家,选项 B 小明不在家,则一定有一个选项是答案。
应用正确率说明:纵观 2002 年到 2011 年十年的常识判断的题目,凡是选项中含有最多关健词的一定是答案,凡是两个选项中有对立关系的,答案一定在这两个选项中。
正确率 100%。
请看例子2011 年常识判断第14 题汇率变动会对一国对外经济活动产生影响,假如某国货币升值,则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A、不利于出口贸易B、有利于公民出境旅游C、会导致热钱流入D、有利于消除贸易逆差解析B 选项和D 选项中都有关键词有利于。
A 选项和 D 选项都有关键词贸易。
那么 D 选项最中庸,则答案就是D 选项。
正确答案【D】2011 年常识判断第8 题根据我国国防动员法的有关规定,在国家的主权、统一、领土完整和安全遭受威胁时,决定全国总动员或局部动员和发布动员令的分别是: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国务院总理B、国家主席、国务院总理C、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国家主席D、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长、国家主席解析A C D 选项都有关键词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C 选项和 D 选顶都有关键词常务委员会。
所以答案在C 选项和 D 选项中。
又根据规律三可知,C 选项最中庸,所以直接选C。
正确答案【C】2010 年常识判断第136 题下列关于我国上下级国家之间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A、上下级人民政府之间是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B、上下级人民政府之间是业务指导与被指导的关系C、上下级人民代表大会之间是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D、上下级人民法院之间是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上下级人民检察院之间是监督与被监督的关系解析A C D 选顶中都有关键词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
A B 选项中有关键词上下级人民政府。
那么A 选项含有最多关键词,所以答案是A。
正确答案【A】2010 年常识判断第137 题下列关于国家行政机关之间的说法正确的是:A、各级国家行政机关都有权实施行政处罚B、行政诉讼实行举证责任倒置原则,因此,行政机关承担全部举证责任C、国家行政机关公务员被判处刑罚的,给予开除处分D、国务院的法定会议形式分为国务院常务会议、国务院全体会议、国务院办公会议解析A C 选项中都有关键词国家行政机关。
所以答案在A C 选项中。
正确答案【C】2009 年常识判断第14 题美国次贷危机中的“次”是指A、贷款人的第二次贷款B、贷款人的收入较低,信用等级较低C、货款机构的实力和规模较小D、货款机构的信用等级较低解析B 选项含有两个关键词贷款人和信用等级。
D 选项含有两个关键词贷款机构和信用等级。
A C 选项都只有一个关键词分别是货款人和贷款机构。
那么答案就在B D 中。
正确答案【B】2008 年常识判断第103 题“行政机关实施行政管理,应当依照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进行;没有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行政机关不得作出影响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合法权益或者增加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义务的决定”。
这主要体现了依法行政中的哪一项要求?()A、合法行政C、程序正当B、合理行政D、诚实守信解析 A 和 B 选项含有相同关键词合、行政。
A 选项又含有法这个关键词,与题干中依法行政中法字相同,所以A 选项含有最多关键词。
答案是A。
正确答案【A】规律考察2002 年到 2011 年的试题中能用规律二的还有非常多。
所以无法一一列出,运用此方法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先运用规律一再运用规律二,两者冲突时,服从规律一。
常识判断规律三选项长短的中庸原则原则一如果题干要选正确的那么答案在长度最中庸的选项中即长度不长不短的选项是答案原则二如果题干要选错误的那么答案在长度最不中庸的选项中即长度最长或者最短的选项是答案应用正确率说明:纵观 2002 年到 2011 年十年的常识判断的题目。
根据电脑统计原则一正确率 91.22%,原则二正确率 84.36%。
请看例子2011 年常识判断第1 题社会建设与人民幸福安康息息相关,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下列各项不属于社会建设范畴的是:A、在学校建立贫困生资助体系B、为低收入家庭提供住房保障C、扩大各项社会保险的覆盖范围B、强化政府服务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解析首先,要选不正确的。
根据原则二 A B 选项最短 D 选项最长,所以 D 选项最不中庸。
所以选D。
正确答案【D】2011 年常识判断第13 题关于中国交通建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目前国道线采用数字编号,分别以1、2、3、4 开头B、我国自建的第一条铁路—京张铁路由詹天佑主持设计修建C、20 世纪50 年代,新中国第一架自制飞机在南昌试飞成功D、宋元时期的泉州港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贸易港口之一解析首先A B C D 选项基本都出现了数字。
而且说的都很具体。
那么这时就不能用语气的中庸原则。
题目要求选不正确的。
我们发现A B 选项分别是最短和最长的。
那么答案就在A B 选项中。
正确答案【A】2011 年常识判断第16 题我国民族关系中的“三个离不开”是指:A、少数民族的发展离不开自身的努力,离不开发达地区的帮助,离不开国家民族政策的支持B、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C、民族关系的和谐离不开经济发展,离不开民族政策教育,离不开法制建设D、各民族的团结离不开共同繁荣,离不开共同发展,离不开共同进步解析A D 选项分别是最长和最短。
B C 选项同样的长度。
现在是选正确的那么答案就在B C 选项中。
正确答案【B】2010 年常识判断第122 题下列关于中国近代史上的事件表述不正确的是:A、北洋水师是19 世纪末中国建立的第一支近代海军舰队B、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中国工农红军开始长征C、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炮兵组建于20 世纪60 年代中期D、日军在东北发动的“七七事变”标志着全面侵华战争的开始解析B D 选项分别最短、最长,选不正确的,答案在 B D 选项中。
正确答案【D】2010 年常识判断第125 题下列对哲学家及其思想的认定不正确的是:〔)A、老子早于庄子,庄子早于韩非子B、亚里士多德师从柏拉图,柏拉图师从苏格拉底C、毛泽东的实践观同于列宁,列宁的实践观同于马克思D、尼采的非理性主义源于叔本华,叔本华的非理性主义源于培根解析A D 选项分别最短、最长,选不正确的,答案在 A D 选项中。
正确答案【D】2010 年常识判断第129 题下列对人物及其贡献表述不正确的是:()A、凯恩斯撰写了《国富论》,使经济学成为一门独立科学B、孟德尔发现遗传学定律,为遗传因子理论莫定了框架基础C、冯•诺依曼开创了现代计算机理论,其体系结构沿用至今D、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定律,并据此发明了早期的发电机解析A 选项最短,B C 选项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