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肥料检验项目与标准

合集下载

常见肥料检验项目和标准模板

常见肥料检验项目和标准模板

常见肥料检验项目和标准作者:admin来源:admin日期:07月28日浏览量:01. 复混肥料检测项目:总氮、有效磷、钾含量,水分,粒度,水溶性磷占有效磷百分率,氯离子。

GB15063- 《复混肥料(复合肥料)》本标准规定了复混肥料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以及标识、包装、运输和储存。

本标准适用于复混肥料(包括各种专用肥料以及冠以各种名称的以氮、磷、钾为基础养分的三元或二元固体肥料);已有国家或行业标准的复合肥料如磷酸一铵、磷酸二铵、硝酸磷肥、磷酸二氢钾、镁磷肥等应执行相应的产品标准。

复混肥料(复合肥料)应符合的要求1.1. 总氮含量测定蒸馏后滴定法GB8572-88。

平行测定的绝对差值<0.30%,不同实验室测定结果的绝对差值<0.50%o在酸性介质中还原硝酸盐成铵盐,在触媒存在下,将有机态氮或尿素态氮和氰氨态氮转化为硫酸铵,从碱性溶液中蒸馏出氨,用过量硫酸标准溶液吸收,以甲基红-亚甲基蓝乙醇溶液为指示剂,用氢氧化钠标准溶液反滴定,即可间接计算岀氮含量。

1.2. 有效磷含量测定磷钼酸喹啉重量法GB/T8573-1999。

平行测定的绝对差值<0.20%,不同实验室测定结果的绝对差值<0.30%。

用水和乙二胺四乙酸二钠(EDTA)溶液提取复混肥料中的水溶性磷和有效磷,提取液中的的正磷酸根离子,在酸性介质中和喹钼柠酮试剂生成黄色磷钼酸喹啉沉淀,用磷钼酸喹啉重量法测定磷的含量。

1.3. 钾含量测定四苯基合硼酸钾重量法GB8574-88。

钾含量<10%,平行测定的绝对差值0.12%,不同实验室测定结果的绝对差值0.24%;钾含量10~20%,平行测定的绝对差值0.30%,不同实验室测定结果的绝对差值0.60%;钾含量>20%,平行测定的绝对差值0.39%,不同实验室测定结果的绝对差值0.73%。

在弱碱性介质中,用四苯基合硼酸钠溶液沉淀试液中的钾离子(如试样中有氰氨基化物或有机物时,可先加溴水和活性炭处理),所得沉淀经过滤、洗涤、干燥后称量;为了防止铵离子和其它阳离子干扰,可预先加入适量的甲醛溶液及乙二胺四乙酸二钠盐(EDTA)使铵离子与甲醛反应生成六亚甲基四胺,其它阳离子与乙二胺四乙酸二钠络合。

常见肥料检测项目及肥料检测标准

常见肥料检测项目及肥料检测标准
NY/T 1117-2006
NY/T 1116-2006
TF/JF-22-2000 TF/JF-22-2000 TF/JF-22-2000 NY 1107-2006 NY 1107-2006
液体肥料包装技术要求 液体肥料密度的测定 水溶肥料水不溶物含量的测定 水溶肥料汞、砷、镉、铬的限 量及其含量测定 水溶肥料钙、镁、硫含量的测 定 肥料中硝态氮含量的测定紫外 分光光度法 新型肥料检验方法大纲
钙镁磷肥
GB 20412-2006
水分 磷
细度


氧化钾
氯离子
业 水分

游离酸
粒度



磷酸一铵 、
磷酸二铵
总氮 有效磷 水溶性磷
水分 粒度
全氮 有
全磷

全钾
水分 肥
pH 值
GB 20412-2006 GB 20412-2006
GB 20406-2006 GB 20406-2006 GB 20406-2006 GB 20406-2006 GB 20406-2006 GB 20406-2006
NY 1107-2006 NY 1107-2006 NY 1106-2006 NY 1106-2006 NY 1106-2006 NY 1106-2006 NY 1106-2006 NY 1106-2006
NY 1106-2006 NY 1106-2006 NY 1428-2007 NY 1428-2007
复混肥料中有效磷含量测定
GB/T 8573-1999 GB/T 8574-2002
复混肥料中钾含量测定四苯基 合硼酸钾重量法
GB/T 8576-2002
复混肥料中游离水含量测定真 空烘箱法

肥料检测指标及仪器试剂

肥料检测指标及仪器试剂

肥料检测指标及仪器试剂肥料是农业生产中不可或缺的农产品生产资料,对于提高农作物产量和质量起着重要的作用。

为了确保肥料的质量和安全性,需要对其进行全面的检测。

本文将介绍肥料常见的检测指标以及常用的仪器和试剂。

1.检测指标(1)有效成分含量:主要包括氮、磷、钾等营养元素的含量以及复合肥中其他微量元素的含量。

这些成分的含量决定了肥料的营养价值和作用效果。

(2)含水率:是指肥料中水分所占的比例。

含水率的高低直接影响肥料的稳定性和保存期限。

(3)颗粒度:是指肥料颗粒的大小和分布。

颗粒度的大小对肥料的施用效果和溶解速度有重要影响。

(4)重金属含量:指肥料中重金属元素(如铅、汞、镉等)的含量。

过高的重金属含量会对农作物和环境造成潜在的危害。

(5)有机物含量:指肥料中有机物的含量。

有机物含量对于提高土壤肥力和改善作物生长环境至关重要。

2.仪器(1)原子吸收光谱仪(AAS):主要用于检测肥料中各种元素的含量,如氮、磷、钾等。

该仪器通过光谱分析的方法测定样品中的元素含量。

(2)红外光谱仪(FTIR):该仪器用于分析肥料中的有机物含量。

通过检测样品中的红外光吸收谱图,确定样品中有机物的类型和含量。

(3)激光粒度分析仪:用于测定肥料颗粒的大小和分布。

该仪器通过激光的散射效应来测定颗粒的大小,并通过分析颗粒的分布曲线来评估颗粒的均匀性和稳定性。

(4)电子天平:用于称量样品和试剂的质量,保证实验的准确性。

3.试剂(1)盐酸:用于肥料中氮元素的提取。

通过与氮元素的化学反应,将氮元素转换为可测定的化合物。

(2)磷酸铵:用于肥料中磷元素的提取。

磷酸铵与磷元素发生反应产生可测定的磷酸盐。

(3)硝酸:用于肥料中钾元素的提取。

硝酸与钾元素反应生成可测定的硝酸盐。

(4)蒸馏水:用于稀释样品和洗涤仪器,保证实验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以上所述的仪器和试剂只是肥料检测中的一部分,具体使用仪器和试剂的选择取决于检测所需的指标和方法。

为了保证检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还需要严格执行标准化操作流程,并确保仪器和试剂的质量符合要求。

化肥产品的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

化肥产品的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

化肥产品的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化肥产品的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化肥是农业生产中不可或缺的一种重要工具,它能够提供植物所需要的养分,帮助作物生长发育,并且增加产量。

因此,化肥的质量标准和检验方法就显得尤为重要,它们能够保证化肥产品的质量和安全,从而保障农业生产的高效率和可持续发展。

一、化肥质量标准化肥质量标准是对化肥产品相关指标的规范要求,一般由国家或行业制定并得到广泛接受。

下面介绍一些常见的化肥质量标准指标:1. 总氮含量:总氮是化肥提供植物养分的主要成分之一,其含量直接影响化肥的效果。

通常在化肥包装上会标注化肥的总氮含量百分比,不同种类的化肥总氮含量要求也会有所不同。

2. 总磷含量:磷是植物所需的另一种重要养分,它在植物的根系生长、花果结实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因此,化肥产品中的总磷含量也是一个重要的指标。

3. 总钾含量:钾是植物所需的第三大养分,它在植物的生长发育、调节渗透压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化肥产品中的总钾含量也是一个重要的指标。

4. 二氧化硫含量:二氧化硫是一种对植物生长有害的物质,因此在化肥中的二氧化硫含量需要控制在一定范围内,以保证化肥产品的安全性。

5. 重金属含量:化肥中重金属含量的过高会对土壤环境和植物生长造成不良影响,因此需要对化肥产品的重金属含量进行限制。

二、化肥质量检验方法为了验证化肥产品是否符合质量标准,需要进行相应的质量检验。

下面介绍一些常见的化肥质量检验方法:1. 化学分析法:化学分析法是最常用的一种化肥质量检验方法,它通过对化肥样品进行化学成分分析,来确定化肥中各种养分的含量。

例如,可以用氮含量测定法、磷含量测定法和钾含量测定法等。

2. 光谱分析法:光谱分析法能够通过测定化肥样品的光谱特征来确定其成分和含量。

如红外光谱分析法、紫外可见光谱分析法等。

3. 物理性能测定法:物理性能测定法主要是对化肥产品的物理性质进行检验,如颗粒度、湿度、溶解性等。

这些性质的好坏会直接影响化肥的施用效果。

肥料检验报告标准

肥料检验报告标准

肥料检验报告标准1. 引言肥料是农业生产中常用的一种重要农资。

为确保肥料质量的标准化和统一,以提高农业生产效益,保障农业可持续发展,制定了肥料检验报告标准。

本标准旨在规范肥料检验报告的内容和格式,为肥料质量监督和农业生产管理提供参考。

2. 检验项目肥料检验报告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检验项目:2.1 化学成分化学成分是评价肥料营养价值的重要指标之一。

肥料检验报告应包括以下化学成分的检测结果:•氮含量(氨态氮、硝态氮、尿素态氮等)•磷含量•钾含量•有机质含量•微量元素含量(铁、锰、锌等)2.2 粒度分析粒度分析是评价肥料颗粒大小分布的重要指标,直接关系到肥料的利用效率。

肥料检验报告应包括以下粒度分析的检测结果:•颗粒大小分布曲线•颗粒均匀性指标(均匀度系数、偏度系数等)2.3 水分含量水分含量是评价肥料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

水分过高会导致肥料贮存过程中发热变质,降低肥料营养价值,影响使用效果。

肥料检验报告应包括以下水分含量的检测结果:•绝对干燥法测定•相对湿度测定3. 报告格式肥料检验报告应采用以下格式:3.1 标题肥料检验报告的标题应清晰明确,标明检验的肥料品种和样品编号。

3.2 检验机构信息肥料检验报告应清楚标明检验机构的名称、地址、联系方式等基本信息。

3.3 样品信息肥料检验报告应包括样品的基本信息,如样品名称、产地、采样时间等。

3.4 检验项目肥料检验报告应将各项检验项目的结果列清楚,并注明检测方法和标准。

3.5 结果分析肥料检验报告应对各项检验项目的结果进行分析和解读,并结合相关肥料标准进行评价。

3.6 结论肥料检验报告应根据检验结果给出明确的结论,评价肥料的质量等级。

3.7 签字盖章肥料检验报告应由检验机构负责人或授权人员签字,并盖上检验机构的公章。

4. 结论肥料检验报告标准的制定和应用,有助于规范肥料质量监督、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和保障农业可持续发展。

通过严格按照肥料检验报告标准进行检验,可以保证肥料质量的可靠性和准确性,为农业生产提供有力支撑。

化肥 检验参数及依据

化肥 检验参数及依据
过磷酸钙



HG/T 3279-1989
农业用硫酸钾
氧化钾
HG/T 3279-1990
四苯硼钾重量法
氯含量
HG/T 3279-1990
汞量法
水分
HG/T 3279-1990
重量法
游离酸
HG/T 3279-1990
容量法
碱度
HG/T 3279-1990
容量法


一铵、磷酸二铵
GB 10205-2001
标准
检验方法
水解性氮
LY/T 1229-1999
森林土壤水解性氮的测定
全氮
NY/T 53-1987
土壤全氮测定法
全磷
LY/T 1232-1999
森林土壤全磷的测定
有效磷
LY/T 1233-1999
森林土壤有效磷的测定
NY/T 148-1990
石灰性土壤有效磷测定方法
全钾
LY/T 1234-1999
森林土壤全钾的测定
阳离子交换量
LY/T 1243-1999
森林土壤阳离子交换量的测定
NY/T 295-1995
中性土壤阳离子交换量和交换性盐的测定
交换性钙、镁
交换性钠
全盐量
LY/T 1251-1999
电导法
腐植酸
GB 11957-2001
容量法
交换性锰
LY/T 12632-1999
森林土壤交换性锰的测定
3.植物样品
项目
磷酸一铵、磷酸二铵及其测定方法
总氮
GB 10209-88
蒸馏后滴定法
有效磷
GB 10207-88
磷钼酸喹啉重量法(仲裁法)

生物有机肥料国家标准及各个指标的检测方法

生物有机肥料国家标准及各个指标的检测方法

生物有机肥料的国家标准及各个指标的检测方法简介:本文介绍了生物有机肥肥料的国家标准,以及各个指标的检测方法。

具体包括:有效活菌数,有机质,水分,PH,粪类大肠菌群数,蛔虫卵死亡率,N,P5O2,K2O,重金属等指标的测定方法和流程。

可供同行人士参考,可大大缩减您查阅资料的时间,本文采用word文字编辑,下载后可以直接复制粘贴。

一.各个指标的标准1.各个技术指标项目指标要求有效活菌数≧0.2亿/g有机质(以干计)≧45%水分≦30%PH 5.5-8.5粪大肠菌群数≦100个/g蛔虫卵死亡率≧95%≧5%总养分质量分数(N+P5O2+K2O,以烘干计)2.重金属指标项目指标要求总AS ≦15mg/kg总Cd ≦3mg/kg总Pb ≦50mg/kg总Cr ≦150mg/kg总Hg ≦2mg/kg二.各个指标检测方法1.有效活菌数的测定(1)稀释称取固体样品10g,加入带玻璃珠的100ml的无菌水中,静置20分钟,在旋转式摇床上200r/min充分震荡30分钟,即成母液菌悬液。

用5ml无菌转液管分别吸取5ml上述母液菌悬液加入45ml无菌水中,按1比10进行系列稀释,分别得到10-1,10-2,10-3、、、稀释倍数的菌悬液。

(2)加样及培养每个样品取3个连续适宜稀释度,用0.5ml无菌移液管分别吸取不同稀释度菌悬液0.1ml,加至预先制备好的固体培养基平板上,分别用无菌玻璃刮刀将不同稀释度的菌悬液均匀地涂布于琼脂表面。

每一稀释度重复3次,同时以无菌水作空白对照,于适宜的条件下培养。

(3)菌落识别根据所检测菌种的技术资料,每个稀释度取不同类型代表菌落通过涂片、染色、镜检等技术手段确认有效菌。

当空白对照培养皿出现菌落数时,检测结果无效,应该重做。

(4)菌落计数以出现20-30个菌落数的稀释度的平板为计数标准,(丝状真菌为10-150个菌落数),分别统计有效活菌数目和杂菌数目。

当只有一个稀释度,其有效菌平均菌落数在20-300个之间时,则以该菌落数计算。

化学肥料的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

化学肥料的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

化学肥料的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化学肥料是一种用来提供植物所需营养的人造化学品。

它们在农业生产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可以增加产量和改善品质。

为了确保化学肥料的质量,制定了一系列的质量标准和检验方法。

化学肥料的质量标准是指对化学肥料的成分、性质和质量特征进行规定的技术指标。

常见的化肥质量标准包括养分含量、杂质含量、湿度、颗粒度等。

养分含量是衡量化肥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

根据不同类型的化肥,我们通常关注氮、磷和钾含量。

比如,对于氮肥,标准可以规定氮含量应不低于40%;对于磷肥,标准可以规定总磷含量不低于45%;对于钾肥,标准可以规定钾含量不低于30%。

这些标准保证了化肥中含养分的足够量,可以满足作物对养分的需求。

除了养分含量外,化肥中的杂质含量也是一个重要的质量指标。

杂质是指除了主要养分外,其他的非营养物质,如重金属、有机污染物等。

这些杂质对作物生长有害,因此需要限制其含量。

标准可以规定重金属含量不得超过一定值,或者规定某些有机污染物的检出限。

通过严格的检验方法,确保化肥中的杂质含量符合质量标准,从而保证作物生长的安全和健康。

湿度是化肥质量的另一个重要指标。

湿度指的是化肥中水分的含量。

水分过高会导致化肥变质、受潮或者结块,降低肥料的效果,甚至可能对作物造成损害。

标准可以规定化肥的湿度不得超过一定百分比,例如限制在2%以下。

检验方法一般采用重量损失法,即将一定质量的样品加热,蒸发掉其中的水分,然后称量损失的质量,计算出湿度。

颗粒度是化肥质量的另一个重要指标。

颗粒度指的是化肥颗粒的大小和分布情况。

颗粒度的合理与否直接关系到化肥施用的效果。

过大的颗粒对于嫩苗的吸收能力差,过小的颗粒则易于飞散,对施肥造成浪费。

标准可以规定化肥颗粒的平均粒径、粒径分布等指标。

检验方法可以采用筛分法,用一组标准筛对样品进行筛分,并统计不同粒径的颗粒含量。

以上仅是化学肥料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的一些例子。

当然,不同类型的化学肥料可能有不同的标准和检验方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常见肥料检验项目与标准1.复混肥料检测项目:总氮、有效磷、钾含量,水分,粒度,水溶性磷占有效磷百分率,氯离子。

GB 15063-2001 《复混肥料(复合肥料)》本标准规定了复混肥料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以及标识、包装、运输和储存。

本标准适用于复混肥料(包括各种专用肥料以及冠以各种名称的以氮、磷、钾为基础养分的三元或二元固体肥料);已有国家或行业标准的复合肥料如磷酸一铵、磷酸二铵、硝酸磷肥、磷酸二氢钾、钙镁磷肥等应执行相应的产品标准。

复混肥料(复合肥料)应符合的要求有效磷百分率” 指标。

若为氮、钾二元肥料,也不控制“水溶性磷占有效磷百分率” 指标。

3 、如产品氯离子含量大于 3.0% ,并在包装容器上注明“含氯”,可不检验该项目;包装容器未标明“含氯”时,必须检验氯离子含量。

4 、标称硫酸钾(型)、硝酸钾(型)、硫基的复混肥料(复合肥料)产品包装标识上不得标明“含Cl ”或“含氯”。

1.1. 总氮含量测定蒸馏后滴定法 GB 8572-88 。

平行测定的绝对差值≤ 0.30% ,不同实验室测定结果的绝对差值≤ 0.50% 。

在酸性介质中还原硝酸盐成铵盐,在触媒存在下,将有机态氮或尿素态氮和氰氨态氮转化为硫酸铵,从碱性溶液中蒸馏出氨,用过量硫酸标准溶液吸收,以甲基红 - 亚甲基蓝乙醇溶液为指示剂,用氢氧化钠标准溶液反滴定,即可间接计算出氮含量。

1.2. 有效磷含量测定磷钼酸喹啉重量法 GB/T 8573-1999 。

平行测定的绝对差值≤ 0.20% ,不同实验室测定结果的绝对差值≤ 0.30% 。

用水和乙二胺四乙酸二钠( EDTA )溶液提取复混肥料中的水溶性磷和有效磷,提取液中的的正磷酸根离子,在酸性介质中和喹钼柠酮试剂生成黄色磷钼酸喹啉沉淀,用磷钼酸喹啉重量法测定磷的含量。

1.3. 钾含量测定四苯基合硼酸钾重量法 GB 8574-88 。

钾含量 <10% ,平行测定的绝对差值0.12% ,不同实验室测定结果的绝对差值 0.24% ;钾含量 10~20% ,平行测定的绝对差值 0.30% ,不同实验室测定结果的绝对差值 0.60% ;钾含量 >20% ,平行测定的绝对差值 0.39% ,不同实验室测定结果的绝对差值 0.73% 。

在弱碱性介质中,用四苯基合硼酸钠溶液沉淀试液中的钾离子(如试样中有氰氨基化物或有机物时,可先加溴水和活性炭处理),所得沉淀经过滤、洗涤、干燥后称量;为了防止铵离子和其它阳离子干扰,可预先加入适量的甲醛溶液及乙二胺四乙酸二钠盐( EDTA )使铵离子与甲醛反应生成六亚甲基四胺,其它阳离子与乙二胺四乙酸二钠络合。

1.4. 游离水含量测定1.4.1. 真空干燥法(仲裁法) GB 8577-88 。

水含量≤ 2% ,绝对差值 0.30% ;水含量 >2% 。

绝对差值 0.40% 。

存在于试样中的水经二氧六环或无水乙醇萃取后,利用水与卡尔?费休试剂进行定量反应。

1.4.2. 真空烘箱法 GB 8576-88 。

水含量≤ 2% ,绝对差值 0.20% ;水含量 >2% 。

绝对差值0.30% 。

在一定温度下,试样在电热恒温真空干燥箱中减压干燥,失重表示为游离水含量。

1.5. 粒度测定。

用一定规格试验筛,江实验室样品分成不同粒径的颗粒,计算百分率。

1.6. 水溶性磷含量测定同有效磷含量测定。

1.7. 氯离子含量测定。

氯离子含量 <5% ,平行测定的绝对差值≤ 0.20% ,不同实验室测定结果的绝对差值 0.30% ;氯离子含量 5%-25% ,平行测定的绝对差值≤ 0.30% ,不同实验室测定结果的绝对差值 0.40% ;氯离子含量 >25% ,平行测定的绝对差值≤ 0.40% ,不同实验室测定结果的绝对差值0.60% 。

在酸性溶液中加入过量的硝酸银溶液,使氯离子转化成氯化银沉淀,用邻苯二甲酸二丁酯包裹沉淀,以硫酸铁铵为指示剂,用硫氰酸铵滴定液滴定剩余的硝酸银。

2.农业用尿素检测项目:总氮、缩二脲、水分、粒度。

GB 2440-2001 《尿素及其测定方法》本标准规定了尿素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以及标识、包装、运输和储存。

本标准适用于由氨和二氧化碳合成制得的尿素,分为工业用和农业用二类。

其主要用途为在农业上用作肥料,在工业上用作塑料、树脂、涂料、医药等工业的原料。

尿素的技术指标要求2.1. 总氮含量的测定蒸馏后滴定法 GB 2441-91 。

平行测定的绝对差值不大于 0.10% ,不同实验室测定结果的绝对差值不大于 0.15% 。

在硫酸铜存在下,在浓硫酸中加热使试样中酰胺态氮转化为氨态氮,蒸馏,用过量的硫酸标准液吸收,再以甲基红 - 亚甲基蓝为指示剂,用氢氧化钠标准溶液反滴定过量的硫酸,可根据消耗的硫酸计算出其中的氮含量。

2.2. 缩二脲含量的测定分光光度法 GB 2443-91 。

平行测定的绝对差值不大于 0.05% ,不同实验室测定结果的绝对差值不大于 0.08% 。

缩二脲在硫酸铜、酒石酸钾钠的碱性溶液中生成紫红色络合物,可比色测定其含量。

2.3. 水分的测定卡尔?费休法 GB 2444-91 。

平行测定结果的绝对差值不大于 0.03% 。

存在于尿素试样中的水与卡尔?费休试剂或改进的卡尔?费休试剂反应,卡尔?费休试剂或改进的卡尔?费休试剂用准确重量的水标定,反应终点用“永停”电量法确定。

2.4. 粒度的测定筛分法 GB 2448-91 。

用筛分法将尿素分成不同粒度,称量,计算百分率。

3.农业用碳酸氢铵检测项目:氮、水分、添加剂(限优等品和一等品)GB 3559-2001 《农业用碳酸氢铵》本标准规定了农业用碳酸氢铵的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识、包装、运输和储存。

本标准适用于由氨水吸收二氧化碳所制得的碳酸氢铵。

农业用碳酸氢铵的技术指标3.1. 氮含量的测定酸量法 GB 3559-92 。

平行测定的绝对差值不大于 0.10% ,不同实验室测定结果的绝对差值不大于 0.15% 。

碳酸氢铵与过量硫酸标准溶液作用,在指示剂存在下,用氢氧化钠标准滴定溶液反滴过量的硫酸,可间接求得氮含量。

3.2. 水分的测定。

当水分小于 0.5% 时,平行测定的绝对差值不大于 0.05% ;当水分大于 0.5% 时,平行测定的绝对差值不大于 0.20% ,不同实验室测定结果的绝对差值不大于 0.30% 。

碳酸氢铵中的游离水与电石反应,测量生成的乙炔气体体积,可间接计算出试样中的水分。

4.过磷酸钙检测项目:有效五氧化二磷、游离酸、水分。

GB 20413-2006 《过磷酸钙》本标准规定了过磷酸钙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储存。

本标准适用于工业硫酸处理磷矿制成的农业用疏松状和粒状过磷酸钙(包括加入有机质等添加物的过磷酸钙产品)。

疏松状过磷酸钙应符合表 1 的要求表 1粒状过磷酸钙应符合表 2 的要求表 24.1. 有效磷含量的测定磷钼酸喹啉重量法 GB 20413-2006 。

平行测定的绝对差值≤ 0.20% ,不同实验室测定结果的绝对差值≤ 0.30% 。

用乙二胺四乙酸二钠溶液提取样品中的有效磷,提取液中的的正磷酸根离子在酸性介质中与喹钼柠酮试剂生成黄色磷钼酸喹啉沉淀,过滤,干燥和称量此沉淀,即可算出有效磷的含量。

4.2. 游离酸含量的测定容量法4.2.1. 酸度计法(仲裁法) GB 20413-2006 。

平行测定的绝对差值≤ 0.15% ,不同实验室测定结果的绝对差值≤ 0.30% 。

试样溶液中的游离酸,在酸度计指示下,用氢氧化钠标准溶液滴定,即可由氢氧化钠消耗量计算游离酸含量。

4.2.2. 指示剂法 GB 20413-2006 。

平行测定的绝对差值≤ 0.15% ,不同实验室测定结果的绝对差值≤ 0.30% 。

试样溶液中的游离酸,在指示剂存在下,用氢氧化钠标准溶液滴定,即可由氢氧化钠消耗量计算游离酸含量。

4.3. 水分的测定烘箱干燥法 GB 20413-2006 。

平行测定的绝对差值≤ 0.20% ,不同实验室测定结果的绝对差值≤ 0.40% 。

在一定温度的电热恒温干燥箱内,试样在规定时间内干燥,所失质量即为水分的质量。

5.钙镁磷肥检测项目:有效五氧化二磷、水分、碱分、可溶性硅、有效镁、细度。

GB 20412-2006 《钙镁磷肥》本标准规定了钙镁磷肥的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识,包装、运输和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以磷矿石与含镁、硅的矿石,在高炉或电炉中经高温熔融、水萃、干燥和磨细所制得的钙镁磷肥,包括含有其他添加物的钙镁磷肥产品,其用途为农业上作肥料和土壤调理剂。

钙镁磷肥的技术指标要求5.1. 有效五氧化二磷含量的测定磷钼酸喹啉重量法(仲裁法) GB 20412-2006 。

平行测定的绝对差值≤ 0.20 %,不同实验室测定结果的绝对差值≤ 0.30 %。

试样在酸性介质中和喹钼柠酮生成黄色磷钼酸喹啉沉淀,过滤、洗涤、干燥和称量所得沉淀。

5.2 水分测定重量法 GB 20412-2006 。

平行测定的绝对差值≤ 0.03 %,不同实验室测定结果的绝对差值≤ 0.06 %。

在一定温度的电热恒温干燥箱内,试样在规定时间内干燥,失去的质量即为水分的质量。

6.农业用硫酸钾检测项目:氧化钾、氯离子、水分、游离酸、粒度。

GB 20406-2006 《农业用硫酸钾》本标准规定了农业用硫酸钾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及储存。

本标准适用于各种工艺生产的固体农业用硫酸钾。

农业上作为化肥使用。

农业用硫酸钾技术指标6.1. 氧化钾含量的测定四苯硼钾重量法 GB 20406-2006。

平行测定的绝对差值≤0.39%;不同实验室测定结果的绝对差值≤0.73%。

试样经水加热溶解后,消除溶液中铵离子的干扰,加入乙二胺四乙酸二钠(EDTA)消除干扰分析结果的其它阳离子,在弱碱性介质中,用四苯硼钠沉淀钾,干燥沉淀并称量。

6.2. 氯含量的测定佛尔哈德法 GB 20406-2006。

平行测定的绝对差值≤0.15%;不同实验室测定结果的绝对差值≤0.30%。

在微酸性溶液中,加入过量的的硝酸银溶液,使氯离子转化为氯化银沉淀,用邻苯二甲酸二丁酯包裹沉淀,以硫酸铁铵为指示剂,用硫氰酸铵标准滴定溶液滴定剩余的硝酸银。

6.3. 水分的测定重量法 GB 20406-2006。

水分≤1.0%时,平行测定的绝对差值<0.10%,不同实验室测定结果的绝对差值<0.15%;水分>1.0%时,平行测定的绝对差值<0.20%,不同实验室测定结果的绝对差值<0.30%。

试样于(105±2)℃的烘箱中干燥,所失质量即为水分的质量。

6.4. 游离酸的测定容量法 GB 20406-200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