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章--唇腭裂.
口腔颌面外科学-先天性唇裂和腭裂讲义

先天性唇裂和腭裂先天性唇裂和腭裂一、单元脉络梳理概述胚胎发育与发病因素、发病因素及流行病学唇裂概述、分类及临床表现手术治疗原则腭裂概述、分类及临床表现手术治疗原则及术后并发症唇腭裂序列治疗概念治疗程序二、知识内容细讲唇裂、腭裂最为常见的先天性口腔颌面部发育畸形。
概论左右两侧下颌突-下唇正中裂或下颌裂,一侧上颌突与一侧内侧鼻突-单侧唇裂,如在两侧发生-双侧唇裂。
上颌突与内侧鼻突一部分或全部未融合、不同程度的唇裂、牙槽突裂,两个内侧鼻突-上唇正中裂。
上颌突与下颌突-面横裂,上颌突与外侧鼻突-面斜裂。
原发腭突未能在一侧或两侧与继发腭突融合—单侧或双侧腭裂在前颌部分未能融合—牙槽突裂。
发病因素及流行病学1.遗传因素唇裂和腭裂的患者,在其直系或旁系亲属中可发现类似的畸形发生。
2.营养因素各种原因造成妇女怀孕期间维生素的缺乏维生素A、维生素B2、泛酸、叶酸3.感染和损伤不全人工流产或不科学的药物堕胎—导致畸形。
妊娠初期,病毒感染性疾病如风疹——畸形发生。
4.内分泌的影响生理性、精神性及损伤性—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增加—畸形。
5.药物因素药物—母体后—胎盘进入胚胎。
环磷酰胺、甲氨蝶呤、苯妥英钠、抗组胺药物、美克洛嗪(敏克静)、沙利度胺。
6.物理因素7.烟酒因素唇裂概述常与腭裂伴发。
唇腭裂的患病率大约为1:1000男女性别之比为15.:1临床特点1.国际上常用的分类法。
1)单侧唇裂单侧不完全性唇裂(裂隙未裂至鼻底)单侧完全性唇裂(整个上唇至鼻底完全裂开)(2)双侧唇裂双侧不完全性唇裂(双侧裂隙均未裂至鼻底)双侧完全性唇裂(双侧上唇至鼻底完全裂开)双侧混合性唇裂(一侧完全裂,另一侧不完全裂)2.国内常用的分类法(1)单侧唇裂Ⅰ度:红唇部分裂开。
Ⅱ度:上唇部分裂开,但鼻底尚完整。
Ⅲ度:整个上唇至鼻底完全裂开。
(2)双侧唇裂:双侧Ⅲ度唇裂,双侧Ⅱ度唇裂,左侧Ⅲ度、右侧Ⅱ度混合唇裂。
手术治疗外科手术目的是恢复上唇的正常生理功能及正常的形态。
多基因遗传病--唇腭裂

多基因遗传病——唇腭裂总学号:姓名:班级:生物工程1104 摘要唇裂又名兔唇,腭裂又名狼咽,是颜面部常见的先天性畸形,根据国内外统计,约每千个新生婴儿中有一个患有唇裂或腭裂,男多于女,左测多于右侧。
唇裂和常在一个家族中个别出现,可伴有身体其他部分的畸形。
一般认为,唇裂的发生是由于中鼻突下端的球状突与上颌突未能按时(在胎儿第7周时)融合的结果。
而腭裂乃是由于两侧腭突未能按时(在胎儿第10周时)相互并与鼻中隔融合所致。
至于引起未能融合的因素,至今尚不完全清楚,可能与遗传、营养、内分泌或感染、创伤等有关。
治疗必须施行修复手术。
唇裂手术的主要目的是整形,而腭裂手术是恢复进食和言语的机能,手术必须在适当的年龄旅行,对手术后的远期效果有决定性意义。
一般在1~3岁进行,常需数次手术才能完成,术后应进行语音训练。
唇裂和腭裂是颜面部常见的先天性畸形。
根据国内外统计,约每千个新生婴儿中有一个患有唇裂或腭裂;男多于女,左侧较右侧为多。
唇裂和腭裂常在一个家属系统中个别出现,还可伴有身体其他部分的畸形。
胚胎发育与唇腭裂的发生胎儿发育到第3周时,头端原始口腔的周围形成五个突起,上方正中为不成对的额鼻突,其下方两侧为二个上颌突,在上颌突的下方两侧为二个下颁突。
胎儿发育至第5周时,下颌突在中央部融合而构成下唇及下颌骨。
同时,额鼻突伸展至左右上颌突之间,其下端分成一个中鼻突和两侧二个侧鼻突。
中鼻突在胎儿第6周时又继续向下伸展,其下端又分成二个球状突。
球状突与侧鼻突间有一凹沟,即为鼻窝;鼻窝将来发育成鼻孔。
胎儿发育至第7周时,二个球状突在中线相互融合,构成上唇的中1/3(唇人中)、鼻小柱及前颌。
同时,上颌突已向中线伸展,在上方与侧鼻突融合,构成鼻侧部及颊部;在下方与球状突融合,构成上唇两侧的1/3及鼻孔底。
中鼻突和上颌突亦同时向口内伸展;中鼻突垂直向后而构成鼻中隔,上颌突在水平方向、向中线而构成两侧腭突。
腭突在胎儿第7周时已与前颌融合;至第10周时,左右两侧腭突在中线相互、并与鼻中隔相融合。
口腔颌面外科学习题自测——第十二章 唇腭裂教学提纲

口腔颌面外科学习题自测——第十二章唇腭裂【A型题】1.口腔颌面部的发育始于胚胎发育的第几周A.3周B.5周C.8周D.10周E.12周2.腭的形成大约在胚胎发育的第几周A.3-5周B.5-8周C.8-12周D.12-16周E.16-18周3.面部发育初步完成,是在胚胎发育的第几周A.第3周B.第5周C.第8周D.第12周E.第14周4.胎儿唇、腭发育完成,口、鼻腔具备了成人的形态和结构,是在胚胎发育的第几周A.第8周B.第10周C.第12周D.第16周E.第18周5.唇、面、腭裂的发病原因A.与遗传无关B.单一基因遗传性疾病C.多基因遗传性疾病D.与环境无关E.与环境密切相关6.近年的统计显示,我国唇腭裂的患病率大约有A.0.6:1000B.1.6:1000C.2.6:1000D.1.0:1000E.2.0:10007.单侧唇裂整复术的较合适的年龄在A.1-2月龄B.3-6月龄C.1-2岁D.3-6岁E.6-8岁8.婴幼儿唇腭裂整复术的麻醉最好选用A.基础麻醉加眶下神经阻滞麻醉B.双侧眶下神经阻滞麻醉C.经气管插管的全身麻醉D.经鼻腔气管插管的全身麻醉E.基础麻醉9.旋转推进瓣法修复唇裂时,鼻小柱根部定点的要求A.该点在鼻小柱根部的健侧,较恒定B.该点较灵活,当裂隙健侧的唇峰点明显上移时,该点也应随之上移。
C.该点较灵活,当裂隙健侧的唇峰点明显上移时,该点也应随之向健侧,向下移动D.该点不能越过面中线E.该点越低,裂隙健侧的唇峰点下降得越少。
10.唇裂手术患儿在全麻清醒后几小时可进流汁A.清醒后即可B.1小时C.2小时D.3小时E.4小时11.在腭咽闭合不全型腭裂语音中,较多见的是A.声门爆破音B.咽喉爆破音C.咽喉磨擦音D.腭化构音E.鼻腔构音12.唇裂术后拆线的时间A.3天B.4天C.7天D.10天E.14天13.发音时,软腭肌群收缩,使软腭上抬,形成腭咽闭合,此时,是软腭的哪个部位与咽壁贴合?A.软腭后缘B.软腭后1/3C.软腭中、后1/3交界区D.软腭前1/3E.以上都不对14.腭裂患儿的正畸治疗是在A.新生儿无牙期B.乳恒牙交替期C.恒牙列期早期D.贯穿以上三个时期E.成人期15.目前,多主张在什么年龄行腭裂整复术A.6月龄B.18个月左右C.3岁左右D.5-6岁E.8-12岁16.腭裂术后几周可进普食A.1周后B.2周后C.3周后D.4周后E.5周后17.腭裂的术前正畸治疗最好在A.生后3个月内B.4-6个月C.6-8个月D.8-10个月E.10-12个月18.腭裂术后穿孔的修补时机至少在A.术后1月B.术后3月C.术后6月D.术后8月E.术后12月19.牙槽突裂的手术治疗A.与唇裂修补术同期完成B.与腭裂修补术同期完成C.在9-11岁行自体骨移植D.在恒牙全部萌出后即可植骨修复E.在18岁生长发育基本完成后行自体移植【B型题】A.上颌突与内侧鼻突融合障碍B.上颌突与外侧鼻突融合障碍C.上颌突与下颌突融合障碍D.原发腭突与继发突融合障碍E.两侧内侧鼻突融合障碍20.唇裂21.腭裂22.面横裂23.面斜裂24.上唇正中裂A.单侧完全性唇裂B.双侧完全性唇裂,唇短小C.双侧不完全性唇裂D.单侧不完全性唇裂E.隐性唇裂25.前唇原长法整复术26.前唇加长法整复术A.单瓣后推术(push-backoperation)B.两瓣后推术C.梨骨粘骨瓣手术D.咽成形术E.旋转推进瓣术27.软腭裂28.完全性腭裂的硬腭关闭29.腭裂术后仍有腭咽闭合不全30.先天性腭咽闭合功能不全【C型题】A.旋转推进瓣法B.下三角瓣法C.两者均是D.两者均不是唇裂整复术中较有代表性的整复方法是由谁发明的?31.Tennisonllard33.V onLangenbeck34.DorranceA.腭粘骨膜单瓣后推术B.腭粘骨膜松解缝合术C.两者均是D.两者均不是术式的发明者为:35.Tennisonllard37.V onLangenbeck38.DorranceA.患者人中嵴形态接近自然B.完全性唇裂患侧唇高不足C.两者均有D.两者均无llarD.I式40.Tennison法A.人中下1/3形态破坏B.定点明确C.两者均有D.两者均无llarD.I式42.Tennison法A.婴幼儿期过多地剥离鼻翼软骨,将损伤软骨膜,从而影响软骨的生长发育B.广泛暴露鼻翼软骨,并不影响其生长发育C.两者均有D.两者均无43.唇裂鼻畸形的初期整复,目前的观点是44.唇裂鼻畸形的初期整复时,大多数学者的观点是A.V-Y成形术B.Z成形术C.两者均可D.两者均不可45.唇裂术后的口哨畸形46.唇裂术后唇峰不齐47.唇裂术后患侧唇峰过高48.唇裂术后患侧白唇过长49.唇裂术后患侧鼻底过宽50.唇裂术后患侧鼻底过窄51.唇裂术后,双鼻孔虽等大,但鼻小柱偏斜A.V-Y成形术B.Abbe瓣转移术C.两者均可D.两者均不可52.双侧唇裂术后的口哨畸形53.双侧唇裂术后前唇过短54.双侧唇裂术后上唇过紧55.双侧唇裂术后鼻小柱过短A.以口腔气管内插管B.经鼻腔气管内插管C.二者均可D.二者均不可56.完全笥唇裂修补术57.完全性腭裂修补术58.腭裂二期的咽后壁瓣转移术【X型题】59.唇、腭裂的发生,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A.遗传因素B.孕妇缺维生素A.B2.叶酸等C.黄曲霉素D.妊娠初期的病毒感染E.母体内异常增高的肾上腺皮质激素60.不完全性唇裂是指A.Ⅰ度唇裂B.Ⅱ度唇裂C.Ⅲ度唇腭裂D.隐性唇裂E.只有唇裂不伴腭裂及牙槽突裂61.面裂的治疗原则A.软、硬组织畸形同期整复B.先整复软组织畸形,再整复骨畸形C.先整复骨性畸形,再整复表面的软组织畸形D.先整复对患儿有严重功能影响的畸形,如:下眼睑缺失E.上颌骨畸形整复一般应在生长发育高峰期之后62.以下关于面横裂的描述哪些是正确的A.面横裂是由于胚胎时上颌突与下颌突未能完全融合所致B.常伴第一鳃弓的发育畸形C.整复时,单侧面横裂口角的位置应与健侧口角对称D.双侧面横裂口角的正常位置应与瞳孔平齐E.面横裂宜尽早整复63.以下关于面斜裂的整复原则的描述,哪些是正确的A.裂隙需用颊部皮瓣旋转修补裂隙B.伴下眼睑部分缺损时,用V-Y缝合形成下眼睑C.伴内眦下移时,用Z字成形术交叉换位即可矫正D.伴上颌骨、眶底骨缺损时,应用植骨修复E.Z成形术也是关闭面斜裂常用的方法之一64.对腭咽闭合的描述,哪些是正确的A.软腭的中、后1/3部分与咽壁相贴合B.咽上缩肌收缩使咽后壁、咽侧壁向软腭靠拢C.腭咽闭合时,口腔与鼻腔的通道部分或全部暂时隔绝D.所有发音,均必须先形成良好的腭咽闭合,完全阻断进入鼻腔的气流E.正常发音时,依靠软腭和咽上缩肌,协调运动,使气流有控制地进入口腔,再通过舌、唇、齿的配合,才有正确的发音。
先天性唇裂

嗅窝 内侧鼻突 外侧鼻突 上颌突 下颌突
内侧鼻突
外侧鼻突 上颌突 下颌突
胎儿6周
面部与各胚突的关系
原发腭突 上颌突 继发腭突 原发腭突 胎儿6周时腭部的发育 切牙孔 继发腭突
腭部与胚突的关系
二. 唇面裂和腭裂形成
单侧唇裂—一侧上颌突与同侧内侧鼻突未能融合 双侧唇裂—两侧上颌突与两侧内侧鼻突未能融合 上唇正中裂—内侧鼻突未能在中线融合
口鼻相通,不能形成腭咽闭合,影
腭咽肌环中断,语言、听力、咽鼓
管功能障碍。
腭部的骨组织:
前颌骨(比较小,切牙的牙槽部分) 蝶腭神经 上颌骨的一部分(3/4) 腭大血管神经束 腭骨(后1/4为腭骨的水平板) 后鼻孔
在二十世纪 60 年代发达国家较普遍针对 唇腭裂综合治疗而建立唇腭裂综合治疗小组( Team),寻觅有效治疗程序,从而↑治疗水 平。 Team是由与唇腭治疗相关而必要的临床 科室专科医师组成,是松散的联系,不是固定 编制。
Team成员:口腔颌面外科(或整形科)医师 牙正畸科医师 耳鼻喉科医师 小儿科医师 小儿麻醉医师 语言病理学家 会诊制定治疗方案,制定每一个阶段治疗 ,应达到什么要求,多数国家的治疗方案实施 时间比较明确。
患侧唇峰
患侧口角
1
~
2
=
人中切迹
2
~
1
3
根据裂隙的大小灵活掌握 健侧口角~
6
=患侧口角~
7
4
~ 鼻小柱基部的距离+
~鼻翼基部的距离 = 健侧鼻底宽度
红唇皮肤交界处 鼻小柱健侧基部 患侧唇峰 健侧唇峰 健侧口角 C 6 A 3 1 2 5 7 B 4 8 鼻底水平线下方
患侧唇峰
患侧口角
唇腭裂介绍PPT培训课件

家庭参与和支持重要性
家庭参与
唇腭裂患者的语音治疗需要长期持续的训练,家庭的支持和参与至关重要。家庭成员可以学习一些基 本的语音治疗技巧和方法,帮助患者进行日常训练,提高治疗效果。
家庭支持
家庭的支持和鼓励对患者的心理健康和自信心建立具有积极影响。家庭成员应给予患者足够的关爱和 支持,帮助他们积极面对挑战,坚持进行康复训练。
心理干预策略和方法
认知行为疗法
通过帮助患者改变不良的思维模 式和行为习惯,建立积极的认知 和行为模式,提高自信心和应对
能力。
放松训练
通过深呼吸、渐进性肌肉松弛等方 法,帮助患者缓解紧张和焦虑情绪 。
艺术治疗
通过绘画、音乐等艺术形式,帮助 患者表达内心情感,提升自我认知 和情感调节能力。
家属心理支持和辅导技巧
XX
唇腭裂
汇报人:XXX
2024-01-13
REPORTING
• 唇腭裂概述 • 唇裂修复术 • 腭裂修复术 • 语音治疗与康复训练 • 心理干预与辅导工作 • 社会资源整合与利用
目录
XX
PART 01
唇腭裂概述
REPORTING
定义与分类
定义
唇腭裂是指唇部或腭部(即口腔顶部 )的先天性或后天性裂隙。这是一种 常见的颅面部畸形,可单独发生,也 可与其他畸形同时出现。
手术方法与步骤
切口设计
根据唇裂程度和患儿面 部特征设计切口线,一
般位于唇红缘处。
切开与分离
沿设计线切开皮肤、肌 肉和粘膜,充分暴露裂
隙。
复位与缝合
将两侧组织准确对位, 逐层缝合肌肉、粘膜和
皮肤。
塑形与修整
术后对唇部进行塑形和 修整,确保外观自然美
唇裂与腭裂PPT课件

1.保持愉快的心情和精神状态,避免精神遭受不良刺激和损 伤;
2.往意食物的营养成分,有呕吐和偏食时,及时补充必要的 物质,如维生素类和叶酸等;
3.可注射风疹疫苗,尽量少去人流众多的公共场所,避免病 毒感染;
第5 周时,两侧下颌突在中线联合,形成下颌与下唇; 中鼻突 下方分化成2个内侧鼻突(球状突)。
2019/11/27
.
3
到第7周,两侧内侧鼻突在中线联合,形成鼻尖、鼻小 柱、上唇中部及前颌; 上颌突与内侧鼻突联合。形成鼻 底、鼻翼和部分面颊;上颌突与下颌突联合,形成口角。 至此胎儿面部已经初步形成。
2019/11/27
.
6
营养因素 遗传因素 感染和损伤 药物及有毒化学物质 内分泌因素 物理因素
2019/11/27
.
7
四、预防与治疗
优生优育是提高全民健康水平的一项措施。应从孕前、怀孕 开始做起。避免近亲结婚,婚前应进行健康查体,有病要在受孕 前予以治疗。保证受孕及胎儿的发育环境健康正常。
第十二章 唇裂与腭裂
2019/11/27
.
1
第一节 概论
唇裂和腭裂多为胚胎发育异常所致,其发病率在不同的 区域、不同时期、不同性别、不同部位中不尽相同。
2019/11/27
.
2
一、胚胎发育
于胚胎第4周,在原始口腔周围形成5个面突,额鼻突位于上 方正中,两侧各1个上颌突,下方两侧各1个下颌突。 随着面突生长发育,额鼻突下端分化成中间的中鼻突和侧方各1 个外侧鼻突,三者间的凹陷为嗅窝,日后发育成鼻孔。
唇裂整复术麻醉方法的选择应以安全和保证呼吸道通畅 为原则。除成人可在局部麻醉(眶下孔阻滞麻醉)下进行 外,唇裂整复术都应在气管内插管后施行。
医学科普·临床症状知识文库:唇腭裂

科室:五官科 口唇 口腔科
检查:
唇腭裂畸形已经成为先天性畸形中最为常见的病症之一。 其发生率为0.182%。唇腭裂的主要表现有:1.唇裂(单侧或双 侧),即单纯的唇部裂开。2.腭裂,上颚部裂开。3.唇及腭裂, 唇腭部包括牙床都裂开。 根据患儿单纯唇部裂开、腭部裂开、唇腭部综合部裂开、 或唇腭部包括牙床都裂开的情况,唇腭裂患儿从出生到18岁整 个生长过程中,要采取多种治疗措施有计划地进行治疗,在医 学上称为唇腭裂综合序列治疗。目的就是在婴儿不同年龄阶 段,根据畸形特点给予及时正确的治疗,使唇腭裂孩子能最大 程度地改善外貌,重建吮吸、语音、咀嚼、听力等功能。 严重的兔唇患儿会影响到吃奶,不能正常哺乳,会导致患 儿营养不良。患儿在生长发育期间说话时吐字不清,会影响到 语言的发育。此外,由于自身外观上存在的缺陷,在进入学龄 期后受到周围小伙伴的嘲笑,会让孩子形成自卑感,从而引起 心理障碍。
相关疾病: 唇裂
相关症状: 肋骨及胸骨下吸入性凹陷 下颌前突 耳围凹陷 小颌 颌骨发育过度 凸腭
腭异常 腭部有黑色焦痂 腭部穿孔
ቤተ መጻሕፍ展,当今医疗面对的 症状越来越多,为便于大家了解 掌握,本文收集整理了临床症状 唇腭裂的相关资料 以供大家参阅。 由于部分内容人类尚未掌握 或其他原因暂缺,敬请谅解。
唇腭裂
简介:唇裂是一种先天性畸形,俗称兔唇,主要表现为患儿出 生后即可发现唇部有一裂隙。这种畸形的发生往往与遗传、孕 妇再早期患病或用药有关。
病因: 环境因素主要是母亲怀孕早期(怀孕3个月以前)出现下述某 种状况可能会导致宝宝唇腭裂:病毒感染:如孕妇上呼吸道感 染、风疹等。药物:癫痫药、类胆固醇、抗过敏、抗癌药物 等。内分泌:精神性或损伤性的因素,如遭到强烈的精神刺 激、身体外部遭损伤等。营养因素:早孕期的呕吐,厌食,偏 食等导致维生素D、叶酸、铁、钙等的缺乏。其他因素:如照 射X射线、吸烟、酗酒、缺氧。另外,唇腭裂有相当部分是遗 传的,一般唇腭裂发生在第一胎的概率为1/600,如果第一胎 是唇腭裂的在第二胎发生唇腭裂的几率为3/100。
唇腭裂-PPT课件

三、发病因素
( 一 ) 遗传因素:
有些唇裂和腭裂的患者 , 在其直系或旁 系亲属中可发现类似的畸形发生 , 因而认为 唇腭裂畸形与遗传有一定的关系。遗传学 研究还认为唇、面、腭裂属于多基因遗传 性疾病。
( 二 ) 营养因素
各种原因造成妇女怀孕期间维生素的缺乏 , 动物试验发现小鼠缺乏维生素 A 、B2及泛 酸、叶酸等时 , 可以发生包括腭裂在内的各 种畸形 。
(3) 混合性裂
国内常用分类法
I 度唇裂 : 仅限于红唇部的裂开。
II 度唇裂 : 上唇部分裂开 , 但未裂至鼻底。 III度唇裂 : 整个上唇至鼻底完全裂开。
一、唇裂的手术治疗
【手术年龄 】 一般认为 , 进行单侧唇裂整复术最合适的年 龄为 3~6月 。 双侧唇裂整复术比单侧整复术复杂 , 术中出 血相对较多 , 手术时间也较长 , 一般宜 6~12 月 时施行手术。
( 四 ) 内分泌的影晌
从小鼠的动物实验表明 , 给怀孕早期的小 鼠注射一定量的激素 , 如肾上腺素或地塞米 松 , 其所生产的幼鼠中可出现腭裂。因此认 为 , 在妊娠早期 , 如孕妇因生理性、精神性 及损伤性等原因 , 可使体内肾上腺皮质激素 分泌增加 , 从而诱发先天性畸形。
( 五 ) 药物因素
课堂小结
1.复习题
(1)单侧唇裂整复术中下三角瓣法的定点,切开及缝合 (2)单侧唇裂整复术旋转推进法的定点、切开及缝合
2.作业
(1):画出下三角瓣法的定点、切开及缝合示意图 (2):画出旋转推进法的定点、切开及缝合示意图
麻醉选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二章先天性唇、面裂和腭裂一、教学内容和目的要求1、教学内容(1)唇腭裂的病因学研究(2)唇腭裂的分类命名(3)唇腭裂的序列治疗概念(4)唇裂整复术(5)唇裂二期整复术(6)腭裂整复术(7)腭裂的语音治疗(8)牙槽突裂整复术(9)面横裂和面斜裂的整复2、目的要求(1)掌握唇腭裂的分类命名(2)掌握单侧唇裂整复的旋转推进瓣法和双侧唇裂原长法修复术(3)掌握腭裂整复术的手术设计和基本操作步骤(4)建立唇腭裂序列治疗概念,熟悉序列治疗的基本程序和治疗计划(5)熟悉腭裂术后语音治疗的适应证(6)熟悉增强腭咽闭合功能的训练方法和常用的语音训练方法(7)了解唇腭裂是一种病因尚未完全明了,发病机理有待进一步阐明,在多因素作用下引起胚胎早期胚突融合障碍的先天性疾病。
有一定的遗传倾向,是一种多基因遗传性疾病。
唇腭裂的发生,是环境因素和遗传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8)了解胚胎发育过程中胚突融合障碍与唇、腭裂形成的关系(9)了解常用的唇裂术后畸形的二期整复方法(10)了解牙槽突裂整复的软组织修复同期植骨术(11)了解面横裂及面斜裂的整复方法二、重点和难点1、重点(1)对唇腭裂复合畸形的理解。
唇裂不是单纯的唇部软组织开裂、缺损,它还伴有软组织的移位,大多数还伴有鼻翼软骨畸形和上颌前牙槽突畸形,单纯腭裂也不仅仅是软腭肌肉连续性中断和缺损、腭骨水平板的开裂和缺损,部分还伴颌骨甚至颅面诸骨的畸形;不仅有先天畸形,还有手术瘢痕,骨膜掀起造成上颌骨生长抑制的继发畸形。
唇裂伴有腭裂的患者,尤为如此。
(2)唇腭裂患者功能障碍的多重性。
唇腭裂不仅有容貌畸形,还有语言、中耳、咬合甚至心理方面的障碍。
因此,需要进行综合治疗。
(3)树立唇腭裂治疗的现代概念。
外科手术整复是治疗唇腭裂不可或缺的主要手段。
但由于唇腭裂常伴鼻、唇、颌骨,甚至颅面畸形,决非单一的手术能达到形态和功能均满意的效果。
需要多学科的协同,进行一系列的“序列治疗”,以颌面外科或整形外科为主,与正畸科、口腔修复科、耳鼻喉科、语言病理学家、心理学家共同拟定全面、系统的治疗方案,从出生到成人,针对不同时期的畸形和功能障碍特点,进行相关治疗。
(4)单侧唇裂整复术。
介绍各种手术方法,并重点讲解旋转推进法及下三角瓣法,强调唇裂整复术的目的是使移位的组织复位,尽可能重建唇部外形、恢复口轮匝肌的连续性,恢复唇的外形和功能。
(5)双侧唇裂前唇原长法整复术,前唇加长法整复术(6)单侧完全性腭裂整复术的基本步骤。
通过上述操作,达到封闭裂隙,后退软腭,以达到良好的腭咽闭合,为发音创造一个接近正常解剖学结构的器官。
2、难点(1) 唇裂修补的旋转推进术中的定点比较灵活,术者需参照多个位点来定点,甚至需根据术中切开后组织复位的情况进行调整,初学者难以掌握。
(2) 唇裂修补术中各点切开、组织瓣换位后的位置变化以及相应的效果也较难理解,动画和录像有助于对整复效果的理解。
(3) 唇裂的二期整复的灵活性也是初学者难以掌握的内容。
三、试题及参考答案【A型题】1、口腔颌面部的发育始于胚胎发育的第几周A.3周B.5周C.8周D.10周E.12周2、腭的形成大约在胚胎发育的第几周A.3-5周B.5-8周C.8-12周D.12-16周E.16-18周3、面部发育初步完成,是在胚胎发育的第几周A.第3周B.第5周C.第8周D.第12周E.第14周4、胎儿唇、腭发育完成,口、鼻腔具备了成人的形态和结构,是在胚胎发育的第几周A.第8周C.第12周D.第16周E.第18周5、唇、面、腭裂的发病原因A.与遗传无关B.单一基因遗传性疾病C.多基因遗传性疾病D.与环境无关E.与环境密切相关6、近年的统计显示,我国唇腭裂的患病率大约有A.0.6:1000B.1.6:1000C.2.6:1000D.1.0:1000E.2.0:10007、单侧唇裂整复术的较合适的年龄在B.3-6月龄C.1-2岁D.3-6岁E.6-8岁8、婴幼儿唇腭裂整复术的麻醉最好选用A.基础麻醉加眶下神经阻滞麻醉B.双侧眶下神经阻滞麻醉C.经气管插管的全身麻醉D.经鼻腔气管插管的全身麻醉E.基础麻醉9、旋转推进瓣法修复唇裂时,鼻小柱根部定点的要求A.该点在鼻小柱根部的健侧,较恒定B.该点较灵活,当裂隙健侧的唇峰点明显上移时,该点也应随之上移。
C.该点较灵活,当裂隙健侧的唇峰点明显上移时,该点也应随之向健侧,向下移动D.该点不能越过面中线E.该点越低,裂隙健侧的唇峰点下降得越少。
10、唇裂手术患儿在全麻清醒后几小时可进流汁A.清醒后即可B.1小时C.2小时D.3小时E.4小时11、在腭咽闭合不全型腭裂语音中,较多见的是A.声门爆破音B.咽喉爆破音C.咽喉磨擦音D.腭化构音E.鼻腔构音12、唇裂术后拆线的时间A.3天B.4天C.7天D.10天13、发音时,软腭肌群收缩,使软腭上抬,形成腭咽闭合,此时,是软腭的哪个部位与咽壁贴合?A.软腭后缘B.软腭后1/3C.软腭中、后1/3交界区D.软腭前1/3E.以上都不对14、腭裂患儿的正畸治疗是在A.新生儿无牙期B.乳恒牙交替期C.恒牙列期早期D.贯穿以上三个时期E.成人期15、目前,多主张在什么年龄行腭裂整复术A.6月龄B.18个月左右C.3岁左右E.8-12岁16、腭裂术后几周可进普食A.1周后B.2周后C.3周后D.4周后E.5周后17、腭裂的术前正畸治疗最好在A.生后3个月内B.4-6个月C.6-8个月D.8-10个月E.10-12个月18、腭裂术后穿孔的修补时机至少在A.术后1月B.术后3月D.术后8月E.术后12月19、牙槽突裂的手术治疗A.与唇裂修补术同期完成B.与腭裂修补术同期完成C.在9-11岁行自体骨移植D.在恒牙全部萌出后即可植骨修复E.在18岁生长发育基本完成后行自体移植【B型题】A.上颌突与内侧鼻突融合障碍B.上颌突与外侧鼻突融合障碍C.上颌突与下颌突融合障碍D.原发腭突与继发突融合障碍E.两侧内侧鼻突融合障碍20、唇裂21、腭裂22、面横裂23、面斜裂24、上唇正中裂A.单侧完全性唇裂B.双侧完全性唇裂,唇短小C.双侧不完全性唇裂D.单侧不完全性唇裂E.隐性唇裂25、前唇原长法整复术26、前唇加长法整复术A.单瓣后推术(push-back operation)B.两瓣后推术C.梨骨粘骨瓣手术D.咽成形术E.旋转推进瓣术27、软腭裂28、完全性腭裂的硬腭关闭29、腭裂术后仍有腭咽闭合不全30、先天性腭咽闭合功能不全【C型题】A.旋转推进瓣法B.下三角瓣法C.两者均是D.两者均不是唇裂整复术中较有代表性的整复方法是由谁发明的?31、Tennison32、Milllard33、Von Langenbeck34、DorranceA.腭粘骨膜单瓣后推术B.腭粘骨膜松解缝合术C.两者均是D.两者均不是术式的发明者为:35、Tennison36、Milllard37、Von Langenbeck38、DorranceA.患者人中嵴形态接近自然B.完全性唇裂患侧唇高不足C.两者均有D.两者均无39、Milllard I式40、Tennison法A.人中下1/3形态破坏B.定点明确C.两者均有D.两者均无41、Milllard I式42、Tennison法A.婴幼儿期过多地剥离鼻翼软骨,将损伤软骨膜,从而影响软骨的生长发育B.广泛暴露鼻翼软骨,并不影响其生长发育C.两者均有D.两者均无43、唇裂鼻畸形的初期整复,目前的观点是44、唇裂鼻畸形的初期整复时,大多数学者的观点是A.V-Y成形术B.Z成形术C.两者均可D.两者均不可45、唇裂术后的口哨畸形46、唇裂术后唇峰不齐47、唇裂术后患侧唇峰过高48、唇裂术后患侧白唇过长49、唇裂术后患侧鼻底过宽50、唇裂术后患侧鼻底过窄51、唇裂术后,双鼻孔虽等大,但鼻小柱偏斜A.V-Y成形术B.Abbe瓣转移术C.两者均可D.两者均不可52、双侧唇裂术后的口哨畸形53、双侧唇裂术后前唇过短54、双侧唇裂术后上唇过紧55、双侧唇裂术后鼻小柱过短A.以口腔气管内插管B.经鼻腔气管内插管C.二者均可D.二者均不可56、完全笥唇裂修补术57、完全性腭裂修补术58、腭裂二期的咽后壁瓣转移术【X型题】59、唇、腭裂的发生,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A.遗传因素B.孕妇缺维生素A、B2、叶酸等C.黄曲霉素D.妊娠初期的病毒感染E.母体内异常增高的肾上腺皮质激素60、不完全性唇裂是指A.Ⅰ度唇裂B.Ⅱ度唇裂C.Ⅲ度唇腭裂D.隐性唇裂E.只有唇裂不伴腭裂及牙槽突裂61、完全性Ⅲ度唇裂是指A.红唇完全裂开B.红唇及白唇完全裂开,但鼻底未裂C.红唇、白唇及鼻底全部裂开D.红、白唇、鼻底、牙槽突全部裂开E.红、白唇皮肤、粘膜虽完整,但肌肉层连续中断62、正常的上唇形态是指A.红唇缘明显,两侧对称,构成唇弓B.上唇下1/3微向前翘C.红唇中部稍厚呈珠状,微向前下突起D.上、下唇等长E.两侧人中嵴等高63、对“序列治疗”正确的提法是A.是多学科的“协同治疗”B.由颌面外科、正畸科、耳鼻喉科组成治疗小组来治疗C.在患儿不同发育阶段,按计划实施不同的治疗D.按一定序列,逐步完成多个方面的治疗E.只有按“序列治疗”,才有较理想的疗效64、“序列治疗”需多学科医师的紧密协作,一般包括A.如产科医师B.儿科医师C.正畸科医师D.颌面外科或整形外科医师E.心理医师65、唇腭裂患儿要达到较满意的形态和功能效果,需进行“序列治疗”,一般包括A.术前正畸矫正复位牙槽突B.唇裂整复术C.腭裂整复术D.语音治疗E.唇、腭裂二期整复术66、唇腭裂“序列治疗”的内容包括A.唇、腭裂整复术B.中耳功能障碍的治疗C.咬合紊乱的矫正D.语言障碍治疗E.心理障碍治疗67、唇腭裂“序列治疗”的内容包括A.唇、腭裂早期的一期整复术B.腭咽闭合不全的咽瓣手术C.唇裂术后鼻畸形的整复D.继发颌骨畸形的正颌外科治疗E.评议训练、心理咨询等非手术治疗68、唇腭裂整复术术前应对患儿进行全面体检,应包括A.全身发育,营养状况B.上呼吸道感染C.有无先天性心脏病D.凝血系统E.局部皮肤状况69、唇裂一期整复术,术前胸片检查的目的是A.无特殊目的,术前常规检查B.筛查有无肺部急、慢性感染C.筛查有无先天性心脏病D.有无胸腺肥大E.有无气管炎症70、下三角瓣法修补唇裂的特点是A.定点明确,易于掌握B.瘢痕线与患侧人中嵴相似C.人中下1/3形态破坏D.切除唇组织较多,上唇下份较紧E.定点灵活,初学者不易掌握71、旋转推进瓣修补唇裂的特点是A.定点明确,易于掌握B.定点灵活,初学者不易掌握C.瘢痕线与患侧人工嵴相似D.人中下1/3形态破坏E.鼻小柱歪斜易于矫正72、用下三角瓣修复唇裂时,为了使裂隙健侧的唇峰点下降,需经此点将人中切开,对切口的要求是A.切口线与裂隙健侧唇峰点上方的红唇缘大约呈90-120°B.切口线与裂隙健侧唇峰点上方的红唇缘大约呈60°C.切口线经过裂隙健侧的唇峰点D.切口长度约等于健侧唇峰与患侧唇峰的高度差E.切口长度不超过健侧人中嵴73、旋转推进瓣法修复唇裂时,鼻小柱根部定点的要求是A.裂隙健侧唇峰点需下降越多时,该点也越低B.裂隙健侧唇峰点需下降越多时,该点也越高C.裂隙健侧唇峰点需下降越多时,该点越偏健侧D.裂隙健侧唇峰点需下降越多时,该点越偏患侧E.该点不能越过健侧人中嵴74、旋转推进瓣法修复唇裂时,患侧鼻翼基部点的位置较为灵活,可参照A.将鼻小柱基部小瓣旋转,并将歪斜鼻小柱矫正时该小瓣瓣尖的位置即为该点的位置B.将裂隙健侧的唇峰点下降到正常高度时,唇峰点到鼻小柱矫正时的小三角瓣尖的距离即为该点至裂隙患侧唇峰点的距离C.该点到裂隙患侧鼻底点之距约等于鼻小柱小三角瓣的边长D.鼻小柱偏斜到健侧的程度越大,该点越偏向外E.鼻小柱偏斜到健侧的程度越大,该点越靠近裂隙缘75、双侧完全性唇裂常伴有前颌突明显突起,应对的措施包括A.术前正畸,使前颌突后退B.术中切开梨骨下缘C.术中切除部分骨组织D.术中充分解剖游离口轮匝肌及其在鼻翼基部的附丽E.在口内前庭沟作松驰切口76、下列哪些对“前唇原长法”的描述正确的A.适用于前唇较长的成人及幼儿B.术后短期内上唇仍显短C.前唇随生长发育会逐渐变长D.前唇的宽度会随生长发育逐渐增宽E.术中是将前唇的长度和宽度作为修复的前唇长度和宽度77、下列哪些对“前唇加长整复术”的描述是正确的A.适用于前唇短小的成人和前唇特小的幼儿B.以缩减上唇宽度来增加上唇高度C.术后易出现上部突出,下部过紧D.术后易出现上唇过长E.术后易出现严重的反牙合78、对双侧完全性唇裂整复术中的“叉形瓣储备法”的描述哪些是正确的A.由Mc Dowell首先提出B.由Millard首先提出C.手术分两阶段完成D.将鼻小柱侧缘为蒂的小三角瓣切开后原位置放,第二阶段再转移到鼻小柱E.将鼻小柱侧缘为蒂的小三角瓣插入侧唇切口内,第二阶段再切开,转移到鼻小柱79、唇裂的术后护理哪些是正确的A.全麻未醒前,患儿仰卧B.全麻清醒后4-6小时,方可进少量流汁C.唇部伤口暴露,不覆盖敷料D.唇部伤口应用敷料覆盖,可减少衣物污染和感染机会E.伤口用0.9%生理盐水或1%过氧化氢清洗80、单侧完全性唇裂整复术中对伴发鼻畸形的矫治原则包括A.不予矫正,鼻畸形应推迟到13岁以后矫治B.尽可能地对患侧鼻小柱软组织予以松解和延长C.应妥善修复鼻底裂隙D.调整鼻翼基脚位置,使健、患侧鼻孔接近一致E.唇裂修补术中同期行鼻翼软骨广泛剥离重塑鼻翼外形81、面裂的治疗原则A.软、硬组织畸形同期整复B.先整复软组织畸形,再整复骨畸形C.先整复骨性畸形,再整复表面的软组织畸形D.先整复对患儿有严重功能影响的畸形,如:下眼睑缺失E.上颌骨畸形整复一般应在生长发育高峰期之后82、以下关于面横裂的描述哪些是正确的A.面横裂是由于胚胎时上颌突与下颌突未能完全融合所致B.常伴第一鳃弓的发育畸形C.整复时,单侧面横裂口角的位置应与健侧口角对称D.双侧面横裂口角的正常位置应与瞳孔平齐E.面横裂宜尽早整复83、以下关于面斜裂的整复原则的描述,哪些是正确的A.裂隙需用颊部皮瓣旋转修补裂隙B.伴下眼睑部分缺损时,用V-Y缝合形成下眼睑C.伴内眦下移时,用Z字成形术交叉换位即可矫正D.伴上颌骨、眶底骨缺损时,应用植骨修复E.Z成形术也是关闭面斜裂常用的方法之一84、对腭咽闭合的描述,哪些是正确的A.软腭的中、后1/3部分与咽壁相贴合B.咽上缩肌收缩使咽后壁、咽侧壁向软腭靠拢C.腭咽闭合时,口腔与鼻腔的通道部分或全部暂时隔绝D.所有发音,均必须先形成良好的腭咽闭合,完全阻断进入鼻腔的气流E.正常发音时,依靠软腭和咽上缩肌,协调运动,使气流有控制地进入口腔,再通过舌、唇、齿的配合,才有正确的发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