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性肿瘤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分析_陈佳琦

合集下载

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检测在子宫内膜样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检测在子宫内膜样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检测在子宫内膜样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分析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检测在子宫内膜样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分析摘要:子宫内膜样腺癌是一种罕见但危险的妇科肿瘤,具有高度的浸润性和转移性,对患者的生命安全产生巨大威胁。

目前,常见的诊断方法包括病理学检查、血清肿瘤标志物检测等;然而,这些方法的准确性和灵敏度有限,难以满足早期诊断和治疗的需要。

近年来,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检测逐渐应用于子宫内膜样腺癌的诊断和治疗中。

本文通过综合文献资料的分析和比较,探讨了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检测在子宫内膜样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旨在为临床医师提供有益的决策参考。

关键词:子宫内膜样腺癌;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诊断;应用价值分析。

引言:子宫内膜样腺癌是一种来源于子宫内膜腺体的恶性肿瘤,尽管其在整个妇科肿瘤中占的比例不大,但由于其生长缓慢、易转移、易复发等特点,对于患者的生命安全仍然产生巨大的威胁。

因此,早期诊断和治疗尤为重要。

传统的病理学检查和血清肿瘤标志物检测虽然有一定的帮助,但难以满足临床的需要。

近年来,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检测作为一种新兴的诊断方法,引起了医学界的广泛关注。

本文将通过对其应用现状和相关研究结果的综合分析,探讨其在子宫内膜样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一、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检测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外周血淋巴细胞是人体免疫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包括T细胞、B细胞和自然杀伤细胞等。

它们在免疫应答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对于它们的数量和功能的检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外周血淋巴细胞的亚群特征可以反映不同的免疫状态和疾病进程,因此在临床上广泛应用于各种常见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检测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方法:流式细胞术、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放射免疫测定(RIA)等。

其中,流式细胞术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方法,它不仅能够对外周血淋巴细胞进行定量和亚群鉴定,还可以进一步检测表达的具体分子,例如细胞因子、表面标志物等。

中晚期肝癌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的研究

中晚期肝癌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的研究

结论 随着肿瘤进展, 中晚期肝癌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的平衡出现紊乱。 提示肿瘤可能通过多种机制影响机体的免疫功
能, 进而帮助肿瘤进展和转移 。 【 关键词】 肝 细胞 肝癌 ; 淋 巴细胞 亚群 ; 免疫状 态
【 中图分类号】 R 7 2 5
【 文献标识码J A
[ 文章编号】1 6 7 4 - 0 7 4 2 ( 2 0 1 4 ) 0 8 ( C ) - 0 0 6 1 - 0 4
2 8 例早期肝癌患者作为对照。结果 与健康人相比, 中晚期肝癌患者外周血 T h l 、 r r h 1 7以及 T r e g 比例均显著升高( P < 0 . 0 5 ) ;
与早期肝癌患 者相 比, 中晚期肝癌患者外周 血 T h l 7 细胞 比例也 明显 升高( J P = 0 . 0 1 6 ) , 而T c l 细胞 比例 却显著下 降0 P _ 0 . 0 0 3 ) 。
1 . 1 实验 对象、 样本采 集和 处理
肝癌 患者 外周血 由中山大学肿瘤 防治 中心 肝胆 外科提 供 。
实验符合赫尔辛基宣 言( T h e D e c l a r a t i o n o f He l s i n k i ) 的相关规定 , 所有 患者均 已签署 知情 同意书并得到 中山大学伦理 委员会 的批
的免疫应答 来帮助 自身的进展和转移嘲 。 淋 巴细胞是 免疫 系统的 重要组成 成分 , 在肿瘤发生发展 中起到重要作 用I T ] 。在肿瘤微 环
中位年龄 5 0岁。 1 . 1 . 2 对 照组 研究 期间 同时收集 了 2 8 例 早期 ( T N M I 期) 肝癌
患者和 2 0 例健康人 的外 周血作为对照 。其 中早 t o c e l l u l a r C a w i n o m a , 简称肝癌或 H C C ) 占 原发性肝癌的 9 0 %以上,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在全球范围内分别

T淋巴细胞亚群在恶性肿瘤患者外周血中的变化

T淋巴细胞亚群在恶性肿瘤患者外周血中的变化
检验 医学与临床 21 年 7 00 月第 7 卷第 1 3期 L bMe l ,u 00 I ! : a dCi Jl2 1, . n y !
A ngol y, 93: i og 19 44: 84 39 . 3 — 1
tgyeie ,x aiesrs ,n ir o e [] A nI— r lcr so i t t s adf i gn J . n n i d d v e bn
C 8 D 比 值 (. 5 . 5 严 重 倒 置 , D 细胞 水平 (. 5/ . 8 大 多 0 0 ) 部 o 8 ±0 2 ) C 3 o 4 - 0) _0 - 差 P .1,
分 变化 不 明显 。结 论 恶 性 肿 瘤 患 者 外 周 血 T 淋 巴细 胞 亚 群 存 在 免 疫 异 常 , 据 患 者 外 周 血 T淋 巴 细 胞 亚 群 的 变 根
组 明显 下 降 , 以食 管 癌 及 肺 癌 下 降 显 著 , 咽 癌 患 者 C 3 细 鼻 D
胞 水 平 大部 分 变 化 不 明 显 。 表 1 部 分 恶性 肿瘤 患 者 外周 血 T 淋 巴细 胞 亚 群
测 定结果( i±S )
淋 巴 细 胞 在其 中起 着 中 心 调 控 作 用Ⅲ 。 T 淋 巴细 胞 是 机 体 免
I e n M e 1 93, 1 95 — 63 nt r d, 9 1 8: 6 9 .
[ ] 吴 云鹏 . 床 血 液 流 变 学 问 题 [ . 京 :南 京 大 学 出 版 3 临 M] 南
社 , 9 1 1 1 1 9 :2.
ra . o e ta e ado a c lrrs a tr :et [ ] HajiKJ P tn iln w c r iv sua ik fco s lf 4

妇科恶性肿瘤患者淋巴细胞亚群及相关细胞因子测定的意义

妇科恶性肿瘤患者淋巴细胞亚群及相关细胞因子测定的意义

妇科恶性肿瘤患者淋巴细胞亚群及相关细胞因子测定的意义刘艳【期刊名称】《中国现代医药杂志》【年(卷),期】2002(004)003【摘要】目的测定妇科恶性肿瘤患者治疗前外周血多种细胞因子、淋巴细胞亚群和淋巴细胞转化试验(LTT)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Elisa法、间接免疫荧光法及LTTI则定了患者外周血中可溶性白介素-2(IL-2)及其受体(sIL-2R)、γ干扰素(IFN-γ)浓度变化及淋巴细胞在植物凝血素(PHA)作用后的转化率.结果42例患者入院时sIL2R均明显升高,以卵巢癌最为显著(P<0.05).患者CD4+细胞显著减少,CD4/CD8比例倒置,与对照组相比,外周血淋巴细胞对PHA刺激的反应明显低于正常水平,尤以卵巢癌更为明显(P<0.01),但患者CD16+、CD56+、CD25+和HLA-DR+细胞比例增加(P<0.05).IL-2和IFN-γ含量则无明显改变.结论测定妇科恶性肿瘤患者的sIL-2、淋巴细胞亚群和LTT有助于预后判断.【总页数】3页(P6-8)【作者】刘艳【作者单位】215004,苏州,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妇产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相关文献】1.帕金森病患者外周血Th17/Treg平衡及相关细胞因子水平测定及意义 [J], 姜立刚;慕振兴;孙博谦2.CP患者前列腺按摩液中细胞因子及相关酶测定的临床意义 [J], 陈永昌3.Graves病患者血清SS、GH、IGF-1及相关细胞因子测定的意义 [J], 朱宝;马云宝;张晓懿4.妇科恶性肿瘤患者血清Ⅰ类MHC链相关蛋白A测定及意义 [J], 谭菌;黄颖烽;杨劭宇;罗宏图;周泰成5.突发性耳聋患者血清T淋巴细胞亚群和Th1/Th2相关细胞因子水平及其临床意义 [J], 臧雯; 周鲲鹏; 张学梅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及NK细胞亚群分析及临床意义

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及NK细胞亚群分析及临床意义

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及NK细胞亚群分析及临床意义陈岳青;邹学森;黄秀珍;陈文学【期刊名称】《实用癌症杂志》【年(卷),期】2006(021)005【摘要】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及正常成人外周血中淋巴细胞亚群比例、CD4+/CD8+比值.结果与正常人比较,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外周血中的CD3+、CD4+CD3+细胞数及CD4+/CD8+比值明显降低(P<0.01), CD8+ CD3+细胞数明显升高(P<0.05),NK细胞略有升高(P>0.05).晚期、分化差的患者较早期、分化好的患者,其CD3+、CD4+CD3+细胞数及CD4+/CD8+比值降低,而CD8+CD3+细胞数则相对升高.T淋巴细胞亚群表达与非小细胞肺癌的病理类型、临床分期及病理学分级无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低下,检测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表达对评估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及疾病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总页数】3页(P476-478)【作者】陈岳青;邹学森;黄秀珍;陈文学【作者单位】330029,江西省肿瘤医院;330029,江西省肿瘤医院;330029,江西省肿瘤医院;330029,江西省肿瘤医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4.2【相关文献】1.原发性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手术前后外周血T细胞亚群和NK细胞检测的临床意义[J], 王欢;林辉;蓝娇;梁胜景;周一凡2.吉西他滨联合顺铂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疗效及其对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 [J], 张艳艳3.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及NK细胞亚群分析及临床意义[J], 纪爱芳;苏丽萍;郭晓军;朱镭4.参芪扶正注射液联合化疗对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和肿瘤标志物的影响 [J], 鲍卓;何映月5.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化疗前后T淋巴细胞亚群表达差异分析及临床意义 [J], 陈艳丽;王媛媛;张勇;李文洁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恶性肿瘤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检测及意义

恶性肿瘤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检测及意义

恶性肿瘤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检测及意义标签:T淋巴细胞亚群;恶性肿瘤;化疗;免疫肿瘤免疫应答学说和监视学说被广泛用于肿瘤疾病的临床疗效评价和预后判断中[1],有文献报道,T淋巴细胞亚群在肿瘤疾病的发病机制、疗效评价和预后判断中得到应用[2],本研究采用酶免法(SAP)法检测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以探讨恶性肿瘤患者化疗前后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1 资料与方法1.1 外周血标本30例正常成人外周血均取自健康志愿者,年龄25~46岁;81例恶肿瘤患者外周血均采自住院经CT和细胞/病理学确诊患者,年龄32~56岁,其中肺癌19例,鼻咽癌15例,胃癌14例,乳腺癌13例,肝癌14例,非霍奇金淋巴瘤6例。

所有标本均用肝素抗凝,抽取后2h内处理完毕。

1.2 主要实验试剂SAP法检测试剂盒购自北京邦定生物技术公司,其中的主要试剂为美国ZYMED公司产品;淋巴细胞分离液购自中国科学院血液研究所。

1.3 方法1.3.1 标本采集与制备取肝素(25U/ml)的静脉血2ml,PBS稀释2倍后混匀,沿装有等量淋巴细胞分离液的试管壁缓慢加至液面上层,保持两液面清晰,离心(2000转/min)20min,吸取单个核细胞层,加5倍PBS混匀离心(1000转/min)5min,弃去上清液,利用试管中余下少许液体混匀细胞,滴加30μl细胞悬液于载玻片上,静止2min吸去液体,置37℃温箱烤干1h;涂片前取5μl防脱片剂均匀推片,干后制备细胞涂片。

1.3.2 检测方法采用SAP法检测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细胞,具体操作按说明书进行。

1.3.3 观察高倍镜下选取染色好的视野,油镜下计数200个单个核细胞,细胞表面有红色标记物为阳性,算出阳性率。

1.3.4 统计学处理所有数据以±s表示,采用组间t检验进行统计学处理。

2结果恶性肿瘤患者化疗前81例及化疗后无效34例CD3+、CD4+、CD4+/CD8+比值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CD8+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

肺癌患者围术期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

肺癌患者围术期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

别为血管瘤 7例、 肺囊肿 5例、 肺错构瘤 3例、 炎性 假瘤 3例。对照组 l , 2例 为健康献血员 , 8例, 男 女 4例 ; 年龄 2 4 3~ 5岁 。 I2 T淋 巴细胞 亚群检测方法 肺 癌组于术前 及术 . 后第 171、1 、、42 天抽取外周静脉血 , 良性肿瘤组术 肺 前采血, 正常对照组体检时采血。采用流式细胞术对 具有不同表面抗原的 T 淋巴细胞进行分离计数。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 S S 1. 统计软件。组间 . P S20 比较用 t 检验 。P≤00 为差 异有统 计学意义 。 .5
肺 良性肿瘤组 2 63 1. 4. ± . 2. ± . l8 ± .2 0 6 . ± 34 25 96 34 52 _1 04 对照组 l 85 1. 4. ±1. 2. ± . 17 03 2 6 . ± 45 53 09 58 67 .5± .4
注: 与对照组和肺良性肿瘤组相比, P< .5 ‘ 00
术后 l d 术后 7d
5. 84‘ 3. ± . ‘ 02± .28 77
3. ± . ‘ 63 82 3. ± . 39 76
08 ± .5 .5 O5 ’ 10 04 .3± .2
术后 1 d 5. ± 86 4 44 . 3. ± . 4 7 75 3. ± . 10 05 24 78 .7± .1 术后 2 6. ±1, ‘ 4 . 82‘ 2. ± . ‘ 14 ± .9 1 d 02 25 o4± . 88 58 .l 04 ‘
均较术前升高 , c ;显著降低 ( 0 0 )。结论 肺癌患者围术期外周血 T淋巴细胞亚群呈动态变化 。 而 o P< .5
关键词 : 肺肿瘤; 肺癌 ; 围手术 期 ; 免疫细胞 ; T淋巴细胞亚群

恶性肿瘤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的特点及机体免疫功能的变化

恶性肿瘤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的特点及机体免疫功能的变化
1 资料与方法
样品与 21 相应抗体充分混匀 ,室温避光孵育 1rn 0l x 5 i,加入 50 1 a 01  ̄ l 倍稀 释后 的溶血 素混匀 , O 室温避光静置 5 i后上机检测 , mn 采用 流
式细胞术严格按说 明书进行操作分析 。
1Hale Waihona Puke 一般资料 . 1选 自20 年 1 00 1 月在我 院收治 的恶性 09 2月 2 1 年 2
血 淋 巴细 胞 亚 群 受 到 抑 制 的 程 度 逐 渐 增 强 。 通 过 对 机体 淋 巴 细 胞 亚群 的研 究 , 解 恶性 肿 瘤 患者 免 疫 功 能 , 临 床 的 免 疫 治 疗 、 后 判 断 及 疗 了 对 预 效评价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 键 词 :淋 巴 细 胞 亚群 ; 疫 ; 瘤 免 肿
( 西 医科 大 学 第五 附属 医 院检 验 科 , 西 广 广
周 血 淋 巴 细胞 亚 群 进 行 检 测 ,并 与 7 O例 健 康 对 照组 作 比较 。结 果
柳 州 550 ) 40 1
摘 要 :目 的 研 究 恶 性 肿 瘤 患 者 外 周血 淋 巴 细胞 亚群 的特 点 , 讨 肿 瘤 患 者免 疫 功 能 的 变化 。方 法 应 用流 式 细 胞 术 对 3 0例 恶性 肿 瘤 患 者 外 探 8 恶性 肿 瘤 患 者 C CD4, D1 NK 细 胞 显 著 减 少 , D3、 +C 9及 CD8细 胞 明 显 增
准差 (± ) ; s 表示 , 结果 比较采 用独立 样本 t 检验 及单 向方差分 析 的
2 恶性肿瘤 患者淋 巴细胞亚群与正常对照组 比较差异显著 , 见 . 1 结果 表 1 。 2 患 者淋 巴细胞亚群表 面抗原变化与临床分期相关 , 见表 2 . 2 结果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表1
组别 对照组 恶性肿瘤 N( 例) 30 325 CD3 ( % ) 65. 96 ʃ 9. 14 61. 66 ʃ 8. 73
* +
2 结果 2. 1 325 例 恶 性 肿瘤患者外周 血 TBNK 淋巴 细胞 亚 群 测定结果( 表 1 )
325 例恶性肿瘤患者外周血 TBNK 淋巴细胞亚群分析
24 20 18 23 11 9 15 20 55 21
64. 41 ʃ 7. 37 63. 10 ʃ 7. 46 63. 50 ʃ 9. 98 60. 73 ʃ 5. 52 * 61. 09 ʃ 3. 98 65. 66 ʃ 6. 46 60. 00 ʃ 6. 61 60. 05 ʃ 8. 40 65. 58 ʃ 7. 73 57. 85 ʃ 10. 09 **
[作者简介] 陈佳琦( 1983 - ) , 男, 本科, 检验师, 主要从事临床 免疫学研究。
1. 1
一般 资 料 325 例 2011 年 1 月 - 2011 年 11 月的我院肿瘤科 住院病人, 其中男 205 例, 女 120 例, 年龄 20 88 岁, 平 均 61. 41 岁 ʃ 14. 78 岁。 健康对照组 30 例, 男 16 例, 女 14 例, 年龄 25 35 岁, 平均 30. 26 岁 ʃ 3. 83 岁 。 1. 2 研究 方法 1. 2. 1 主要仪器及试剂 CD3 + 、 CD4 + 、 CD8 + 、 NK、 B 淋巴细胞计数采用 MultiSET 四色免洗淋巴细胞亚群试 FACS Lysing Solution 红细胞裂解液购自美国 BD 公 剂盒 、 司; FACSCalibur 流式细胞仪为美国 BD 公司产品 。 1. 2. 2 外周血样本采集 EDTA - Na2 抗凝静脉血 2 ml 送检 。 1. 2. 3 外周血 T 淋巴细胞亚群计数 在侧向角散射光 及 CD45 双参数点图上对细胞群设窗, 收集 20 000 个细胞, + + + + + + CD3 、 CD3 CD4 、 CD3 CD8 CD4 分别计算 即 CD3 、 + + + + + 、 CD8 T 淋巴细胞以及 CD16 CD56 NK、 CD19 B 淋巴细
* **
CD4 + / CD8 + 1. 55 ʃ 0. 39 1. 27 ʃ 0. 36 ** 1. 10 ʃ 0. 46 ** 0. 93 ʃ 0. 29 ** 1. 13 ʃ 0. 33 ** 0. 89 ʃ 0. 15 ** 0. 86 ʃ 0. 41 ** 1. 14 ʃ 0. 35 ** 1. 20 ʃ 0. 44 ** 1. 18 ʃ 0. 43 ** 1. 09 ʃ 0. 50 **
CD8 + ( % ) 23. 86 ʃ 5. 63 26. 64 ʃ 7. 36
*
CD4 + ( % ) 36 ʃ 5. 35 31. 02 ʃ 7. 12
**
NK( % ) 16. 06 ʃ 6. 50 12. 76 ʃ 5. 58
**
B( % ) 11. 63 ʃ 3. 93 9. 65 ʃ 6. 80
表2
组别 对照组 直肠癌 胃癌 食管癌 乳腺癌 卵巢癌 淋巴瘤 结肠癌 宫颈癌 肺癌 鼻咽癌 N( 例) CD3 ( % ) 30 65. 96 ʃ 9. 14
+
+ + 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的水平及 CD4 / CD8 比值与 健康对照组差异明显 。 2. 2 各类型肿瘤 组 与 对照组比较 外周 血 TBNK 淋巴 细 胞亚群测 定 结果 ( 表 2 )
各类型恶性肿瘤患者外周血 TBNK 淋巴细胞亚群分析
+
CD8 ( % ) 23. 86 ʃ 5. 63 26. 91 ʃ 5. 53 29. 35 ʃ 7. 26 26. 60 ʃ 4. 40 30. 90 ʃ 3. 50 33. 55 ʃ 7. 09
* * ** ** **
CD4 + ( % ) 36 ʃ 5. 35 32. 70 ʃ 6. 08* 29. 70 ʃ 7. 42
Detection of lymphocyte subsets in peripheral blood of patients with malignancy tumor
CHEN Jia - qi ,JIN Jing,YAO Xiao - min,XU Wei - zhen,WANG Peng ,LI Jin - mei ( Department of Clinical Laboratory, Lishui People's Hospital ,Lishui 3230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hanges of T lymphocyte subsets ( CD4 + ,CD8 + ) ,B lymphocyte and [ NK cell changes in peripheral blood of patients with malignant tumors and its clinical significance. Methods: T,B , NK cell level in peripheral blood of 325 patients with tumor were detected using flow cytometry. Results: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the percentage of CD3 + T lymphocytes,CD4 + T lymphocyte,CD4 + / CD8 + ratio and CDl6 + CD56 + NK cell of patients with tumor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 P < O. 05 ) ; While CD8 + T lymphocyte percentage was higher ( P < 0. 05 ) ; CDl9 + B lymphocyte percentage had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The difference were more ovarian carcinoma. Seventy - nine tumor patients were sesignificant in tumor group with nasopharyngeal carcinoma, lected to join in hospital treatment. The results of lymphocyte subsets levels were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before and after three - week treatment. Conclusion: The levels of T cell and NK cell were found abnormal in peripheral blood of tumor patients, the changes of lymphocyte subsets in cancer patients has certain clinical significance in assessment of therapeutic efficacy and prognosis has certain clinical significance. [ Key words] Malignant tumor; T lymphocyte subsets; B cells; NK cells 现代医学研究表明, 肿瘤的发生 、 发展及预后与机 体免疫功能降低密切相关 。 机体抗肿瘤免疫效应中以 T、 B 淋巴细胞及 NK 细胞在肿瘤免疫监 细胞免疫为主, 视中起中心调控作用, 是机体抗肿瘤免疫的重要效应细 胞 。当不同的淋巴细胞亚群的数量和功能发生异常时, 可以导致 机 体 免 疫 功 能 紊 乱 并 发 生 一 系 列 病 理 变 化 。 根据其表达的表面标志, 本文采用流式细胞术( FCM ) 检 测恶性肿瘤患者及健康人群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的水 平, 探讨恶性肿瘤与免疫抑制的相关性, 旨在了解肿瘤 患者的免疫功能改变, 为恶性肿瘤患者临床治疗及判断 预后提供科学依据 。 1 材料与方法
( 丽水市人民医院检验科, 浙江丽水 323000 )
+ [ CD8 + ) 亚群, B 淋巴细胞及 NK 细胞的变化 摘要] 目的: 探讨恶性肿瘤患者外周血 T 淋巴细胞 ( CD4 、 B、 NK 细胞的水平 。结果: 肿瘤组与对照 及临床意义 。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 325 例肿瘤患者外周血 T、 CD3 + T 淋巴细胞百分比 、 CD4 + T 淋巴细胞百分比 、 CD4 + / CD8 + 比值及 CDl6 + CD56 + NK 细胞百分比 组比较, + + 均明显降低( P < O. 05 ) ; CD8 T 淋巴细胞百分比明显高于对照组( P < 0. 05 ) ; CDl9 B 淋巴细胞百分比与对 照组无明显差异 。其中肿瘤组差异较明显的有鼻咽癌 、 卵巢癌等 。选取其中 79 例肿瘤患者, 经入院治疗三 NK 细胞水平异 周后复测淋巴细胞亚群水平, 结果与入院初次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结论: 肿瘤患者外周血 T、 根据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在评价肿瘤患者疗效及判断预后方面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 常, [ 关键词] 恶性肿瘤 ; T 淋巴 细胞亚 群 ; B 细胞 ; NK 细胞 [ [ [ 中图分类号] R730. 4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4 - 8685 ( 2013 ) 06 - 1491 - 0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