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力弹簧压力计算方法

合集下载

弹簧计算公式(压簧、拉簧、扭簧弹力)

弹簧计算公式(压簧、拉簧、扭簧弹力)

压簧、拉簧、扭簧弹力计算公式压力弹簧压力弹簧的设计数据,除弹簧尺寸外,更需要计算出最大负荷及变位尺寸的负荷;·弹簧常数:以k表示,当弹簧被压缩时,每增加1mm距离的负荷(kgf/mm);·弹簧常数公式(单位:kgf/mm):G=线材的钢性模数:琴钢丝G=8000,不锈钢丝G=7300,磷青铜线G=4500 ,黄铜线G=3500d=线径Do=OD=外径Di=ID=内径Dm=MD=中径=Do-dN=总圈数Nc=有效圈数=N-2弹簧常数计算范例:线径=2.0mm , 外径=22mm , 总圈数=圈 ,钢丝材质=琴钢丝拉力弹簧拉力弹簧的 k值与压力弹簧的计算公式相同·拉力弹簧的初张力:初张力等于适足拉开互相紧贴的弹簧并圈所需的力,初张力在弹簧卷制成形后发生。

拉力弹簧在制作时,因钢丝材质、线径、弹簧指数、静电、润滑油脂、热处理、电镀等不同,使得每个拉力弹簧初始拉力产生不平均的现象。

所以安装各规格的拉力弹簧时,应预拉至各并圈之间稍为分开一些间距所需的力称为初张力。

·初张力=P-(k×F1)=最大负荷-(弹簧常数×拉伸长度)扭力弹簧·弹簧常数:以 k 表示,当弹簧被扭转时,每增加1°扭转角的负荷 (kgf/mm).·弹簧常数公式(单位:kgf/mm):E=线材之钢性模数:琴钢丝E=21000 ,不锈钢丝E=19400 ,磷青铜线E=11200 ,黄铜线E=11200d=线径Do=OD=外径Di=ID=内径Dm=MD=中径=Do-d N=总圈数R=负荷作用的力臂p=。

弹簧力的计算

弹簧力的计算

弹簧力的计算弹簧力的计算2007-11-21 12:48压力弹簧压力弹簧的设计数据,除弹簧尺寸外,更需要计算出最大负荷及变位尺寸的负荷;弹簧常数:以k表示,当弹簧被压缩时,每增加1mm距离的负荷(kgf/mm);弹簧常数公式(单位:kgf/mm):K=(G×d4)/(8×Dm3×Nc)G=线材的钢性模数:琴钢丝G=8000 ;不锈钢丝G=7300;磷青铜线G=4500 ;黄铜线G=3500d=线径Do=OD=外径Di=ID=内径Dm=MD=中径=Do-dN=总圈数Nc=有效圈数=N-2弹簧常数计算范例:线径=2.0mm , 外径=22mm , 总圈数=5.5圈,钢丝材质=琴钢丝K=(G×d4)/(8×Dm3×Nc)=(8000×24)/(8×203×3.5)=0.571kgf/mm拉力弹簧拉力弹簧的k值与压力弹簧的计算公式相同。

拉力弹簧的初张力:初张力等于适足拉开互相紧贴的弹簧并圈所需的力,初张力在弹簧卷制成形后发生。

拉力弹簧在制作时,因钢丝材质、线径、弹簧指数、静电、润滑油脂、热处理、电镀等不同,使得每个拉力弹簧初始拉力产生不平均的现象。

所以安装各规格的拉力弹簧时,应预拉至各并圈之间稍为分开一些间距所需的力称为初张力。

初张力=P-(k×F1)=最大负荷-(弹簧常数×拉伸长度)扭力弹簧弹簧常数:以k 表示,当弹簧被扭转时,每增加1°扭转角的负荷(kgf/mm).弹簧常数公式(单位:kgf/mm): K=(E×d4)/(1167×Dm×p×N×R)E=线材之钢性模数:琴钢丝E=21000 ,不锈钢丝E=19400 ,磷青铜线E=11200,黄铜线E=11200d=线径Do=OD=外径Di=ID=内径Dm=MD=中径=Do-dN=总圈数R=负荷作用的力臂p=3.1416。

弹簧弹力计算公式详解

弹簧弹力计算公式详解

弹簧弹力计算公式详解压力弹簧、拉力弹簧、扭力弹簧是三种最为常见的弹簧,压力弹簧、拉力弹簧、扭力弹簧的弹力怎么计算,东莞市大朗广原弹簧制品厂为您详解,压力弹簧、拉力弹簧、扭力弹簧的弹力计算公式。

一、压力弹簧·压力弹簧的设计数据,除弹簧尺寸外,更需要计算出最大负荷及变位尺寸的负荷;·弹簧常数:以k表示,当弹簧被压缩时,每增加1mm距离的负荷(kgf/mm);·弹簧常数公式(单位:kgf/mm):G=线材的钢性模数:琴钢丝G=8000 ;不锈钢丝G=7300 ,磷青铜线G=4500 ,黄铜线G=3500d=线径Do=OD=外径Di=ID=内径Dm=MD=中径=Do-dN=总圈数Nc=有效圈数=N-2弹簧常数计算范例:线径=2.0mm , 外径=22mm , 总圈数=5.5圈,钢丝材质=琴钢丝二、拉力弹簧拉力弹簧的k值与压力弹簧的计算公式相同·拉力弹簧的初张力:初张力等于适足拉开互相紧贴的弹簧并圈所需的力,初张力在弹簧卷制成形后发生。

拉力弹簧在制作时,因钢丝材质、线径、弹簧指数、静电、润滑油脂、热处理、电镀等不同,使得每个拉力弹簧初始拉力产生不平均的现象。

所以安装各规格的拉力弹簧时,应预拉至各并圈之间稍为分开一些间距所需的力称为初张力。

·初张力=P-(k×F1)=最大负荷-(弹簧常数×拉伸长度)三、扭力弹簧·弹簧常数:以k 表示,当弹簧被扭转时,每增加1°扭转角的负荷(kgf/mm).·弹簧常数公式(单位:kgf/mm):E=线材之钢性模数:琴钢丝E=21000 ,不锈钢丝E=19400 ,磷青铜线E=11200 ,黄铜线E=11200d=线径Do=OD=外径Di=ID=内径Dm=MD=中径=Do-dN=总圈数R=负荷作用的力臂p=3.1416。

弹簧计算公式(压簧、拉簧、扭簧弹力)

弹簧计算公式(压簧、拉簧、扭簧弹力)

压簧、拉簧、扭簧弹力计算公式压力弹簧压力弹簧的设计数据,除弹簧尺寸外,更需要计算出最大负荷及变位尺寸的负荷;·弹簧常数:以k表示,当弹簧被压缩时,每增加1mm距离的负荷(kgf/mm);·弹簧常数公式(单位:kgf/mm):G=线材的钢性模数:琴钢丝G=8000,不锈钢丝G=7300,磷青铜线G=4500 ,黄铜线G=3500d=线径Do=OD=外径Di=ID=内径Dm=MD=中径=Do-dN=总圈数Nc=有效圈数=N-2弹簧常数计算范例:线径=2.0mm , 外径=22mm , 总圈数=5.5圈 ,钢丝材质=琴钢丝拉力弹簧的 k值与压力弹簧的计算公式相同·拉力弹簧的初张力:初张力等于适足拉开互相紧贴的弹簧并圈所需的力,初张力在弹簧卷制成形后发生。

拉力弹簧在制作时,因钢丝材质、线径、弹簧指数、静电、润滑油脂、热处理、电镀等不同,使得每个拉力弹簧初始拉力产生不平均的现象。

所以安装各规格的拉力弹簧时,应预拉至各并圈之间稍为分开一些间距所需的力称为初张力。

·初张力=P-(k×F1)=最大负荷-(弹簧常数×拉伸长度)·弹簧常数:以 k 表示,当弹簧被扭转时,每增加1°扭转角的负荷 (kgf/mm).·弹簧常数公式(单位:kgf/mm):E=线材之钢性模数:琴钢丝E=21000 ,不锈钢丝E=19400 ,磷青铜线E=11200 ,黄铜线E=11200d=线径Do=OD=外径Di=ID=内径Dm=MD=中径=Do-dN=总圈数R=负荷作用的力臂p=3.1416。

弹簧弹力计算公式

弹簧弹力计算公式

弹簧弹力计算公式 Revised by Liu Jing on January 12, 2021弹力计算公式压力弹簧初拉力计算F0=〖{π3.14×d3}÷(8×D)〗×79mpaF0={3.14×(5×5×5)÷(8×33)}×79=117 kgf1.压力弹簧的设计数据,除弹簧尺寸外,更需要计算出最大负荷及变位尺寸的负荷;2.弹簧常数:以k表示,当弹簧被压缩时,每增加1mm距离的负荷(kgf/mm);3.弹簧常数公式(单位:kgf/mm);K=(G×d4)/(8×D3×Nc)G=线材的钢性模数:琴钢丝G=8000 ;不锈钢丝G=7300 ,60Si2MnA钢丝G=7900,磷青铜线G=4500 ,黄铜线G=3500d=线径(钢丝直径)D=中径N=总圈数Nc=有效圈数F=运动行程(550mm)弹簧常数计算范例:线径=5.0mm , 中径=20mm , 有效圈数=9.5圈 ,钢丝材质=不锈钢丝K=(G×d4)/(8×D3×Nc)=(7900×54)/(8×203×9.5)=8.12kgf/mm×(F=100)=812 kgf拉力弹簧拉力弹簧的初张力:初张力等于适足拉开互相紧贴的弹簧并圈所需的力,初张力在弹簧卷制成形后发生。

拉力弹簧在制作时,因钢丝材质、线径、弹簧指数、静电、润滑油脂、热处理、电镀等不同,使得每个拉力弹簧初始拉力产生不平均的现象。

所以安装各规格的拉力弹簧时,应预拉至各并圈之间稍为分开一些间距所需的力称为初张力。

初张力=P-(k×F1)=最大负荷-(弹簧常数×拉伸长度)扭力弹簧弹簧常数:以 k 表示,当弹簧被扭转时,每增加1°扭转角的负荷 (kgf/mm)弹簧常数公式(单位:kgf/mm):K=(E×d4)/(1167×D×p×N×R)E=线材之钢性模数:琴钢丝E=21000 ,不锈钢丝E=19400 ,磷青铜线E=11200 ,黄铜线E=11200d=线径(钢丝直径)D=中径N=总圈数R=负荷作用的力臂p=3.1416。

弹簧力的计算公式

弹簧力的计算公式

胡克的弹性定律指出: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弹力f和弹簧的长度x成正比,即f=-kx,k是物质的弹性系数,它由材料的性质所决定,负号表示弹簧所产生的弹力与其伸长(或压缩)的方向相反。

压力弹簧的设计数据,除弹簧尺寸外,更需要计算出最大负荷及变位尺寸的负荷;弹簧常数:以k表示,当弹簧被压缩时,每增加1mm距离的负荷(kgf/mm);弹簧常数公式(单位:kgf/mm):K=(G×d4)/(8×Dm3×Nc)G=线材的钢性模数:琴钢丝G=8000;不锈钢丝G=7300;磷青铜线G=4500 ;黄铜线G=3500d=线径Do=OD=外径Di=ID=内径=Do-dN=总圈数Nc=有效圈数=N-2弹簧常数计算范例:线径=2.0mm ,外径=22mm, 总圈数=5.5圈 ,钢丝材质=琴钢丝K=(G×d4)/(8×Dm3×Nc)=(8000×24)/(8×203×3.5)=0.571kgf/mm拉力弹簧拉力弹簧的k值与压力初张力=P-(k×F1)=最大负荷-(弹簧常数×拉伸长度)扭力弹簧弹簧常数:以 k 表示,当弹簧被扭转时,每增加1°扭转角的负荷(kgf/mm).弹簧常数公式(单位:kgf/mm):K=(E×d4)/(1167×Dm×p×N×R)拉力弹簧的初张力:初张力等于适足拉开互相紧贴的弹簧并圈所需的力,初张力在弹簧卷制成形后发生。

拉力弹簧在制作时,因钢丝材质、线径、弹簧指数、静电、润滑油脂、热处理、电镀等不同,使得每个拉力弹簧初始拉力产生不平均的现象。

所以安装各规格的拉力弹簧时,应预拉至各并圈之间稍为分开一些间距所需的力称为初张力。

性模数:琴钢丝E=21000 ,不锈钢丝E=19400 ,磷青铜线E=11200,黄铜线E=11200d=线径Do=OD=外径Di=ID=内径Dm=MD=中径=Do-dN=总圈数R=负荷作用的力臂p=3.1416。

弹簧压力拉力计算

弹簧压力拉力计算

弹簧压力拉力计算弹簧是一种用于储存和释放机械能的弹性元件,广泛应用于机械和工程领域。

在设计和使用弹簧时,计算其压力和拉力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弹簧压力和拉力的计算方法。

1.弹簧压力的计算方法:弹簧压力是指弹簧在压缩或压摊状态下所受的力。

弹簧的压力可以用胡克定律来计算,胡克定律表示弹簧的变形与所受的力成正比。

1.1一般情况下,弹簧压力的计算公式为:F=k*x其中,F为弹簧受力(压力),k为弹簧的弹性系数,x为弹簧的变形量。

1.2弹簧压力的单位:弹簧的压力一般用牛顿(N)来表示。

1.3弹性系数的计算方法:弹簧的弹性系数可以通过实验或计算得出。

在实验中,可以测量弹簧所受的外力和相应的变形量,然后根据胡克定律计算弹性系数。

在计算中,弹性系数可以通过材料力学性质和弹簧几何参数来确定。

2.弹簧拉力的计算方法:弹簧拉力是指弹簧在拉伸状态下所受的力。

弹簧的拉力可以通过下面的计算方法得出。

2.1一般情况下,弹簧拉力的计算公式为:F=k*x其中,F为弹簧受力(拉力),k为弹簧的弹性系数,x为弹簧的变形量。

2.2弹簧拉力的单位:弹簧的拉力也一般用牛顿(N)来表示。

3.弹簧压力、拉力计算的实例:假设一个弹簧的弹性系数为100N/m,变形量为0.02m,求弹簧的压力和拉力。

根据公式F=k*x,可以计算出弹簧的压力和拉力:压力:F=100N/m*0.02m=2N拉力:F=100N/m*0.02m=2N所以,该弹簧在压缩或拉伸状态下的压力和拉力都为2N。

4.弹簧压力、拉力计算注意事项:4.1在计算弹簧压力和拉力时,需要准确测量弹簧的变形量,以获取正确的结果。

4.2弹簧的弹性系数是一个重要参数,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值。

4.3弹簧的压力和拉力计算仅适用于弹簧的线性变形范围,如果超过线性范围,计算的结果将不准确。

4.4在实际应用中,还需要考虑弹簧的材料性质、弯曲和扭转等因素的影响,以获得更准确的结果。

总结:本文介绍了弹簧压力和拉力的计算方法。

压力弹簧弹力计算

压力弹簧弹力计算

压力弹簧弹力计算压力弹簧是一种力学元件,它根据傅科的弹性定律,用于提供恢复力或反向作用力。

压力弹簧通常由一个弹簧线圈组成,当外力施加在弹簧上时,它会产生弹性变形,并产生一个恢复力的作用。

压力弹簧的弹力计算是一个重要的设计环节,它可以确定弹簧的刚度和弹性恢复力。

将外力施加在弹簧上时,需要计算弹簧的伸长量和相应的弹性恢复力。

首先,弹簧的刚度是一个关键参数,它描述了弹簧在单位伸长量下提供的恢复力。

弹簧的刚度通常用弹簧常数(k)表示,它的单位是牛顿每米(N/m)。

弹簧常数可以根据弹簧的材料特性和几何尺寸来计算。

其次,弹簧的伸长量是指弹簧在外力作用下的变形量。

在计算弹簧伸长量时,可以使用胡克定律,即弹簧的伸长量与作用力成正比。

根据胡克定律,伸长量(Δl)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Δl=(F/k)其中,Δl是弹簧的伸长量,F是外力的大小,k是弹簧常数。

最后,弹簧的弹性恢复力是指弹簧恢复到原始状态时产生的力。

弹性恢复力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F=k*Δl其中,F是弹性恢复力,k是弹簧常数,Δl是弹簧的伸长量。

在实际工程中,为了有效地设计压力弹簧,需要考虑多种因素,如材料的强度、弹簧的工作环境和所需的弹簧行程等。

此外,由于压力弹簧通常是连续线圈的形式,弹簧的几何尺寸、线圈直径和线径等也会影响弹簧的弹力。

因此,在进行压力弹簧弹力计算时,需要综合考虑上述的因素。

在实际工程中,可以通过分析压力弹簧的载荷-伸长曲线来确定压力弹簧的刚度和弹性恢复力。

由于压力弹簧通常在弹性变形范围内工作,胡克定律可以得到很好的适用。

总之,压力弹簧的弹力计算是设计过程中一个重要的环节。

通过合理的参数选择和计算,可以确保压力弹簧在实际工作中具有恰当的弹力,从而满足工程需求。

在实际应用中,可以通过基于数值模拟的方法和实验验证来进一步优化和验证压力弹簧的设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压力弹簧压力计算方法
2008-08-06 14:34
<
在EXCEl做以下的表格:
<
压力弹簧设计数据表
方)/(8乘圈数乘中径的四次方)
弹性系数表
不过上面的公式有些地方不清楚: 1.作用长度是弹簧的原始长度还是弹簧装好以后弹簧的长度还是装好后弹簧的可压缩空间?比如:我弹簧原始长度是20mm,线径是0.5mm,总共10圈,装配好后弹簧的长度为18mm,这时弹簧的可压缩量为:18-(10*0.5)=13mm,那这个作用长度是18mm?13mm还是20mm? 2.上面公式分母中的8是一个特定的系数还是指弹簧的外径? 3.圈数是指有效圈数还是总的圈数? 特盼楼主能解答,谢谢!
楼主,你好!我网上找到这条公式,套在EXCEl表格里算出来的结果和你的公式算出的有差异,还请指点!谢谢!———————————————————————————————————压力弹簧的设计数据,除弹簧尺寸外,更需要计算出最大负荷及变位尺寸的负荷;弹簧常数:以k表示,当弹簧被压缩时,每增加1mm距离的负荷(kgf/mm);弹簧常数公式(单位:kgf/mm):K=(G×d的4次方)/(8×Dm的3次方×Nc)G=线材的钢性模数:琴钢丝G=8000 ;不锈钢丝G=7300;磷青铜线G=4500 ;黄铜线G=3500 d=线径Do=OD=外径Di=ID=内径Dm=MD=中径=Do-d N=总圈数Nc=有效圈数=N-2 弹簧常数计算范例:线径=2.0mm , 外径=22mm , 总圈数=5.5圈,钢丝材质=琴钢丝K=(G×d的4次方)/(8×Dm的3次方×Nc)=(8000×2的4次方)/(8×20的3次方×3.5)=0.571kgf/mm
1.作用长度是弹簧的原始长度还是弹簧装好以后弹簧的长度还是装好后弹簧的可压缩空间? 回答:作用长度是指被压缩或拉长的长度,既不是原始长度,也不是作用后的长度。

(弹簧的弹力只和作用长度有关,和原始长度无关,可以复习一下初中物理)所以根据你上题,应该是20-18=2mm
2.是常数8
3.有效圈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