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秒表研究法(时间研究)

合集下载

时间研究的方法、步骤与特点(ppt 20页)

时间研究的方法、步骤与特点(ppt 20页)

5
2. 时间研究的工具 • 秒表(停表、马表) • 观测板 • 时间研究表格 • 铅笔 • 计算器 • 测量距离及速度的仪器 等
18.11.2019
6
3、时间研究的步骤 • 收集资料 • 划分操作(单元) • 测时 • 正常时间 • 宽放时间
• 标准时间
18.11.2019
7
•收集资料 : (1)能迅速识别研究内容的资料 (2)能正确识别制造的产品或零件的资料 (3)能正确识别制造程序、方法、工厂或机器
(2)在标准状态下 系指用经过方法研究后制定的标准的工作方法、标
准设备、标准程序、标准动作、标准工具、标准机器的运 转速度及标准的工作环境等。
18.11.2019
3
2.时间研究的用途 (1)决定工作时间标准,并用以控制人工成 本。
(2)制定标准时间作为资金制度的依据。 (3)决定工作日程及工作计划。 (4)决定标准成本,并作为标准预算的依据。 (5)决定机器的使用效率,并用以帮助解决 生产线的平衡。
18.11.2019
4
二、时间研究的方法、步骤
1. 时间研究的研究方法 时间研究也称秒表时间研究、直接时间研究或密集
抽样时间研究——即采用抽样技术进行研究。 抽样调查是按随机的原则从总体中抽选少部分单元,无
任何主观意图的影响,因此具有 充分的代表性。 抽样调查的次数是根据科学的计算确定的,在调查
次数上,有最低限度的保证。 抽样调查的结果,其误差可在调查之前根据抽样的
正常时间=观测时间×评比系数=0.143×1.10=0.157 标准时间=正常时间(1+宽放率)二0.157×(1十 0.15)=0.181
18.11.2019
20
次数和总体中各单位时间标志的差异程度,事先通过计算, 将其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因此调查结果比较可靠。

秒表时间研究教学

秒表时间研究教学

秒表时间研究教学秒表,顾名思义就是用来记录时间的仪器。

在教学过程中,秒表不仅仅是一个计时工具,更是一种促进学生学习的重要辅助手段。

本文将探讨秒表在教学中的应用,并介绍几种常见的教学实践。

首先,秒表可以用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竞争意识。

在一些比赛性的学科教学中,比如口算大赛、快速计算训练等,教师可以使用秒表来计时,让学生争分夺秒地完成任务。

通过与时间的竞争,学生们会更加专注和积极地参与活动,同时也能提高他们的应对压力和处理工作效率的能力。

其次,秒表可用于帮助学生掌握时间管理技巧。

教师可以在课堂上介绍一些常见的时间单位,比如秒、分钟、小时等,并让学生用秒表计时完成一些简单的任务,如完成某个练习题、背诵一篇课文等。

通过实际操作,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时间的概念和把握时间的重要性,培养他们自主管理时间的能力。

再次,秒表可以用来进行科学实验或观察。

教师可以让学生使用秒表测量一些物理实验现象的时间,如物体下落时间、声音传播时间等,使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加深对时间的理解。

此外,秒表也可用于观察生物行为、实施心理实验等,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思维。

最后,秒表还可以用于制定学习计划。

在学生的自主学习过程中,他们可以使用秒表来规划和控制学习时间。

比如,学生可以设定一段时间集中进行学习,借助秒表提醒自己是否需要休息或切换学习内容。

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自律性和规划能力,提高学习效率。

综上所述,秒表在教学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它不仅是一个简单的计时工具,更是一种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培养时间管理能力、进行实验观察和规划学习的实用工具。

教师可以根据具体教学内容和学生需求,巧妙地运用秒表,使教学更加生动、有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与潜能。

在教学中,秒表的应用范围是非常广泛的。

除了前文提到的一些常见实践之外,还有许多其他有趣和有效的教学方法可以运用到秒表中。

首先,秒表可以用来进行课堂小测验。

教师可以在课堂上设立一些快速测试的环节,通过秒表限定学生答题的时间,鼓励他们快速思考和回答问题。

秒表时间研究

 秒表时间研究

第七章 秒表时间研究
7.1.2 秒表时间研究的特点
秒表时间研究是采用抽样技术进行研究。抽样调查是一 种非全面的科学的调查方法。它是按随机的原则,抽选总体 中的部分单位进行调查,以推断总体的有关数据的方法。
秒表时间研究以生产过程中的工序为研究对象,在一段 时间内,按照预定的观测次数利用秒表连续不断地观测操作 者的作业,然后以此为依据计算该作业的标准时间。由于观 测的时间是限定的,而且是连续观察的,所以是密集性抽样。
第七章 秒表时间研究
7.3.3 确定观测次数
(2) d2值法。
若要求观测误差控制在5%以内,取置信度为95%, 则应观测的次数为:
2
n
40R / X
d2
2
40Rn
n
d2 Xi
i 1
R是级差;d2是以观测次数为基础的一个系数, 可查表7-6得 ;n’为应进行观测的次数;n为试观测 次数。
(3)通过作业周期确定观测次数的方法。如果是为了工作改 善而进行时间研究,要求不必像制定标准时间那么严格,可根 据作业周期粗略确定观测次数。具体见表7-8。例如,一个作业 周期为5min的作业,观测15次就可以了。
表 7-8 观测次数确定标准
作业周期 /min
观测次数
0.1 0.25 0.5 0.75 1.0 2.0 5.0 10.0 20.0 40.0 40.0以上
第七章 秒表时间研究
7.3.3 确定观测次数
表 7-6 d2值系数表
n d2
n d2
n d2
2
1.128
8
2.847
14
3.407
3
1.693
9
2.970
15
3.472

时间研究的方法、步骤与特点

时间研究的方法、步骤与特点

20件20/4,/3 且将来不需列入标准时间以内。
8
• 测时的方法
1)归零法 2)累积记时法 3)周程测时法 单元甚小且周程甚短的操作,可用此法, 此法采用每次去掉一个单元的办法来测时。假设某工序有a 、b、c、d、e 5个操作单元,每次只记录4个单元的时间值: A=a+b+c+d=28s,B=b+c+d+e=30s,C=a+c+d+e=29s D=a+b+d+e=23s,E=a+b+c+e=23s 设X=(a+b+c+d+e),则4X=4(a+b+c+d+e)=133s,X=33.25s a=X-B=33.25-30=3.25s,b=X-C=33.25-29=4.25s c=X-D=33.25-23=10.25s,d=X-E=33.25-23=10.25s
次数和总体中各单位时间标志的差异程度,事先通过计算,
将其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因此调查结果比较可靠。
密集抽样与后面介绍的工作抽样(分散抽样)不同之
处在于:密集抽样是在一段时间内, 利用秒表连续不断地
观测操作者的作业,而分散抽样(工作抽样)则是在较长时
间内,以随机的方式,分散地观测操作者
2020/4/3
转速度及标准的工作环境等。
2020/4/3
2
2.时间研究的用途 (1)决定工作时间标准,并用以控制人工成 本。
(2)制定标准时间作为资金制度的依据。 (3)决定工作日程及工作计划。 (4)决定标准成本,并作为标准预算的依据。 (5)决定机器的使用效率,并用以帮助解决 生产线的平衡。

时间研究基本知识

时间研究基本知识

3.MOD法排时动作分类。(见下表)
M1手指动作 M2手腕动作 M3小臂动作 移动动作 移动动作 M4大臂动作 M5伸直的手臂 反复多次的反射动作 (M1/2,M1,M3) G0碰,接触 触摸动作,抓握动作 G1简单地抓 G3(注)复杂地抓 终结动作 P0简单放置 P2(注1)较复杂放置 放置动作 P5(注2)组装 F3足踏板动作 下肢动作 W5走步动作 附加因素 L1重量因素 E2(独)目视 R2(独)校正 D3(独)单纯的判断和反应 其他动作 A4(独0按下 C4旋转动作 B17(往)弯体动作 S30(往)起身坐下 注1,注2:需要注意的动作
0 1 2 3 4 6 8 10 12 14 19 33 58
1 2 3 4 6 9 12 15
IV. 灯 光 .正常 .灰暗 . 灯光极度不足 V.空气 .空气清新 .空气混浊 VI . 眼 神 .普通工 作 .精细工作 .极度细微工作 VII . 嘈 音 .正常 . 断续 声 响 ( 大 ) . 高 频 率( 尖 音) 或 巨 响 VIII . 心 理 压 力 .复杂工作 .复杂而且多样化 .变化万千,不能预估 IX . 单 调 ( 心 理 上 ) .正常 .颇单调 .非常单调 X. 单 调 ( 实 质 工 作 上 ) .正常 .颇单调 .非常单调
四.专用公式法(Special Formula)-----SP
1)此法计算出的标准时间已包含各种宽放在内,无须再 放宽. (2)下列工序适合用此方法计算其标准时间. SMT貼片之人的工时 回流炉后捡板 AI标准工时(指操作员工) AI ( ) 波峰焊装,卸板 水洗及烘干之装,取板. 例:单位时间内波峰锡炉的产量已设定,假设为Npcs/hr, 维持该波峰炉正常运转(即装板 和卸板)的员工数为M 人.则,波峰焊装,卸板标准螺丝

时间研究的方法、步骤与特点

时间研究的方法、步骤与特点

3)决定观测次数的方法 误差界限法 此法计算观测次数N的公式如下(误差为±5%,可靠度 为95%);
式中
——每一次秒表读数; n——试行先观测的次数。
• 正常时间 所谓正常时间则市以一种不快不慢的正常速
度完成工作所需要的时间。 必须利用“评比”予以修 正上述步骤所求出的操作者个人的平均时间。
(1)何谓“评比” 评比就是时间研究人员将所观测 到的操作者的操作速度,与自己理想中的理想速度 (正常速度)作一想象的比较。
(2)建立理想速度(或称正常速度)的方法 根据评 比的定义可知,时间研究人员必须能在自己头脑中 建立一个理想的速度,然后再根据这个理想速度去 评比操作者动作的快慢。
• 评比尺度 常用的速度评比尺度有三种,即60分法、100分
法及75分法 1)60分法与100分法 此两种方法是建立在同一水
平之上,凡观察速度与理想速度完全相同的给予60 或100分。
次数和总体中各单位时间标志的差异程度,事先通过计算 ,将其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因此调查结果比较可靠。
密集抽样与后面介绍的工作抽样(分散抽样)不同之 处在于:密集抽样是在一段时间内, 利用秒表连续不断地 观测操作者的作业,而分散抽样(工作抽样)则是在较长时 间内,以随机的方式,分散地观测操作者
2. 时间研究的工具 • 秒表(停表、马表) • 观测板 • 时间研究表格 • 铅笔 • 计算器 • 测量距离及速度的仪器 等
3、时间研究的步骤 • 收集资料 • 划分操作(单元) • 测时 • 正常时间 • 宽放时间
• 标准时间
•收集资料 : (1)能迅速识别研究内容的资料 (2)能正确识别制造的产品或零件的资料 (3)能正确识别制造程序、方法、工厂或机器
的资料
(4)能识别操作者的资料 (5)研究的期间 (6)有关工作环境的资料 温度、湿度、照明、 噪声以及其它影响操 作者生理与心理的资料

秒表时间研究的工具及步骤

秒表时间研究的工具及步骤

秒表时间研究的工具及步骤秒表是一种常见的时间测量工具,被广泛应用于科学实验、体育比赛、工业生产等领域。

通过使用秒表,我们可以精确地测量事件的持续时间,从而进行数据分析和比较研究。

以下是使用秒表进行时间研究的一般步骤。

第一步:选择合适的秒表在进行时间研究之前,我们首先需要选择一款适用的秒表。

市面上有许多不同类型的秒表,包括机械秒表、电子秒表和手机应用程序等。

选择合适的秒表根据实际需求,例如需要测量的时间范围、精度要求和使用环境等。

第二步:设定测量目标在开始测量之前,我们需要明确测量目标,即需要测量的时间事件是什么。

例如,我们可能想测量一场比赛的持续时间、一个行为的反应时间或者一个生产过程中的某个步骤的时长等。

明确测量目标有助于确保测量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第三步:熟悉秒表操作使用秒表之前,我们需要熟悉其操作方法。

操作方法可能因不同的秒表型号而有所差异,因此建议先阅读秒表的使用手册或者进行简单的训练。

熟悉秒表操作可以避免因操作不熟悉而导致的误差。

第四步:准备测量环境在进行时间测量之前,我们需要确保测量环境的合适。

如果有可能,应消除可能干扰测量的因素,例如减少噪音、保持良好的光线条件等。

确保测量环境稳定和一致,有助于提高测量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

第五步:进行时间测量在进行时间测量时,我们需要将秒表置于合适的位置,并准备好开始测量。

根据目标进行测量的时间点,可以在开始时按下秒表的启动按钮,并在结束时按下停止按钮。

万分秒表甚至可以提供更高精度的测量。

通过记录测量结果,我们可以获得时间事件的准确时长。

第六步:分析和报告测量结果完成时间测量后,我们可以对测量结果进行分析和报告。

通过比较不同测量结果,我们可以发现事件之间的差异和规律。

在报告中,我们可以展示测量结果的具体数值和图表,并提供相应的解读和分析。

此外,如果需要,还可以将测量结果与其他相关数据进行比较,以获得更深入的理解。

以上是使用秒表进行时间研究的一般步骤。

作业测定

作业测定

作业测定的方法国际劳工组织的工作研究专家为作业测定下的定义是:作业测定是运用各种技术来确定合格工人按规定的作业标准,完成某项工作所需的时间。

作业测定的阶次可以分为:(1)第一阶次:动作——人的基本动作测定的最小工作阶次。

例如:伸手,握取等。

(2)第二阶次:单元——由几个连续动作集合而成。

例如:伸手抓取材料,放置零件等。

(3)第三阶次:作业——通常由两、三个操作集合而成。

(4)第四阶次:制程——指为进行某种活动所必须的作业串联。

作业测定的主要方法包括时间研究法(秒表时间研究)、工作抽样法、预定时间标准法(模特法)、标准资料法、历史资料法。

它们的划分层次如下图:时间研究法(秒表测时法)工作抽样法预定时间标准法(PTS)标准资料法 作业测定MTM 法 WF 法 简易WF 法MOD 法下面分别介绍五种方法的定义、原理、使用条件和实施过程。

一.时间研究法1.定义时间研究法也称为秒表时间研究,是以秒表为主要计时工具,通过对工序作业时间的直接测定,并经过工时评定和工时宽放,制定标准时间的方法。

2.原理秒表时间研究是利用秒表,在一段时间,对作业的执行情况直接的连续观测,把工作时间以及与标准概念(如正常速度)相比较的对执行情况的估价等数据,一起记录下来给予一个评比值,并加上一定的宽放值,最后确定出该项作业的时间标准。

3.使用条件秒表时间研究主要用于对重复进行的操作寻求标准时间。

重复作业是指具有重复循环型式的作业,重复循环期间持续的时间,大大超过抽样或观察所需要的时间。

当作业具有单独的重复循环,分循环或有限的几种循环时,可以用秒表时间研究法。

适用于手工作业、机械作业等场合。

作业人数多的场合不太适宜,这时可以采用影片法摄录下来后再仔细研究。

4.实施步骤1)、选择观测对象和搜集相关资料;2)、划分操作单元;3)、测时,即记录观测时间,剔除异常值,确定观测次数,补充测时,计算各操作单元工时的平均值;4)、效率评比,即通过对被观测者的作业操作速度正常性的判断,进行调整,计算正常作业时间;5)、进行宽放,考虑到个人生理等需要,在计算的正常作业时间基础上进行放宽调整(按一定的百分数放宽);6)、确定标准作业时间—定额时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1.3 训练有素的合格操作 者
指根据程序分析、作业分析和动作分析确定的“标准动作”进
行培训,并熟悉标准动作,按照标准动作进行操作的操作者。
6.1.4 标准状态
标准状态是指:
(1)工作方法及设备标准化;
(2)工作环境标准化; (3)选用被测人员适当; (4)生理状态标准。
6.4.3 时间值的记录
例:某次观测记录
单元 周期 T ⑴ R T ⑵ R T ⑶ R T ⑷ R T ⒂ R
1
2 3 4 5 n
Page 37
14
12 A/22 12 12 ×
14
12 636 34 30 ×
6 .23 .2018
16
—— 17 B/16 12 ×
34/16
M 53 1432 42 ×
Unrestricted © Siemens AG 2018 Page 20 6 .23 .2018
6.3.1 作业要素的划分
6.3.1.3 划分作业要素的原则(老P173) (1)容易看出动作的终点; (2)有助于提高观测精度; (3)要由同一目标的一系列动作构成; (4)使人力操作时间和机器操作时间分开; (5)固定要素与变动要素必须明确分开; (6)重复要素与歇要素要划分清楚。 例:将两块铸铁板用螺钉连接起来的操作,如何 划分出作业要素。
Unrestricted © Siemens AG 2018 Page 17 6 .23 .2018
6.3 作业要素的划分 和观测次数的确定
6.3.1 作业要素的划分
6.3.1.1 作业要素的含义 作业要素是指对工作活动过程进行一定的细化, 进而形成的一个一个作业的基本单位。作业要 素亦称工作要素、操作单元。
6.1.5 正常速度
指在有效激励情况下, 经过训练,熟悉标准 操作的操作者中95% 以上的人所能维持的 操作速度。
Unrestricted © Siemens AG 2018 Page 7 6 .23 .2018
6.1.6 正常时间(操作时间) 与标准时间
作业测定中得到的是操作时间——正常时
Unrestricted © Siemens AG 2018 Page 21 6 .23 .2018
将两块铁板用螺钉连起来
6.3.2 确定观测次数
6.3.2.1 影响观测次数的因素(老P175) (1)周期时间; (2)时间研究的目的; (3)工作的稳定性; (4)观测的时间值的一致性程度; (5)观测人员的技术水平; (6)精度要求与经济性。
Unrestricted © Siemens AG 2018 Page 3 6 .23 .2018
6.1.2 作业测定的方法
秒表研究法
直接测量法 影片分析法
工作抽样法
作业测定法 预定时间法(基于动作分解) 间接测量法 标准资料法(基于制定者自身测定,单元分解)
Unrestricted © Siemens AG 2018 Page 4 6 .23 .2018
6 .23 .2018
Unrestricted © Siemens AG 2018
实际耗时
秒表读数
6.2.3 时间研究的程序
(1)确定研究的目的(如为制定标准时间,或平衡生产线); (2)进行方法改进,使方法标准化(方法研究); (3)选择操作者。一般应选择受过训练的、熟练的、有合作 精神和中等速度的操作者(average operator); (4)收集记录作业和操作者有关的资料(老P166表11-1所示); (5)将工作过程划分为工作要素; (6)确定观测次数; (7)观测并记录各工作要素的操作时间; (6)对操作者进行速度评定; (6)计算正常时间; (10)决定宽放时间; (11)确定标准时间。
4
—— 4 ⑩ 4 ×
16/14
32 57 42 46 ×
66
73 64 70
102
Unrestricted © Siemens AG 2018 Page 27 6 .23 .2018
根据前面定义,我们已知:
=
2 ( X X ) i i 1
n
标准差定义
(1)
N
X
'

N
子样本与总体标准差的关系
(2)
但实际上,不可能知道总体的标准差,只能用所观测样本(母 本)的标准差来近似,当样本较大时(≥50)时,可用如下计算 方法:
(5)
n n 2 2 40 n X i ( X i ) i 1 i 1 N' n Xi i 1 40 2 ( ) X

2
(6)
当样本较小时(<50,但在实际计算中,较少采用),标准 差公式调整为:
S
2 ( X X ) i i 1
S
2 ( X X ) i i 1
n
n
n n 1 2 n X i ( X i ) 2 n i 1 i 1
(3)
当样本为N’时,样本均值的标准差为:
X
'

N'
(4)
如果置信度为95%,相对误差定为±5%,则有:
2 X ' 0.05 X
将式(3)代入(4),再代入(5),则有:
作要素的终点时,才能把眼睛移向秒表; (4)在工作要素的终点处,读取时间,然后 记在时间研究表中的“R”栏(指连续测时法); (5)记录完后,必须立即把视线转向操作者。
Unrestricted © Siemens AG 2018 Page 35 6 .23 .2018
6.4.3 时间值的记录
Unrestricted © Siemens AG 2018 Page 12 6 .23 .2018
6.2.2 研究工具
(1)秒表。秒表有两种类型。 十进制分计秒表:长针100个刻度,每格


Page 13
0.01分;短针30个刻度,每格1分钟。 十进制时计秒表:长针100个刻度,每格 0.0001小时;短针30个刻度每格0.01小时。 (2)测时记录板。 (3)时间研究表格。 (4)其他。如记时机、计算器、皮尺等。
6.4.3.1 正常情况的记录方法 以连续测时法为例。
十进制分计秒表:0.01分记作1;
十进制时计秒表:0.0001分记为1。 第一个作业要素开始时使秒表走动,在每
个要素结束时读取读数,时间值依次记于 各要素的“R”栏。
Unrestricted © Siemens AG 2018 Page 36 6 .23 .2018
n
n 1
1 2 2 X i ( X i ) n i 1 i 1 n 1 n Xi i 1
n n 2
(7)
此时,计算公式为:
40n N'
(6)
作业
对某一作业要素预观测了16次,其结果分
别是(单位秒):7、5、6、6、7、6、7、 6、M、6、7、6、6、6、6、7。 请用误差界限法计算还需要多少次观测才 能达到在95%置信度下,±5%的误差要求?
作业测定概述 秒表时间研究法
6.1 作业测定概述
6.1.1 作业测定的概念
通过一系列技术方法,以确定出一个合格的、 训练有素的操作者对某一特定作业在标准状态 下,以正常速度操作所需时间的过程。
即确定操作时间(正常时间,在此基础
上可方便地确定标准时间)的过程。
最先是从泰罗的时间研究(秒表研究法)开始 的。故作业测定也叫时间研究。
Unrestricted © Siemens AG 2018 Page 31 6 .23 .2018
6.4 测时
6.4.1 测时的方法
6.4.1.1 连续测时法 从观测周期第一个要素开始按动秒表,直到观
测结束。 在每一要素的终点记下秒表读数于“R”栏内, “T”栏值由相邻两栏的“R”值减得到。 即 Tn=Rn-Rn-1
Unrestricted © Siemens AG 2018 Page 5 6 .23 .2018
6.1.4 标准状态
标准状态是指:
(1)工作方法及设备标准化;
(2)工作环境标准化; (3)选用被测人员适当; (4)生理状态标准。
Unrestricted © Siemens AG 2018 Page 6 6 .23 .2018

A S-O = S S
β为宽放率。 如果已经给定宽放率,则标准时间可按如下计算方法:
O S= 1-
Unrestricted © Siemens AG 2018 Page 10 6 .23 .2018
6.2 时间研究及其程序
6.2.1 时间研究概念
时间研究(狭义)就是用秒表,对实际的活动过 程进行连续观测,进而确定标准时间的方法。 故也称秒表研究法。 时间研究适用于规律的重复性作业。
间,即以调整后的正常速度(相当于“标准速 度”)完成 所需时间。 但在一个实际的操作过程中,有种种原则 使实际需要时间超过操作时间:生理需要、 疲劳、机器干扰、工序设计、管理等因素 --这些时间称为“ ”。
Unrestricted © Siemens AG 2018 Page 8 6 .23 .2018
6.1.6 正常时间(操作时间)与标准时间
正常时间加上合理的宽放时间称为标准时间。即:
S=O+A
S为标准时间,O为操作时间(正常时间),A为宽放时间
Unrestricted © Siemens AG 2018 Page 9 6 .23 .2018
6.1.6 正常时间(操作时间)与标准时间
规定:
实际上,作业要素是由一组相关动素组成的,在进行方法 研究时,要把动作细分成动素,以便深入优化,但在时间 研究中,则要进行一定程度的反向合并,目的是可测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