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木精伊红染色手工操作程序

合集下载

细胞染色操作

细胞染色操作

细胞染色操作细胞染色是一种广泛应用于生物学研究的技术方法,通过染色剂将细胞的结构、组成以及功能等信息可视化。

细胞染色操作是进行细胞染色的关键步骤,下面将介绍细胞染色操作的基本流程和常用染色方法。

一、细胞染色操作的基本流程1. 固定:细胞染色前,需要将细胞固定在载玻片上,以保持其形态和结构。

常用的固定剂有甲醛和乙醛等,将细胞浸泡在固定剂中,使细胞膜和细胞内部结构固定。

2. 渗透:细胞固定后,需要将染色剂渗透到细胞内部,以便染色剂能够与细胞内的目标物质结合。

常用的渗透剂有甲醇、乙醇和醋酸等,将细胞浸泡在渗透剂中,使染色剂能够进入细胞内。

3. 染色:在细胞渗透后,可以选择合适的染色方法进行染色。

常见的染色方法包括荧光染色、核染色和蛋白质染色等。

荧光染色是利用荧光染料对细胞进行标记,常用的荧光染料有荧光素和荧光蛋白等。

核染色可以用来观察细胞核的形态和数量,常用的核染色剂有伊红和苏木精等。

蛋白质染色则是用来检测细胞内特定蛋白质的分布和表达水平,常用的蛋白质染色方法有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免疫荧光染色等。

4. 洗涤:染色后,需要将细胞表面的多余染色剂洗去,以减少背景噪音的干扰。

洗涤的次数和时间可以根据具体染色方法和试剂的要求来确定。

5. 固定封片:细胞染色完成后,需要将载玻片固定在显微镜片上,以便观察和保存。

常用的固定封片剂有海藻糖溶液和透明胶等,将载玻片浸入固定封片剂中,使其固定在显微镜片上。

二、常用的细胞染色方法1. 荧光染色:荧光染色是利用荧光染料对细胞进行标记,以实现对细胞内目标物质的可视化。

常用的荧光染料有荧光素、荧光蛋白和荧光标记的抗体等。

荧光染色可以用于观察细胞内特定分子的分布和定位,例如观察细胞内的细胞器如线粒体、内质网和高尔基体等。

2. 核染色:核染色是用来观察细胞核的形态和数量。

常用的核染色剂有伊红、苏木精和荧光染料DAPI等。

核染色可以用于观察细胞核的大小、形状和染色性质,从而研究细胞的生长和增殖过程。

H.E染色概念、定义及操作步骤

H.E染色概念、定义及操作步骤

He染色介绍苏木精—伊红染色法 ( hematoxylin-eosin staining ) ,简称HE染色法,石蜡切片技术里常用的染色法之一。

苏木精染液为碱性,主要使细胞核内的染色质与胞质内的核糖体着紫蓝色;伊红为酸性染料,主要使细胞质和细胞外基质中的成分着红色。

染色分类易于被碱性或酸性染料着色的性质称为嗜碱性( basophilia )和嗜酸性( acidophilia ) 。

组织内的蛋白质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的种类很多,它们有不同的等电点。

在普通染色法中,染色液的酸碱度为pH6左右,细胞内的酸性物质如细胞核的染色质、腺细胞和神经细胞内的粗面内质网及透明软骨基质等均被碱性染料染色,这些物质称为嗜碱性。

而细胞质中的其它蛋白质如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嗜酸粒细胞的颗粒及胶原纤维和肌纤维等被酸性染料染色,这些物质称为嗜酸型。

如果改变染色液的酸碱度,pH值升高时,则原来被酸性染料染色的物质可变为嗜碱性;pH值降低时,原来被碱性染料染色的物质则可变为嗜酸性。

所以说染色液的pH值可以影响染色的反应。

去氧核糖核酸(DNA)两条链上的磷酸基向外,带负电荷,呈酸性,很容易与带正电荷的苏木精碱性染料以离子键结合而被染色。

苏木精在碱性溶液中称蓝色,所以细胞核被染成蓝色。

伊红Y是一种化学合成的酸性染料,在水中离解成带负电荷的阴离子,与蛋白质的氨基正电荷的阳离子结合使胞浆染色,细胞浆、红细胞、肌肉、结缔组织、嗜伊红颗粒等被染成不同程度的红色或粉红色,与蓝色的细胞核形成鲜明对比。

伊红是细胞浆的良好染料。

由于组织或细胞的不同成分对苏木精的亲和力不同及染色性质不一样。

经苏木精染色后,细胞核及钙盐粘液等呈蓝色,可用盐酸酒精分化和弱碱性溶液显蓝,如处理适宜,可使细胞核着清楚的深蓝色,胞浆等其它成分脱色。

再利用胞浆染料伊红染胞浆,使胞浆的各种不同成分又呈现出深浅不同的粉红色。

故各种组织或细胞成分与病变的一般形态结构特点均可显示出来。

染色结果细胞核被苏木精染成鲜明的蓝色,软骨基质、钙盐颗粒呈深蓝色,粘液呈灰蓝色。

苏木素伊红染色原理

苏木素伊红染色原理

苏木素伊红染色原理
苏木素伊红染色是一种常用的生物组织染色方法,广泛应用于组织学、病理学和细胞学等领域。

这种染色方法的原理是利用苏木素和伊红两种染料的互补作用,将细胞核和细胞质染色成不同的颜色,以便于观察和分析。

苏木素是一种碱性染料,可以与细胞核中的核酸结合形成复合物,从而使细胞核染色成紫色或蓝色。

伊红是一种酸性染料,可以与细胞质中的蛋白质和酸性物质结合形成复合物,从而使细胞质染色成红色或橙色。

苏木素和伊红的染色效果是互补的,可以清晰地显示细胞结构和组织形态。

苏木素伊红染色的步骤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组织固定:将待染细胞或组织用4%的中性缓冲福尔马林固定,使其保持原始形态和组织结构。

2. 脱水:将固定的细胞或组织逐渐浸入不同浓度的乙醇中,使
其脱水并逐渐溶解脂质和蛋白质。

3. 清洗:将脱水后的细胞或组织用去离子水清洗干净,以去除
残留的乙醇和其他杂质。

4. 染色:将清洗后的细胞或组织分别浸泡于苏木素溶液和伊红
溶液中,使其分别染色成紫色和红色。

5. 脱色:将染色后的细胞或组织在去离子水中漂洗,直到颜色
变浅或消失。

6. 固定:将脱色后的细胞或组织用乙醇固定,使其保持染色效
果和组织形态。

苏木素伊红染色可以用于多种细胞和组织的染色,包括血液、骨骼肌、神经组织、肝脏、肺、肾脏等。

在病理学中,该染色方法可用于诊断和鉴别肿瘤、癌变、肝炎、肾炎、心肌梗塞等疾病,有助于医生进行正确的诊断和治疗。

总之,苏木素伊红染色是一种简单、易行、经济、可靠的组织染色方法,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和丰富的研究价值。

它为生物学研究和临床医学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手段和理论基础。

血细胞的染色方法

血细胞的染色方法

血细胞的染色方法
血细胞的染色方法有以下几种:
1. Wright染色法:这是最常用的一种染色方法。

首先将薄片
经过固定、脱水、清洁等处理,然后放置在含有Wright染料
的溶液中染色,之后再用清水洗去多余的染料。

这种方法可以使红细胞呈粉红色,细胞核呈紫色。

2. Giemsa染色法:这种染色方法与Wright染色法类似,但染
料的浓度和染色时间稍有不同。

这种方法可以使红细胞呈橙红色,细胞核呈紫色。

3. 苏木精-伊红染色法:首先将薄片经过固定、脱水、清洁等
处理,然后将薄片放入苏木精溶液中染色,之后再用酒精漂洗,最后用伊红染料染色。

这种方法可以使红细胞呈红色,细胞核呈蓝色。

4. 嗜酸性染色法:这种方法可以用来染色嗜酸性粒细胞。

常用的嗜酸性染料有尤伯霉素、柠檬酸镉等。

5. 免疫染色法:这是一种利用抗体与细胞特定抗原的特异性结合来标记细胞的染色方法。

它可以用来检测一些特定的细胞类型或疾病标志物。

以上是一些常用的血细胞染色方法,在实际应用中选择染色方法会根据具体需要和目的来决定。

石蜡切片(苏木精-伊红对染法)

石蜡切片(苏木精-伊红对染法)

石蜡切片制作(苏木精-伊红对染法)实验原理:石蜡切片是最基本的切片技术,冰冻切片和超薄切片等都是在石蜡切片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苏木素与伊红对比染色法(简称H.E.对染法)是组织切片最常用的染色方法。

这种方法适用范围广泛,对组织细胞的各种成分都可着色,便于全面观察组织构造,而且适用于各种固定液固定的材料,染色后不易褪色可长期保存。

经过HE染色,细胞核被苏木素染成蓝紫色,细胞质被伊红染色呈粉红色。

一、器材及试剂:1. 器材:切片刀,切片机,恒温箱,蜡杯,酒精灯,解剖刀,解剖剪,解剖盘,培养皿,镊子,单面刀片,毛笔,包埋盒,染色缸,盖玻片,载玻片,玻片盘,树胶,树胶瓶,显微镜,温度计,脸盆,水浴锅。

切片机,切片刀,温台,恒温箱,解剖刀,镊子,剪刀,解剖针,单面刀片,小台木,洒精灯,包埋纸盒,染色缸,烧杯,水盆,熔蜡炉,蜡杯。

2.试剂:中性福尔马林固定液、各种浓度的酒精、二甲苯、石蜡、蜂蜡、苏木精染液, 1%伊红酒精溶液,1%盐酸酒精溶液,甘油蛋白粘片剂,中性树胶。

卡诺(Carnoy)固定液,埃利希苏木精染液,1%伊红酒精溶液,1%盐酸乙醇液,各级酒精(30%、50%、70%、80%、90%、95%、100%),二甲苯,甘油蛋白粘片剂,中性树胶。

3. 材料:鼠肝、肾、心肌、骨骼肌或其他组织、大豆或小麦、绿豆、洋葱、大蒜、蚕豆的根、茎、叶等。

二、实验原理:石蜡切片是最基本的切片技术,冰冻切片和超薄切片等都是在石蜡切片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苏木素与伊红对比染色法(简称H.E.对染法)是组织切片最常用的染色方法。

这种方法适用范围广泛,对组织细胞的各种成分都可着色,便于全面观察组织构造,而且适用于各种固定液固定的材料,染色后不易褪色可长期保存。

经过HE染色,细胞核被苏木素染成蓝紫色,细胞质被伊红染色呈粉红色。

三、试剂配法:1.中性甲醛固定液:甲醛(37%-40%,市售,本所购买即为此浓度) 100mL磷酸氢二钠 6.5磷酸二氢钾(钠) 4g双蒸水 900mL 2.苏木精、伊红染色液为碧云天产品3.1%盐酸乙醇液盐酸 1份70%酒精 100份4.甘油蛋白贴片剂:蛋白 50 ml甘油 50 ml水杨酸钠(防腐剂) 1g配制时将鸡蛋一个打破入碗或杯中,去蛋黄留下蛋白,用玻棒调打成雪花状泡沫,然后用粗纸或双层纱布过滤到量筒中,经数小时或一夜,即可滤出透明蛋白液。

装片染色方法

装片染色方法

装片染色方法在生物学和医学领域中,装片染色是一种常用的实验技术,用于观察细胞和组织的微观结构。

本文将详细介绍几种常见的装片染色方法,以供参考。

一、苏木精-伊红染色(H&E染色)1.装片准备:将固定好的组织样本切成薄片,粘贴在载玻片上。

2.染色步骤:a.使用苏木精染液对装片进行初染,约5-10分钟。

b.用清水冲洗,去除多余染料。

c.使用1%的盐酸酒精分化,约30秒。

d.用清水冲洗,去除多余分化液。

e.使用伊红染液复染,约1-3分钟。

f.用清水冲洗,去除多余染料。

g.晾干装片,进行显微镜观察。

二、免疫荧光染色1.装片准备:将细胞或组织样本固定在载玻片上。

2.染色步骤:a.使用适当浓度的封闭液,室温封闭1小时。

b.加入一抗,室温或4℃孵育过夜。

c.用PBST(磷酸盐缓冲液+吐温-20)清洗装片,重复3次。

d.加入荧光二抗,室温孵育1小时。

e.用PBST清洗装片,重复3次。

f.晾干装片,进行荧光显微镜观察。

三、银染法1.装片准备:将细胞或组织样本固定在载玻片上。

2.染色步骤:a.使用银染液进行初染,室温孵育5-10分钟。

b.用清水冲洗,去除多余染料。

c.使用显影液进行显影,约1-3分钟。

d.用清水冲洗,去除多余显影液。

e.使用定影液进行定影,约3-5分钟。

f.用清水冲洗,去除多余定影液。

g.晾干装片,进行显微镜观察。

四、甘油醛-苏丹黑染色(Golgi染色)1.装片准备:将细胞或组织样本固定在载玻片上。

2.染色步骤:a.使用甘油醛溶液进行初染,室温孵育5-10分钟。

b.用清水冲洗,去除多余染料。

c.使用苏丹黑溶液进行复染,室温孵育1-3分钟。

d.用清水冲洗,去除多余染料。

e.晾干装片,进行显微镜观察。

总结:以上为几种常见的装片染色方法,适用于不同类型的细胞和组织样本。

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可根据实验需求选择合适的染色方法。

苏木素-伊红染色切片褪色的解决办法

苏木素-伊红染色切片褪色的解决办法

( 稿 日期 :0 0 0 — 2 收 2 1- 6 0 )
有机溶剂, 与水互不相溶, 因此需要借助乙醇使组织切片从无
水状态进入到 乙醇 中进行染色反应I ④放人 10 。 】 。 0 %乙醇 Ⅱ 5
mn ⑤放人 9%乙醇 5mn再放入 8% 7%7醇各 5mn i。 5 i, 0 、0 - - , i,
水水洗是洗去未与组织 结合 的染液 ,将切片表面的浮色洗干
1~ 4 , 22 盖玻片 自 h 动脱落。②将带有组织的盖玻片用镊子整
齐地夹放在染 色架 , 泡入二 甲苯 Ⅱ溶液 以浸过盖玻 片为宜 , 时
间 3 ~ 5m n 洗净黏附在组织上的 中性树胶 吸水 纸吸干 O 4 i, 用 液体 。③放入 10 0 %乙醇 I n 由于二 甲苯属于非水性 的 5mi,
不易脱落 , 将其浸泡在二甲苯 I 溶液时 , 放人 3 ~ O℃烤箱内 74
陈旧褪色的石蜡切 片重染方法 ,通常都采 用酸性高锰 酸
钾氧化 、 酸氧化 漂白还原 法日 1 %冰醋酸1 高锰酸钾 、 草 和 0 3 ] , 草 酸氧化漂 白还原法会使组织略带 酸性 , 破坏组 织正 常结构 , 形 成空洞和脱落。1 %冰醋酸脱色法通常需要 2 3b作用 时间 0 - , 长, 不易掌握 。 笔者 经过 反复试 验证 明 H E染色 ,%盐 酸 乙醇分 色 和 1 1 %氨水 溶液返蓝 , 重染着色效 果理想 , 苏木 素染 色后的 自来
3 章克萍 , 龙飞. 组织苏木素 一 伊红染 色的石蜡切片褪色后 还原 对 比染色 . 实用临床医学 , 0 8 1 9 : 6 2 0 , ( ) 1.
来水流水 冲洗 1~ 0 i。 02 n ⑩蒸馏水过洗 12 。 m ⑩放入 8%、 s 0 7%乙醇各 5 i ⑩ 0 % 0 n m 。 . 伊红乙醇溶液 35 i 5  ̄ n m 伊红乙醇

苏木染色方法

苏木染色方法

苏木染色方法
苏木染色是一种常用的组织染色方法,广泛应用于生物学和医学领域。

它可以用于染色细胞核、细胞质、胶原纤维、肌纤维等,是一种简单易行、效果明显的染色方法。

下面将介绍苏木染色的方法和步骤。

首先,准备好实验材料和试剂。

所需材料包括玻璃片、玻璃片夹、显微镜载玻片、苏木精染液、脱水酒精、蜡烛或加热平台等。

苏木精染液的配制方法为将苏木精溶解于75%酒精中,制成0.1%的苏木精染液。

接着,取细胞组织标本,将其固定在玻璃片上。

固定方法可以采用甲醛固定或乙醇固定等方法。

固定后的组织标本要经过脱水、透明和浸蜡等步骤,以便组织切片。

然后,将组织切片放置在玻璃片上,用苏木精染液浸泡片上的组织。

浸泡时间一般为5-10分钟,可以根据需要适当延长。

浸泡后,将组织切片在脱水酒精中脱水,然后透明,最后在载玻片上封片。

最后,将封好的载玻片放置在显微镜下观察。

苏木染色后的组织细胞会呈现出深蓝色或紫色,细胞核染色明显,细胞质和胶原纤维也能清晰显示。

苏木染色方法简单易行,适用于各种类型的组织标本。

它不仅可以用于常规的生物组织染色,还可以用于病理组织学的研究。

在实际操作中,需要注意控制好染色时间和浓度,以保证染色效果的稳定性和一致性。

总之,苏木染色是一种重要的组织染色方法,具有操作简便、染色效果好的特点。

掌握好苏木染色的方法和技巧,对于生物学和医学研究都具有重要意义。

希望本文介绍的苏木染色方法能对您有所帮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木精伊红染色手工操作程序
1、切片烤片30-60分钟;
2、二甲苯Ⅰ脱蜡,5分钟;
3、二甲苯Ⅱ脱蜡,5分钟;
4、二甲苯Ⅲ脱蜡,5分钟;
5、无水乙醇Ⅰ,1分钟;
6、无水乙醇Ⅱ,30秒;
7、95%乙醇,30秒;
8、85%乙醇,30秒;
9、75%乙醇,30秒;
10、水洗;
11、苏木精染液,5-10分钟;
12、水洗(显微镜下观察细胞核的深浅,推测分化时间);
13、1%盐酸乙醇分化数秒;
14、水洗(镜下控制胞核着色,决定是否蓝化或继续分化);
15、0.5%氨水蓝化数秒;
16、水洗;
17、伊红染色数秒;
18、75%-85%乙醇,30秒;
19、95%乙醇Ⅰ,30秒-2分钟;
20、95%乙醇Ⅱ,2-5分钟;
21、无水乙醇Ⅰ,2-5分钟;
22、无水乙醇Ⅱ,2-5分钟;
23、二甲苯Ⅰ透明,1分钟;
24、二甲苯Ⅱ透明,1分钟;
25、中性树胶封固。

结果:细胞核呈蓝色,细胞浆呈红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