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校园集体舞《踏浪》舞蹈课教案

合集下载

《踏浪教案》初中音乐苏少2011课标版八年级下册教案5919geo2k

《踏浪教案》初中音乐苏少2011课标版八年级下册教案5919geo2k

踏浪教案教学目标 1.在丰富的素质教育舞蹈活动中,感受歌曲《踏浪》所要表达的上山看花、下海踏浪的快乐情景,体验热爱大海、热爱生活的情感。

2.通过对歌曲歌词的联想和想象,即兴形成舞蹈造型和舞蹈动作,对编创活动有所了解。

3.在小组编创活动中提高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并从中培养团队精神。

重点难点 1.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积极参与素质教育舞蹈实践活动。

2.在对不同画面的想象中,运用肢体语言进行小组编创,提高团队合作意识,形成创造性思维。

创造性教学设计素质教育舞蹈融入普通音乐课程中教学准备 1. 卡片道具:体现歌词中心字的卡片。

2.场景道具:太阳镜、太阳帽、太阳伞、耳机、背包、花等,供学生在编创活动中灵活使用。

教学过程 5.1 教学活动【导入】一组织教学 1. 学生围圈坐好2. 师生问好【练习】二复习复习演唱台湾校园歌曲《踏浪》。

要求:用轻快活泼的声音演唱并配上声势动作。

【活动】三新课教学(一)导入上节课学习了《踏浪》。

这节课将通过肢体语言,编创舞蹈造型、舞蹈动作,进一步感受《踏浪》所要表达的那种上山看花、下海踏浪的愉悦心情。

(二)过程1.歌词分析有感情地朗读歌词,找出每句歌词的“中心字”。

小小的一片云呀,慢慢地走过来,请你嘛歇歇脚呀,暂时停下来。

第一句的中心字是“云”。

山上的山花儿开呀,我才到山上来,原来嘛你也是上山看那山花开。

第二句的中心字是“花”。

小小的一阵风呀,慢慢地走过来,请你嘛歇歇脚呀,暂时停下来。

第三句的中心字是“风”。

海上的浪花儿开呀,我才到海上来,原来嘛你也爱浪花,才到海边来。

第四句的中心字是“浪”。

歌词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人与白云、海风亲切的对话,具有浓郁的生活情趣和浪漫气息。

副歌是衬词“啦……”。

在一个风和日丽、云淡风轻的日子里,大家结伴而行来到依山傍水的大海边,白云蓝天、和风习习、山花烂漫、浪花朵朵,除了这些美景以外,同学们还能联想到什么呢?在海边,我们还可以烧烤、游泳、钓鱼、打球、放风筝……一个衬字“啦……”囊括了许多内容,淋漓尽致地抒发了人们轻松愉快的心情。

《踏浪》教学设计1

《踏浪》教学设计1
5
作业布置:下去之后要将歌词背会,要做到跟着伴奏背唱。
板书设计
踏浪
庄奴 古月
校园歌曲
柔和,甜美
教学反思(课后填写,总结经验):《踏浪》是长江文艺出版第十一册第五单元《绿色家园》中的学习内容。在教学环节的设计上,我遵循《新课标》中指出的:“以音乐审美为核心的基本理念,贯穿于音乐教学的全过程,在潜移默化中培育学生美好的情操、健全的人格。音乐教学应该是师生共同体验、发现、创造、表现和享受音乐美的过程。在教学中,要强调音乐的情感体验,根据音乐艺术的审美表现特征,引导学生对音乐表现形式和情感内涵的整体把握,领会音乐要素在音乐表现中的作用。
序号
项 目
满分
备注
1
教学设计格式正确、设计思路清晰。
102Biblioteka 教学目标表述明确、具体并通过教学完成
12
3
教学难点处理得当、重点突出
12
4
教学方法多样
12
5
教学过程流畅、自然,教态亲切、语言严谨
12
6
教师专业功底扎实
12
7
时间安排合理
12
8
多媒体课件操作
8
9
课堂小结条理化,重点、难点突出
5
10
板书设计科学、合理
通过对这节课的这反思,使我明白了很多。“反思”能体现生命存在的价值,也是“教学”发展的灵魂。有反思才会拥有自身独特而鲜明的教学风格;有反思才会打破思维定势,进行创造性地教学,我会在实践中学习,在反思中提高,不断提升自身专业水平!
通过生活来引出同学们的兴趣。
注意节奏和连音线
使用奥尔夫节奏法来打节奏
教学设计评分标准
师:接下来大家男生一组,女生一组副歌部分由女生先唱男生拍手负责给女生打节奏,接下来主歌部分男生一段女生一段最后副歌部分一起合唱。(第三课时)

七年级音乐上册 第四单元 班级演唱组合 青春舞曲 踏浪教案(4) 湘艺版

七年级音乐上册 第四单元 班级演唱组合 青春舞曲 踏浪教案(4) 湘艺版

青春舞曲踏浪1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能用圆润的声音,清晰的咬字吐字,明朗活泼的情绪演唱《青春舞曲》,并能体会歌曲的旋律特点.2、能力目标:通过音乐活动,调动学生的积极参与意识,培养简单的舞蹈创编力,从中体验新疆音乐的歌舞性特点.3、情感目标:通过学习《青春舞曲》,能够对我国新疆地区的民族民间音乐感兴趣,并从中体会到青春如小鸟一般不复返的道理,启发学生自觉珍惜大好的青春时光.2学情分析学生对少数民族的民歌接触很少,各种音乐创作手法和新疆舞蹈也很少了解,因此要多关注一下这几方面。

3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学唱歌曲《青春舞曲》,体验作品中的情绪。

教学难点: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通过对歌曲的理解给歌曲创编动作, 培养学生的协调力和创造力。

4教学过程活动1【导入】复习1、开嗓唱歌。

(《一二三四歌》很高兴见到你们,首先我们开开嗓子,唱一首歌曲,这首歌曲激昂、饱满有力,注意要把强弱关系处理恰当,准备好了吗?一二三四一二三四预备唱~~~唱的真不错,鼓掌)2、复习五线谱。

(好,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认识五线谱,还记得五线谱的概念吗?用来记载音符的五条平行横线叫五线谱,那么哪里是第一线呢,线与线之间我们称为间,第一线与第二线之间是第一间,都是从下往上开始计算.在高音谱表上,中央C在哪里呢,在低音谱表上中央C 又是在哪里呢,说明这两个音是相等的,也就是说高音谱表下加一线上的音等于低音谱表上加一线上的音,这里要注意加的线不用太长,够表示音符就可以了。

要想认识五线谱很简单,我们还给它编了一首歌曲,怎样唱的呢,五线谱呀不难学,五条线上看音阶,下加一线C调DO,把它牢牢记心间,先看线上do mi sol,再看间上re fa la,一二三线mi sol si,一二三间fa la do,do re mi fa sol la si do si la sol fa mi re do,很好,表扬自己,打着节奏鼓掌)活动2【导入】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播放舞蹈视频《掀起你的盖头来》及新疆简介师:接下来请同学们看到屏幕,我们看一个视频,同学们思考两个问题,1、这是哪个地方的舞蹈?2、歌曲的情绪如何呢?生:新疆师:歌曲的情绪呢?生:欢快活泼师:那么你们了解新疆吗?记得我们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的时候学过一篇课文叫做葡萄沟,这篇课文讲的就是新疆的特产葡萄,尤其是他那的无核白葡萄,特别出名,那里的葡萄干,被誉为“绿珍珠”。

初中校园集体舞《踏浪》舞蹈课教案

初中校园集体舞《踏浪》舞蹈课教案

初中校园集体舞《踏浪》舞蹈课教案(一)松滋新镇二中付远东一、指导思想:校园集体舞《踏浪》是由湖北省“大家唱,大家跳”艺术教育中心经过提炼,组织和艺术加工的初中学生人体动作为主要表现手段,表达青少年的思想感情,反映校园生活的一种艺术形式。

校园集体舞《踏浪》舞蹈的基本要素是动作的姿态、节奏和表情。

舞蹈作为教育的内容和手段,不仅可以培养初中生具有健美的身体姿态,培养动作的协调性、节奏感,而且可以抒发和表达感情,加强相互交往,美化生活,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

二、教学目标:1、通过舞蹈基本知识的讲授和教学,使学生初步了解舞蹈基础理论,常用术语,并能在舞蹈学习实践中应用。

2、舞蹈基训部分,即对学员进行基本能力及舞蹈前四节的训练,如:发展学员身体各部分肌肉的能力,训练关节的柔软性,控制身体活动的能力、灵活性和稳定性,以及跳、转、翻等各种技巧。

三、教学时间:2012年12月28日上午第二节课。

四、教学地点:老城中学五、教学内容安排:校园集体舞《踏浪》的前四节的舞蹈动作六、教具准备:舞蹈伴奏带、室外授课音响扩音器材(自备)七、教学过程:(一)、集合整理及准备活动:1、胸、腰等练习,教师逐个活动;2、进行腿部前、旁、后的韧带和肌肉练习;3、进行其他适应性训练。

(二)、教师示范舞蹈前四节动作一遍,学生初步感受。

(三)、舞蹈前奏部分动作教学:1——8拍:原地错步,两臂左、右侧平举;(1)2——8拍:向左向右跳步拍手;(2)3——8拍:同(1); 4——8拍:同(2)。

(四)、舞蹈主体舞段前四节教学:1——8拍:第一节跨步伸展;2——8拍:第二节邀请举拍;3——8拍:第三节侧点横跨;4——8拍:第四节踢腿上扬。

教师根据每节的舞蹈动作进行指导训练,先慢后快反复排演纠正。

(五)、合乐训练及展示;(六)、教学拓展及小结,小结本堂课的优劣之处,向学生提出希望。

整理下课。

七年级音乐上册 第四单元 班级演唱组合 青春舞曲 踏浪教学设计3 湘艺版

七年级音乐上册 第四单元 班级演唱组合 青春舞曲 踏浪教学设计3 湘艺版

青春舞曲踏浪1教学目标1.学唱本课歌曲2.能够根据歌曲的不同特点与风格,采用组合的形式演唱歌曲,表现歌曲的情绪和意境2学情分析根据这几个教学内容设定本节课需要达到的教学目标之一是指导学生演唱歌曲<青春舞曲>,基于有些学生心理素质差,不善于表现自己的特点而设定第二个教学目标,就是让学生能够根据歌曲的不同特点与风格,采用组合的形式创造性地表现歌曲的情绪和意境,并能自信地有表情地当众演唱所学歌曲。

根据这几个教学内容设定本节课需要达到的教学目标之一是指导学生演唱歌曲<青春舞曲>,基于有些学生心理素质差,不善于表现自己的特点而设定第二个教学目标,就是让学生能够根据歌曲的不同特点与风格,采用组合的形式创造性地表现歌曲的情绪和意境,并能自信地有表情地当众演唱所学歌曲。

3重点难点教学重点:让学生学唱本课歌曲并充分地参与歌曲表现教学难点:合理安排教学时间,调控好教学活动,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意识4教学过程活动1【导入】激情导入1.引入演唱组合欣赏师:同学们:一提起流行歌曲,很多同学都特别的喜欢,而且能如数家珍的说出好多自己喜欢的歌曲和歌手的名字。

现在老师把自己喜欢的几首歌曲唱给大家听,请你们猜猜歌名和它的演唱者。

老师演唱歌曲片段,学生说出曲名和演唱者。

如:自由飞翔是谁在唱歌温暖了寂寞白云悠悠蓝天依旧泪水在漂泊在那一片苍茫中一个人生活看见远方天国那璀璨的烟火棉花糖你就是我心中的棉花糖甜蜜的梦想有你世界都变了就算天快亮能不能就这样自由的去游荡爱在我们心间悄悄绽放许下愿望学生谈谈演唱者是谁,会发现歌曲的演唱者都是以组合的形式进行演唱的。

请学生说说他们知道的组合的名称。

(棒棒糖东方神起飞轮海 TRY南拳妈妈……)2.明确学习任务与目标,激发学生学习欲望今天就让同学们过一把“歌星”瘾,我们也采用组合演唱的形式来演唱歌曲。

同学们都知道,组合演唱的第一大特点是几个人同时上台演唱,那我们首先得准备能共同演唱的歌曲。

《踏浪》教案与反思

《踏浪》教案与反思

《踏浪》教案【教学年级】:初一年级【教学课时】:一课时【课型】:唱歌课【教材】:湖南文艺出版社《音乐》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教材分析】:《踏浪》是一首抒情、清新的校园歌曲。

教学的侧重点应放在歌曲意境的表现上,要引导学生用柔和、甜美的声音,优美、自然地造型来表现歌曲诗一般的意境。

【教学目标】:1、能熟练的演唱歌曲,体会歌曲的意境美;2、能对歌曲进行情感的处理;3、引导学生以不同形式参与、体验、表现音乐。

【教学重点】:以情感启发贯穿教学,引导学生富有感情地表现歌曲。

【教学难点】:二声部的合唱训练。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钢琴【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1、课前教师播放黑鸭子演唱组合演唱的《踏浪》,创设情境。

2、师生问好!二、情境导入1、导语:蓝天、白云、大海、浪花,这组词语使你眼前浮现怎样的画面?【教师播放课件,学生谈各自的感受】2、教师:同学们描绘的景色很美,我想你们的心情肯定也如景色一样美好。

这份心情让我想到了一首轻松活泼的歌曲——《踏浪》。

三、新课教学1、教师简单介绍词作者庄奴先生。

2、课件出示曲谱,播放歌曲《踏浪》,并请学生边听边找出歌曲中的音乐记号。

3、歌曲第一乐句的学唱及曲谱教学。

【演唱提示】(1)歌唱的姿势、正确的呼吸、自然圆润的声音。

(2)恰当的速度、音色,富有表情地表现歌曲。

教师伴奏,请学生用渐强的力度有感情地演唱第一乐句的歌词。

教师:请思考,演唱力度的渐强与大海发出的什么声音相似?学生:海浪声。

教师创设情境:一阵阵海浪推向沙滩,歌词中的主人公——“我”和小伙伴们从远处来到了海边,开始和浪花一起嬉戏了。

教师小结:歌声中给我们带来的画面感,力度记号在其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5、歌曲最后一个乐句的学唱及曲谱教学。

教师伴奏,学生视唱歌曲结尾的乐句。

教师:比较歌曲尾部的乐句和第一乐句的异同?学生:这两个乐句的旋律相同,演唱的力度不同,歌曲开头演唱的力度的是渐强,最后结尾是渐弱。

教师引导学生描述结尾乐句表现的情境。

踏浪歌曲教案

踏浪歌曲教案

踏浪歌曲教案教案标题:踏浪歌曲教案教案目标:1. 引导学生欣赏并理解踏浪歌曲的美妙旋律和歌词内涵。

2. 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和表演能力。

3. 提升学生对水与自然的认识和欣赏能力。

教案步骤:导入(5分钟):1. 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播放一段自然风景音乐,并与学生一起分享关于水和大海的经历和知识。

欣赏与理解(10分钟):1. 介绍《踏浪》这首歌曲:歌曲描绘了一个人踏着奔跑的浪花在大海边尽情欢笑、畅快玩耍的情景,同时也寄托了个人对大自然的向往和对人生的憧憬。

2. 播放《踏浪》歌曲,并展示歌词的同时,解释其中的生词和比喻表达。

3. 引导学生理解歌曲主题和歌词中表达的情感。

歌曲分析(15分钟):1. 分析歌曲的节奏、曲调和儿歌的特点,引导学生感受歌曲中的活泼欢快和自然流畅。

2. 教师演示歌曲的节拍,并让学生跟随节拍拍打手掌。

歌曲练习与演唱(20分钟):1. 分发歌曲歌词,并播放歌曲音轨,让学生跟随歌词和音乐一起学唱。

2. 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分别练习歌曲的多个段落,然后合唱演唱整首歌曲。

3. 一组一组地进行小组展示,或者进行整体的合唱表演。

探究与创作(15分钟):1. 引导学生思考大海和水对我们的意义,并鼓励他们用自己的方式来表达对大海与水的感悟。

2. 学生分组,每个小组自选一种创作形式,如绘画、写作、舞蹈等,表达他们对大海和水的理解与思考。

3. 学生展示各自的作品,鼓励互相欣赏和交流。

结束(5分钟):1. 总结学习收获,鼓励学生分享对踏浪歌曲的感受和理解。

2. 鼓励学生关注环境保护与生态文明建设,培养爱护自然的意识。

教学资源:1. 《踏浪》歌曲音频和歌词。

2. 自然风景音乐。

3. 画笔、纸张、舞蹈空间等。

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对歌曲的欣赏情感表达和对水与自然的认知。

2. 对学生的创作作品进行评价和鼓励。

3. 学生的参与度和合作度。

教学延伸:1. 组织学生参观海洋主题博物馆或者进行户外水上活动,加深对水与自然的体验和认知。

《踏浪》优秀教案范文

《踏浪》优秀教案范文

《踏浪》优秀教案范文《踏浪》优秀教案篇1活动目标:1、练习边抖动绳子边走(跑)2、练习用脚前后左右踏住晃动的绳子。

3、通过活动熬炼幼儿的跳动力量,让他们的身体得到熬炼。

4、能依据指令做相应的动作。

活动预备:绳子活动过程:一、海边的波浪1、幼儿分散在场地上,手拿一根短绳,把绳子拖在地上随便抖动,让绳子像海边的`波浪一样,越抖越快,波纹越多。

2、幼儿排成一队,一起抖动绳子,好象还浪拍打在沙滩上。

二、嬉水浪1、两名幼儿各持一根绳子,相对站立,一名幼儿边抖动绳子边后退,另一名幼儿边抖动绳子边向前走,两人来来回回,前前后后的边走边抖动绳子,好象水浪互追。

2、四组幼儿排成四队,四队分别向前走,向后走,形成交替的外形,看上去就像海浪在涌动。

三、踏浪、追浪1、一组幼儿排成一横队,做海浪的水波,用绳子边抖动边后退,另一组幼儿为踏浪,双***替踏浪,踩踏到后两个人交换角色。

在嬉戏中要求幼儿绳子不要抖动的太高,以免摔倒。

2、两人一队,一人抖动绳子变向跑,一人追。

《踏浪》优秀教案篇2活动目标:1、乐于与老师、同伴共同嬉戏,尽情表达娃娃与浪花、相互玩耍的心情。

2、引导幼儿能运用身体动作自由地表现浪花和娃娃相互问好,做嬉戏乐曲情节。

3、引导幼儿熟识旋律,了解乐曲两段式结构,感受乐曲欢快的心情。

重点:能运用身体动作自由表现乐曲情节。

难点:了解乐曲两段式结构,熟识乐曲旋律。

活动预备:《赶海小姑娘》歌曲伴奏;娃娃踏浪***片;浪花头饰若干活动过程:一、开头部分朗诵儿歌《娃娃踏浪》,关心幼儿进入情境二、基本部分1、观赏乐曲《赶海小姑娘》,感受歌曲跳动、美丽音乐心情1)你们听到了什么声音?2)幼儿完整倾听乐曲,娃娃与浪花在做什么嬉戏?引导幼儿想象1、分段观赏,引导幼儿感受乐曲欢快与美丽心情并创编动作1)观赏A段:了解乐曲是两段式结构。

你们怎样和小浪花打招呼?小浪花会怎么做?怎样和浪花交伴侣?2)观赏B段:感受乐曲美丽特点,创编动作娃娃在小浪花怀抱里做着哪些事情?3、完整倾听乐曲,鼓舞幼儿自由、大胆表现娃娃、浪花嬉戏情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校园集体舞《踏浪》舞蹈课教案(一)
松滋新镇二中付远东
一、指导思想:
校园集体舞《踏浪》是由湖北省“大家唱,大家跳”艺术教育中心经过提炼,组织和艺术加工的初中学生人体动作为主要表现手段,表达青少年的思想感情,反映校园生活的一种艺术形式。

校园集体舞《踏浪》舞蹈的基本要素是动作的姿态、节奏和表情。

舞蹈作为教育的内容和手段,不仅可以培养初中生具有健美的身体姿态,培养动作的协调性、节奏感,而且可以抒发和表达感情,加强相互交往,美化生活,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

二、教学目标:
1、通过舞蹈基本知识的讲授和教学,使学生初步了解舞蹈基础理论,常用术语,并能在舞蹈学习实践中应用。

2、舞蹈基训部分,即对学员进行基本能力及舞蹈前四节的训练,如:发展学员身体各部分肌肉的能力,训练关节的柔软性,控制身体活动的能力、灵活性和稳定性,以及跳、转、翻等各种技巧。

三、教学时间:
2012年12月28日上午第二节课。

四、教学地点:
老城中学
五、教学内容安排:
校园集体舞《踏浪》的前四节的舞蹈动作
六、教具准备:
舞蹈伴奏带、室外授课音响扩音器材(自备)
七、教学过程:
(一)、集合整理及准备活动:
1、胸、腰等练习,教师逐个活动;
2、进行腿部前、旁、后的韧带和肌肉练习;
3、进行其他适应性训练。

(二)、教师示范舞蹈前四节动作一遍,学生初步感受。

(三)、舞蹈前奏部分动作教学:
1——8拍:原地错步,两臂左、右侧平举;(1)
2——8拍:向左向右跳步拍手;(2)
3——8拍:同(1); 4——8拍:同(2)。

(四)、舞蹈主体舞段前四节教学:
1——8拍:第一节跨步伸展;
2——8拍:第二节邀请举拍;
3——8拍:第三节侧点横跨;
4——8拍:第四节踢腿上扬。

教师根据每节的舞蹈动作进行指导训练,先慢后快反复排演纠正。

(五)、合乐训练及展示;
(六)、教学拓展及小结,小结本堂课的优劣之处,向学生提出希望。

整理下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