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单元测试题-精选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单元测试题-精选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单元测试题-精选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单元测试

班级 姓名 得分

一、填空:(1×44=44分)

(1) (2)74是4个( ) 254里面有( )个5

1 6个31 是( ) 21里面有( )个8

1 (3)用最简分数表示:

45分=( )时 380千克=( )吨

13时=( )日 4平方米50平方分米=( )平方米

(4)在括号里添上“﹥”、“﹤”、“=”:

53( )54 74( )94 4( )3

14 83( )0.375 722( )8

25 (5) 4 =()4 = ()4 =3()5 83=6÷( )=()24

=( )←(小数) (6)在0.75、87、4

3、0.7四个数中,最大的数是( ),最小的数是( ),相等的数是( )和( )。

(7)5千克糖平均分成6份,每份是5千克的( ),每份是( )千克。

(8)分母是8的最简真分数的和是( )。

(9)分数5

X ,当X=( )时,它是这个分数的分数单位; 当X=( )时,它是最大的真分数; 当X=( )时,它是最小的假分数; 当X=( )时,它的分数值为 0 。

(10)4

3的分子加上6,要使分数的大小不变,分母应加上( )。 (11)在下图的 中填上适当的数,直线上面填假分数,下面填带分数。

分数单位是( ),再添上( )个这样的单位就等

于1。

(12)一个分数的分子是12、18的最大公约数,分母是这三个数的最小公倍数,这个分

数是( ),化成最简分数是( )。

(13)把下列各组分数从小到大排列。(2×2=4分)

(1) 43、 52、 53 (2) 74、 54、 8

3 ﹙ ﹚﹤﹙ ﹚﹤﹙ ﹚ ( )﹤( )﹤( )

二、判断:(对的打“√”,错的打“×” )(5分)

①3米的51

和1米的53

一样长。 (

) ②假分数都大于1 。 (

) ③一个分数的分母越小,它的分数单位就越大。 (

) ④分数的分子和分母乘上或除以一个数,分数的大小不变。

) ⑤分数都比整数小。 ( )

三、选择:(把正确的答案填入括号)(3分)

①和94

相等的分数是( )。

A 、32

B 、188

C 、3612

②在73、129、87、3625、9113

中,最简分数有( )个。

A 、4

B 、3

C 、2

③A 是大于10的自然数,下列分数中,分数值最小的是(

) A 、A 10

B 、10A

C 、A 11

四、计算题 (24)

1、约分:(结果是假分数的要化成带分数或整数) (4分)

129 8534 3272 160180

2、通分:(2×4=8分)

87和65 3625和1813

32、87和1211 203、85和5

4

3、 把下列各小数化成分数。6%

① 0.875 ② 4.41 ③ 3.125

4、 把下列各分数化成小数。6%

10079 20135 1271

五、应用题:(4×6=24)

1、 工程队15天完成一项工程,平均每天完成这项工程的几分之几?7天可以完 成这项工程的几分之几?

2、 一个榨油厂用100千克花生榨了42千克花生油,平均榨1千克花生油要用多少千克花生仁? 一千克花生油需要多少花生?

3、 一根电线分成三段,第一段长3米,第二段长4米,第三段长5米,每段线各占总长度的几分之几?

4、 新华农具厂计划生产一批农具,已经生产了360件,还剩900件,还剩全年计划的几分之几没有完成?

5、 加工同样多的零件,王师傅用了43小时,张师傅用了65小时,李师傅用了5

4小时,他

们谁做得快一些?

6、同学们采集树种,第一组5人拾了4千克,第二组6人拾了5千克,第三组7人拾了

6千克,按人数平均,哪一组拾得最多?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期末试卷(带答案)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期末测试卷 时间: 40分钟 满分:100 一、口算。 =+3 121 =-4131 =+5131 =+21 163 =- 751 =-5153 =-9195 =-10 3 107 =+9 1 32 0.9×7= 0.6+7= 1.25×8= 二、填空。 1.把42 分解质因数是( )。 2.能同时被2、5、3整除的最小三位数是( )。 3.10 以内质数的乘积是( )。 4.2=()1=() 2= ()8=()6=() 100 5.从1—9 的自然数中,( )和( )是相邻的两个合数;( ) 和( )是相邻的两个质 数。 6.42的最小因数是( ) ,最大因数是( ) ,最小倍数是( )。 7.把30 写成两个质数的和。 30=( )+( )=( )+( ) 8.18 和24 的最大公因数是( ) ,最小公倍数是( )。 9.1.98L=( )ml=( )3 cm 56千克=( )吨 45分=( )时 10.把三块棱长都是4cm 的正方体木块拼成一个长方体,这个长方体的表面积比原来三个正方 体的表面积减少了( ) 2 cm 。 11.一个正方体接上一个完全相等正方体后,表面积比原来增加了60 平方厘米,这个正方体的表面积是( )平方厘米。 三、选择。(把正确答案的字母序号填在括号里) 1.在下面各式中,除数能整除被除数的是( )。 A.12÷4 B.1÷3 C. 2.5÷2.5 2.与 4 1 相等的分数有( )。 A.只有一个 B.只有两个 C.有无数个 3.两个质数相乘的积( )。

A.一定是质数 B.一定是合数 C.可能是质数,也可能是合数 四、解方程。 831613=-x 6 598=-x 7231=-x 12 783=+x 五、下面各题,怎样算简便就怎样算。 3 1838532+++ 95619542-++ 615231++ 3 15243-- 15410354+- )4 183(43+- 六、解决问题。 1.幼儿园买来一些糖果,第一次吃了它的51,第二次比第一次少吃了这些糖果的6 1 ,两次一共吃了这些糖果的几分之几? 2.小红帮妈妈打一份稿件,先打了这份稿件的 41,又打了这份稿件的5 2 。还剩这份稿件的几分之几没打?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简算试题全套)

如有你有帮助,请购买下载,谢谢! 12.06+5.07+2.94 25×7×4 125÷2×8 30.34-10.2+9.66 102×7.3÷5.1 34÷4÷1.7 7×3÷7×3 40+8)×25 24×(2+10) 125×(8+80) 86×(1000-2) 36×(100+50) 15×(40-8) 0.9×1.41+0.92×8.59 1.3×11.6-1.6×1.3 9999+999+99+9 4821-998 3.2×12.5×25 1.25×88 3.6×0.25 2.6×9.9 98×3.27+6.54 101×2.17-2.17 3.8×9.9+0.38 4.02+ 5.4+0.98 5.17-1.8-3.2 13.75-(3.75+6.48) 3.68+7.56-2.68 7.85+2.34-0.85+4.66 35.6-1.8-15.6-7.2 3.82+2.9+0.18+9.1 9.6+4.8-3.6 7.14-0.53-2.47 5.27+2.86-0.66+1.63 13.35-4.68+2.65 47.8-7.45+8.8 0.398+0.36+3.64 15.75+3.59-0.59+14.25 42.5-(6.07+1.13) 73.8-1.64-13.8-5.36 66.86-8.66-1.34 0.25×16.2×4

如有你有帮助,请购买下载,谢谢! 0.65×101 8.54÷2.5÷0.4 3.72×3.5+6.28×3.5 36.8-3.9-6.1 5.48-(9.4-0.52) 4.8×7.8+78×0.52 3.6×102 6.4×0.25+3.6÷4 32+4.9-0.9 4.8-4.8×0.5 (1.25-0.125)×8 4.8×100.1 56.5×9.9+56.5 7.09×10.8-0.8×7.09 4.2÷3.5 320÷1.25÷8 18.76×9.9+18.76 3.52÷2.5÷0.4 4.78÷0.2+3.44 3.9-4.1+6.1- 5.9 0.49÷1.4 1.25× 2.5×32 3.6-0.6×2 3.65×10.1 3.6-3.6×0.8 9.7×99+9.7 15.2÷0.25÷4 5.6÷3.5 9.6÷0.8÷0.4 4.2×99+4.2 0.89×100.1 146.5-(23+46.5) 17.8÷(1.78×4) 5.83×2+4.27 (45.9-32.7)÷8÷0.125 4.36×12.5×8 15.6×13.1-15.6-15.6×2. 10.65×101 27.5×3.7-7.5×3.7 8.54÷2.5÷0.4 3.83× 4.56+3.83× 5.44 4.36×12.5×8 15.6×13.1-15.6×2.1 1.25×8.8 25×(4+14)

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学期期末测试题(一)

下学期 小学五年级数学期末测试题(一) 一、填空(20分)★★ 1、7020平方分米=()平方米小时=()小时()分 2、□2□是一个三位数,而且能同时被2、 3、5整除,这个三位数最小是()。 3、48的因数有(),把48分解质因数是() 4、分数单位是1/7的最大真分数是(),最小假分数是()。 5、一个最简分数的分子是最小的质数,分母是合数,这个分数最大是(),再加上()个这样的分数单位,就得到1。 6、把一个长、宽、高分别是8分米,5分米、10分米的长方体截成两个小长方体,这两个小长方体表面积之和最大是()平方分米。 7、两个数的最大公约数是8,最小公倍数是48,其中一个数16,另一个数是()。 8、A=2×3×5×7,B=3×5×5×7,A和B的最大公约数是(),最小公倍数是()。 9、正方体的棱长扩大2倍,表面积扩大()倍,它的体积扩大()倍。 10、4/9与5/11比较,()的分数单位大,()的分数值大。 11、用一根96厘米长的铁丝,恰好可以焊成一个长方体框架。框架长10厘米、宽6厘米、高()厘米。 12、825÷3的商是(),它是一个()位数。 二、选择题(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内)(20分)★ 1、下面式子中,是整除的式子是()

①4÷8= ②39÷3=13 ③÷=2 2、在2/ 3、3/20和7/28中,()能化成有限小数。 ①3个②2个③1个 3、两个质数相乘的积一定是() ①奇数②偶数③合数 4、A=5B(A 、B都是非零的自然数)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①A和B的最大公约数是A ②A和B的最小公倍数是A ③A能被B 整除,A含有约数5 5、在100克的水中加入10克盐,这时盐占盐水的() ①1/9 ②1/10 ③1/11 6、已知a>b(b>0),那么2/a与2/b比较() ①2/a>2/b ②2/a <2/b ③无法比较大小 7、两个数的最大公约数是12,这两个数的公约数的个数有() ①2个②4个③6个 8、今年的第二季度是()天。 ①90 ②91 ③92 ④29 9、用大小相等的长方形纸,每张长12厘米,宽8厘米。要拼成一个正方形,最少需要这种长方形纸()。 ①4张②6张③8张 10、一根10米长的竹竿,先截1/2,再截1/2米,这时还剩() ①5米②9/2米③0米

分数的意义和性质,教材分析

《分数的意义和性质》教材分析本单元的主要内容有:分数的意义、真分数和假分数、分数的基本性质(约分、通分)、分数和小数的互化。其中分数的意义和分数的基本性质是整个单元的重点,“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和后面“分数的加法和减法”是学生开始系统地学习分数的起始,在系统认识了小数和初步认识分数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概括出分数的意义,比较完整地从分数的产生、分数与除法的关系等方面加深对分数意义的理解,进而学习并理解与分数有关的基本概念,掌握必要的约分、通分、分数与小数互化等技能;真分数与假分数是分数意义的引申;约分和通分则是分数基本性质的运用;分数与小数的互化,则是沟通了两者在形式上的相互联系,得出小数与分数的互化方法。整个单元的内容,基本是由概念到性质,再到方法、技能这样的递进发展关系编排的。 一、与实验教材(《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六年级》,下同)的主要区别 (一)分数大小比较,不再设置在第1节中单列一段,而是充分利用前面学习分数初步认识时打下的基础,把有关内容与通分结合在一起学习。这样既简化了第1节的内容,也体现出通分的作用。 (二)增加了带分数的概念。虽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规定,分数运算中不含带分数,但考虑到把假分数化成带分数,容易看出这个假分数的大小在哪两个整数之间,以及便于比较两个分数的大小,从而有利于数感的形成。因此,教材增加了带分数的认识。 (三)最大公约数、最小公倍数先给出概念和求法,再应用到解决问题中。原来将解决问题与概念引入结合在一起,学生理解起来难度较大,所以,教材先给出最大公约数、最小公倍数的概念,突出概念的本质,然后探索它们的求法,最后在解决问题的应用中体会它们的现实意义,加深对概念的理解。 二、教材例题分析 (一)分数的意义 本节由分数的产生、分数的意义、分数与除法三个层次的内容组成,帮助学生比较完整地建立起分数的概念。 1.分数的产生。首先,从历史的角度、从现实生活中等分量的需要出发,呈现分数的现实来源,让学生了解分数产生的背景和过程。使学生感受到在进行测量或分物时,往往不能刚好得到整数的结果,这时就需要用分数来表示,有了分数,这些结果就能准确地表示出来。教材这样通过测量与分物的实例,引入分数的编排目的,就是为了使学生感悟到分数是适应现实需要而产生的,从而提高学习的积极性,促进对分数意义的理解,并受到历史唯物主义观点的教育。 2.分数的意义。通过举例说明的含义,它可以是一个物体(如一张正方形纸、一张圆形纸、一条线段)的,也可以是一个整体(如一把4根的香蕉、一盘8个面包)的,引出分数概念的描述。教学中,应注意结合实例理解、归纳分数的意义,并重点理解单位“1”和分数单位的含义。 3.分数与除法。前面是从部分与整体的关系揭示分数的意义。这里,分数表示两个整数相除的商揭示分数另一方面的意义,以加深和扩展对分数意义的理解,为学习假分数化为整数或带分数做好准备。 例1和例2都是把一个物体(如1个蛋糕、3个月饼)平均分成若干份,求每份是多少。学生根据整数除法的含义,列出除法算式,容易理解为什么用除法算,但根据图示或分数的意义说出结果,将除法与分数联系起来,要相对困难些。因此,教学中要结合操作和直观图示,帮助学生加深对计算结果的理解。特别要提醒学生注意弄清谁是单位“1”,如例2,这里要求每人分得多少个,是看每人分得的月饼是1块月饼的几分之几,就是把1块月饼看作单位“1”。学生容易出现这样的错误:把3个月饼平均分成4份,就是12小块,每人3小块,得到错误的结果,就是把12小块也就是3个月饼看作了单位“1”。正确的是把1个月饼也就是4小块看作单位“1”,3小块是1 个月饼的。最后在两个实例的基础上概括出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并让学生用字母表示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强调分数的分母不能为0)。

(完整版)五年级上册数学试卷

2015-2016年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期末试题 后附答案 学校:班级:姓名: 一、填空。(每空1分,共24分) 1、根据18×64=1152,可知1.8×0.64=(),11.52÷6.4=()。 2、686.8÷0.68的商的最高位在()位上,结果是()。 3、一个两位小数“四舍五入”保留整数取得近似值是3,这个数最小可能是(),最大可能是()。 4、34.864864 …用简便方法表示是(),保留三位小数约是()。 5、不计算,在○里填“>”“<”或“=”。 0.5÷0.9 ○0.5 0.55×0.9 ○0.55 36÷0.01○3.6×100 7.3÷0.3○73÷3 6、小明今年a岁,爸爸的年龄比他的3倍大b岁,爸爸今年()岁。 7、一本字典25.5元,孙老师拿150元钱,最多能买()本。 8、 0.62公顷=()平方米 2时45分=()时 2.03公顷=()公顷()平方米 0.6分=()秒 9、一个直角三角形,直角所对的边长是10厘米,其余两边分别是8厘米和6厘米,直角所对边上的高是()厘米。 10、一个盒子里有2个白球、3个红球和5个蓝球,从盒中摸一个球,可能有()种结果,摸出()球的可能性最大,可能性是()。 11、某学校为每个学生编排借书卡号,如果设定末尾用1表示男生,用2表示女生,如:974011表示1997年入学、四班的1号同学,该同学是男生,那么1999年入学一班的29号女同学的借书卡号是() 二、判断题(8分) 1、a2和2a表示的意义相同。() 2、3.675675675是循环小数。() 3、从上面、正面、左面看到的图形都相同。() 4、面积相等的两个三角形一定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5、0.05乘一个小数,所得的积一定比0.05小。() 6、小数除法的商都小于被除数。()

2016年小学五年级数学期末考试卷(有答案)

五年级数学期末试卷 (考试时间:90分钟) 一、填空(每小题2分,共20分) 1.小明买了4块橡皮,每块a元,需要()元。当a=1.5时,需要()元。 2.在○里填上“>”、“<”或“=”。 3.78÷0.99( )3.78 2.6×1.01( )2.6 7.2×1.3( )7.2÷1.3 9.7÷1.2( )9.7—1.2 3.在()里填上合适的数。 2.05吨=()吨()千克 3升50毫升=()升 4.一个两位小数保留一位小数是2.3,这个两位小数最大是(),最小是()。 5.一个数的小数点先向左移动两位,再向右移动三位后是0.123,这个数是()。 6.一个平行四边形的底是2.6厘米,高是4厘米,面积是(),一个三角形的底是2.5厘米,面积是10平方厘米,高是()。 7.一条裤子n元,一件上衣的价格是一条裤子的6倍,则一件上衣需要()元,买一套服装共需()元。 8. 501班进行1分钟跳绳测试,六位学生的成绩分别是:137个、142个、136个、150个、138个、149个,这组数据的平均数是(),中位数是()。 9.正方体的六个面分别写着1、2、3、4、5、6,每次掷出“3”的可能性是(),每次掷出双数的可能性是()。 10.一辆汽车开100公里需要8升汽油,开1公里需要()升汽油,1升汽油可以开()公里。 二、判断(每小题1分,共5分) 1.被除数不变,除数扩大100倍,商也扩大100倍。()

2.a的平方就是a×2. … () 3.大于0.2而小于0.4的数只有0.3一个。() 4.两个等底等高的三角形一定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5.一组数据的中位数和平均数可能相等。() 三、选择(每小题1分,共5分) 1.2.695保留两位小数是()。 A、2.69 B、2.70 C、0.70 2.已知0.35×170=59.5,那么3.5×1.7的积是( ) A、0.595 B、5.95 C、59.5 3.在一个位置观察一个长方体,一次最多能看到它的()。 A、一个面 B、两个面 C、三个面 4.一个三角形与一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相等,底也相等。三角形的高是2分米,平行四边形的高是()分米。 A、1 B、2 C、4 5.一个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分别扩大2倍,它的面积扩大()倍。 A、2 B、4 C、6 D、8 四、计算(41分) 1.直接写出得数(每小题0.5分,共5分) 0.25×8= 3.02—1.5= 0.4×0.4= 2.4×2.5= 1.6÷0.01= 0÷7.12= 1 2.3÷6= 1.9÷1= 0.25×0.4÷0.25×0.4= 4×(1.5+0.25)= 2.竖式计算(第一小题2分,第二小题需验算3分,共5分) 2.06×5.5 54.72÷1.8 (验算)

最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期中试题含答案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期中测试卷及答案 一、细心读题,谨慎填写。 1.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单位。 橡皮的体积约是6( ) 水桶的容积约是12( ) 集装箱的体积约是40( ) 2.在3、5和30这三个数中,( )是( )和( )的倍数,( )和( )是( )的因数。 3.一个数的最大因数是9,这个数是( ),请你写出这个数50以内的倍数( )。 4. 6400 mL=( )L 6080 L=( )d m3 5.06 m3=( )L 5.曲米用24 dm长的铁丝做了一个正方体框架,这个框架的棱长是( )dm。如果在这个框架的表面糊一层纸,至少需要( ) dm2的纸,得到的正方体的体积是( )d m3。 6.一个两位数,同时是3和5的倍数,这个两位数如果是奇数,最大是( ),如果是偶数,最小是( )。 7.猜猜我是谁。 8. 从正面看到的图形是的是图( ),从左面看到的图形是的是图( )。(填序号) 9.做一个长8 dm、宽4 dm、高3 dm的无盖鱼缸,用角钢做它的框架,至少需要( )dm角钢,至少需要玻璃( )dm2,最多可盛水( )L。 10.如下图,把一根长2.5 m的长方体木料截成3段,表面积增加了40 cm2,

原来这根木料的体积是( ) cm3。 二、巧思妙断,判断对错。 1. 从正面和上面看到的图形相同。 ( ) 2.用3、4、5三个数字组成的所有三位数一定都是3的倍数。 ( ) 3.一个长方体(正方体除外)中,最多有4个面完全相同。 ( ) 4.我国发射的“天宫二号”实验室的空间约为15 c m3。 ( ) 5.用3个棱长a cm的正方体拼成一个长方体,表面积减少了3a2cm2。 ( ) 三、反复比较,择优录取。 1.要使五位数“2016□”既是2的倍数,又有因数3,□里可能是( )。A.6 B.3 C.2 D.1 2.将右面这张纸折成一个正方体,那么“理”对面的汉字是( )。 A.想 B.儿 C.童 D.有 3.两个奇数的和一定是( )。 A.奇数 B.偶数 C.质数 D.合数 4.一个长6 cm、宽4 cm、高8 cm的长方体木块,能切成( )个棱长是2 cm 的小正方体木块。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测试卷及答案

人教版2014-2015年度五年级数学下册 第二单元测试卷及答案 班级姓名 一、填一填。 以内9的倍数有(),100以内19的倍数有()。 的因数有( ),65的因数有()。 3.()既是9的因数,又是12的因数。 4.从199起,连续写5个奇数(),从388起,连续写5个偶数() 以内的非零自然数中,()是偶数,但不是合数;()是奇数,但不是质数。 6.偶数+偶数=()奇数+奇数=( )?? 奇数+偶数=(??? ) =1×24=2×()=()×()=()×() 8.在0、1、、、35、-4这些数中,自然数有( ) 9.一个四位数,千位上是最小的质数,百位上是最小的合数,十位上既不是质 数也不是合数,个位上既是奇数又是合数,这个数是() 10.一个两位数既是3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这个数最小是(),最大是 ()。 二、辨一辨(对的打“√”,错的打“×”)。 1.因为7×6=42,所以42是倍数,7是因数。() 2.偶数的因数一定比奇数的因数多。() 3.一个数的因数一定比它的倍数小。() 、4、5这三个数字,无论怎样排列成三位数,一定是3的倍数。() 5.合数都是2的倍数。() 6.自然数中除了质数就是合数。() ×= ,3是的因数。()

8.甲数除以乙数,商是15,那么甲数一定是乙数的倍数。 ( ) 三、选一选(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下面各组数中,哪一组的第二个数是第一个数的倍数。( ) 和9 和70 和100 和60 2.自然数包括( )。 A.质数、合数 B.因数和倍数 C.奇数和偶数 是最小的( )。 A.合数 B.质数 C.自然数 D.偶数 4.一个奇数和一个偶数的积一定是( )。 A.奇数 B.偶数 C.两种情况都有可能 5.一个奇数要( ),结果才能是偶数。 A.乘3 B.加2 C.减1 6.一个合数,它是由两个不同的质数相乘得来的,这个合数至少有( )因数。 D.不能确定 四、找一找、连一连。 五、想一想,写一写。 1.写出下面每个数的因数,然后再写出每个数的倍数(至少写4 个)。 9 因数: 倍数:

分数的意义和性质教案

第五单元《分数的意义和性质》 一、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是学生系统学习分数的开始。内容包括:分数的意义、分数与除法的关系,真分数与假分数,分数的基本性质,最大公因数与约分,最小公倍数与通分以及分数与小数的互化。 学生在三年级上学期的学习中,已借助操作、直观,初步认识了分数(基本是真分数),知道了分数各部分的名称,会读、写简单的分数,会比较分子是1 的分数,以及同分母分数的大小。还学习了简单的同分母分数加、减法。在本学期,又学习了因数、倍数等概念,掌握了2、3、5 的倍数的特征。这些,都是本单元学习的重要基础。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将引导学生在已有的基础上,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概括出分数的意义,比较完整地从分数的产生,从分数与除法的关系等方面加深对分数意义的理解,进而学习并理解与分数有关的基本概念,掌握必要的约分、通分以及分数与小数互化的技能。 这些知识在后面系统学习分数四则运算及其应用时都要用到。因此,学好本单元的内容是顺利掌握分数四则运算并学会应用分数知识解决一系列实际问题的必要基础。 本单元教学目标: 1.知道分数是怎样产生的,理解分数的意义,明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2.认识真分数和假分数,知道带分数是一部分假分数的另一种书写形式,能把假分数化成带分数或整数。 3.理解和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会比较分数的大小。 4.理解公因数与最大公因数、公倍数与最小公倍数,能找出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与最小公倍数,能比较熟练地进行约分和通分。 教学重点: 1、理解分数的意义, 明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学会比较分数的大小。 2、理解真分数和假分数的含义, 知道带分数是假分数的一部 分,能熟练地进行假分数与带分数, 整数的互化。 3、理解和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 能较熟练地进行约分和通分。教学难点:1、能根据分数的意义和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正确解答求一个书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应用题。 2、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 能根据分数基本性质解决有关问题。 二、学生分析:

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下册试题大全

新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试题二 一、填空。(第1、10题每题1分,4题每题3分,其余每空1分,共23分) 1、4.5+4.5+4.5+4.5+4.5+4.5=()×()=()。 2、0.57×2.05的积里有()位小数,保留两位小数是()。 3、()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是5.8,这个数()为原来的(),与原数相差()。 4、根据35×1.4=42直接在括号里填数。 350×12=() 3.5×0.12=()0.35×1.2=() 12×35=()12×3.5=() 3.5×1.2=()。 5、两个非零因数,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为原来的80倍,则积()。 6、在○里填上“>”“<”或“=”。 25.4×5○125 4.05×10○45 6.4×7.9○7.9×6.4 2.8×5○140 7、不计算,说出各题的积是几位小数。 2.45×0.3() 6.32×0.51()0.37×0.15() 8、4.9095保留一位小数是(),保留两位小数是(),保留三位小数是()。

9、8.8×1.01=8.8+8.8×()是简便算法。 10、一个三位小数四舍五入后是2.40,这个三位小数最大可能是(),最小可能是()。 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6分) 1、46×1.5=6.9。( ) 2、5.18×0.5的结果是2.59。() 3、计算4.25×0.32的简便方法是4.25×4×0.8=13.6。() 4、45×0.99=45×(1-0.01)=45-0.01=44.99。() 5、5.994保留两位小数是6.00。() 6、0.25×9.9=0.25×(10-1)=0.25×10-0.25。() 三、选择题。(每题1分,共6分) 1、与25.8×5.5的积相等的算式是()。 A、0.258×5.5 B、0.258×55 C、2.58×55 D、2.58×0.55 2、比0.72的5倍少0.7的数是()。 A、2.9 B、4.3 C、36.7 D、35.3 3、()的计算结果是9.8。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提高练习题

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提高练习题 一、填空。(15分) 1、13.5×0.5表示( )。 2、13.5÷0.5表示( )。 3、用字母表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是()。 4、计算0.756÷0.18,先把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相同倍数,将除数转化为整数,变成()÷()再计算。 5、在○里填上>、<或=。 19.7×2.6○19.7 36×0.5○36÷2 35.6○35.6÷0.25 6、1200平方米=()公顷 5.2吨=()吨()千克 1.05米=()厘米 7、一个三角形的底是3分米,高为1.2分米,面积是()。 8、甲、乙两辆客车同时从安阳开往郑州,甲车每小时行60千米,乙车每小时行65千米。经过1.5小时两车相距多少千米?这道题可以先求(),再求相距多少千米,列出综合算式是(),也可以先求(),再求相距多少千米。 二判断。在正确说法的后边()里打“√”,错误说法后边的()里打“×”。(4分) 1、三角形面积是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 2、2.5×4.4可以这样简单的计算:2.5×4×0.4。() 3、5.32727…….可写作5.327。() 4、两个相等的梯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三选择。把正确答案的序号添在()里。(3分) 1、3.14×102的正确的简便计算方法是()。 ①3.41×100×2 ②3.14×100+2 ③3.14×100+3.14×2 2、食堂运来10吨煤,计划烧40天。由于改进炉灶,每天节省5千克。这批煤现在可以烧多少天?正确的列式为:()。 ①10÷(10÷40-5) ②10000÷(10000 ÷40-5)③1000÷(40-5) 3、一个三角形的底扩大5倍,高扩大5倍,面积()。 ①扩大5倍②不变③扩大25倍 四、计算。(48分) 1、直接写得数。(4分) 1.5×4= 0.12×3= 0.49÷0.7= 6.4×0.2+3.6×0.2=42÷0.6= 7 2.8÷0.8= 1.5÷30= 3×0.2×0.5= 2、用简便方法计算。(8分) 99×2.45 5.6÷1.6 1.25×32+215×9.76×0 9.85× 2.3-8.85×2.3 3、求未知数x。(6分)(得数保留一位小数)

分数的意义和性质知识点归纳及练习

分数的意义和性质 1、分数的意义:一个物体、一物体等都可以看作一个整体,把这个整体平均分 成若干份,这样的一份或几份都可以用分数来表示。 2、单位“1”:一个整体可以用自然数1来表示,通常把它叫做单位“1”。(也 就是把什么平均分什么就是单位“1”。) 3、分数单位: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一份的数叫做分数单位。如54的分数单位是5 1。 4、分数与除法 A ÷B= B A (B ≠0,除数不能为0,分母也不能够为0) 例如: 4÷5=54 5、真分数和假分数、带分数 1、真分数:分子比分母小的分数叫真分数。真分数<1。 2、假分数:分子比分母大或分子和分母相等的分数叫假分数。假分数≧1 3、带分数:带分数由整数和真分数组成的分数。带分数>1. 4、真分数<1≤假分数 真分数<1<带分数 6、假分数与整数、带分数的互化 (1)假分数化为整数或带分数,用分子÷分母,商作为整数,余数作为分子, 如: 510=10÷5=2 5 21=21÷5=451 (2)整数化为假分数,用整数乘以分母得分子 如: 把2化成分母是4的假分数;2=4 8)( 2×4=8 (8作分子) (3)带分数化为假分数,用整数乘以分母加分子,得数就是假分数的分子,分母不变,如: 551=5 26)( 5×5+1=26

(4)1等于任何分子和分母相同的分数。如: 1=22=33=44=55=…= 100 100=… 7、分数的基本性质: 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以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 分数的基本性质:分数的分子、分母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分数 的大小不变。 8、最简分数: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只有公因数1,像这样的分数叫做最简分数。 一个最简分数,如果分母中除了2和5以外,不含其他的质因数,就能够化 成有限小数。反之则不可以。 9、约分:把一个分数化成和它相等,但分子和分母都比较小的分数,叫做约分。 如:3024=54 10、最简分数;分子分母互质的分数叫做最简分数 分子和分母只有公因数1的分数叫做最简分数(最简真分数、 最简假分数) 11、通分:把异分母分数分别化成和原来相等的同分母分数,叫做通分。如: 52和41 可以化成 208和205 12、分数和小数的互化 (1)小数化为分数:数小数位数。一位小数,分母是10;两位小数,分母是100…… 能约分的要约分 如:= 103 =1003 =1000 3 (2)分数化为小数: 方法一:把分数化为分母是10、100、1000……

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期末试卷(附答案)

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期末试卷(附答案) 一、填空。(每空1分,共计24分) 1、小明原又20元钱,用掉x元后,还剩下()元。 2、12和18的最大公因数是();6和9的最小公倍数是()。 3. 把3米长的绳子平均分成8段,每段长米,每段长是全长的。 4、小红在教室里的位置用数对表示是(5,4) ,她坐在第()列第()行。小丽在教室里的位置是第5列第3行,用数对表示是( ,)。 5. 能同时被2、3和5整除最小的三位数( );能同时整除6和8的最大的数( )。 6、如果a÷b=8是(且a、b都不为0的自然数),他们的最大公因数是(),最小公倍数是()。 7、(a是大于0的自然数),当a 时,是真分数,当a 时,是假分数,当a 时,等于3。 8、= =()÷9=44÷() 9、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分数。 35立方分米=()立方米53秒=()时25公顷=()平方千米 10、在20的所有约数中,最大的一个是(),在15的所有倍数中,最小的一个是( )。 11、有一个六个面上的数字分别是1、2、3、4、5、6的正方体骰子。掷一次 骰子,得到合数的可能性是,得到偶数的可能性是。 二、认真判断。(5分) 1、方程一定是等式,等式却不一定是方程。………………………………() 2、假分数都比1小。……………………………………………………() 3、数对(4,3)和(3,4)表示的位置是一样的。…………………………() 4、14和7的最大公因数是14。……………………… ………………() 5、把一根电线分成4段,每段是米。……………………………………() 三、慎重选择。(5分) 1、一张长24厘米,宽18厘米的长方形纸,要分成大小相等的小正方形,且没有剩余。最小

分数的意义和性质教学设计

分数的产生和意义 执教:通州小学谢开军 教学内容: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60-62页 学情分析: 分数的意义是在学生已经经历了分数的初步认识和积累了丰富的感性经验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因此分数的意义已经在五年级学生的头脑中形成了概念。同时,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自学能力,并能通过已往学过的知识,在动手操作活动中发现和解决一些问题。这节概念课,教学时,还要结合学生的实际经验和已有知识设计富有情趣和意义的活动,使他们有更多的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和理解数学,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教学目标: 1、通过测量和分物,使学生感悟分数的产生; 2、在初步认识分数的基础上,进一步理解分数的意义,知道分子、分母、分数单位的含义。 3、通过对分数意义的理解,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抽象、概括、类推的能力; 4、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教学重点:认识单位“1” 理解分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对单位“1”的理解 教具准备:课件、圆、正方形、小棒等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师:同学们,在课间的时候有2位一年级的小朋友请我帮他们点小忙,我呢求助于你们,看看你们是否能帮助他们,你们愿意吗 (出示帮忙分物品) 二、新授课 (一)分数的产生 师:为什么用分数呢 生:因为不能分到整数个,所以用分数 师:在我们实际生产和生活中,人们在测量、分物或计算的时候,往

往不能得到整数的结果,这个时候我们就用分数来表示。分数已经是我们的老朋友了,今天呀,我们要对这个老朋友来个更深入的了解。(分数的产生和意义) (二)分数的意义 师:你还能写出其他的分数吗我们把一个蛋糕分给四个人,每个人分到是1/4个蛋糕, 那你说说1/4的意义吗 生:把一个蛋糕分成四份,每人一份就是蛋糕的1/4 师:那我可不可以随便分呢 生:不可以,我们要平均分。 师:说的非常好,我们要公正公平所以要平均分。(板书:平均)师:那你能说说1/4的意义吗 1.学生自己思考,教师指导. 2.学生汇报, 预设:把一条线段平均分成4段,其中的一段就是1/4.把一个圆平均分成四份,其中的一份就是1/4,把正方形或长方形平均分成四份,其中的一份就是1/4. 师:现在谁能总结下我们在什么时候可以用分数表示呢 生:把一个物体平均分成几份,其中的一份或几份可以用分数来表示。师:那大家会读这个分数吗那你们知道分数各部分的名称吗它们都有什么意义呢 (分数线表示的是平均分,分母表示的是把单位“1”分成几份,分子表示的是取了其中的几份) 师:刚才我们都是把一个物体给平均分了,现在看大屏幕:一些物体师:一个物体、一些物体等都可以看作一个整体,把这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这样的一份或几份都可以用分数来表示。一个整体可以用自然数1表示,通常把它叫做单位“1”。 师:通过我们共同的努力,我们对分数了有了更深一步的认识了,下面我们一起来进行一些闯关游戏 (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一份的数叫分数单位。) 三、巩固练习 1、完成书本做一做。 (生独立完成,交流反馈,说一说这些分数的分数单位是什么) 5.第62页第1题。讲要求;自己填分数,并选一个讲意义。

小学五年级数学试卷Word 文档

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测试题 澄迈县长安中心学校长坡小学黄明慧 班别:_______姓名:_______座号:_______评分:_______ 一、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 1、2.6×4的积有( ) 位小数;6×0.4的积有( ) 位小数。 2、5.9807保留一位小数是(),精确到百分位是(),保留三位小数是() 3、2.37×0.64的积保留两位小数的近似值是( ) 。 4、填上<、>或=。 12.34+3.2()12.34-3.2 12.34×3.2()12.34 3.2×2.7() 2.7×3.2 19×9.9()19×10-19×0.1 5、6.5的4倍是( ) ; ( ) 的3倍是120。 6、3.14×102=3.14×( + )。 7、一个数(0除外)乘大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 8、一个正方形的边长是3.2厘米,它的周长是()厘米,面积是()平方厘米。 9、两个因数相乘的积是13.5,如果一个因数扩大5倍,另一个因数扩

大2倍积就(),结果是() 10、要使25×15的积等于3.75,需给25和15添上小数点,有()种不同的添法。 二、当回法官判是非。(5分) 1、14×0.3和0.3×14的计算结果相同( )。 2、两个数的积是12.56,一个因数扩大10倍,另一个因数缩小10倍, 那么积仍是12.56() 3、最大的一位小数是0.9() 4、保留三位小数就是精确到百分位,或者说精确到0.001() 5、一个数的2.3倍一定比原来的数大。() 三、找正确答案。(5分) 1、把2.05扩大( )倍是2050。 A、100 B、1000 C、10 D、30 2、74.96×0.4的积保留一位小数的近似值是( )。 A、29.9 B、29.0 C、30.0 D、31.0 3、一个正方形的玻璃边长是0.12米,它的面积是( )平方米。 A、0.48 B、48 C、1.44 D、0.0144 4、两个因数都是0.9,写成算式是() A、0.9×2 B、0.9×0.9 C、0.9+0.9 5、下面各式中积最小的是()。

小学五年级数学全册练习题及答案

小学五年级数学知识点归纳 五年级上册 知识点概念总结 1.小数乘整数的意义:求几个相同加数和的简便运算;一个数乘纯小数的意义是求这个数的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千分之几……是多少。 2.小数乘法法则 先按照整数乘法的计算法则算出积,再看因数中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如果位数不够,就用“0”补足。 3.小数除法 小数除法的意义与整数除法的意义相同,就是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 4.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计算法则 先按照整数除法的法则去除,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如果除到被除数的末尾仍有余数,就在余数后面添“0”,再继续除。 5.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计算法则 先移动除数的小数点,使它变成整数,除数的小数点也向右移动几位(位数不够的补“0”),然后按照除数是整数的除法法则进行计算。 6.积的近似数: 四舍五入是一种精确度的计数保留法,与其他方法本质相同。但特殊之处在于,采用四舍五入,能使被保留部分的与实际值差值不超过最后一位数量级的二分之一:假如0~9等概率出现的话,对大量的被保留数据,这种保留法的误差总和是最小的。 7.数的互化 (1)小数化成分数 原来有几位小数,就在1的后面写几个零作分母,把原来的小数去掉小数点作分子,能约分的要约分。 (2)分数化成小数 用分母去除分子。能除尽的就化成有限小数,有的不能除尽,不能化成有限小数的,一般保留三位小数。 (3)化有限小数 一个最简分数,如果分母中除了2和5以外,不含有其他的质因数,这个分数就能化成有限小数;如果分母中含有2和5 以外的质因数,这个分数就不能化成有限小数。 (4)小数化成百分数 只要把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同时在后面添上百分号。 (5)百分数化成小数 把百分数化成小数,只要把百分号去掉,同时把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

五年级下册_分数的意义和性质_讲义

分数的意义和性质讲义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理解分数的意义;单位1的含义;真分数假分数带分数的意义; 分数的基本性质 难点:理解分子分母和分数单位之间的联系;假分数化整数或带分数; 分数的基本性质的应用 教学流程及授课详案 温故知新 知识点一、分数的意义 (一)小数的意义 把整数“1”平均分成10份,100份,1000份……这样的1份或几份是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千分之几……可以用小数来表示。一位小数表示十分之几,两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三位小数表示千分之几…….(小数部分的最高计数单位“十分之一”和整数部分的最低计数单位“一”之间的进率也是十) (二)分数的意义 1.分数的意义: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做分数。 2.单位“1”与自然数1的区别 自然数的单位是1,任何自然数都是由1组成的。 在自然数中,1表示一个物体;单位“1”表示一个整体。 过关精炼 1. 用分数表示各图形的阴影部分. 2.把单位“1”平均分成5份,表示这样的1份的数是( )。 把单位“1”平均分成5份,表示这样的3份的数是( )。 3.7 4 的分母是( ),表示把单位“1”平均分成( )份;分子是( ),表示有这样的 ( )份。 4.6 5 的分母是( ),表示把单位“1”平均分成( )份;分子是( ),表示有这样的 ( )份。 时 间 分 配 及 备 注 ( ) ( ) ( ) ( )

知识讲解 (三)分数单位的意义: 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一份的数叫分数单位。一个分数的分母越大,分数单位越小,分母越小,分数单位越大。最大的分数单位是1/2.(如 32的分数单位是31,32里面有2个31;85的分数单位是81,85里面有5个8 1) 如:的分数单位____, 的分数单位是____, 的分数单位是____。 过关精炼 127 读做( ),它的分数单位是( ),有( )个这样的单位。 5217 读做( ),它的分数单位是( ),有( )个这样的单位。 73 1的分数单位是( ),再减去( )个这样的分数单位,这个分数就变为0. 题海拾贝 (四)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分数表示除法算式的商(被除数÷除数= 除数 被除数 ) 分数可以用整数除法的商表示:用除数(不能是0)作分母,被除数作分子。即: 被除数÷除数= 除数 被除数 。用字母表示:a ÷b=b a (b ≠0) 如:3÷5=53 因此5 3 的意义是:把3平均分成5份,表示这样一份的数。 分数与除法的区别: 除法是一种运算。 分数是一个数,也可以看作两个数相除(分率)。 过关精炼: A .73 的意义是:把( )平均分成( )份,表示这样( )份的数。 15 13 的意义是:把( )平均分成( )份,表示这样( )份的数。 B .用分数表示除法的商。 3÷5= ()) ( 12÷13= )() ( 23÷56= )() ( 1÷37= )() ( C .把下面的分数用除法表示。 43=( )÷( ) 12 7=( )÷( ) 49 16 =( )÷( ) 9 9 =( )÷

小学五年级第一学期数学试卷及答案

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调研考试 五年级数学试卷 注意事项: 1.本试卷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 2.答卷前先将密封线左侧的项目填写清楚。 3.答案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签字笔或圆珠笔书写,密封线内不得答题。 一、动脑思考,填一填。(共22 分) 1.请你根据48×25=1200,直接写出下面算式的结果。 0.48×25=( ) 4.8×0.25=( ) 12÷48=( ) 2. 138分=( )时 2.5吨=( )千克 3. 在 里填上“>”、“<” 、“=” 。 15.6××÷×100 4. 循环小数0.8398398…的循环节是( ),保留一位小数约是( ),保留两位小数约是( )。 5. 妈妈买了单价为6元的苹果5千克,给了售货员ɑ元,应找回( )元;若ɑ=50元,应找回( )元。 6. 教室里的位置,第6组第3个记为(6,3)。小明坐在第4组第6个,记为( );小红的位置是(3,5),她坐在第( )组第( )个。 7. 如果45x=945,那么45x-45=( )。 8. 两地相距300km 。甲、乙两辆汽车同时从两地开出,相向而行,经过2小时相遇。甲车每小时行80km ,乙车每小时行多少千米?设乙车每小时行xkm ,列方程得( )。 9. 一个等腰三角形的底是10厘米,腰是ɑ厘米,底边上的高是b 厘米,面积是( )平方厘米。

10. 盘子里放着5个苹果,3个桃子,8个梨,随便拿一个水果,有( )种可能,拿到( )的可能性最小,要想拿到这种水果的可能性最大,至少还要加( )个。 二、 仔细审题,作判断。(对的打√,错的打×,每小题1分,共5分) 1. 一个数乘小数,积一定小于这个数。 ( ) 2. 因为等底等高的两个三角形能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所以平行四边形的 面积是三角形面积的2倍。 ( ) 3. x=5是方程x+10=15的解。 ( ) 4. 无限小数一定比有限小数大。 ( ) 5. 一个袋子里红色球和蓝色球各10个,每次只能摸1个,摸了之后再放回袋子里,一共摸 了10次,一定是5次摸到红色球,5次摸到蓝色球。 ( ) 三、 精心比较,选一选。(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每小题2分, 共10分) 1. 与0.789×5.3结果相同的算式是( )。 A. 7.89×53 B. 53×0.0789 C. 78.9×0.53 2. 一个三位小数保留两位小数的近似值是9.85,准确值可能是( )。 A . 9.854 B. 9.885 C. 9.855 3. x 与y 的差除以4列式为( )。 A.x-y ÷4 B.(x-y )÷4 C. 4÷(x-y ) 4. 300名学生乘车去春游,一辆汽车最多坐53名学生,至少需要乘坐( )辆这样的汽车。 A. 4 B. 5 C. 6 5. 如图是由五个相同的小正方形拼成的,这两个三角形(用实线表示)的面积关系是( ) A. 相等 B.左边的大于右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