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五年级数学全册练习题及答案

合集下载

五年级数学全练答案

五年级数学全练答案

五年级数学全练答案【篇一: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下册试题大全】6000平方米=( )公顷 5.042千克=( )千克( )克2千米7米=( )千米2小时45分= ( )小时3、五⑴班有学生a人,五⑵班的人数是五⑴班的1.2倍。

a+1.2a表示()。

4、在○里填上“>”、“<”或“=”5、根据“一种钢丝0.25米重0.2千克”可以求出( ),列式是( );也可以求出(),列式是( )。

6、一条马路长a米,已经修了5天,平均每天修b米,还剩( )米没有修。

当a=600,b=40时,还剩()米。

7、下表中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是(),平均数是()。

1721461401421401391381438、王芳的身份证号码是42010196712241179,他的出生年月日是()。

性别是( )。

9、数字2、3、7、8可以组成()个没有重复数字的四位数,其中,单数的可能性是(),双数的可能性是()。

10、观察一个长方体,一次最多能看到()个面,最少能看到()个面。

11、把一个小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得到一个新数,与原数相差44.55,原数是( )。

12、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三条边分别是6厘米,8厘米和10厘米,这个三角形的面积是()平方厘米,斜边上的高是( )厘米。

13、育才小学五年级学生人数是四年级学生人数的1.2倍,如果四年级学生再转来20人,则两个年级学生人数就一样多,原来四年级有学生()人二、判断:1、9.80和9.8的大小相等,精确度也一样。

????()2、梯形的高扩大2倍,面积也扩大2倍。

????()3、小于1的两个数相乘,它们的积一定小于其中的任何一个因数。

()4、如果两个图形能拼成平行四边形,那么它们一定完全一样。

()5、在小数的后面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6、甲数是a,比乙数的4倍少b,求乙数的式子是4a-b。

()三、选择。

1、大于0.1而小于0.2的两位数有( )个。

a、9b、0c、无数d、992、一个两位小数精确到十分位是5.0,这个数最小是()。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全套练习册含答案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全套练习册含答案

第一讲.小数乘法(一)基础巩固:一.填空题:1.两个因数的积是10.2,其中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缩小到它的100倍,积是()。

2.两个因数的积是121.5,如果这两个因数分别都扩大10倍,积是()。

3.根据38×45=1710,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

3.8×4.5=() 3.8×45=()0.38×450=()38×0.45=()4.5.04千克=()千克()克 0.6时=()分3.8平方米=()平方分米 0.56千米=()米5.在○里填上“>”、“<”或“=”。

47.6×1.01○47.6 6.4×0.99○6.45.43×3.8○54.3×381×0.95○0.956.2.47×0.09的积有()位小数。

二.判断题。

(正确的画“√”,错误的画“×”,并订正)1.小数乘整数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

……()订正:2.一个数乘大于1的数,积大于原来的数。

……()订正:3.0.125×8与8×0.125的积相等。

…………()订正:4.11×1.3-1.3=11×0=0。

…………()订正:5.大于0.6小于0.9的小数只有两个。

…………()订正:三.选择题。

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括号里。

1.两数相乘,一个因数扩大10倍,另一个因数缩小20倍,积()。

A.扩大2倍B.扩大10倍C.缩小2倍D.缩小10倍2.1.01×36=()A.3.636 B.36.36 C.363.6 D.3636四.计算题。

1.直接写出得数。

10×0.6= 6.03×1000=0.15×7=0.1×0.1=0.24×0.5= 6.45×0.01=5.4+3.6= 1.25-0.25=10.2×4.5=2.5×6=0.6×0.15=9×0.25=2.5-2.5×0.1=0.125×4= 1.25×8×0.5=2.列竖式计算是。

新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全册课时练含答案

新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全册课时练含答案

1.1 小数乘整数1.2.一袋牛奶重1.25千克,64袋牛奶重多少千克?3.乌龟的爬行速度大约每秒0.05米,兔子的奔跑速度是乌龟的280倍。

兔子的奔跑速度大约每秒多少米?4.在下面的( )里填上合适的数,看谁填得最多。

0.48=( )×( )答案:1. 5.8×3=17.4(元)2. 1.25×64=80(千克)3. 0.05×280=14(米)4. 0.48=2×0.24=0.2×2.4=0.02×24=3×0.16=0.3×1.6=0.03×16(答案不唯一)1.2 小数乘小数一、根据第一栏的积直接写出下面各栏的积.。

因数75 7.5 75 75 0.75 7.5因数24 24 2.4 0.24 0.24 0.24积1800二、先判断积有几位小数,再计算。

0.95×1.25= 0.85×5.4= 5.1×0.843=三、亮亮步行从家到学校,每小时走3.05千米,0.4小时到达,亮亮家离学校有多远?四、世界上最大的一棵巨衫,质量是蓝鲸的18.7倍,高是蓝鲸体长的3.2倍,这棵巨衫重多少吨?高多少米?1.53 50.35 0.4 0.11 五、比一比,填一填。

2.4× =1.2×=答案:一、180 180 18 0.18 1.8二、1.1875 4.59 4.2993三、3.05×0.4=1.22(千米)四、150×18.7=2805(吨)25.9×3.2=82.88(米)五、7.2 12 3.6 0.48 0.132 0.421.3 积的近似数一、填一填。

1.6.995用“四舍五入”法保留两位小数是()。

2.4.3×0.83的积是(),保留一位小数后是()。

3.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如果保留三位小数,要看小数第()。

小学数学五年级练习册答案

小学数学五年级练习册答案

小学数学五年级练习册答案【小学数学五年级练习册答案】【问题1】小明有36个苹果,他分给5个朋友,每个朋友分得几个苹果?如果还剩下一些,还剩多少个?【答案】小明将36个苹果平均分给5个朋友,每个朋友分得36 ÷ 5 = 7个苹果,还剩下36 % 5 = 1个苹果。

【问题2】一个长方形的长是15厘米,宽是10厘米,求这个长方形的周长。

【答案】长方形的周长是长和宽的两倍之和,所以周长为 2 × (15 + 10) = 2 × 25 = 50厘米。

【问题3】一辆汽车以每小时60公里的速度行驶,3小时后它行驶了多少公里?【答案】汽车以每小时60公里的速度行驶3小时,所以它行驶了 60 × 3 = 180公里。

【问题4】一个班级有48名学生,如果每4名学生组成一个小组,可以组成多少个小组?【答案】48名学生每4名组成一个小组,可以组成48 ÷ 4 = 12个小组。

【问题5】一个数的3倍是45,这个数是多少?【答案】如果一个数的3倍是45,那么这个数是45 ÷ 3 = 15。

【问题6】一个水桶可以装12升水,如果每次只能倒出2升水,需要倒几次才能将水桶倒空?【答案】如果每次只能倒出2升水,那么需要倒12 ÷ 2 = 6次才能将水桶倒空。

【问题7】一个正方形的边长是8厘米,求这个正方形的面积。

【答案】正方形的面积是边长的平方,所以面积为8 × 8 = 64平方厘米。

【问题8】一个数加上18等于36,求这个数。

【答案】如果一个数加上18等于36,那么这个数是 36 - 18 = 18。

【问题9】一个班级有30名学生,如果每3名学生组成一个小组,可以组成多少个小组?【答案】30名学生每3名组成一个小组,可以组成30 ÷ 3 = 10个小组。

【问题10】一个数的5倍是35,这个数是多少?【答案】如果一个数的5倍是35,那么这个数是35 ÷ 5 = 7。

(完整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练习题人教版答案

(完整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练习题人教版答案

五年级上册数学练习题人教版答案一、填空。

1、每枝铅笔的价格是ɑ元,小明有x元钱,买了4枝铅笔,还剩元。

2、把0.307,0.3,0.307,0.307,0.37,0.307这六个数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是。

3、根据28×76=2128,可知 2.8×0.76=,21.28÷7.6=。

、10÷11的商用循环小数的简便记法表示是,保留三位小数约等于。

5、等腰梯形的周长是48厘米,面积是96平方厘米,高是8厘米,它的腰是厘米。

6、一个高是4厘米的三角形与边长是4厘米的正方形面积相等,三角形的底是。

7、某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后比原数大8.1,某数是。

、3.07千米=千米米 15分钟=小时9、不计算,在○里填上“﹥”、“﹤”或“﹦”0.75×0.99○0.7.6÷1.4○2.6×1.40.42○0.4×25.7×100○57÷0.0110、广场上的大钟6点敲6下,15秒敲完。

12点敲12下,秒敲完。

二、判断。

1、周长相等的两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相等。

2、一个数除以0.2,商小于这个数。

3、方程的左右两边同时乘以或除以同一个数,左右两边仍然相等。

4、数对表示的位置是第4行,第1列。

5、求商的近似数时,如果要保留一位小数,要除到商的百分位。

三、选择1、如果甲÷1.2=乙×1.2,那么A、甲=乙 B、甲>乙 C、甲<乙2、在盒子里摸大小相同的球,要使摸到的红球的可能性最小,摸到的白球的可能性最大,还有可能摸到黄球。

盒子里至少要装个球。

A、B、C、73、0.37÷0.3,商1.2,余数是A、1B、0.1C、0.014、四年级同学参加兴趣小组,其中绘画有ɑ人,比书法人数的2倍少4人,书法小组有多少人?正确的算式是A、2ɑ-4B、÷2C、÷25、下图中有两个平行四边形,各部分之间的面积关系正确的是A、S1>S2B、S2<SC、S1=S3四、计算1、直接写得数12.5×0.8=15×0.4=.55×1000= 12-6.5-3.5=÷0.05=0.65÷0.1= .7×1.01= 1.8×0.4×0.25=2、计算2.2×0.25+0.28×2.51.6×7.5×1.25201×6.5-6.6.53÷0.4÷2.57.575÷〔×0.2〕3、解方程6.75+3x=8.258.4x-2.8x=17.96=21.64、列式计算一个数的2.5倍,比3.6多1.4,这个数是多少?1.6乘0.5的积除1,得多少?五、看图解题求下面组合图形的面积六、解决问题1、学校图书馆科技书比文艺书的2倍少47本,科技书有495本,文艺书有多少本?2、甲、乙两船同时从相距486千米的两地相对开出,经过6小时相遇,乙船每小时行驶45千米,甲船每小时行驶多少千米?3、一条公路长360米,甲、乙两支施工队同时从公路的两端往中间铺柏油。

最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数学课课练 全册 (含答案)

最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数学课课练  全册  (含答案)

目录1.1 小数乘整数的算理 3 1.2 小数乘整数的算法 5 1.3 练习一7 1.4 小数乘小数的基本算理及算法9 1.5 积的小数位数不够的小数乘法11 1.6 小数乘法的应用13 1.7 练习二15 1.8 积的近似数17 1.9 整数乘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19 1.10 练习三21 1.11 估算解决实际问题23 1.12 分段计费的实际问题251.13 练习四272.1 用数对表示具体情境中物体的位置29 2.2 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物体的位置312.3 练习五333.1 小数除以整数35 3.2 除到被除数的末尾仍有余数的除法37 3.3 整数部分不够商1的除法39 3.4 练习六41 3.5 一个数除以小数43 3.6 被除数的小数位数比除数少的除法45 3.7 练习七47 3.8 用“四舍五入”法取商的近似数49 3.9 认识循环小数、有限小数和无限小数51 3.10 用计算器探索规律53 3.11 练习八55 3.12 解决实际问题57 3.13 练习九59 3.14 整理和复习613.15 练习十634.1 不确定性65 4.2 可能性的大小67 4.3 根据随机现象结果进行推测694.4 练习十一705.1.1 用字母表示算式71 5.1.2 用字母表示运算定律和计算公式73 5.1.3 练习十二75 5.1.4 用字母表示数量关系(1)77 5.1.5 用字母表示数量关系(2)79 5.1.6 练习十三81 5.2.1 方程的意义835.2.4 练习十四89 5.2.5 方程的解91 5.2.6 解简单的方程93 5.2.7 解稍复杂的方程95 5.2.8 练习十五97 5.2.9 x±a=b的应用99 5.2.10 ax±b=c的应用101 5.2.11 练习十六103 5.2.12 ax±ab=c的应用105 5.2.13 x±bx=c的应用107 5.2.14 ax±bx=c的应用109 5.2.15 练习十七111 5.3 整理和复习1135.4 练习十八1156.1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117 6.2 练习十九119 6.3 三角形的面积121 6.4 练习二十123 6.5 梯形的面积125 6.6 练习二十一127 6.7 组合图形的面积129 6.8 不规则图形的面积131 6.9 练习二十二133 6.10 整理和复习1356.11 练习二十三1377.1 两端都栽的植树问题139 7.2 两端都不栽的植树问题141 7.3 封闭曲线上植树的问题1437.4 练习二十四1458.1 小数乘、除法147 8.2 简易方程149 8.3 多边形的面积151 8.4 位置153 8.5 可能性和植树问题155 8.6 练习二十五157小数乘整数的算理1.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全册课时练(附答案)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全册课时练(附答案)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全册课时练(附答案)一、1.7.002.3.569,2.93.第四位4.最大可能是3.05,最小可能是2.95二、0.8×7.3≈61.29×0.54≈0.74.7×2.34≈11三、一支钢笔的价钱是3.18×1.6=5.088元,保留两位小数。

四、狗的嗅觉细胞个数约为2.205亿个。

1.7.002.3.563.3.63万分位4.2.955.35吨1.根据小数乘法定律推广,(8.2+2.4)×5=10.6×5+2.4×52.0.25×2.6×0.4=0.267.69×10+46×0.33+54×0.33=77.92.5×20=5043.2×125-40×0.8=5260.83.17×873+17×127=元4.98×45=4410元1.2×0.8×16.5=15.84元2.8.5×6+4.5×6=78元3.200÷(25×6.8)=1.47,不需要加油4.20.5+42×2.3=108.1元5.1.8×10+2.5×4=28元三、小数除以小数,计算下列各题。

0.6÷0.2=0.75÷0.5=0.28÷0.7=1.2÷0.4=0.96÷0.8=0.35÷0.05=四、小学生们在一次活动中共吃掉了3.6千克的蛋糕,如果有12个小学生参加活动,平均每个小学生吃掉多少千克的蛋糕?答案:一、0.3,0.1,290,2.20.6,0.28,0.4二、3.8,0.24,3.5,480三、3,1.5,0.4四、3.6÷12=0.3(千克)一、循环小数:0.55…、0.2323…、3.3333…、2.xxxxxxxxxxx (38)非循环小数:0.425、5.23二、264÷3.6≈73.33(千米/小时)三、约为12吨四、0.0297(保留两位小数)五、3一、给出了一些数字,需要进行计算。

人教版数学小学五年级上册全册课时练习及答案课后作业布置

人教版数学小学五年级上册全册课时练习及答案课后作业布置

人教版数学小学五年级上册全册课时练习及答案课后作业布置1.1小数乘整数1.1个日记本5.8元,XXX要买3个这样的日记本,需要多少钱呢?2.一袋牛奶重1.25千克,64袋牛奶重多少千克?3.乌龟的爬行速度大约每秒0.05米,兔子的奔跑速度是乌龟的280倍。

兔子的奔跑速度大约每秒多少米?4.在下面的()里填上合适的数,看谁填得最多。

0.48=()×()1答案:1.5.8×3=17.4(元)2.1.25×64=80(千克)3.0.05×280=14(米)4.0.48=2×0.24=0.2×2.4=0.02×24=3×0.16=0.3×1.6=0.03×16(答案不唯一)1.2小数乘小数一、根据第一栏的积直接写出下面各栏的积。

因数因数积752418007.524752.4750.240.750.247.50.24二、先判断积有几位小数,再计算。

0.95×1.25=0.85×5.4=5.1×0.843=3、XXX步行从家到黉舍,每小时走3.05千米,0.4小时抵达,XXX家离黉舍有多远?4、世界上最大的一棵巨衫,质量是蓝鲸的18.7倍,高是蓝鲸体长的3.2倍,这棵巨衫重多少吨?高多少米?2五、比一比,填一填。

30.42.4×5=0.11=1.2×1.50.35答案:一、xxxxxxxx0.181.82、1..594.29933、3.05×0.4=1.22(千米)四、150×18.7=2805(吨)25.9×3.2=82.88(米)五、7.2123.60.480.1320.421.3积的近似数一、填一填。

1.6.995用“四舍五入”法保留两位小数是()。

2.4.3×0.83的积是(),保留一位小数后是()。

3.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如果保留三位小数,要看小数第()。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五年级数学知识点归纳五年级上册知识点概念总结1.小数乘整数的意义:求几个相同加数和的简便运算;一个数乘纯小数的意义是求这个数的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千分之几……是多少。

2.小数乘法法则先按照整数乘法的计算法则算出积,再看因数中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如果位数不够,就用“0”补足。

3.小数除法小数除法的意义与整数除法的意义相同,就是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

4.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计算法则先按照整数除法的法则去除,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如果除到被除数的末尾仍有余数,就在余数后面添“0”,再继续除。

5.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计算法则先移动除数的小数点,使它变成整数,除数的小数点也向右移动几位(位数不够的补“0”),然后按照除数是整数的除法法则进行计算。

6.积的近似数:四舍五入是一种精确度的计数保留法,与其他方法本质相同。

但特殊之处在于,采用四舍五入,能使被保留部分的与实际值差值不超过最后一位数量级的二分之一:假如0~9等概率出现的话,对大量的被保留数据,这种保留法的误差总和是最小的。

7.数的互化(1)小数化成分数原来有几位小数,就在1的后面写几个零作分母,把原来的小数去掉小数点作分子,能约分的要约分。

(2)分数化成小数用分母去除分子。

能除尽的就化成有限小数,有的不能除尽,不能化成有限小数的,一般保留三位小数。

(3)化有限小数一个最简分数,如果分母中除了2和5以外,不含有其他的质因数,这个分数就能化成有限小数;如果分母中含有2和5 以外的质因数,这个分数就不能化成有限小数。

(4)小数化成百分数只要把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同时在后面添上百分号。

(5)百分数化成小数把百分数化成小数,只要把百分号去掉,同时把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

(6)分数化成百分数通常先把分数化成小数(除不尽时,通常保留三位小数),再把小数化成百分数。

(7)百分数化成小数先把百分数改写成分数,能约分的要约成最简分数。

8.小数的分类(1)有限小数:小数部分的数位是有限的小数,叫做有限小数。

例如:41.7 、25.3 、0.23 都是有限小数。

(2)无限小数:小数部分的数位是无限的小数,叫做无限小数。

例如: 4.33 …… 3.1415926 ……(3)无限不循环小数:一个数的小数部分,数字排列无规律且位数无限,这样的小数叫做无限不循环小数。

(4)循环小数:一个数的小数部分,有一个数字或者几个数字依次不断重复出现,这个数叫做循环小数。

例如: 3.555 ……0.0333 ……12.109109 ……;一个循环小数的小数部分,依次不断重复出现的数字叫做这个循环小数的循环节。

例如: 3.99 ……的循环节是“9 ”,0.5454 ……的循环节是“54 ”。

9. 循环节:如果无限小数的小数点后,从某一位起向右进行到某一位止的一节数字循环出现,首尾衔接,称这种小数为循环小数,这一节数字称为循环节。

把循环小数写成个别项与一个无穷等比数列的和的形式后可以化成一个分数。

10.简易方程:方程ax±b=c(a,b,c是常数)叫做简易方程。

11.方程: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

(注意方程是等式,又含有未知数,两者缺一不可)方程和算术式不同。

算术式是一个式子,它由运算符号和已知数组成,它表示未知数。

方程是一个等式,在方程里的未知数可以参加运算,并且只有当未知数为特定的数值时,方程才成立。

12.方程的解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做方程的解。

如果两个方程的解相同,那么这两个方程叫做同解方程。

13.方程的同解原理:(1)方程的两边都加或减同一个数或同一个等式所得的方程与原方程是同解方程。

(2)方程的两边同乘或同除同一个不为0的数所得的方程与原方程是同解方程。

14.解方程:解方程,求方程的解的过程叫做解方程。

15.列方程解应用题的意义:用方程式去解答应用题求得应用题的未知量的方法。

16.列方程解答应用题的步骤(1)弄清题意,确定未知数并用x表示;(2)找出题中的数量之间的相等关系;(3)列方程,解方程;(4)检查或验算,写出答案。

17.列方程解应用题的方法(1)综合法先把应用题中已知数(量)和所设未知数(量)列成有关的代数式,再找出它们之间的等量关系,进而列出方程。

这是从部分到整体的一种思维过程,其思考方向是从已知到未知。

(2)分析法先找出等量关系,再根据具体建立等量关系的需要,把应用题中已知数(量)和所设的未知数(量)列成有关的代数式进而列出方程。

这是从整体到部分的一种思维过程,其思考方向是从未知到已知。

18.列方程解应用题的范围:小学范围内常用方程解的应用题:(1)一般应用题;(2)和倍、差倍问题;(3)几何形体的周长、面积、体积计算;(4)分数、百分数应用题;(5)比和比例应用题。

19.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底×高(推导方法如图);如用“h”表示高,“a”表示底,“S”表示平行四边形面积,则S平行四边=ah20.三角形面积公式:S△=1/2*ah(a是三角形的底,h是底所对应的高)21.梯形面积公式(1)梯形的面积公式:(上底+下底)×高÷2。

用字母表示:(a+b)×h÷2(2)另一计算公式:中位线×高用字母表示:l·h(3)对角线互相垂直的梯形:对角线×对角线÷2扩展资料1.小数分类(1)纯小数:整数部分是零的小数,叫做纯小数。

例如:0.25 、0.368 都是纯小数。

(2)带小数:整数部分不是零的小数,叫做带小数。

例如: 3.25 、 5.26 都是带小数。

(3)纯循环小数:循环节从小数部分第一位开始的,叫做纯循环小数。

例如: 3.111……0.5656 ……(4)混循环小数:循环节不是从小数部分第一位开始的,叫做混循环小数。

3.1222……0.03333……写循环小数的时候,为了简便,小数的循环部分只需写出一个循环节,并在这个循环节的首、末位数字上各点一个圆点。

如果循环节只有一个数字,就只在它的上面点一个点。

2.循环节的表示方法小数化分数分成两类。

一类:纯循环小数化分数,循环节做分子;连写几个九作分母,循环节有几位写几个九。

另一类:混循环小数化分数(问题就是这类的),小数部分减去不循环的数字作分子;连写几个9再紧接着连写几个0作分母,循环节是几个数就写几个9,不循环(小数部分)的数是几个就写几个0。

3.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等于两组邻边的积乘以夹角的正弦值;4.三角形的面积(1)S△=1/2*ah(a是三角形的底,h是底所对应的高)(2)S△=1/2acsinB=1/2bcsinA=1/2absinC(三个角为∠A∠B∠C,对边分别为a,b,c,参见三角函数)(3)S△=abc/(4R) (R是外接圆半径)(4)S△=[(a+b+c)r]/2 (r是内切圆半径)(5)S△=c2sinAsinB/2sin(A+B)五年级下册知识点概括总结1.轴对称:如果一个图形沿一条直线折叠,直线两侧的图形能够互相重合,这个图形就叫做轴对称图形,这时,我们也说这个图形关于这条直线(成轴)对称。

对称轴:折痕所在的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

如下图所示:2.轴对称图形的性质把一个图形沿着某一条直线折叠,如果它能够与另一个图形重合,那么就说这两个图形关于这条直线对称,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折叠后重合的点是对应点。

轴对称和轴对称图形的特性是相同的,对应点到对称轴的距离都是相等的。

3.轴对称的性质经过线段中点并且垂直于这条线段的直线,叫做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这样我们就得到了以下性质:(1)如果两个图形关于某条直线对称,那么对称轴是任何一对对应点所连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2)类似地,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是任何一对对应点所连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3)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的点与这条线段的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

(4)对称轴是到线段两端距离相等的点的集合。

4.轴对称图形的作用(1)可以通过对称轴的一边从而画出另一边;(2)可以通过画对称轴得出的两个图形全等。

5.因数整数B能整除整数A,A叫作B的倍数,B就叫做A的因数或约数。

在自然数的范围内例:在算式6÷2=3中,2、3就是6的因数。

6.自然数的因数(举例)6的因数有:1和6,2和3。

10的因数有:1和10,2和5。

15的因数有:1和15,3和5。

25的因数有:1和25,5。

7.因数的分类除法里,如果被除数除以除数,所得的商都是自然数而没有余数,就说被除数是除数的倍数,除数和商是被除数的因数。

我们将一个合数分成几个质数相乘的形式,这样的几个质数叫做这个合数的质因数。

8.倍数:对于整数m,能被n整除(n/m),那么m就是n的倍数。

如15能够被3或5整除,因此15是3的倍数,也是5的倍数。

一个数的倍数有无数个,也就是说一个数的倍数的集合为无限集。

注意:不能把一个数单独叫做倍数,只能说谁是谁的倍数。

9.完全数:完全数又称完美数或完备数,是一些特殊的自然数。

它所有的真因子(即除了自身以外的约数)的和(即因子函数),恰好等于它本身。

10.偶数:整数中,能够被2整除的数,叫做偶数。

11.奇数:整数中,能被2整除的数是偶数,不能被2整除的数是奇数,12.奇数偶数的性质关于奇数和偶数,有下面的性质:(1)奇数不会同时是偶数;两个连续整数中必是一个奇数一个偶数;(2)奇数跟奇数和是偶数;偶数跟奇数的和是奇数;任意多个偶数的和都是偶数;(3)两个奇(偶)数的差是偶数;一个偶数与一个奇数的差是奇数;(4)除2外所有的正偶数均为合数;(5)相邻偶数最大公约数为2,最小公倍数为它们乘积的一半。

(6)奇数的积是奇数;偶数的积是偶数;奇数与偶数的积是偶数;(7) 偶数的个位上一定是0、2、4、6、8;奇数的个位上是1、3、5、7、9。

13.质数:指在一个大于1的自然数中,除了1和此整数自身外,没法被其他自然数整除的数。

14.合数:比1大但不是素数的数称为合数。

1和0既非素数也非合数。

合数是由若干个质数相乘而得到的。

质数是合数的基础,没有质数就没有合数。

15.长方体:由六个长方形(特殊情况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围成的立体图形叫长方体.长方体的任意一个面的对面都与它完全相同。

16.长、宽、高:长方体的每一个矩形都叫做长方体的面,面与面相交的线叫做长方体的棱,三条棱相交的点叫做长方体的顶点,相交于一个顶点的三条棱的长度分别叫做长方体的长、宽、高。

17.长方体的特征:(1)长方体有6个面,每个面都是长方形,至少有两个相对的两个面完全相同。

特殊情况时有两个面是正方形,其他四个面都是长方形,并且完全相同。

(2)长方体有12条棱,相对的棱长度相等。

可分为三组,每一组有4条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