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古诗文复习教案

合集下载

古诗词复习教案(5篇)

古诗词复习教案(5篇)

古诗词复习教案(5篇)第一篇:古诗词复习教案古诗词复习设计理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使学生在轻松积极的氛围中积累运用,掌握知识。

“以三维目标”为指导,突出“方法与能力”的目标。

引导学生在复习实践中发现规律,总结方法,提升能力,增加积累。

教学目标:1、复习古诗。

2、灵活积累、运用古诗,感受古诗的美和积累古诗的良好习惯。

3、培养竞争意识和合作精神,激发学生对祖国灿烂的古诗文化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通过读古诗文,并学会灵活运用古诗词。

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中国的文化源渊流长,古诗是其中的一座大观园,那一首首古诗就是花园里奇丽的小花,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个大观园。

1、先说说你熟悉的诗人有哪些?2、李白、杜甫、王安石、苏轼、王维、陆游、王昌龄等等这些都是我们熟悉的诗人。

他们的诗篇有着极其鲜明的个人风格,可以说是自成一派。

于是,人们便送给他们各种各样的美称。

3、同学们知道这些称号分别是指哪个诗人吗?诗仙白居易《赠汪伦》诗圣王维《春夜喜雨》诗佛李白《忆江南》诗魔杜甫《游子吟》诗囚孟郊《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4、知识补充。

诗仙——唐代诗人李白他的诗充满了积极浪漫主义色彩。

唐代诗人贺知章叹赏李白的诗,把他比作天上下凡的“仙人”。

后来人们就称李白为“诗仙”。

诗圣——唐代诗人杜甫他的诗气势雄浑、绚丽含蓄,具有很高的思想性和艺术性。

历代的许多诗人都把他的诗奉为学习的典范,尊称他为“诗圣”。

诗魔——唐代诗人白居易他写诗非常刻苦,过分的诵读和书写,竟到了口舌生疮、手指成胝的地步,所以人称“诗魔”。

诗囚——孟郊:孟郊把诗看作生命中最重要的事情,好像成为诗的囚徒一般。

诗佛——王维:王维一生信仰佛教,而且在他的诗歌中也透露出浓浓的佛教意味。

二、回顾交流,熟记诗词1、其实 ,我国各个朝代都有许多著名的诗人、词人 ,都留下了许多著名的诗词,同学们都记住了哪些呢?请大家回忆一下,在小组里背背吧。

初中语文古诗复习教学设计

初中语文古诗复习教学设计

初中语文古诗复习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古诗的基本概念和特点,了解古诗的题材和表现手法。

2.掌握古诗的常见艺术手法和修辞手法。

3.通过学习古诗,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和高雅的文学修养。

二、教学内容1.课文选择本次教学选取了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杜甫的《月夜忆舍弟》、陆游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二首·其一》等经典古诗作为教学材料。

这些诗歌内容丰富,意境深远,使学生在欣赏诗歌的同时,也能领略到古人的生活情趣。

2.教学重点(1)理解古诗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2)掌握古诗的常见艺术手法和修辞手法。

3.教学难点(1)理解古诗中的隐喻和象征。

(2)运用诗歌语言进行情感表达。

三、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对古诗的一些简介和背景知识的讲解,引起学生对古诗的兴趣并了解古诗的重要性。

2.展示与讲解展示选取的古诗,老师通过朗读和示范解读的方式,让学生感受诗歌的美妙和深远的内涵。

同时,讲解古诗的特点、题材和修辞手法,让学生对古诗有更全面的认识。

3.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根据诗歌的理解和感受进行讨论。

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和观点,通过合作学习的方式,激发他们的思考和创造力。

4.合作阅读学生根据分组讨论的结果,选取一个古诗进行合作阅读。

每个小组选派一位代表,对所选诗歌进行朗读和解读,并向全班呈现。

其他小组成员可以提问或发表自己对诗歌的理解和感受。

5.诗歌分析老师对学生的合作阅读进行点评和总结,引导学生分析古诗中的隐喻和象征,提高他们对古诗的理解和解读能力。

6.写作训练给学生一些写作训练题,让他们通过写作来表达自己对古诗的理解和感悟。

鼓励学生运用诗歌语言,进行情感表达,培养他们的审美情感和文学修养。

7.课堂展示学生将自己的作品进行课堂展示,与全班分享自己的成果。

通过展示,激发学生对古诗的兴趣,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和表达能力。

8.课堂总结老师对本节课的学习进行总结和回顾,强调古诗的重要性和学习古诗的意义。

中考古诗文名句默写复习教案

中考古诗文名句默写复习教案

中考古诗文名句默写复习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中考常见题型,掌握应对方法。

2、转换复习角度,学会归纳整理,以此来达到提高复习效率的目的。

教学重点:1、拓宽思路,掌握方法。

教学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语: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这句话很好地阐明了学习和思考的关系,希望同学们在这节课上把学习和思考相结合,复习旧知识,思考新方法,获得更多的收获。

二、明确今天的学习内容是古诗文名句的默写。

三、了解《课程标准》对古诗词的阅读要求:1、诵读古代诗文,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背诵优秀诗文50篇。

对古诗词阅读的评价建议是:2、评价学生阅读古代诗词和浅易文言文,重点在于考查学生记诵积累的过程,考察他们能否凭借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诗文的大意。

教学大纲的要求是:3、诵读古代诗词和浅易文言文,能借助工具书理解内容,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

相关链接二:中考语文对古诗词的考查内容:1、积累默写,2、古诗词赏析。

体现于“积累与运用”板块。

(三名:名篇、名段、名句)四、根据题型,把握考点:了解中考古诗文默写的常见题型及示例。

(1)对接型默写:要求直接按课文原句填写上句或下句。

示例:默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2)理解型默写:采用提示篇名、内容要点及作用等方式,要求选填出合适的句子。

示例:古诗文默写:《桃花源记》中能充分展现老有所养、幼有所长的和乐情景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运用型默写:设计某种情景,根据情景内容选填恰当的古诗文句子。

示例:古诗文默写:我国信息产业起步晚,发展快,颇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之势。

(用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的诗句填写)(4)开放型默写:提出一种要求,让学生根据要求默写,答案多样化。

人教部编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古诗文复习》优秀教案设计

人教部编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古诗文复习》优秀教案设计
翻译:每天有朝廷供给的粮食,父母每年有皮衣和葛衣送来,没有挨饿受冻的忧虑;坐在高大的屋子里诵读诗书,不再有奔走的辛劳了。
(6)诋我夸际遇之盛而骄乡人者,岂知余者哉!
翻译:如果有人说我这是向同乡夸耀自己际遇畅顺,荣升大官的话,是不了解我啊!
(5)复习指导三
内容:《鱼我所欲也》、《送东阳马生序》、《词四首》背诵,文章理解、重点内容梳
(5)《渔家傲·秋思》中由视觉的景物描写勾勒出边塞悲凉的句子是: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6)《渔家傲·秋思》中表现战士们思念家乡又渴望建功立业的矛盾心情的句子: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7)《江城子·密州出猎》中找出运用典故,表现作者希望再展宏图为国立功的句子是: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8)《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写出战斗之激烈和顺利的语句是: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答:求书之难 借书抄书,录毕走送
求师之难 尝趋百里外,从先达叩问
求学之难 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3)《送东阳马生序》的中心意思是什么?请简要概括。
答:本文作者以自己青少年时期在艰难条件下刻苦学习的亲身经历,劝勉当时的太学生不要辜负良好条件,要刻苦读书,以期有成。
(4)《渔家傲·秋思》的中心思想是什么?
(9)《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一词中感情急转直下一落千丈从而表达作者壮志未酬的抑郁、愤慨之情的语句是: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3、文章内容理解
(1)《鱼我所欲也》第一段的论述思路是怎样的?
答:首先,孟子用 “鱼与熊掌的取舍”比喻“生命与大义的取舍”,自然地引出了“舍生取义”这个观点。 (类比引出论点、比喻论证)
(三)复习指导二
内容:《鱼我所欲也》、《唐雎不辱使命》、《送东阳马生序》的重点句子翻译和特

初中语文古诗文复习教案

初中语文古诗文复习教案

初中语文古诗文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复习,使学生掌握初中阶段所学的古诗文知识点,提高学生的古诗文阅读理解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采用分类复习、比较复习、迁移复习等方法,引导学生系统地复习古诗文,提高学生的复习效果。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古诗文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古诗文素养,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

二、教学内容1. 古代诗歌:包括绝句、律诗、词、曲等,重点复习各诗体的特点及常见诗人的作品。

2. 古代散文:包括叙事、议论、抒情等,重点复习文言文的基本语法、句式和常见的修辞手法。

3. 古典名著:复习初中阶段所学的古典名著,提高学生对名著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古诗文的基本知识点,如诗体、修辞手法、语法句式等。

2. 教学难点:古诗文的理解和欣赏,以及对名著的深入解读。

四、教学方法1. 采用分类复习法,将古诗文按诗体、题材等进行分类,有助于学生系统地掌握知识点。

2. 比较复习法,将相似的古诗文进行对比,分析其异同,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

3. 迁移复习法,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问题中,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安排1. 课时:本教案共需10课时,每课时45分钟。

2. 教学过程:第1-2课时:复习古代诗歌,包括绝句、律诗、词、曲等。

第3-4课时:复习古代散文,包括叙事、议论、抒情等。

第5-6课时:复习古典名著,提高学生对名著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第7-8课时:进行古诗文阅读训练,巩固所学知识。

第9-10课时:进行古诗文知识测试,检查复习效果。

六、教学策略1. 互动讨论: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和感悟,增强课堂的互动性。

2. 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典型古诗文案例,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文的特点和内涵。

3. 小组合作: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共同完成复习任务,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

七、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中考古诗复习教案

中考古诗复习教案

中考古诗复习教案教案标题:中考古诗复习教案教案目标:1. 通过本教案的学习,学生将能够回顾和理解中考范围内的古诗知识。

2. 学生将能够分析和解读古诗,理解其中的意象和主题。

3. 学生将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古诗的创作和表演。

教学重点:1. 回顾和理解中考范围内的古诗知识。

2. 分析和解读古诗,理解其中的意象和主题。

教学难点:1. 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古诗的创作和表演。

教学准备:1. 中考范围内的古诗教材和课件。

2. 古诗解析和分析的参考资料。

3. 古诗创作和表演的相关素材和道具。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利用图片、音频或视频等多媒体资源,引入古诗的学习话题,激发学生对古诗的兴趣。

2. 通过提问或小组讨论,了解学生对古诗的了解和认识。

二、知识回顾(15分钟)1. 通过课件或教材,复习中考范围内的古诗知识,包括古诗的定义、特点和常见的古诗体裁等。

2. 分享古诗的背景知识,让学生了解古诗的时代背景和作者的生平等。

3. 分析和解读几首中考常见的古诗,引导学生理解其中的意象和主题。

三、知识拓展(20分钟)1. 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首未学过的古诗,进行分析和解读。

2. 小组展示:每个小组派代表进行古诗的解读和分析,其他小组进行评价和提问。

3. 教师点评:对学生的解读和分析进行点评和指导,纠正错误的理解,加深正确的认识。

四、能力提升(20分钟)1. 古诗创作:引导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进行古诗的创作,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

2. 古诗表演:学生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古诗,进行表演,可以是朗诵、舞蹈、音乐等形式。

3. 互动交流:学生进行古诗表演后,其他同学进行评价和提问,促进互动交流和学习。

五、总结与反思(10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强调学生在复习中考古诗时需要注意的要点。

2. 学生反思本节课的学习收获和困难,提出问题和建议。

教学延伸:1. 学生可以自主选择其他古诗进行解读和分析,扩展古诗知识面。

语文教案复习古诗文

语文教案复习古诗文

作为学生的我们,每到期末考试前,总是会遭受重重的复习压力。

而在各学科中,语文的复习无疑是最为重要的一环。

而复习古诗文则成为了汲取语文知识的重要途径,同时也可以丰富我们的文化素养。

本文就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些复习古诗文的方法和技巧,帮助大家在复习中事半功倍。

第一、阅读古诗文的演练阅读古诗文是复习的重中之重,也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

要想掌握古诗文,就必须要进行大量的阅读,尤其是要注意理解其中的意境和寓意。

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阅读和思考,例如文学史的角度、文化历史的角度、艺术风格的角度等等。

从而更深刻地理解和欣赏其中的精髓所在。

在阅读古诗文的过程中,还可以进行背诵和朗读。

通过背诵,不但可以熟悉语音语调和语言结构,还可以深入地了解诗文所表达的情感和意蕴。

而通过朗读,既可以锻炼语言表达能力,又可以更好地体味诗词文采和韵律之美。

第二、分析古诗文的结构和语言特点古诗文的结构和语言特点是其独特之处,很多时候正是这些特点才能够使我们感受到其中的美妙所在。

古诗文的结构形式有很多,例如五言、七言、律诗、绝句等等,每种结构都各有千秋,有自身的特点和韵味。

而在语言特点方面,古诗文强调意境和形式的兼顾,注意运用修饰成分和修辞手法,精练、唯美、含蓄深刻。

因此,分析古诗文的结构和语言特点,不仅可以丰富我们的语言知识,还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欣赏古诗文的风采和韵味。

第三、了解古代诗人和历史文化背景古代诗人的生平、思想和艺术成就都是非常值得我们学习和探讨的。

他们的作品不仅仅是文学艺术上的精品,也代表了当时的社会文化面貌和历史背景。

因此,在复习古诗文的过程中,了解古代诗人和历史文化背景,可以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领悟古诗文所传递的意蕴和情感。

第四、笔记整理和复习总结复习古诗文不仅要进行大量的阅读和研究,还需要进行笔记整理和复习总结。

对于每一篇诗文,都可以拟定一份复习笔记,记录下其结构、主题、意境、语言特点等各方面的内容。

在复习过程中,根据自己的笔记进行反复阅读和总结,加深记忆和理解,同时还可以发现和解决自己的问题和疑问,弥补知识漏洞,提高综合素质。

七上语文复习教案(上课)

七上语文复习教案(上课)

七上语文复习教案(上课)第一章:古诗文复习一、教学目标1. 复习并掌握古诗文中的重点字词。

2. 提高对古诗文的理解和鉴赏能力。

3. 培养学生的朗读和背诵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回顾本册书中的古诗文篇目,如《春晓》、《登鹳雀楼》等。

2. 重点复习古诗文中的生僻字词和重点词语。

3. 分析古诗文的意境、韵律和修辞手法。

三、教学步骤1. 引导学生复习古诗文篇目,提醒学生注意生僻字词的读音和书写。

2. 讲解古诗文中的重点词语,解释词语的含义和用法。

3. 分析古诗文的意境、韵律和修辞手法,引导学生进行鉴赏。

4. 组织学生进行朗读和背诵练习,提高学生的朗读和背诵能力。

四、课堂练习1. 请学生默写古诗文中的重点字词。

2. 请学生分析一首古诗文的意境和修辞手法。

五、课后作业1. 复习本节课的古诗文内容,巩固所学知识。

2. 选择一首古诗文进行朗读和背诵练习。

第二章:现代文复习一、教学目标1. 复习并掌握现代文中的重点字词。

2. 提高对现代文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3. 培养学生的阅读和思考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回顾本册书中的现代文篇目,如《荷塘月色》、《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等。

2. 重点复习现代文中的生僻字词和重点词语。

3. 分析现代文的主题、结构和表达手法。

三、教学步骤1. 引导学生复习现代文篇目,提醒学生注意生僻字词的读音和书写。

2. 讲解现代文中的重点词语,解释词语的含义和用法。

3. 分析现代文的主题、结构和表达手法,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

4. 组织学生进行阅读和思考练习,提高学生的阅读和思考能力。

四、课堂练习1. 请学生默写现代文中的重点字词。

2. 请学生分析一篇现代文的主题和结构。

五、课后作业1. 复习本节课的现代文内容,巩固所学知识。

2. 选择一篇现代文进行阅读和思考练习。

第三章:作文复习一、教学目标1. 复习并掌握作文的基本技巧和写作方法。

2. 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创造力。

3. 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和习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语文古诗文复习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中考常见题型,掌握应对方法。

2、转换复习角度,学会归纳整理,以此来达到提高复习效率的目的
教学重点、难点
背诵、默写名句,掌握答题技巧,朗诵、解析,学会欣赏诗词的内容、特色,识记名句,感悟其中的思想感情。

设计意图
语文新课标明确规定,7-9年级要背诵读古诗80首,古诗文名句的默写在近年的中考语文中占有一定的比分,因其内容多、范围广、故而失分现象比较严重,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这一知识点,我就设计了这堂课。

教具安排
小黑板、多媒体。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激趣·导入
同学们,我们学过背过默过很多古诗文,你能为这些画面配上一句古诗文吗?
(每组配一幅)
(多媒体出示春夏秋冬4幅画面)
⊙描写春天的诗:
诗名是《钱塘湖春行》,诗句是: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忆江南》,诗句是: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春望》,诗句是: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游园不值》,诗句是:满园春色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咏柳》,诗句是: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描写夏天的诗:
诗名是《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诗句是: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西江月》,诗句是: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诗句是: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描写秋天的诗:
诗名是《江南逢李龟年》,诗句是: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九月九日忆……》,诗句是: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过故人庄》,诗句是: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秋词》,诗句是: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描写冬天的诗:
诗名是《左迁至蓝关……》,诗句是: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白雪歌送武……》,诗句是: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教师讲述:这几年,古诗文名句的积累和运用成为中学语文必考内容。

根据新课标和教学大纲的要求,对古诗文的学习要做到:能诵读古代诗文,准确背诵,默写一定数量的名篇。

评价学生阅读古代诗词和浅显文言文的能力,重点在于考察学生记诵积累的过程。

试题主要以默写题的形式出现。

一、根据题型,把握考点:了解中考古诗文默写的常见题型及示例。

1对接型默写:要求直接按课文原句填写上句或下句。

示例:默写:
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2理解型默写:采用提示篇名、内容要点及作用等方式,要求选填出合适的句子。

示例:古诗文默写:
<桃花源记》中老有所养、幼有所长的和乐情景的句子是: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3运用型默写:设计某种情景,根据情景内容选填恰当的古诗文句子。

示例:古诗文默写:
我国信息产业起步晚,发展快,颇有“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之势。

(用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的诗句填写)
4开放型默写:提出一种要求,让学生根据要求默写,答案多样化。

示例:
《过零丁洋》一诗中,表现诗人文天祥(写出诗人的名字)高尚节操和舍生取义的生死观,从而感召后代许多志士仁人为正义事业而英勇献身的诗句是: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3)在“中国现代文学馆”中,有人借用李白《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中的诗句为“冰心馆”题了词。

你觉得最有可能的一句是__中间小谢又清发_。

(4)如何正确对待别人的优点和缺点呢?孔子曾说过:_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5)同学们,不要徘徊,不要惆怅,迎着困难,勇敢向前,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你们眼前将一片灿烂辉煌;大家时刻关注着你们,援助的手一直伸向你们,“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我们的心将永远连在一起。

(从陆游的《游山西村》和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选择恰当的句子填写。


4、扩展性性积累。

(题干设置一定情境,要求考生调动课内外古诗词的储备来应答,答案是开放的。


(1)古诗词中有许多表现惜时或劝学内容的名句,请写出其中连续的两句。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或“少年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2)我们课内外学过的古诗词中,有不少含有深刻的哲理,请你写出一个含有哲理的诗句。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以下作为参考: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3)从积累的古诗文中,写出与“鸟”有关的完整语句。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空悠悠。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宵。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山下兰芽短浸……潇潇暮雨子规啼。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4)赠别诗在我国古诗占重要地位,许多著名诗人都有优秀作品,
李白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诗句是: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渡荆门送别》,诗句是: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刘禹锡的《酬乐天杨州初逢席上见赠》,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诗句是: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李商隐的《无题》,诗句是: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5)李白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请任意写出两句能体现他浪漫主义风格的诗: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6)沙尘肆虐之下,人们对蓝天碧水,绿树红花的珍爱愈加强烈。

你心中理想的自然环境是怎样的?请借用古诗文中的名句来表达,写出连续的两句。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

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7)阅读下面古诗,按要求回答问题。

题破山寺后禅院(常建)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

(1)第三、四句表现了破山寺后禅院环境___清幽___的特点。

(2)第五、六句表现了作者_欢快和空灵_的心境。

(3)“万籁此都寂”与“但闻钟磬音”是否矛盾,为什么?
不矛盾。

禅院的钟磬之音袅袅传来不绝于耳,有赖于万物之音全部消失,禅院的空寂可见一斑,这就是“禅院的空寂可见一斑,这就是“以声衬静”的妙处。

三、课堂小结。

对于中考古诗文名句默写的复习应该做到:
全面复习,了解题型,掌握方法,巩固练习。

结语: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希望同学们做好充分的准备,迎接中考,迎接人生的挑战!
四、布置作业:
1、完成练习。

2、参考老师的分类整理,自己对古诗文名句进行归纳整理。

3、诵读课外名句,扩大积累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