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作文写作指导:如何进行动作描写
动作描写的方法

动作描写的方法动作描写是文学作品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它可以让读者更加身临其境地感受到故事中人物的情感和情景。
在文学创作中,如何生动地描写人物的动作,是每一个作家都需要认真思考和努力提高的技能。
下面,我们将介绍一些动作描写的方法,希望能够对您的创作有所帮助。
首先,要注重细节。
在描写人物动作时,要注重细节,通过细微的动作来展现人物的性格和情感。
比如,一个人的眼神、微笑、手势等细节都可以表现出他内心的世界。
通过这些细节的描写,读者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人物,增强故事的真实感和代入感。
其次,要注重动作与情感的结合。
人物的动作往往与其内心的情感密切相关,因此在描写动作时要注重情感的表达。
比如,一个人的紧握拳头可能表现出他的愤怒或者决心,一个人的颤抖可能表现出他的恐惧或者激动。
通过动作与情感的结合,可以使人物形象更加鲜活生动。
再次,要注重动作的环境融合。
人物的动作往往是在特定的环境中展现出来的,因此在描写动作时要注重环境与动作的融合。
比如,在一个狭小的房间里,人物的动作可能会显得局促而紧张;在广阔的原野上,人物的动作可能会显得潇洒而豪迈。
通过环境与动作的融合,可以使人物的动作更加贴近现实,增强作品的真实感。
最后,要注重动作的节奏感。
人物的动作在故事中往往会有一定的节奏感,这种节奏感可以增强作品的张力和吸引力。
比如,在紧张的情节中,人物的动作可能会显得急促而有力;在悲伤的情节中,人物的动作可能会显得缓慢而沉重。
通过动作的节奏感,可以使作品更加引人入胜,让读者产生共鸣。
总之,动作描写是文学作品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可以让读者更加深入地了解人物的情感和情景。
在创作过程中,我们可以通过注重细节、动作与情感的结合、动作的环境融合以及动作的节奏感来提高动作描写的质量,使作品更加生动和真实。
希望以上方法对您的创作有所帮助,期待您在动作描写方面取得更大的进步!。
中考作文---记叙文中的动作描写

中考作文---记叙文中的动作描写1、表现为一个过程,如赛跑的过程、钓鱼的过程、做游戏的过程等。
2、人物性格、情感、品质、思想的具体表现。
看一个人,不光要听他是怎么说的,还要看他是怎么做的。
因此,动作描写是直接刻画人物形象,展现人物精神面貌,把人物写“活”的又一重要手段。
怎样把人物的动作写具体呢?大家读读下面这段话,看看你能否悟出一些方法。
(1)描写人物动作要准确。
这里的“准确”,包括两层含义:一是体现人物特点,二是符合生活实际。
这是把动作写具体的首要条件。
不同性别、性格、年龄、身份的人,动作的特点也一定是不同的;人在不同情景、环境中,动作的特点更是不同的。
很简单的事例:男生吃西瓜的动作,和女学生一定是不同的;小磊,那可是班上有名的“小迷糊”。
一次,他拎着书包走进学校,看见写字课代表正在教室门口检查同学们的写字用具,不禁叫道:“糟了!”他用手掌拍打着自己的头,转身就往家跑。
“小磊,怎么又回来了?”妈妈问。
他也顾不上回答,三步并作两步奔回自己的房间。
屋子里乱糟糟的,连被子还没叠呢。
“毛笔,毛笔!”他找了柜子又翻抽屉,总算在床底下找到了毛笔和墨,可涮笔瓶呢?他猛然想起上次大字课回来,他用瓶子捞鱼,放在窗台上了。
他提起瓶子,一股臭味扑鼻而来。
原来瓶子里的鱼死了,已经泡了好几天了。
小磊赶忙把臭水连鱼一块倒掉,抄起桌上的笔墨,夹着瓶子奔出家门。
屋子里柜子张着嘴,椅子翘着腿,抽屉伸着舌头,都在责骂小磊不把它们放好。
小磊冒着满头大汗,一路上也不住地责备自己。
等他气喘吁吁地跑进校门时,校园里早已鸦雀无声了。
三伏天,半天又没喝到一口水,时吃起西瓜的动作与平日也一定是不同的。
这就提醒同学们,在描写人物动作时,务求做到“准确”二字——抓住人物动作的特点写,抓住人物在特定情境中动作的特点写;实事求是,人物是怎么做的,就怎么写,真实地反映生活实际。
如:例段中“拎着书包走进学校”,“用手掌拍打着自己的头,转身就往家跑”,“三步并作两步奔回自己的房间”,“抄起桌上的笔墨,夹着瓶子奔出家门”等,这些行为、动作描写准确贴切,生动、形象地刻画出一个既淘气又毛手毛脚,生活和学习缺少条理的同学的形象。
中考作文动作描写的技巧

中考作文动作描写的技巧
动作描写是作文中非常重要的部分,它可以让作品更加生动、具有感染力。
以下是一
些中考作文动作描写的技巧,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 用动词丰富描述:动词是动作描写中最为关键的部分,选择准确的动词可以让读
者清晰地感受到人物的动作。
不要用“走”,而是用“跑、踱步、飞奔”等形象生动的词
语来描述。
2. 利用形容词描绘细节:在描述动作的过程中,可以借助形容词来描绘动作的细节。
可以用“轻盈地跳过”、“沉重地踏入”等来使动作更加具体、生动。
3. 注意节奏和速度的描写:在动作描写中,要注意描述人物的动作节奏和速度,比
如“迅速地”、“缓慢地”等,可以让读者更好地感受到人物的动作状态。
4. 注意人物情绪的描绘:动作描写不仅仅是简单的描述人物动作,还需要考虑人物
的情绪在动作中的影响。
可以描述人物的紧张、兴奋、疲惫等情绪,以增加动作描写的真
实感。
5. 多维度的描写:在描述动作时,可以从多个维度入手,比如描写人物的动作、情感、环境等,这样可以使动作描写更加丰富多彩。
中考作文四百字动作描写片段大全

中考作文四百字动作描写片段大全全文共8篇示例,供读者参考中考作文四百字动作描写片段大全篇11、一个保姆曾经用她的人格担保,对我发誓说,这种情况已成习惯,只要一听到酒灌酒瓶的响声,他便乐不可支,放佛听到了天上的仙乐一般。
保姆们看到他这种怪脾气,每天早晨都用小刀对他敲打酒杯,或用瓶塞敲打酒瓶,或用壶盖敲打酒壶,逗他取乐。
一听见这样的声音,他便浑身打战,晃脑袋,摆身子,手指乱抓象弹琴,屁股放屁象放铳。
2、他抬头一看,船头上站着好几个雄赳赳、深目高鼻的外国兵,更把他吓得索索的抖,两只腿上想要一点力气都没有了,忙找了三四个人,拿他架着送到船上。
他此时魂灵出窍,脸色改变,早已呆在那里,拨一拨,动一动,连着片子也没有投,手亦忘记拉了。
3、智深大踏步近众人面前来,那张三、李四便道:“小人兄弟们特来参拜师父。
”口里说,便向前去,一个来抢左脚,一个来抢右脚。
智深不等他沾身,右脚早起,腾的把李四先踢下粪窖里去;张三恰待走,智深左脚早起,两个泼皮都踢在粪窖里挣扎。
后头那二三十个破落户惊得目瞪口呆。
4、小丽抿着嘴,弓着腰,蹑手蹑脚地,一步一步慢慢地靠近它。
靠近了,靠近了,又见她悄悄地将右手伸向蝴蝶,张开的两个手指一合,夹住了粉蝶的翅膀。
小丽高兴得又蹦又跳。
5、从谈话开始,他一直是两只手盖住他右边的衣襟的角。
当他拿手套作证时,他那两只长时间没离开衣襟角的手掌已是满是汗水。
“这是他的致命处!”少剑波心里想,所以从开始谈话,少剑波并没有看这家伙的眼睛,而是不住地用眼瞟着他那僵直不正常的两只手。
少剑波越看,这家伙越盖得紧,甚至偶尔有点微微的抖动。
6、萧长贵一听强盗二字,更吓得魂不附体,马上想穿裤子逃命。
急忙之中又没有看清,拿裤脚当作裤腰,穿了半天只伸下一只腿去,那一只腿抵死伸不下去。
他急了,用力一登,豁拉一声,裤子裂开了一大条缝。
至此方才明白穿倒了,重新掉过来穿好。
把长衣披在身上,来不及钮扣子,拿扎腰拦腰一捆,拖一双鞋。
7、奶奶将右脚绷着,向鞋子口里溜进去,筋脉凸兀的手紧紧抓着门框,将左脚轻轻抬起,紧绷着的脚小心向鞋口一插,又往里扎了扎,接着踩了几踩,让自己的脚更舒适些,满意地出门了。
中考满分作文动作描写(推荐6篇)

中考满分作文动作描写(推荐6篇)中考满分作文动作描写1片段作文——动作描写例文赏析:我看见他带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
他用双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
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
——朱自清《背影》动作描写练习一:请你挑选。
1、我(拿捏)了一小团汤圆粉,(搓揉)成个圆球,中间(弄按)了个窝,把准备好的汤圆馅子(放塞)进窝里,然后使劲地(搓揉)。
过了一会,我想,汤圆一定很圆了吧?可当我(放摊)开手一看,却傻了眼,汤圆馅都出来了。
我只好又在大碗里(拿捏)了一小团粉子,把破了的地方补上,再(搓揉)了(搓揉)。
第一个汤圆终于做成功了。
2、她把饭盒盖好,模仿着电视里店小二的动作,把右手往前一(伸扬摊),偏偏一脚(踩踏踢)空,装菜的饭盒一下子(飘滑飞)了出去,砰地一声(撞碰)到墙上。
盒盖(弹碰)开了,菜(泼散撒)了一地,本来黄澄澄的鸡蛋,这下(掉落)在灰尘里,变成了灰鸡蛋了。
她从地上(爬站)了起来,看着这幅“惨景”,眼泪慢慢地(流落渗)了出来。
动作描写练习二:请你换词。
“拿”教室里,同学们正在大扫除。
大家干得真欢,有的把桌子拿到一边,有的把讲台拿()到了走廊里,小明刚拿()来一脸盆清水,小华又拿()起桶朝水龙头跑去几个力气较小的女同学立刻拿()起扫帚,扫起地来动作描写练习三:片段填空。
妈妈先把白菜一片片洗干净,又一片片()起来,左手()住菜,右手()起刀,一刀一刀地()着,把白菜()成一个个的小方块,剩下的菜叶放在旁边。
开始炒菜了,妈妈先把锅()在火上,等锅烧热后把油()进锅里,不一会儿,锅里()起了油烟,发出“嗞嗞”的声响。
妈妈先把切好的葱花()进锅里,等葱花变黄,()起一股香味,又把菜()进锅里,()起锅铲,不停地()着。
等菜慢慢由白变黄,妈妈再()入酱油、醋、()上盐,接着用铲子()几下,()上白糖、味精,迅速把锅()下来,()几下,就出锅了。
动作描写作文指导

举手投足,尽显个性
单击此处添加副标题内容
动作描写写作指导 汇报日期
202X
一、明概念 晓作用
单击此处添加副标题内容
汇报人姓名 汇报日期
什么是动作描 写?
用动词把人物富有特征的动 作形象地描绘下来,以表现 人物的性格、品质、身份、 地位、处境、状态,这就是 动作描写。
动作描写的主要作用
揭示人物的性格特征
表现人物心理状态
二、学经典 悟方法
1. … …拔下一根毫毛,吹口仙气,叫:“变!”变作一管浓墨双毫笔,在那中间 柱子上写一行大字云:“齐天大圣到此一游。”写毕,收了毫毛。又不庄尊, 却在第一根柱子根下撒了一泡猴尿。翻转筋斗云,径回本处,站在如来掌内道: “我已去,今来了。你教玉帝让天宫与我。”如来骂道:“我把你这个尿精猴 子!你正好不曾离了我掌哩!”大圣道:“你是不知。我去到天尽头,见五根肉 红柱,撑着一股青气,我留个记号在那里,你敢和我同去看么!”如来道: “不消去,你只自低头看看。”那大圣睁圆火眼金睛,低头看时,原来佛祖右 手中指写着“齐天大圣到此一游”。大指丫里,还有些猴尿臊气,大圣吃了一 惊道:“有这等事,有这等事!我将此字写在撑天柱子上,如何却在他手指上? 莫非有个未卜先知的法术。我决不信,不信!等我再去来!”
方法五:综合多 种描写法
单击此处 添加大标 题内容
这时候,一个披着黑色大围巾的高身材的老妇人 走近来了。她默默地走过那些红军身边,在坟旁跪下, 从黑色的大围巾底下取出又一支蜡烛来。这一只和坟 上的快点完的那一支一模一样,显然是一对。老妇人 蹲下身去拾起那蜡烛头,把那新的一支点着,插在那 老地方。她站起来的时候,行动很困难,离她最近的 红军士兵小心地把她扶了起来。 即使在这个当儿,老妇人也没有说话,她不过抬起 眼睛来,朝这些脱了帽的肃立着的人们看了一眼,十分 庄严地对他们深深一鞠躬;然后,把她的黑色大围巾拉直 了,颤巍巍地走了。没有再回过头来,看一下那蜡烛和 那些士兵。 ——西蒙诺夫《蜡烛》
动作描写方法

动作描写方法动作描写是文学创作中非常重要的一环,通过生动的动作描写可以让读者更加深入地感受到故事情节和人物的情感,增强作品的表现力和吸引力。
在创作过程中,如何运用恰当的语言来描绘各种动作是至关重要的。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用的动作描写方法,希望能够对文学创作者有所帮助。
首先,动作描写要注重细节。
细节是动作描写的灵魂所在,只有通过细腻的描写才能让读者身临其境。
比如,不要简单地写“她走路”,而是可以写成“她轻盈地踱步”,这样读者就能够感受到主人公的轻盈和优雅。
再比如,不要简单地写“他笑了”,而是可以写成“他露出了灿烂的笑容,眼中闪烁着温暖的光芒”,这样读者就能够感受到主人公内心的喜悦和温暖。
其次,动作描写要注重动作与情感的结合。
动作是人物情感的外在表现,通过动作描写可以更好地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
比如,当主人公感到愤怒时,可以写成“他猛地拍在桌子上,怒火中烧”,这样读者就能够感受到主人公内心的愤怒和激动。
再比如,当主人公感到悲伤时,可以写成“她泪流满面,抱着孩子放声大哭”,这样读者就能够感受到主人公内心的悲伤和无助。
另外,动作描写要注重动作与环境的融合。
环境是动作发生的背景,通过环境的描写可以更好地展现动作的情境和氛围。
比如,当主人公行走在春日的田野上时,可以写成“她踩着嫩绿的青草,微风拂过,花香扑鼻”,这样读者就能够感受到春日田野的清新和宁静。
再比如,当主人公在狂风暴雨中奔跑时,可以写成“他奋力奔跑,雨水如注,雷声隆隆”,这样读者就能够感受到狂风暴雨中的惊险和紧张。
最后,动作描写要注重动作与节奏的把握。
节奏是动作描写的节奏感,通过节奏的把握可以更好地展现动作的速度和力度。
比如,当主人公迎着风奔跑时,可以写成“他疾风骤雨般地奔跑”,这样读者就能够感受到主人公奔跑的迅猛和激烈。
再比如,当主人公在慢慢行走时,可以写成“她慢条斯理地踱步”,这样读者就能够感受到主人公行走的从容和优雅。
总之,动作描写是文学创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通过细节、情感、环境和节奏的描写,可以让作品更加生动和具有感染力。
初中摘抄动作描写

初中摘抄动作描写在文学创作中,动作描写是塑造人物形象、渲染场景氛围的重要手段。
对于初中生来说,掌握动作描写的方法,不仅有助于提升写作水平,还能丰富想象力。
以下是一篇关于初中摘抄动作描写的文档,供同学们参考。
一、人物动作描写1.跑步:他瞪大眼睛,紧咬牙关,双臂迅速摆动,仿佛一只脱缰的野马,向终点冲去。
2.跳舞:她踮起脚尖,如同一只轻灵的白天鹅,在舞台上翩翩起舞,优雅动人。
3.吃饭:他狼吞虎咽地扒拉着碗里的饭菜,不时地发出满意的呻吟声。
4.生气:她紧皱眉头,眼睛瞪得圆圆的,双手叉腰,怒气冲冲地盯着对方。
5.欢呼:他们兴奋地跳起来,高声欢呼,相互拥抱,共同分享胜利的喜悦。
二、动物动作描写1.猫捉老鼠:猫咪瞪大眼睛,悄无声息地靠近老鼠,突然伸出利爪,将老鼠捉住。
2.马奔腾:骏马昂首阔步,鬃毛随风飘扬,四蹄翻飞,如同一道闪电划过草原。
3.鸟儿飞翔:鸟儿展开翅膀,翱翔在蓝天白云之间,自由自在,令人羡慕。
4.狗追球:狗狗兴奋地奔跑,尾巴摇曳,一口咬住飞来的球,兴高采烈地跑回来。
5.蝴蝶翩翩:蝴蝶在花丛中翩翩起舞,翅膀轻轻扇动,犹如一幅美丽的画卷。
三、场景动作描写1.雨中奔跑:他们在雨中尽情奔跑,雨水打在脸上,带来一丝清凉,欢笑声洒满大地。
2.沙滩玩耍:孩子们在沙滩上堆沙堡,捡贝壳,追逐嬉戏,留下欢乐的脚印。
3.晨练:老人们在公园里打太极拳,动作缓慢而有力,呼吸均匀,展现出健康的气息。
4.篝火晚会:人们围着篝火载歌载舞,欢声笑语,火光映照着每个人快乐的笑脸。
5.夜晚漫步:情侣们在月光下漫步,手牵手,低声细语,享受着宁静的夜晚。
通过以上动作描写,我们可以看到,丰富的动作描写能使文章更具生动性和感染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考作文写作指导:如何进行动作描写
写人,免不了要描写人的动作,因为一个人的思想、品质、性格
和作风,往往能通过行为动作来表现。
如同学们学过的《金色的鱼钩》一课中,有这样一段描写老红军的话:“他坐在那里捧着搪瓷碗,嚼
着几根草根和我们吃剩的鱼骨头,嚼了一会儿,就皱着眉头硬咽下去。
”
这段话描写了红军老班长连续五个动作。
用“坐、捧、嚼、皱、咽”五个准确的动词,写出了老班长在二万五千里长征途中,为照料
小战友、日夜操劳、精神疲乏的神态。
“捧”字,突出了老班长对那
几根草根和“我们”吃剩的鱼骨头的珍惜:“嚼”、“皱”、“咽”
三个动词,写出了草根和鱼骨头难以咽下以及老班长饥饿的水准。
通
过这些动作的描写,表现了红军老班长在艰苦的条件下,顽强抗争的
坚毅性格和舍己为人的崇高品质。
怎样描写人物的动作?
(一)描写人物动作,最重要的是注意观察。
在日常生活中要格外
留心,观察周围各种人形形色色的行为动作,特别要注意不同的人的
动作特征,抓住特征仔细地反复地实行观察。
如下面例段:
1、小丽抿着嘴,弓着腰,蹑手蹑脚地,一步一步慢慢地靠近它。
靠近了,靠近了,又见她悄悄地将右手伸向蝴蝶,张开的两个手指一合,夹住了粉蝶的翅膀。
小丽高兴得又蹦又跳。
2、他弯着腰,篮球在他的手下前后左右不停地拍着,两眼溜溜地
转动,寻找“突围”的机会。
突然他加快了步伐,一会左拐,一会右拐,冲过了两层防线,来到篮下,一个虎跳,转身投篮,篮球在空中
划了一条漂亮的弧线后,不偏不倚地落在筐内。
捉蝴蝶、打篮球,都是我们常见的活动,有的甚至是同学们亲自
参加过的。
但写起来却不具体。
上述两段描写,因为作者观察仔细,
把捉蝴蝶,打篮球的动作、神态写得栩栩如生。
(二)是要抓住最能突出人物性格、身份特点的动作描写。
请看下列例段:
1、他50多岁了。
戴着一副高度近视眼镜。
他战战兢兢取下眼镜,用衣服的下摆随手擦了擦镜片。
“嗯嗯……”他刚要讲话,忽然想起
了什么,手忙脚乱地在盘子里找了找,又匆匆往口袋里掏了掏,掏出
了一盒火柴,这才放心地又“嗯嗯”两声,站直身子,用特别响亮的
声音说:“现在开始看老师做实验!”
2、教室里打得乌烟瘴气。
毛老师气咻咻地站在门口,他头上冒着
热气,鼻子尖上缀着几颗亮晶晶的汗珠,眉毛怒气冲冲地向上挑着,
嘴却向下咧着。
看见我们,惊愕地眨了眨眼睛,脸上的肌肉一下子僵
住了,纹丝不动,就像电影中的“定格”。
我们几个也都像木头一样,钉在那里了。
3、老人的双手很灵巧。
一个泥人在他手里诞生,只要几分钟。
看
他又拿起一团泥,先捏成圆形,再用手轻轻揉搓,使它变得柔软起来,光滑起来。
接着,又在上面揉搓,逐步分出了人的头、身和腿。
他左
手托住这个泥人,右手在头上面摆弄着,不一会儿,泥人戴上了一顶
偏偏的帽子。
上述三段都抓住了最能突出人物特点的动作。
例一写的是一位高度近视的老教师。
通过“用衣服的下摆擦镜片”、“手忙脚乱地在盘子里找”、“匆匆地往口袋里掏”等动作的
描写,写出了一个高度近视、动作不利索且有点“糊涂”的老教师的
特点;例二,主要抓住性格暴躁的人生气时,面部表情动作的特点来描
写的。
如:“气咻咻地站在门口”、“头上冒着热气”、“眉毛怒气
冲冲向上挑”、“嘴向下咧着”、“肌肉纹丝不动”等,把生气时的
面部表情写得生动而逼真。
例三则是抓住捏泥人的动作特点,写出了
一位心灵手巧的老艺人形象。
(三)是要准确而恰当地使用动词且不重复。
读读下列例段,看看各段中带点的词的作用。
他左脚尖顶住起跑线,膝盖一弯,稳稳地蹲着。
两手就像两根木
柱插在地上,整个身体微微前倾,那架势,就像一只起飞的雄鹰。
这短短的几句话中,用了“顶、弯、蹲、插、倾、飞等”6个动词,把赛场上运动员起跑的预备姿式描写得准确而逼真。
她挤进大门,把担子撂下地;走上前去,将地上的草揽好,用膝头
压着,俯下身,双手使劲勒紧草腰子,提起来,扔到院墙角落。
段中带点的这些动词用得非常贴切。
写出了一个能干、利索、有
力气,干活熟练的农村姑娘的形象。
她看见奶奶站起来,双手抓着锅盖向上揭。
吃力地揭了几次,才
稍稍揭开一条缝。
一股浓烟从灶口冲出来,差点熏着奶奶的脸。
奶奶
随便用袖子拂了拂布满皱纹的脸,又摇摇头,自言自语地说:“老了,不中用啰!”
这段话描写的是一位老奶奶干家务活的动作。
用“揭、冲、熏、拂、摇”等动词,准确而恰当地写出了老人干活动作的特点。
上述各
例说明,描写人物的动作必须选用准确、恰当的动词,才能具体形象
地写出人物的动态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