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作描写作文指导
《动作描写作文指导》教案

《动作描写作文指导》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并掌握动作描写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2.培养学生观察生活、捕捉细节的能力。
3.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增强作文的生动性和表现力。
二、教学重点1.动作描写的定义及作用。
2.动作描写的具体方法和技巧。
3.运用动作描写使作文更具生动性。
三、教学难点1.如何捕捉生活中的细节进行动作描写。
2.动作描写与情感表达的结合。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向学生展示一篇优秀的动作描写作文,让学生初步感受动作描写的美。
2.提问:同学们,你们觉得这篇文章中的动作描写有哪些特点?它为什么能让我们感受到作文的生动性?二、动作描写的定义及作用1.讲解动作描写的定义:对人物的行为、动作进行具体、细腻的描绘。
2.讲解动作描写的作用:使作文更具生动性,增强作文的表现力。
三、动作描写的具体方法和技巧1.方法一:细化动作,抓住细节示例:他拿起杯子,轻轻拂去上面的灰尘,然后慢慢倾斜,将水倒入杯中。
2.方法二:运用动词的多样性示例:他瞪大了眼睛,张大了嘴巴,仿佛看到了什么不可思议的事情。
3.方法三:结合情感表达示例:他愤怒地挥舞着拳头,仿佛要将心中的怒火发泄出来。
四、实例分析2.让学生尝试修改一篇作文,加入动作描写,使其更具生动性。
第二课时一、课堂讨论1.让学生分享自己修改的作文,互相交流心得。
2.教师点评学生的作文,指出优点和不足。
二、动作描写练习1.让学生观察教室里的某个同学,用动作描写的方式描述他的行为。
2.学生现场写作,教师巡回指导。
三、作业布置1.根据课堂所学,完成一篇动作描写作文。
2.下节课分享作文,进行评价。
第三课时一、作文分享1.让学生分享自己的作文,互相交流心得。
2.教师点评学生的作文,指出优点和不足。
2.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以及如何在作文中运用动作描写。
三、课后拓展1.让学生收集生活中的动作描写素材,进行整理和创作。
2.鼓励学生多读优秀作文,学习借鉴他人的动作描写技巧。
中考作文动作描写的技巧

中考作文动作描写的技巧
动作描写是作文中非常重要的部分,它可以让作品更加生动、具有感染力。
以下是一
些中考作文动作描写的技巧,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 用动词丰富描述:动词是动作描写中最为关键的部分,选择准确的动词可以让读
者清晰地感受到人物的动作。
不要用“走”,而是用“跑、踱步、飞奔”等形象生动的词
语来描述。
2. 利用形容词描绘细节:在描述动作的过程中,可以借助形容词来描绘动作的细节。
可以用“轻盈地跳过”、“沉重地踏入”等来使动作更加具体、生动。
3. 注意节奏和速度的描写:在动作描写中,要注意描述人物的动作节奏和速度,比
如“迅速地”、“缓慢地”等,可以让读者更好地感受到人物的动作状态。
4. 注意人物情绪的描绘:动作描写不仅仅是简单的描述人物动作,还需要考虑人物
的情绪在动作中的影响。
可以描述人物的紧张、兴奋、疲惫等情绪,以增加动作描写的真
实感。
5. 多维度的描写:在描述动作时,可以从多个维度入手,比如描写人物的动作、情感、环境等,这样可以使动作描写更加丰富多彩。
【小学片段作文指导】动作描写

【小学片段作文指导】动作描写
今天,老师说要写作文,要写“动作描写”。
我得意地想:我终于成功也可以展现我的“特技”了!
下课铃声响了,我飞快地冲向教室,得象一匹脱缰的野马。
我冲到操场,灿烂的阳光着我的脸,暖洋洋的。
我迫不及待地端起跳绳,开始了我的表演。
我迅速快速转动着手中的绳子,绳子像一条灵话的蛇,在空中飞舞。
我的脚也紧接着节奏快速跳跃,彷佛踩着轻快的音乐,跳得越来越快。
“哇!好厉害!”旁边的小伙伴得意地叫着。
我她听见了,心里美滋滋的,十分猛然用力地跳了过来。
忽然间,绳子打在我的脚背上,痛得我“哎呦”一声,差一点摔倒。
我懊丧地踢了踢地面,又恢复伸手接过跳绳,决定了一下姿势,一直跳了起来。
我的动作越加娴熟,跳绳非常快,仿似要飞过来一样。
我闭起眼睛,好似置身于于一个神奇无比的世界,那里蕴满着快乐和希望。
又一次,我跳实在太累,收起跳绳,正坐在草地上,喘着粗气。
瞧着天空,我仿若看见了那天空中飘舞的白云,像一个个快速跳跃的小精灵,在向我招手呢!。
动作描写作文教学(参考实录)

罗纳尔多瞅准对方两名队员不小心撞到一起的绝好
机会,在中场加快速度,从对方直逼而上的另一名队员
右侧迅速①插上,伸出左脚轻轻一②勾,习惯性地用小
腿一③颠将球稳住,球像被施了魔法般敏捷地④绕过对
方另一名防守队员。对方还没反应过来,他已经以迅雷
不及掩耳之势飞速向禁区⑤冲去,疾如电,快如风,以
灵活逼真的假动作,带球一连⑥躲过对方3名后卫的阻
例:“敲门”动作
“敲门”这个动作事件可以分解为如下几 个小动作:
走到门前
准确地描述出这几 个连续动作,组成
举起手
流畅的句子,就能 具体地写出人物
弯曲手指
敲门
“敲门”的经过了。
他穿戴整齐地来到妈妈的门前,轻轻推了 一下,门紧闭着,里面似乎有亮光。他迟 疑地举起了右手,想了想,慢慢弯曲食指, 轻轻地敲在门上,里面没有反应,又敲了 三下,仍然没有动静。他鼓起勇气,又轻 轻地敲了敲,还是没有人出来开门。
男孩吃饭、女孩吃饭、 老人吃饭。
同样是吃饭,为什么你们 的动作会截然不同呢?
12
回今 到点天 家钟你 中。们 吃好早 午了饭 饭,没 ,好吃 怎不, 么容到 吃易了 ?
你坐个半 又下面的 怎来包时今 么吃,候天 吃中 吃你 ?饭点了
,钟两点
11 12
每个人 的动作在不 同情境、不 同身份、不 同年龄上都 会有自身的 特点。
击,⑦看准机会,巧妙⑧避开已扑到跟前的守门员,猛
地⑨起脚怒⑩射,“唰”的一声,球应声入网。
观察动作要仔细,一步一步分解开。 巧用动词须推敲,准确生动最为高。 妙用修饰添文采,栩栩如生动起来。
你在饭后散步时的“走”和上学要迟到时 的“走”是一样的吗?肯定是不一样的。 你在平时喝水时,可能是“拿起杯子,把 杯子凑到嘴边,一仰脖,喝一口。”而当 你渴极了或者是时间紧急的时候,你会怎 样喝水呢?肯定是“一把抓过杯子,凑到 嘴边,一仰脖,‘咕咚’灌下一大口”, 你看,同样是你这个人,同样是喝水,因 为情境不同,表现出来的动作不同,所选 用的动词肯定也是不一样的。
作文《动作描写作文指导》教案设计

《动作描写作文指导》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动作描写的基本技巧和方法。
2. 培养学生观察生活、捕捉细节的能力。
3. 提高学生作文中的动作描写水平,使作文更具生动性和真实性。
二、教学内容:1. 动作描写的基本概念和作用。
2. 动作描写的技巧和方法。
3. 动作描写在作文中的应用实例。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动作描写的基本技巧和方法。
2. 教学难点:如何将动作描写应用于作文中,使作文更具生动性和真实性。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动作描写的基本概念、技巧和方法。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动作描写在作文中的应用实例。
3. 实践演练法:让学生进行动作描写的实践练习。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动作描写在作文中的重要性。
2. 新课导入:讲解动作描写的基本概念和作用。
3. 技巧讲解:介绍动作描写的技巧和方法,如观察、捕捉细节等。
4. 案例分析:分析动作描写在作文中的应用实例,让学生感受动作描写的魅力。
5. 实践演练:让学生进行动作描写的实践练习,教师给予指导和反馈。
6. 总结与拓展: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布置课后作业,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多观察、多练习动作描写。
7. 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写一篇以动作描写为主题的作文,体现本节课所学内容。
六、教学评价:1. 学生对动作描写的基本概念和作用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对动作描写技巧和方法的运用能力。
3. 学生作文中动作描写的水平和生动性。
七、教学资源:1. 教材:相关动作描写的文章和作文指导书籍。
2. 课件:动作描写的图片、案例分析等。
3. 练习材料:相关动作描写的作文题目和素材。
八、教学进度安排:1. 课时:本节课计划用1课时完成。
2. 教学环节:导入(5分钟)、新课导入(10分钟)、技巧讲解(10分钟)、案例分析(10分钟)、实践演练(10分钟)、总结与拓展(5分钟)。
九、教学注意事项:1. 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动作描写作文指导

举手投足,尽显个性
单击此处添加副标题内容
动作描写写作指导 汇报日期
202X
一、明概念 晓作用
单击此处添加副标题内容
汇报人姓名 汇报日期
什么是动作描 写?
用动词把人物富有特征的动 作形象地描绘下来,以表现 人物的性格、品质、身份、 地位、处境、状态,这就是 动作描写。
动作描写的主要作用
揭示人物的性格特征
表现人物心理状态
二、学经典 悟方法
1. … …拔下一根毫毛,吹口仙气,叫:“变!”变作一管浓墨双毫笔,在那中间 柱子上写一行大字云:“齐天大圣到此一游。”写毕,收了毫毛。又不庄尊, 却在第一根柱子根下撒了一泡猴尿。翻转筋斗云,径回本处,站在如来掌内道: “我已去,今来了。你教玉帝让天宫与我。”如来骂道:“我把你这个尿精猴 子!你正好不曾离了我掌哩!”大圣道:“你是不知。我去到天尽头,见五根肉 红柱,撑着一股青气,我留个记号在那里,你敢和我同去看么!”如来道: “不消去,你只自低头看看。”那大圣睁圆火眼金睛,低头看时,原来佛祖右 手中指写着“齐天大圣到此一游”。大指丫里,还有些猴尿臊气,大圣吃了一 惊道:“有这等事,有这等事!我将此字写在撑天柱子上,如何却在他手指上? 莫非有个未卜先知的法术。我决不信,不信!等我再去来!”
方法五:综合多 种描写法
单击此处 添加大标 题内容
这时候,一个披着黑色大围巾的高身材的老妇人 走近来了。她默默地走过那些红军身边,在坟旁跪下, 从黑色的大围巾底下取出又一支蜡烛来。这一只和坟 上的快点完的那一支一模一样,显然是一对。老妇人 蹲下身去拾起那蜡烛头,把那新的一支点着,插在那 老地方。她站起来的时候,行动很困难,离她最近的 红军士兵小心地把她扶了起来。 即使在这个当儿,老妇人也没有说话,她不过抬起 眼睛来,朝这些脱了帽的肃立着的人们看了一眼,十分 庄严地对他们深深一鞠躬;然后,把她的黑色大围巾拉直 了,颤巍巍地走了。没有再回过头来,看一下那蜡烛和 那些士兵。 ——西蒙诺夫《蜡烛》
作文动作描写指导

佳作展示:
主题4、妈妈炒鸡蛋
妈妈往碗里打了三个鸡蛋,撒上 一些盐,然后用筷子顺时针不停地搅 动,待到蛋液搅匀后,她在炒锅里放 上油,不一会儿,炒锅里腾起了油烟 子,她快速地把蛋液倒进去,“嗞啦” 一声,然后拿起锅铲翻动了起来,嘴 里哼着小曲。很快,鸡蛋便炒好了。
一双敏锐的眼睛 一个善于捕捉的大脑 一颗懂得感受的真心
只有描 写行动,人 物才能站起 来。 —老舍
写人物要多
行动少说话。 ——高尔基
描写人,是容易的。描
写人的心灵,则是艰难的,
因为心灵应该通过人的肢体 的姿态和动作去表现。
—— 达 ·芬奇
动作描写,就是对人物行为、 动作的描写。通过描写人物做什么 和怎样做来表现人物的性格特点和 精神面貌,凸现人物的个性特征— —思想的、品格的、性格的、心理 的以及习惯的。
下面句子中标注红色的动词,能否互换,并 说明理由。 我到了自家的房门外,我的母亲早已迎着出 来了,接着便飞出了八岁的侄儿宏儿。 ——鲁迅《故乡》 “飞”字写出了孩子的活泼、灵 巧。而母亲年事已高,用“迎”字更符合她的年 龄特点。“迎”表明母亲对长年飘泊在外的儿子 的思念,所以早早就在门外迎接了,而小孩比较 好奇,因此看到亲人回来,他就“飞”过来了。
加修饰成分,加强动作描写的效果。
1、我小心翼翼地伸出左脚去探那块岩 石,而且踩到了它。 ——莫顿· 亨特《走一步,再走一步》 2、他把自己吹得像一条鼓满了风的帆 船,来势汹汹地向他走来,瞪着一双大眼 睛,脸涨得通红。 ——安徒生《丑小鸭》
和其它人物描写的方法相结合
(动作描写不是孤立的,它常常和人物的吃相
他还没等菜上齐,就急急忙忙地 拿起筷子,端起大碗,对着想吃的菜 猛地一夹,合着饭呼呼地往嘴里送, 撑得两腮鼓鼓的,嘴角边还有几颗米 粒挂在上面,也顾不得擦去,整个人 的吃相就像一只饿极了的小猫。
作文指导动作描写 【完整版】

作文指导:动作描写一、导入:什么是动作描写?【定义】人物的动作描写指描写人物富有特征性的动作,以表现人物的性格、品质、身份、地位、处境、状态。
【要点】能表现人物的性格、心理。
二、欣赏名段,整体感知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的月台,就不容易了。
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在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
——《背影》师:这是朱自清先生写自己父亲的一篇文章,故事发生在火车站台,当时朱自清已经20来岁了,父子即将分别,父亲执意要为我买橘子的情景。
说说看,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父亲学生交流,发言。
教师归纳:正是这样一些动作描写,“攀”、“缩”、“倾”,为何用“攀”不用“抓”因为无物可抓,只能用手按住,然后用力支撑起身体向上“攀”这需要力量,而一个上了年纪的父亲,这一“攀”是多么地令人揪心啊!用“缩”字有什么好处“缩”字说明无处可蹬,脚是悬空的,这样全身的力量全在手上了,如果手掌支撑不住,那就有摔下去的危险。
这时的儿子,心情该多么得紧张啊!同样,用“倾”字用得也十分巧妙。
父亲的身体肥胖,自然不像小伙子那样灵便,他“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一个“倾”字表明父亲要爬上月台虽然十分艰难,但又十分努力的样子。
这是一个艰难努力的背影!但也正是如此,更让我们感受到了深深的父爱,慈父情深!三、总结写作方法方法一:选用准确的动词描写。
方法二:把人物的动作细致入微地描摹出来(即在动词前添加恰当的修饰语),恰当运用比喻、夸张等修辞手法。
方法三:动作描写要符合人物的身份和年龄特点。
方法四:选择那些最能揭示人物性格、心理的动作进行描写。
四、试身手天啊!要迟到了。
我()被子,()床来,()衬衣,()鞋子,几步()洗手间,然后()毛巾,在脸上()几下,()屋子。
教师提示:运用准确的动词和恰当的修饰语注意事项:A、不是人物的所有动作都有描写的必要。
B、要通过人物动作来刻画人物性格。
C、要善于抓住那些最能体现人物性格,最能反映人物内心世界的动作进行简要的或细致的描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动作描写作文指导(人教版必修)有这样一个故事:有个哑女卖刀,她不能说话,无法用富有诱惑力的广告语宣传自己的产品。
于是她就在大庭广众中当场演示刀的锋利。
她把刀搁在铁丝上,一瞬间,细铁丝分为两截,而刀刃无损;她又手起刀落,面前的粗铁丝转眼间被分成数截,但刀刃锋利如初。
哑女虽未说一句话,但她的摊位前排起长龙,人们争相购买她的菜刀。
顾客们众口一词:“好就好在她是通过自己的动作徕说话,令顾客信服。
”哑女卖刀如此,我们写作文也是这样。
作文时我们把人物的一举一动细致描写,写出人物具体动作,那么所写的形象就会跃然纸上,活起来。
怎样把人物的动作写具体呢?这就要求我们用准确的动作词来写人物的活动过程,把人物的大动作分解成一个个连贯的小动作,用慢镜头的方式一一描绘出来。
例如:有位同学写了“猪八戒到河边喝水”这们的情节。
这样写太概括,太笼统,动作不具体,因而不生动。
在老师的指导下他修改为:“猪八戒急急忙忙跑到河边,也不管水黑不黑、脏不脏,趴下身子,撅起屁股,张开大嘴就‘咕噜咕噜’喝起来。
”这里的“跑到、趴下、撅起屁股、喝起来”等一系列动词把猪八戒“渴不择水”的喝水动作具体描绘出来,因而形象生动传神。
在写作文时,老师总是告诉我们要写出一个人做事情时的动作。
如实地写好一个人的动作,才能够把人物写活。
老师说的话是有道理的。
描写人物的动作,写出人物是“怎样做的”是表现人物精神品质的一种方法。
如果我们学会在作文中细致地描写人物的动作,那么人物的形象就能栩栩如生地展现在读者面前。
那么,怎样写好人物的动作呢?要做到以下两点。
一、写出连贯的动作描写一个人的动作要进行分解,也就是说一个人的动作是由一系列地动作构成的。
把一个大动作分解成几个小动作,抓住人物最有特征的动作,一一进行叙述,那么整篇文章就能把人物动作写具体了。
有些同学认为人物动作难写,原因是人物的动作往往是一闪而过,既难观察又难描写。
其实,再复杂、连贯的动作,都不是一下子就能完成的,在观察和描写时,如果把动作分解成若干步骤,一步一步仔细观察,并选择恰当的动词一步一步地描写,就不难把人物动作写具体了。
例如:他把爆竹放到地上,身子离得老远,伸长胳膊,一点儿一点儿地往前凑。
他手打着哆嗦,还没等点着爆竹芯,吓得扭头就跑。
这个片断中的一连串动作可以分解为三步:1、把爆竹放在地上;2、伸长胳膊往前凑;3、手打哆嗦,扭头就跑。
可以用“放到、伸长、凑、打哆嗦、跑”等五个动词,准确地描述出这几个连续动作,既具体地写出了“他”放爆竹的经过,又生动地表现出“他”胆小、谨慎的性格特点。
二、准确运用词语描写人物行动.这里的“准确”,包括两层含义:一是体现人物特点,二是符合生活实际。
这是把行动写具体的首要条件。
不同性别、性格、年龄、身份的人,行动的特点也一定是不同的;人在不同情景、环境中,行动的特点更是不同的。
写好人物的举止动作,能更好地表现人物鲜明个性与思想境界,使人物形象更具活力。
例如:《景阳冈》一文中描写武松打虎那一节,通过劈下来,抱起,跳、退、丢、揪、按、踢、揪住、只顾打等一系列动作,把武松打虎的情景描写得非常具体生动。
因此,在描写人物动作时,要准确使用词语,精选动词,力求把人物的动作写得准确、具体、鲜明,这样才能把人物的动作、形象,逼真地写出来。
很简单的事例:男生吃西瓜的行动,和女学生一定是不同的;三伏天,半天又没喝到一口水,此时吃起西瓜的行动与平日也一定是不同的。
这就提醒同学们,在描写人物行动时,务求做到“准确”二字——抓住人物行动的特点写,抓住人物在特定情境中行动的特点写;实事求是,人物是怎么做的,就怎么写,真实地反映生活实际在描写人物的动作时,还应注意以下几点:1.要表现人物的品质我们常说:“行动从思想中来”,就是说人物的行动要符合人物的思想品质,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性格,不同的感情,不同的内心世界。
具有典型意义的人物动作描写,能使人物形象更加生动,更加鲜明。
在描写人物动作时,不仅要写出他在做什么,而更重要的是描写他是怎样做的。
通过人物的动作描写,表现人物的性格特点和精神面貌。
2.写人叙事中穿插写人物的动作描写不是孤立的,要放在具体的事件中写人物的动作,也就是说在叙事过程中,需要表现人物某方面的特点或品质时,可进行一连串的动作描写,使人物通过典型的、细致的动作描写,更形象生动地展现在读者面前。
3.要分步写清楚在对人物动作进行细致观察后,即要把人物做事情的全过程写清楚,又要把人物活动的每个步骤一步一步地写具体,这样才能够使得人物形象鲜明,文章层次清楚。
习作训练:一、按照下面的步骤,把下面颠倒的句子,按顺序重新排列好,整理成一篇短文。
第一步,看。
先看一看这篇短文有几句话,每句话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第二步,想。
要先想想这篇短文说的是什么事,想象事情的发生、发展和结果。
第三步,排。
按照想好的顺序,依照每句话的内容,依次把句子排列好。
第四步,验。
把排列好的句子读几遍,看看前后句子之间是不是连贯、通畅,如有问题需要进一步修改。
炒鸡蛋①这时,油锅腾起油烟子。
②就这样,炒鸡蛋做好了。
③只听嗞啦一声,他把鸡蛋倒在锅里。
④他往碗里打了三个鸡蛋,撒上盐,用筷子搅匀。
⑤很快,端起锅抖了两下,锅里的鸡蛋翻了两个过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依据训练内容提示的中心句,展开情节,刻画人物的动作,把内容写具体。
例如1:中心句:小松开始爬竿啦。
写具体:小松开始爬竿啦。
只见他纵身一跃,用力抓住竹竿,像敏捷的猴子,迅速地爬了上去。
不一会儿,他就爬到了竿顶。
多高兴啊,他笑着向下张望。
例如2:中心句:小红走出教室,奔向雨中写具体:小红走出教室,站在走廊里,抬起头,望了望越下越大的雨,猛地缩起胳膊,踮起脚,向雨中奔去。
例如3:在放学的路上,我看见一位盲人老爷爷慢慢地向前走着。
把这句话改得更具体些吗?写具体:在放学的路上,我看见一位盲人老爷爷一只手拿着竹竿,不停地敲打着地面,两只脚小心地向前挪动着。
训练内容:第一段:妈妈开始做饭啦。
第二段:弟弟在打乒乓球。
第三段:奶奶在给花浇水。
第四段:小明认真写作业。
第五段:小芳低头画图画。
阅读作文大家读读下面这段话,看看你能否悟出一些方法。
小磊,那可是班上有名的“小迷糊”。
一次,他拎着书包走进学校,看见写字课代表正在教室门口检查同学们的写字用具,不禁叫道:“糟了!”他用手掌拍打着自己的头,转身就往家跑。
“小磊,怎么又回来了?”妈妈问。
他也顾不上回答,三步并作两步奔回自己的房间。
屋子里乱糟糟的,连被子还没叠呢。
“毛笔,毛笔!”他找了柜子又翻抽屉,,总算在床底下找到了毛笔和墨,可涮笔瓶呢?他猛然想起上次大字课回来,他用瓶子捞鱼,放在窗台上了。
他提起瓶子,一股臭味扑鼻而来。
原来瓶子里的鱼死了,已经泡了好几天了。
小磊赶忙把臭水连鱼一块倒掉,抄起桌上的笔墨,夹着瓶子奔出家门。
屋子里柜子张着嘴,椅子翘着腿,抽屉伸着舌头,都在责骂小磊不把它们放好。
小磊冒着满头大汗,一路上也不住地责备自己。
等他气喘吁吁地跑进校门时,校园里早已鸦雀无声了。
(1)描写人物行动要准确。
这里的“准确”,包括两层含义:一是体现人物特点,二是符合生活实际。
这是把行动写具体的首要条件。
不同性别、性格、年龄、身份的人,行动的特点也一定是不同的;人在不同情景、环境中,行动的特点更是不同的。
这就提醒同学们,在描写人物行动时,务求做到“准确”二字——抓住人物行动的特点写,抓住人物在特定情境中行动的特点写;实事求是,人物是怎么做的,就怎么写,真实地反映生活实际。
例如:例段中“拎着书包走进学校”,“用手掌拍打着自己的头,转身就往家跑”,“三步并作两步奔回自己的房间”,“抄起桌上的笔墨,夹着瓶子奔出家门”等,这些行为、动作描写准确贴切,生动、形象地刻画出一个既淘气又毛手毛脚,生活和学习缺少条理的同学的形象。
(2)描写人物的行动要细致。
①人物的行为都不是孤立的,都是由若干连续的动作组合而成的。
要把人物的行动写具体,首先要对人物的行为进行“分解”、展开——先怎样,又怎样,最后怎样。
想好以后,再按照这些动作的先后次序,逐一地、有条理地、连贯地写出来。
当然,描写要有目的,事先要想好为什么写这个动作和那个动作,而不能一股脑儿全写出来。
例如:例段中,作者把小磊回家取写字用具的经过分成“发现没带用具、回家去取→找柜子、翻抽屉→返回学校”这三层,每一层又都将行为作了细致的分解;然后一层一层地、有顺序地进行描写。
这样,整个经过既顺畅,又具体。
②在描写每一个动作时,不但要写清人物做了什么,还要写出人物是在什么情境、背景下做的,是怎么做的——写出人物动作表现时的神态、语言、心理等。
“做什么”、“在什么背景下做”和“怎么做”,这些都是人物动作描写的内容。
把这些内容写清楚,人物的动作描写自然也就具体了。
例如:例段中,“三步并作两步奔回自己的房间”、“气喘吁吁地跑进校门”这两个短句,“奔回”、“跑”是写做什么,“三步并作两步”、“气喘吁吁”则是写怎么做,在什么情况下做。
这样,把动作写具体了,人物急促、慌乱的形象也就活灵活现、跃然纸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