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传记作品选读》
高中语文选修《中外传记作品选读》课件:3-1一颗红星的幼年

袁隆平说。
第三课 毛泽东: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袁隆平发明的杂交水稻技术,使水稻平均亩产比原先
增加20%以上。这项世界领先的科技成果,不仅有助于中 国以仅占世界7%的耕地养活占世界22%的人口,而且惠及 全世界。为此,他被美国科学院选聘为外籍院士,院长西 瑟罗纳先生介绍袁隆平当选的理由是:‚袁隆平先生发明 杂交水稻技术,为世界粮食安全做出了杰出贡献。增产的 粮食每年为世界解决了7000万人的吃饭问题。‛湖南郴州 农民曹宏球说‚邓小平送来了好政策,袁隆平送来了好种
人 教 版 语 文C.湖南郴ຫໍສະໝຸດ 农民曹宏球为了感谢袁隆平给他送来杂
交水稻种子,专门花钱请人雕了一尊汉白玉的袁隆平石像 供在家里。
第三课 毛泽东: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D.袁隆平的研究生经他介绍到美国、澳大利亚等国
攻读博士学位,为了成为超过老师的杰出学者,学成后都 选择留在国外工作。 E.本文通过对“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相关事迹的 描述,表现了一位伟大科学家的博大胸怀以及勇于探索、 不计名利、无私奉献的精神。
人 教 版 语 文
俞启威(黄敬)等等都是他家的常客。
1936年6月,在宋庆龄的安排下,斯诺首次访问了陕 甘宁边区,拜访了许多中共领导人。
第三课 毛泽东: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毛泽东自传》便是斯诺根据他和毛泽东的谈话记录
整理而成的。 10月末,斯诺回到北平之后即发表了大量通讯报道, 还热情地向北大、清华、燕大的青年学生介绍陕北见闻。 1937年3月5日和22日借燕大新闻学会、历史学会开会之机, 在临湖轩放映他拍摄的反映苏区生活的影片、幻灯片,展 示照片,让国统区青年看到了毛泽东、周恩来、彭德怀等 红军领袖的形象,看到了“红旗下的中国”。
人 教 版 语 文
高中语文选修《中外传记作品选读》课件:2-2鲁迅:深刻与伟大的另一面是平和(二)

第二课 鲁迅:深刻与伟大的另一面是平和(二)
凄凉悲恻,离愁别恨一层层在心上不断堆积。船渐渐
到了一个水流分支的地方,那里有水波回旋。渡口附近冷 冷清清,守望伫立在那里孤伶伶的。天边斜阳冉冉西下, 眼前春色一望无边。想到曾几何时,在春天夜里,我们在 月光下亭榭中携手同游,一起站在秋露沾湿的桥头,倾听 悠悠的笛韵。沉思从前这些事情,好像在梦里一样,不禁 暗暗流下了泪滴。
第二课 鲁迅:深刻与伟大的另一面是平和(二)
人 教 版 语 文
第二课 鲁迅:深刻与伟大的另一面是平和(二)
人 教 版 语 文
第二课 鲁迅:深刻与伟大的另一面是平和(二)
兰陵王·柳阴直
宋·周邦彦 柳阴直,烟里丝丝弄碧。隋堤 ① 上,曾见几番,拂水 飘绵送行色②。登临望故国,谁识京华倦客?长亭③路,年 去岁来,应折柔条过千尺。 闲寻④旧踪迹,又酒趁哀弦,灯照离席。梨花榆火⑤催 寒食⑥,愁一箭风快,半篙波暖,回头迢递⑦便数驿,望人 在天北。
(
)
A.十一届全运会开幕式上,“泰山崛起”“黄河入 海”“孔子诞生”等画面呈现出磅礴的气势,令人印象深 刻。 B.微软拼音、全拼、郑码、智能ABC、五笔、双拼 等输入法,都是电脑用户中很受欢迎的中文输入法。 C.商场保安员的职责是保护商场的货物安全和环境 安全,不是执法机构,擅自打人行为属于执行公务过程中
人 教 版 语 文
他严格约束自己,却能宽容对待别人,对青年深刻与伟大的另一面是平和(二)
阅读下面语段,回答6~8题。
那夜鲁迅先生到底讲了些什么,现在记不起来了。也 许想起来的不是那夜讲的而是以后讲的也说不定。过了十 一点,天就落雨了,雨点淅沥淅沥地打在玻璃窗上,窗子 没有窗帘,所以偶一回头,就看到玻璃窗上有小水流往下 流。夜已深了,并且落了雨,心里十分着急,几次站起来 想要走,但是鲁迅先生和许先生总说再坐一下:“十二点 钟以前终归有车子可搭的。”
《中外传记作品选读》的选修价值

《中外传记作品选读》的选修价值本书是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教材,书中精心收集了中外著名科学家、军事家、政治家、诗人、作家、艺术家和企业家的10篇经典传记(包括杜甫﹑鲁迅﹑毛泽东﹑贝多芬﹑达尔文﹑马克思﹑沈从文﹑杨振宁﹑蒙哥马利﹑比尔·盖茨等),力求通过传记这种记载人物生平事迹的纪实文学形式,让学生初步学会用历史唯物主义的眼光评价人物,养成对传记阅读的兴趣,尝试对人物进行观察、描写与评述,提高读写能力。
一、阅读传记的作用1、阅读古今中外的人物传记、回忆录等作品,能把握基本事实,了解传主的人生轨迹,从中获得有益的人生启示,并形成有一定深度的思考和判断。
2、学生在和那些杰出的人物“约会”,“在接触人类精神高端的过程中张扬我们的灵性,塑造我们健全的人格”,“让我们仰望星空,拓展想象,沐浴人类文明之光,在与伟人大师的对话中探寻未来之路,逐步建构自己健全、充实、美好的精神家园。
二、阅读传记的正确引导传记作品选修课的教学必须定位为语文课,不能上成讲座课或自习课,不能上成历史课或政治课。
课堂任务是让学生展开文本阅读,培养阅读兴趣。
按照传记作品的特征可指导学生运用如下阅读方法:1、知人论事。
传记就是记载人物生平事迹的一种纪实文学形式。
对这类文体作品的阅读,主要是通过理清作品陈述的基本事实,来把握传主的人生经历,进而读懂传主的人格形成历程。
因此,阅读的首要任务是“论事”,即理清作品中人物的生平事迹。
“论事”的方法有:对一些时间性很强的作品可以用列表格的形式或者编年表来达到条理清晰。
如:教材中杜甫、贝多芬、毛泽东等人的传记作品就可以这样“论事”。
另有一些选择特殊角度来表现传主的作品则要抓住作者视角来列出人物的事迹,教材中的鲁迅、达尔文、马克思、沈从文的传记则属此类。
萧红的《回忆鲁迅先生》,记述的都是鲁迅先生的一些典型生活细节,《达尔文传》主要记述达尔文写作《物种起源》的过程与经历。
2、知事论人,知世论人。
论人是指理解传主的思想、情感,把握传主的性格及其发展成长过程,感受传主的人格魅力。
中外传记作品选读鲁迅读后感

中外传记作品选读鲁迅读后感《中外传记作品选读》是一本编辑精良的书,其中精选了许多具有代表性的传记作品,其中最引人入胜的当属鲁迅的传记。
读完这本书,我对鲁迅有了更深的了解,并对他的思想和作品有了更为深入的思考。
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一位伟大作家和思想家。
他以其犀利的笔触和深刻的思考,深深地触动了一代又一代人的心灵。
通过阅读他的传记,我对他的成长经历有了更为详尽的了解。
从小在贫困家庭长大的鲁迅,经历了许多挫折和苦难,但他从不放弃追求知识和文化的渴望。
他通过自学,广泛阅读了许多西方文化作品,开阔了自己的视野,培养了对社会和人民的关切。
鲁迅的传记中展现出了他对社会的痛苦和愤怒。
他对封建社会的压迫和束缚感到愤慨,他深知中国社会的腐败和不公平。
他通过他的作品,像一面镜子般反映出了社会的丑陋和黑暗。
他用尖锐的笔触批判了旧中国的陈腐和落后,呼吁人民觉醒,追求自由和平等。
与此同时,鲁迅的传记中也展示了他对人性的关注和关怀。
他深入人民的内心世界,揭示出他们的痛苦和无助。
他关注贫困和弱势群体,为他们发声。
他的作品中充满了对普通人的赞颂和抒发。
他用自己的文字给予了他们力量,让他们有勇气去面对困难和挑战。
读完鲁迅的传记,我深深感受到了他对于语言的重视和追求。
他一直认为语言是表达人类思想和情感的最基本工具。
他努力追求对于语言的准确和独特的表达,通过他的作品,他试图给予人们更清晰和真实的感受。
他的文字简洁而有力,给人以深刻印象。
他的笔下的形象栩栩如生,令人难忘。
他的作品也对后来的文学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不仅在中国,在世界文坛上也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学术讨论。
对于鲁迅这样一位伟大的作家和思想家,我对他的传记作品有了更多的认识和欣赏。
通过阅读这本《中外传记作品选读》,我深深感受到了他思想的力量和对社会的关怀。
他的作品鼓舞了一代人去追求真理和正义,他的思想引导人们思考社会和人生的意义。
他的作品不仅让我领悟到了文学的魅力,也让我体验到了一种对社会的责任和担当。
中外传记作品选读

中外传记作品选读随着文化的交流和全球化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中外传记作品得到翻译和出版,深受广大读者喜爱。
在这些作品中,有很多优秀的篇章值得我们细细品味和选读。
接下来介绍几部中外传记作品,希望能给大家带来一点启发和参考。
一、《易中天品三国》易中天作为知名的历史学家和文化评论家,一直致力于研究我国历史文化,他的《品三国》系列作品被广大读者称赞为中华文化的瑰宝。
以三国时期为主题,书中详细阐述了那个时代的历史、文化和人物。
易中天用普通话语言生动形象地重新演绎了三国时代的历史故事,带领读者深入了解了三国时代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
此书是一部融历史、文化、人性于一体的经典之作,深受广大读者喜爱。
二、《史蒂夫·乔布斯传》史蒂夫·乔布斯是世界级的商业奇才,苹果公司的创始人,这本传记主要讲述了乔布斯身世、成就和个性特点。
作者沃尔特·艾萨克森深入研究了乔布斯的私人档案和采访了他的家人、同事和竞争对手,细致入微地勾勒了乔布斯的性格特点和领袖风格。
乔布斯一生的成就和失败都在书中得到了生动的描绘,这本传记成为了了解乔布斯和苹果公司的标志性读物之一。
三、《小熊维尼》《小熊维尼》是一部英国儿童文学作品,由A·A·米勒撰写,爱·希姆斯·谢泼德绘制。
书中主要讲述了一只小熊和他的朋友们的生活故事,以及这个小熊在人类世界中的奇妙冒险。
这部作品向读者展现了一个温馨、纯洁和充满想象力的童话世界。
《小熊维尼》不仅打动了儿童,也吸引了许多成年人的关注。
这本童话作品被翻译成了多种语言,并被改编成了动画片和电影,广受欢迎。
四、《毛泽东传》《毛泽东传》是当年的著名作家施葆元所著,是一部系统而全面地介绍毛泽东形态、思想、成就的传记。
这本书不仅详尽介绍了毛泽东的生平、思想、政治生涯,对毛泽东的政治主张、社会思想、军事道德等方面都进行了深入的解析。
此书文笔优美、推敲缜密,是一部值得反复阅读和研究的传记资料。
中外传记作品选读

第一课杜甫:“万方多难”中成就的诗圣【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1 通过通过对课文“长安十年”和“流亡”两个阶段的学习,进一步理解杜甫多难的人生,逐步走进他的内心世界,并体会他忧国忧民的思想,2·把握文章的主要情节。
过程和方法目标:整体阅读课文,以抓要点精读为主,把握重点片段、细节的描写。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了解杜甫的生平与他的思想追求的关系。
2、了解杜甫多难的经历。
教学重点:新旧知识结合,理解传记特点。
教学难点:了解杜甫的生平遭遇与他思想的关系。
教学方法:分析法、讲授法,教师点拨引导,学生自学讨论。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设想一、课前预习:1、上网或到图书馆查阅相关资料,初步了杜甫。
2、结合课后练习通读课文,应用工具书正音正字释词,初步了解文章内容,思考课后习题。
二、课堂教学:通过多媒体课件等形式,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进人课文。
课堂教学以教师点拨、学生自学讨论为主,教师尊重鼓励每一位学生的发言,创设民主和谐的课堂气氛,体现学生的主体性。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同学们,还记得我们曾学过杜甫的《登高》吗?请同学们背诵出来,并品读这首诗的思想感情,到底是什么造就了这样的杜甫,为什么他能够写出如此人生感慨?二、传记(一)什么是传记1.经书的注释。
2.泛指记载的文字。
3.文体名。
亦单称传。
记载人物事迹的文字。
一般由他人记述,亦有自述生平者,称"自传"。
(二)传记的类型1、传记大体分两大类:一类是以记述翔实史事为主的史传或一般纪传文字;另一类属文学范围,以史实为根据,但不排斥某些想象性的描述。
2、记录某人生平事迹的文字。
如:自传;外传;别传;传状(传记行状);传叙(人物传记);传诔(传记和诔文)指以描述人物故事为中心的文学作品。
如:《水浒传》;《儿女英雄传》;一般传记性著作,尤指作为一种类型的这类著作3、人物传记的种类一是自传体传记。
这是某一个人物自己写的记载自己的生活经历的文章。
高中语文选修《中外传记作品选读》课件:2-1鲁迅:深刻与伟大的另一面是平和(一)

美好。而今又到那个地方,只见黄叶满路,再也见不到你,
是多么萧条孤独!
第二课 鲁迅:深刻与伟大的另一面是平和(一)
烟云中群山排列,青色无数;大雁背上映着的夕阳红
色黯淡起来,快要黄昏了。我那美丽的情人,就像被风吹 入了江上的云彩,一去无踪。可我的感情却如同雨后粘附 在泥地上的柳絮,无法解脱。
人 教 版 语 文
第二课 鲁迅:深刻与伟大的另一面是平和(一)
②历史上的扬州,自隋至清一千多年间,虽屡遭兵燹,
却不掩其繁华锦绣的气象。大凡一个城市,就像一个人那 样,命运各异,有好有坏。扬州属于那种“贵人多难”一 类,但每遭蹂躏之后,它总能顽强地恢复生气。“大难不 死,必有后福”,这八字用在扬州身上,也是合适的。 ③记载扬州古时的繁华,典籍甚多,但最好的要数清 代李斗撰著的《扬州画舫录》了。杭州、苏州乃人间天堂, 值得记述的盛事比扬州还要多。但无论是张岱的《西湖梦
人 教 版 语 文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其路。
④岫(xiù):山。
第二课 鲁迅:深刻与伟大的另一面是平和(一)
【故事】
这首词,作者是写和他情人分别以后,重
游旧地,记起前情,无限感慨,也无比思念。词中并不着 重铺叙他们的爱情故事,而以极富情致的笔调抒写内心感 受,非常动人。 好像仙境桃溪那样的地方,不能从容长久住下去,我 们短暂的相聚很快就分别了。如同秋天的莲藕,断了以后 就不能再连接一般,我们从此音信断绝,再也不通消息。 当年在赤阑桥边等候你到来,觉得风光旖旎,一切都那么
3.走近作者
萧红(1911~1942),原名张辸莹,笔名萧红,悄吟, 出生于黑龙江省呼兰县一个地主家庭。为了逃婚出走,困 窘间向报社投稿,并因此结识萧军,两人相爱,萧红也从 此走上写作之路,两人一同完成散文集《商市街》。在鲁 迅先生的帮助和支持下,1935年发表了成名作《生死场》, 开始蜚声文坛。著名作品还有《呼兰河传》、《牛车上》、 《小城三月》等。
《中外传记作品选读》的教学方法

浅谈《中外传记作品选读》的教学方法摘要:《中外传记作品选读》这门选修课,无经验可借鉴,但它在思想、智慧和人格上却可以激励学生。
因此,上好这门课对学生以后的阅读能力、写作水平和人格养成都有重要意义,作为授课老师,要不断挖掘此中资源,为学生的未来打下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总体规划;教学方法;《中外传记作品选读》中图分类号: g63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8631(2013)04-0113-01《中外传记作品选读》这本书的传主都是成就了一番伟业的中外名人,像革命家思想家马克思、毛泽东,文学家杜甫、鲁迅、沈从文,音乐家贝多芬,科学家达尔文、杨振宁,军事家蒙哥马利,企业家比尔盖茨。
但这些课文篇幅较长,无经验可借鉴,这门课同必修课有什么区别,如何进行教学,在此我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浅谈一下教学体会。
一、关于《中外传记作品选读》总体规划(一)课程定位。
通过传记作品阅读,在积累运用语言的同时,充实精神,完善情感,健全并提升人格(“用伟人的事迹激励我们,远胜一切的教育”)。
(二)教学目标。
触摸古今中外伟人大师非同寻常的生活轨迹,体味他们的苦恼与欢乐,思索他们的经验与忠告,细察各种人生况味,从中获得见识,吸取经验,得到启示,获取鼓舞,得到心理抚慰。
初步学会用历史唯物主义的眼光评价人物,养成对传记阅读的兴趣,尝试对人物进行观察、描写与评述,提高读写能力。
(三)导读指引。
传记作品篇幅长,学生时间有限,宜在学生读之前安排如下环节,一般来说,涉及如下内容:1、你认为这篇传记需要掌握的字词(边读边圈点,查工具书解决);2、摘录传主的经典语录;3、传记内容梳理;4、传记问题思考;5、传主事迹、品质、精神探究。
二、关于《中外传记作品选读》的具体教学方法问题基于以上的总体规划,我在教学实践中摸索了一些具体的教学方法,分教学前、教学中、教学后展开。
(一)课前准备1、注重基础知识积累。
高中选修课毕竟不同于大学选修课,它是必修课的延伸,因此在教学这门课时还应有字词句的积累意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外传记作品选读》
一、传记的含义传记是遵循真实性原则,用形象化的方法记述人物的生活经历、精神风貌以及其历史背景的一种叙事性文体。
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传记可分为不同的类别。
1、从叙述人称看,传记可分为自传和他传,前者是作者自己撰写的,后者是他人撰写的。
2、根据篇幅的长短,传记可分为大传和小传。
3、从创作方法看,传记可分为史学性传记和文学性传记。
4、从表达方式看,一般的传记以记叙为主,还有一类传记则记叙与评论各半,叫评传。
评传是人物传记夹杂着作者评述的一种带有文学评论色彩的体裁。
它由传主、本事、作者的思考与评析三要素构成。
“传中有评,评中有传,评传结合”是其特点。
“传要真实,评要中地”是评传写作的基本要求。
二、传记的特征真实性和文学性。
根据课标的要求,阅读传记,要理清作品陈述的基本事实,区分出作者评论的成分,分析作者评论与基本事实之间的关系,能对作者所持的观点提出自己的看法。
三、阅读要求
(一)传记考查的切入角度
1、写什么?
(1)理解作者在文中的重要语句所要表达的含义。
(2)理清作品陈述的基本事实,把握传主的人生经历;
(3)把握传主的形象,概括传主的精神品质。
2、怎么写和为什么这样写?分析传记的语言特色,理解作者在文中所运用的表现手法及其效果(作用)。
3、探究——探讨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能对作者所持的观点和艺术处理提出自己的看法。
(二)传记的阅读的一般规律是:
1.理清作品陈述的基本事实,把握传主的人生经历。
2.分析传主的性格、情感,把握传主的性格、情感与基本事实之间的关系。
3.理解作者的评论、思想,分析作者的评论、思想与基本事实之间的关系。
4.通过分析作品的选材、表现手法、修辞技巧、语言特色等艺术形式,了解作者这样处理的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