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升初数学分数应用题归类及解析
小升初数学专题讲解分数除法应用题(无问题详解)

简单的分数应用题(一)一、基础知识:二、例题解析: (一)基本方法例1、指出下面每组中单位“1”和对应分率。
①一只鸡的重量是鸭的32。
把( )平均分为3份,把( )看作单位“1”,( )相当于这样的2份,32对应的数量是( )。
②甲的53相当于乙。
把( )平均分为5份,把( )看作单位“1”,( )相当于这样的3份,53对应的数量是( )。
③现价是原价的403。
把( )平均分为40份,把( )看作单位“1”,( )相当于这样的3份,403对应的数量是( )。
现价比原价少的部分对应的分率是( )。
④小红的书比小明少87。
把( )平均分为8份,把( )看作单位“1”,( )相当于这样的7份,7对应的数量是( )。
小明的书对应的分率是( )。
例3、小王买了一个本子和一支钢笔。
本子的价格是51元,钢笔的价格比本子的价格多5,钢笔的价格是多少元?例4、一条裤子比一件上衣便宜25元。
一条裤子是一件上衣价格的32,一件上衣多少元?例5、商店运来一批水果,运来苹果20筐,梨的筐数是苹果的43,梨的筐数同时又是桔子的53。
运来桔子多少筐?例6、学校买来54本新书,其中科技书占61,文艺书占31,文艺书比科技书多多少本?例7、小强看一本故事书,每天看16页,看了5天后,还剩全书的53没有看,这本故事书有多少页?例8、客车由甲城开往乙城要10小时,货车由乙城开往甲城要15小时, 两车同时从两城相向开出,多少小时两车相遇?如果相遇时客车走了600千米,甲乙两城之间的公路长多少千米?练一练:一项工作,由甲单独做需要10天;由乙单独做需要12天.如果两人合做,几天才能完成?课后练习: 一、基本题1、指出下面每组中单位“1”和对应分率。
①白兔是黑兔的65。
把( )平均分为6份,把( )看作单位“1”,( )相当于这样的5份,65对应的数量是( )。
②一种毛衣现价是原价的74。
把( )平均分为7份,把( )看作单位“1”,( )相当于这样的4份, 74对应的数量是( )。
分数应用题带答案

分数应用题带答案1. 问题:小明有3个苹果,他把其中的一半分给了小红,然后又把剩下的一半分给了小刚。
最后小明还剩下多少个苹果?答案:小明最初有3个苹果,他分给小红一半,即3÷2=1.5个苹果。
然后他把剩下的一半分给小刚,即(3-1.5)÷2=0.75个苹果。
所以最后小明还剩下3-1.5-0.75=0.75个苹果。
2. 问题:一个班级有40名学生,其中3/5是男生,2/5是女生。
男生和女生各有多少人?答案:男生人数为40×3/5=24人,女生人数为40×2/5=16人。
3. 问题:一个长方形的长是10米,宽是长的3/4。
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是多少?答案:长方形的宽为10×3/4=7.5米。
面积为长乘以宽,即10×7.5=75平方米。
4. 问题:一个水果店有苹果和橙子两种水果,其中苹果占总水果的2/3,橙子占总水果的1/3。
如果水果店总共有90个水果,那么苹果和橙子各有多少个?答案:苹果的数量为90×2/3=60个,橙子的数量为90×1/3=30个。
5. 问题:一个工厂生产了100个零件,其中90%是合格的,5%是次品,剩下的是废品。
请问合格的零件、次品和废品各有多少个?答案:合格的零件数量为100×90%=90个,次品的数量为100×5%=5个,废品的数量为100-90-5=5个。
6. 问题:小华有30元钱,他用其中的2/3买了一本故事书,剩下的钱用来买零食。
小华买零食花了多少钱?答案:小华买故事书花了30×2/3=20元,剩下的钱为30-20=10元,所以小华买零食花了10元。
7. 问题:一个班级有50名学生,其中2/5是女生,男生比女生多5人。
这个班级有多少名男生?答案:女生人数为50×2/5=20人,男生比女生多5人,所以男生人数为20+5=25人。
8. 问题:一个圆形花坛的周长是31.4米,这个花坛的半径是多少米?答案:圆的周长公式为C=2πr,其中C是周长,r是半径。
分数的应用题解析知识点

分数的应用题解析知识点一、引言分数是数学中的重要概念,具有广泛的应用。
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我们经常遇到涉及分数的应用题。
本文将围绕分数的应用题,从数学的角度进行深度解析,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分数。
二、分数的基本概念分数是由分子和分母两部分组成的数,用分子除以分母表示。
其中,分子表示份数,分母表示总分。
例如,1/2表示一份中的一半。
三、分数的四则运算1. 分数的加法和减法当分数的分母相同时,只需将分子相加或相减,并保持分母不变。
例如,1/3 + 2/3 = 3/3 = 1。
当分数的分母不同时,可以通过求最小公倍数,将分数化为相同分母,然后再进行加法或减法运算。
2. 分数的乘法和除法分数的乘法运算可以直接将分子相乘,分母相乘。
例如,1/2 × 3/4= 3/8。
而分数的除法运算,可以将除法转化为乘法,即将被除数乘以倒数作为除数。
例如,1/2 ÷ 3/4 可转化为 1/2 × 4/3 = 4/6 = 2/3。
四、分数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1. 分数在长度和距离的应用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使用分数来表示长度和距离。
例如,一辆车以每小时3/4的速度行驶100千米,我们可以通过分数的乘法计算出车行驶的时间为 100 ÷ (3/4) = 100 × (4/3) = 400/3 = 133.33小时。
2. 分数在面积和体积的应用分数在求解面积和体积问题时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例如,一个长方形的长度是3/5米,宽度是2/3米,我们可以通过分数的乘法计算出它的面积为 (3/5) × (2/3) = 6/15 = 2/5 平方米。
3. 分数在比例和百分比的应用分数在比例和百分比的计算中起到了重要的桥梁作用。
例如,一加工厂中的男女比例为3:7,我们可以通过分数的乘法计算出男性人数为3/10 ×总人数,女性人数为 7/10 ×总人数。
而百分比可以看作是分数的一种表示方式,例如,将分数转化为百分比可以通过乘以100并加上百分号表示。
分数应用题知识点总结归纳

分数应用题知识点总结归纳分数应用题知识点总结归纳「篇一」整数、分数、百分数应用题结构类型(一)求甲是乙的几倍(或几分之几或百分之几)的应用题。
解法:甲数除以乙数例:校园里有杨树40棵,柳树有50棵,杨树的棵树占柳树的百分之几?(或几分之几?)(二)求甲数的几倍(或几分之几或百分之几)是多少的应用题。
解答分数应用题,首先要确定单位“1”,在单位“1”确定以后,一个具体数量总与一个具体分数(分率)相对应,这种关系叫“量率对应”,这是解答分数应用题的关键。
求一个数的几倍(几分之几或百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单位“1”×分率=对应数量例:六年级有学生180人,五年级的学生人数是六年级人数的6(5)。
五年级有学生多少人?180×6(5)=150(三)已知甲数的几倍(或几分之几或百分之几)是多少,求甲数(即求标准量或单位“1”)的应用题。
解法:对应数量÷对应分率=单位“1”例:育红小学六年级男生有120人,占参加兴趣活动小组人数的5(3). 六年级参加兴趣活动小组人数共有学生多少人?120÷5(3)=200(人)解分数应用题注意事项:(1)找单位“1”的方法:从含有分率的句子中找,“的”前或“比”后的规则。
当句子中的单位“1”不明显时,把原来的量看做单位“1”。
当关键句中的单位“1”不明显时,要把关键句补充完整,补充成“谁是谁的几分之几”或“甲比乙多几分之几”、“甲比乙少几分之几”的形式。
“甲比乙多几分之几”表示甲比乙多的数占乙的几分之几;“甲比乙少几分之几”表示甲比乙少数占乙的几分之几。
(2)找到单位“1”后,分析问题,已知单位“1”用乘法,未知单位“1”用除法(注意:求单位“1”是最后一步用除法,其余计算应在前)。
数量关系:单位“1”×对应分率=对应数量;对应量÷对应分率=单位“1”的量。
(3)单位“1”不同的两个分率不能相加减,解应用题时应把题中的不变量做为单位“1”,统一分率的单位“1”,然后再相加减。
小升初数学总复习(七)---应用题之分数、百分数类(解析版)全国通用版

小升初数学总复习冲刺满分系列7应用题之分数、百分数类一.分数四则复合应用题1.《九章算术》中记载了一个问题:有人背米过关卡,过外关时,用全部米的13纳税,过中关时用所余米的15纳税,过内关时用再余米的17纳税,最后还剩5斗米。
这个人过中关后还剩多少斗米?思路引领:“过内关时用再余米的17纳税”是指过内关时纳税部分的米的量是过完中关后剩下的米量的17,则最后剩下的5斗米就是中关后剩下的米量的(1−17),根据分数除法的意义,用5斗米除以(1−17)就是这个人过中关后还剩米的量。
答案详解:5÷(1−17) =5÷67=356(斗)答:这个人过中关后还剩356斗米。
2.一袋大米重50千克,吃15后,再增加15,这袋大米现在重多少千克?A .40B .48C .50D .52思路引领:根据题意,把原来的整袋大米的质量看作单位“1”,吃了后的质量为:50×(1−15);然后把吃后的质量看作单位“1”,则增加后的质量=吃后的质量×(1+15)。
把数代入关系式计算即可。
答案详解:50×(1−15)×(1+15)=50×45×65=48(千克)答:这袋大米现在重48千克。
3.筑路队修一段路,第一天修了全长的15又100米,第二天修了余下的27,还剩500米,这段公路全长多少米?思路引领:根据题意,先把第一天剩余的长度看作单位“1”,则500米=剩下长度×(1−27),求出第一天剩余长度;然后把总长度看作单位“1”,则(第一天剩余长度+100米)=全长×(1−15)。
把数代入计算即可。
答案详解:[500÷(1−27)+100]÷(1−15) =[500÷57+100]÷45 =800×54=1000(米)答:这段公路全长1000米。
4.食堂有2吨大米,每天吃14吨,可吃多少天?如果每天吃它的14,可吃多少天?思路引领:食堂有2吨大米,每天吃 14吨,根据除法的意义,用总量除以每天吃的吨数,即得可吃多少天.将总量当作单位“1”,如果每天吃 14,根据除法的意义,用单位“1”除以每天吃的占全部的分率,即得可吃多少天. 答案详解:2÷14=8(天) 1÷14=4(天)答:每天吃14吨,可吃 8天;如果每天吃14,可吃 4天.5.红糖的34与白糖的13相等,已知白糖有36千克,红糖有多少千克?思路引领:先把白糖重量看作单位“1”,依据分数乘法意义求出白糖的13,再把红糖重量看作单位“1”,依据分数除法意义即可解答. 答案详解:36×13÷34, =12÷34, =16(千克); 答:红糖有16千克.6.一桶农药,第一次倒出27然后倒回桶内120克,第二次倒出桶中剩下农药的38,第三次倒出320克,桶中还剩下80克,原来桶中有农药多少克?思路引领:此题从后向前推算,先求出第二次没倒之前的数量,再求第一次没倒之前的数量,即这桶农药的总重量.答案详解:[(320+80)÷(1−38)﹣120]÷(1−27), =[640﹣120]÷57, =728(克).答:原来桶中有农药 728千克.7.某电力工程队检修一条线路。
小升初数学分数和百分数应用题解题技巧

小升初数学分数和百分数应用题解题技巧分数和百分数的基本应用题有三种,下面分别谈一谈每种应用题的特征和解题的规律。
(一)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这类问题的结构特征是,已知两个数量,所求问题是这两个量间的百分率。
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与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或几分之几的实质是一样的,只不过计算结果用百分数表示罢了,所以求一个数是另一数的百分之几时,要用除法计算。
●解题的一般规律:设a、b是两个数,当求a是b的百分之几时,列式是a÷b。
解答这类应用题时,关键是理解问题的含意。
●例题如下:养猪专业户李阿姨去年养猪350头,今年比去年多养猪60头,今年比去年多养猪百分之几?●思路分析:问题的含义是:今年比去年多养猪的头数是去年养猪头数的百分之几。
所以应用今年比去年多养猪的头数去÷去年养猪的头数,然后把所得的结果转化成百分数。
(二)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或百分之几●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或百分之几是多少,都用乘法计算。
●解答这类问题时,要从反映两个数的倍数关系的那个已知条件入手分析,先确定单位“1”,然后确定求单位“1”的几分之几或百分之几。
(三)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或百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这类应用题可以用方程来解,也可以用算术法来解。
用算术方法解时,要用除法计算。
●解答这类应用题时,也要反映两个数的倍数关系的已知条件入手分析:先确定单位“1”,再确定单位“1”的几分之几或百分之几是多少。
一些稍难的应用题,可以画图帮助分析数量关系。
(四)工程问题工程问题是研究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和工作总量的问题。
●这类题目的特点是:工作总量没有给出实际数量,把它看做“1”,工作效率用来表示,所求问题大多是合作时间。
●例题如下:一件工程,甲工程队修建需要8天,乙工程队修建需要12天,两队合修4天后,剩下的任务,有乙工程队单独修,还需几天?●思路分析:把一件工程的工作量看作“1”,则甲的工作效率是1/8,乙的工作效率是1/12。
小升初数学必考分数应用题(附答案)

小升初数学必考分数应用题(附答案)1.把甲乙丙三根木棒插入水池中,三根木棒的长度和为360厘米,甲有3/4在水外,乙有4/7在水外,丙有2/5在水外。
水有多深?【答案】设水深x厘米,则甲长4x,乙长7x/3,丙长5x/34x+7x/3+5x/3=360x=45水有45cm深。
2.小刚有若干本书,小华借走一半加一本,剩下的书小明借走一半加两本,再剩下的书小峰借走一半加三本,最后小刚还剩下两本书,那么小刚原有还剩下两本书,那么小刚原有多少本书?【答案】考点:逆推问题。
分析:本题需要从问题出发,一步步向前推,小刚剩的2本书加上3本就是小明借走后的一半,那么就可以求出小明借走后的数量,同理可以求出小华借走后的数量,进而可求小明原有的数量。
解答:解:小峰未借前有书:(2+3)÷(1-1/2)=10(本)小明未借之前有:(10+2)÷(1-1/2)=24(本)小刚原有书:(24+1)÷(1-1/2)=50(本)答:小明原有书50本。
3.甲数比乙数多1/3,乙数比甲数少几分之几?【答案】乙数是单位“1”,甲数是:1+1/3=4/3乙数比甲数少:1/3÷4/3=1/44.有梨和苹果若干个,梨的个数是全体的5/3少17个,苹果的个数是全体的7/4少31个,那么梨和苹果的个数共多少?【答案】解:设总数有35X个那么梨有35X*3/5-17=21X-17个苹果有35X*4/7-31=20X-31个20X-31+21X-17=35X41X-48=35X6X=48X=8所以梨有21×6-17=109个,苹果有20×6-31=89个。
5.有一个分数,它的分母比分子多4,如果把分子、分母都加上9,得到的分数约分后是9分之7,这个分数是多少?【答案】设分子为X,分母为X+4,则(X+9)/(X+13)=7/9得X=5答:该分子为5/9。
6.把一根绳子分别折成5股和6股,5股比6股长20厘米,这根绳子长多少米?【答案】这根绳子长20÷(1/5-1/6)=600cm7.小萍今年的年龄是妈妈的1/3,两年前母女的年龄相差24岁。
小升初数学分数应用题归类及解析

在小升初数学应用题中,可以分为方程的应用题、比的应用题、百分数的应用题、圆的应用题、分数的应用题和其他应用题。
下面是奥数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分数应用题的归类和详细解析,大家在分数应用题感觉还有所不够的话,可以参考下!小升初分数应用题归类详解(一)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百分之几)的应用题在分数、百分数三类基本应用题和较复杂的应用题中是以“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百分之几)”应用题为基础的。
这是因为这类应用题,在实际工作和生活中应用广泛,另一方面通过这类应用题的学习,搞清百分数的基本数量关系,也就有利于其他两类百分数应用题的理解。
“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百分之几)”应用题的结构特征是:已知一个数和另一个数,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或百分之几。
这里,“一个数”是比较量,“另一个数”是标准量。
因此,这一类问题的实质是已知比较量和标准量,求分率或百分率,也就是求它们的倍数关系。
其解法是:分率(百分率)=比较量÷标准量解这类问题,找准标准量和比较量是关键。
分析方法一般是在弄清已知条件和问题的相依关系的基础上,从问题入手,搞清谁与谁比,以谁做标准,分清比较量与标准量;如果两个量中有一个是未知数,那么,首先应通过已知条件先求出这两个数,才能进行解答。
要使比较量、标准量找得准确,还必须了解这类应用题的关键句式。
按其形式来分,可以有以下三种:1.基本句式:“甲是乙的几分之几(百分之几)”甲是比较量,乙是标准量,几分之几(百分之几)”是分率(百分率)。
即甲与乙比,甲是比较量,乙是标准量。
句式为:“……是……的……”。
类似的提法有:“……占……的……”、“……相当于……的……”、“……完成了……的……”等。
其规律一般是:用“是”、“占”、“相当于”、“完成了”等词连接的两个量,前面那个量是比较量,后面那个量是标准量。
2.引伸句式:“甲比乙多(或少)几分之几(百分之几)”。
这种用“比……多(或少)……”的句式连接的两个量中的比较量发生了变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升初分数应用题归类详解(一)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百分之几)的应用题在分数、百分数三类基本应用题和较复杂的应用题中是以“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百分之几)”应用题为基础的。
这是因为这类应用题,在实际工作和生活中应用广泛,另一方面通过这类应用题的学习,搞清百分数的基本数量关系,也就有利于其他两类百分数应用题的理解。
“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百分之几)”应用题的结构特征是:已知一个数和另一个数,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或百分之几。
这里,“一个数”是比较量,“另一个数”是标准量。
因此,这一类问题的实质是已知比较量和标准量,求分率或百分率,也就是求它们的倍数关系。
其解法是:分率(百分率)=比较量÷标准量解这类问题,找准标准量和比较量是关键。
分析方法一般是在弄清已知条件和问题的相依关系的基础上,从问题入手,搞清谁与谁比,以谁做标准,分清比较量与标准量;如果两个量中有一个是未知数,那么,首先应通过已知条件先求出这两个数,才能进行解答。
要使比较量、标准量找得准确,还必须了解这类应用题的关键句式。
按其形式来分,可以有以下三种:1.基本句式:“甲是乙的几分之几(百分之几)”甲是比较量,乙是标准量,几分之几(百分之几)”是分率(百分率)。
即甲与乙比,甲是比较量,乙是标准量。
句式为:“……是……的……”。
类似的提法有:“……占……的……”、“……相当于……的……”、“……完成了……的……”等。
其规律一般是:用“是”、“占”、“相当于”、“完成了”等词连接的两个量,前面那个量是比较量,后面那个量是标准量。
2.引伸句式:“甲比乙多(或少)几分之几(百分之几)”。
这种用“比……多(或少)……”的句式连接的两个量中的比较量发生了变化。
必须弄清这种句式的实际意义,即:“甲-乙比乙多(或少几分之几)或(百分之几)”。
与“……比……(标准量)多……”类似,而涉及实际意义的有:“……比……增加、提高、超额、超过、上升……”等。
与“……比……少…… ”相类似而涉及实际意义的有:“……比……减少、降低、下降、缩小、慢、节省、节约……”等。
其规律一般是:“……比……多(或少)……”的句式中,比字后面那个量是标准量,而比较量则是两个相关联的量之差。
3.省略句式:在分数、百分数应用题中,大部分叙述句中省略了某些成份,这一类应用题更多体现在问句中。
在分析问题时,必须把省略简化了的成份补述出来,以便正确地确定比较量和标准量。
一般来说,“……占……的……”句中的“占”一类的关键词不写出来。
如“完成了几分之几(百分之几)”“增产几分之几(百分之几)”“降低……”等。
以“价格降低了百分之几?”为例,原意是:“降低的部分占原价的百分之几”又如“实际超产百分之几”原意则是:“实际产量比原计划超过百分之几。
”标准量分别是原价格和原计划,而比较量则是降低和超过的部分。
除此之外在审题时还应注意类似“增加到”“增加了”“减少到”“减少了”等概念的区别。
在解法方面,与基本应用题相应的较复杂应用题大致有:1.已知甲乙两数,求甲数比乙数多几分之几(百分之几)。
这种类型题的解法是:甲数÷乙数2.已知甲乙两数,求乙数比甲数少几分之几(百分之几)。
这种类型题的解法是:(甲数-乙数)÷甲数×100%如果按应用题涉及的实际意义来分类,常见的有:A、求实际完成任务量的百分数。
解法是:实际生产数÷计划数×100%B、求超额完成量的百分数。
解法是:(实际生产数-计划数)÷计划数×100%C、求降低价格的百分数。
解法是:(原价格-后来价格)÷原价格100%D、求增长率。
解法是:(后来生产量-原产量)÷原产量100%根据这一类应用题涉及的实际意义、范围及其解法可概括为四个部分。
1.基本型。
已知两个具体数,求它们之间的或它们各自与总量之间倍数关系的应用题(包括求发芽率、浓度、误差、复种指数等),即:(1)已知甲数与乙数,求甲数是乙数的几分之几(百分之几),乙数是甲数的几分之几(百分之几)。
(2)已知甲数和乙数,求甲数占甲乙总数的几分之几(百分之几),乙数占甲乙总数的几分之几(百分之几)。
例1.三年级一班有42名同学。
参加游泳比赛的有18名。
参加游泳比赛的占全班人数的几分之几?分析:“求参加游泳比赛的人数占全班人数的几分之几”,是参加比赛的人数与全班人数比,应以全班人数做标准量。
解:18÷42=18/42=3/7 答:参加游泳比赛的占全班人数的3/7例2.机修车间有男工25人,女工20人,女工占车间总人数的百分之几?分析:“求女工占车间总人数的几分之几”应以车间总人数为标准量。
解:总人数:25+20=45(人) 20÷45≈44.4% 答:女工占车间总人数的44.4%。
例3.玩具厂第一季度计划制造电动玩具600件,实际多做了48件。
完成计划的百分之几?分析:“求完成计划百分之几”,要以计划数做标准量,实际数做比较量。
解法1:(600+48)÷600=648÷600=108%解法2:把计划数看做整体“1”,则实际比计划多做48÷600=8%,共完成计划数的8%+1=108%。
即:48÷600+1=8%+1=108% 答:完成计划的108%。
例4.试验组用500粒小麦种子做发芽试验,有490粒种子发了芽。
求发芽率。
分析,“率”就是比率,就是百分比。
求发芽率就是求发芽数占种子总数的百分之几。
以种子总数做标准量。
解:发芽数÷种子总数×100% 即:490÷500×100%=98% 答:发芽率是98%。
同理:求出粉率。
就是求出粉数占粮食总数的百分之几,以粮食总数为标准量。
求出油率。
就是求出油数占原料总数的百分之几,以原料总数为标准量。
求出勤率。
就是求出勤人数占总人数的百分之几,以总人数为标准量。
求成活率。
就是求活了的数占总数的百分之几,以总数为标准量。
求合格率。
就是求合格的数占产品总数的百分之几,以产品总数为标准量。
例5.把12.5千克食盐放入1000千克水中,溶成盐水。
求盐水的浓度。
分析:把食盐放入水中后形成的食盐水,叫做溶液,食盐叫溶质。
溶质与溶液的百分比,叫做浓度。
求浓度就是求溶质占溶液的百分之几,以溶液为标准量。
根据题意溶液是食盐与水重量的和。
解:12.5÷(12.5+1000)×100%≈1.23% 答:盐水的浓度约是1.23%。
例6.从甲城到乙城实际距离是75.18千米,测得结果是75.04千米。
求误差对于测量值的百分比。
分析:误差:是实际长度和测量结果的差。
“求误差对于测量值的百分比”,就是求误差与测量值的百分比。
以测量值为标准量。
解:(75.18-75.04)÷75.04≈0.19% 答:误差对于测量值的百分数约是0.19%。
2.引伸型。
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几分之几(百分之几)的应用题。
这部分应用题是基本类型的引伸。
一般有:(1)已知甲(大数)、乙(小数)两数,求甲数比乙数多几分之几(百分之几);(2)已知甲(大数)、乙(小数)两数,求乙数比甲数少几分之几(百分之几);这类题的解法规律是先求出两个数的差,以差作为比较量。
但不能误认为甲数比乙数多几分之几(百分之几),乙数就比甲数少几分之几(百分之几)。
比多时应以乙数(小数)作为标准量;比少时应以甲数(大数)作为标准量。
例1.山岭村早稻去年平均公亩产400千克,今年平均公亩产600千克,今年公亩产比去年公亩产多百分之几?去年公亩产比今年公亩产少百分之几?分析:第一问,“今年公亩产比去年公亩产多百分之几”,是指今年公亩产比去年公亩产多生产的数是去年公亩产的百分之几。
所以,要以去年公亩产量做标准量(整体“1”)。
第二问,“去年公亩产比今年少百分之几”,是指去年公亩产比今年公亩产少的数是今年公亩产的百分之几。
所以,要以今年公亩产做标准量(整体“1”)。
解法1.第一问:(600-400)÷400=200÷400=50%第二问:(600-400)÷600=200÷600=33.3%解法2.第一问,也可以先求出今年公亩产是去年公亩产的百分之几,然后再求多百分之几(600÷400)-1=150%-1=50%第二问,也可以先求出去年公亩产是今年公亩产的百分之几,然后再求少百分之几。
1-400÷600≈0.333=33.3%例2.某机械厂制造一种轴承,每套轴承成本由2.3元降低到0.73元。
降低了百分之几?分析:“求降低了百分之几”,就是说现在比过去降低了百分之几。
也就是降低了的钱数是原来的百分之几。
(注意:是“降低到”“不是降低了”)。
以原来成本为标准量。
解:(2.3-0.73)÷2.3=68.3% 答:约降低了68.3%。
例3.某拖拉机厂,1985年原计划生产拖拉机1200台,上半年生产了675台,下半年比上半年增产2/5,超过计划百分之几?分析:“求超过原计划百分之几”。
就是求超产的部分是原计划的百分之几,以原计划做标准量。
解:先求出全年实际产量:675+675×(1+2/5)=1620(台)再求比原计划多百分之几:(1620-1200)÷1200=420/1200=35% 答:超过原计划35%。
3.较复杂的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或百分之几的应用题。
这类应用题是简单(基本)应用题的组合或引伸,关键在于找准标准量,并揭示它的变化和其它隐蔽的条件,化繁为简。
例1.某班有学生50人,会游泳的有36人,占全班人数的百分之几?如果这个班有女同学25人,其中3/5会游泳,那么,男同学有百分之几会游泳? 解:(1)36÷50=72%(2)“男同学中有百分之几会游泳”就是求男同学中会游泳的占男同学的百分之几。
应以男同学总数作为标准量。
其中会游泳人数作为比较量。
但这两个数都要通过已知条件算出来。
即:男生人数:50-25=25(人),男同学中会游泳的人数:36-25×3/5=21(人),男生有百分之几会游泳:21÷25=84%例2.某校去年有女生200人,男生比女生多80人。
今年女生人数比去年增加20%,因此比男生多30人,今年男生比去年减少百分之几?解:去年女生200人,今年增加了20%,那么今年女生人数是去年的(1+20%)。
要求今年男生人数比去年减少了百分之几,应以去年男生人数(200+80)为标准量;以今年(女生人数-30)比去年减少的男生数为比较量。
即:200×(1+20%)=240(人)今年女生数。
[(200+80)-(240-30)] ÷(200+80)=(280-210)÷280=70÷280=25% 答:今年男生比去年减少了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