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青铜器浅析 论文
论述中国青铜器的发展及影响

论述中国青铜器的发展及影响中国青铜器是中国古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发展经历了漫长的历史时期,并对中国的艺术、文化和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从青铜器的起源、发展和影响三个方面进行论述。
青铜器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国的新石器时代晚期,约在公元前2000年左右。
当时,人们开始掌握冶炼青铜的技术,并将其用于制作各种器物。
最早的青铜器通常呈现出简单的形状和粗糙的工艺,如鼎、尊等。
随着时间的推移,青铜器的制作技术逐渐提高,外观也变得更加精致和复杂。
在商代和西周时期,青铜器达到了较高的发展水平,成为贵族社会的象征和重要的礼仪器物。
青铜器的发展离不开中国古代社会的进步和变迁。
中国古代的青铜器制作工艺十分精湛,需要熟练的冶炼技术和精细的铸造工艺。
在制作过程中,需要经过多道复杂的工序,如选材、浇铸、打磨、镶嵌等。
这些工艺的发展不仅需要高超的技术水平,还需要丰富的经验和创新的思维。
因此,青铜器的制作成为当时工匠们的高级艺术创作。
青铜器在中国古代社会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不仅用于祭祀和宗教仪式,还作为贵族的礼仪器物和身份象征。
青铜器的制作和使用与古代社会的宗教信仰和礼仪制度密切相关。
例如,青铜器中的鼎常被用于祭祀、盛装食物和烹饪,象征着祖先的威严和权威。
青铜器的形制、纹饰和铭文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价值观念和审美追求,成为了历史文化的重要遗存。
青铜器的影响不仅局限于古代社会,它还对后世的艺术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青铜器作为中国古代文明的瑰宝之一,被广泛传世和研究。
它的精湛工艺和独特的艺术风格,不仅影响了后世的青铜器制作,还对中国的绘画、雕塑、陶瓷等艺术形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许多古代文人墨客对青铜器情有独钟,将其视为艺术的载体和灵感的源泉。
青铜器的纹饰和铭文也成为后世文化研究的重要资料,为我们了解古代社会和历史提供了珍贵的线索。
中国青铜器的发展经历了漫长的历史时期,对中国的艺术、文化和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它不仅是古代社会的重要礼仪器物,还是古代工匠智慧和创造力的结晶。
青铜器鉴赏论文图文稿

青铜器鉴赏论文文件管理序列号:[K8UY-K9IO69-O6M243-OL889-F88688]论青铜器鉴赏内容摘要: 青铜是人类历史上的一项伟大发明,中国古代铜器,是我们的祖先对人类物质文明的巨大贡献,虽然从目前的考古资料来看,我国铜器的出现,晚于世界上其他一些地方,但是就铜器的使用规模、铸造工艺、造型艺术及品种而言,世界上没有一个地方的铜器可以与中国古代铜器相比拟。
这也是中国古代铜器在世界艺术史上占有独特地位并引起普遍重视的原因之一。
中国古代青铜器三大艺术要素形制纹饰铭文关键字: 形制纹饰铭文艺术一, 中国古代青铜器的形制指其外形表现,是指青铜器的造型艺术。
我们祖先在青铜器造型艺术中充分考虑了如下因素:1、在实用基础上注重装饰,将实用与审美完美地统一起来。
实用是第一因素,但同时为了满足对审美的要求,施以各种外形装饰。
足部的装饰:柱状足、锥形足、圆足、扁足、方足、兽蹄足……腹部装饰:各种深浅浮雕甚至是透雕纹饰、扉棱、各种鸟兽雕塑……耳、鋬的装饰:作成龙形、蛇形、鸟形、或装饰龙头、羊头、牛头、鸟首……盖的装饰:在盖上塑以各种动物、人物、或将盖与器体制作成完整的动物…2、几何形体与动物形体单用、并用及复合使用圆球体、圆柱体、圆椎体、椭球体、立方体等作为青铜器形体的基本形状被广泛使用,为避免形式上的过于简洁和呆板,古人熟练地将这些基本几何体复合使用,构成繁复精美的各种造型体,显示出我们祖先惊人的智慧。
动物崇拜是原始人类普遍的行为,以各种动物形态作为青铜器的形体也是中国古代青铜器的一大特点,而且模仿得微妙维俏。
3、符合形式美的基本规律中国古代青铜器造型普遍遵从如下形式美的基本规律:平衡对称单纯多样刚柔相济静中寓动背离规则古代青铜器的纹饰要点青铜器纹饰是青铜艺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常饰在器物的腹、颈、圈足或盖上。
中国古代青铜器上的纹饰,始于二里头文化期,最早出现在容器上的是实心的连珠纹;带纹饰的器物集中在商周,且以商周最为着名。
浅析中国古代青铜器

浅析中国古代青铜器发布时间:2021-01-26T12:48:23.900Z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第12期作者:李木妹肖经渊[导读] 国古代青铜器是划时代的伟大创造,李木妹肖经渊广州工商学院美术设计系2019级视觉设计B1班广东广州 510850广州工商学院基础部军事理论教研室广东广州 510850摘要:中国古代青铜器是划时代的伟大创造,继承和发扬青铜文化,让青铜文化在历史的长河中绵延不息。
促进了中国古代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繁荣发展,创造了中国历史上灿烂辉煌的青铜文明。
本文主要从中国古代青铜器的不同使用功能、青铜器与现代设计的联系、中国古代青铜器的整体形制三个主要方面来深入探索中国古代青铜器。
关键词:古代青铜器;功能;外形;联系一、古代青铜器的不同功能中国古代青铜器在不同的社会历史发展时期,都有着不同的使用功能。
一般来说有两种基本功能,一是盛装物件、一是陈设罗列。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铜器生产工艺技术的不断进步,青铜器逐渐成为国家政治的重要标志,代表着高高在上的显贵,青铜器在商周时期常常被社会用作为一种礼器,商周时期社会以严格来反映它的等级制度,以"礼"来严格维护政治、经济、权力。
青铜器被制度化、神秘化,因此,在商周时期,青铜器并不是一般人手中可以拥有的,并非私人使用品,也绝不能在商品市场上进行买卖,在这一时期的青铜礼器中,兽面纹也是最主要的装饰纹样,其主要纹饰特征是以兽面的鼻梁为中心并呈左右对称的形式,在鼻梁上放置着形式各样的小兽角,角下方则是凌厉的兽形眼睛。
兽面纹中冷峻的脸庞神情以及外型,大都呈现给人以神秘森严的诡秘颜色,充分体现了古代统治者的强大王权、意志力和思想。
二、青铜器与现代设计的联系青铜器的风格表现集中了儒家的和谐美、道家的大巧之拙以及楚文化中的神奇浪漫之色,青铜器开启了实用与装饰的大门,并对现代设计的发展起到了指引和参考的作用。
如受提梁卤而设计的现代耳机、受古代青铜器酒杯爵而设计的现代椅子、受中国古代青铜器上渦纹而设计的现代T恤、受古代饕餮纹而产生的现代纸币等,都是我们在利用青铜器而设计出的优秀作品,是对中华文化的充分肯定与赞美。
青铜器论文

青铜器论文青铜器是中国古代艺术瑰宝之一,其纤细精巧的制作工艺和独特的造型设计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
本文将从青铜器的制作工艺、造型设计和历史价值三个方面来探讨青铜器的独特魅力。
首先,青铜器的制作工艺非常复杂,需要经历多道工序。
首先,艺人需要选择优质的铜矿石进行提炼和熔炼,使其成为具有良好延展性和韧性的铜块。
然后,通过锻打、拉伸和弯曲等手法将铜块变成所需的零件。
接下来,艺人需要进行铸造,将熔化的铜液倒入已经制作好的模具中,等待其凝固后取出,最后进行打磨和镀色等工序,使青铜器呈现出亮丽的表面。
其次,青铜器的造型设计非常独特,充满了艺术创造力。
青铜器常常以人物、动物或神话故事为主题,通过精细的雕刻和铸造技术,将这些形象栩栩如生地展现出来。
青铜器的造型设计非常注重比例和平衡感,同时通过曲线的运用,使作品显示出流畅和动感。
这些造型设计不仅展示了古代人民的审美追求,也反映出当时社会文化的特点。
最后,青铜器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
中国青铜器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1600年左右,是中国古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青铜器在古代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如礼器、祭器、军事器械等,不仅体现了古代社会经济的状况,也反映出当时的宗教信仰和文化传统。
此外,青铜器的铭文和纹饰也为后人提供了研究古代历史和文化的重要线索。
综上所述,青铜器作为中国古代艺术的珍品,其制作工艺精湛、造型独特、历史价值重大。
通过对其制作工艺的考察,可以了解到古代艺人的巧妙技艺;通过对其造型设计的研究,可以感受到古代人民的审美追求;通过对其历史价值的探讨,可以了解到古代社会的发展脉络。
青铜器不仅是中国古代文化的瑰宝,也是世界文明史上的重要遗产。
艺术史论文 浅析夏商周三代青铜器制作的变化特征

浅析夏商周三代青铜器制作的变化特征众所周知,世界上所有的古老文明都经历了石器时代、铜石并用时代、青铜时代和铁器时代。
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在夏商周时期创造了独步世界的青铜文化,考古学上将这段时间成为“青铜时代”。
而我将在这篇文章结合夏商周三代的文化特征,从青铜器的品种和用途、制作工艺、艺术特征等方面论述这一时期青铜器制作的变化及各自特征。
一、品种和用途夏代青铜制品主要是为数不多的礼器、武器和工具,相对商周来说种类和数量较少,但在青铜礼器的出现在铸造史上已是一个重大的飞跃。
在河南偃师二里头文化遗址出土的青铜器有爵、斝、戈、钺、铃,以及兽面纹牌饰等。
另外,相传禹在位时,收集全国的青铜,铸鼎九只,象征九州,号称九鼎——这也被视为王权的标志。
下左图是比较有代表性的夏代青铜礼器,爵。
到了商代,随着冶炼技术的进步,青铜器品种已是相当丰富。
商人尊神,敬鬼,信巫,淫祀。
祭祀活动频繁并且隆重。
因此在商代,出现了大量青铜礼器,分为食器,酒器,乐器和兵器。
食器中包括鼎、鬲等等。
其中鼎是最重要的礼器。
上右图为著名的司母戊方鼎。
出土于河南安阳侯家庄。
此鼎高133厘米、宽78厘米,重875千克。
它以超重,超大,超强的体量感,表现出雄伟庄严之美,从而成为最高统治者证权与神权合一的象征。
周代青铜器与商有联系也有区别。
西周注重礼教,统治者实行将政治权利、土地和奴隶讽刺诸侯的分封制度,于是青铜礼器不只用来祭祀,还用来维护和体现这种等级制度。
而到了春秋战国,“尊神重鬼”观念日益淡薄,各自为政的诸侯越来越追求“钟鸣鼎食”的享乐生活,青铜器中的生活用器逐渐增多。
二、制作工艺青铜器铸造铸造要经过采矿、冶炼、浇铸、成型等工序。
其技术要比制陶复杂的多,从目前出土的文物来看,夏代青铜制品的器类很少,主要以小件的器具和兵器为主。
夏代早期的青铜器形制主要受之前同时期的各类陶器的影响,型制朴拙,充满着浓厚的原始气息。
而商周时,随着社会进步和造型艺术的提高,则到了青铜器铸造工艺的辉煌时期,陶制块范铸造的方式得以被使用。
中国古代青铜器的考古发现与研究

中国古代青铜器的考古发现与研究中国古代青铜器是中国古代文明的重要遗产之一,对于了解古代文化、社会和技术水平具有重要价值。
通过考古发现和研究,我们可以深入了解青铜器的制作工艺、功能以及对古代社会发展的影响。
本文将就中国古代青铜器的考古发现与研究进行探讨。
一、古代青铜器的考古发现青铜器的制作历史悠久,在中国历史长河中留下了丰富的遗存。
根据考古学家的研究,最早的青铜器出现在约公元前2000年的商代晚期。
商代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也是青铜文化的鼎盛时期,因此在商代的遗址中,我们可以发现大量的青铜器。
商代青铜器的制作工艺相当精湛,常见的青铜器包括鼎、觚、爵、簋等。
这些器物通常被用于祭祀活动,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宗教信仰和统治者的权力象征。
除了商代,周代也是青铜器的重要时期。
周代的青铜器以“礼器”为主,主要用于宗教仪式和礼仪活动。
周代青铜器制作精美,如大型的钟鼎和小型的觥,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
此后,秦汉时期也是青铜器制作的高峰时期。
秦汉时期的青铜器注重实用性和技术创新,器形上减少了华丽的装饰,更多地突出了实用性。
这些青铜器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特征,对于研究秦汉时期的历史变迁具有重要价值。
二、古代青铜器研究的重要意义通过对古代青铜器的考古发现和研究,我们可以获得丰富的历史信息。
首先,青铜器的形状、纹饰、材质等特征可以反映当时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文化传统以及手工艺术水平。
比如,商代青铜器的繁复纹饰表达了当时社会的繁荣和富有,而秦汉时期的青铜器则更加简洁实用,反映了秦汉时期的实用主义风格。
其次,青铜器的考古发现也可以为我们提供古代社会的政治、宗教和宫廷生活等方面的线索。
例如,一些商代青铜器上有刻画了各种形象,如神兽、龙纹等,这些形象的存在表明了当时的宗教信仰;而一些觚器的形状和材质则与贵族聚会和盛宴有关。
最后,通过对青铜器的研究,可以推断古代冶金技术的发展和传播。
青铜器的制作需要高超的冶金工艺,因此对青铜器的研究可以揭示古代的冶金技术水平和交流。
中国古代的青铜器

中国古代的青铜器青铜器是中国古代重要的文化遗产之一,它既是古代人们生活的器具,也是艺术品的代表。
中国古代的青铜器在技术、艺术和历史价值方面都有着独特的地位。
本文将探讨中国古代的青铜器的历史背景、制作工艺以及艺术特点。
一、历史背景青铜器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000年左右的商代。
在商代早期,青铜器主要是为了祭祀和宗教仪式所用的。
随着社会的发展,青铜器逐渐成为贵族和统治者的象征。
到了西周时期,青铜器的制作技术达到了巅峰,成为了官方的礼器以及贵族的随身装饰品。
而到了春秋战国时期,青铜器开始进入了寻常百姓的家庭,成为了他们日常生活中重要的器具。
二、制作工艺中国古代的青铜器制作工艺复杂,需要经历多个步骤。
首先,需要先挖掘出合适的青铜矿石,然后熔炼并铸造成型。
在铸造过程中,需要使用精巧的模具以及精细的技巧,来制作出各种精美的器物形状。
铸造完成后,还需要进行饰刻和打磨等工序,使青铜器更加美观耐用。
整个制作过程需要经过长时间的锻炼和积累经验才能够完成。
三、艺术特点中国古代的青铜器在艺术上有着独特的特点。
首先,它们的造型多样、富有创意。
青铜器的形状有方形、圆形、椭圆形等多种,既有几何图案,也有动植物纹饰。
其次,青铜器的饰纹精美细致,形成了独特的装饰艺术风格。
例如,商代的青铜器饰有象牙纹、雷纹等特征性的纹饰,而战国时期的青铜器则注重雕刻技艺的表现。
最后,青铜器的铭文对于研究古代历史和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铭文中记录了很多有关官职、制度以及祭祀活动的信息,为我们了解古代社会提供了重要的资料。
四、历史价值中国古代的青铜器在历史价值方面非常显著。
首先,青铜器记录了古代社会的发展历程、制度和宗教信仰,并反映了当时人们的思想观念。
其次,青铜器代表了古代工艺和技术的水平,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
此外,青铜器还在后世的艺术创作中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成为了艺术家们的灵感之源。
总结:中国古代的青铜器是中国文化的瑰宝之一,它们不仅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也是古代艺术的代表。
青铜器鉴赏论文

论青铜器鉴赏内容摘要: 青铜是人类历史上的一项伟大发明,中国古代铜器,是我们的祖先对人类物质文明的巨大贡献,虽然从目前的考古资料来看,我国铜器的出现,晚于世界上其他一些地方,但是就铜器的使用规模、铸造工艺、造型艺术及品种而言,世界上没有一个地方的铜器可以与中国古代铜器相比拟。
这也是中国古代铜器在世界艺术史上占有独特地位并引起普遍重视的原因之一。
中国古代青铜器三大艺术要素形制纹饰铭文关键字: 形制纹饰铭文艺术一, 中国古代青铜器的形制指其外形表现,是指青铜器的造型艺术。
我们祖先在青铜器造型艺术中充分考虑了如下因素:1、在实用基础上注重装饰,将实用与审美完美地统一起来。
实用是第一因素,但同时为了满足对审美的要求,施以各种外形装饰。
足部的装饰:柱状足、锥形足、圆足、扁足、方足、兽蹄足……腹部装饰:各种深浅浮雕甚至是透雕纹饰、扉棱、各种鸟兽雕塑……耳、鋬的装饰:作成龙形、蛇形、鸟形、或装饰龙头、羊头、牛头、鸟首……盖的装饰:在盖上塑以各种动物、人物、或将盖与器体制作成完整的动物…2、几何形体与动物形体单用、并用及复合使用圆球体、圆柱体、圆椎体、椭球体、立方体等作为青铜器形体的基本形状被广泛使用,为避免形式上的过于简洁和呆板,古人熟练地将这些基本几何体复合使用,构成繁复精美的各种造型体,显示出我们祖先惊人的智慧。
动物崇拜是原始人类普遍的行为,以各种动物形态作为青铜器的形体也是中国古代青铜器的一大特点,而且模仿得微妙维俏。
3、符合形式美的基本规律中国古代青铜器造型普遍遵从如下形式美的基本规律:平衡对称单纯多样刚柔相济静中寓动背离规则古代青铜器的纹饰要点青铜器纹饰是青铜艺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常饰在器物的腹、颈、圈足或盖上。
中国古代青铜器上的纹饰,始于二里头文化期,最早出现在容器上的是实心的连珠纹;带纹饰的器物集中在商周,且以商周最为著名。
说商周铜器有—种狞厉之美,神秘、威严、精细,很大程度上是指其纹饰。
纹饰的出现使商周青铜器更具艺术价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古代青铜器浅析
自动化姓名:** 学号:***
摘要:青铜器作为古代权利的象征,再造型设计上有着非同一般的意义。
其不同的纹样也反映了不同历史时期的灿烂文化,铸造冶练的不断发展让青铜器成为古代极具代表性的一种传统文化。
在历史的长河中青铜器不仅只是作为礼器的代表,更是现代研究古代文化的重要依据。
关键词:青铜器;纹样;造型设计
一、古代青铜器不同时期的设计特点
中国青铜器文化的发展划分为三大阶段,即育成期、鼎盛时期和转变期。
形成期是指龙山时代,距今4500~4000年;鼎盛期即中国青铜器时代,时代包括夏、商、西周、春秋及战国早期,延续时间约一千六百余年,也就是中国传统体系的青铜器文化时代;转变时期指战国末期-秦汉时期,青铜器已逐步被铁器取代,不仅数量上大减,而且也由原来礼乐兵器及使用在礼仪祭祀,战争活动等等重要场合变成日常用具,其相应的器别种类、构造特征、装饰艺术也发生了转折性的变化。
所以我们从这三点来分析古代青铜器的设计。
(1)青铜器形成期的设计特点
距今4500~4000年龙山时代,相当于尧舜禹传说时代。
古文献上纪载当时人们已开始冶铸青铜器。
黄河、长江中下游地区的龙山时代遗址里,经考古发掘,在几十处遗址里发现了青铜器制品。
形成期的铜器有以下设计特点:一般居民也拥青铜制品。
此外,这个时期的青铜制品多朴实无饰,就是有纹饰的铜镜也仅为星条纹、三角纹等等的几何文饰,绝无三代青铜器纹饰的神秘感。
这一时期陶瓷对青铜器的设计有很大的影响,很多青铜器都有着明显的陶器的影子。
和盉的三足,最初模仿了陶鬶的三足,盉的造型与陶鬶相仿。
造型一般都很完整,并且规整对称,直壁器、平底器、折腹器较多。
有的器体扁平,方中有柔。
图案纹样多采用对称样式。
(2)青铜器鼎盛期的设计特点
鼎盛期即中国青铜器时代,包括夏、商、西周、春秋及战国早期,延续时间约一千六百余年。
这个时期的青铜器主要分为礼乐器、兵器及杂器。
乐器也主要用在宗庙祭祀活动中。
礼器是古代繁文缛节的礼仪中使用的。
这一时期的青铜器装饰最为精美,文饰种类也较多。
具有仿生的意向。
图案纹样多采用对称样式。
青铜器最常见花纹之一,是饕餮纹,也叫兽面纹。
饕餮纹,本身就有浓厚的神秘色彩。
兽面纹是商代早期中青铜器纹饰的主体,以粗犷的勾曲回旋的线条构成,全是变形纹样,除兽目圆大,以为象征外,其余条纹并不具体表现物象的各个部位,纹饰多平雕,个别主纹出现了浮雕,二里冈上层尊、罍等器肩上已有高浮雕的牺首装饰。
所有的兽面纹或其它动物纹都不以雷纹,是这一时期的特色。
西周时代,青铜器纹饰的神秘色彩逐渐减退。
龙和凤,仍然是许多青铜器花纹的母题。
可以说许多图案化的花纹,实际是从龙蛇、凤鸟两大类纹饰衍变而来的。
蝉纹,是商代、西周常见的花纹,到了春秋,还有变形的蝉纹。
春秋时代,螭龙纹盛行,逐渐占据了统治地位。
中国古代青铜器的另一个突出特征是制作工艺的精巧绝伦,显示出古代匠师们巧夺天工的创造才能。
用陶质的复合范浇铸制作青铜器的和范法,在中国古代得到充分的发展。
陶范的选料塑模翻范,花纹刻制均极为考究,浑铸、分铸、铸接、叠铸技术非常成熟。
随后发
展出来毋需分铸的失蜡法工艺技术,无疑是青铜铸造工艺的一大进步。
(3)青铜器转变期的设计特点
转变时期一般指战国末年至秦汉末年这一时期。
铁制品的广泛使用。
社会各领域均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青铜器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逐渐下降,但好的青铜器也是有的,且加入了镶嵌宝石等工艺,在装饰纹样上,夔龙纹逐渐不在流行,饕餮纹变小作为器足上端的装饰,窃曲纹、重环纹等特别盛行。
夔纹则多处理成粗枝大叶的几何形图案。
图案纹样多采用对称样式。
另外这一时期几何纹样的应用较单一。
浑厚规整无多附饰的器物造型,饰以细丽繁密的装饰纹样,一简一繁,相互辉映,形成这一时期青铜器独特的艺术特点。
二、古代青铜器具有的美学功能
古代青铜器在不同时期内,都有着不同的美学功能,在早期只有两种用途,那就是祭祀和称装物件,所以在起纹理和造型上不同的饕餮纹等都是非常重要的。
早期人类社会,动物对人具有神奇力量,而人则是被动的。
对自然的无奈、恐惧与敬畏,使得人们期盼神力的庇护,甚至把自己想象为某种猛兽,刻画兽身人首或人身兽首的形制、纹饰。
用青铜器上更为狞厉怪异的纹饰“辟邪免灾”,增强自身的安全感。
这时青铜器纹饰中人形装饰极为罕见,偶尔出现时,也仅处于被动的地位,而饕餮形常常构成全部装饰的中心,令人望而生畏。
狰狞恐怖的纹饰是对命运的恐惧心理在器物装饰上的投射:对异族是恐怖的化身,对本氏族则是战胜恐惧的符号。
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生产力的发展,青铜器已经成为权力的象征。
在夏商周时期所有青铜器都是气象森严,给人以神秘、威慑和恐怖的印象,这正是奴隶主权势和威严的象征。
这一时期的青铜器的艺术特征可以用“狞厉美”来概括,神秘、庄严、狰狞、恐怖。
商代和周初青铜彝器与祭祀祖先也有密切的关系。
动物中有一些是帮助巫师通天地的,而它们的形象在古代便铸在青铜彝器上了。
青铜彝器怪异的纹饰把人置于恐惧与威严之下,在祭祀的烟火缭绕之中,咆哮的动物纹饰,有助于造成严肃静穆、诡秘阴森的气氛,产生震撼人心的威慑力,充分体现统治者的意志、力量。
三、结语
中国古代文化源远流长,青铜器文化是中国灿烂文化的一部份,在这个时期在青铜器上的不同花纹以及造型,都是那个时代的标志,反映着当时的文化,青铜器的发展也说明这生产力的发展,中国人们的艺术水平不断提高,形成特有的文化底蕴,是中华艺术的瑰宝。
参考文献:
(1)中国青铜器(修订本)马承源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3-1-1
(2)中国青铜器李朝远、周亚、马今洪、吴来明、廉海萍五洲传播出版社2004-09-01
(3)雄奇宝器:中国古代青铜铸造术吴来明、周亚、廉海萍、丁忠明文物出版社 2008-07-01
(4)古文字学初阶李学勤中华书局 2006-01-01
(5)西周史杨宽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