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课件:中国古代青铜器

合集下载

青铜器纹饰ppt课件

青铜器纹饰ppt课件
12
商代早期的龙纹主要见于玉器,如玉玦、玉壁等环状器物。 青铜器上的龙纹始见于商代中期。此时的龙纹主要可分为两大 类:
1、鳄鱼状爬行龙纹,作两首相对或首尾徊接的形式,体态 似鱼体、曲折体为多,此类龙纹多见于鼎、尊、盉、觚等器物。
2、蟠龙纹。
商代晚期,龙纹极盛,变化更繁复,趋于图案化、装饰化, 有不少变形图纹出现。
19
一些典型的动物纹
虎纹(西周中期四虎钟) 牛纹(商代晚期) 象纹周中期)
蜗身兽纹(西周早期) 蛇纹(西周早期) 蝉纹(商代晚期)
龟纹(商代晚期)
长鼻兽纹(春秋晚期)
21
兽体变形纹
• 兽体变形纹是不具备某一些动物的整体形 状,只有象征性的兽体残余的变形,在现 实生活中不可能存在的动物。
宋人将青铜器上表现兽的头部,或以兽的头部为 主的纹饰都称饕餮纹。实际上这类纹饰是各种各样 动物或幻想中的物象头部正视的图案。后来不少著 作中称它为兽面纹。
8
兽面纹的特点
以鼻梁为中线,两侧作对称排列,上端第一道 是角,角下有目,形象比较具体的兽面纹在目上还 有眉,目的两侧有的有耳,多数兽面纹有曲张的爪, 两侧有左右展开的体躯或兽尾,少数简略形式的没 有兽的体部或尾部。所有兽面纹基本上是按这一模 式塑造的,只是在表现方法和技巧上,随着时代的 发展而有所不同。
34
绹纹((春秋战国) 人面纹
35
绹纹(春秋战国)
36
火纹
37
38
中国古代传统图案
---青铜器
纺织131 1
什么是中国青铜器?
中国青铜器特指商代和西周、春秋时期的青铜器物,包括有炊 器、食器、酒器、水器、乐器、车马饰、铜镜、带钩、兵器、 工具和度量衡器等。这些器物以铜质为主,加入少量锡和铅浇 铸而成,器物颜色呈青灰而得名。其形制多样,纹饰精美,铭 文为书法艺术瑰宝。

中国青铜器精讲ppt课件

中国青铜器精讲ppt课件

• ①列国器物大量出现。
• 西周的有铭青铜器属周王室和王臣制作的占大多数,诸侯国的为数甚少。到了春秋时期,王室、王臣 的礼器几乎消失,代之而起的是列国诸侯、卿大夫甚至卿大夫家臣铸造的器物。这和当时王室衰微而 诸侯、大夫及家臣势力不断壮大的形势相吻合。
• ②地域风格的形成。
• 大体上呈现以三晋为中心的中原、以秦国为中心的西方和以楚国为中心的南方三足鼎立的格局。此外 ,北方、西南方、东南方等几处少数民族区域也各有其独特风格。
饰除了延续春秋中晚 期的纹样外,还出现 了农桑、弋射、宴饮、 攻城等内容装饰。
完整版ppt课件
几何纹: 战国时期青铜器的装 饰纹样主要以几何纹 样为主,蟠虺纹、蟠 蛎纹进一步简化,几 何化趋势进一步加强。
装饰手法: 以镶嵌、鎏金、针刻 为主。
19
完整版ppt课件
20
4. 春秋战国时期青铜工艺的造型变化
完整版ppt课件
17
2. 春秋战国时期青铜器的制作方法
铸模法
依旧沿用商周 时期的。
分铸法 技术达到顶峰。
失蜡法
是铸造精美青 铜器的主要方 法。
完整版ppt课件
18
3. 春秋战国时期青铜器的装饰纹样
动物纹: 一改商周时期以兽
面等传统动物题材, 新的装饰题材围绕龙 或龙的变体,即蟠螭、 蟠虺。
人纹: 战国时期青铜器装
矛、斧、刀、矢、镞
完整版ppt课件
8
完整版ppt课件
9
4 夏商周时期青铜器的主要装饰纹样
夏商周时期青铜器纹样继承了原始社会时期仰韶文化、龙山文化的某些特征。
1.动物纹样
2.几何纹样
完整版ppt课件
10
1.动物纹样
1.饕餮纹: 龙角纹 、曲折角形、长颈鹿角形、虎头形

六年级上册美术课件-第21课 中国古代青铜器|辽海版

六年级上册美术课件-第21课 中国古代青铜器|辽海版
听到了什么样的声音? 给你怎样的感受?
编 钟
曾侯乙编钟
稀世珍宝
青铜:
是红铜加锡、铅等冶炼而成的 一种合金,这种合金经历几千年后, 其铜锈呈青绿色而得名。
中国古代 青铜器
夏、商、周、春秋及战国时期
前后长达2000多年




匜yí

兵器

钺yu簋guǐ (食器)
礼 器
鉴(水器)
(莲 酒鹤 器方 )壶
造型有什么特点?
青铜器——鼎
可以穿杠搬运

鼎是古代的煮食器,其造型特征为由腹、 足、耳三部分组成。
可以盛物


可以扬火
连连看小游戏:
(请根据身份与使用鼎的数目相连)
天子
诸侯
大夫
元士
五鼎 三鼎 七鼎 九鼎
1、纹饰像什么?
小组讨论 2、有什么特点?
3、给你什么感觉?
铭文是研究当时社会政治、经济的
重要资料。所以我们把他们称为
“铜铸的史书”!

中国古代青铜器课件

中国古代青铜器课件

里,它只能作为主纹的陪衬或地纹使用,只有在这
些纹饰衰退的时代,才能大量起用几何纹,各种形
式的几何纹才不断出现。春秋、战国之际几何纹作
为主体纹饰已屡见不鲜。几何纹大致有连珠纹、弦
纹、直条纹、横条纹、斜条纹、云雷纹、百乳雷纹、
曲折雷纹、钩连雷纹、三角雷纹、菱形雷纹、网纹
等。
中国古代青铜器课件
• 连珠纹 是小圆圈的横式排列,旧称圈带纹。这是青铜器中
中国古代青铜器课件
(三)青铜器铭文的书体
中国的汉字从创始以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应用的需要 形成篆、隶、楷、行、草五大书体,构成书法艺术的字体 基础。广义的篆书包括了甲骨文、大篆(籀文)及春秋战国 时期通行于六国的文字和小篆。狭义的篆书则是大篆、小 篆的统称。
小篆是经过秦始皇统一文字后的新书体,又称为“秦篆”, 是中国最早的标准字体。小篆是对大篆的整理简化而来。 字形修长.线条柔顺,具有典雅温文的气度。
中国古代青铜器课件
• 春秋时期 周室东迁,五霸兴起,周王朝的 中央集权逐渐分散到列国诸侯之手,他们各霸 一方,各自为政,冶铜铸器各得其便。因此, 这个时期的青铜器铭文也表现出了较强的随意 性,其内容和程式不与西周时期尽同,一般多 为联谊婚姻、夸耀祖先之类。
中国古代青铜器课件
• 战国时期 随着奴隶制社会的衰落,礼制开始崩坏,封 建地主阶级兴起,人们的思想意识发生变化,加上当时的 简册书帛通行,文字应用日渐繁复,“镂于盘盂琢之金石”终 不如书于简册方便.所以,这个时期的青铜器铭文,长篇 大作不多,书史性质的更为少见。铭文从其格式、体例, 以至于刻铸方法、书法艺术等方面部起了很大的变化。战 国中期以后.铭刻终于转到 “物勒工名,以考其诚”的作用 上去了。
• 商代中期 特别是盘庚迁殷以后,青铜器铸造技术有了较大 的发展,甲骨卜辞的书契也迅速进步,铜器铭文的铸造也就 在这个时候逐渐兴盛起来。铸铭铜器增多,但每器所铸字数 仍不多,一般只有一两字,多者四五字。

青铜器的种类和用途PPT课件

青铜器的种类和用途PPT课件
图3-26、27 青铜图案兽面纹(商)
14
2.凤鸟纹 a.凤鸟纹是各种凤纹和鸟纹的通称。 b.殷的图腾——天命玄鸟,降而生商 c.青铜器上的凤纹多是侧面形象,头部和身体比较简单,惟有冠和尾部 变化较多 d.凤冠分为三种:多齿冠凤纹、长冠凤纹、花冠凤纹、 e.形式多为对称形,青铜图案也是大量采用水平线和垂直线,使形态见 方,拐角成直角,纹样的空地都用许多带方的雷纹布满。有一种沉重的 装饰感
图3-14 兽面纹觚
图3-15 受觚
6
二.青铜器时代
1.青铜时代——夏、商、西周至春秋,经历奴隶制社会的发生、发展 与瓦解的时期。
2.青铜艺术是奴隶制社会的文化象征,以”天命“论维持政权的精神支 柱而用”礼制“作为统治阶级内部的社会规范和道德规范
3.“礼藏于器”是当时的时代特征。如按礼制组合的列鼎,九鼎为天子, 七鼎为诸侯、五鼎为大夫、三鼎为士,青铜时代促成青铜礼器的产生, 它作为政治权威的象征,它的造型和图案就必须与它的功能相适应,于 是展现雄伟怪异、狞厉威严的风貌。
簋、豆、爵、觯、觥、盉方彝等 a.鼎——从史前的陶鬲演变而来的,初始为烹煮肉食,后来成为盛祭
品的礼器。有鹿鼎、牛鼎、豕鼎等
图3-4 羊鼎
图3-5 司母戊大方鼎
3
b.簋——形如大碗,是盛饭的食具。西周初发展为双耳或四耳方尊
图3-6 黄簋
图3-7 牛首乳丁纹簋
c.鬲——是一种古代的炊具,大口、袋形腹、其下有三个较短的锥形
图3-34 交龙纹(春秋)
图3-35 象纹(西周)
图3-36 蝉纹(商)
17
6.人物纹样 青铜器上的人物纹样主要出现在青铜器的散纹时期,人物的形象是各
种动态的人物影形,造型简洁,抓住人物的外形和动态特征,生动地表 现出人们地各种社会生活场景。如《宴乐水陆攻战纹壶》

小学美术-第21课 中国古代青铜器 辽海版 (共23张PPT)ppt课件

小学美术-第21课 中国古代青铜器   辽海版 (共23张PPT)ppt课件
河南省 新郑城关李家楼村,高 120厘米,口径31厘米。 春秋时期器物。
壶上有冠盖,器身长 颈、垂腹、圈足。该壶造 型宏伟气派,装饰典雅华 美。壶冠呈双层盛开的莲 瓣形,中间平盖上立一展 翅欲飞之鹤;壶颈两侧用 附壁回首之龙形怪兽为耳; 器身满饰蟠螭纹,腹部四 角各攀附一立体小兽,圈 足下有两个侧首吐舌的卷 尾兽,倾其全力承托重器。 其构思新颖,设计巧妙, 融清新活泼和凝重神秘为 一体,被誉为时代精神之 象征,“神仙世界”的无 字之碑!
灯体通高48厘米, 重15.85公斤。设计十 分巧妙,宫女一手执 灯,另一手袖似在挡 风,实为虹管,用以 吸收油烟,既防止了 空气污染,又有审美 价值。
树形灯 战国,高82.9厘米,
1976年出土于河北省 平山县中山王墓。是 目前发现的高度最高 的战国灯具,考证认 为其并非是放置在桌 台上的案灯,应为置 于房中的落地座灯, 由灯座、灯柱和灯盏 三部分组成。
武王伐商,甲子日凌晨 岁星正当其位,宜于征伐; 战胜商朝八天后的辛未日, 武王在当地的军队驻地赏 “有司”利以铜,利觉得很 荣耀,就用铜来铸造宝器以 纪念这件事。
小知识:
我国古代青铜器上常 铸 或 刻 有 文 字。 这 些 文 字 通 常 称 为 “ 铜 器 铭 文 ”,又 称“金文”或“钟鼎文”。 它是研究汉字发展演变的 珍 贵 资 料, 也 是 研 究 我 国 古代历史的重要资料。
小知识:
我国古代青铜器上常饰有 动物纹、几何纹以及人事活动等 纹样,能够生动地反映当时人们 的社会生活和思想观念。
同学们
来学校和回家的路上要注意安全
同学们
来学校和回家的路上要注意安全
设计精致,制作 工艺考究,人、猴、 鸟、龙共处一体,构 思奇特,妙趣横生, 整个构图注意对称, 十五枝灯盏穿插布置, 千姿百态,是灯具中 的佳品。

青铜器课件

青铜器课件

假如兽面纹一直发展到现在,它会 是什么样子?会有什么变化呢?
毛 公 鼎
毛公鼎是目前所见商周青铜器中 铭文最长的一件。
兽 面 纹 的 特 点
tāo tiè
兽面纹旧称“饕餮纹”,兽面纹是青铜 器上最常见的纹饰之一,商代晚期 至西周早期最为发达,种类繁多。
以鼻梁为中线 左右对称排列 角 眉

耳 爪
(外卷角型兽面纹)

兽 面 纹 的 区 别
牛 ① 角 型 外 卷 ③ 角 型 曲 折 ⑤ 角 型 环 柱 ⑦ 角 型
龙 ② 角 型 内 卷 ④ 角 型 鹿 ⑥ 角 型 虎 ⑧ 头 型
青铜器
青铜器就是红铜和锡的合金 。夏、商、周时期,青铜作 为贵重金属,主要被制成礼 仪用器,多用于祭祀祖先神 灵、宴请嘉宾贵客、举行隆 重典礼等盛大场合。青铜器 除了造型独特之外,它还有 精美神秘的纹饰。
利 簋 纹 饰 赏 析
云雷纹
簋腹和方座:饕餮纹 夔纹
圈足:夔纹 云雷纹青 铜 器 之 Nhomakorabea 面 纹
后母戊方鼎
四羊方尊
人面盉
齐候匜
伯公父簠
商 周 青 铜 器 造 型
乐器
乐 器 钟
兵器-戈
兵器
兵器-人面纹钺
兵器-盾
后 母 戊 鼎 铭 文
后母戊拓本
根据这三字,结合 后母戊方鼎 此器物的规模,研 究者认为:这是商王为祭祀他那已经去世 的名叫戊的母亲而铸造的鼎。
兽 毛 面 公 纹 鼎 纹 铭 文 饰 创 作
兽 面 纹 的 区 别
怎么区别不同的兽面纹

角型的不同,是区别各类兽面纹的主要依据。
兽 面 纹 的 发 展
商代早期
商代晚期

中国古代青铜器课件一、-1

中国古代青铜器课件一、-1

交体龙纹(战国早期交鱼龙纹壶)
卷体龙纹(西周晚期鱼龙纹盘)
双体龙纹(西周早期)
两头龙纹(西周早期)
蟠虺(huǐ)纹
青铜器纹饰之一。以蟠屈的小 蛇(虺)的形象构成几何图形。盛 行于春秋战国。
蟠螭(chī)纹
青铜器纹饰之一。图案表现 传说中的一种没有角的龙(螭), 张口,卷尾,蟠屈。盛行于春 秋战国。
虎纹(西周中期四虎钟)
牛纹(商代晚期)
蟾蜍纹(商代晚期)
象纹(西周早期)
鱼纹(春秋早期)
鹿纹(西周中期)
龟纹(商代晚期) 蜗身兽纹(西周早期)
蛇纹(西周早期)
长鼻兽纹(春秋晚期) 蝉纹(商代晚期)
各种虎纹
各种虎纹
等……
•盖的装饰:在盖上塑以各种动物、人物、或将盖与 器体制作成完整的动物… 耳、鋬的装饰:作成龙形、蛇形、鸟形、或装饰 龙头、羊头、牛头、鸟首……
关于中国古代青铜器形制的思考
•中国古代青铜器的形制与彩陶的形制有必然的联系 •中国青铜礼器大略经过了1500年以上的历史变迁, 由于历史、礼制、习俗、文化的发展变化,每—类 青铜器在形制上亦有一定的发展变化规律。掌握青 铜器的形制变化规律,对青铜器的鉴别很有帮助。 •青铜器的形制与统治者的身份地位有密切的联系。
我们祖先在青铜器造型艺术中充分 考虑了如下因素:
在实用基础上注重装饰,将实 用与审美完美地统一起来。
实用是第一因素,但同时为了满足 对审美的要求,施以各种外形装饰。
•提梁装饰:作成龙形、蛇形、鸟形
•腹部装饰:各种深浅浮雕甚至是透雕纹饰、扉棱、各 种鸟兽雕塑……
•足部的装饰:柱状足、锥形足、圆足、扁足、方足、兽蹄足……
一些典型的兽面纹
曲折角型兽面纹(西周早期无虫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书)
.
32
史字的演变:
可见很多情况 (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 下“金文”更 “车”字的演变:(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楷书繁体、简体) 像甲骨文

耳 ” 字 的 演 变
“年”字的演变:(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
.
33
(2)青铜器铭文的结构特点
.
34
如前所述,金文上承甲骨文,下接小篆 隶书,所以在文字结构上也反映了这种过渡和 演变。下面试对铭文的结构特点作一些概略的 说明。
.
5
一些典型的兽面纹
环柱角型兽面纹(西周早期兽面纹鼎)
牛角型兽面纹(商晚期古父己卣)
外卷角型兽面纹(商晚期戊服卣) .
内卷角型兽面纹(商晚期兽面纹斝) 6
一些典型的兽面纹
曲折角型兽面纹(西周早期无虫鼎)
龙角型兽面纹(商晚期兽面纹鼎)
长颈鹿角型兽面纹(商晚期兽面纹方彝) .
虎头型兽面纹(商晚期戢觥) 7
云纹
.
22
各种云纹
.
23
人物画像
人物画像是用写实的手法描绘出当时贵族的 社会生活和勇猛作战的场面,这类纹饰在青铜器 上出现较晚,初步摆脱了规律化的对称图案,用 流畅的线条,结合绘画和雕刻手法,描绘出各种 动景。如宴乐、弋射、采桑、狩猎等活动,还有 徒兵搏斗、攻城、水战等战争场面。这一些用绘 画形式表现的画像,是以后绘画艺术的先驱。
.
24
宴饮
弋射
采桑
徒兵搏斗
攻城
上述纹饰均来自 战国时期青铜器
.
25
水战
火纹
.
26
绹纹((春秋战国)
人面纹
.
27
中国汉字的演变过程举例
.
28
“车”字“车的”演字变的:演变(:甲(骨甲文骨文、、金金文文、、篆篆书书、、隶隶书、书楷、书楷繁书体、繁简体体、)简体)
.
29
“众”字的演变:(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楷书)
.
11
一些典型的龙纹
爬行龙纹(西周早期龙纹簋)
交体龙纹(战国早期交鱼龙纹壶)
卷体龙纹(西周晚期鱼龙纹盘)
双体龙纹(西周早期) .
两头龙纹(西周早期) 12
.
13
凤鸟纹
凤鸟纹包括凤纹和各种鸟属的图案,凤鸟纹的特 征比较形象。最早的凤鸟纹发现于新石器时代,如 良诸文化出土的玉器上已有明确的凤鸟纹。
15
弯角鸟纹(西周早期期)
枭纹(商代晚期)
雁纹(春秋晚期)
尖角鸟纹(商代晚期)
.
16
动物纹
动物在我国早已开始饲养,马、牛、羊、鸡、 犬、猪是著名的六畜,还有一些野生动物,象、 鹿、犀、虎、兔和一些变形的动物如长鼻兽、蜗 身兽,此外还有一些小动物,如蛇、蝉、鱼、龟、 蟾蜍等不能独立.无所归属,皆列入动物纹。这 些动物在青铜器上大多有类似的形象,属于这些 动物的正面形象已归入兽面纹的各种角型,但动 物的侧面或全躯形象在构图上不能列入兽面纹, 应该作为动物纹、则动物纹包括虎纹、牛纹、象 纹、鹿纹、兔纹、蜗身兽纹、蛇纹、龟纹、蟾蜍 纹、鱼纹、蝉纹等。
写法较多,前后期的字形变化十分显著,如“公”字:
.
36
4、甲骨文和金文同属古文字阶段的大篆范畴,和今 文比,象形的味道还比较浓,指事字和会意字也比较 明显。小篆和甲骨文金文相比,已经更加抽象化,较 大地减少了象形意味。进一步将汉字从图案化向符号 化推进。
金文中属于象形字的如:
.
37
中国古代青铜器
图案
.
1
古代青铜器纹饰的种类
注:下述的青铜器纹饰,主要是指华夏族系统的青铜器纹饰。
兽面纹
龙纹
凤鸟纹
动物纹
兽体变形纹 几何纹
人物画像 其他纹饰
.
2
兽面纹
兽面纹旧称饕餮纹。饕。古人说:贪财为饕, 贪食为餮”。
宋人将青铜器上表现兽的头部,或以兽的头部 为主的纹饰都称饕餮纹。实际上这类纹饰是各种各 样动物或幻想中的物象头部正视的图案。后来不少 著作中称它为兽面纹。
凤与龙齐名,都是古代的祥瑞动物,在“四灵” 中,龙和鱼源自爬行动物,麒麟源自兽类,凤凰则 源自鸟类。从古代岩画、陶器、青铜器、玉器等器 物上保存了大量的凤凰史料和艺术造型。在这些凤 凰身上,有孔雀的影子。
.
14
一些典型的凤鸟纹
多齿冠凤纹(西周早期)
长冠凤纹(商晚期)
花冠凤纹(西周中期)
.
长颈鹿角鸟纹(商晚期)
1、 我们今天使用的汉字,是甲骨文、金文的“直
系后裔”,所以许多汉字在甲骨文、金文中已经定 型,如“大”、“中”、“口”、“宫”等等,这 就使我们可能根据“今文”去识别或猜测“金文”。
.
35
2、由于金文是Leabharlann 种过渡性文字,不但有许多字和今文的字
形不同,还有些字与今文的字形相同而音义不同。
3、金文经历千余年,由于时间、地区的不同,使有些字的
.
3
司母戊大方鼎
.
4
兽面纹的特点
以鼻梁为中线,两侧作对称排列,上端第一道是角, 角下有目,形象比较具体的兽面纹在目上还有眉,目的两侧 有的有耳,多数兽面纹有曲张的爪,两侧有左右展开的体躯 或兽尾,少数简略形式的没有兽的体部或尾部。所有兽面纹 基本上是按这一模式塑造的,只是在表现方法和技巧上,随 着时代的发展而有所不同。
.
17
虎纹(西周中期四虎钟) 牛纹(商代晚期)
蟾蜍纹(商代晚期)
象纹(西周早期)
.
鱼纹(春秋早期)
18
鹿纹(西周中期)
蜗身兽纹(西周早期) 蛇纹(西周早期)
蝉纹(商代晚期)
.
龟纹(商代晚期)
长鼻兽纹(春秋晚期)
19
各种虎纹
.
20
各种蛇纹
.
21
菱形雷纹((西周)
百乳雷纹(商晚期)
云雷纹(商晚期)
一些典型的兽面纹
.
8
.
9
.
10
青铜器上的龙纹
青铜器上的龙纹常被称为夔纹和夔龙 纹,自宋代以来的著录中,在青铜器上凡 是表现一足的、类似爬虫的物象都称之为 夔,其实,一足的动物是双足动物的侧面 写形,故不采用夔纹一词,称为夔龙纹或 龙纹。 青铜器纹饰中,凡是较粗大的蜿蜒 形体躯的动物,都可归之于龙类,称之为 龙纹。
“车”字的演变:(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楷书繁体、简体)
.
30
“齿”字的演变:(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楷书)
“车”字的演变:(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楷书繁体、简体)
.
31
“追”字的演变:(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
“车”字的演变:(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楷书繁体、简体)
“得”字的演变:(甲骨文、金文、篆书、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