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血培养阳性率的几点措施
为提高菌血症、败血症阳性诊断率以月百分考核质控血培养标本采集份数

1 1 3 明确 血 培 养 份 数 和采 血 时 间 、 法 . . 方 l 1 3 1 持 续 发 热 患 者 : 一 时 间 独 立 地 从 两 处 外 周 静 患 者 的治 疗 更 趋 科 学 合 理 , 少 患 者 身 心 痛 苦 , 短 患 者 的 住 _ . . 同 减 缩 院 日期 , 少 患 者 医 疗 费 , 低 了 国 家 医 疗 的 财 政 支 出 。 是 一 减 降 脉 无 菌 操 作 同 时 采 集 2份 血 标 本 。
以上 的血 液 标 本 进 行 血 培 养 检 测 这 项 工 作 , 先 向 临床 发 放 了 为 医 院 感 染 控 制 百 分 考 核 标 准 之 一 。 我 科 每 月 对 检 验 科 上 报 首
血 培 养 及 标 本 采 集 、 送 程 序 ( OP , 便 每 月 对 临 床 科 室 进 的血 培 养 份 数 进 行 汇 总 , 后 针 对 血 培 养 “ ” 运 S )以 然 零 的科 室 或单 份 采
检 出具 有 代 表 性 的 病 原 体 则 往 往 要 在 两 个 以 上 部 分 采 集 两 份 次 为 经 皮 静 脉 采 血 。 以上 的血 液 标 本 进 行 血 培 养 检 测 。 1135 在使用抗菌药前采集标 本 。 ... 20 0 8年 1 O月 我 院 开展 了 同 一 时 间 、 不 同 部 位 采 集 2份 在 1 1 4 质 量 考 核 : 院 自 2 0 年 起 将 血 培 养 送 检 次 数 作 .. 我 09
同 一 时 间 、 不 同 部 位 采 集 2份 以上 的 血 液 标 本 , 以 提 高 菌 3 讨 论 在 可
血症 和 败 血 症 的 阳性 诊 断 率 , 便 合 理 应 用 抗 菌 药 物 。 以 3 1 通 过 这 一 年 来 的 实 践 , 院 临 床 科 室 医 生 对 血 培 养 . 我 1 1 2 集 中培 训 : 2 0 .. 自 0 8年 l O月 起 在 各 种 场 合 , 别 是 检 测 有 了认 识 和 提 高 。 特
重症医学科患者血培养阳性率的影响因素分析重点

・2161・
.临床研究.
重症医学科患者血培养阳性率的 影响因素分析
伍爱平 刘丹陈杰 李熙瑶王辉安友仲
【摘要】
目的探讨影响重症医学科(ICU)患者血培养阳性率的相关因素和评估阳性结果对患
2.检查方法与血培养结果的关系:尽管本研究 中近50%的患者只送检1次血培养,但阳性患者的 送检次数明显高于阴性患者(P<0.000 1,表1)。 本研究的1 008次血培养检查中,约66%留取4瓶 血,阳性率为16.44%;约22%只留取2瓶血,阳性
率为9.38%。阳性组的24 h内采血瓶数比阴性组 明显多(P=0.001 2,表2)。
ICU
stay
duration of mechanical ventilation,length of
positiverate
and
hospital
of blood culture of
our
study Was 15.38%.and the
positive
The total mortality rate.Results rate of Was 24.27%.When patients
【Key words】Critical
illness;Infection;C-reactive protein;Mortality rate;Blood culture
重症医学科(ICU)患者比一般的患者容易发生 血流感染(BSI)01-41。BSI具有很高的致残率和病死 率¨'5 J。对可疑BSI的患者采集血培养标本进行检
对象与方法 一、对象
比的队列资料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浅析影响血液细菌培养阳性率的因素及应对措施

浅析影响血液细菌培养阳性率的因素及应对措施摘要:近年来,抗菌药物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的使用,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病原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严重阻碍着细菌感染性疾病诊疗工作的开展,所以,研究影响血液细菌培养阳性率的因素及应对措施,能有效地提高血液细菌培养阳性率,促进患者生命质量和生活质量的提高。
此外,要想准确的诊断败血症和菌血症等血液性疾病,最关在的因素就是进行血液细菌培养。
因为,我们只有了解引发败血症和菌血症的病菌,才能对症治疗,最大限度的提高疾病的治愈率。
综上所述,对本文进行分析与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血液细菌培养;阳性率;抗菌药物前言在化学、物理、生物、遗传、免疫以及污染等因素的影响下,我国血液性疾病的发病率也呈现出了逐年上升的趋势,据有关资料显示,在20世纪70年代—90年代期间,我国的血液病发病率就从6%上升至13%。
虽然许多临床医生根据自身的临床经验和参考他人的成功案例,对部分血液病患者进行了治疗,并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患者的病情恶化,但始终只是杯水车薪,不仅增加了患者的疾病负担,同时还占用了患者治疗疾病的最佳时机。
再有就是,临床医生在对血液病患者进行治疗时,常常会使用到广谱类抗菌药物,使得血液病患者体内的耐药性菌株增加,对其后期的诊断和治疗起到了严重的阻碍作用。
笔者在参考别人研究的基础上,根据自身的工作经验,将影响血液细菌培养阳性率的因素总结为一下几点,并提出了几点提高血液细菌培养阳性率的措施,为我国医疗事业的不断完善谏言献策。
1、实验室因素对响血液细菌培养阳性率在对血液进行培养时,培养基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其质量的好坏直接决定着血液培养阳性率的大小,所以,要想有效的提高血液培养效率,我们就必须做到严格控制培养基的质量。
对此,我们可以采用胰蛋白酶大豆肉汤、脑心浸液肉汤等物质来作为培养基,并使用氨基酸、生长因子和核苷酸维生素等物质作为营养素。
而抗凝物质则是采用浓度为0.025%~0.05% 的聚茴香脑磺酸钠(SPS),这种物质能在缓解血液凝固程度的同时对一些菌药物起到拮抗和抗补体作用,最大限度的增强血液培养的阳性率。
如何提高血培养阳性率

如何提高血和无菌部位标本培养阳性率及采取措施1、足量的血标本是从血液中分离出病原菌最重要的环节。
成人应采血10ml,婴幼儿2~5ml以上。
试验证明,当培养的血量从2ml增加到20ml时,血培养的阳性率增加30%~50%,培养的血液量增加1ml,阳性率增加3%~5%。
2、抽血时间及次数:在寒战或发热后尽快抽取血培养为提高检出率和方便解释结果,最好连续培养3次,间隔时间依病人临床症状而定:1)持续发热病人可每天一份2)间歇发热病人在体温上升期采血3)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疑似病人,3份血培养应至少间隔15分钟在一天内完成,如果24小时培养后仍为阴性,可再留取3份。
4)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疑似患者,3份血培养应至少间隔15分钟在一天内完成,如果24小时培养后仍为阴性,可再留取3份。
3、应同时送两种培养瓶:需氧瓶和厌氧瓶只送需氧瓶不符合规程,造成漏检。
建议自闭合体腔收集的体液标本(如胸腹水,关节积液,心包液,脑脊液)可注入血培养瓶进行培养,可提高检出率。
如何降低污染率?1、皮肤消毒应严格:用含0.05%有效碘的碘伏作用60秒,从穿刺点向外以1.5~2cm直径画圈进行消毒。
待干后再穿刺抽血。
2、培养瓶消毒程序:1)、用碘伏消毒血培养瓶橡皮塞子。
2)、待60秒。
3)、用无菌纱布或棉签清除橡皮塞子表面剩余的碘伏,然后注入血液。
防止皮肤寄生菌或环境微生物引起的污染是血培养的关键问题!3、血样接种到培养瓶中,轻轻颠倒混匀,以防血液凝固。
采血后立即送检,不可冷藏!采血指征:1、发热(≥38℃)或低温(≤36℃)。
2、寒战。
3、白细胞增多(10×109/L),特别有“核左移”未成熟或带状白细胞增多)。
4、粒细胞减少(成熟多形核白细胞<1×109/L)5、血小板减少6、皮肤、黏膜出血7、昏迷8、多器官衰竭9、血压降低10、呼吸加快或同时具备上述几种临床表现时应采集血培养。
在评估可疑新生儿败血症时,应该增加尿液和脑脊液培养。
血培养阳性率较低相关因素分析

血培养阳性率较低相关因素分析发表时间:2009-06-09T13:47:16.497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09年4月第10期供稿作者:孙丽娜(辽宁省盘锦市第二人民医院检验科辽宁盘锦 1240[导读] 血培养主要应用于菌血症、败血症的细菌学诊断。
【中图分类号】R446.11【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5085(2009)10-0029-01 【关键词】血培养阳性率血培养主要应用于菌血症、败血症的细菌学诊断。
但要作好细菌培养,首先必须从采集标本到培养、鉴定报告的全过程都应严格无菌操作,防止污染杂菌。
由于影响因素较多,血培养阳性率较低。
我院2007年至2009年2月,血培养664例,阳性标本79 例,阳性率11.9%。
分析其原因(1)病原菌数量少。
菌血症患者多数为间歇性,病原菌是周期性出现在血液中,随之无细菌时期,即病原菌从局部入血,但并不在血液中生长繁殖,只是短暂地通过循环途径到达其体内适宜部位后再进行繁殖而致病。
有时虽然临床症状很严重,如患者伴有高热、寒战和心动过速,很可能为毒血症而非菌血症(败血症),毒素入血而细菌并不进入血液,这时患者血液中病原菌浓度水平相当低,因此要求临床多次采集血液标本进行培养,可提高阳性检出率。
(2)标本采集时机不当。
采血最好在体温升高前半小时,但这一时间很难把握,我院一般都是在高热期采取标本,理论上也会降低血培养的阳性率。
另外血培养的标本最好在使用抗生素前,或停用抗生素24小时后采集。
目前临床存在抗生素应用过早的现象,正在大量使用抗生素的患者血培养阳性率也会降低。
(3)培养环境限制。
有些感染的病原微生物为厌氧菌,由于条件所限,我院暂不能做厌氧菌培养。
(4)标本量。
标本采集量少,会明显降低阳性率。
取血量一般以肉汤培养基的1:5~1:10为宜,成人每次采血量可增至10~20ml以提高阳性率。
(5)温度影响。
血培养瓶存放于冰箱,取出后立即采血进行培养,过低的温度抑制细菌生长。
浅谈品管圈活动在提高血培养阳性率中的应用

浅谈品管圈活动在提高血培养阳性率中的应用摘要】目的:探讨品管圈(QCC)活动在提高血培养阳性率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在实验室内成立品管圈,拟定活动计划,对2018年1月—8月成都市温江区人民医院患者送检的2152瓶血培养标本培养阳性率进行统计分析。
通过头脑风暴的方式,并结合实验室培养鉴定情况,找到影响血培养阳性率的主要原因,根据相关知识匮乏,不重视规范的要因进行对策拟定,并有针对性的进行实施。
结果:在实验室成立品管圈,开展品管圈活动后成都市温江区人民医院患者送检的血培养标本阳性率有所提高,实验室也将持续关注,保证检验质量。
【关键词】品管圈;血培养;阳性率【中图分类号】R4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9)19-0252-01品管圈(QCC)就是由相同、相近或互补性质的工作场所的人们自动自发组成数人一圈的活动团队,通过全体合作、集思广益,按照一定的活动程序,活用科学统计工具及品管手法,来解决工作现场、管理、文化等方面所发生的问题及课题[1]。
它是一种比较活泼的品管形式。
目的在于提高产品质量和提高工作效率。
目前,品管圈作为一种加强管理的手段,广泛用于医院管理的很多方面[2]。
为了加强管理,本院检验科于2018年4月成立了“提高血培养阳性率”品管圈小组,在全体全员的共同努力下,显著提高了血培养标本送检阳性率,现将品管圈的开展情况总结如下。
1.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以成都市温江区人民医院2018年1月—8月患者送检的2152瓶血培养标本的培养情况作为品管圈活动前组,2018年9月—12月患者送检的1154瓶血培养标本的培养情况作为品管圈活动前后组。
1.2 方法1.2.1成立品管圈品管圈由检验科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共计10人组成,选定科主任为圈长。
1.2.2主题选定圈员通过头脑风暴指出目前工作中需要解决的问题[3],随即列出了,“提高检验结果准确性”,“降低不合格标本退单率”,“降低标本分析前错误率”,“提高血培养阳性率”4个备选主题,然后以评价法进行主题评价,从重要性,迫切性,上级政策,圈能力四个方面进行打分,票选分数分为三个等级:5分,3分,1分,结果为“提高血培养阳性率”得分164分,为顺位第一,最终圈员们选定评分最高的“提高血培养阳性率”作为此次品管圈活动的改善主题。
浅谈如何提高血液细菌培养的阳性率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Journal of Clinical Medical2018年第5卷第32期2018V ol.5No.32195方法。
下面笔者论述几种临床常用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中医外治法。
(1)穴位注射。
穴位注射法是以中医理论为指导,以西医手法为辅助的一种治疗方式。
在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时,采用这种方式具有两个优点,一是利用了中药制剂的药理作用,疗效确切;二是通过静脉给药药物起效快,能够迅速缓解急性加重期患者的症状。
常用的穴位注射法有双侧足三里注射疗法等。
(2)穴位按摩。
通过穴位按摩,可以有效改善人体经络运行状况,改善体循环,进而通腑祛瘀,达到治疗目的。
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可采用指揉法按摩其定喘穴、肺俞穴、丰隆穴、列缺穴、大椎穴及天突穴,如果患者呼吸困难则同时配合氧驱动雾化吸入治疗。
第(3)针灸治疗。
采用针灸治疗可起到调理肺脾肾三脏、缓解症状的重要作用。
选取足三里、三阴交、定喘穴、气海穴、上脘穴、中脘穴、太渊穴、丰隆穴等穴位作为针刺穴位,以补法施针,每天治疗一次,每次留针30分钟。
第四,中药灌肠。
肺与大肠相表里,采用中药灌肠治疗可以利肠胃,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进而提高人体免疫力,改善肺功能。
临床常用的灌肠方有“宣白大承气汤”等。
3 结 语从以上所述可以看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中西医治疗方式完全不同,其中,西医疗法主要是病因治疗和对症治疗,近期疗效显著,症状缓解速度较快,但远期疗效有待提高;中医疗法分为内治法和外治法两种,二者均以中医理论为指导,重视改善肺功能、重塑气道,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优点是标本兼治,缺点为起效速度较慢,可考虑通过静脉输注中成药的方式予以解决。
中西医两种不同的治疗方式各有优势,临床中可以将二者结合应用,从而解决单纯西医治疗无法解决的问题,缩短疗程,增强近期及远期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1] 陈学昂,李素云,王明航.中医证候转变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相关性研究进展[J].中医研究,2016,29(9):67-69.[2] 景 璇,郭 洁,赵小静,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中医治疗研究进展[J].世界中医药,2016,11(7):1384-1388.[3] 纪幼红,万文蓉.中医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临床研究进展[J].江西中医药,2016,47(8):77-80.[4] 吴献珍.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临床研究[J].新中医,2017(2):32-35.[5] 秦玉玲,黄立强,朱 晖,等.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临床效果研究[J].中国医药导刊,2016,18(3):271-272.本文编辑:赵小龙浅谈如何提高血液细菌培养的阳性率邱法忠(胶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山东 青岛 266300)【摘要】众所周知,败血症是一项非常严重的病症,为了更好地对其进行治疗,我们需要进行血液细菌培养,不仅在其病原菌的确立上,在实际上的治疗和对抗性效果也无比重要,一旦能够提高培养效率,更可以使得病人减少死亡率为我国医学事业带来更大的光明。
需氧与厌氧配对培养在提高血培养阳性率中的优势_蒋伟燕

·论 著·需氧与厌氧配对培养在提高血培养阳性率中的优势蒋伟燕,李方去,杨锦红,王大选,刘彩霞(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检验科,浙江温州325027)摘要:目的 探讨同时做需氧与厌氧配对培养在提高血培养阳性率中的优势。
方法 在每例患者的不同部位同时抽取两份血液标本,一份注入需氧血培养瓶,一份注入厌氧血培养瓶,两者分别采用Bact/Aler t3D培养仪和BACT EC9120培养仪进行培养。
结果 在3605份血培养中阳性共347份,阳性率为9.62%,其中仅需氧血培养阳性120份,占34.58%,仅厌氧血培养阳性88份,占25.36%,需氧与厌氧血培养均阳性139份,占40.06%;在88份仅厌氧血培养阳性中检出厌氧菌3份,占总阳性份数的0.86%。
结论 同时做需氧厌氧配对培养能够提高血培养的阳性率,常规开展厌氧血培养十分必要。
关键词:血流感染;需氧培养;厌氧培养;厌氧菌;血培养中图分类号:R37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4529(2011)03-0622-02Advantages of aerobic and anaerobic paired culture on raisingpositive rate of blood cultureJIANG Wei-yan,LI fang-qu,YANG Jin-hong,WANG Da-x uan,LIU Cai-xia(The Second A f f iliated Hospital o f Wenz hou Medical College,Wenz hou,Zhe jiang325027,China) Abstract:OBJEC TIVE T o discuss the adv antage of aerobic and anae robic paired culture o n raising the positive ra te of blood culture.METHODS T wo sample s were collected fro m each pa tient's differ ent sites at the same time,o ne w as injected into an aerobic blo od culture bo ttle,and the o ther w as injected into an anaer obic bloo d culture bot tle.T he aero bic and anae robic blo od cultur e bo ttles we re cultured by using Bact/A le rt3D cultiva to r and BA CT EC 9120cultiv ator respectively.RESULTS T here we re347iso lates(9.62%)recover ed from3605paired aero bic and anaerobic bloo d culture bo ttles,120po sitive isolates(34.58%)recov ered only f rom aero bic bottles,and88isola te s(25.36%)reco vered o nly fr om anae robic bottles,139iso lates(40.06%)recov ered f rom both of the two bo ttles.3cases of anaero bic bacte ria we re reco vered in88iso lates,acco unting fo r0.86%.C ONCLUSION Using paired aero bic and anae robic bloo d culture bo ttles can raise the po sitive rate of bloo d culture.It is necessary to car ry out anaerobic blo od culture generally..Key words:Bloo d stream infection;A ero bic culture;A nae robic culture;Anaero bic bacteria;Bloo d culture 本研究针对我院3605份需氧与厌氧配对血培养,探讨同时做需氧与厌氧配对培养在提高血培养阳性率中的优势,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提高血培养阳性率的几点措施
血培养检查适用于不明原因的发热、怀疑菌血症、真菌血症、败血症、感染性心内膜炎、重症肺炎、脑膜炎及骨髓炎的患者。
血培养采集是否规范、是否及时送检、培养是否得当等直接影响到血培养的阳性率。
为了使血液培养更加规范化,需要医生、护士、检验人员共同努力,从而提高血培养的阳性率。
我们需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采血时机:在患者入院后、应用抗生素前采血,体温超过38℃或低于36℃、白细胞大于1万、多器官功能衰竭、血压降低等感染性休克的症状时采集,如果患者已经使用抗生素应在下次用药前采集,对于发热患者应在寒战期或体温到达高峰之前0.5~1小时采集或寒战或发热1小时后采集。
2、采血次数:每次采集需氧和厌氧两瓶血标本(称为一套血培养),对于发热患者连续送检2~3套血培养;急性或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一天连续送检3套,每份间隔15分钟,如果24小时培养后阴性,应再送检3套。
送检次数的增高可提高培养的阳性率,有报道称双套血培养阳性率可由4.2%上升到86.9%。
3、采血量:成人8~10ml,儿童3~5ml,采血量过少培养的阳性率低,采血量过高使血液与培养基不成比例,营养不足。
4、采血过程:用碘呋以穿刺点为中心向外以1.5~2cm半径顺时针消毒60秒,待干后采血,血培养瓶的塑料帽打开后用碘呋消毒60秒,用干棉签擦干后注入血液。
轻轻颠倒培养瓶防止血液凝固。
5、及时送检:血培养采集后立即送检,由检验人员放置血培养仪中培养。
6、对血培养瓶的要求:富含营养物质的培养基,血液量与培养肉汤的比例合适,含有抑制抗生素成分,不用时放置在室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