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传统文化
四年级全册传统文化教案(古籍书社版)

四年级全册传统文化教案(古籍书社版)教案概述这份教案是为四年级学生设计的,内容涵盖了全册的传统文化知识。
本教案旨在通过多种教学活动,帮助学生了解和欣赏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并培养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保护意识。
教学目标- 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概念和要素。
- 掌握几种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代表作品。
- 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和魅力。
- 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和保护意识。
教学内容第一单元:中国传统节日- 研究中国传统节日的由来和重要意义。
- 分享并了解春节、端午节、中秋节等几个代表性的传统节日。
- 进行手工制作,制作与节日相关的艺术品。
第二单元:中国传统音乐- 听取中国传统音乐的欣赏,了解其特点和美妙之处。
- 研究一首中国传统民歌或乐曲,进行简单的演唱或演奏。
- 了解古琴、古筝等传统乐器的制作和演奏方法。
第三单元:中国传统绘画- 研究中国传统绘画的起源和发展。
- 了解中国画的特点和表现方式。
- 进行简单的国画实践活动,研究基本的绘画技巧。
第四单元:中国传统建筑- 研究中国传统建筑的特点和风格。
- 了解中国古代建筑的历史意义。
- 制作简单的中国传统建筑模型。
教学方法- 教师讲解和示范- 小组合作研究- 观察与讨论- 实践与创作教学评价- 观察学生参与度和积极性。
- 评价学生在手工制作、音乐演奏、绘画和建筑制作等方面的表现。
- 综合考虑学生的课堂表现和作品完成情况。
参考资料- 《四年级全册传统文化教材》(古籍书社版)- 网络资源- 教师自备材料以上是《四年级全册传统文化教案》的内容概述,希望能够帮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更好地了解和体验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四年级传统文化知识点

四年级传统文化知识点四年级传统文化知识点一、前两单元的题目、出处、古语今说、拓展诵读及出处。
(看书背)二、文化传承——名胜风景“天下第一泉”趵突泉 1、山东省济南市历下区有个趵突泉公园,占地约158亩,院内亭台楼榭,古朴典雅,泉水汩汩,如瀑如洪,是国家5A级旅游景区特色园林。
其核心景点——趵突泉位居济南七十二泉之首,誉满天下,乾隆皇帝曾册封其为“天下第一泉”。
2、趵突泉泉池见方,泉分三股,每日沸腾喷涌,纯洁、活泼、鲜明。
池边金线、漱玉、柳絮、皇华、杜康、白龙等三十多个小泉点缀衬托,遥相呼应,蔚为壮观。
凭栏俯视此景,方能切身感悟济南“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的意境之美。
3、历代有很多文人墨客对趵突泉的描绘,如:北魏郦道元在《水经注》中记载:“泉源上奋,水涌若轮,突出雪涛数尺,升入隐雷。
”金代诗人元好问将其描绘为“且向波间看玉塔。
” 元代著名画家、诗人赵孟頫在《趵突泉》诗中赞道:“泺水发源天下无,平地涌出白玉壶。
”清代诗人何绍基喻之为“万斛珠玑尽到飞”。
著名文学家蒲松龄称赞其为“海内之名泉第一,齐门之胜地无双” 清代康熙皇帝南游时,曾观赏了趵突泉,兴奋之余题了“激湍”两个大字。
4、趵突泉灯会是济南人抹不去的美好回忆,至今已举办四十届,灯会现场人山人海,流光溢彩浓浓的年味不减,传统民俗文化得以传承,已成为济南的一张文化名片。
5、趵突泉赏菊源远流长。
金秋时节,泉城最好的菊花汇集到风光秀丽的趵突泉。
玩具盛开,各种菊花造型无不显示着浓郁的时代特色和生活气息。
6、趵突泉泉水文化节堪称一绝,于每年众泉齐涌、无氨水旺盛的九月下旬举办,一般持续十天左右。
戏曲演唱、民俗活动、书画展览、杂技表演等丰富多样的文化艺术节活动,吸引了大批游客前来参观。
“五岳之首”泰山 1、泰山又名岱山、岱宗、岱岳、东岳、泰岳,位于山东省中部,总面积24200公顷,主峰玉皇顶海拔1545米。
雄伟磅礴的气势,庄严伟岸的丰姿,令泰山卓然屹立于世界的东方,有“五岳之首” “五岳之长” “天下第一山”之称。
小学四年级传统文化

词,又名“乐府”、“乐章”、“琴 趣”,宋词历来与唐诗并称“双绝”, 都代表一代文学之胜。词最早出现于隋 (sui)唐之际,流行与晚唐五代,到了宋 朝极为兴盛。从广义上说,词和诗本是 一家,后来逐渐与传统诗歌分开,经宋 代无数词人修改、发扬,创作出大量优 秀作品,反映了时代精神风貌。
生査子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注释:
1、元夜:农历正月十五夜,即元宵节,也称上元节 2、花市:繁华的街市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去年元宵节的夜晚,灯会
上的花灯照耀得像白天一样。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月儿挂在柳树梢上,我
和朋友约会在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今年元宵节的夜晚,
月亮、花灯和以前一样。
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但去年相约的人
已不见踪影,我暗年),北宋文学家,史学家, “唐宋八大家”之一。字永叔,号醉翁,万年又号六一 居士。四岁时父亲去世,家境贫寒,母亲用芦荻杆在地 上书写教他识字。欧阳修一生写了500多篇散文,诗的 成就不如散文,但也不同凡响,流传下来800多首。这 首词描写了作者元宵节观灯时引发的情思。
唐宋八大家:是唐宋时期八大散文作家的合称,即唐代的韩愈、
柳宗元和宋代的苏轼、苏洵、苏辙 (苏轼,苏洵,苏辙三人称为三 苏)、欧阳修、王安石、曾巩(曾拜欧阳修为师)。韩愈、柳宗元 是唐代古文运动的领袖,欧阳修是宋代古文运动的领袖,三苏等五 人是宋代古文运动的核心人物。
从唐代起,我国就有元宵节 晚上挂灯、观灯的习俗,到宋 朝时达到及至。“花市灯如昼” 就是描写元宵灯火辉煌的景象。
经典欣赏 画眉鸟
——欧阳修
解说 作者来到树林里,看到画眉鸟在开满红红紫紫山花的 枝头自由自在地飞翔,听到它们在高高低低的树梢上随着 自己的心意尽情愉快地唱歌,不由得感慨(kai)到 :如果把 它们锁起来,即使是锁在金笼里,它们也不会唱出这样美 妙的歌声了。因为自由是生活愉快的先决条件。鸟是这样, 人不也是这样吗?
四年级传统文化

第二单元砥砺品学 8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 君子之志于道也,不成章不达。 9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 尊严而单,可以为师。 10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 11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 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 12尺壁非宝,寸阴是竞。东隅已逝,桑榆非晚。 13少年强则国强。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 14莓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日新之谓盛德。 文化传承﹣名胜风景“五岳之首”泰山
第五单元公忠报国 28民惟邦本,本固邦宁。道得众则得国,失众则失国。 29公义不亏于上,私行不失于下。 修身洁白而行公行正,居官无私,人臣之公义也。 30廉者常乐无求,贪者常忧不足。 物苦不知足,得陇又望蜀。 31国耳忘家,公耳忘私。苟利国家,不求富贵。 32鞠躬尽力,死而后已。 文化传承一名胜风景齐风鲁韵
第四单元 仁爱乐群 21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 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22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诚者物之终始,不诚无物。 23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 多私者不义,扬言者寡信。 24已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然夫仁者,盖推己以及人也。 25责善,朋友之道也。君子以朋友讲习。 26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 宜未雨而绸缪,毋临渴而掘井。 27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惟事事,乃其有备,有备无患。" 文化传承 名胜风景 走近母亲河
第三单元孝慈齐家 15慈乌尚反哺,羔羊犹跪乳。人不孝其亲,不如草与木。 不得乎亲,不可以为人;不顺乎亲,不可以为子。 16千经万典,孝悌为先。 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为人之本欤! 17仁者爱人,有礼人。 18俭,德之共也 ;侈,恶之大也。 以俭立名,以侈自败。 19勤能补拙,俭以养廉。 仁以厚下,俭以足用。 20亲仁善邻,国之宝也。克明峻德,以亲九族。 文化传承 名胜风景 曲阜“三孔”
四年级传统文化知识点

四年级传统文化知识点
以下是四年级传统文化的一些知识点:
1. 四书五经:《大学》、《中庸》、《论语》、《孟子》是四书,而《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是五经。
这些书籍是中国古代经典的代表,包含了许多重要的思想和道德原则。
2. 礼仪文化:传统中国重视礼仪,强调对长辈的尊敬和尊重。
学习传统礼仪可以培养孩子们的自律和尊重他人的意识。
3. 传统节日:中国有许多传统节日,如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
每个节日都有自己独特的庆祝方式和民俗活动,可以让孩子们了解中国文化和传统习俗。
4. 传统音乐:古琴、古筝、二胡等是中国传统乐器,中国传统音乐注重表达情感和意境。
学习传统音乐可以培养孩子们的音乐欣赏能力和审美能力。
5. 传统绘画:中国传统绘画有水墨画、工笔画等不同的样式和技巧。
学习传统绘画可以培养孩子们的美术素养和观察力。
6. 传统建筑:中国传统建筑有寺庙、宫殿和园林等不同的类型,注重建筑与自然的和谐。
学习传统建筑可以培养孩子们对美的感知和空间理解能力。
7. 传统服饰:中国传统服饰有汉服、唐装等,每种服饰都有自己独特的特点和寓意。
了解传统服饰可以帮助孩子们了解中国的历史和文化。
以上是一些四年级传统文化的知识点,希望对你有帮助!。
四年级上册传统文化课件

VS
详细描述
中国传统服饰以汉服、唐装等为代表,采 用丝绸、麻布等天然材料制成,色彩鲜艳, 工艺精湛。不同时期的服饰也有不同的特 点,如汉代的宽袍大袖、唐代的华美长裙 等。此外,中国少数民族的服饰也各具特 色,如苗族的刺绣、藏族的# 四年级上 册传统文化课件
04
传统故事
盘古开天辟地
总结词
描述盘古如何用斧头劈开混沌,创造天地的故事。
绘画
中国绘画历史悠久,风格独特,是中 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学习绘画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 想象力,提高审美水平。
中国绘画以山水、花鸟、人物为主要 题材,通过笔墨的运用和构图的安排, 表现出自然美和意境美。
通过欣赏和创作中国画,学生可以深 入了解中国传统绘画的艺术特点和表 现手法。
戏曲
01
后羿射日
总结词
描述后羿如何射下九个太阳,为民除 害的故事。
详细描述
远古的时候,天上有十个太阳,大地 干裂,后羿射下了九个太阳,只留下 一个太阳普照大地,从此百姓安居乐业。
精卫填海
总结词
描述精卫如何填平东海,不畏艰难的故事。
详细描述
精卫是炎帝的女儿,因在东海游玩溺水而亡,灵魂化为精卫鸟,不停的衔来石 头和树枝填平东海,不畏艰难,毅力坚定。
学习传统音乐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和审美能力, 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
中国传统音乐以五声调式为基础,注重旋律和节奏的表 现力,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
通过欣赏和演奏中国传统乐器,学生可以深入了解中国 传统音乐的演奏技巧和艺术特点。
03
传统习俗
饮食文化
总结词
传统饮食文化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瑰宝。
THANKS
感谢观看
四年级传统文化书

四年级传统文化书一、传统节日。
1. 春节。
- 春节的起源:源于古代的岁首祭祀活动,是为了祈求来年风调雨顺、阖家幸福等。
- 习俗:- 贴春联:春联用对仗工整、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美好形象,抒发美好愿望。
例如“一帆风顺年年好,万事如意步步高”。
- 放鞭炮:传统上用来驱邪避灾,现在也成为增添节日喜庆氛围的方式,但在很多城市地区因环保等因素有了限制燃放的规定。
- 拜年:晚辈向长辈行礼,表达尊敬和祝福,长辈会给晚辈压岁钱,寓意压住邪祟,保佑平安。
2. 清明节。
- 起源:既是自然节气点,也是传统节日,最初是为了纪念介子推,后来融合了祭扫祖先坟墓等习俗。
- 习俗:- 扫墓祭祖:人们到墓地清理杂草,为祖先献上鲜花、祭品等,表达对祖先的缅怀之情。
- 踏青:在清明节期间,正值春回大地,人们会到郊外游玩,感受大自然的生机。
3. 端午节。
- 起源:为纪念屈原而设立。
屈原投江后,楚国百姓划船打捞他的遗体,并投下粽子防止鱼虾啃食他的身体。
- 习俗:- 吃粽子:粽子有多种口味,如红枣粽、豆沙粽、肉粽等,用粽叶包裹糯米等食材而成。
- 赛龙舟:是一项具有浓厚团队合作氛围的传统水上竞技活动,龙舟造型精美,船头多为龙头形状。
4. 中秋节。
- 起源:古代对月神的祭祀活动演变而来,秋季正中,月亮最圆,象征团圆。
- 习俗:- 吃月饼:月饼有广式、苏式、京式等多种类型,馅料丰富,如莲蓉、蛋黄、五仁等。
- 赏月:一家人团聚在一起,观赏明月,分享关于月亮的传说,如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等。
二、传统艺术。
1. 剪纸。
- 特点:- 用剪刀或刻刀在纸张上创造出各种形状。
它具有造型简洁、线条流畅、形象生动等特点。
- 题材广泛,包括人物、动物、花卉、吉祥图案等。
例如常见的有“喜”字剪纸,用于婚礼等喜庆场合。
- 制作方法:- 折纸:将纸张按照一定的方式折叠,确定剪纸的对称方式。
- 剪刻:用剪刀或刻刀沿着设计好的线条进行剪刻,注意手法要稳。
2. 中国书法。
- 字体分类:- 书写工具:毛笔、墨汁、宣纸。
小学四年级传统文化教案三篇

【导语】传统⽂化(Traditional culture)就是⽂明演化⽽汇集成的⼀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化,是各民族历各种思想⽂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现。
©⽆忧考⽹准备了以下内容,供⼤家参考。
⼩学四年级传统⽂化教案⼀:李⽩ 教学重点 1、背诵课⽂,体会⽂中的思想情感 2、积累体会⽂中的优美词语与句式 教学难点:体会⽂中积极昂扬的情感特质 教学过程 ⼀、导⼊新课 【引⼊课⽂】古⼈宴集为欢,喝酒,喝的是美酒;赏景,赏的是美景;他们也咏⽽歌,吟咏诗⽂,唱唱歌(可不像我们⼀路上唱的是什么《⼀只⼩⾬伞》,没诗可吟,回来的路上⼀起⼤声背诵《将进酒》。
)他们的宴集让今⼈感受到⽂雅才情以及纵兴释怀的欢乐,不禁让⼈⼼⽣羡慕之情。
今天我们要去感受⼀下,李⽩和他的堂弟们的⼀次“夜宴”。
下⾯让我们进⼊课⽂,感受他们的“夜宴”诗情。
⼆、共同协作,完成课⽂解读 【疏通字词】投影⽂段,疏通字词,涉及典故简单讲解。
“以诗为⽂”语⾔凝练富有美感的特点;⽤典⾃然不加雕饰,灵活运⽤不凝滞。
【归纳总结】赏美景、序天伦、⾼谈转清、饮酒赋诗 【⾃主赏析指导】前段时间我们学习李⽩的《将进酒》,我们共同归纳出三个赏析诗⽂的⾓度,⼀是作者;⼆是诗⽂反映的⽂化特征;三是诗⽂中的情感基调。
今天我们就选取其中的情感基调作为赏析的⽅向。
三、对⽐探究 通过课⽂的解读,我们看到李⽩和他的弟弟们在他们的筵席上,没有轻歌曼舞,没有繁管急弦,⽽只是观花赏⽉,吟诗论⽂,说理谈⽞,所以这是⼀场纯属⽂⼈墨客的集会,作者运⽤诗⼀样的语⾔成功地展⽰了⼀次⾼雅的精神盛宴,给我们带来了美的享受。
(齐读⽂章,感受直观的诗⽂情意。
) 【提问】同学们在完成课⽂的解读以及诵读之后,感受⼀下,这篇⽂章的情感基调是什么样的。
我们可以简单地将之归⼊什么性质的。
(积极还是消沉的?) 【合作探究】请以⼩组为单位,探讨⼀下,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不同呢? 【提⽰】可以从时代背景、作者个⼈情况等⽅⾯⼊⼿ 【交流成果】⼩组之间交流成果,与⽼师交流体会 四、总结全⽂,阅读与写作 1、阅读分发的材料,⽯崇的《⾦⾕诗序》,有评论家认为王羲之的《兰亭集序》很⼤程度上受到《⾦⾕诗序》的影响,你能从中找出⼀些佐证吗? 2、⾃⼰⾛过的⼗⼋年,以《春》为蓝本,摹写⼀次印象深刻的集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年级传统文化唐诗1、南园十三首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李贺及其《南园十三首》的原文及译文。
背诵这首诗。
教学过程:一、经典回放。
1、读原文,学生初步感知。
2、学生谈感受。
二、出示译文。
学生与原文对照,进行自学。
三、温馨点击。
读读,增长知识并从中受到教育。
四、活动广角。
学生谈谈交流背过的写景的古诗。
五、成长阶梯。
认真填写。
2、无题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李商隐及其《无题》的原文及译文。
背诵这首诗。
教学过程:一、经典回放。
1、读原文,学生初步感知。
2、学生谈感受。
二、出示译文。
学生与原文对照,进行自学。
三、温馨点击。
读读,增长知识并从中受到教育。
四、活动广角。
1、《无题》可是千古吟诵的佳作,把它做成读书卡片。
2、寻找《无题》的曲子,学唱。
五、成长阶梯。
认真填写。
3、问刘十九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白居易及其《问刘十九》的原文及译文。
背诵这首诗。
教学过程:一、经典回放。
1、读原文,学生初步感知。
2、学生谈感受。
二、出示译文。
学生与原文对照,进行自学。
三、温馨点击。
读读,增长知识并从中受到教育。
四、活动广角。
1、背过这首诗。
2、你还读过白居易的哪些诗?3、再读古诗《过故人庄》。
五、成长阶梯。
认真填写。
4、塞上听吹笛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高适及其《塞上听吹笛》的原文及译文。
背诵这首诗。
教学过程:一、经典回放。
1、读原文,学生初步感知。
2、学生了解边塞诗人高适。
二、出示译文。
学生与原文对照,进行自学。
三、温馨点击。
读读,增长知识并从中受到教育。
四、活动广角。
1、背诵古诗。
2、找另外描写边塞军事生活的诗歌来读一读。
3、欣赏李白《与史郎中饮听黄鹤楼上吹笛》五、成长阶梯。
认真填写。
5、塞上听吹笛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岑参及其《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的原文及译文。
背诵这首诗。
教学过程:一、经典回放。
1、读原文,学生初步感知。
2、学生了解边塞诗人岑参。
二、出示译文。
学生与原文对照,进行自学。
三、温馨点击。
读读,增长知识并从中受到教育。
四、活动广角。
1、背诵古诗。
2、找另外描写边塞军事生活的诗歌来读一读。
王昌龄《从军行》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李颀《古从军行》白日登山望烽火,黄昏饮马傍交河。
行人刁斗风沙暗,公主琵琶幽怨多。
野云万里无城郭,雨雪纷纷连大漠。
胡雁哀鸣夜夜飞,胡儿眼泪双双落。
闻道玉门犹被遮,应将性命逐轻车。
年年战骨埋荒外,空见蒲桃入汉家。
王之涣《凉州词》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五、成长阶梯。
认真填写。
宋词6、生查子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欧阳修及其《生查子》的原文及译文。
背诵这首词。
教学过程:一、经典回放。
1、读原文,学生初步感知。
2、学生了解欧阳修。
二、出示译文。
学生与原文对照,进行自学。
三、温馨点击。
读读,增长知识并从中受到教育。
四、活动广角。
1、背诵这首词。
2、欣赏崔护《题都护南庄》3、找欧阳修其他的诗来读一读。
五、成长阶梯。
认真填写。
.7、望江南授课时间: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苏轼及其《望江南》的原文及译文。
背诵这首词。
教学过程:一、经典回放。
1、读原文,学生初步感知。
2、学生了解苏轼。
二、出示译文。
学生与原文对照,进行自学。
三、温馨点击。
读读,增长知识并从中受到教育。
四、活动广角。
1、背诵这首词。
2、还知道抒发思乡情怀的古诗词。
3、写一首小诗赞美一下自己的家乡。
五、成长阶梯。
认真填写。
8、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辛弃疾及其《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丑奴儿》的原文及译文。
背诵这首词。
教学过程:一、经典回放。
1、读原文,学生初步感知。
2、学生了解辛弃疾。
二、出示译文。
学生与原文对照,进行自学。
三、温馨点击。
读读,增长知识并从中受到教育。
四、活动广角。
1、背诵这首词。
2、搜集辛弃疾其他的作品。
3、搜集辛弃疾抗金爱国的故事。
五、成长阶梯。
认真填写。
9、诉衷情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陆游及其《诉衷情》的原文及译文。
背诵这首词。
教学过程:一、经典回放。
1、读原文,学生初步感知。
2、学生了解陆游。
二、出示译文。
学生与原文对照,进行自学。
三、温馨点击。
读读,增长知识并从中受到教育。
四、活动广角。
1、背诵这首词。
2、搜集其他爱国诗人的作品。
3、搜集和陆游同年代的诗人。
五、成长阶梯。
认真填写。
0、扬州慢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姜夔及其《扬州慢》的原文及译文。
背诵这首词。
教学过程:一、经典回放。
1、读原文,学生初步感知。
2、学生了解姜夔。
二、出示译文。
学生与原文对照,进行自学。
三、温馨点击。
读读,增长知识并从中受到教育。
四、活动广角。
1、背诵这首词。
2、欣赏《永遇乐? 次稼轩北固楼词韵》。
3、背诵。
五、成长阶梯。
认真填写。
第三单元名胜游踪8、三孔1、孔府授课时间:4月14日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孔府。
教学过程:一、阅读诗画揽胜。
借助注释读懂原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欣赏孔庆镕诗《五柏抱槐》、李隆基诗《经邹鲁祭孔子而叹之》。
二、温馨点击。
仔细阅读细细品味,对孔府有进一步的认识。
三、活动广角。
1、与同组的同学说说李东阳撰写、的对联是怎样重视诗歌语言的?2、有感情的朗读《秋兴八首》(其一)!3、了解杜甫草堂。
4、查阅资料,了解杜甫诗歌的主要特点。
四、成长阶梯。
认真填写好,与同学交流。
2、孔林授课时间:4月21日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孔林。
教学过程:一、阅读诗画揽胜。
借助注释读懂原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欣赏张说诗《奉和圣制经邹鲁祭孔子应制》。
二、温馨点击。
仔细阅读细细品味,对孔林有进一步的认识。
三、活动广角。
1、与同组的同学说思堂上诗句表达了什么意思?2、查阅资料,了解有关孔林的典故。
四、成长阶梯。
认真填写好,与同学交流。
3、孔庙授课时间:4月28日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孔庙。
教学过程:一、阅读诗画揽胜。
借助注释读懂原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欣赏乾隆皇帝及郭沫若诗句。
二、温馨点击。
仔细阅读细细品味,对孔庙有进一步的认识。
三、活动广角。
与同组的同学说说金声玉振坊图和文的关系?四、成长阶梯。
认真填写好,与同学交流。
9长江1 长江之歌授课时间:5月5日教学目标:使学生对长江有一个整体印象。
教学过程:一、阅读诗画揽胜。
借助注释读懂原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欣赏杨基诗《长江万里图》、李之仪词《卜算子》。
二、温馨点击。
仔细阅读细细品味,对李之仪有进一步的认识。
三、活动广角。
1、背诵李之仪的《卜算子》?2、学唱《长江之歌》。
四、成长阶梯。
认真填写好,与同学交流。
2 巴山蜀水授课时间:5月12日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长江上游诗。
教学过程:一、阅读诗画揽胜。
了解长江上游是巴蜀之地。
欣赏赞美三峡的诗《渡荆门望楚》(唐陈子昂)、《上三峡》(唐李白)。
二、温馨点击。
仔细阅读细细品味。
欣赏陈毅诗句。
三、活动广角。
1、对照地图查找三峡景区。
2、了解流来观的图片及对联。
3、整理描写三峡的古诗文。
四、成长阶梯。
认真填写好,与同学交流。
3 古楚风光授课时间:5月19日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长江中游的名胜。
教学过程:一、阅读诗画揽胜。
借助注释读懂原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欣赏苏轼词《念奴娇赤壁怀古》、崔颢诗《黄鹤楼》。
二、温馨点击。
仔细阅读细细品味,对两首诗词有进一步的认识。
三、活动广角。
1、背诵苏轼词《念奴娇赤壁怀古》、崔颢诗《黄鹤楼》?2、写下《与史郎中饮听黄鹤楼上吹笛》和《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3、朗读毛泽东《水调歌头游泳》。
四、成长阶梯。
认真填写好,与同学交流。
4 吴越音韵授课时间:5月26日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长江下游。
教学过程:一、阅读诗画揽胜。
借助注释读懂原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欣赏赵维烈《南乡子登燕子矶》、杨慎《临江仙》。
二、温馨点击。
仔细阅读细细品味,对万里长江有进一步的认识。
三、活动广角。
1、背诵王安石的《泊船瓜洲》,为诗配画。
2、搜集三首与南京、扬州、镇江这三处地方有关的古诗词并朗诵给同学和老师听。
四、成长阶梯。
认真填写好,与同学交流。
第四单元艺术乐园10 谜语1 字谜授课时间:6月2日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字谜的特点、组成形式,培养对字谜的兴趣。
搜集部分字谜。
教学过程:一、艺海拾贝猜两个谜语有水有田方有米添人添口便添丁(潘何)兵书三卷桥边授忍字百篇家内藏(张)二、温馨点击阅读品味,了解关于谜语的知识三、活动广角1、试猜字谜三星斜带一钩月(心)雁阵三行,时斜时横(丛)点水蜻蜓款款飞(汗)驴高栏低(骗)2、搜集字谜,互相考一考2 画谜授课时间:6月9日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画谜的特点、组成形式,培养对画谜的兴趣。
教学过程:一、艺海拾贝猜三个谜语①春节②一触即发③氽二、温馨点击阅读品味,了解关于画谜的知识三、活动广角1、读故事《秦少游猜谜》,猜谜底2、读《唐伯虎卖画》,猜字谜3、学生自己试着出画谜。
11 谚语1 农谚篇授课时间:6月16日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农谚的特点,培养对字谜的兴趣。
搜集、积累部分农谚。
教学过程:一、艺海拾贝读原文,了解什么是农业谚语。
二、温馨点击阅读品味,了解谚语的定义。
知道农业谚语与气象有着密切的关系。
三、活动广角1、背诵二十四节气歌2、读读背背几个农业谚语。
3、交流整理搜集到的谚语。
2 学志篇授课时间:6月23日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关于立志和学习的谚语;制作谚语卡片。
教学过程:一、艺海拾贝朗读文中关于立志和学习的谚语二、温馨点击阅读品味,了解关于谚语的知识三、活动广角1、读谚语,谈感想2、讲故事,背谚语3、制作谚语卡片4、填写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