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各地的五十种面条大全

合集下载

中国十大面条

中国十大面条

中国十大面条中国十大面条[面条的用法十大名面推荐]打卤面【材料】:面条、肉馅、黄花、木耳、香菇、大葱、鸡蛋、酱油、调料、糖、盐、鸡精、蒜。

【做法】:1、香菇、木耳、黄花泡发。

2、锅中倒入油,放入肉馅炒熟后加入葱花、香菇、木耳、黄花翻炒片刻,然后加入酱油、料酒、糖、盐、鸡精,再加入适量水煮开。

3、原汁收编的蛋液,卤汁利沙上葱花、蒜末。

4、水烧开后放入面条煮熟后捞出,放入碗中,然后将卤浇在面条上即可食用。

锅盖面锅盖面俗称镇江三怪之一的“大锅小锅盖”(面锅大,锅盖小)。

当面条下入沸水锅后,用一个小锅盖盖在面汤上。

其特点:一是生面条逐份投入,熟后不粘结,不散乱,分量准确;二是面汤滚沸时,易于清除浮沫,保持面汤不混浊;三是面条易熟透,不生不烂。

【原料配方(制碗)】:面条10千克、酱油2、5千克、绵白糖65克、味精50克、虾籽5克,青头1千克熟猪油(或芝麻油)1、5千克【制作方法】:1、将锅放到中火上,重新加入清水克,虾籽下锅煮熟,3分钟后,放进绵白糖,熔化回去后放入酱油,烧沸离火,使其加热后放入容器姜味。

2、锅内放进清水烧沸,按顾客需要数量放入面条(但每锅最多不超过15碗,每碗生面条重约克),盖上小锅盖。

将空碗放在锅台上,逐碗倒入酱油25克,熟猪油或芝麻油10克,加上适量青头和味精0、5克。

面锅滚沸后,加适量清水,使面条熟透,大沸时揭去盖,清除浮沫,将面条逐份捞入碗内,浇入适量面汤即成。

3、青头制法:青头就是用各种蔬菜做成的面卤,分成生、甜两种。

后生的存有蒜泥、蒜花、漂儿菜(春季煮熟的青菜);甜的存有小青菜、川芎、青椒,将这些蔬菜择洗后,用沸水烫甜,切开丝或段即为变成。

【产品特点】:汤清面软,不粘不乱,青头鲜嫩,经济实惠。

担担面【材料】:面条、猪肉馅、豆芽菜、大葱、姜末、蒜茸、辣椒、芝麻酱、白菜心、香菜、老抽、生抽、料酒、米醋、高汤、花椒面、猪油。

【作法】:1、锅中放入油,放进猪肉馅炒散姜味;白菜心烫甜姜味。

中国不同特色的50种面条

中国不同特色的50种面条
0 5户 县 摆 汤 面
罐 罐面又称寿面 , 流传 此面 是 唐 朝 宫 廷 宴 品 , 专 为 唐 明 是 皇 和 杨贵 妃特 制 的 。 料 经 过 切 味香醇、 筋汤浓 、 气 面 无腥 不 腻 。
1 田庄 羊 肉面 2
0 6蒜 蘸 面

同 到 西安 没 有 吃羊 肉泡 馍 。 纯 的 羊 肉 汤 、 道 的 田庄 手 工 面 , 纯 地 热气、 气 、 辣气扑面而来。 香 辛
1 3韩 城 羊 肉糊 卜
小碗 干 辣 椒 面 、 好 的蒜 瓣 、 上 煮 沸 的油 , 拉 一 声 , 切 浇 吱
金 黄 色 的 油 层 慢 慢 盖 住 辣 椒 面 , 边 浮 起 油 沫 , 后 加 些 陈 醋 碗 然 和 少 许 盐 。 大 的 面 条 捞 出 来 倒 进 一 个 大 碗 里 。 入 青 菜 即 成 宽 放
| 黔
维普资讯
不 用汤 , 以醋 、 生 酱 等 调 味 品 。特 色 : 辣 多 味 。 拌 花 香
2 3韩 城 大 刀 面
大 刀 面 全 在 技 术 , 用 传 统 大 刀 , 时 右 手 提 刀 , 手 按 使 切 左 面, 提边落 , 随刀响 , 随手移 , 搓成絮 , 杠 压 , 硬块 , 边 案 刀 面 木 成 擀 成 一 毫米 薄 厚 。 起 成 半 圆形 。面 切 细 如 丝 , 开 下 锅 。 滚 叠 水 两
以大 肉 “ 臊子 ”即 肉丁 ) 豆 腐 、 花 、 耳 , 汤 浇 面 而成 。 山 ( 加 黄 木 烹 岐
臊 子 面 以“ 、 、 、 、 、 、 、 、 ” 薄 盘 光 酸 辣 香 煎 稀 汪 的特 点 而 闻名 遐 迩 。 0 2杨 凌 蘸 水 面
陕西 名 小 吃之 一 , 有 6 0年 的历 史 。 以 陕北 、 城 、 已 0 尤 韩 西 安校 场 门 白养 面 最 为有 名 。 制 作 时选 用新 鲜 养 麦现 做 , 般 凉 一

三十种特色面条,味道鲜美制作简易,天天吃一个月不重样!

三十种特色面条,味道鲜美制作简易,天天吃一个月不重样!

三十种特色面条,味道鲜美制作简易,天天吃一个月不重样!我国餐饮文化博大精深,但就面条的做法就达百种之多,在此选编三十种特色面条做法,与大家分享。

担担面属于成都传统小吃,据传源于挑夫们挑着担子卖面,因而得名。

主要配料:面粉、花生油、味精、红油辣椒、鸡蛋、油、豌豆尖、高汤、醋、葱花、芽菜、豆粉、猪肉各适量。

做法:1冷水和面,和好的面团擀片切成细条;2将以上配料放入碗中;3猪肉切末,热锅热油,肉末下锅炒黄,加盐拌匀出锅备用;4煮好面条后捞入碗中,放上肉碎。

上海大排面,主要配料:猪大排、面条、姜、老抽、黄酒、淀粉、蛋清、八角、大葱、冰糖、盐、青菜心。

1大排去骨,用刀背将大排反正凉面剁几刀,2大排中加入老抽、胡椒、黄酒、盐腌制半小时,入味的大排蘸上蛋清拍上淀粉,热锅热油,将大排煎至两面金黄。

3重起锅,热锅热油,葱姜炝锅,加入冰糖熬化,倒入大排,再加入八角、老抽、黄酒和清水炖半小时,加盐调味关火。

4将煮好的面条捞入碗中,浇上大排汤汁,放上两块煮好的大排。

兰州拉面,创始人陈维精,是清朝嘉庆年间国子监太学生,距今已有200年历史。

兰州拉面细分有毛细、细面、二细、韭叶、宽面、大宽、荞麦棱等。

主要配料:高筋面粉、骨头汤、熟牛肉、香葱。

1新鲜高筋面粉加温水和面;2醒面30分钟;3将大团软面反复捣、揉、抻、摔,如此反复,使面团内面筋蛋白质有序排列,然后拉成面条投入沸腾的水锅中;4面条捞入碗中,浇上高汤,放几片熟牛肉片,撒上葱花,上桌。

重庆小面,发源于重庆的一种特色传统小吃,主要特点是偏黄、加青、重辣,意思分别是生硬、青菜多、辣味浓。

主要配料:高筋面粉、黄豆酱油、油辣子、花椒面、猪油、葱花、鸡精、味精、熟豌豆、榨菜、芽菜、花生碎、姜蒜水、白芝麻、骨头汤、醋、香油、麻油。

1将以上调料按要求调配碗里;2煮好的面条捞入碗中;3最后加入焯水的青菜,上桌。

热干面,武汉传统小吃之一。

主要配料:面条、辣萝卜丁、花生碎、芝麻酱、香油、香葱碎、红辣椒油。

中国十大面条

中国十大面条

中国十大面条中国十大面条在由中国商务部、中国饭店协会等举办的中国饭店文化节暨首届中国面条文化节上评出的十种面条,包括兰州牛肉面、武汉热干面、北京炸酱面、襄阳牛肉面、山西刀削面、四川担担面、吉林延吉冷面、河南烩面、杭州片儿川、和昆山奥灶面、镇江锅盖面。

兰州牛肉面兰州牛肉面,又称兰州清汤牛肉面,是甘肃省兰州地区的风味小吃。

传说起源于唐代,但因历史久远已无法考证。

有史料记载的是兰州牛肉面始于清朝嘉庆年间,系东乡族马六七从河南省怀庆府清化人陈维精处学成带入兰州的,经后人陈和声、马宝仔等人以“一清(汤)、二白(萝卜)、三红(辣子)、四绿(香菜蒜苗)、五黄(面条黄亮)”统一了兰州牛肉面的标准。

它以“汤镜者清,肉烂者香,面细者精”的独特风味和“一清二白三红四绿五黄”,一清(汤清)、二白(萝卜白)、三红(辣椒油红)、四绿(香菜、蒜苗绿)、五黄(面条黄亮),赢得了国内乃至全世界顾客的好评。

并被中国烹饪协会评为三大中式快餐之一,得到美誉“中华第一面”。

兰州的牛肉面有很多品种,从面条的粗细上来分有大宽(二个手指宽),二宽(一指宽),韭叶子(韭菜叶的宽度),二细(直径四毫米左右),三细(直径三毫米左右),细(铅笔芯粗细),毛细(细铁丝粗细)等若干品种,分量上来有大、小碗之分。

讲究的是“一清、二白、三绿、四红,五黄”,清的是汤清(用牛骨头炖出来的清汤),白的是白萝卜片,绿的是香菜、蒜苗,红的是辣椒油,黄是面条黄亮。

北京炸酱面流行于北京等地,由菜码、炸酱拌面条而成。

将黄瓜、香椿、豆芽、青豆、黄豆切好或煮好,做成菜码备用。

然后做炸酱,将肉丁及葱姜等放在油里炒,再加入黄豆制作的黄酱或甜面酱炸炒,即成炸酱。

面条煮熟后,捞出,将水沥干,浇上炸酱,拌以菜码,即成炸酱面(锅挑)。

也有面条捞出后用凉水浸洗,沥干,再加炸酱、菜码的,称“过凉面”。

河南烩面河南特色美食,有着悠久的历史。

它是一种荤、素、汤、菜、饭聚而有之的传统风味小吃,以味道鲜美,经济实惠,享誉中原,遍及全国。

东北特色面食30种

东北特色面食30种

东北特色面食30种关于《东北特色面食30种》,是我们特意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坚信许多北方人都非常憧憬东北地区这个地方吧,由于东北的雪真的是非常好看,来到冬季的情况下血会积的一层又一层,能够说成一个冰雪世界,而东北三省又有一些特点的特色美食,也是十分吸引人的,东北三省的面点是非常受中国各省老百姓喜爱的,那麼东北地区特色美食小吃30种都有什么呢?1、吊炉饼吊炉饼用温开水揉面,水的溫度和用食盐量伴随着季节变换而调整。

制成品形圆面平,呈虎皮鹦鹉色,条理清楚,焦黄内嫩,芳香爽口。

2、凉面把荞麦面条放进箩卜或白菜泡菜里,在放入猪肉片吃就叫凉面。

定居在珲春和牡丹江市地域的朝鲜族,喜欢吃冷面汤略带清甜味的凉面。

3、油炸糕油炸糕具备个子小、皮薄、花样多三个特性,其花式种类分豆馅、糖馅、菜馅三种。

不论是哪样馅的油糕,吃起來全是外酥里嫩,意犹未尽。

4、粘耗子粘耗子,别称“苏老鼠”,是回族的口味面点,食之美味可口并含有苏子叶的芳香。

5、打糕打糕,是把檽米(江米)煮开后反复敲打而成的,做打糕肯定是个精力工作,最关键的是能够锻炼臂力。

服用时切割成块,沾上豆面,白砂糖或纯蜂蜜等,吃起來劲道,食香。

6、金絲枣糕金絲枣糕是“满汉全席”十大点心之一,听说对人体挺不错的,能够保护肝脏、提升肌张力、美容养颜防衰哦。

7、玫瑰花桃酥玫瑰花桃酥是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特色小吃,是用小麦面粉、白砂糖等制坯烘烤而成。

具备香甜松脆,花香味浓的特性。

8、榆林筋饼榆林筋饼的主要材料是高品质小麦面粉,不含防腐剂,是全国闻名的兰西县榆林镇特色美食。

9、东北地区大果子实际上便是炸油条,只不过是东北地区的炸油条个头儿大,天天吃都吃不足。

10、面疙瘩汤面疙瘩汤是家常汤品,关键食物是小麦面粉。

面疙瘩汤里的汤能够是冷水或骨头汤、鱼头汤、大骨头汤等。

面疙瘩汤更合适晚饭服用,由于面点类非常容易消化吸收。

11、大饼子大饼子主要是用棒子面和白面粉混和,制成杂粮正餐,它作法简单,成形随便,口味甜甜的,有豆豆油香气,而且更有营养成分噢!12、大列巴面包大面包,又叫大列巴,由乌克兰传出,现为哈尔滨市一绝。

中国面食大全

中国面食大全

中国面食大全
中国面食是中国传统饮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丰富多样的面食品种在不同
地域都有着独特的制作工艺和口味特色。

从北方的面条、饺子,到南方的米粉、米线,再到西北的拉面、馍片,每一种面食都承载着当地人的情感和美食记忆。

首先,我们来介绍一下北方的面食。

在北方地区,面食是人们日常饮食中不可
或缺的一部分。

面条是最为常见的一种北方面食,有刀削面、拉面、炸酱面等多种品种,每一种都有着独特的口感和吃法。

此外,饺子也是北方人喜爱的面食之一,馅料丰富多样,有猪肉大葱、韭菜鸡蛋等多种口味,而且包法也各具特色,如水饺、云吞等。

北方的面食制作讲究劲道和筋道,口感十分独特。

接着,我们来看看南方的面食。

与北方的面条不同,南方的面食更多以米为原料,如米粉、米线等。

米粉细腻爽滑,适合热干、过桥米线等多种吃法,而米线则更适合用来烹饪过桥米线、酸辣粉等美食。

此外,南方地区还有一种特色面食——云吞面,云吞皮薄馅大,清淡爽口,是南方人喜爱的一种美食。

最后,我们来介绍一下西北地区的面食。

西北地区的面食以面饼为主,有拉面、馍片等。

拉面是西北地区的特色面食之一,面条劲道有嚼劲,搭配浓厚的牛肉汤汁,是西北人冬天最爱的美食之一。

而馍片则是西北地区的另一种面食,口感酥脆,适合搭配不同的菜肴,如羊肉泡馍、肉夹馍等。

总的来说,中国的面食种类繁多,每一种面食都有着独特的制作工艺和口味特色。

无论是北方的面条、饺子,南方的米粉、米线,还是西北的拉面、馍片,都是中国饮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希望大家能够多了解和尝试中国的面食,感受其中的魅力和美味。

山西108种面食名称

山西108种面食名称

山西108种面食名称山西108种面食名称山西是中国的一个历史悠久的省份,以其丰富的面食文化而闻名。

在山西,有着108种不同的面食名称,每一种都有其独特的制作工艺和口味。

下面,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些山西的面食吧!首先,我们来介绍一些最有代表性的山西面食。

第一种是“刀削面”,这是山西最著名的面食之一。

它的制作工艺非常独特,师傅们用刀将面团切成薄片,然后将其投入沸水中煮熟。

这种面食的特点是面条宽而薄,口感劲道,非常受人们的喜爱。

第二种是“过油肉饼”,这是一种非常受欢迎的早餐食品。

它的制作过程是将面团擀成薄片,然后在上面涂抹上一层猪肉馅,再将其卷起来。

最后,将卷好的面团放入锅中煎熟,煎至金黄色即可。

这种面食的外皮酥脆,内馅鲜美,非常美味可口。

除了以上两种面食,山西还有许多其他的面食种类。

比如,“刀削面”的变种有“刀削炒面”、“刀削拌面”等。

这些面食的制作方法与“刀削面”类似,只是在煮熟后会进行不同的烹饪方式,使得口感更加丰富多样。

此外,山西还有一种叫做“烙饼”的面食。

烙饼是一种非常简单却美味的面食,制作过程是将面团擀成薄片,然后放入平底锅中烙熟。

烙饼的外皮酥脆,内部柔软,可以搭配各种菜肴一起食用,非常受人们的喜爱。

此外,山西还有一种叫做“擀面皮”的面食。

擀面皮是一种非常有特色的面食,制作过程是将面团擀成薄片,然后将其切成宽条状,再将其煮熟。

擀面皮的口感柔软,可以搭配各种酱料一起食用,非常美味可口。

除了以上介绍的面食,山西还有许多其他种类的面食,如“炒面”、“炸酱面”、“炒河粉”等等。

每一种面食都有其独特的制作工艺和口味,都是山西丰富的面食文化的体现。

总的来说,山西的面食种类繁多,每一种都有其独特的制作工艺和口味。

无论是刀削面、过油肉饼还是烙饼、擀面皮,都是山西人民饮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些面食不仅美味可口,而且富有营养,是山西人民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希望大家有机会能够品尝到山西的美味面食,感受其中的独特魅力!。

中国(最全)面条地理

中国(最全)面条地理

中国(最全)⾯条地理⽔⽊君说:出门在外啊,最放不下的就是家乡的那碗⾯。

它被赋予了家乡的风味、颜⾊和⽂化内涵,甚⾄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碗⾯就代表着家乡的味道。

⽂/地理君来源/中国国家地理(dili360)曾有⼈这样说过:“出门在外,最放不下的,就是家乡的那碗⾯。

”的确,每个⼈的记忆深处,都有⼀碗家乡的⾯,它被赋予了家乡的风味、颜⾊和⽂化内涵,甚⾄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碗⾯就代表着家乡的味道。

⾯条在东汉称为“煮饼”,魏晋名为“汤饼”;南北朝叫“⽔引”,⽽唐朝的“冷淘”则是凉⾯或者过⽔⾯。

2013年6⽉由中国商务部、中国饭店协会等举办的第⼆届中国饭店⽂化节暨⾸届中国⾯条⽂化节上评选出了“中国⼗⼤⾯条”。

最终⼊选的包括:武汉热⼲⾯、北京炸酱⾯、⼭西⼑削⾯、兰州拉⾯、四川担担⾯、杭州⽚⼉川、昆⼭奥灶⾯、镇江锅盖⾯、吉林延吉冷⾯、河南烩⾯。

这是中国⼗⼤⾯条的最早出处。

作为⾯条有上百种吃法的陕西,竟没有⼊围“⼗⼤⾯条”,这个结果让很多⽹友 “惊呆了”,纷纷表⽰“评选不科学”。

今天我们抛开这些争议,尽可能全的搜集了更多的⾯条种类,在这⾥给⼤家⼀⼀介绍,吃闻有限,难免挂⼀漏万,欢迎粉丝们在评论区补充!⒈武汉热⼲⾯热⼲⾯被评为是中国⼗⼤⾯条之⾸,是湖北武汉最著名的⼩吃之⼀。

在武汉吃早饭,热⼲⾯是绝对的标配之⾸,⼀碗裹满⾹辣糊⼝⿇酱的⼲拌碱⾯过了早,才有精⼒启动新的⼀天。

“热⼲⾯、吃不厌”……武汉⼈对热⼲⾯的喜爱,可谓⾄真⾄诚。

作为武汉⼈过早的⾸选,热⼲⾯不仅是⼀种⼩吃,更是⼀种情怀,未⾷⽽乡情浓浓,⾷之则⾹⽓喷喷。

北京炸酱⾯⾷。

炸酱⾯的灵魂就在于那⼀碗酱,酱是⽤五花⾁丁做原料,把肥⾁炸出油,⾁丁⾃然不腻。

⽆穷。

⒊成都担担⾯街巷的美味,担担上的传说。

按现在普遍的记载,担担⾯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841年,由⾃贡⼀位叫陈包包的⼩贩挑着担⼦沿街叫卖⽽得名。

⼀碗好的担担⾯是⾯条滑爽,根根劲道,⾯臊酥⾹,加上细嫩的芽菜和花⽣碎,⾹味浓郁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全国各地的五十种面条大全
全国各地的五十种面条大全
01 岐山臊子面
岐山臊子面具有3000年的历史,最早始于周代。

制作时以大肉“臊子”(即肉丁)加豆腐、黄花、木耳,烹汤浇面而成。

岐山臊子面以“薄、盘、光、酸、辣、香、煎、稀、汪”的特点而闻名遐迩。

02 杨凌蘸水面
面白薄筋光、油汪蒜辣香、汤面分盆装、越嚼口越香。

杨凌蘸水面的面和汤是分开的,吃的时候从大面盆里夹出宽厚且长的面条拉到碗里的汤中,然后夹着面条一口一口地咬着吃。

03 鲍鱼翅面
面中溶入鲍鱼翅粉、鸡蛋,面体通透、筋道,营养丰富。

04 biang(音)biang(音)面
biang(音)biang(音)面流传千年,久负盛名。

面“筋、光、香”,用炒锅炒好肉丁或肉片及辣子、笋片、菜瓜等与面共同翻炒,是色、香、味、形俱全的特色小吃,是很地道的秦地风味。

05 户县摆汤面
有点像过桥米线。

最重要的就是那碗老汤,越是陈年的越好,黑黑的酱油色,上面漂满切碎的韭菜叶。

吃时,夹一小箸面条,放入汤里摆一摆,然后再吃,故名“摆汤面”。

06 蒜蘸面
一小碗干辣椒面、切好的蒜瓣、浇上煮沸的油,吱拉一声,金黄色的油层慢慢盖住辣椒面,碗边浮起油沫,然后加些陈醋和少许盐,宽大的面条捞出来倒进一个大碗里,放入青菜即成一碗蘸着蒜汤,酸辣鲜香的蒜蘸面。

07 华县洋芋面
源自于华县的一种民间面食。

08 荞面
陕西名小吃之一,已有600年的历史。

尤以陕北、韩城、西安校场门白荞面最为有名。

制作时选用新鲜荞麦现做,一般凉食,亦可加羊肉臊子热吃。

特点是清香利口、条红筋韧。

09 关中凉面
多味调和,清爽利口,面条有筋力,为夏季佳品。

10 蓝田饹面
是一道用料考究、独具特色,已有千年历史的风味面食。

初以荞麦面为面料,配以熟羊肉、葱花及茴香、八角、辣椒、花椒、胡椒等熬制的羊肉汤,吃起来香而不腻,味道鲜美。

11 宫廷罐罐面
罐罐面又称寿面,流传此面是唐朝宫廷宴品,是专为皇帝和杨贵妃特制的。

配料经过切、碾、滤、烘、炒、爆等工艺。

面色感鲜艳、气味香醇、面筋汤浓、无腥不腻。

12 田庄羊肉面
羊肉面是田庄的一大饮食特色,到田庄不吃羊肉面就如同到西安没有吃羊肉泡馍。

纯纯的羊肉汤、地道的田庄手工面,热气、香气、辛辣气扑面而来。

13 韩城羊肉糊卜
讲究的是原汁原汤。

先将蒜片、辣椒面、香菜略炒,再下羊肉片,加肉汤。

最后放入切好的面饼丝,出锅前浇入辣椒油,再烹以香醋。

一丝一丝,甚有嚼头。

14 礼泉烙面
烙面被称为世界上最早的方
便食品。

烧一锅开水,将面盛在碗中,反复
用开水浇之,称之为“泖”。

然后调上佐料,即可食用,佐料的调配比较独特,用上等的猪油调和辣椒面,配以葱花、韭叶、盐及当地酿造的香醋,可加汤食用,亦可干吃。

15 春节臊子面
陕西当地别具一格的春节食品。

16 卤肉菠菜面
将卤制的肉品加入菠菜面中,别具特色。

17 扯面
扯面是关中地区的传统面食小吃,陕西八大怪之一,宽如裤带。

用烧热的油泼后搅拌食之,其特点是色泽协调、光滑柔韧、淡雅清香。

18 油泼面
手工擀制的又粗又宽的面条,在开水中煮熟,先配上葱花、肉丝、花椒粉、盐等配料,再撒上一层厚厚的辣椒面,滚沸的油锅里舀出几乎一勺花生油,猛地浇泼在辣椒面及面条上。

面条经油泼烫,表皮焦黄,食时焦辣香脆柔韧兼而有之。

19 西红柿鸡蛋面
西红柿与鸡蛋炒熟,浇到煮熟的面条上,红艳多汁,味道鲜美。

20 酸汤面
亦称“细长面”,特点是“薄、光、煎、稀、汪、酸、辣、香”。

柔软耐嚼,汤香扑鼻,做法精细,别具一格。

21 刀削面
以刀削出的面叶,中厚边薄。

形似柳叶,入口外滑内筋,软而不粘,越嚼越香,深受喜食面食者欢迎。

22 西府干拌面
把面条放进沸水锅烫热后捞出,用好的酱油,加上猪油,不用汤,拌以醋、花生酱等调味品,特色:香辣多味。

23 韩城大刀面
大刀面全在技术,使用传统大刀,切时右手提刀,左手按面,边提边落,案随刀响,刀随手移,面搓成絮,木杠压,成硬块,擀成一毫米薄厚,叠起成半圆形。

面切细如丝,水开下锅,两滚即熟。

24 翡翠面
即菠菜面,绿色的面条辅以笋丝、鸡丝、火腿、青菜等彩色“浇头”,色彩鲜艳,味道可口。

25 捞面
捞面是北方常见的大众面食,用杠子压成一尺宽的长幅面片,叠起来用刀切成细条。

煮熟后辅以炒虾仁、溜鱼片、焦炒面筋等。

26 菜面
菜面是地道的“素面”。

面条煮熟后过冷开水、沥干,用适量熟油拌匀,放于大盘中,拌以时蔬菜品,辅以各种佐料。

27 乾县浇汤面
前锅下面,后锅调汤。

在凉水里冰一冰,更光更筋,口感更好。

之后放入加了臊子的滚汤。

28 龙须面
龙须面是传统风味筵席面点品种之一,至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

面细如发丝,犹如交织在一起的龙须,故名龙须面。

29 烩面
烩面特点是碗大、面筋、肉烂、汤醇、味美,以羊肉烩面最为正宗。

30 炒面
以瘦肉、冬笋、香菇为配料,切成丝炒过,放入上等手工面条炒熟,口味独特。

31 旗花面

旗花面”也有叫“奇花面”的。

因面上五颜六色似花非花,故曰“奇花面”;也有叫“七花面”的,因它所用的鸡蛋花、葱花等都切成像小旗子一样的平行四边形或三角形,故得名“旗花面”。

32 腊八面
用八种蔬菜和肉制成臊子,包括豆腐、胡萝卜、白萝卜、核桃、花生米、莲子等,与面同煮。

33 苞谷糁面
细包谷糁稀饭中下入韭菜叶宽、长10厘米的面,炒葱花、调辣
子即可,为了正宗起见千万别放醋。

34 拌汤面
汤和面各占一半(菜一般是:豆腐、红白萝卜、黄花、木耳、肉、韭菜、西红柿、菠菜)。

35 耀州疙瘩面
将面擀成挂面粗细,煮熟放入凉水中,用筷子将面卷成圆团形,即成疙瘩面。

放入臊子汤、辣椒油、蒜泥即可食用。

36 箸头面
细细的“箸头面”,碗内放入盐、酱油、醋,再捞入面条,放少许青菜在上面。

37 耀州蘑菇窝窝面
将加入鸡蛋和好的面切成筷子粗细的条,再切成方丁,用筷子将面丁掀成窝形。

备料包括蘑菇、核桃仁、海参、鱿鱼等。

38 蕞面
擀好的面,切韭菜叶宽,长10厘米;菠菜、豆腐、蒜苗炒熟,倒入下好面的锅内。

39 耀州咸汤面
面条拌油,各种调料如盐、辣子,放入汤锅,煮沸化开。

食用时将汤浇在面上,放葱、姜、豆腐丝。

40 汉中梆梆面
汉中风味食品,将很薄的面片切成1-3厘米宽的面条。

汤里加酱油、醋、盐、辣椒油、胡椒粉、葱花,最后加少许猪油。

41 合阳页面
制作页面和煎饼相同,食用时调入盐、五香粉、醋、麻辣油、韭菜、蒜苗,淋入熟猪油。

42 猴头面
将面条扯成小手指粗的长条,揪成三角形的面片,形状像猴头。

43 定边荞剁面
将荞麦面粉和成面团,擀成薄饼,用专用剁刀(月牙形、长约一尺、两端有柄,双手操作)剁成韭叶宽的长条,再将羊汤浇入即可。

44 麟游血条面
用猪血将面粉和成团,在擀好的面条上抹一层猪油,折叠、切成细条,蒸熟,剁好臊子(肉丁、菠菜、豆腐、生姜)拌入即可。

45 彬州御面
彬州地方风味特色,也称“玉面”,因其色亮如玉而著称。

是一种有别于凉皮的面粉特制食品。

46 澄城手撕面
面和好后,不用擀、不用切,只用手来撕,然后配以各种汤料,面筋道,口感好。

47安康杂粮浆水面
以浆水为汤汁,以杂粮做面条,先将手工擀制的长面煮熟,凉开水浸过,盛入碗内,浇上炝过油的葱花、花椒水,调入辣椒油、撒上香菜末即成。

48 拨刀面
所有面都是同时下锅,因此一样筋道。

所用的面使用新麦面,因此具有浓厚的麦香味。

49 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