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选择育种-1
合集下载
第五章 选择育种ppt课件

编辑版pppt
28
贮藏种子
半分法
编辑版pppt
29
优点:不用隔离,还可避免系统间的 杂交和不良株系的干扰。
缺点:选种时间较长, 适合于易引起混杂的种类。
编辑版pppt
30
(6)集团选择法
方法:将从原始群体中选出的优良 单株按性状相似程度进行归类,形成几 个集团。集团内自由授粉,集团间进行 隔离。每个集团内所选择的优良单株混 合采种,并播种在一个小区内。然后进 行集团间的比较,淘汰不良集团。
适合于那些重要经济性状依次出现的植物 种类。
编辑版pppt
37
例如:苹果早熟优质品种选育 座果率的高低(第一经济性状) 成熟期早晚(第二经济性状)。 品质鉴定(第三经济性状) 入选单株就具备早熟优质丰产等性状 适合于经济性状依次出现的植物种类。
编辑版pppt
38
(二)综合性状选择
为克服单一性状选择法存在的问题, 可采用综合性状选择法。将多种性状综合 多次评比或评分,再根据分数的高低决定 取舍。 又可分为多次综合评比法、加权 评分比较法和限值淘汰法 。
编辑版pppt
31
第一年
从原始群体内选择优 良单株,按不同类型 归类混合成几个集团
标 准
第二年 品
种
原 始 群 体
混 合 选 择 种
混 合 选 择 种
混 合 选 择 种
鉴定 比较
混混 混 合合 合 选选 选 择择 择 种种 种
隔离并在当选集团 中进行混合选择
第三年
标原混
准始合
品群选
种
体
择 种
混
合 选 择
鉴定 比较
种
混 混 隔离并在当选集团
合 选
选择育种

姜远茂副教授等从大紫樱桃实生后代中选育出的岱 红樱桃,具有早熟、果大、较抗裂果、色艳、品质优和丰 产等优点,2002年通过了山东省品种审定委员会的品种审 定。
2、特点
与芽变选种比较,实生选种具有 如下特点: ①变异普遍 ②变异性状多 ③变异幅度大
因此,实生选种在新品种选育方面的潜力巨大。
二、实生选种的程序与方法
第四代:
1980年,从新红星等品种 中选出首红(Redchief)等一 批着色早、短枝、浓红、高 桩、五棱突起明显、市场竞争 力强的新一代品种。
彭福田副教授等选育的金久红桃新品种, 具有果个大、外观美、品质优及耐储运等显 著优点,已大面积示范推广。
三、芽变的特点 1、芽变的多样性 2、芽变的重演性 3、芽变的稳定性 4、芽变的局限性 5、芽变的多效性 6、芽变的嵌合性
入选 品系
初选阶段
复选阶段
决选阶段
1、初选阶段
(1)发掘优良变异 可采用实地调查、群众选报等 多种形式,发掘优良变异。 (2)分析变异,筛除饰变 在异地高接鉴定之前进 行科学分析,以筛除饰变,节省土地、人力和物 力。可根据下列情况进行分析: ① 变异的性质,如属于质量性状,一般是芽变; ② 变异的范围,如枝变,且是扇形嵌合体,一定 是芽变; 很可能是芽变。
一、芽变与芽变选种 二、芽变选种的意义 三、芽变的特点 四、芽变的细胞组织学基础 五、芽变选种的方法
一、芽变与芽变选种
芽变(sport)来源于体 细胞中自然发生的遗传物质 变异,这种变异的细胞发生 于分生组织中,就形成变异 芽。只有当变异芽萌发成枝 或被无意识地用来繁殖成新 地植株,并且在性状上表现 出与原品种的性状有明显差 异时,才易被发现。所以芽 变总以枝变或株变的形式表 现出来。 由环境条件引起的不能遗 传的变异叫饰变。 芽变选种就是对芽变发生 的遗传变异进行选择,从而 育成新品种的选择育种法。 无核白葡萄的无性系变异
育种学 第五章选择育种ppt课件

.
.
三. 选择的基本方法
1.个体选择(单株选择法) 2.混合选择 3.两种方法比较
.
1. 个体选择
根据育种目标从原始群体中选择优良个体, 分别收获,分别脱粒、贮藏,来年分别播种, 形成一个穗(株、铃)行,根据穗行表现鉴 定上年个入选单株的优劣,劣者淘汰。
.
一次个体选择: 多用于自花、常异花植物
.
2.意义
• 利用芽变产生的新变异可直接选育出新品种; • 丰富种质资源,为杂交育种提供亲本; • 对优良品种的个别缺点进行修缮改良,优中选优; • 保持原有品种的综合优良性状。
.
3.芽变的特点
• 芽变的多样性:植物各器官的所有性状都有发生突变的可 能;质量性状和数量性状;染色体数目和结构变异;胞质 基因和核基因突变等。
经审定合格的品系成为品种
(二)混合选择育种程序
原始品种群体 选择优良而一致的个体,混合脱粒
经混选群体 原始品种群体
经混选的改良群体 与原品种比较试验
经比较确比原品种优越的混选群体的种子
繁殖种子
所繁殖的优质种子
大田大面积推广
.
第五节 无性繁殖植物的选择育种
一、芽变育种
(一)概念、意义、特点 1.概念 芽变:植物芽的分生组织体细胞自然发生的遗传物质变
.
3、选择育种在园艺植物的育种和生产中也发挥了 重要作用。
果树芽变选种中最突出的例子是元帅系苹果的芽变 选种。我国自1973年开展了苹果芽变选种,已在元帅 系中选出一批优良品系。目前主栽苹果品种为红富士, 从中选出许多芽变,如烟辐3、2001等。选择育种法 培育的果树品种在目前仍占相当大的比例。
.
异。芽变总是以枝变或株变的形式表现 芽变选种:对发生变异的芽、枝进行无性繁殖并选择,从而
第五章 选择育种

48Biblioteka 3. 芽变选种在品种改良中的意义 芽变是观赏植物品种变异的重要来
源; 芽变选种有效保留了体细胞内产生 的可遗传变异。
49
4.芽变选种的方法
1)选种目标 2)选种时期 3)对变异的分析和及时分离
50
1)芽变选种的目标
芽变育种通常是以原有优良品种为对象,
在保持原品种优良性状的基础上,通过 选择而使其个别缺点得到改善,所以育 种目标针对性较强。
56
七、选择育种程序
生产厂圃
原始材料圃 品种收集圃 杂交圃
初选
品种试验圃
初级鉴定圃
复选
繁殖圃
生产试验
品种试验圃
决选
区域试验、多点试验
繁殖、推广
57
七、选种的程序和步骤 二级选种程序:
第一级 初选优系阶段:从生产园(栽培
圃)内选出变异优系(枝变、单株变异)
第二级 初选优系无性繁殖后代的比较
筛选(复选和决选)
实生群体产生的自然变异进行选择,从 而改进群体的遗传组成或将优异单株经 无性繁殖建立营养系品种的方法。
无性系选择育种(clonal selection)
无性系选种:从普遍的种群中或从天然 杂交、人工杂交的原始群体中挑选优良 单株,用无性繁殖方式繁殖,然后加以 选择的方式。
20
(一)实生苗选择方法 1. 混合选择法: 按照某些观赏特性和经济性状, 从一个原始的混杂群体或品种,选出彼 此类似的优良植株,然后把它们的种子 或其他繁殖材料(如鳞茎、插条等)混合 起来种在同一块地里,次年再与标准品 种进行鉴定比较。
29
30
重瓣波斯菊的单株选择
31
花瓣条纹的选择
32
3.评分比较选择法
第五章选择育种

二. 选择的基本原理
1.变异、遗传和选择的关系 变异是选择的基础 遗传是选择的保证 选择促进变异向有利的方向发展
2.变异的类型
自然变异
变异 人工变异
天然杂交 基因突变 染色体变异 剩余变异
3.选择的种类
人工选择 选择
自然选择
三. 选择的基本方法
1. 混合选择 2. 个体选择
1.混合选择 从品种群体中,按照育种目标,把成熟期、 产量性状和外部形态较一致的优良个体选 出来,混合脱粒,下一年混合播种,与原 品种和对照品种进行比较。
第五章 选择育种
第五章 选择育种
第一节 选择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第二节 鉴定的方法 第三节 选择育种的意义和特点 第四节 系统育种的基本原理 第五节 选择育种的方法与程序
第一节 选择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一. 选择的意义 二. 选择的基本原理 三. 选择的基本方法
一. 选择的意义
选择:就是对育种材料选优去劣,对人工和自 然产生的变异群体,根据育种目标要求和表现型, 选择优良的基因型,固定优良性状。 选择育种:直接利用自然变异 , 即不需要人工创 造新变异而从中进行选择,并通过比较试验的育 种途径称为选择育种。
从原始品种中,选择个体,分别鉴 定, 选优系混合与原品种比较,优者繁 殖推广。
复习 思考题
1.在育种工作中,为什么要对育种材料进行鉴 定和选择,怎样才能保证鉴定和选择的效果? 2.比较两种主要选择方法的差别、优缺点及适 应范围。 3.什么是选择育种、系统育种、混合选择育种? 4.纯系学说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5.进行选择育种时,应注意哪些技术环节? 6.选择育种的全过程是怎样进行的?试绘制示 意图
选择的基本方法
选择的基本方法
混 合 选 择
第5章 选择育种

三、选择的创造性作用原理:
1) ⑴ ⑵ ⑶ 从育种效果上看: 增大变异; 筛选性状组合; 影响进一步的育种成果。
选择的创造性作用原理:
2) ⑴ ⑵ ⑶ ⑷ 从遗传机制上看: 改变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 使基因型的分离和重组发生改变; 淘汰群体中存在的不利基因; 使生物体产生新的基因平衡。
基因平衡定律
混合选择缺点:混合选择是按表现型进行选择, 混合采种繁殖,因而不能查清子代和亲本之间 的谱系关系,也就不能根据子代的表现进行家 系的选择。因此,在环境差异大,性状遗传力 低的情况下,选择效果将受到很大的影响。另 外,对于群体上已基本趋于一致的,在环境条 件相对不变的情况下,再进行混合选择,效果 就会越来越不显著。此时,要想进一步提高选 择效果,就需要采用单株选择或其他的育种措 施。
在一个随机交配群体中,如果没有 基因转移,漂移和定向选择,则该 群体的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遵循 如下规律:
A- p , a – q, AA Aa aa= p 2 + 2 pq + q2 , 亲本基因 A a
频率 p q
后代基因型 AA Aa aa
p2 2 pq
选择的效果
美国著名育种学家布尔班克(Luthe
选择是植物进化和育种的基本途径之一, 达尔文进化学说的中心内容是变异、遗
传和选择。 变异是选择的基础,为选择提供了材料, 没有变异,也就不会有选择。 遗传又是选择的保证,只要通过选择、 繁殖,将有利的变异性遗传下去,选择 才有意义。
人工选择和自然选择
选择就是去劣留优,在一定的外界环境条件下, 在生存竞争中,生活力、繁殖力强的生物体, 则能繁衍和保留更多的后代,而生活力、繁殖 力弱的生物体则被淘汰,失去生存的可能性。 这种保留和淘汰的过程便是自然选择。 如果物种的保留和淘汰过程是按人类的需要进 行的,便称为人工选择。
育种学-第五章选择育种

育种学-第五章选择育种
一次个体选择: 多用于自花、常异花植物
个 体
品种改良和良种繁育,异
选
花授粉植物自交系的保纯
择
多次个体选择 :用于自花、常异花植物杂
交后代的选择
育种学-第五章选择育种
一次 单株 选择
育种学-第五章选择育种
多次 单株 选择
育种学-第五章选择育种
2.混合选择 从品种群体中,按照育种目标,把成熟期、 产量性状和外部形态较一致的优良个体选出 来,混合脱粒,下一年混合播种,与原品种 和对照品种进行比较。
育种学-第五章选择育种
(3)品种本身剩余变异的存在造成的。
有些品种育成时,有些性状(尤其数量性状)并未真正 纯合,在长期的生产过程中,仍然会出现分离现象。 ①性状还未完全稳定就混收为品系(要求整齐一致才能 升级)。 ②有时某些性状稳定所需时间长,虽混合时间不早,但 仍有分离。如远缘杂交。 ③多基因控制的数量性状,遗传复杂,选择时很难确定 其纯合的程度。 由于上述原因,品种在推广过程中常出现变异株。
原始品种群体 按类型分别混合选择,分别脱粒
经分别混合选择的不同类型的种子
集团1
集团2 集团3 原品种 各集团与原品种比较试验
经比较表现优良的集团种子
繁殖种子
所繁殖的优质种子
大田大面积推广
育种学-第五章选择育种
育种学-第五章选择育种
(二)改良混合选择(系统混合选择法)育种程序
原始品种群体 按个体选择,分别脱粒
稻麦棉三大作物: 水稻 小麦 棉花 50年代 61.2% 19.6% 74.4% 60年代 43.4% 20.5% 62.9% 70年代 27.6%↓ 9.8%↓ 56.6%↓
60年代以后,随着其他育种途径的开拓,系统育种所 占比重相对减小。
一次个体选择: 多用于自花、常异花植物
个 体
品种改良和良种繁育,异
选
花授粉植物自交系的保纯
择
多次个体选择 :用于自花、常异花植物杂
交后代的选择
育种学-第五章选择育种
一次 单株 选择
育种学-第五章选择育种
多次 单株 选择
育种学-第五章选择育种
2.混合选择 从品种群体中,按照育种目标,把成熟期、 产量性状和外部形态较一致的优良个体选出 来,混合脱粒,下一年混合播种,与原品种 和对照品种进行比较。
育种学-第五章选择育种
(3)品种本身剩余变异的存在造成的。
有些品种育成时,有些性状(尤其数量性状)并未真正 纯合,在长期的生产过程中,仍然会出现分离现象。 ①性状还未完全稳定就混收为品系(要求整齐一致才能 升级)。 ②有时某些性状稳定所需时间长,虽混合时间不早,但 仍有分离。如远缘杂交。 ③多基因控制的数量性状,遗传复杂,选择时很难确定 其纯合的程度。 由于上述原因,品种在推广过程中常出现变异株。
原始品种群体 按类型分别混合选择,分别脱粒
经分别混合选择的不同类型的种子
集团1
集团2 集团3 原品种 各集团与原品种比较试验
经比较表现优良的集团种子
繁殖种子
所繁殖的优质种子
大田大面积推广
育种学-第五章选择育种
育种学-第五章选择育种
(二)改良混合选择(系统混合选择法)育种程序
原始品种群体 按个体选择,分别脱粒
稻麦棉三大作物: 水稻 小麦 棉花 50年代 61.2% 19.6% 74.4% 60年代 43.4% 20.5% 62.9% 70年代 27.6%↓ 9.8%↓ 56.6%↓
60年代以后,随着其他育种途径的开拓,系统育种所 占比重相对减小。
育种学 第五章选择育种

芽变 选择
苹果原产于欧洲、中亚和 中国新疆西部一带,栽培历 史已有5000年以上
(三)芽变选种的目标与时期
目标:优中选优,在保留原品种优点基础上选
择缺点得到修缮的突变
时期:在经常观察基础上,抓住易发生芽变的 有利时机
经济产品采收期 自然灾害期
(四)芽变选种的程序
3、决选阶段
选种单位对复选合格品系提出复选报告(包括 选育报告、品种比较试验报告及区域栽培试验 报告)后,由主管部门组织有关人员组成植物 新品种审查鉴定委员会,对新品系进行决选评 审。通过评审后,选种单位命名,主管单位公 布。这时,新品种才获得合法推广的资格。
1.选择育种的特点:
• 利用自然变异,进行优中选优,环节少,年限短,过程简单;
• 连续选优,使品种不断得到改良和提高;
• 能保持原品种对当地生态条件适应性。
斯字棉2B 徐州1818
衣分增加
系统育种
徐州209
生育期变短 霜前花增加
系统育种
系统育种
徐州58
纤维强度 增加3-5g
系统育种
徐州142
丰产性好, 增产10%以上
大田大面积推广
(二)混合选择育种程序
原始品种群体
选择优良而一致的个体,混合脱粒
经混选群体 原始品种群体
经混选的改良群体 与原品种比较试验
经比较确比原品种优越的混选群体的种子
繁殖种子
所繁殖的优质种子
大田大面积推广
第五节 无性繁殖植物的选择育种
一、芽变育种
(一)概念、意义、特点
1.概念 芽变:植物芽的分生组织体细胞自然发生的遗传物质变 异。芽变总是以枝变或株变的形式表现 芽变选种:对发生变异的芽、枝进行无性繁殖并选择,从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8
49
50
51
致多数综合性状优良的个体落选;定的太
低,入选个体过多,后期工作量加重。
9
四、性状选择方法
(一)单一性状选择 1、分项累进淘汰法:根据性状相对重要性依
次选择。
2、分次分期淘汰法:根据目标性状出现的先 后顺序进行依次选择。
10
(二)综合性状选择 1、多次综合评比法:常用方法,分为首选、 再选和定选 2、加权评分比较法:根据各性状相对重要性 分别给予各性状加权系数,各植株各性状值
适宜作物:自花授粉的番茄、豆类及常异花 授粉的辣椒、茄子等。
20
图3:一次单株选择法
21
图4:多次单株选择法
22
二、有性繁殖园艺植物常用选择育种方法 (一)自花授粉植物的选择方法:1-2次 单株选择。 (二)常自花授粉植物的选择方法:单 株选择或母系选择,次数多些。
23
(三)异花授粉植物的选择方法
第五章 选择育种
第一节 选择与选择育种 第二节 有性繁殖植物的选择育种 第三节 无性繁殖植物的选择育种 一、芽变选种
二、营养系选种
三、实生选种
1
第一节 选择与选择育种
一、概 念
二、选择的实质与作用
三、选择标准的制定原则 四、性状选择方法
五、影响选择效果的因素
2
一、概
念
1、选择育种(breeding by selection) 根据育种目标,从现有品种群体内出 现的自然变异类型中,选择优良的变异个 体,通过鉴定、培育而育成新品种的育种 方法,称之为选择育种。 自然变异的产生原因: ①自然异交引起的基因重组 ②基因突变 选择育种是一种育种途径。
加速繁殖和提高种子繁殖系数
35
第三节 无性繁殖植物选择育种----芽变选种
36
37
38
二、芽变的特点
芽变的多样性 芽变的重演性 芽变的稳定性 芽变的局限性 芽变的多效性 芽变的嵌合性
39
三、芽变的细胞组织学基础
40
41
42
43
四、芽变选种的方法
44
45
46
47
第四节 无性繁殖植物选择育种---实生选种
-----符合要求的性状或个体保留下来,不符合被淘汰。
自然选择与人工选择的方向有时一致、有时不一致。
4
二 选择的实质与作用
1、选择的实质
就是造成有差别的生殖率(差别繁殖 ),
从而定向地改变群体的遗传组成。
变异是选择的基础,遗传是选择的保证。
5
群体:有着共同基因库的一群能够相互繁殖的个体称 作群体(指孟德尔式群体)。如一个物种、品种、自
15
优点:简便易行,省时省力,便于及早推广,
不会造成生活力的衰退。
缺点:不能鉴别每一个体的基因型优劣,降低 了选择效果。
适宜作物:异花授粉、多代自交容易退化的园 艺作物,如十字花科的白菜、甘蓝及萝卜等。
16
图1:一次混合选择法
17
图2:多次混合选择法
18
一、两种基本选择法
(二)单株选择法 individual selection
选种程序 加速选种进程的措施
14
一、两种基本选择法
(一)混合选择 mass selection
(表型选择法)----混选品种
概念:根据植株的表现性状,从混杂的原始群
体中选出符合目标要求的一些优良单株混合留
种及播种,并与对照品种及原始群体的小区相
邻栽种,进行比较鉴定。
具体方法:一次混合选择法、多次混合选择法
与加权系数乘积和所得为分值,进行比较。
3、限值淘汰法:给予各性状最低入选标准。
11
五、影响选择效果的因素
(一)影响因素:质量性状、数量性状
1、性状遗传力 选择差(Sd,selection differential):入选群体平 均值与原始群体平均值的离差。 选择反应(R,selection response ):选择差与遗 传力的乘积。即:R=h2×Sd 2、入选率 选择强度(i):标准化了的选择差。即:i= Sd/σ
交系。
遗传组成:指群体中的基因及基因型的种类和频率。
基因型频率:群体中某特定基因型个体占个体总数的
百分数。
基因频率:就是群体中某位点上存在的某一基因的个
数与该位点上等位基因总数的比率或百分数。
6
2、选择的作用 选择具有创造性作用,连续多代定向选
择,改变了群体基因及基因型的频率,使
有利变异得到积累与加强。
正确运用选择方法和选种程序
灵活运用选择方法,如顺便选育新类型。 圃地设置的增减,如茄果类减少圃地,抗性试
验则需增设抗性鉴定圃等。
适当缩减圃地设置年限,如一致性高的可把株
系圃只设置1年,品种比较试验圃则一般2-3年。
34
加速选种的主要方法
利用保护地进行一年多代繁殖选择
异地栽培加速繁殖
7
三、选择标准的制定原则
1、根据目标性状的主次制定相应选择标准 选种时往往需同时兼顾多项性状,如
产量、品质、熟性、抗性等。应在分清主
次关系的基础上制定各性状的取舍标准。
8
2、目标性状及其标准必须明确 各性状的选择准应根据作物的种类、 用途和选择目标明确。 3、各性状的当选标准要定得适当 标准定得太高,则入选个体少,会导
25三Leabharlann 选种程序原始材料圃 株系圃或选种圃
品比预备试验圃 品种比较试验圃
品种区域试验及生产试验
26
系统育种:多次单株选择---单系品种
27
原始材料圃
圃地:能代表本地气候条件 材料:当地的品种类型(来自生产圃或种子
田)、外地引入的新类型
对照 设置年限:1~2年(1~2年生的种子植物);
材料:预备试验圃中表现良好的优系
及混合优系后代。
3次以上重复 保护行
设置年限:2~3年
32
品种区域试验及生产试验
区域试验
试验点:5个以上
区试时间:2~3年
生产试验
试验面积:不小于667m2 不设重复 对照:当地生产上主栽品种 时间:2~3年
33
四、加速选种进程的措施
3
2、选择(selection)——就是选优去劣,是一种方法和 手段,各种育种途径都离不开选择 。
自然选择:自然环境条件对生物所起的选择作用,是生 物进化的动力之一(变异、遗传与选择)。
-----适者生存、不适者淘汰,即有利于种性延续的性状 或个体被保留。
人工选择:是人们有意识或无意识的选择与鉴定
长期(多年生的观赏植物及木本果树)。
28
选种圃
材料:从原始材料圃中选出的优良单
株或优良集团后代。
对照区 保护行 2次重复 设置年限:决定于供选群体的性状稳
定与否。
29
选种圃内小区的排列顺序
30
品比预备试验圃
材料:从选种圃中选出的优系或群体优系 设置年限:1年
31
品种比较试验圃
3、性状变异幅度:变异幅度越大,选择效果越明显。
12
(二)提高选择效果的途径 1、增加所选择群体的遗传变异度。
2、尽可能的降低环境饰变的误差。
3、降低入选率以增大选择强度。
13
第二节 有性繁殖植物的选择育种
主要内容: 两种基本选择法
混合选择法 单株选择法
常用选择法
自花授粉植物的选择法 常异花授粉植物的选择法 异花授粉植物的选择法 混合选择法 单株选择法
(系谱选择法)---单系品种
概念:从原始群体中选取优良单株分别编号,分 别留种,次年单株种植成一单株小区,根据各植 株的表现进行比较鉴定的选择法。
具体方法:一次单株选择、多次单株选择。
19
优点:可以鉴定所选优株的基因型,提高选
择效率,多次单株优选可以定向积累变异。
缺点:费时费工,异花授粉植物易引起生活 力衰退,选出的优系难以迅速应用于生产。
1、单株-混合选择法:即先一次单株选择,后
多次混合选择。
2、混合-单株选择法:先多次混合选择,后一
次单株选择
3、母系选择法(无隔离系谱选择法):对所
选单株不进行隔离,其它同多次单株选择。
24
4、亲系选择法(留种区法):株系比较(株 系圃内)与留种(留种区内)分别进行, 其它同多次单株选择。 5、剩余种子法(半分法):株系比较(株系 圃内)与留种(室内)分别进行,其它同 多次单株选择。 6、集团选择法:介于单株选择与混合选择之 间,根据不同特性把性状相似的优良单株 归并几个集团,按不同集团进行选择比较 鉴定,从而选出优良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