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组织

合集下载

信息组织概述PPT课件

信息组织概述PPT课件

• 数字化信息(digitalization information,)
– 借助以计算机信息处理为核心的数字化技术, 将各种出版物中的原始信息,如语言、图像、 文字、符号、数据、表格等全部变成二进制编 码,形成可以在网上流动的信息资源。
-
9
信息管理课件
什么是数据、信息、知识、智慧
❖ 数据:离散、互不关联的客观事实,孤立的文 字、数据和符号,缺乏关联和目的性-ຫໍສະໝຸດ 25信息组织的目标功能
减少社会信息流的混乱程度。有效减除或减少杂乱无关 信息的干扰,使信息特征得到充分显示
准确控制信息流的流速与方向,使其在适当的时候以适当的方 式传递给适当的人。
建立信息产品与用户的联系。即根据用户需要设立各种检索点,
构建利用渠道,建立用户和资源之间的联系;
有助于提高信息产品质量、价值。通过描述、揭示、存储、排序
2、网络信息资源组织的具体方式方法的研究,如分类、编目法 在网络信息组织中的应用等。
3、网络信息资源组织的技术研究,如元数据、搜索引擎等。
-
5
本课程教材及参考书目
❖ 教材:信息组织/(美)Taylor,A.G.著,张素芳等译.——北 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
❖ 参考书: 信息组织/戴维民主编.——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信息组织/周宁主编.——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1 信息组织学/张帆主编.——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数字时代的图书馆信息资源组织/段明莲 沈正华编著.—— 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6
-
15
Knowledge Hierarchy
Knowledge
3 Levels
• Expertise • Know-How • Skills

信 息 组 织

信 息 组 织

信息管理过程
1.4 网络信息组织的方式
1.搜索引擎方式 目前,搜索引擎是对因特网上二次信息进行组织的主要形式,其实质是一种报道、存储 网上一次信息的检索工具。搜索引擎一般利用被称做Robot(机器人)、Spider(蜘蛛)、 Worm(蠕虫)的自动代理软件,定期或不定期的在网上爬行,通过访问网络中公开区域 的每一个站点,对网络信息资源进行收集,然后利用索引软件对收集的信息进行自动标引, 创建一个详尽的可供用户进一步按关键词查询Web页面的索引数据库。这种数据库的内容 一般有标题、摘要或简短描述、关键词和URL,文件大小、语种以及词出现的频率和位置 等。这种方式所搜集的信息虽然丰富广博,但良莠不齐。
信息管理过程
1.3 信息组织的基本方法
2.信息描述方法 (1)文献信息著录 ① 使各国的文献著录项目及其排列顺序具有互换性,即实现文献著录的国际统一。 ② 克服语言障碍,使各国文献著录具有易识别性,即使不认识某种文字的读者,也能通 过标识符号系统,识别著录项目。 ③ 有助于将一般书目转换为机读目录形式。 (2)MARC格式 MARC(Machine Readable Catalogue),机器可读目录英文全称的首字母缩写,它 是计算机能够识别和阅读的一种目录,是美国国会图书馆提出的著名的机读目录发展计划。
信息管理过程
1.2 信息组织的原则
3.目的性原则 信息组织具有鲜明的目的性,必须围绕用户的信息需求开展工作,注意信息机构的目标 市场的需求状态及其变化特征。信息组织在一般情况下并不直接与用户联系,处于一般信 息管理流程的中间位置,但信息管理的一切环节都必须以“用户第一”为宗旨,信息传播 的效果在很大程度上由信息组织的水平决定。同时,从现代信息管理发展来看,信息组织、 信息检索和信息提供利用具有趋于融合的发展态势。因此,信息组织工作也必须积极开展 用户研究,充分了解用户需求,改进信息组织方式,使信息组织成果能极大地方便用户的 选择和利用。

信息组织doc

信息组织doc

信息组织第一部分信息组织的基本原理一.熟悉和掌握1.信息组织:信息组织是为了方便人们检索、获取信息而将庞杂、无序的信息进行系统化和有序化的过程。

信息组织的内容包括信息收集与选择、信息分析与揭示、信息描述与加工、信息整理与存储。

对信息的描述与揭示以及序化是信息组织的中心内容。

2.信息标引:信息标引就是对信息内容进行分析并充分而有效地予以揭示。

从学科属性揭示信息内容就是分类标引,从主题特征揭示信息内容就是主题标引。

3.信息组织方法:(1)按组织对象分:文献实体组织与信息内容组织文献实体组织的对象是文献,这里的文献指的是传统的信息资源类型,主要指印刷型的出版物,如图书、期刊、会议论文、科技报告等。

文献实体组织是把这些文献及其著录和标引记录组织成一个有序的系统,如图书的分类排架系统、分类目录、主题目录等。

信息组织的本质是信息内容的组织。

(2)按信息组织的层次分:语法信息组织、语义信息组织与语用信息组织语法信息组织是以信息的形式特征为依据组织信息的方法,如字顺组织法等。

语义信息组织是以信息内容或本质特征为依据组织信息的方法,分类组织法、主题组织法就属这一层次。

语用信息组织是以信息的效用特征为依据组织信息的方法,如根据信息的权值、概率等组织信息的方法。

对于科学信息来说,最本质的是语义信息组织法。

4.常用信息组织方法*(1)分类组织法:根据某一特定的分类体系和逻辑结构组织信息的方法。

以内部特征为主。

分类组织法建立了信息的层级和关联体系,便于浏览检索。

(2)主题组织法:通过揭示信息主题特征并有序组织的方法。

主题法通过建立主题概念的范畴、族系和关联关系,显示信息的结构体系。

主题组织法根据所使用的主题检索语言又分为标题法、单元词法、叙词法、关键词法和自然语言组织法。

本体组织法也是。

(3)集成组织法:每种信息组织方法都有其特有的功用,有些组织方法功能是互补的,如将多种方法结合起来使用会达到更好的效果。

如分类主题一体化的组织方法、规范组织方法与自然语言组织法的结合等。

信息组织——精选推荐

信息组织——精选推荐

信息组织信息组织1、什么是⽂献的实体组织?⽂献的实体组织是将同⼀类⽂献及其著录和标引记录组成⼀个有序的系统。

如分类排架系统、分类⽬录、主题⽬录等。

2、什么是语法信息组织?语法信息组织是以信息的形式特征为依据组织信息的⽅法,如字顺组织法、代码组织法、地序组织法、时序组织法等。

3、什么是语义信息组织?语义信息组织是以信息内容或本质特征为依据组织信息的⽅法,如分类组织法、主题组织法。

4、什么是信息组织的⾃动组织?随着计算机技术在信息组织中的应⽤,计算机辅助编制和管理词表、⾃动分类、⾃动标引以及对⾃然语⾔的⾃动处理和理解等技术和⽅法得到了长⾜发展,并且已⾛出实验室进⼊实⽤技术阶段,国内外部都有了商业化的软件系统。

5、布利斯《书⽬分类法》的意义是什么?布利斯将其理论贯彻到其所编的《书⽬分类法》中,建⽴了《书⽬分类法》的理论基础。

这部著名的综合性分类法所确⽴的原则,如科学与教育上的⼀致原则、类⽬的从属原则、⼴泛设置交替类⽬原则、标记符号的综合原则、最⼤的使⽤效率原则等,⼴泛地包括了知识体系来源原则。

6、培根的知识分类体系对图书分类法有什么影响?中外古今的许多哲学家都有关于知识分类的思想,英国哲学家培根提出了完整的知识分类。

把全部知识分为记忆、想象和理性三个⽅⾯,即关于记忆的是历史,关于想象的是诗歌,关于理性的是哲学。

“历史—诗歌—哲学”构成了培根的知识⼤纲。

7、概念的内涵与外延是怎样的关系?概念是反映对象的⼀般属性和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

它是思维的最基本单元,其内容是客观的,由词来表现,并具有民族特点。

概念的含义与适⽤的范围就是⼀个概念的内涵与外延。

明确概念实际上就是明确其内涵与外延。

概念的内涵与外延之间是互相依存⽽⼜互相制约的。

在⼀个概念中,当它的内涵扩⼤时,则它的外延就缩⼩;当它的内涵缩⼩时,则它的外延就扩⼤。

8、什么是概念的划分?概念的划分就是以事物的某种属性为分类标准,将⼀个属概念的外延划分成若⼲个种概念的⽅法。

[第3章信息组织的原理与方法] 信息组织方法有哪些

[第3章信息组织的原理与方法] 信息组织方法有哪些

[第3章信息组织的原理与方法] 信息组织方法有哪些第3 章信息组织的原理与方法有了正确的理论,才有正确的实践信息组织的原理系统原理信息组织是一个系统化的过程,其最终目的是将无序的零散的信息层次化、结构化,形成一种有序的体系或系统,因此,系统科学是信息组织的重要理论基础,对信息组织有极为重要的指导意义。

在信息组织系统中,如果将大量的、分散的、杂乱的信息组织成一个系统,建立起内在的关联,那么信息系统的整体功能将大于各个信息单元的功能之总和。

也就是说,这将能充分发挥信息资源的价值和作用。

不仅如此,在信息组织活动中,类目体系的展开、主题词族的编制、信息的分析等都体现着系统的思想。

基于这一原理,信息组织的目标是要建立一个有效的方便检索的信息系统。

语言学原理具体而言,信息组织中的语言问题重要性在于:信息组织的对象都是用语言描述的各种各样的具有语义性和准语义性的信息。

没有语言就不可能有对事物的准确认识。

信息描述和信息揭示中需要运用大量的语言工具。

对语言的理解和掌握是人类区别于动物的一个根本标志,某些动物虽然也能说人话,有时似乎也能“理解”人类语言,但这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它们对人类语言的使用仅仅是动物高级条件反射。

只有人才能准确识别、记忆和领会语言。

人对事物的认识几乎都要转化语言,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事物不能为其他人所了解。

在信息组织的现代技术手段的使用上,信息的编码、算法语言、程序语言、机器语言运用和自然语言理解和处理都充分体现了语言的重要作用。

逻辑学原理信息组织是一种智力活动,离不开人的逻辑思维,信息组织本身是思维的一种表现形式,概念是思维的元素,逻辑则是思维的规则。

所以信息组织自然包含相应的逻辑学问题。

实践证明,逻辑思维越强的信息组织者其信息组织工作也越好。

事实上,信息组织是对信息对象的各个元素,经过从事物到概念再到语言的层层递进的分析之后,运用科学思维使之序化的一个复杂的过程。

1、概念的关系概念是事物本质属性的概括,其内涵是它所指事物的本质属性的总和。

信息组织(第三版)

信息组织(第三版)
信息组织(第三版)
20xx年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图书
01 成书过程
03 教材目录 05 教学资源
目录
02 内容简介 04 教材特色 06 作者简介
《信息组织(第三版)》是由戴维民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年出版的“十二五”普由教育部高等学校图书馆学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组织编写的图书馆学专业 核心课程系列教材之一。该教材可作为高等学校图书馆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及相关专业教学和考研用书,也 可作为各类图书馆馆员培训和信息机构岗位培训教材及工作参考书。
该教材共10个章节,分别阐述了信息组织环境、信息组织方法体系、信息组织方法体系等信息组织知识,通 过对信息的内容特征,使之成为有序化的集合,将无序的信息变成有序的集合。
成书过程
《信息组织(第三版)》根据现代信息资源的特点以及信息检索的要求,对现代信息组织的背景和要求、信 息组织的基本原理、信息组织分类法、信息组织主题法、信息组织集成法、信息内容分析与标引、信息组织中的 自然语言应用、络信息组织、数字图书馆信息组织、信息组织的历史发展与未来趋向等进行系统全面的介绍。并 根据信息组织理论与技术的发展进行更新和校订,重点对络信息组织、数字图书馆信息组织等章节进行大幅修 订。
教材目录
(注:目录排版顺序为从左列至右列)
教材特色
该教材理论与实践结合,根据信息组织理论与技术的发展进行更新和校订,将传统文献组织与现代信息组织 进行结合。书后附有中外重要信息组织工具简介、“信息组织”课程推荐书目和相关的络资源指南,可以为教学 提供参考 。
教学资源
《信息组织(第三版)》配有Abook数字课程,该课程包括课件演示、练习思考题等资源,并提供练习思考 题等互动内容。
作者简介
戴维民:男,前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京政治学院副院长兼上海分院院长 。

信息组织的方法

信息组织的方法

信息组织的方法信息组织是指通过合理的方法和结构来整理和安排信息的过程。

在现代社会中,由于信息的爆炸式增长,我们需要有效地组织和管理大量的信息,以便能够更快、更准确地获取所需的信息,并使其易于理解和应用。

有许多方法和技巧可以用于组织信息。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方法:1. 大纲:大纲是一种层次结构化的组织方法,可以将信息按照主题、子主题和细节进行分类。

通过使用标题、副标题和标记符号等,可以清晰地表示信息之间的层次关系,使其易于阅读和理解。

大纲可以用于组织文章、演讲、报告等各种形式的文字内容。

2. 逻辑结构:逻辑结构是根据信息的逻辑关系来组织信息的方法。

它可以按照时间顺序、空间顺序、因果关系、比较和对比等方式来组织信息。

通过明确信息之间的逻辑关系,可以使读者更好地理解信息的内在逻辑和关联性。

3. 标签和分类:标签和分类是一种将信息进行标记和分类的方法。

通过给信息添加标签或将其分成不同的类别,可以使信息更易于搜索和筛选。

标签和分类可以应用于文件、电子邮件、网页和其他各种形式的数字和纸质文档。

4. 图表和图形:图表和图形是一种将信息可视化的方法。

通过使用图表、图形、图像和图表等可视化工具,可以更直观地展示和比较信息。

图表和图形可以用于展示统计数据、趋势分析、关系图等。

5. 关键词和索引:关键词和索引是一种将信息进行关键词标记和索引的方法。

通过将关键词与相关信息关联起来,并建立索引,可以更快地找到所需的信息。

关键词和索引可以应用于书籍、数据库、网站和其他信息资源。

除了以上方法外,还有许多其他的信息组织方法,如思维导图、时间轴、文件夹和文件命名规则等。

选择合适的信息组织方法取决于具体的情境和需求。

无论采用哪种方法,信息组织的目标是使信息更易于访问、理解和应用,从而提高工作和学习效率。

信息组织

信息组织
二、问答题
【1】信息资源分类的特征和作用是什么?
a是按照主题内容的相互关系进行组织的
b从一定角度出发组织和揭示信息资源的
c采用一定的标记符号作为排序工具
d往往通过类目索引提供从字顺角度查找类目的途径
进行资源组织 建立分类检索工具 分类统计 兼容工具
【2】什么是等级列举式分类法?其特点和不足是什么?
b按照其使用是否进行控制,受控主题法 、 非控主题法
c按照其使用时组配的先后,先组式、 后组式主题法
【2】. 概要说明范畴索引、词族索引、轮排索引的作用和编制方法。
范畴索引
范畴索引亦称分类索引,是一种按照词汇所属学科或专业范畴编制的概略分析系统,是从分类角度查找叙词的辅助工具。
作用:a提供从内容角度查词的途径,便于从分类角度查找与某一范畴相关的叙词b可以作为概略分类的依据,类分信息资源,编制分类检索工具c有助于提高词汇控制的有效性和可操作性
b建立参照。。。指明类目之间除从属、并列交替之外其他联系,参照方法使内容之间有密切联系并被分散的类目揭示出来,加强这些类目之间的联系;
c设置选择类目。。。即在主题内容按不同方式处理时,指明可供选项技的不同处理办法供选择使用,这种方法有助于根据需要灵活以灵活方式组织相关资源,增加分类体秒的灵活性;
词索引
是一种以词族以款目单元,按照款目词的字顺排列,供从等级关系角度查找叙词的索引,亦称等级索引
作用:a改善标引和检索的效果b满足族性检索的要求c可通过等级关系限定词义
轮排索引
是将词表中的叙词按词素的字顺排列,使含有同一词素的叙词集中显示于一处的词汇,是一种以词素角度查找叙词的辅助工具
a增加检索入口b帮助使用者选择最适于适用的叙词c发现语词之间的联系,进行此间关系处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信息组织第1章信息组织概述填空题1.信息组织是由和两个工作环节组成的。

2.信息描述与揭示主要分为两种类型:著录(主要描述文献信息的形式特征)和标引(主要揭示文献信息的内容特征)3.信息组织是为了方便人们检索,而将零散、无序的信息予以系统化和有序化的过程。

从广义上讲,信息组织的内容有信息选择、信息分析、信息描述与揭示、信息整序与存储。

4.按照信息的表现形式,信息组织的类型可以分为:文字信息组织、图像信息组织、音频信息组织、视频信息组织。

5.按照信息的加工程度划分,信息组织的类型可以分为:、、三次信息组织。

6.按照信息的传播载体划分,信息组织的类型可以分为:组织)、数字信息组织。

7.按照信息的认识层次划分,信息组织的类型可以分为:、、语用信息组织。

8.最常见的语法信息组织有如下四种:、、、。

9.最常见的语义信息组织有两种:和。

10.常见的语用信息组织法有两种:权重值信息组织法和概率组织法。

11.信息组织对于社会信息交流有如下作用:、、用和节约成本作用。

12.大体上以20世纪90年代初期互联网的商业化为分界线,可以把现代信息组织分为于计算机应用的信息组织和基于网络的数字信息组织两个阶段。

13.基于计算机应用的信息组织阶段,信息组织发展特点从宏观上主要是信息组织的技术化、社会化、产业化和标准化,从微观上主要是对分类法的改造、主题法的发展、分类主题一体化、自然语言检索系统的兴起及对自动标引和分类的探讨。

、等级结构、交叉关系。

16.概念地图的构建包括四个步骤:第一,概念提取;第二,概念分类;第三,概念;第四,连接交叉概念。

●名词解释1.信息组织P32.信息描述P73.元数据(Metadata)P264.MARC(机读目录) P265.都柏林核心元数据(DC元数据)P266.搜索引擎P277.虚拟图书馆P278.人工神经网络(ANN)P279.本体(Ontology) P2910.信息构建P2911.信息网格P2912.概念地图P29●简答题1.信息组织的基本原理?P52.信息组织的作用?×4 P133.信息组织的未来发展趋势?×4 P31第4章信息著录法●填空题1.文献信息编目工作主要分为两大步骤:第一步是,第二步是目录组织。

2.按照一定的著录法对某一信息实体的内容和形式特征所作的描绘就形成一条款目或记录。

3.款目包括描述项目、检索点(标目)、编目业务注记三部分信息。

款目是组成传统目录的基本要素。

4.描述项目是指著录项目中用于揭示文献信息基本特征的事项,包括题名与责任说明项、版本项、文献特殊细节项、出版发行项、载体形态项、丛编项、附注项、文献标准编号与获得方式项。

5.著录信息源可以划分为与参考信息源,另外还有更为具体的规定信息源。

6.著录项目的设置一般应该具有规定性、兼容性和灵活性。

7.在文献信息著录中采用标准的著录用标识符的主要作用是,能跨域不同的语言文字障碍,实现国际文献目录信息的交流与共享。

8.文献信息著录规则的主要作用是:指导文献信息著录工作,处理文献信息著录中的一般性问题,使文献信息著录保持一致性,使各具特色的文献信息在目录中有相对统一的表现形式。

9.ISBD总则与各个分则的编制结构和内容基本相同,都由以下三部分组成:(P r e l i m i n a r y)、著录单元说明(S p e c i f i c a t i o n o f e l e m e n t)和附录(A p p e n d i c e s)。

10.AACR2全书分为,,。

11.ISBD编制的总体目的是:。

具体目的是:使各国的书目著录具有互换性,各国的书目记录易于识别,传统的手工目录易于转换为机读目录。

12.我国确定的文献著录标准化的指导思想史:在著录项目的设置、著录项目的排列顺序与著录用标识符号三个方面实行“四个统一”,即中外文目录的统一、图书馆与文献情报部门目录的统一、各类型文献目录的统一、不同载体目录的统一。

13.《文献著录总则》主要内容包括和两部分。

14.描述项目标识符主要具有以下两个作用:方便地识别不同项目的含义,有利于促进不同国家地区的描述记录之间的交流和呼唤;有利于信息组织和检索的现代化,便利机读目录处理。

15.《中国文献编目规则》的主要特点有:、、和。

16.MACR21由5部分组成:、、馆藏数据格式、M A C R21分类数据格式、M A C R21团体/小区信息格式。

17.MACR记录由记录结构、内容标识符和数据内容组成。

18.MACR21书目数据格式由、和三个部分组成,每个记录均以记录终止符结束。

19.MARC的优点:;;;现资源共享;有专门机构进行维护和修订;提高图书馆工作效率。

20.MARC的缺点:编目人员的高要求;M A R C格式著录单元的限制;M A R C的标识系统的难阅读性;对多媒体信息描述不够;使用环境和范围的限制;F R B R(书目记录的功能需求)对M A R C的冲击。

21.DTD的作用是以便对X M L文档进行有效的检查。

22.元数据的功能有、、、、、和。

23.元数据按功能分有、、。

24.DC元数据发展和设计的基本原则如以下所述:简单易用原则、内在性原则、可扩展性原则、句法独立原则、可选择性、可重复性、可修改性、1:1原则、合适取值原则、国际性原则。

25.基本的RDF数据模型由3类对象组成:、、(S t a t e m e n t s)。

26.RDF语法主要用于元数据的创建和交换。

RDF数据模型有两类XML语法:串行化语法(s e r i a l i z a t i o n s y n t a x)和简略语法(a b b r e v i a t e d s y n t a x).27.RDF提供3种容器:、、.名词解释1.著录P1242.款目P1253.著录项目P1274.描述项目P1255.检索点P1256.编目业务注记P1257.记录P1268.著录信息源P1269.著录用标识符P12710.文献信息著录规则P12811.MARC12.元数据13.RDF(资源描述框架)P188●简单题1.款目是组成传统目录的基本要素,它的主要作用是什么?×3 P1252.ISBD的主要特点×3 P1303.AACR2的主要特点。

×4 P1344.《中国文献标目规则》的主要特点。

×4 P1405.MARC著录的优点。

×6 P1566.MACR的缺点。

×6 P1567.简述DC的元素和含义。

×15 P174第5章信息整序法●填空题1.信息资源分类法,是组织起来的,并配有一定的类分信息资源的工具。

从编制方式的角度来划分,信息资源分类法通常被分为三种类型,即等级列举式、分面组配式、列举-组配式。

2.信息资源分类具有以下特征:;角度出发组织和揭示信息资源;采用一定的标记符号作为排序工具;通过类目索引提供从字顺角度查找类目的途径。

3.信息资源分类的作用:进行资源组织;建立分类检索工具;分类统计;相容工具。

4.分类法的结构体系一般由、、、四部分组成。

5.类目体系一般是以为基础,按照而建立的。

类目体系由主表和复分表构成。

6.建立类目体系的方法有两种:①②。

7.主表一般在基本部类的基础上,由基本大类、简表和详表等构成。

8.英文网络分类体系大都以排列基本大类,我国的网络分类工具则多数依据索频率等因素来序列类目。

9.简表的作用:需要使用详表的情况下,可以用来进行概略分类;便于用户进行较大范围的信息资源检索。

10.复分表的作用:;;。

11.按其使用范围,复分表可分为和两种。

此外,采用的仿分形式也具有与复分表相似的作用。

12.综合性文献分类法中常用的通用复分表有:、、等。

13.说明与注释通常包括编制说明、大类说明和类目注释等三种形式。

14.以《中图法》为例,简单概括其类目注释的主要类型。

第一,容范围;第二,揭示了某类与相关类的关系;第三,指明了具体的分类标引方法,说明了特殊分类规则和配号方法等;第四,规定了同类文献的排列方法。

15.类目索引主要有两个作用:主题的词语出发找到相应的分类号,克服类目查找的困难;便于用户查找分类表中被分散在各个学科门类的有关同一事物的类目及分类表中未列出的有关新概念。

16.类目索引主要包括、和三种类型。

17.信息资源分类法的标记符号的作用有两个:;。

18.按照号码组成成分,标记符号通常可以分为和两种。

19.信息资源分类法的标记符号具有的4种特性:、、、。

20.按照号码的组成方式,分类标记一般可以分为层累标记制、顺序标记制、顺序-层累标记制、分面标记制等基本类型。

21.几种特殊的标记方法有:、、、、、编号法等。

的类表结构主要包括、、、等内容。

23.阮冈纳赞把概括文献主题的分类特征归纳为5大基本范畴:即、物质(m a t t e r)、能量(e n e r g y)、空间(s p a c e)、时间(t i m e)。

24.《中图法》的五大基本部类:,,,自然科学,综合性图书。

25.分类标引工作必须遵循以下基本要求:、、、。

26.类目辨析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根据上位类与下位类的关系了解类目的含义;根据同位类之间的关系了解类目之间的关系,根据类目注释了解相关类目的含义和范围;按照类目体系展开的规律了解类目的含义和范围。

27.《中图法》的组配标引包括以下三种类型:;;。

28.基本分类规则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分类标引时必须能够体现出分类法的逻辑性、等级性、次第性;必须将特定的信息资源归入最切合其内容的类;必须将特定的信息资源归入用途最大的类;不能单凭题名、篇名的意义归类;应适当体现分类标引的思想性。

29.主题法的特点:;;中心集中信息资源;通过参照系统等方式揭示主题词之间的关系。

30.主题词的类型按照选词方法可以分为、、、等;按照语词标识的组配特点,可以分为先组定组式主题法、后组式主题法和先组散组式主题法;按照其使用时是否进行控制,可以分为受控主题法与非受控主题法。

31.分类主题一体化词表的类型主要包括:、、。

32.《汉语主题词表》是目前我国最大的一部,由、、组成,辅助索引包括了范畴索引、词族索引、轮排索引和英汉对照索引4种。

33.《社会科学检索词表》是中国社会科学文献信息中心编制的一部供社会科学文献资源标引和检索的词表,为分面叙词表,是一部分类主题一体化词表,由分类表、字顺表和英汉对照表三部分组成。

34.主题标引方式一般分为以下几种类型:、、、、分析标引等。

35.主题标引程序:、、、录、审核。

36.主题标引的选词规则有;专指的叙词标引;组配标引;上位词标引;靠词标引;增词标引;自由词标引。

37.主题标引时一般应遵循下述组配规则:;用交叉组配;不能越级组配;叙词组配必须概念清楚、确切,具有单义性;叙词组配次序应按主体因素-通用因素-时间因素-地区因素-文献类型因素的次序确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