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管沟断面设计图纸
综合管沟成本分析及运营模式

综合管沟成本分析及运营模式1. 成本分析综合管沟建设内部成本包括工程建设费、维护管理费和管线迁移费,根据国内外综合管沟建设的经验,工程建设费包括主体建设费、附属设施费、调查费等;维护管理费则包括主体维护费及附属设备维护管理费等。
综合管沟所处地区不同以及纳入的管线不同,造价不同,见下例:1.1昆明市广福路综合管沟工程1.1.1主要管线及断面图广福路综合管沟标准断面1.1.2经济比较传统直埋方式(一次性投资建设)综合管沟敷设方式(一次性投资建设)50年使用周期内投资建设比较从初期一次性投资来看,采用直埋方式敷设管线投资低(899万元/公里),采用综合管沟敷设方式投资高(2360万元/公里)。
从50年使用寿命进行投资比较,采用两种方式敷设综合投资接近。
虽然传统方式比综合管沟的投资节省,但所产生中断供应、反复挖掘路面、阻断交通、环境污染等一系列问题,会造成巨大的间接损失,破坏城市形象。
1.2湖南长沙市荣湾镇综合管沟荣湾镇地处于岳麓区与湘江一桥交叉点处,位于319国道上,是河西新城区的交通门户及多年形成的商业中心,地理位置优越。
三一九国道可与宁乡、益阳、常德紧密联系。
通过绕城公路、城市环线与市区各片以及京珠高速公路联成网络,与机场、车站、港口等城市交通枢纽形成快速联系通道。
其管线牵涉许多重要交通动脉,管线工程安全高速的维护与运营将成为地下空间重要的基础工作之一。
本工程管线包括:电力、电缆、给水、燃气,污水、雨水。
与管线直埋敷设方式经济比较表中投资包括土建成本以及污雨水、给水、燃气管线成本,但不包括电力、电缆管线成本,施工方法采用明挖。
1.3上海综合管沟《B04:世博周刊·城思》刊登了一篇关于上海世博园综合管沟成的文章,文中提到:把水、电、通讯、燃气四种直埋管线的成本算一个数,那么建设同样长度的综合管沟费用大约是其四到六倍,管沟建设的资金主要用于地下五至六米的基坑开挖、钢筋混凝土的管沟主体结构和廊内通风、消防、照明等设备,而一般直埋管线不过是在地面下挖70厘米而已。
综合管沟设计介绍

(3)检查口兼做火灾逃生出口,应确保检查口盖可以从内部轻易打开,外部可以防 盗。
青岛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
小 大
责任 权属
易分
不易分
• 高新区使用综合管沟的优势
1)在管线建设条件方面,项目周边为盐田; 2)在沿线地质条件方面,具有典型的滨海软土特征,具有腐蚀性; 3)在对道路交通影响方面,近期该区域刚开始发展,避免了多次直埋管线对交通和
出行造成影响。
三、综合管沟主要设计内容
• 入沟管线选择 • 相关基础资料 • 综合管沟平纵横 • 附属工程设计 • 重要节点设计 • 其他相关设计
每个风口处设电动防烟防火调节阀,平时常开,一般选用自然通风与机械通风 相结合的方式。 日常通风时,风机低速运行,满足通风要求,根据管沟内温度自动启停该区风机, 当沟内温度超过40℃时,开启风机进行沟内通风,低于27℃时,关闭风机,且 日常运行时管沟换气次数不小于2~4次/h。管理和维修人员进入管沟工作前, 风机高速运行,在确定温度、含氧量、有毒气体等因素均满足工作要求后,方 可进入沟内,且施工时,应采取措施确保消防和通风安全。
物)的平面位置相协调。如遇有桥梁墩柱处,需在平面采取避让措施。 对于曲线段,可将综合管沟划分为直折沟,但应考虑其转折角必须符合 各类管线平面弯折角要求,以使管线敷设、安装方便。为减小管道运行 中的水头损失,建议尽量控制折角小于45d,结合管道安装设计。
3.3综合管沟平纵横
2、最小覆土 综合管沟最小覆土应考虑雨水支管、燃气管线(支管)等自综合管沟上方穿越的
市政综合管沟的现状及问题思考

江苏城市规划JIANGSU URBAN PLANNING2010年第4期总第185期市政综合管沟的现状及问题思考陆菁王国荣杨剑【摘要】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传统直埋式市政管线在改造更新过程中引起的交通阻塞和环境污染问题尤为突出,综合管沟为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切实可行的方案。
近十多年来,上海、深圳、兰州、杭州等经济发达的城市相继进行了综合管沟的规划建设,但总的来说工程实例并不是很多,作者通过查阅大量资料拟对综合管沟的实际应用做一些介绍,并探讨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关键词】综合管沟;市政管线;企业改制传统的直埋式市政管线费用较低,施工简便,而且周期短,但是管线维护困难,且维护时对周边环境有影响,有时还需要进行交通管制。
并且由于不同的管线属于不同的企业,可能由于施工时序不同等问题,不同管线的埋设需要多次开挖。
在国内的一些特大城市(如北京、上海、广州等)及一些具有悠远历史文化背景的城市(如南京等),尤其要注重追求城市的环境质量及城市的风貌特色,加强城市地下空间的科学开发与利用。
随着国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根据各城市的具体条件,审慎地规划、建筑综合管沟,必然成为今后规划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
1综合管沟的概念和源起综合管沟又称综合管道、共同管道、共同沟(这个词语来自日语),英文名称为“utility tunnel ”,指的是将设置在地面、地下或架空的各类公用市政管线集中容纳于一体,设有专门的检修口、吊装口、监测系统、留有检修人员行走通道的隧道结构,实行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建设和统一管理,主要适用于交通流量大、地下管线多的重要路段,尤其是主干道。
第一次工业革命初期,迅速的城市化导致城市人口大量增加,同时原有的城市基础设施根本无法适应城市化水平的迅速提高,进而在工业化较早的伦敦和巴黎等城市产生了一系列的城市问题。
巴黎是共同沟发源地,1883年,巴黎为防止霍乱首次设置了简陋的共同沟,使其与下水道分离。
综合管沟施工方案 2

综合管沟施工方案本标段设I、Ⅱ型综合管沟,平均埋深约2.6米,因此原则上在其它管道施工完成并回填土后进行施工,过路的管线与道路施工密切配合,合理安排时间,预先埋设,不防碍道路施工。
综合管沟施工工艺流程:放线定位→沟槽开挖→沟底人工开挖→基础处理→基础混凝土浇筑→墙身混凝土浇筑→台帽混凝土浇筑→预制盖板吊装→土方回填。
一、放线定位依据图纸及甲方提供的坐标、标高控制网布置图、编制放线作业指导书,经甲方、监理批准后实施。
依据作业指导书及坐标控制点,采用经计量、检定合格的测量仪器(经纬仪、水平线、测量绳)进行测量,设置控制木桩。
需开挖断面将控制木桩设在距上边口1.5m处或沟边附近的电杆及围栏处,在平面转角和断面转角处必须设置控制木桩,控制木桩设置完成后进行复测,核对无误后,填写控制木桩放线定位记录,监理签字认可,沟槽底部中心及标高控制线一定要严格测量,控制尺寸不超过允许值范围。
二、管沟槽开挖(1)开挖依据施工控制木桩设置图和定位作业指导书要求进行,采用白灰撒线,报经业主、监理验收合格后,方可施工。
(2)管沟开挖之前,为了保护周围环境和文明施工及安全,必须在管沟两边设置密闭防护栏,使行人车辆完全与施工现场隔离。
(3)在距施工现场20m处设置安全警示牌,在基坑周围拉上三角刀旗,基坑侧壁稳定处设置供工人上下基坑使用的梯子,在防护栏上每隔10m处设置安全警示标语和文明施工标语及安装夜间施工警示装置,夜间设置指示灯。
(4)管道采用开槽施工方法施工。
采用机械开挖,保留200~300mm 土,采用人工清槽,不得超挖,如若超挖,应进行地基处理。
当有地下水时,地下水位应降至槽底最低点500mm以下,以保证干槽施工。
为保证作业人员能够正常开展工作和顺利安装、拆卸模板,沟槽开挖的宽度在一侧加宽500mm。
根据现场开挖土质性质,考虑到坡顶有动荷载,边坡坡度放在1:1.75。
槽底埋有不易清除的块石等坚硬物体时,应挖至设计标高以下150~200mm,然后铺上级配碎石并夯实。
城镇道路综合管沟设计

城镇道路综合管沟设计作者:李庆伟王伟锋吴小迪来源:《科技传播》2013年第17期摘要综合管沟管道敷设方式近几年越来多在我国工程建设中得到应用。
本文结合工作中的实例,对综合管沟设计内容进行简要介绍,为综合管沟在城市道路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综合管沟;设计;实例中图分类号TU9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3)98-0081-02目前,市政管线的敷设方式主要有三种:直埋敷设、综合管沟和架空敷设。
由于架空线路占用地面以上的城市空间,对城市景观破坏较大,同时管线设施运营的安全性也较差,所以大中城市新建工程市政管线的敷设一般不再架空。
随着市政管道的逐步增多和管径的逐步加大,道路下的空间越来越拥挤,同时随着轨道交通的建设,市政管道直埋敷设在城镇道路下空间非常有限,管道间安全净距不能得到保障,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在这种情况下,综合管沟管道敷设方式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和应用。
本文结合工作中的实例简要介绍下城市综合管沟的设计成果和经验。
1 综合管沟的概况综合管沟就是在城市地下建造一个隧道空间,将市政管线(如:电力、通信、燃气、热力、给排水等)敷设在这一空间内,同时需配备专门的检修口、吊装口及监测系统。
综合管沟是目前大城市中普遍采用的一种管道敷设方式,是一种集约度高、科学性强的城市综合管线工程。
它不经能较好地解决了城市发展过程中的道路反复刨掘问题,解决了城市上空线路“蛛网”密布现象,同时也解决了地下有限空间内敷设较多管道的问题;是实现城市基础设施功能集聚、创造和谐的城市生态环境的有效途径之一。
2 综合管沟设计原则1)管沟设计应依据城市用地规划、基础设施规划以及城市设计等相关各种规划,要与城市社会和经济发展相适应;2)管沟设计要与道路横断面布置和各种管线设计方案相协调;3)在保证管沟安全运营和管理的基础,结合各种管线特点制订纳入综合管沟工程的管线;4)管沟横断面布置不仅要紧凑,同时还要考虑远期管线的扩容;5)综合管沟应考虑各类管线分支、维修人员和设备材料进出的特殊构造接口;6)综合管沟要设置供配电、通风、给排水、照明、防火、防灾、报警系统等配套安全管理设施系统。
综合管沟介绍及案例

一、综合管沟简介1.综合管沟的设置及断面尺寸的确定1.1综合管沟的设置城市综合管沟,又称共同沟,是指将设置在地面、地下或架空的各类公用管线集中容纳于一体,并留有供检修人员行走通道的隧道结构。
即在城市地下建造一个隧道空间,将市政、电力、通讯、热力、给排水等各种管线集于一体,设有专门的检修口、吊装口和监测系统,实施统一规划、设计、建设和管理,彻底改变以往各个管道各自建设、各自管理的零乱局面。
综合管沟一般设置在交通运输繁忙或工程管线设施较多的机动车道、城市主干道以及配合兴建地下铁道、立体交叉等工程地段;不宜开挖路面的路段;广场或主要道路的交叉处;需同时敷设两种以上工程管线及多回路电缆的道路;道路与铁路或河流的交叉处;道路宽度难以满足直埋敷设多种管线的路段。
我院认为,城市道路下综合管沟干线要求路宽不小于30米,支线要求人行道路宽4米以上。
综合管沟一般敷设通信电缆管线、低压配电电缆管线、给水管线、热力管线、雨污水排水管线。
综合管沟相互免干扰的工程管线可设置在管沟的同一个小室;相互有干扰的工程管线应分别设在管沟的不同小室。
通信电缆管线与高压输电电缆管线必须分开设置;给水管线与排水管线可在综合管沟一侧布置,排水管线应布置在综合管沟的底部。
工程管线干线综合管沟的敷设,应设置在机动车道下面,其覆土深度应根据道路施工、行车荷载和综合管沟的结构强度以及当地的冰冻深度等因素综合确定;敷设工程管线支线的综合管沟,应设置在人行道或非机动车道下,其埋设深度应根据综合管沟的结构强度以及当地的冰冻深度等因素综合确定。
1.2 断面尺寸的确定在确定综合管沟断面尺寸时,首先应确定设置在此段管沟管线的种类、数量,然后根据管线种类、管径大小、管线坡度要求、管理便利等因素来布置。
原则上应尽可能地把同性质的管线布置在同一侧;当管线种类较多时应把电缆、控制、通信线路设在上侧;横穿管廊的管线应尽量走高处,以不妨碍管沟通行为准;管线之间的上下间距及左右间距应满足规要求;当断面受限制不可能加大而管线又太多布置不开时,可将小口径管线并列布置,中间留出一定的人行通道宽度。
市政管线和管沟的综合规划设计

市政管线和管沟的综合规划设计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市政管线也日益增加,线路更加复杂,因此,做好市政管线和管沟的规划与设计将是市政规划多面临的一个重要的课题,受到社会各界越来越广泛的关注。
本文通过对市政管线和管沟的规划设计进行综合分析,以期更好的促进城市市政工程的发展。
关键词:市政管线;管沟;综合规划引言在城市建设中,各种各样的管线日趋密集,担负着城市供电、供水、供气、通信等主要功能,在进行新管线的敷设同时需要对原有的管道进行修改,因此,给给新建管线及原有管线的衔接、新建管线与道路工程的配套设施及施工保护带来困难。
所以,要避免这些问题,就要在对线路进行设计时考虑到这些因素,尽量减少其对管线的影响,因此,有必要对各种市政管线进行综合考虑和合理布置。
一、管线的种类和布置因素(一)管线的种类市政管线通常包括雨水管、排水管、污水管、电力电缆、给水管、通信电缆等基本管线。
在大中城市的主要道路下通常还包括燃气管、有线电视线、热力管线等。
(二)布置的因素市政管线在进行规划设计时,要考虑其布置位置、管线的使用性质、检修周期损坏和易燃等影响因素。
1)根据使用性质因素:燃气配气管、给水配水管、电力电缆、通讯电缆等分支线多,一般情况下需要将其布置在靠近道路的位置,而给水配水管以及燃气输气管等由于分支线少,应该布置在离道路红线较远的位置。
在雨水管的布置中,应该每隔25—50m的间距就要用雨水篦子进行连接,一般在离车行道较近的边线位置布置雨水管道,如果断面的宽度不够,应该将雨水管道布置在慢车道下面。
2)根据检修周期因素:对于检修周期较短的管线一般布置在绿化带下面,而不宜布置在机动车道底下,如果绿化带的宽度不足,可以将其布置在人行道之下。
3)根据覆土深度因素:没一类管线的布置都有相应的土地覆盖深度,在我国北方地区,燃气、给排水工程的管线应该根据当地的气候特征,比如土壤冰冻深度确定最小管线覆土深度。
对于热力管道、电力、电缆等管线工程,应该根据土质和地面的承受荷载的大小来确定管线的覆土深度。
综合管线施工方案

综合管线施工方案一、工程概况:金桂大道位于恩施市城区,是恩施市一条重要的城市主干道,起于饲料厂,止于209国道桂花村,全长5.8公里。
第一标段起止里程为k0+000至k2+240,全长2.24公里,主要工程内容为路基、路面、排水及综合管线工程等。
综合管线工程包括:电力管沟、电信管沟、给水管道和燃气管道等。
各管沟、管线平面位置为:道路中心线到道路左右两边各24.3米的位置为电力管沟;道路中心线到道路左右两边各22.2米的位置为电信管沟;道路中心线到道路左边20.5米的位置为给水管道;道路中心线到道路右边20.5米的位置为燃气管道。
各管沟、管道埋深,位置,断面尺寸见下图:管沟、管线断面图综合管线布置、横穿发生矛盾时,按以下原则施工:1、压力管让无压管;2、管径小的让管径大的;3、可弯曲的管让不可弯曲的管;4、临时的让永久的;5、工程量小的让工程量大的;6、新建的让已有的;7、检修次数少的方便的让检修次数多的不方便的;8、各种管线布置的水平净距与垂直净距,尽可能按各专业规范要求施工,特殊情况采取措施做特殊处理。
在道口与管线过街处,为避免多处相交,在高程上进行了调整,主要原则是支管避让干管与管沟,给水避让无压管,电力支管与其它管线相交处,电力管线应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处理。
在横穿规划道口处,各管线、管道的平面布置,标高及发生矛盾时的施工处理均见(附图二)。
二、主要工程量及材料:1、电力管沟电力管沟距道路中心线24.3米,沿金桂大道两边埋设,管沟分为Ⅰ型电缆沟和横穿排管。
在规划道口和道路横穿部位采用排管,其它均采用Ⅰ型电缆沟。
道路左侧Ⅰ型电缆沟长度为1989.02米,道路右侧Ⅰ型电缆沟长度为1981.02米。
排管总长为631米。
在规划道口处排管与Ⅰ型电缆沟连接采用电力电缆管沟结合井。
电力电缆管沟结合井在共27处。
Ⅰ型电缆沟:垫层为80mm厚的碎石;底板为C20砼厚度200mm;墙身为M7.5水泥砂浆砌MU10砖墙,墙宽370mm,墙高为970mm ,采用五顺一丁的防水砖墙砌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