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史读书笔记
科学史读书笔记

科学史读书笔记科学史读书笔记【篇一:科学史读书笔记】《科学史》读书笔记在科学史上,每一时代的科学家之间,或因为志同道合,或因为学术论争,而通过种种渠道互相交往。
西方医学和中国医学不同,特别是在外科方面。
西方较早拜托了亚里士多德的水、火、土、气等,从自然哲学中分化出来,并以严格的解剖学为基础。
中医虽然早在战国时期就笼统的提出了人体的血液循环,但是没有摆脱自然哲学思想的舒服,缺乏解剖学和生理学的严格论证,虽有许多秘方真传,但多属经验性的。
近代自然科学的革命哥白尼的日心说尼古拉.哥白尼n. copernicus, 1473-1543,出生在波兰的一个商人家庭。
学习过医学、数学、法律,天文学、希腊语言和哲学。
在意大利还接受了人文主义思想的影响,特别是意大利人文主义的领导人、天文学家诺瓦拉的思想对他的影响最大。
经过30多年的努力,他写成了一部六卷本的不朽著作《天体运行论》。
成书后,由于社会原因无法刊行,一直到哥白尼70岁时,才得以出版。
但此时的哥白尼已重病在身,一直到去世也没能再读一遍。
哥白尼的《天体运行论》中的日心说,完全否定了《圣经》上肯定的托勒密的地心说,即否定了把地球置于宇宙中心的宗教教义,建立了科学的宇宙观。
从此,自然科学就从神学中解放了出来。
《圣经》的一贯正确和绝对真理的画皮被撕碎了,人们的精神枷锁也随之被打碎了。
哥白尼的日心说威胁着宗教神学的存在,所以《天体运行论》长期被列为禁书,不许流传。
传播和支持这一学说的布鲁诺被罗马教廷处死,这足以说明宗教对日心说的恐惧。
《天体运行论》是科学向神学写的一篇挑战书,其中包括的科学内容和深远意义,远远超出了天文学的范围。
这部著作可以说是近代科学真正开始的标志。
哥白尼是天文学史上第一个自觉不自觉地运用“简单性原则”的人,他以圆形轨道为基础的数学计算,比托勒密体系简答得多,所以易于被人理解。
早在意大利求学时,哥白尼就接受了他老师的观点:托勒密的地心说体系太复杂,根本不符合数学上的“和谐原理”。
科学的读书笔记

关于科学的读书笔记————————————————————————————————作者: ————————————————————————————————日期:关于科学的读书笔记【篇一:自然科学读书笔记】《自然科学读书笔记》自然科学含括了许多领域的研究,自然科学通常试著解释世界是依照自然程序而运作,而非经由神性的方式。
自然科学一词也是用来定位“科学”,是遵守科学方法的一个学科。
自然科学(natural science )是研究无机自然界和包括人的生物属性在内的有机自然界的各门科学的总称。
认识的对象是整个自然界,即自然界物质的各种类型、状态、属性及运动形式。
认识的任务在于揭示自然界发生的现象以及自然现象发生过程的实质,进而把握这些现象和过程的规律性,以便解读它们,并预见新的现象和过程,为在社会实践中合理而有目的地利用自然界的规律开辟各种可能的途径。
自然科学的根本目的在于寻找自然现象的来因。
自然科学认为超自然的、随意的和自相矛盾的实验是不存在的。
自然科学的最重要的两个支柱是观察和逻辑推理。
由对自然的观察和逻辑推理自然科学可以引导出大自然中的规律。
假如观察的现象与规律的预言不同,那么要么是因为观察中有错误,要么是因为至此为止被认为是正确的规律是错误的。
一个超自然因素是不存在的。
——摘自百度百科我至今没有真正完全理解什么是科学,尽管小时候每当家人问我长大后想当什么的时候我总是不假思索地说科学家。
而且上了这课我才知道科学是西方文明的一个产物。
在我眼里,科学包括了牛顿力学,能量守恒定律,万有引力,盖斯定律,质量守恒定律,基因自由组合定律,进化论等等,在我混淆地看来,只要不是迷信透顶的,只要是物理化学生物的,都可以叫科学(或许有误解)。
同时我也非常理解“进步是科学的特征”这句话。
想那几千年前我们的祖先还钻木取火,徒手打猎到现在的机器生产;从以前飞鸽传书,快马加急到现在的电话、e-mail、qq、飞信联系;从以前的衣不蔽体到现在的五彩缤纷……这一切,都是我们借助科学的进步,科学的产物,在享受优越的生活。
科学作文读书笔记(精选5篇)

科学作文读书笔记(精选5篇)科学作文读书笔记篇1标题:科学之书:探索宇宙的奥秘在阅读《宇宙的奥秘》这本书的过程中,我被科学的力量所震撼。
这本书以严谨的逻辑和丰富的实例,揭示了宇宙的神秘面纱,让我对宇宙有了全新的认识。
书中,作者以宇宙的起源、结构、演化以及未来可能的发展为主线,详细阐述了科学家的最新研究成果。
从大爆炸理论到黑洞的研究,从宇宙微波背景辐射到引力波的发现,作者用简洁易懂的语言,引导我走进了科学的殿堂。
书中的一些重要观点让我印象深刻。
例如,作者指出,宇宙并非是静态的,而是处于不断的演化中。
这让我重新审视了宇宙的未来,使我意识到我们需要更深入地研究宇宙的奥秘。
此外,书中还提到了暗物质和暗能量,它们占据了宇宙总物质的大部分,但我们对它们的了解却知之甚少。
这些观点让我明白,科学不仅仅是观察和实验,更是探索和发现。
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不仅了解了宇宙的奥秘,也对自己的世界观产生了影响。
我开始思考人类在宇宙中的地位,以及我们的行为对宇宙的影响。
这种思考让我意识到科学的重要性,也激发了我对未知的好奇心。
总的来说,《宇宙的奥秘》是一本引人入胜的书。
它以科学的方法揭示了宇宙的神秘和壮丽,让我对科学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尊重。
对于想要了解宇宙、探索未知的人来说,这本书无疑是一个极好的选择。
科学作文读书笔记篇2标题:探索科学的奥秘:一次科学的读书笔记在阅读《科学的历程》这本书的过程中,我深深地被科学的深度和广度所吸引。
这本书以一种清晰而引人入胜的方式,揭示了科学的历史、发展和未来。
首先,我被书中的历史回顾所吸引。
从古代的科学萌芽到现代科学的崛起,作者以伽利略、牛顿、爱因斯坦等伟大的科学家的故事为线索,展示了科学的发展是如何推动人类社会的进步的。
我从中理解到,科学不仅仅是理论和实验,更是人类对世界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
其次,书中深入浅出地阐述了科学原理和方法。
作者以生物学为例,解释了科学是如何从观察自然现象开始,通过实验验证假设,最后得出结论的过程。
《科学史教篇》读书笔记

《科学史教篇》读书笔记《科学史教篇》最初发表于 1908 年 6 月《河南》月刊第五号,署名令飞,此文仍是写于鲁迅于日本留学期间,这一时期的论文一直被学界视为承载鲁迅早年思想的重要文本。
《科学史教篇》以当今世界的科学发展引入,论证科学知识对于促进社会改革的重要性,梳理科学在各个时期的发展史,从古希腊自然科学发展的源头讲起,细数阿拉伯科学发展史、中世纪神学、17 世纪的科学复兴,一直到 19 世纪产业革命。
与《人之历史》只是介绍或者说稍加倡导进化论学说不同,《科学史教篇》已经不仅限于简单的事实陈述,而是对于科学发展史实以及由此引出的相关社会现象做出评析。
我认为,感知学习此文的一个重点就是学习鲁迅先生这样夹述夹议的论证方法。
古希腊罗马时期的文学艺术虽然繁盛,但科学方面也仍然是大奠基时期,虽然他们的学说很多在今天看来是错误的,但是它们敢于探索宇宙之未解之谜,精神之振奋与近代学者的科学精神也无二异。
从这一个层面出发,鲁迅批评了两种盛行的观点:一是对于古人的“苛责”,二是认为一切新 5 鲁迅全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 第 25~44 页学说都是继承古人的。
这是笃古之人自欺欺人之言,联系到今夕国内死守国粹之人,他们认为今夕之学术,其实都是我国数千年前就有之,如此抱残守缺之心,对于接收新知识是有弊无利的。
古希腊古罗马文化衰落,阿拉伯文化开始蓬勃生长,但信息复杂使一些荒谬的观点生长,科学反倒受到了轻视。
阿拉伯的科学在于整理已有的成果,而不重视科学实践,使得幻术兴盛,研究变得虚妄,这是他们的研究方法有所错误,却也不是他们不够努力。
言下之意为,鲁迅先生主张发展科学应当重视理论结合实际,找准正确的研究方法要比蛮干更加重要。
中世纪神学当道,基督教国家的学术发展虽说兴盛,但是理论科学占多数,与重视实际的实用科学有所不同,基督教各国在科学方面的发展没有进步反而受到基督教的遏制,科学的光辉黯淡。
究其原因,人们的思想受到神学思想的压制,被尊崇为精神食粮的《圣经》做了科学裁决的依据,教会与政府之间的冲突对于科学研究的妨碍也十分大。
关于科学的旅程读书笔记范文(通用6篇)

关于科学的旅程读书笔记范文(通用6篇)关于科学的旅程读书笔记范文当细细品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一定领会了不少东西,记录下来很重要哦,一起来写一篇读书笔记吧。
那么你会写读书笔记吗?下面是精心整理的关于科学的旅程读书笔记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科学的旅程读书笔记121世纪,科技时代。
古人那“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的境界已难以寻觅,当夜幕覆盖大地,华灯初上,还会有谁会有这份心境点起蜡烛,在月色下独享着一份宁静?回眸这长长的历史,是什么改变了这一切?它带给人类的仅仅是物质和精神上的变化吗?也许,这正是《科学的旅程》所要告诉我们的。
我想,当时间诞生并创造了人类时,科学也就诞生了。
虽然这很漫长,但是这段旅程却丰富多彩,尽管从来没有平顺的大路,尽管腐朽的思想如雨天的霉菌一般不断侵蚀威胁着真理,但阳光始终眷顾着这个世界。
从书中可以看到科学发展被分成4块:科学诞生、兴起、综合、直至现代的发达。
科学的诞生大概从古代一直到中世纪——中世纪是科学革命的年代。
那时候的人们,大概都是信奉巫术、神学的。
科学的来临,“就像是突然有人打开了窗户,一阵新鲜空气长驱直入因尘封已久而霉变的屋子。
”这个时代涌现的人物有亚里士多德,伽利略,还有就是最受赞誉的牛顿等等。
尽管亚里士多德的某些言论被推翻,但我们仍要感谢他所做的。
毕竟,他打开了一扇科技之门,引领人们从混沌走向批判性的思考。
而伽利略和牛顿则是奠基了现代科学的基础,他们不断探索求知的精神将永远引领我们走下去然而当时的社会,教会统治一切,愚昧的思想尚未完全解脱。
直至进入18世纪。
18世纪,理性兴起。
这是一个才华横溢而又充满梦想的时代,自由、平等的人权理念已唤醒了沉睡于腐朽思想里千年的人们。
这里,有近代化学的诞生,我们会永远铭记拉瓦锡,尽管他最终在断头台上被处死,但是他留给我们的是丰富的知识财富;这里有将热和电推进一步研究的伟大科学家,历史书上,他的名字如雷贯耳——瓦特。
就是他,引领人类走向第一次工业革命社会的生产力由此大大解放,资本主义时代的曙光也已到来。
科技作文之科技类书籍读书笔记

科技类书籍读书笔记【篇一:有关科学书的读后感】有关科学书的读后感最近,我读了一本着名探险故事书,它便是史帝文生所着的《金银岛》了。
故事发生在十八世纪,杰夫。
何金斯是一个小男孩,他渴望并且热衷於出海寻宝。
有一次,他到了金银岛寻宝,与海盗、水手打交道,亲身体验到船员之间真诚、忠实、虚伪、残暴的种种现象,目睹了一幕幕令人惊心动魄的故事。
读了这本探险故事,使我感触良多。
主人翁杰夫。
何金斯原是一个胆小、害羞的孩子。
父亲去世后,他便开始了探险。
在探险之旅中,初时杰夫只是一个船舱?的服务生,但他却勇於与敌人搏斗,后来更从海盗手中夺回大船,并自命为新任船长。
虽然杰夫。
何金斯经常易於冲动,但他所表现出来的非凡勇气和过人胆识,足以令我佩服不已。
杰夫。
何金斯凭着勇气与胆识,由一个胆小怕事的小男孩变成一位夺回大船的英雄。
而我们有时遇到难题,便自乱阵脚,不努力探讨解决的办法。
试想想,若我们也有杰夫那种勇於尝试和敢於探索的精神,许多难题不是都能迎刃而解吗?在故事结尾,杰夫返航后,并没提到他分到多少财宝,他反而发誓再也不去寻宝了。
还时常受到噩梦困扰,梦见大海和金币。
金币令杰夫做噩梦,而不是富贵梦;一味追求物质的满足,最终只是徒劳;贪婪和欲望永远不会带来美好的生活。
如果人人都明白这个道理,恐怕便不会发生一些野心家为争夺名利而不择手段的事情了。
【篇二:最常用的八种做读书笔记方法】最常用的八种做读书笔记方法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笔头勤。
”勤写读书笔记,可以提高读书的效果,克服边读边忘的毛病,避免重蹈熊瞎子掰苞米的覆辙。
这里向大家介绍八种读书笔记的写法。
一、摘录式读书时,把书报上精彩的、有意义的、富有哲理的语句、重要的片断摘抄下来。
摘录时要注意,不能全抄,而要把书中的优美词语按人物类、景物类、状物类、警句类等摘抄下来。
日积月累,积少成多,积沙成塔,写作文需要时,就可以从“词语仓库”里搬出来,参考使用。
【做物理教学研究的可以按照物理概念教学、规律教学、习题教学、实验教学、讲评课教学、教学方法、物理学习心理、物理教学内容、教学理念、教学媒体或信息技术与物理教学整合等分类,根据积累资料的多少,还可以列出专题,例如,物理教学内容还可以分成初中物理、高中物理,高中物理还可以分为不同的年级,还可以按照知识点分类等】二、体会式读书之后,有自己的收获、心得、体会或认识、感想等,再联系自己实际写下来,这叫读书体会或读后感。
《科学王国里的故事》读书笔记

《科学王国里的故事》读书笔记这个暑假,妈妈给我买了一本《科学王国里的故事》,一开始我不打算看的,因为我不爱看书,可是,一次无聊,当我翻开《科学王国里的故事》后,就被里面的内容吸引了。
《科学王国里的故事》是一种科普知识系列丛书,内容数不胜数。
大到天文地理,小到生活琐事,每一篇文章都告诉我们一个科学的小道理。
它不仅能帮我开阔视野、增长知识,还能提高学习的兴趣,真是我的好帮手。
以前,我根本不知道九大行星和银河。
《科学王国里的故事》向我们介绍了天体的形成过程。
我知道了金星、水星、土星、木星、火星、地球、天王星、海王星、冥王星是太阳系里面的九大行星。
而银河则是许多像太阳系一样的星云构成的。
我们人类居住的地球只是宇宙当中的一颗“小星星”。
《科学王国里的故事》当中经常给我们介绍一些有趣的自然现象,比如说一年中的“四季”是怎样形成的?海底下是什么颜色?海水为什么发蓝?等等。
从中我发现了许多科学的道理,解开了我心中的一些谜团。
在这本书中,我最感兴趣的一篇文章是“打蛇为什么要打三寸和七寸?书上说的是打蛇打三寸是因为三寸是蛇的脊椎骨最容易打断的地方,所以,一但被打断,后面的器官也被破坏。
打七寸是因为七寸是蛇的心脏所在部位,心脏被打碎,蛇当然没命了。
假期里,我经常随爸爸妈妈去山里旅游,听说山里有很多蛇,万一碰上了,就知道怎么对付它了。
《科学王国里的故事》里面还解答了日常生活中的一些问题,如:为什么苹果既能通便又可以止泻?原因是苹果含有丰富的有机酸和特别多的果蔬胶;为什么晚上要刷牙?因为口腔里的细菌会使食物碎屑腐败发酵。
总之,《科学王国里的故事》是一本好书,它让我认识到世界是那么丰富多彩,知识是那么益智有趣;它让我知道了科学就是力量,知识就是财富。
我喜欢《科学王国里的故事》,也希望每一个小朋友都能够去看看《科学王国里的故事》这本书,好看,又能教会我们知识,真是一举两得。
《科学王国里的故事》读书笔记今天,我要告诉你们一个秘密,我最喜欢的一本书是《科学家的故事》。
科技类读书笔记

科技类读书笔记科技类读书笔记作为一个中学生我虽不能搞什么大的发明创造,但是面对神奇的科学领域,我依然心存美好的遐想。
我也想在这暑假学习一些科学知识,这是多么有趣味啊!所以我看了一本《学生探索百科全书》。
“思维是地球上最美丽的花朵”,而探索精神是其中最灿烂的一枝。
千百年来,人类用孜孜不倦的求索精神,不断扩展着对神气大自然,对奇妙的科学以及对人类自身的认识。
在永不停顿的对未知领域的探究中,人类建构起了多姿多彩的迷人世界。
人类是怎样进化的?太阳还有多少寿命?我们能否走出地球?真的有外星人吗?种种问题令我不解,为了解开这些我不懂的“迷”我选择了《学生探索百科全书》,我希望它可以给我带来这些我不懂得的问题的答案。
科普读物读后感这本《学生探索百科全书》共分为三章——自然探索、科学探索和历史探索。
三章的排版都做的很好,让读者很容易便可以找到自己感兴趣的知识,三章都按照各自的特点分为若干节,各节在结构设计上均采用场面宏大的主图以及精彩纷呈的配图以增强视觉冲击力,让读者在准确的文字描述、严谨的原理揭示中愉快地踏上新奇的探索之旅,轻松地掌握的百科知识。
读过这本书之后我深深感受到了它对我带来的好处。
首先我在第一章的自然探索中,我了解了来自宇宙深处的信息、漫长的生命之旅在第二章的科学探索中,我了解了无处不在的黄金分割、四色之迷、寻找“幽灵粒子”、我们能不能穿越时空……,这些知识又是我了解到了科学,学会了科学的方法,科学的理论,科学的发展,科学的分析这些重要的东西,并且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一些奇闻异事我也可以通过科学说法来解答他,这些知识都丰富了我的生活经验,让我不断的健康成长。
在第三章的历史探索中,我了解到了丝绸之路、奥林匹克运动会的起源、埃及艳后、金字塔工程……历史使人明智,因为了解历史,可以学习前人的正确做法,并且改到自己的错误作风,这样可以使人们在成功的路上少一些坎坷,为自己铸造一条平平的道路书是知识的源泉,能教给我们许多知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科学史》读书笔记
在科学史上,每一时代的科学家之间,或因为志同道合,或因为学术论争,而通过种种渠道互相交往。
西方医学和中国医学不同,特别是在外科方面。
西方较早拜托了亚里士多德的水、火、土、气等,从自然哲学中分化出来,并以严格的解剖学为基础。
中医虽然早在战国时期就笼统的提出了人体的血液循环,但是没有摆脱自然哲学思想的舒服,缺乏解剖学和生理学的严格论证,虽有许多秘方真传,但多属经验性的。
近代自然科学的革命
哥白尼的日心说
尼古拉.哥白尼N. Copernicus, 1473-1543,出生在波兰的一个商人家庭。
学习过医学、数学、法律,天文学、希腊语言和哲学。
在意大利还接受了人文主义思想的影响,特别是意大利人文主义的领导人、天文学家诺瓦拉的思想对他的影响最大。
经过30多年的努力,他写成了一部六卷本的不朽著作《天体运行论》。
成书后,由于社会原因无法刊行,一直到哥白尼70岁时,才得以出版。
但此时的哥白尼已重病在身,一直到去世也没能再读一遍。
哥白尼的《天体运行论》中的日心说,完全否定了《圣经》上肯定的托勒密的地心说,即否定了把地球置于宇宙中心的宗教教义,建立了科学的宇宙观。
从此,自然科学就从神学中解放了出来。
《圣经》的一贯正确和绝对真理的画皮被撕碎了,人们的精神枷锁也随之被打碎了。
哥白尼的日心说威胁着宗教神学的存在,所以《天体运行论》长期被列为禁书,不许流传。
传播和支持这一学说的布鲁诺被罗马教廷处死,这足以说明宗教对日心说的恐惧。
《天体运行论》是科学向神学写的一篇挑战书,其中包括的科学内容和深远意义,远远超出了天文学的范围。
这部著作可以说是近代科学真正开始的标志。
哥白尼是天文学史上第一个自觉不自觉地运用“简单性原则”的人,他以圆形轨道为基础的数学计算,比托勒密体系简答得多,所以易于被人理解。
早在意大利求学时,哥白尼就接受了他老师的观点:托勒密的地心说体系太复杂,根本不符合数学上的“和谐原理”。
尽管它被写进了《圣经》,并统治了人们思想1000多年,但其中一大套本轮、均轮的计算,仍然是繁杂而不协调的。
哥白尼认为,太阳在宇宙的中心,它是宇宙的统治者,坐在宇宙皇帝的宝座上。
要否定托勒密的地心说,其困难程度远非现代人所能想象到的。
原因有三点:
第一,地心说符合人们的常识和感觉。
第二,权威们的见解。
从亚里士多德到托勒密,再到后来的天文学家看法都是这样,而且托勒密的计算的结果并没有重大错误,1000多年的历法就是依据这种计算制定的,事实也证明了那些历法都是准确的。
第三,宗教神学在政治上对托勒密体系的大力支持。
因此,宗教神学、古老科学和科学上的崇高权威,还有人们的习惯与尝试,都对日心说构成了有形和无形的重压。
要否定地心说,绝不是简单地提出一个相反的理论就可以解决的,而是需要有政治上的胆略、哲学上的论证和自然科学方面的论据。
为此,哥白尼从柏拉图和比柏拉图更早的数学家兼哲学家毕达哥拉斯那里寻找哲学依据。
因为,毕达哥拉斯早在公元500多年就认为,大地是圆的,它绕着“中心火”运转,而且是沿着和谐的圆形轨道。
柏拉图也认为世界是和谐优美的。
维萨里的《人体构造》
维萨里A. Vesalius, 1514-1564,出生于比利时布鲁塞尔的一个医生家庭。
维萨里把他对解剖学的研究成果,用图文并茂的形式,写成《人体构造》一书。
这本书真实地描述了人体的结构,纠正了盖伦以来的一系列错误,是对医学、生理学一个最杰出的贡献。
《人体构造》后来成为医学解剖学的经典。
《人体构造》第一卷叙述了人体的骨骼系统,并附有极为详尽而准确的骨骼标本插图。
第二卷,论述的是人体肌肉系统。
维萨里把肌肉系统看做是人体运动的执行者。
第三卷描述脉管系统。
第四卷描述神经系统。
第五卷描述人体腹部和生殖器官系统。
第六卷描述胸部的内脏器官。
第七卷描述脑、脑垂体和眼睛。
最后一章,说明了在动物身上做活体解剖的意义。
维萨里七卷一章的巨著中,最成功的是第一、二卷和最后一章;第三、四、五、六、七卷,由于时代的限制,有许多不确切和错误的地方。
维萨里的《人体构造》尽管存在着一些缺陷,但它毕竟是人类有史以来第一部对人体结构和功能进行全面研究的著作。
这部著作的问世,对整个科学的发展产生了划时代的影响。
维萨里对当时的医学教育十分不满,因为那时的医学院只是照本宣科地讲述盖伦的著作,根本不认真的医学实践,解剖学成了一种装饰。
针对当时医学界存在的问题,维萨里通过解剖来研究人体构造和进行教学。
维萨里对人体的解剖进行的十分认真,并把解剖成果画成图,用以指导学生。
他解剖的顺序是先从骨骼开始,然后是肌肉、血管和神经。
维萨里第一次用结构和功能的关系来说明了人体的活动。
人体的血液循环及发现
人体的血液循环是靠心脏搏动的力量使血液循着血管系统在全身周而复始地进行的,运行过程分为大循环和小循环(肺循环)。
大循环,也叫体循环,血液从心脏的左心室出发,沿主动脉、动脉、小动脉到全身(肺除外)的毛细血管,进行物质交换,把氧、养料等带给全身各部分组织,再带上这些组织中的二氧化碳等废物,沿着静脉、大静脉、腔静脉回到右心房而进入右心室。
小循环血液从右心室出发,沿着肺动脉到肺部的毛细血管,进行气体交换后,再循着肺静脉回到左心房,进入左心室,再进行新的大循环。
哈维的《心血运动论》
哈维W. Harvey, 1578-1657,是英国著名医生、牛津大学教授、生理学家和实验生理学的先驱。
著有《心血运动论》、《论动物的生殖》等书,对动物生理学和胚胎学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日心说的早期传播和力学的早期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