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应力筋锚固组具锚固性能试验报告

合集下载

有效预应力的检测

有效预应力的检测

有效预应力的检测在当今的工程界,预应力技术被广泛应用,其目的是为了提高结构的强度和刚度,以及增强结构的耐久性。

然而,要确保预应力的有效性并达到预期的效果,对其进行准确的检测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有效预应力的检测方法及其重要性。

预应力是指在施加外部荷载之前,预先在结构中引入一定的应力。

这种应力可以抵抗外部荷载,提高结构的性能。

然而,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确保预应力的有效性和稳定性。

因此,对有效预应力的检测成为了一项重要的任务。

对有效预应力的检测通常采用非破坏性试验方法,如超声波法、X射线法和磁致伸缩法等。

这些方法可以无损地检测预应力的大小和分布情况,为结构的性能评估提供依据。

超声波法是一种常用的有效预应力检测方法。

其原理是通过在混凝土表面发射超声波,并记录波速和反射回来的时间,从而计算出混凝土内部的应力状态。

这种方法具有无损、快速和准确的特点,可以有效地检测预应力的有效性。

X射线法也是一种常用的检测方法。

通过X射线照射混凝土结构,可以获得内部应力的分布图像。

这种方法可以提供更直观的应力分布信息,但需要注意的是,X射线对人体有害,需要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磁致伸缩法是一种通过测量磁致伸缩效应来检测有效预应力的方法。

磁致伸缩效应是指磁场变化时物体尺寸发生变化的现象。

通过在混凝土表面施加磁场并测量尺寸变化,可以计算出内部的应力状态。

这种方法具有非接触、快速和准确的特点,但需要使用昂贵的设备和专业的技术人员。

除了以上提到的非破坏性检测方法,还有一些破坏性检测方法,如钻芯取样法和劈裂试验法等。

这些方法需要在结构中取样并进行试验,以确定有效预应力的真实大小。

虽然这些方法可以提供更准确的结果,但会对结构造成一定的损伤,因此在使用时需要谨慎考虑。

对有效预应力的检测是确保结构性能的重要环节。

采用适当的检测方法和技术,可以准确地评估结构的性能和耐久性,从而为工程的成功实施提供保障。

在未来的发展中,随着技术的进步和新方法的出现,对有效预应力的检测将更加准确和便捷。

预应力钢绞线用夹片式锚具锚固性能试验结果的影响分析

预应力钢绞线用夹片式锚具锚固性能试验结果的影响分析

预应力钢绞线用夹片式锚具锚固性能试验结果的影响分析刘中沛【摘要】锚固性能结果除了受锚具自身质量的影响,试验所用钢绞线、试验前样品的处理、组装件安装、试验加载控制以及试验设备等等均有影响,稍有不慎试验失败,甚至出现对锚具性能造成误判.通过多年的工作,对试验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总结.【期刊名称】《黑龙江交通科技》【年(卷),期】2018(041)012【总页数】2页(P121-122)【关键词】锚具;锚固性能;试验结果;影响【作者】刘中沛【作者单位】苏州交通工程试验检测中心有限公司,江苏苏州21501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U442锚具是预应力结构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功能和使用寿命与结构物相同,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现行国标和行标出厂检验、型式检验以及施工规范现场验收,均要求对锚具的外观尺寸、硬度,静载锚固性能进行检测,相比较而言这三个技术指标锚固性能结果受影响因素最多,如何客观真实的反映锚具的试验结果,保证检测工作的准确性,显得尤为重要。

1 钢绞线的影响锚具需要通过钢绞线连接形成组装件进行锚固试验,选用时钢绞线规格等级与锚具应相匹配、产品质量应符合国家标准要求。

然而仅仅满足这两点还是不够的,钢绞线在生产过程中受原材料波动、工艺波动等因素,在不同时间段、不同生产线生产的相同规格等级的钢绞线的实测抗拉强度、最大力总伸长率、屈强比均有差异,如组装件中采用的力学性能差异明显的钢绞线在试验过程中必将出现各根钢绞线受力与变形不一致的情况,最终导致组装件提前破坏的现象。

钢绞线具有良好的均匀性就显得尤为重要了,为了降低不均匀性用于锚固性能试验的钢绞线建议在同一盘卷中进行连续取样,不得采用不同批次的钢绞线进行试验。

锚固性能指标中锚具效率系数计算时需用到钢绞线的实测极限抗拉力,实测极限抗拉力的数据应具有代表性,如组装件所用钢绞线与进行实测极限抗拉力所用钢绞线不一致将直接影响锚固性能的计算结果,因此进行实测极限抗拉力的钢绞线取样应与组装件用钢绞线同时取样,样品数量不少于6根且应分布在组装件钢绞线之间。

无粘结预应力筋锚固要求

无粘结预应力筋锚固要求

无粘结预应力筋锚固要求1. 引言1.1 背景介绍预应力筋锚固是现代建筑工程中的重要工艺,其质量直接关系到结构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无粘结预应力筋锚固作为预应力技术中的一种重要形式,具有独特的优势和应用价值。

本文将对无粘结预应力筋锚固的要求进行深入探讨。

无粘结预应力筋锚固在工程中的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然而目前对其要求和规范的研究还比较有限。

对无粘结预应力筋锚固的要求进行深入的分析和探讨,对于提高工程质量、保障工程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

接下来将从预应力筋锚固要求的概念、无粘结预应力筋锚固的目的等方面展开分析。

1.2 研究意义深入研究无粘结预应力筋锚固的理论基础和关键技术,可以为提高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设计水平提供重要依据。

通过深入了解锚固的要求和影响因素,可以更好地指导工程实践,确保结构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加强对无粘结预应力筋锚固的研究,有助于发展新型、高效的锚固技术,提高结构的承载能力和抗震性能。

这对于推动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研究无粘结预应力筋锚固的意义在于提高结构的设计水平、发展新技术、确保结构安全可靠,对于促进现代建筑工程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1.3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深入了解无粘结预应力筋锚固要求的相关知识,探讨其在工程实践中的应用及意义,并为未来的研究和工程设计提供有效的参考依据。

通过对无粘结预应力筋锚固要求的研究,可以更好地指导工程师在设计和施工过程中遵循相应规范和要求,确保预应力筋的安全可靠锚固,提高工程质量和安全性。

通过对无粘结预应力筋锚固要求的深入探讨,可以为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促进该领域的学术和技术发展。

研究的目的是为了进一步推动无粘结预应力筋锚固要求的研究和实践,促进工程施工的进步和发展。

2. 正文2.1 预应力筋锚固要求的概念预应力筋锚固要求的概念是指在无粘结预应力施工中,筋材锚固应具备一定的技术要求,以确保预应力筋在使用过程中能够有效地传递预应力力量,达到设计要求的预应力效果。

预应力钢筋、锚具、夹具及连接器性能与检验 PPT课件

预应力钢筋、锚具、夹具及连接器性能与检验 PPT课件
图25 YC-60型千斤顶和JM型锚 具的安装
1—工作锚;2—YC-60型千斤顶; 3—工具锚;4—预应力筋束
三、锚具、夹具及连接器的检验
预应力筋用锚具、夹具和连接器的性能均应符合现行 国家标准《预应力筋用锚具、夹具和连接器》GB/T 14370-2007的规定。《铁路工程预应力筋用锚具、夹 具和连接器技术条件》TB/T 3193-2008。
用于锚固14~28根直径5 mm的钢丝束。它由锥形 螺杆、套筒、螺母等组成(图6)。锥形螺杆锚具与 YL-60,YL-90拉杆式千斤顶配套使用,YC-60,YC90穿心式千斤顶亦可应用。
图6 锥形螺杆锚具 1— 套简;2—锥形螺杆;3一垫板;4—螺母;5—钢丝束
夹片式
XM15张拉端锚具
VLM15(13)B扁型工作锚板
连接器
用于不同预应力筋的连接器有不同的形式。 钢丝束的接长,可采用DMC型连接器。它是一 个带内螺纹的套筒或带外螺纹的连杆。图17为带内 螺纹套筒的DMC型连接器。
图17 DMC型连接器
VLM型连接器组件
VLM15BL型扁锚连接器组件
KJT快速接头
张拉机械
电动:多用于先张法
电动螺杆张拉 卷扬机张拉
3.4 外观、尺寸及硬度要求 1)外观、尺寸应符合设计图样规定。全部产品均不得有 裂纹出现。 2)产品零件的表面及芯部硬度、硬度允许偏差应符合设 计图样规定。
《铁路工程预应力筋用锚具、夹具和连接器技术条件》 TB/T 3193-2008:
1)锚具生产厂家应给出钢绞线直径为15.2mm时限位板 的限位高度,提供钢绞线直径每增加0.1mm时限位高度 的具体参数。
图23 液压千斤顶成组张拉 1—台模;2、3—前后横梁;3—钢
筋;5、6—拉力架横梁; 7—大螺丝杆;8—油压千斤顶;9—

锚索施工技术要求

锚索施工技术要求

预应力锚索施工技术要求1、说明1.1 本技术要求适用于滑坡支护系统施工图纸所示各种类型的需要预应力支护的边坡,招标文件中有关内容与本技术要求不一致时,以本技术要求为准。

1.2 在预应力锚固工程开工前,承包商必须按招标文件或试验任务书要求的规定及时进行相应项目的生产性实验、基本试验、验收试验并将试验成果报监理人和设计单位,经监理人批准后,方可用于大规模施工。

1.3 在预应力锚索施工前,承包商应全面掌握本工程边坡地质资料,并根据设计图纸、招标文件和技术要求,制定切实可行的施工组织设计,施工组织设计一般应包括一下内容:●施工现场布置图●锚索结构图●主要施工方法及施工工艺流程图●工程进度计划表●施工技术人员配置情况●主要施工机械设备及材料表●质量、工期及安全保证措施以上各项必须报监理人批准后,才可实施。

1.4 在预应力锚索施工前,承包商应按设计图纸的要求进行施工测量、放点,并经监理人批准后方可实施.1.5 应力锚索施工中,如果发现边坡的地质条件与地质资料不符时,设计可据实际地质资料及时修改支护参数.1.6 本技术要求应结合相应的预应力锚索结构图、布置图、设计通知单和招标文件等设计文件使用.1.7 本技术要求由设计单位负责解释,在实施过程中将根据情况作进一步补充修改。

2、规程规范本施工技术要求未作具体规定的,施工时可按下列规程、规范(不限于)和招标文件的有关规定执行,包括:●《招标文件—技术条款—开挖技术要求》●《锚杆喷射混凝土支护技术规范》GB50086—2001●《水工预应力锚固设计规范》SL212—98●《水工预应力锚固施工规范》SL46-94●《预应力混凝土用钢绞线》GB/T5224—1995●《预应力筋锚具、夹具和连接器》GB/T14370—2001●《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GB50164-92●《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GB175—1999●《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J107—87●《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023、材料3.1 钢绞线3.1.1本工程采用的预应力锚索应选用高强度、低松弛钢无粘结绞线,其性能应符合GB5224,并符合美国标准(ASTMA416—87a)、其公称直径d=15。

锚具检测作业指导书

锚具检测作业指导书

文件编号:作业指导书( 锚具检测)编写:日期:审核:日期:批准:日期:受控状态:持有者姓名:分发号:持有者部门:江苏省交通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江苏省交通工程质量检测中心)目录一、锚具、夹具硬度试验(ZY02-1001-2008)1、检测设备及开展项目2、主要技术要求3、仪器设备操作规程及注意事项4、试验操作规程及注意事项5、检测数据处理6、测量不确定度报告7、原始记录8、检测报告二、锚具锚固系数试验(ZY02-1002-2008)同上三、锚具疲劳性能试验(ZY02-1003-2008)同上四、锚具周期荷载试验(ZY02-1004-2008)同上五、锚具辅助性试验(ZY02-1005-2008)同上一、锚具、夹具硬度试验(ZY02-1001-2008)1.检测设备及开展项目2 主要技术要求2.1环境要求试验一般在10~35℃室温进行。

对于精度要求较高的试验,室温应控制在23±5℃。

2.2硬度试验要求1.被测试件的表面应平整光洁,试件的支承面与试台保证良好密合。

2.试件应稳定地放在试台上,试验过程中试件不得移动,确保试验力垂直加于试件上。

3.在每个试样上的试验点数应不少于四点(第一点不记)。

4.被测试件最小厚度的确定取决于预期硬度值,试样或试验层厚度:洛氏硬度试验应不小于e的十倍,维氏硬度试验至少应为对角线长度的1.5倍。

试验后试件背面不得有显著变形痕迹。

5.在试验过程中,试验装置不应受到冲击和震动。

6.维氏硬度压痕对角线长度范围为0.020~1.400mm。

2.3其它要求1.应从每批中抽取5%的锚具零件且不应少于5套,按产品设计规定的表面位置和硬度范围做硬度检验。

2.有一个零件不合格时,则应另取双倍数量的零件重做检验;仍有一个不合格时,则应对本批产品逐个检验,合格者方可进入后续检验组批。

3.仪器操作规程及注意事项3.1 HBRVU—187.5型布洛维光学硬度计操作规程1.接通电源,调整开关至所需位置。

锚杆锚索检测规范依据

锚杆锚索检测规范依据

应提供基坑支护锚杆、锚索检测报告的依据如下:1、根据《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2012中4.7锚杆设计和4.8 锚杆施工与检测的规定。

2、根据《预应力筋用锚具、夹具和连接器应用技术规程》(JGJ85-2010) 5进场验收的5.0.3和5.0.14条的预应力筋锚具、夹具与连接器取样规定一、《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2012。

2.1 术语2.1.14 锚杆anchor由杆体(钢绞线、普通钢筋、热处理钢筋或钢管)、注浆形成的固结体、锚具、套管、连接器所组成的一端与支护结构构件连接,另一端锚固在稳定岩土体内的受拉杆件。

杆体采用钢绞线时,亦可称为锚索。

4.7 锚杆设计4.7.1锚杆的应用应符合下列规定:1锚拉结构宜采用钢绞线锚杆;当设计的锚杆抗拔承载力较低时,也可采用普通钢筋锚杆;当环境保护不允许在支护结构使用功能完成后锚杆杆体滞留于基坑周边地层内时,应采用可拆芯钢绞线锚杆;2在易塌孔的松散或稍密的砂土、碎石土、粉土层,高液性指数的饱和粘性土层,高水压力的各类土层中,钢绞线锚杆、普通钢筋锚杆宜采用套管护壁成孔工艺;3锚杆注浆宜采用二次压力注浆工艺;4锚杆锚固段不宜设置在淤泥、淤泥质土、泥炭、泥炭质土及松散填土层内;5在复杂地质条件下,应通过现场试验确定锚杆的适用性。

4.7.9钢绞线锚杆、普通钢筋锚杆的构造应符合下列规定:5锚杆杆体用钢绞线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预应力混凝土用钢绞线》GB/T5224的有关规定;6 普通钢筋锚杆的杆体宜选用HRB335、HRB400级螺纹钢筋;7应沿锚杆杆体全长设置定位支架;定位支架应能使相邻定位支架中点处锚杆杆体的注浆固结体保护层厚度不小于10mm,定位支架的间距宜根据锚杆杆体的组装刚度确定,对自由段宜取1.5m~2.0m;对锚固段宜取1.0m~1.5m;定位支架应能使各根钢绞线相互分离;8钢绞线用锚具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gb t14370 2007《预应力筋用锚具、夹具和连接器》GB/T14370的规定;4.8 锚杆施工与检测4.8.7预应力锚杆张拉锁定时应符合下列要求:1当锚杆固结体的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75%且不小于15MPa后,方可进行锚杆的张拉锁定;2拉力型钢绞线锚杆宜采用钢绞线束整体张拉锁定的方法;3锚杆锁定前,应按表4.8.8的张拉值进行锚杆预张拉;锚杆张拉应平缓加载,加载速率不宜大于0.1N k/min,此处,N k为锚杆轴向拉力标准值;在张拉值下的锚杆位移和压力表压力应保持稳定当锚头位移不稳定时,应判定此根锚杆不合格;4锁定时的锚杆拉力应考虑锁定过程的预应力损失量;预应力损失量宜通过对锁定前、后锚杆拉力的测试确定;缺少测试数据时,锁定时的锚杆拉力可取锁定值的1.1倍~1.15倍;5锚杆锁定尚应考虑相邻锚杆张拉锁定引起的预应力损失,当锚杆预应力损失严重时,应进行再次锁定;锚杆出现锚头松弛、脱落、锚具失效等情况时,应及时进行修复并对其进行再次锁定;6当锚杆需要再次张拉锁定时,锚具外杆体的长度和完好程度应满足张拉要求。

公路桥梁预应力钢绞线用锚具、连接器试验方法及检验规则

公路桥梁预应力钢绞线用锚具、连接器试验方法及检验规则

公路桥梁预应力钢绞线用锚具、连接器试验方法及检验规则Test method and inspect rules of pestering strand.Anchorageand coupler for HighwayBridge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公路桥粱后张预应力钢锭线用锚具、连接器的试验方法及检验规则等内容。

本标准用于后张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和构件钢绞线用锚具、连接器产品的检验。

2引用椽准下列标准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

在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杖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T 5224--1995 预应力混凝土用钢绞线GB/T 14370--93 预应力筋用锚具、夹具和连接器ASTM A416--90a 预应力混凝土用无涂层七丝钢绞线技术条件BS5896--1980 预应力混凝土用高强钢丝和钢绞线3定义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

3.1预应力priestess在结构和构件承受其他作用前,预先施加的作用力所产生的应力。

3.2后张预应力 post tensioning priestess先浇注混凝土的构件,特达到规定强度后,荐施加的预应力。

3.3钢绞线strand由七根圆形断面钢丝捻成的做预应力混凝土配筋用的预应力筋。

3.4钢绞线锚具组装件strand--anchorage assemble钢绞线和锚具组合装配而成的受力单元。

3.5钢绞线连接器组装件strand--couple assemble钢绞线和连接器组合装配而成的受力单元。

3.6钢绞线计算极限拉力 calculating ultimate tensile force of strand钢绞线实际的平均极限拉力。

F c apu——钢绞线锚具组装件中各根钢绞线计算极限拉力之和;F apu——钢绞线锚具组装件的实测极限拉力;F pk——单根钢绞线极限拉力的标准值;f pcm——由钢绞线中抽取的试件的极限抗拉强度平均值;f kp——钢绞线钢材的抗拉强度标准值;εpcm——由钢绞线中抽取的试件应力达到极限抗拉强度时,钢绞线试件的极限应变平均值;εaup——钢绞线锚具组装件达到实测极限拉力时的总应变;A pra——由钢绞线中抽取的试件的实际截面面积的平均值;A pk——钢绞线截面面积的标准值;ηa——钢绞线锚具组装件静载试验测得的锚具效率系数;n——钢绞线锚具组装件中钢绞线根数;E——钢绞线的宏观弹性模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市政基础设施工程
预应力筋锚固组具锚固性能试验报告
市政试-17 报告编号 委托单位 厂 牌 号 锚夹具型号 送检日期 试验类别 工程名称 。 工程部位 . 。 。 。 。
. 代表数量、批号 试验日期 .
。 。
样品编号 预应力钢筋规格、品种 夹持长度(mm) 实测极限拉力Fapu(kN) 静 计算极限拉力Fapuc(kN) 载 锚 效率系数η a 固 性 极限拉力时总应变ε apu(%) 能 破坏情况 持荷1000h应力损失值(%)
试样编号 动 载 锚 固 性 能 预应力钢筋规格、品种 夹持长度(mm)
结 论 1.试验规程及评定依据 备 2.见证人(监督员) 注 ; 。
批准:
试验单位地址: 声明:未经本
审核:
试验:
联系电话:
年Leabharlann 月日试验单位 (盖章)
书面批准,不得部分复制试验报告(完整复制除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