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体育意外伤害风险管理
校园体育活动意外伤害原因分析及风险控制

校园体育活动意外伤害原因分析及风险控制校园体育活动是学校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能够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在进行体育活动过程中,意外伤害是难以避免的风险因素。
本文将对校园体育活动意外伤害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
校园体育活动意外伤害的原因之一是缺乏安全意识。
学生在体育活动中往往过于专注于比赛或锻炼的过程,对于可能造成意外伤害的因素缺乏充分的预见性和警惕性。
这导致了一些可以避免的意外伤害发生。
应该加强对学生的安全意识教育,提醒他们在进行体育活动时要时刻保持警惕,遵守相关的安全规定和操作规程。
不恰当的装备和设施也是导致校园体育活动意外伤害的原因之一。
一些学校的体育场馆设施老化,存在安全隐患,比如地面的不平整、设备的损坏等,容易导致运动员运动过程中摔倒或受伤。
一些学生可能由于经济条件限制,无法购买到合适的运动装备,这也增加了他们受伤的风险。
针对这些问题,学校应该加强对体育场馆设施的维护和修缮,确保运动场地的安全性。
学校可以通过设立专项经费或者提供适当的补贴,帮助学生购买合适的运动装备,降低他们受伤的风险。
缺乏专业监护和指导也是校园体育活动意外伤害的一个重要原因。
由于学校体育教师的数量有限,一些体育课堂或者体育活动往往缺乏足够的监护和指导。
学生在进行体育活动时容易出现操作不当、姿势错误等问题,导致受伤。
为了减少这种情况的发生,学校应该加强对体育教师的培训,提高他们的专业水平和安全意识。
建立专业监护队伍,确保学生在体育活动过程中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监护和指导,避免受伤。
缺乏紧急救护措施也是校园体育活动意外伤害的一个重要原因。
一旦发生意外伤害,如果无法及时提供紧急救护措施,可能会导致伤情恶化或者造成其他后果。
学校应该建立健全的紧急救护体系,包括培训专业的急救人员、设立急救站点等,确保在发生意外伤害时能够及时、有效地进行救护,降低伤害的程度。
校园体育活动意外伤害的原因主要包括缺乏安全意识、不恰当的装备和设施、缺乏专业监护和指导、缺乏紧急救护措施等。
学校体育活动保险管理制度

学校体育活动保险管理制度第一节:背景介绍学校体育活动在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
然而,由于体育活动的特殊性,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一些意外事故。
为此,学校需要建立健全的保险管理制度,以保护学生和学校的利益。
第二节:保险责任学校体育活动保险管理制度主要包括确定保险责任范围。
学校需要与保险公司合作,确保学生在体育活动中发生意外伤害时能够得到及时赔付,并明确保险责任的范围。
第三节:保险费用学校体育活动保险管理制度还需要明确保险费用的支付方式和金额。
一方面,学校可以为学生集体购买保险,由学校承担费用;另一方面,学校也可以要求学生自行购买保险。
无论采取哪种方式,都需要确保保险费用的支付合理合法,并与家庭负担能力相适应。
第四节:保险范围学校体育活动保险管理制度还需要明确保险的范围。
这包括体育活动的种类、场地、时间等限定条件,以及保险对意外伤害、医疗费用等的赔付范围。
保险范围的明确可以使学生和学校对保险责任有明确的了解,减少争议和纠纷的发生。
第五节:保险申请和理赔学校体育活动保险管理制度还需要规定保险申请和理赔的流程。
学生在参加体育活动前,需要填写保险申请表格,并按要求进行身体检查等必要的准备工作。
一旦发生意外伤害,学生和家长需要及时向学校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并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理赔。
第六节:保险赔付学校体育活动保险管理制度需要确保保险赔付的及时性和公正性。
学校应与保险公司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保证学生在体育活动中发生意外伤害时能够得到及时的赔付。
同时,保险赔付的金额应公正合理,符合法律和道德的要求。
第七节:保险监管学校体育活动保险管理制度还需要明确保险监管的责任和程序。
学校应建立健全的保险监管机制,监督保险公司履行责任,并及时处理学生和家长的投诉和纠纷。
这样可以保障学生的权益,维护学校的声誉。
第八节:保险宣传学校体育活动保险管理制度应包括保险宣传的内容和方式。
学校需要向学生和家长宣传保险的重要性和好处,使他们了解保险的相关政策和流程。
学校管理-预防学生伤害预案

学校管理-预防学生伤害预案摘要学校是教育工作的重要场所,学生的安全是学校管理工作的重要任务之一。
学校管理者需要注意预防和应对学生在校内发生的意外伤害事件。
本文旨在分析学生在校内发生意外伤害的原因和分类,并提出针对性的预防措施和应急处理预案,以加强学校管理工作,保障学生的安全。
学生意外伤害的原因和分类学生在校内发生意外伤害事件的原因较多,但大部分意外伤害事件的发生都与以下因素有关:1.学校管理不到位2.学生自身行为不当3.校内环境存在安全隐患据统计,学生在校内常见的意外伤害事件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跌倒、摔伤、撞伤2.烫伤、灼伤、电击伤3.中暑、体育运动伤害在实际情况中,还存在睡眠不足、饮食不当、心理因素等导致意外伤害的情况。
预防措施针对不同类型的意外伤害事件,学校管理者应该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1.跌倒、摔伤、撞伤这类意外伤害事件是学生校内生活中比较常见的类型,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预防:•学校应该确保校园道路、过道、楼梯等通行设施的干净、整洁、无障碍。
•学校应该设立校园交通规则,规范学生在校内道路上的行为。
•学校应该加强校内安全提示,提高学生安全意识。
2.烫伤、灼伤、电击伤这类意外伤害事件通常与学生自身的使用电器、进行实验操作相关,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预防:•学校应该加强电器安全教育,提高学生使用电器时的安全意识。
•学校应该开设实验操作课程,对学生进行实验操作安全教育。
•学校应该加强对实验设备的检查和维护,确保实验过程中的安全。
3.中暑、体育运动伤害学生中暑和体育运动伤害是在运动场所、烈日下活动时比较容易出现的情况,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预防:•学校应该对运动场所进行安全检查,确保场地平整、无障碍。
•学校应该落实运动课教师在运动前对学生进行适当热身的工作,减少因运动引起的伤害。
•学校应该在炎热天气时设置遮阳伞、遮阳篷,为学生提供遮阳休息空间。
应急处理预案在学校进行预防的同时,应该也要加强应急处理的能力,及时减少意外伤害事件造成的损失。
学校体育运动安全管理制度与措施

学校体育运动安全管理制度与措施学校体育运动是学生综合素质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为了保障学生的安全,在体育活动中,学校需要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体育运动安全管理制度与措施。
本文将从教师指导、场地设备、运动装备、急救救护等多个方面展开回答,以期探讨如何确保学生在体育运动中的安全。
第一,教师指导。
教师在体育活动中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他们必须具备一定的教学能力和安全意识。
首先,教师要了解学生的身体状况,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够适应所参与的体育活动。
其次,教师还应具备一定的急救知识,能够及时处理突发状况,保障学生的生命安全。
第二,场地设备。
学校体育场地的设施和运动场地的管理对于学生的安全至关重要。
首先,学校要对体育场地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场地的平整、洁净以及安全可靠。
其次,学校应该设置合理的标识和警示牌,提醒学生注意安全。
最后,校方还应该制定场地使用规定,确保学生在运动中的行为规范和安全。
第三,运动装备。
合适的运动装备对于学生的体育锻炼至关重要。
学校应该提供优质的运动装备,确保其质量和安全。
同时,学校还应该教育学生正确使用运动装备,避免因装备不当而造成意外伤害。
第四,急救救护。
在体育活动中,可能会发生意外伤害,因此学校需要制定应急救护措施。
首先,学校应该配备急救箱和急救设施,并定期检查和保养,保证其正常运转。
其次,学校应该培养一定数量的急救人员,包括教师和学生,他们可以在紧急情况下提供及时的急救服务。
第五,学生守则。
学校应该建立健全的学生体育运动守则,指导学生在体育活动中的行为规范。
守则内容应包括遵守规则、尊重他人、团结合作等方面,以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体育运动习惯。
第六,安全教育。
学校应该开展定期的体育运动安全教育活动,向学生普及安全知识和技能。
教育内容可以包括运动前热身、运动期间保持注意力、运动后适当休息等方面,帮助学生养成安全的体育运动习惯。
第七,家长参与。
学校需要积极邀请家长参与学校体育运动的管理和组织工作。
《学校体育运动风险防控暂行办法》全文

《学校体育运动风险防控暂行办法》全文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和四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教育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体育工作若干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12〕53号)的有关要求,加强各级各类学校体育运动风险防控工作,保障学校体育工作健康有序开展,教育部近日印发《学校体育运动风险防控暂行办法》。
> 学校体育运动风险防控暂行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防范学校体育运动风险,保护学生、教师和学校的合法权益,保障学校体育工作健康、有序开展,根据《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侵权责任法》等法律,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学校体育运动是指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组织开展或组织参与的体育教学、课外体育活动、课余体育训练、体育比赛,以及学生在学校负有管理责任的体育场地、器材设施自主开展的体育活动。
学校体育运动风险是指学校体育运动过程中可能发生人员身体损伤的风险。
体育运动伤害事故是指体育运动中发生的造成人员身体损伤后果的事故。
第三条学校应当依法积极开展学校体育运动,组织学生参加体育锻炼,增进学生体质健康水平。
组织学生参加体育锻炼活动应当加强体育运动风险防控工作。
第四条学校体育运动风险防控遵循预防为主、分级负责、学校落实、社会参与的原则。
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应当建立健全学校体育运动风险防控机制,预防和避免体育运动伤害事故的发生。
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不得以减少体育活动的做法规避体育运动风险。
第五条本办法适用于全日制中小学、中等职业学校。
普通高等学校、特殊教育学校的体育运动风险防控工作可参照本办法,结合实际执行。
第二章管理职责第六条教育行政部门应当把学校体育运动风险防控作为教育管理与督导的重要内容,纳入工作计划,制订适合本地区的学校体育运动风险防控指导意见或工作方案,明确风险防控的具体内容和基本要求,指导并督促学校建立完善学校体育运动风险防控机制,落实防控责任和措施。
学校体育运动伤害事故风险的控制及应对策略

学校体育运动伤害事故风险的控制及应对策略袁夕坤【摘要】由于学校体育伤害事故频发,以及学校在体育伤害事故中承担的责任过重,导致很多学校采取消极措施限制学校体育工作。
基于此,本文从学校体育运动伤害事故的原因入手进行研究,提出了体育运动伤害事故风险管理的操作程序、控制策略和应对办法,旨在引起学校和体育工作者的重视,减少伤害事故的发生。
%As the school sports injury accident prone and private schools in the athletic injury accident responsibili-ty is overweight,many private schools take negative meas-ures to limit the school physical education. Based on this background,this article puts forward the sports injury ac-cident risk management procedures, control strategy and response,to arouse the attention of the schools and sports workers,reduce the private school sports injury accidents.【期刊名称】《南京体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年(卷),期】2014(000)006【总页数】4页(P118-121)【关键词】学校;体育运动;伤害事故;风险控制;应对策略【作者】袁夕坤【作者单位】南京理工大学紫金学院,江苏南京210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G811.5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强化体育课和课外锻炼,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体魄强健”,可见国家对体育的重视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小学体育活动伤害事故处理应急预案

小学体育活动伤害事故处理应急预案一、总则1.1 目的为了加强小学体育活动伤害事故的预防和处理,保障学生人身安全,维护学校正常教学秩序,特制定本预案。
1.2 依据本预案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学校体育工作条例》等法律法规制定。
1.3 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小学体育活动中发生的伤害事故。
二、预防措施2.1 加强安全教育学校应加强体育安全教育,提高学生安全意识。
每学期至少开展一次体育安全教育活动,使学生了解体育活动中的安全风险和注意事项。
2.2 完善安全设施学校应定期检查体育设施,确保设施完好无损。
对于存在安全隐患的设施,应及时维修或更换。
2.3 规范教学管理体育教师应当规范教学管理,确保学生按照规定要求进行体育活动。
教师应在课前告知学生本次课的目的、要求、内容、注意事项等。
2.4 加强学生管理学校应加强对学生管理,要求学生穿着合适的运动装备,遵守运动规则,不进行危险动作。
对于不遵守规定的学生,应及时制止并给予批评教育。
三、应急处理措施3.1 事故报告一旦发生伤害事故,在场人员应立即报告学校领导或相关人员。
报告内容应包括事故发生时间、地点、原因、伤者情况等。
3.2 现场处理学校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人员赶赴现场进行救治。
对于轻微伤者,应及时送往医务室进行处理;对于重伤者,应立即拨打120急救电话,并送往医院进行治疗。
同时,要做好现场保护工作,避免事态扩大。
3.3 调查处理事故发生后,学校应组织相关人员对事故进行调查处理。
调查内容包括事故原因、责任人、处理意见等。
根据调查结果,对责任人进行处理,并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
同时,要做好事故的善后工作,安抚受伤学生及家长情绪。
四、责任追究与奖惩机制4.1 责任追究对于因管理不善、疏忽大意等原因导致伤害事故发生的责任人,将依法依规追究其责任。
情节严重的,将移交司法机关处理。
同时,对于隐瞒不报或谎报事故的责任人也将依法追究其责任。
小学体育活动伤害事故处理应急预案

小学体育活动伤害事故处理应急预案为了切实保护学生的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认真预防和减少校体育器材、场地设施中的伤害事故隐患,提升校应对体育活动伤害事故的处理能力,依据教育部《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等法律法规要求和“预防为主、安全第一”原则,建立应对迅速、处理及时的防范体系,制定本预案。
一、组织管理(一)成立校体育活动伤害事故应急领导小组组长:校长副组长:副校长组员:校各处室负责人下设:通讯联络组、医疗救护组、安全保卫组、后勤保障组、媒体接待组、善后处置组等(二)领导小组职责1、结合本校实际,制定《体育活动安全管理制度》、《体育活动突发事件管理》等规章制度,制定完善的体育活动伤害事故应急处理工作预案,检查、督导各部门工作的开展和实施。
2、领导、指挥应急处理工作,协调有关部门之间的合作配合,向上级汇报工作情况,提供保障服务。
二、加强大型活动安全宣传教育1、通过各种宣传手段和方法普及体育活动安全方面有关知识,增强师生在体育活动方面的各类安全意识。
2、体育活动应有体育专职人员带领做好准备活动、整理放松活动,保证学生身心健康参加体育活动。
体育活动过程、体育教学过程应符合相关部门的要求。
学生活动中保证体育专职人员在场指导。
3、校内的体育器材、场地设施应有专人保管和维护,保证安全使用。
同时,应当科学、合理安排体育课和体育活动的场地,避免同一场地挤满学生。
4、组织全校师生加强体育活动安全事故的自救行为演练,校保健教师要定期对教职员工进行急救培训,要认真学习报告制度,如体育活动中发生安全事故时,要立即上报上级教育行政部门,并做好事故发生后的救援保障工作。
三、大型活动安全事故预警长效化大力开展教职员工和学生的健康教育,提高广大师生员工的活动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强化带班教师的责任和服务意识教育,要求教师加强管理;并组织全体教职员工学习依据《学生伤害事故处理条例》、教育部《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等法律法规要求,提高师生的法制意识;各校在牢固树立“预防为主、安全第一”的思想,精心组织好学生参加的各项体育活动,加强各个环节的安全工作,务必做到层层落实,责任到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案例分析
• 小金(13岁)系五年级学生。2008年月10月的某一天上午在出 操整队自然后退的过程中,感觉身体不适,就弯腰蹲了下来, 由于突然蹲下,又没有离开队伍,前面后退的同学尽管退速 很慢,但还是由于惯性,撞在了他的身上,他左手本能地往 地上一撑,结果骨折了。在场的体育潘老师及时把他送往医 院,替他包扎好,并自掏腰包付了医药费。父母认为学校虽 然及时把他的孩子小金送往了医院,但没有及时通知他们; 必须赔偿他家孩子的医疗费、精神损失费和家长的误工费。 幸好该校学生入学时,要求签订“学生人身意外伤害保险” 合同,最后,通过保险机制“保险理陪”来保护受害学生 。
• 借助合同或协议,将人身伤害 事故的损伤转移到第三方,即 保险公司。
• 学校在第一时间进行了相关的 处理。
4、风险自留
• 如固有风险已在风险容量以内,可不采取任何措施 去干预风险的可能性或影响,将伤害风险可能造成 的损失全部或者一部分留给校方自己承担。在学校 体育中对于风险发生可能性低、伤害严重性小、风 险水平等级低的潜在风险,要采取风险保留措施。 比如学生在进行体育活动时不小心地擦伤、扭伤等 可以接受的风险,可采取风险保留策略。
案例分析
• 一天下午体育课上,诸老师组织学生在校园内的水泥场地进行立定跳远训 练。在训练过程中,学生小敏不慎摔倒了,诸老师发现后马上将小敏扶起, 并关切的询问小敏伤了没有、疼不疼,在确知小敏无事的情况下,继续上 课。第二天早上,诸老师得知小敏昨天体育课摔倒造成手腕骨折正在医院 治疗的消息后,立即向校长汇报,校长派诸老师和班主任到医院进行了慰 问。事后,小敏的家长要求学校赔偿所有医疗费,并提出签字承诺“十年 内,小敏骨折处生长发育时造成骨质增生,学校须承担一切后果”的要求。 其理由是,诸老师教学时选择的教学场地和教学方法不正确,因此造成小 敏摔倒后手腕骨折。分管副校长与小敏的家长进行沟通,查找《学校校园 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有关处理条款,掌握处理小敏伤害事故处理办法; 同时,请人民医院骨科主治医师进行医学鉴定。在此基础上,学校和家长 就医疗费赔偿和后续问题进行了友好协商,使"小敏校园伤害事故"得到了圆 满的解决。
体育伤害事故的因素
• 从教师的角度看: (1) 教学内容超过学生的正常承受能力 (2) 组织教学的过失 (3) 体罚学生 (4) 自身缺乏相关的教学经验
求求你了,老师!
• 从学生的角度看: (1)忽略准备活动造成运动伤害 (2)不听教师指挥而造成伤害 (3)同学间相互嬉戏而造成的伤害 (4)学生自身健康原因导致的伤害
• 地域性特点:基层学校条件较差,学生活动时间长。 • 严重性特点:体质下滑等。 • 突发性特点:不确定因素。
体育伤害事故的类型
• 按学校体育组织形式分为:体育课事故、课外体 育活动事故、体育竞赛事故和课余体育训练事故、 校外体育活动事故;
• 按法律责任分为:学校责任事故、学生责任事故、 第三方责任事故、混合责任事故。
三、体育伤害事故风险管理主要内容
(一)风险识别
• 学校体育伤害事故的风险识别,首先要找到有关 的各种风险源
• 在对风险来源概括、总结后,进行风险识别大多 采用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昆明市中学生体育伤害风险来源
学校方面的风险
区域案例
学校管理制度风险 学校体育设施、场地、器材风险
体育教师方面的风险
• 符合情理 • 符合法律:《校园伤害事故处理办法》
1、因果关系依法确定 2、设备不符合国家规定的标准,或者有明显不
安全因素 3、采取紧急救援等方式救助
3、风险转移
• 通过转移来降低风险的可能性或严重性,或者分担一部分风险。 在风险转移中值得一提的是保险的引入。目前我国学校体育保 险的险种主要有学校体育责任保险、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学生 在进行体育活动时,一般容易出现的意外伤害有膝关节韧带损 伤、胫腓骨疲劳性骨膜炎、急性腰扭伤、踝关节扭伤、骨折、 溺水、脑震荡等等,这些都是体育意外伤害保险的范围。对于 以上这些伤害发生的可能性较低,但重大的风险学校可以通过 购买校方责任保险和为学生投人身意外伤害保险进行风险转移。
1、风险回避
• 退出不能降低到可接受风险水平的活动。回避伤害 程度严重、风险等级高的潜在风险,如学生有特殊 疾病或伤病、学生自身体质不好或特异体质的情况, 要根据情况劝阻其参与某些项目的课内外体育活动; 在学校体育教学及课外体育活动中出现恶劣天气等 来自外界的不可抗因素,给教学及活动带来极大的 危险性,将停止教学及一些课外活动,及时进行风 险回避。
5、一个相关话题——风险应急
• 事先制定出风险应急方案。 • 采取应急措施。
校 本 案 例
校 本 案 例
四、体育教学改革与伤害事故风险 管理的矛盾及对策
• 体育课程改革的时代要求 • 体育伤害事故风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 二者的矛盾 • 建议对策
体育课程改革的时代要求
• 淡化竞技色彩,开发多元课程资源与课程模式 • 关注个体素质,突出学生个性与情意发展
案例分析
• 某中学,一名患有心肌炎初二女生,因上体育课未穿 球鞋,竟被老师罚跑56圈。结果该女生在跑了几圈后, 心脏病突发,经紧急抢救才转危为安。在入学之初就 对学校及所有任课老师都讲明了孩子的身体情况。
• 老师在明知其有心脏病的情况下仍旧罚其跑56圈,对 此造成的伤害,学校应承担赔偿责任。
案例分析
建议对策
体育伤害事故风险认知
• 对体育伤害事故风险概念与特点的了解和关注。
体育伤害事故风险管理
• 风险管理又名危机管理,是一个管理过程,其中包 括对风险的确定、量度、评估和发展应付风险的策 略。目的是把可以避免的风险减至最小,成本及损 失最小化。
• 学校体育伤害事故的风险管理,即制定并执行管理 计划,以便有效地控制学校体育教育活动,以避免 其发生安全意外、伤害或损失的过程。
(三)风险应对
风险应对
风险回避
风险降低风险转移风险自留危害大、频数高 的风险
危害小、频数低 的风险
危害大、频数低 的风险
危害小、频数低 的风险
风险应对的准备工作
• 参考国家政策、法律、法规 • 学校制定的体育风险管理政策 • 学校体育工作者具备一般风险管理知识与技能
国家相关政策、法律、法规
•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 —— 1991年9月4日 • 《体育法》 • 《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 ——2002年9月1日 • 《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办法》 —— 2006年9月1日
• 对风险进行评估的方法上主要是采用评分的方法 来量化风险,根据可能性、严重性等级水平对预 先识别出来的风险进行打分,获得每一个潜在风 险各自的风险量值,这将会更便于对其主要风险 因素确定适当的控制方法。
区域案例
• 风险评估因素: (1)人员配备因素 (2)季节因素 (3)着装 (4)特殊的要求、医学考虑 (5)集合、分散 (6)旅途过程中 (7)体育活动的组织 (8)设备 (9)活动区
• 按事故原因分,同上面所述。
二、体育伤害事故风险管理
• 体育伤害事故的风险 • 体育伤害事故风险认知 • 体育伤害事故风险管理
• 风险理论的发展距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在20世纪初,西 方学者首先将风险理论用于金融研究,如今,它在很多领域得 到了广泛的应用。
风险是无处不在的,风险管理就是风险理论在实际工作中的 应用。
学校体育意外伤害风险管理
目录
一、学校体育意外伤害事故 二、体育伤害事故风险管理 三、体育伤害事故风险管理主要内容 四、体育课程改革与伤害事故风险管理的矛盾
及对策
一、学校体育意外伤害事故
• 体育伤害事故的概念 • 体育伤害事故的因素 • 体育伤害事故的特点 • 体育伤害事故的类型
体育伤害事故的概念
风险回避
2、风险降低
• 采取措施降低风险的可能性或严重性,或两者同时降低。 这是一种积极风险应对方法,是学校体育伤容事故风险应 对的主要策略。它包括风险预防与风险减轻两类方法,风 险预防是指采取措施降低风险事件发生的可能性;风险减 轻是指采取措施减少风险事件发生的严重性。学校主要采 取的措施为:加强教师的责任心和教学能力,加强学生的 管理和体质的监督,加强场地、器材的管理,加强教学各 环节的管理和规范。
• 某学校在上体育课时,组织学生打羽毛球,一个 学生将球打到树上,自行爬树捡球,结果不慎从 树上摔下。事故发生后,老师将该学生扶到医务 室。在学生感到不适后,学校并未马上将他送医 院,而是先通知其家长,由于家长工作单位离学 校很远,家长赶到学校后再将其送到医院。结果, 该学生因治疗时间被延误而伤势加重,经抢救后 仍留有后遗症。
体育伤害事故风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 将体育伤害事故作为教学事故处理 • 过分担忧安全问题,对体育课程随意弱化 • 体育教师专业素养不高,造成伤害事故频发
体育课改过程中凸显的矛盾
• 弱化体育课程,降低伤害事故发生 • 体育课程实施过于保守,不能贯彻
新课程思想 • 体育伤害事故风险应对缺乏自信,
造成教师焦虑情绪
研究基础来自于运筹学、概率统计、控制论、计算机、行为 学等众多学科的发展。
体育伤害事故的风险
学校体育伤害事故的风险主要是学生在学校 参加体育活动这一特定活动出现的风险,是学生 在参加体育活动的各个阶段或环节可能遇到的风 险,由体育活动不利条件或者干扰事件引起的, 具有不确定性和突发性,所导致的后果是学生在 进行体育活动中可能受到伤害。
• 从场地设备与活动环境(学校)角度看: (1)学校体育场地设施陈旧或不符合规格和布置不合理,没
有定期维护 (2)学校管理部门和教师对体育工作的安全检查和安全教育
力度不够 (3)学校制度不严、管理不善,学校安全保护措施不够 • 其它原因造成的学生伤害事故:
(1)第三人的过错导致的学生伤害 (2)意外事故导致的学生伤害。
此案中,事故的发生学生有责任,但学校延 误了医疗时间,有一定的责任,因此应当承担相 应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