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美版书法五年级下册
人美版五年级书法下册《第3课 雨字头》教学设计

人美版五年级书法下册《第3课雨字头》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雨字头”的书写规律和技巧,提高学生的书法水平。
2. 培养学生对书法艺术的热爱,增强学生的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
3. 通过学习“雨字头”,让学生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内容1. “雨字头”的书写规律和技巧。
2. “雨字头”在书法中的应用。
3. “雨字头”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掌握“雨字头”的书写规律和技巧。
2. 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既能掌握书写技巧,又能体会到书法的艺术魅力。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解“雨字头”的来历和演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内容讲解:详细讲解“雨字头”的书写规律和技巧,让学生了解并掌握。
3. 示范与练习:教师现场示范“雨字头”的书写方法,学生跟随练习。
4. 作品欣赏:展示一些优秀的“雨字头”书法作品,让学生欣赏并体会书法的艺术魅力。
5.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雨字头”书写规律和技巧的重要性。
6. 作业布置:布置一些与“雨字头”相关的书法练习,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
五、教学评价1. 学生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态度和参与程度。
2. 学生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作业的完成质量,了解学生对“雨字头”书写规律和技巧的掌握程度。
3. 学生作品展示:定期举办书法展览,展示学生的书法作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作热情。
六、教学反思1.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位学生都能得到有效的指导。
2. 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提高教学质量。
3. 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让学生在学习书法的过程中,既能提高书写技巧,又能体会到书法的艺术魅力。
4. 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参与书法创作和展示活动,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成就感。
总之,本节课的教学设计旨在让学生了解和掌握“雨字头”的书写规律和技巧,培养学生的书法兴趣和审美能力,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既能提高书写技巧,又能体会到书法的艺术魅力,从而更好地传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
人美版五年级书法下册《第8课 春字头》教学设计

人美版五年级书法下册《第8课春字头》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春”的意义和特点,感受春天的来临。
2.了解春节的习俗和文化,提升文化修养。
3.掌握书法基础知识和技能,提升书法水平。
二、教学重点1.了解春的特点,掌握春字的基本结构和写法。
2.掌握行书和楷书中“春”字的基本笔画、组合和规律。
3.加强练习、提高书写质量、完美呈现书法作品。
三、教学内容1.春的意义和特点春天是四季中最美丽、最充满活力的季节,也是一年中最值得期待的季节。
春天的大地一片绿意盎然、万物复苏,气候温暖宜人,充满着生机和活力。
不仅如此,春天还有很多美好的传统和习俗,如春联、贴窗花、舞龙舞狮、放炮仗等,让人们感受到浓浓的年味。
2.春节的习俗和文化春节是中国最重要、最受欢迎的传统节日,也是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遗产之一。
在这个节日里,人们会有一系列的习俗和传统活动,例如贴春联、大扫除、年夜饭、拜年、红包等等。
这些传统活动不仅让人们感受到浓浓的年味,也带来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渊源。
3.春字的基本结构和写法春字在行书、楷书中有不同的写法,但是都有一定的基本结构和规律。
结构上,春字由“立”、“横折钩”、“竖勾”、“横折钩”、“横钩”组成。
而且,春字中每一笔的起始、转弯和结束都有一定的要求,需要我们仔细观察、认真理解和练习。
4.书法作品的呈现通过练习掌握春字的基本结构和书写规律,最终需要将它们运用到书法作品中。
作品要求书写规范、工整有序、结构美观、形神兼备。
在呈现书法作品的过程中,需要注意写字的速度、力度、书写方式和书写环境,确保书法作品的高质量完成。
四、教学方法1.以多媒体教学手段呈现相关图文、音视频素材,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和感受春的气息和文化内涵。
2.对学生进行实际操作演练,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加深对书法基础知识和技能的理解和掌握。
3.有计划、有目的地设计课堂活动,丰富课堂内容,提高课堂效率和趣味性。
4.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主动参与,让学生在教学中充分发挥自身主体作用,实现主动学习、有效学习。
人美版五年级书法下册《第5课 山字头》教学设计

人美版五年级书法下册《第5课山字头》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山”字头的书写方法,学会正确、规范地书写带有“山”字头的汉字。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实践,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动手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书法艺术的热爱,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掌握“山”字头的书写方法,学会正确、规范地书写带有“山”字头的汉字。
2. 教学难点:书写过程中,保持“山”字头与其他部分的比例协调,使字形美观。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图片展示,引导学生观察“山”字头的形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内容(1)讲解“山”字头的结构特点,分析其书写要领。
(2)示范“山”字头的书写方法,强调书写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3)指导学生练习书写带有“山”字头的汉字,如“峰、岳、岭”等。
(4)学生互相评价,教师点评,总结优点与不足。
3. 巩固练习(1)学生自主选择带有“山”字头的汉字进行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2)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在书写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4. 课堂小结本节课,我们学习了“山”字头的书写方法,希望大家能够在今后的学习中,不断练习,提高自己的书法水平。
四、作业布置1. 书写练习:课后练习书写带有“山”字头的汉字,每个字写一行。
2. 观察实践:观察生活中带有“山”字头的汉字,了解其应用场景。
五、板书设计《第5课山字头》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2. 过程与方法3. 情感态度价值观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2. 教学难点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2. 新课内容(1)结构特点与书写要领(2)书写方法与注意事项(3)练习书写与评价3. 巩固练习4. 课堂小结四、作业布置1. 书写练习2. 观察实践六、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发现学生在书写“山”字头时,普遍存在以下问题:1. “山”字头与下部结构不协调,导致字形不美观。
人美版五年级书法下册书法园地:书法与生活(二)教案

人美版五年级书法下册书法园地:书法与生活(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书法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提高他们对书法的兴趣和热爱。
2. 通过学习书法园地中的内容,使学生掌握书法的基本知识和技巧。
3. 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察能力和创造力,提高他们的书法水平。
教学内容:1. 书法园地中的书法与生活(二)部分。
2. 书法的基本笔画和结构。
3. 书法作品欣赏和分析。
教学重点:1. 书法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2. 书法的基本笔画和结构。
3. 书法作品欣赏和分析。
教学难点:1. 书法与生活的紧密联系的理解。
2. 书法基本笔画和结构的掌握。
3. 书法作品欣赏和分析的能力培养。
教学准备:1. 书法教材和教具。
2. 书法作品和图片。
3. 多媒体设备。
教学过程:一、导入1. 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学习的书法与生活(一)的内容,提问学生书法与生活的关系。
2.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并引入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二、新课内容1. 讲解书法与生活的紧密联系,通过举例说明书法在生活中的应用,如招牌、广告、装饰等。
2. 讲解书法的基本笔画和结构,通过示范和练习,让学生掌握基本笔画和结构的书写方法。
3. 展示书法作品,引导学生欣赏和分析,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察能力和创造力。
三、实践环节1. 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生活中的场景或物品,用书法的形式进行创作。
2. 学生在创作过程中,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给予建议和鼓励。
3. 完成创作后,每组展示作品,其他学生进行评价和交流。
四、总结与反思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和收获,提问学生书法与生活的关系。
2.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并强调书法与生活的紧密联系,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多观察、多创作。
教学延伸:1. 布置作业:学生选择一个生活中的场景或物品,用书法的形式进行创作,并写一篇短文介绍自己的作品。
2. 课堂展示:下节课开始时,邀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并进行分享和交流。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书法与生活的紧密联系,让学生了解书法在生活中的应用,提高了他们对书法的兴趣和热爱。
五年级下册书法教案- 2宝盖头 |人美版

五年级下册书法教案- 2宝盖头 | 人美版一、教案概述1.1 教学目标1.掌握书写“宝盖头”字的基本笔画和结构;2.学会“宝盖头”字的正确书写姿势和方向;3.能够熟练书写“宝盖头”字。
1.2 教学重点1.掌握书写“宝盖头”字的基本笔画和结构;2.学会“宝盖头”字的正确书写姿势和方向。
1.3 教学难点能够熟练书写“宝盖头”字。
1.4 教学时间2 课时1.5 教学方法讲解、示范、练习二、教学内容和步骤2.1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教案、宝盖头实物、黑板、粉笔等;2.学生准备:笔、墨汁、纸等。
2.2 教学步骤第一步:教师讲解1.拿出宝盖头实物,向学生展示;2.介绍“宝盖头”字的笔画和结构,要求学生认真听讲;3.强调“宝盖头”字的写法要有规律,不可随意发挥。
第二步:教师示范1.教师向学生展示正确的书写姿势和方向;2.教师在黑板上进行示范,让学生看清每一笔的轨迹;3.教师特别强调笔画的顺序和书写时的技巧。
第三步:学生练习1.学生自己拿起笔,在纸上模仿教师的笔画进行书写;2.学生在纸上反复练习,直到能够熟练写出字形。
第四步:展示评价1.学生互相展示写作出来的“宝盖头”字;2.教师根据学生的书写情况进行展示和评价。
2.3 课堂小结教师简要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和重点,巩固学生的记忆和理解。
三、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教学,我发现学生相较于之前书写“宝盖头”字的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他们对于书写姿势和方向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掌握。
但是,我也发现有些学生在书写时,依旧出现了一些笔画不清、方向不准确的问题,接下来我需要在教学中更加注重这些问题的纠正和指导。
人美版五年级书法下册《第5课山字头》教案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山字头》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注意过带有山字头的汉字?”(如“岛”、“岳”等字)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山字头的书写奥秘。
其次,在小组讨论环节,我发现有些学生参与度不高,可能是因为他们对讨论主题不够感兴趣或者不知道如何表达自己的观点。针对这个问题,我考虑在以后的课堂中,设置更具趣味性和启发性的讨论主题,同时引导学生学会倾听、尊重他人意见,提高他们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此外,实践活动中的书写练习,我发现部分学生书写速度较慢,影响了课堂进度。为了提高课堂效率,我计划在接下来的教学中,加强对学生书写速度的训练,同时鼓励他们在课后自主练习,提高书写速度和质量。
人美版五年级书法下册《第5课山字头》教案
一、教学内容
本节课选自《人美版五年级书法下册》第5课《山字头》。教学内容主要包括:1.学习“山”字头的书写方法及其在汉字中的应用;2.掌握以“山”字头为偏旁的汉字,如“岛”、“岳”、“峰”等字的书写要领;3.培养学生观察、模仿、创作等书法能力,提高审美素养;4.了解“山”字头的起源及演变,增强学生对汉字文化的认识。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熟练书写带有“山”字头的汉字,并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1)掌握“山”字头的书写要领:如何起笔、运笔、收笔,以及笔画的顺序、结构和比例;
举例:“山”字头起笔时,先写横折,再写竖折,最后写撇,三个笔画要连贯、平稳。
人美版五年级书法下册《集字练习:金石为开》教学设计

人美版五年级书法下册《集字练习:金石为开》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金石为开”四个字的书写方法和技巧,提高学生的书法水平。
2. 培养学生对汉字结构和美的感知能力,激发学生对书法艺术的热爱。
3. 通过集字练习,让学生了解金石文化,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二、教学内容1. “金石为开”四个字的书写方法和技巧。
2. 金石文化的相关知识。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掌握“金石为开”四个字的书写方法和技巧,理解金石文化的内涵。
2. 教学难点:字的间架结构安排与形势的布置。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视频等方式,展示金石文化,引发学生对书法艺术的兴趣。
2. 新课内容学习:讲解“金石为开”四个字的书写方法和技巧,让学生跟随老师一起练习。
3. 练习环节:学生自主练习,老师巡回指导,纠正学生的错误,提高学生的书写水平。
4. 展示与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互相评价,老师给予点评和建议。
5. 总结与拓展: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布置课后作业,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练习。
五、教学方法与手段1. 采用讲授法、示范法、练习法等多种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2. 利用多媒体设备,展示金石文化的相关资料,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3. 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教学评价1. 过程性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包括学习态度、练习情况等,及时给予反馈和指导。
2. 结果性评价:以学生的书法作品为评价依据,评估学生对“金石为开”四个字书写方法和技巧的掌握程度。
3. 学生自评与互评:鼓励学生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提高学生的自我认知能力和审美能力。
七、教学时间安排1. 导入:5分钟2. 新课内容学习:15分钟3. 练习环节:20分钟4. 展示与评价:10分钟5. 总结与拓展:5分钟八、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包括金石文化的相关资料、书法作品的展示等。
2. 书法练习用品:毛笔、墨水、宣纸等。
3. 学生用品:毛笔、墨水、宣纸等。
人美版五年级书法下册《第5课 山字头》教学设计

人美版五年级书法下册《第5课山字头》教学设计一、课程背景分析本课程为人美版五年级书法下册第五课,教学内容为“山字头”,是初探书法世界的第一步,也是进入书法世界的第一次尝试。
本课程主要是为学生提供基础知识和技能,让他们了解“山”的结构、笔画和特点,以及如何书写“山”字。
二、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了解“山”的结构和特点•掌握“山”的四种写法•理解并掌握“起笔、用笔、收笔”的书写规范技能目标•能够正确且熟练地书写“山”字•能够综合运用所学技能,规范地书写单字三、教学策略•问题导学:通过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和疑问进行启发式帮助,引导学生主动思考,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视听教学:利用视频、图片等多种媒介呈现知识点,使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课程内容;•实践训练:在讲解书写规范的同时,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正确的书写习惯。
四、教学过程导入环节•通过展示一些形状类似“山”的图片,引导学生发现“山”在周围环境中的存在,进而引入“山”字。
学习环节1.讲解“山”的结构及相关笔画。
2.视频呈现四种“山”的写法,并进行解释说明。
3.练习“山”的四种写法。
4.实践训练,细心校正学生的书写规范,提高书写技巧。
总结环节•总结本节课学习的知识点,概括自己的学习心得。
五、教学评估评价标准•规范书写,字形工整;•笔画连贯,结构对称;•笔画饱满、清晰、有力。
提供的评价工具•学生自评;•小组评价;•教师评价。
评估方案教师从以上三个角度对课堂表现优秀的学生进行表扬和奖励,同时对表现一般和较差的学生进行指导和加强实践训练。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在于让学生了解“山”字的笔画组成和书写技巧,整节课的教学方式丰富多样,但还需要再加强多样性,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乐学书法。
同时,针对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策略,在教学过程中多听取学生的反馈意见,及时调整和改进教学方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美版书法五年级下册第一课《京字头》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掌握京字头形态特征及其写法.练习书写含有京字头的汉字.2.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养成规范的书法课堂常规.3.进一步激发学生的书写兴趣,培养学生对中华文化热爱之情.教学重点:掌握京字头的形态和书写要领.教学难点:掌握的笔画京字头两个笔画间的组合特点和第一笔点的变化写法.教学过程:1.组织教学:(1)学生读课堂小知识. 课堂小知识:上课时,用品齐,安静听,仔细看,勤练习,比进步,爱整洁,讲文明.(2)师检查学生书写材料准备情况,表扬准备充分的小组.(3)学习《书法歌》,巡视学生坐姿.《书法歌》头要正,背挺直,肩放平,脚平放,三个一,手中空,学书法,写好字,中华文化传下去!2.探究新知:(1)书法家勤练小故事引入.(课件出示全班阅读)(2)学习京字头的写法.第一.原碑“京”字,认真观察外轮廓是三角形.第二.认真分析米字格中的京字.在米字格里,京字头如何占位,第一笔点的变化写法.第三.教师示范.强调行笔过程:起笔----行笔----收笔.提醒笔画的安排.分析点的特点、横画的特点.点和横是如何组合的.第四.学生练习京字头.完成书上第二页描红练习.3.课间写字操4.书写实践活动:第一.观察分析第二页例字.临摹第三页例字.教师注意巡视指导.第二.在作业纸上进行临摹书写练习.5.展示与评价活动:(1)比一比.(自评与互评)(2)展示较好的作品,拍照.(以备发学生家长微信群交流)6. 书法欣赏活动:7. 趣味笔墨游戏活动:8.总结整理活动:(1)总结这节课的收获.(2)齐读《从小学书法》儿歌.(3)收拾整理书写材料.第二课《宝盖头》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掌握宝盖头的写法.练习书写含有宝盖头的汉字.2.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养成规范的书法课堂常规.3.进一步激发学生的书写兴趣,培养学生对中华文化热爱之情.教学重点:掌握宝盖头的形态和书写要领.教学难点:掌握宝盖头三个笔画的组合特点.教学过程:1.组织教学:(1)学生拍手读课堂小知识.(2)师检查学生书写材料准备情况,表扬准备充分的小组.(3)学习《书法歌》,巡视学生坐姿.2.探究新知:(1)书法家勤练小故事引入.(2)学习宝盖头的写法.第一、原碑“宇”字,认真观察宝盖头的特点.第二、认真分析米字格中的宇字.第三、教师示范宝盖头的写法.强调行笔过程:起笔----行笔----收笔.第四、学生在书上练习写宝盖头.3.课间写字操:4.书写实践活动:观察分析第6页例字.临摹例字.教师注意巡视指导.5.展示与评价活动:(1)比一比.(自评与互评)(2)展示较好的作品,拍照.(以备发学生家长微信群交流)6. 书法欣赏活动.7. 趣味笔墨游戏活动:8.总结整理活动:(1)总结这节课的收获.(2)齐读《从小学书法》儿歌.(3)收拾整理书写材料.第三课《雨字头》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掌握雨字头的写法.练习书写含有雨字头的汉字.2.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养成规范的书法课堂常规.3.进一步激发学生的书写兴趣,培养学生对中华文化热爱之情.教学重点:掌握雨字头的形态和书写要领.教学难点:掌握雨字头笔画组合要领.教学过程:1.组织教学:(1)学生拍手读课堂小知识.(2)师检查学生书写材料准备情况,表扬准备充分的小组.(3)齐背《书法歌》,巡视学生坐姿.2.探究新知:(1)书法家勤练小故事引入.(2)学习雨字头的写法.第一、原碑“云”字,认真观察字头形态.(外轮廓呈不规则的五边形)第二、认真分析米字格中的云字.雨字头和云部的相对位置.第三、教师示范.示范写雨字头,示范写云字.第四、学生练习雨字头旁.在书法用纸上练习10次,完成书上第八页描红.3.课间写字操:4.书写实践活动:观察分析第9页例字,书上临摹云、霞、霄.教师注意巡视指导.在作业纸上进行临摹活动.5.展示与评价活动:6. 书法欣赏活动.7. 趣味笔墨游戏活动:8.总结整理活动:教学反思:第四课《小字头》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掌握小字头的形态特点及写法.2.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养成规范的书法课堂常规.3.进一步激发学生的书写兴趣,培养学生对中华文化热爱之情.教学重点:掌握小字头的形态特点和书写要领.教学难点:掌握小字头笔画的组合特点.教学过程:1.组织教学:(1)学生拍手读课堂小知识.(2)师检查学生书写材料准备情况,表扬准备充分的小组.(3)齐背《书法歌》,巡视学生坐姿.2.探究新知:(1)书法家勤练小故事引入.(2)学习小字头的写法.原碑文“光”字,认真观察.起笔竖的写法,左挑右撇的呼应.米字格“光”字,认真分析,三个笔画之间的距离.教师示范小字头写法.学生在12页临摹练习写小字头.3.课间写字操:4.书写实践活动:(1)观察分析13页例字,光、赏、当.(2)在书上临摹13页例字.(3)作业练习临摹例字.5.展示与评价活动:(1)比一比.(自评与互评)(2)展示较好的作品,拍照.(以备发学生家长微信群交流)6. 书法欣赏活动.7. 趣味笔墨游戏活动:8.总结整理活动:(1)总结这节课的收获.(2)齐读《从小学书法》儿歌.(3)收拾整理书写材料.教学反思:第五课《山字头》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掌握山字头形态特点及写法.2.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养成规范的书法课堂常规.3.进一步激发学生的书写兴趣,培养学生对中华文化热爱之情.教学重点:掌握山字头的写法.教学难点:掌握山字头中各笔画的组合特点.教学过程:1.组织教学:(1)学生拍手读课堂小知识.(2)师检查学生书写材料准备情况,表扬准备充分的小组.(3)齐背《书法歌》,巡视学生坐姿.2.探究新知:(1)作品欣赏引入.(2)学习山字头写法.原碑文“崇”字,米字格“崇”字,观察分析山字头写法.山字头由几个笔画组成?山字头的外轮廓呈五边形.教师示范写山字头.学生在书法用纸上练习10次,完成15页描红.3.课间写字操:4.书写实践活动:(1)观察分析16页例字.在书上临摹例字.(2)作业临摹例字.教师注意巡视指导.5.展示与评价活动:(1)比一比.(自评与互评)(2)展示较好的作品拍照.(以备发学生家长微信群交流)6. 书法欣赏活动.7. 趣味笔墨游戏活动:8.总结整理活动:(1)总结这节课的收获.表扬进步大的学生.(2)齐读《从小学书法》儿歌.(3)收拾整理书写材料.教学反思:第六课《羊字头》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掌握羊字头形态特点及写法.2.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养成规范的书法课堂常规.3.进一步提升学生的欣赏和书写能力,培养学生对中华文化热爱之情.教学重点:掌握羊字头的形态特点和书写要领.比较羊字头与羊字的区别.教学难点:掌握羊字头各笔画的组合特点.教学过程:1.组织教学:(1)学生拍手读课堂小知识.(2)师检查学生书写材料准备情况,表扬准备充分的小组.(3)齐背《书法歌》,巡视学生坐姿.2.探究新知:(1)作品欣赏引入.(2)学习羊字头写法.原碑文“盖”字,米字格“盖”字,观察羊字头写法.羊字头与羊字的区别.羊字头的外轮廓呈平行四边形,比较规整.各笔画的组合特点.教师示范羊字头写法.学生在书法用纸上练习10次,完成18描红.3.课间写字操:4.书写实践活动:(1)观察分析19页例字.在书上临摹例字.(2)在作业纸上临摹例字.(3)教师注意巡视指导.5.展示与评价活动:(1)比一比.(自评与互评)(2)展示较好的作品拍照.(以备发学生家长微信群交流)6. 书法欣赏活动.7. 趣味笔墨游戏活动:8.总结整理活动:(1)总结这节课的收获.表扬进步大的学生.(2)齐读《从小学书法》儿歌.(3)收拾整理书写材料.教学反思:第七课《人字头》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掌握人字头的形态特点及写法.2.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养成规范的书法课堂常规.3.进一步提升学生的欣赏和书写能力,培养学生对中华文化热爱之情.教学重点:掌握人字头形态特点和书写要领.教学难点:掌握人字头各笔画的组合特点.教学过程:1.组织教学:(1)学生拍手读课堂小知识.(2)师检查学生书写材料准备情况,表扬准备充分的小组.(3)齐背《书法歌》,巡视学生坐姿.2.探究新知:(1)作品欣赏引入.(2)学习人字头写法.原碑文“今”字,米字格“今”字,观察分析人字头写法.人字头由撇捺两个笔画组成,外轮廓呈三角形,整体略向左倾斜.教师示范写人字头.学生在书法用纸上练习10次,完成23页描红.3.课间写字操:4.书写实践活动:观察分析24页例字.在书上临摹例字.完成作业临摹例字.教师注意巡视,纠正书写姿势,个别指导.5.展示与评价活动:(1)比一比.(自评与互评)(2)展示较好的作品拍照.(以备发学生家长微信群交流)6. 书法欣赏活动.7. 趣味笔墨游戏活动:8.总结整理活动:(1)总结这节课的收获.表扬进步大的学生.(2)齐读《从小学书法》儿歌.(3)收拾整理书写材料.教学反思:第八课《春字头》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掌握春字头的形态特点及写法.2.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养成规范的书法课堂常规.3.进一步提升学生的欣赏和书写能力,培养学生对中华文化热爱之情.教学重点:掌握春字头的形态特点和书写要领.教学难点:掌握春字头各笔画之间的组合特点.教学过程:1.组织教学:(1)学生拍手读课堂小知识.(2)师检查学生书写材料准备情况,表扬准备充分的小组.(3)齐背《书法歌》,巡视学生坐姿.2.探究新知:(1)作品欣赏引入.(2)学习春字头写法.原碑文“奉”字,米字格“奉”字,观察分析春字头写法.春字头由三横、撇、捺五个笔画组成.外轮廓呈梯形.笔画的组合特点.教师示范春字头写法.学生在书法用纸上练习10次,完成26描红.3.课间写字操:4.书写实践活动:(1)观察分析27页例字(奉、泰、蠢).学生在书上临摹例字.(2)作业临摹练习.(3)教师注意巡视指导.5.展示与评价活动:(1)比一比.(自评与互评)(2)展示较好的作品拍照.(以备发学生家长微信群交流)6. 趣味笔墨游戏活动:7.总结整理活动:(1)总结这节课的收获.表扬进步大的学生.(2)收拾整理书写材料.教学反思:第九课《草字头》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掌握草字头的形态特点及写法.2.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养成规范的书法课堂常规.3.进一步提升学生的欣赏和书写能力,培养学生对中华文化热爱之情.教学重点:掌握草字头的形态特点和书写要领.教学难点:掌握草字头各笔画之间的组合特点.教学过程:1.组织教学:(1)学生拍手读课堂小知识.(2)师检查学生书写材料准备情况,表扬准备充分的小组.(3)齐背《书法歌》,巡视学生坐姿.2.探究新知:(1)作品欣赏引入.(2)学习草字头写法.原碑文“万”字,米字格“万”字,观察分析学习草字头写法.草字头由横竖横撇四个笔画组成,分为左右两部分.外轮廓呈不规则的五边形.教师示范草字头写法,讲解要领.学生在书法用纸上练习10次,完成34页描红.3.课间写字操:4.书写实践活动:(1)观察分析35页例字,(万、籍、茅).学生完成书上临摹.(2)学生进行作业临摹例字.(3)教师注意巡视,进行个别指导.5.展示与评价活动:(1)自评与互评.(2)展示较好的作品,拍照.(以备发学生家长微信群交流)6. 趣味笔墨游戏活动:练习散锋用笔.画流水、波纹.7.总结整理活动:(1)总结这节课的收获.表扬进步大的学生.(2)收拾整理书写材料.教学反思:第十课《广字旁》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掌握广字旁形态特点及写法.2.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养成规范的书法课堂常规.3.进一步提升学生的欣赏和书写能力,培养学生对中华文化热爱之情.教学重点:掌握广字旁形态特点和书写要领.教学难点:掌握广字旁各笔画之间的组合特点.教学过程:1.组织教学:(1)学生拍手读课堂小知识.(2)师检查学生书写材料准备情况,表扬准备充分的小组.(3)齐背《书法歌》,巡视学生坐姿.2.探究新知:(1)作品欣赏引入.(2)学习广字旁写法.原碑文“廊”字,米字格“廊”字,观察分析,学习广字旁写法.广字旁由点、横、撇三个笔画组成.外轮廓呈三角形.教师示范广字旁写法,讲解几个笔画的组合特点.学生在书法用纸上练习10次,完成书上37页描红.3.课间写字操:4.书写实践活动:(1)观察分析38页例字.(廊、庶、靡)学生在书上临摹例字.(2)学生完成临摹作业.(3)教师注意巡视,进行个别指导.5.展示与评价活动:(1)自评与互评.(2)展示较好的作品,拍照.(以备发学生家长微信群交流)6. 趣味笔墨游戏活动:画荷叶.添画荷花花苞.7.总结整理活动:(1)总结这节课的收获.表扬进步大的学生.(2)收拾整理书写材料.教学反思:第十一课《尸字旁》教学设计峨眉山市黄湾小学熊燕芳教学目标:1.掌握尸字旁的形态特点及写法.2.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养成规范的书法课堂常规.3.进一步提升学生的欣赏和书写能力,培养学生对中华文化热爱之情.教学重点:掌握尸字旁的形态特点和书写要领.教学难点:掌握尸字旁各笔画的组合特点.教学过程:1.组织教学:(1)学生拍手读课堂小知识.(2)师检查学生书写材料准备情况,表扬准备充分的小组.(3)齐背《书法歌》,巡视学生坐姿.2.探究新知:(1)作品欣赏引入.(2)学习尸字旁写法.原碑文“屋”字,米字格“屋”字,观察分析,学习尸字旁写法.尸字旁由横折、横、撇三个笔画组成.外轮廓呈三角形.教师示范尸字旁写法,讲解笔画组合特点.学生在书法用纸上练习10次,完成40页书上描红.3.课间写字操:4.书写实践活动:观察分析41页例字.(屋、居、屡)学生在书上临摹例字.学生完成临摹书写作业.教师注意巡视,进行个别指导.5.展示与评价活动:(1)自评与互评.(2)展示较好的作品,拍照.(以备发学生家长微信群交流)6. 趣味笔墨游戏活动:7.总结整理活动:(1)总结这节课的收获.表扬进步大的学生.(2)收拾整理书写材料.教学反思:第十二课《秃宝盖》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掌握秃宝盖形态特点及写法.2.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养成规范的书法课堂常规.3.进一步提升学生的欣赏和书写能力,培养学生对中华文化热爱之情.教学重点:掌握秃宝盖的形态特点和书写要领.教学难点:掌握秃宝盖两个笔画的组合特点.教学过程:1.组织教学:(1)学生拍手读课堂小知识.(2)师检查学生书写材料准备情况,表扬准备充分的小组.(3)齐背《书法歌》,巡视学生坐姿.2.探究新知:(1)作品欣赏引入.(2)学习秃宝盖写法.原碑文“冠”字,米字格“冠”字,观察分析,学习秃宝盖写法.秃宝盖由点、横钩组成.外轮廓近似侧放的梯形.教师示范秃宝盖写法,讲解两个笔画的组合特点.学生在书法用纸上练习10次,完成44页描红.3.课间写字操:4.书写实践活动:观察分析45页例字.(冠、军、宜)学生完成书上临摹.学生完成临摹作业.教师注意巡视,进行个别指导.5.展示与评价活动:(1)自评与互评.(2)展示较好的作品,拍照.(以备发学生家长微信群交流)6. 趣味笔墨游戏活动:随意想象画.7.总结整理活动:(1)总结这节课的收获.表扬进步大的学生.(2)收拾整理书写材料.教学反思:第十三课《口字头》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掌握口字头的形态特点及写法.2.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养成规范的书法课堂常规.3.进一步提升学生的欣赏和书写能力,培养学生对中华文化热爱之情.教学重点:掌握口字头的形态特点和书写要领.教学难点:掌握口字头笔画组合规律.教学过程:1.组织教学:(1)学生拍手读课堂小知识.(2)师检查学生书写材料准备情况,表扬准备充分的小组.(3)齐背《书法歌》,巡视学生坐姿.2.探究新知:(1)教师作品欣赏引入.(2)学习口字头写法.原碑文“足”字,米字格“足”字,观察分析,学习口字头写法.口字头由竖、横折、横三个笔画组成,外轮廓呈倒放的梯形.教师示范口字头写法,讲解笔画组合特点..学生练习口字头写法.在书法用纸上练习10次,完成47页描红.3.课间写字操:4.书写实践活动:观察分析48页例字.(足、呈、品)学生临摹48页例字.学生完成临摹作业.教师注意巡视,进行个别指导.5.展示与评价活动:(1)自评与互评.(2)展示较好的作品,拍照.(以备发学生家长微信群交流)6. 趣味笔墨游戏活动:随意想象画.7.总结整理活动:(1)总结这节课的收获.表扬进步大的学生.(2)收拾整理书写材料.教学反思:第十四课《日字头》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掌握日字头的形态特点及写法.2.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养成规范的书法课堂常规.3.进一步提升学生的欣赏和书写能力,培养学生对中华文化热爱之情.教学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