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数学解题能力的培养【开题报告】
中学数学中的一些解题思想和方法的研究开题报告

中学数学中的一些解题思想和方法的研究开题报告开题报告中学数学中的一些解题思想和方法的研究一、选题的背景、意义(一)选题的背景数学,由于其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卓越的智力价值和深刻的文化价值,因此在基础教育中占有特殊重要的地位。
在中学的数学教育中,主导的内容不是那些正在发展中的现代数学分支,而是在人类文化宝库中业已形成的数学思想、知识和方法。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数学活动主要是提出问题和解题,而在数学教育活动中,“解题”更是最基本的活动形式。
无论是学生的数学概念的形成、数学命题的掌握、数学方法和技能技巧的获得,还是学生智力的培养和发展,都必须通过“解题”。
数学的历史不只是一些新概念和新定理的简单堆砌,它还包括着数学思想和方法的积淀、发展和演进。
历史上的数学家不仅提出了许多深刻的数学思想,而且创造了许多新颖的数学解题方法。
数学思想是人们在长期的数学活动中提练出的高层次的观念性思维形式, 是对数学知识和方法的本质的认识, 它是数学科学和数学学科固有的数学灵魂; 数学方法, 是分析解决问题和实现数学思想的操作手段和工具, 是数学思想的具体化反映. 运用数学方法解决问题的过程就是感性认识不断积累的过程, 当这种积累达到一定程度时, 就会产生飞跃, 从而上升为数学思想. 数学思想对数学方法起着指导作用. 因此, 人们通常将数学思想方法看成一个整体概念。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数学的解题方法是随着对数学对象的研究的深入而发展起来的。
中学数学中常用的几种解题方法有:配方法、因式分解法、换元法、待定系数法、构造法、反证法、数形结合法、化归法及客观性题目的解题方法。
其中文献[1]到文献[11]论述了中学数学中这些常用的几种解题方法。
早在20世纪30年代起,G?波利亚就致力于运用方法论模式切实提高美国的数学水平的研究,波利亚从数学的角度,从解题方法的角度对数学思想方法进行论述。
他从事数学方法论研究数十载,他的3部经典著作《怎样解题》《数学的发现》《数学与猜想》是在方法论领域的代表著作,这3部著作被学术界称为姊妹篇,在美国曾经风靡一时,受到广泛的欢迎和推崇。
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解题能力的培养研究

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解题能力的培养研究摘要:初中的数学都比较抽象,而且学生在学习时也是比较困难,如果老师一直以传统的教学方式对学生进行教学,学生只会觉得很乏味,并且对数学课堂失去兴趣。
数学解题能力不仅考察了学生对技巧的掌握,对学生也是一种综合能力的考察与分析,引导学生利用活跃性的解题思维进行分析,借助多元化的方式培养自身能力。
关键词:初中数学;解题能力;培养策略一、现阶段初中数学解题技巧教学面临的主要问题通常情况下,许多初中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期间,更为关注对数学知识理论、数学概念的传授,学生一般会采取死记硬背的方式记忆这些数学知识。
在进行解题教学期间,教师会要求学生反复练习经典例题,并耗费大量的时间讲解与分析例题,保证学生能够对相应类型的解题路径有清晰的了解与把握。
然而,此种教育教学模式的应用会导致学生的思维僵化,引发学生对数学解题学习的畏难情绪。
如果相似的题目产生了一些变动,由于学生在思想与认知方面存在固化问题,无法尽快对其中的解题技巧与方式进行调节。
除此以外,一些教师为了提高课堂教学的活跃性,通常会耗费许多时间来展示数学资料,却并未将数学解题重点部分凸显出来,极易导致初中数学解题教学停留于表面。
许多教师在开展解题教学工作期间,经常会将教学大纲与自己的教学经验作为依据,在设计解题练习环节以及解题活动的过程中毫无新意可言,并且一些教师没有对学生所处层次的差异性进行充分考量,向学生传授的解题技巧也较为单调,难以提高学生的数学解题思维能力,难以激发学生的个人潜能,致使学生在数学解题方面存在两级分化问题。
二、策略1.建立师生良好关系,加强方式互动传统的数学解题教学课堂中,教师是权威的主导者,学生是被动的听从者。
学生和教师之间并没有进行相应的反思活动,教师无法准确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学习疑惑,既帮助学生找准反思的点和反思问题的解答。
因此,在学生数学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有意识的培养与学生之间的亲密关系,让学生敢于直接向教师进行反思并且乐于进行反思互动。
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解题能力

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解题能力
发展学生解题能力,一直都是数学教学活动的重要内容。
在初中数学课堂上,教师应
充分发挥教学资源,有针对性的指导学生运用知识技能来解决实际问题,发展学生的解题
能力。
首先,要科学设计课堂教学内容,使学生从简单的问题开始,慢慢进入有挑战性的问题,从容应变。
在针对类型问题的训练中,可以使用不断变化的参数,来挑战学生的解题
能力,让学生熟悉各种数学题型,养成解题习惯和正确思维方式。
其次,可以安排一些实际问题的解决,增强学生的积极性。
例如,在推导公式的练习中,可以安排学生使用已学过的知识为家庭实施消费支出的经济规划,从而加强对经济规划、数学思维等知识的学习,开阔学生的视野。
同时,教师还可以根据一种难度而设计不同形式的试题,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比如,根据实际问题,分析其解题思路,安排出带简单改动的多种形式的试题。
在这些试题的解
决过程中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独立思考能力,还可以提高对新知识的学习能力。
总之,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要想发展学生解题能力,必须科学的设计课堂教学内容,并
结合生活实际让学生更好地了解数学知识,让他们更深入地理解问题,采用不同形式的试
题引导学生,让学生运用推理、归纳、计算等能力综合解决问题,从而有效地发展学生解
题能力。
培养高中生的数学应用能力的开题报告

培养高中生的数学应用能力的开题报告
一、选题背景与意义
随着现代科技的高速发展,数学作为一门科学的基础学科,也扮演
着不可或缺的角色。
数学应用能力是衡量一个学生数学能力的重要指标,也是衡量现代人素质的重要标志之一。
但是,高中阶段的数学教育普遍
存在着“应试导向、知识掌握不牢固、缺乏实际应用”的问题,导致学
生在面对实际问题时无法进行有效的数学建模和解决问题。
因此,本研
究旨在探索培养高中生数学应用能力的方法,从而提高他们应对实际问
题的能力。
二、研究内容与方法
本研究以高二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和实际操作相结合的
研究方法,主要研究内容包括:
1.探究高中数学应用能力的内涵和特点;
2.分析当前高中数学教育存在的问题和原因;
3.调查高中生数学应用能力的现状和影响因素;
4.介绍如何通过科学、生动、实际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来提高高
中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5.对培养高中生数学应用能力的方法进行实践运用,并比较其效果。
三、预期目标
本研究旨在通过以上内容,达到以下预期目标:
1.全面了解高中生数学应用能力的特点和现状;
2.查明当前高中数学教育存在的问题和原因;
3.找到实际操作可行的培养高中生数学应用能力的有效方法;
4.为进一步推行科学、实用的数学教育提供借鉴和参考。
四、结语
本研究通过对高中生数学应用能力的培养,旨在提高学生们具体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同时,也探索了一条新的数学教育发展道路,并对实际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做出了有益的探索。
希望本研究能够为解决高中数学教育存在的问题和推进数学教育改革提供借鉴,并达到所期望的效果。
浅析初中数学解题能力的有效培养

浅析初中数学解题能力的有效培养初中数学是学生数学学习的重要阶段,也是培养学生数学解题能力的重要时期。
初中数学解题能力的培养不仅对于学生的学业成绩具有重要的影响,而且对于学生的终身发展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以下从几个方面探讨如何有效地培养初中数学解题能力。
一、基础知识的掌握数学解题是建立在对知识点的掌握上的。
学生应当先学习掌握数学基础知识,特别是基本概念、公式和定理。
理解概念,弄清定义,掌握公式,学好定理,才能在解题中得心应手。
同时,基础知识的掌握也需要注意巩固和复习,以避免遗忘。
二、思维能力的锤炼学生在解题时需要通过思考和分析问题,找出问题所在,创造性地想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思路,最后将问题解决。
为培养学生的数学解题能力,需要锤炼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可以通过积极思考、探究、思维导图、思维训练等方法来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水平。
三、解题方法的训练学会运用不同的方法和思路解题,是提高解题能力的重要前提。
解题方法是根据数学知识和问题任务要求得出的,学生需要通过积累、比较和归纳等方法,逐步掌握应对不同类型题目的方法和技巧。
通过大量练习和不同类型题的解法分析,可以提高学生的解题效率和质量。
四、实践能力的提升学生需要将所学的知识在实际问题中应用和运用,通过实践锻炼和提升实践能力。
所以,在日常练习中,学生应该多接触实际问题,探索实际生活中的数学应用,比如测量、统计、分析等,从中提高自己的解题能力。
总之,初中数学解题能力的有效培养需要普及、全面、灵活、针对性强的策略,需要注重学生的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培养,同时也需要注重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更新和创新。
只有这样,才能为学生的数学学习和终身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
中学数学解题反思能力的培养及研究的开题报告

中学数学解题反思能力的培养及研究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中学数学作为基础学科,对于学生的学习能力与素质的提升起着重要作用。
其中,解题反思能力是中学数学教育的核心内容之一,能够帮助学生从问题解决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因此,对于中学数学解题反思能力的培养,一直是中学数学教育重要的研究方向。
二、研究目的本次研究旨在探究中学数学解题反思能力的培养及其对学生学业成绩的影响。
具体目标包括:1. 分析中学数学解题反思能力的概念和特点;2. 探究中学数学解题反思能力的培养方法和对学生学习的促进作用;3. 通过实证研究,验证中学数学解题反思能力的培养方法对学生学习成绩的影响。
三、研究内容本次研究将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 中学数学解题反思能力的概念和特点;2. 中学数学解题反思能力的培养方法;3. 中学数学解题反思能力对学生学习的影响;4. 实证研究:以某中学初二数学为例,通过对两个班级的测试数据进行对比,验证中学数学解题反思能力的培养方法对学生学习成绩的影响。
四、研究方法本研究将采用实证研究方法。
具体方法包括:1. 获取原始数据:通过对一所中学的初二2班和初二3班进行测试,获取两班学生在数学考试中的成绩数据;2. 实施干预:对初二2班进行中学数学解题反思能力的培养干预;3. 收集数据:对干预前后两班学生进行测试,获取两班学生在数学考试中的成绩数据;4. 分析数据:对两班学生的测试成绩进行比较分析,验证中学数学解题反思能力的培养方法对学生学习成绩的影响。
五、预期成果1. 探究中学数学解题反思能力的培养方法;2. 研究中学数学解题反思能力对学生学习成绩的影响;3. 建立中学数学解题反思能力的培养模型;4. 为学生中学数学教育提供参考。
初中数学课题研究开题报告(合集5篇)

初中数学课题研究开题报告(合集5篇)篇1:初中数学课题研究开题报告初中数学课题研究开题报告课题名称:影响学生初中数学学习效率因素的实证研究一、开题活动简况(开题时间、地点、评议专家、参与人员等)开题时间:20xx年1月地点:xx省高邑县教育局教研室课题组成员:宋素杰:课题总负责人,县教育局教研室初中数学教研员,中学高级教师董建华:中学高级教师张立霞:中学一级教师张丽红:中学一级教师张伟娜:中学二级教师袁西粉:中学二级教师二、开题报告要点(题目、内容、方法、组织、分工、进度、经费分配、预期成果等,限5000字,可加页)(一)课题名称:影响学生初中数学学习效率因素的实证研究(二)课题研究内容:1.学生学习态度、动机的培养,使学生形成可持续发展的学习内驱力2.学生元认知水平的提高3.让学生掌握数学学科的自学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4.总结出适合本学科特点的高效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应用推广于教学实践,撰写论文和研究报告(三)课题研究的方法1.调查研究法。
通过调查,了解影响学生初中数学学习效率的因素,以便对研究方案的实施提供依据和进行动态调整。
主要采用谈话、问卷调查等形式进行。
2.文献研究法。
在课题研究准备阶段,搜集、鉴别、整理相关文献,了解同类课题研究的现状,为本课题研究提供借鉴,为创新性研究奠定基础。
学习相关教育教学理论与科研方法,制定研究方案。
在研究过程中,还要进一步注意文献资料的积累、总结,坚持以先进的理念指导实践,以创造性的实践丰富理论的内涵。
3.行动研究法。
针对影响学生初中数学学习效率的不同因素,制定相应对策,在教学上运用,观察效果,并根据反馈,调整对策,继续深入研究。
4.经验总结法。
在课题总结阶段采取的主要研究方法,根据教学实践活动中所提供的事实,分析、挖掘现有的经验材料,并使之上升到教育理论的高度,以便更好地指导新的`教育实践活动。
(四)课题的组织和分工1.小组成员加强理论学习,提高自身素养,积极组织学习国内外新的教学理念,教育理论知识,不断充实壮大自己。
浅谈中学生数学解题能力的培养

浅谈中学生数学解题能力的培养1. 引言1.1 中学生数学解题能力的重要性中学生数学解题能力的重要性在现代社会中显得格外突出。
数学作为一门基础科学,是培养学生逻辑思维、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工具。
而数学解题能力,则是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关键所在。
具备良好的数学解题能力,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在数学学科上取得更好的成绩,更可以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和分析能力,为日后继续深造和从事相关领域的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中学生数学解题能力的重要性还体现在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上。
数学解题能力的培养过程中,学生需要不断思考、探究和总结,这种学习方式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
在现代社会中,知识更新速度快,学习能力成为评价一个人终身发展的关键因素。
因此,培养中学生良好的数学解题能力,不仅有助于他们在学业上取得成功,更能帮助他们面对未来的挑战,实现自身的终身发展目标。
1.2 数学解题能力的培养意义数学解题能力的培养意义在中学阶段尤为重要。
首先,数学解题能力的培养可以帮助学生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这是解决数学问题的基础。
通过解题过程,学生可以在不断思考和探索中学会分析问题、提炼问题的本质,并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其次,数学解题能力的培养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解题过程中,学生需要进行计算、推理和证明,这些能力可以在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中得到应用。
此外,数学解题能力的培养还能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热爱,促使他们建立对数学的自信心,提高学习动力。
因此,中学生数学解题能力的培养对于学生未来的学习和职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只有通过解题能力的培养,学生才能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中脱颖而出,实现个人的终身发展。
因此,教师和家长需要共同努力,重视中学生数学解题能力的培养。
2. 正文2.1 培养中学生良好的数学思维培养中学生良好的数学思维是解题能力培养的重要方面之一。
数学思维是指学生在解决数学问题时所具备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数学与应用数学
中学数学解题能力的培养
一、选题的背景与意义
数学是科学和技术的基础,在信息社会中,数学为商业、财政、健康和国防做出贡献,为学生打开职业之门,使人们能够做出充分依据的决定。
数学在应用方面更是突飞猛进的,随着计算机和网络的普遍使用,IT产业蓬勃兴起,当今世界已开始步入数字化时代,数学成为各个领域普遍使用的重要工具,数学技术已成为当代最重要的技术手段之一。
当代数学所处理的是普遍存在的各种信息(包含数据信息和可以数据化的信息),是自然现象、人类行为、社会系统中的数学模型。
从飞机制造中的计算机模拟设计,到医疗诊断中的CT与核磁共振扫描技术;从经济规划中的投入/产出模型,到现代军事中的高技术信息战;从遗传学中的DNA解码;到石油勘探中的小波法矿藏定位……在现代生活的各个领域中,数学都发挥着前所未有的巨大威力。
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数学的思考。
数学能力的培养重在数学问题的解决能力。
美国数学家哈尔莫斯认为,问题是数学的心脏,他说:“数学家存在的主要理由就是解问题,因此,数学的真正的组成部分是问题和解。
”数学历史的发展一再印证了“问题是数学的心脏”。
尤其是在1900年,当希尔伯特在巴黎国际数学家代表大会上发表了《数学问题》的著名演讲之后,数学问题更加成为激励数学家推进数学发展的一种原动力。
希尔伯特在他的演讲中说:“只要一门科学分支能提出大量的问题,它就充满着生命力;而问题缺乏则预示着独立发展的衰亡或中止。
正如人类的每项事业都追求着确定的目标一样,数学研究也需要自己的问题。
”不仅对于数学科学,而且对于学校数学来说,问题也是它的心脏。
波利亚有过一名脍炙人口的名言:“掌握数学就是意味着善于解题”。
我国自建国以来,在各个时期的中学数学教学大纲中一直强调要加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训练和培养,而关于数学的基本技能的界定,一直有不同的看法,笔者认为,对于数学基本技能的界定,比较科学的说法是:按照一定的程序与步骤进行运算、推理、处理数据、画图、绘制图表等。
可见,解题能力是数学基本技能的一种体现。
总之,数学技能的训练和能力的培养离不开解题。
解题是使学生牢固掌握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必要途径,也是检验知识、运用知识的基本形式。
有效地培养数学解
题能力,有助于独立的有创造性的认识活动,也可以促进数学能力的发展。
二、研究的基本内容与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研究的基本内容如下:
1、数学解题能力概述
2、培养数学解题能力的价值
3、培养数学解题能力的有效途径
4、总结
解决的主要问题是:
首先,通过这个课题的研究引起数学教师对学生数学解题能力培养的重视;再者,使教师在平时教学中重视抓好中学生数学解题能力的基本知识,从而奠定解题能力的的基础;最后,通过强调解题的思维过程以及有效的训练,提出培养中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关键点,从而获得在实际数学教学活动中培养数学解题能力的有效措施,进而达到教师教学效果的提高及学生数学能力的提高。
三、研究的方法与技术路线:
1、通过阅览室查阅各种相关文献资料
2、通过图书馆借阅相关书籍
3、通过网络平台查找各种资料
4、向指导老师请教,得到老师的支持和帮助
5、通过实例对观点进行进一步的阐述
四、研究的总体安排与进度:
2010.12.15:提交文献综述。
2010.12.10—210.12.16:提交开题报告,提交外文翻译。
2010.12.20: 准备开题,开题论证
2011.4.4:提交毕业论文。
2011.4.5-2011.4.29:完成毕业论文的修改与完善。
2011年5月1日前:准备毕业论文答辩及正式答辩。
主要参考文献:
(1)G.波利亚(涂泓、冯承天译).《怎样解题》.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7.5版(2)冯大超《刍议对学生数学解题能力的培养》.陕西教育2009.1-2期
(3)张可法.初中数学解题研究[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4)吕佐良,张雄.怎样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J].数学教学通讯,1998,(4).
(5)蔺琳.培养学生数学解题能力的教学途径[A] 辽宁师专学报.第7卷第2期,2005.0 4
(6)周学海.数学教育学概论[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
(7)薛海霞《浅谈如何提高初中生的数学解题能力》江苏省如皋市郭园中心初中.2010年.第1期
(8)田林必《提高学生数学解题能力的最佳途径——“解后思”》.数学教学通讯.200 4年9月.总第202期
(9)杨永清.《把好“3关”提升数学解题能力》.高中数理化(高一).
(10)杨骞.数学教育中的索质教育研究[J].中学数学教学参考,1998(7).25—27 (11)Peter J. Alter, Amanda Wyrick, E. Todd Brown, AND Amy Lingo.Improving Mathematics Problem Solving Skills for Students With Challenging Behavior [D].University of Louisville.
(12)Paul Lau Ngee Kiong, Hwa Tee Yong & Lau Sie Hoe.MATHEMATICS PROBLEM S OLVING OF FORM FOUR STUDENTS [D].Proceedings of the Redesigning Pedagogy: C ulture, Knowledge and Understanding Conference, Singapore, May 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