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资源时空分布4行为水平-秦皇岛经济技术开发区第二中学
运用资料说出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特点及其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例1

⑴ 整体分析课标,把握教学关键
①了解学科课程设置的背景,把握课程的基本理念,明确课
程目标。
② 把握课程整体结构,明确每节课在本章甚至全部知识体
系中的地位,认清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③ 理解学习内容在知识与能力方面的要求,关注知识与能
力的相互关系。
学科逻辑
学习逻辑
思维逻辑
⑵ 行为动词确定学生学习水平
①了解水平:运用地图等资料简述某大洲的纬度位置和 说出、指出、找出、描述、识别、
伏击敌人
麦哲伦的故事
教师思考重点----三维目标的序列;资源的利用和呈现方式 教学策略:讨论“这是麦哲伦吗?”
四、根据课标要求制定或选择课堂练习题目 [例1]
对于要求描述、说出的内容,评价标准应定位在评价学 生的表述状况; 科学家经过精确测量,得到有关地球的数据是( A.赤道半径是6371千米 B.极半径是6371千米 C.赤道周长约为4万千米 D.赤道周长约为8万千米 )
5.手中有法:制定教学策略
教学策略:主要包括教学资源的选择、教学内
容、活动设计、设计意图、板书设计等。
凤秋:资源 省课
三、根据课标要求和学科特点制定合作探究题目
• 内容选择:学科思想---“各要素间的关系” • 原则:1.以问题规范学生的思路---有效思考
2.情境设计与问题设计相结合
3.问题设计指向明确,层次、逻辑、思考、开放
内容标准:用平均半径、赤道周长和表面积描述地球的大小。
读图,选择正确答案。科学家经过精确测量,得到有关地 球的数据是( ) A.赤道半径是6371千米 B.极半径是6371千米 C.赤道周长约为4万千米 D.赤道周长约为8万千米
[例2]
以下两题是否符合标准要求?
秦皇岛近岸海域水质状况调查与评价

秦皇岛近岸海域水质状况调查与评价作者:陈燕李欣阳张建乐来源:《河北渔业》2014年第05期DOI:10.3969/j.issn.1004-6755.2014.05.006摘要:根据2011年对秦皇岛近岸海域水质调查结果,应用单因子法、有机污染指数法和富营养化指数法对该海域海水的质量状况进行了评价与分析。
结果表明,pH、DO、COD、PO43--P和DIN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超标,其中pH、COD和PO43--P超标严重;调查海域春季海水状况好于夏季和秋季,由春季到秋季,调查海域受到有机污染的范围逐渐扩大,贫营养水平海水范围逐渐缩小,中营养和高营养水平海水范围逐渐扩大。
关键词:秦皇岛近岸;水质状况;评价秦皇岛市位于河北省东北部,海岸线长1627 km,是首批全国沿海开发城市之一。
区内海岸和近岸海域开发利用主要以港口、旅游和渔业为主。
近年来,受陆源径流输入、工农业废水和城市生活污水排放及海水养殖排污的影响,秦皇岛海域海洋环境承受的压力也愈来愈大,海水水质下降、赤潮等环境问题严重影响了海岸带环境。
河北省海域2010和2011年赤潮全部发生在秦皇岛海域,特别是自2009年开始秦皇岛海域每年6月下旬至9月初,秦皇岛海域均发生微微型藻类赤潮,造成大面积水色异常现象。
本文根据2011年春季-秋季对秦皇岛近岸海域海水营养盐的调查结果,分析有机污染和富营养化的时空分布及原因,评价秦皇岛近岸的海水状况,为秦皇岛海洋环境保护和“北戴河海域环境综合整治”的开展提供理论依据。
1 调查区域与方法1.1 监测站位和监测时间2011年在秦皇岛海域共布设46个采样站(见图1),分别于春季(5月)、夏季(8月)、秋季(10-11月)进行海水化学因子和海洋生物同步现场采样,并带回岸上实验室进行分析。
图1 监测站位分布1.2 监测项目和方法测定分析项目:pH、化学需氧量(COD)、溶解氧(DO)、亚硝酸盐(NO2--N)、硝酸盐(NO3--N)、铵盐(NH3--N)、活性磷酸盐(PO4--P)。
秦皇岛自然、社会经济概况

(一)自然环境状况1.地理位置秦皇岛沿海地区地处河北省的东部,位于东经118º33'~119º51'、北纬39º23'~40º37'之间,北依燕山,南临渤海,东临辽宁,西北分别与唐山、承德相毗,是一座美丽的、集旅游与避暑一体的现代化港口城市。
规划区辖海港、北戴河、山海关三个城市区,昌黎、抚宁两个县,总面积4037.73平方公里,总人口192.86万,其中市区面积482平方公里,市区人口84.4万。
海岸线长162.7公里。
秦皇岛沿海地区范围位置示意图见2-1。
图2-1 秦皇岛沿海地区行政区划图2.气候气象秦皇岛沿海地区属于东部季风区暖温带湿润气候,主要的特点是:年均气温在8.9~10.9℃之间,最冷月(1月)平均气温在-9.3~-5.4℃之间,最热月(7月)平均气温在24.1~25.2℃之间。
极端最低气温为-27.2℃,极端最高气温为37.4℃。
无霜期162~188天。
气温高于0℃期间积温为3953~4373℃,可满足二年三熟种植制度对热量的要求。
气温低于0℃期间负积温为-375~-722℃,对小麦越冬有较大影响。
年平均降水量为700~770毫米,是华北地区降水丰沛地区之一。
年平均日照时数为2749~2876小时,日照百分率为61%~65%。
年平均相对湿度为59%~63%。
四季分明:春季(3~5月)风力强大,降雨稀少;夏季(6~8月)盛行偏南风,气温高,湿度大,降水多。
本季降水为510~585mm,占全年的75%;平均气温为22.8~24.1℃。
在本季里暴雨、大风、冰雹时有发生;秋季(9~11月)气温迅速下降,降水锐减,降水占全年的13%左右。
冬季(12~2月)盛行西-西北风,天气寒冷干燥,降雪稀少。
3.水文水系秦皇岛沿海地区内地表水、地下水都很丰富,而且东临渤海,水文条件很好。
(1)地表水境内流域面积在3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共有48条,它们分属于滦河水系及冀东沿海独流入海诸河。
第三届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八年级地理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

(四)教学难点
水资源的时空分布特点及解决对策之间的内在联系。
(五)教学准备:学生:通过搜索查找南水北调相关知识。教师:教学之前用在网上搜索资料,制作多媒体教学课件。
(六)教学方法:
多媒体辅助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小组讨论法
四、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
经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更加知道了水是宝贵的资源,它是工农业生产的血液、城市发展的命脉。我们生活在石家庄,自然就会关注我们石家庄的水。
[学生]读网页中的一段材料,感受石家庄缺水。
[教师]其实不只石家庄,整个华北都非常缺水,想一想为什么呢?
[学生]分析华北缺水的原因
人口众多,工农业发达,用水量大;水土资源匹配不合理。
[教师]还有一个地区也非常缺水,大家知道是哪儿吗?
[学生]西北分析西北缺水的原因
深居内陆,距海遥远,降水稀少,气候干旱。
[本课小结]
[快乐点击]---基础知识
[拓展视野]----课下搜集南水北调的相关知识,对南水北调作一个简要的评价。
[结语]我国是个缺水的国家,石家庄市严重缺水的大城市之一,希望我们大家都能够做到:珍惜每一滴水!
板书设计:
水资源分布
不均匀
时间:夏季多,冬春少。兴建水库
空间:南丰北缺。跨流域调水
设计意图
(二)学情分析
初中阶段学生的认知水平已进入到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发展的阶段,具有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和初步的系统思维能力,因而可引导学生从社会生活实际出发,通过多种教学活动,帮助学生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在活动中探究,学会发现和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鼓励学生做有效尝试和创造性活动。
(三)教学重点
1.水资源时空分布的特点。
秦皇岛市水资源供需分析_赵云峰

13
30
20
2020 790 208 479 133 140
13
30
20
2007 1000 260 570 180 200
26
30
20
75% 2010 956 249 555 170 192
26
30
20
2020 867 224 507 151 174
26
30
20
2007 1100 280 590 200 240
赵云峰
( 唐秦水文水资源勘测局,河北 唐山 063000)
摘 要:在对秦皇岛市水资源需水、供水分析的基础上,计算了不同时期全市水资源的需水、供水状况及缺水率,提出了水资源开发
利用的措施。
关键词:水资源;需水;供水;缺水率;措施
中图分类号:TV213
文献标识码:B
水资源供需分析就是要弄清区域或流域的供水、用水状 况和发展前 景,从 而 提 出 保 证 水 资 源 安 全 供 应 的 方 案 和 措 施,确保水资源 供 需 平 衡[1]。本 文 以 秦 皇 岛 市 为 研 究 对 象, 运用科学的方法对 2010 年、2020 年秦皇岛市各行业的需水 量、各供水工程供 水 量 进 行 了 预 测,并 计 算 出 秦 皇 岛 市 各 县 区的缺水率。根据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对 水资源的要求,提出区域水资源合理开发、高效利用、有效节 约、优化配置和综 合 治 理 的 总 体 思 路,为 秦 皇 岛 市 水 资 源 的 可持续利用提供 规 划 基 础,促 进 秦 皇 岛 市 人 口、资 源 和 经 济 的协调发展。
用历年工业用水增长率来推算不同水平年工业需水量。 预测不同水平年的需水量计算式为:
Si = S0 (1 + d) n 式中:Si 为某一水平年工业需水量的预测值;S0 为起始年份 工业用水量;d 为工业用水年平均增长率;n 为起始年份至预 测水平年之间的年数。
秦皇岛市海岸带地下水资源的合理开采利用

管 理 模 型 !对 地 下 水 资 源 环 境 进 行 了 承 载 力 分 析 !计 算 了 生 态 水 量 $提 出 了 严 格 控 制 地 下 水 开 采 量 !
促 进 地 表 水 与 地 下 水 良 性 循 环 !保 护 湿 地 !改 良 恢 复 水 环 境 !保 障 水 资 源 循 环 利 用 等 措 施 #
2 .1 目标函数
目标函数为在各亚区的地下水位达到最佳
状态下所求的最大开采量G
7
E 标准型为2maXZ = c jJ j j =1满足于m7E E f
O ij J j = b i
< i =1 j =1
L Xj >0 (j =1 92 9 7 )
式中2Z 为目标函数值
c j 为价值系数(j =1 92 9 7 );
秦皇岛市滨海湿地分布在入海河流河口附 近9昌黎县的滦 河 口\七 里 海\团 林\大 蒲 河\抚 宁县的西河 南\渤 海 林 场\北 戴 河 区 的 赤 土 山\ 山海关区的唐子寨等地都有成片湿地存在O据 上世纪80 年代调查9湿 地 面 积 296 k m2 O 由 于 港 口 建 设 \旅 游 开 发 \围 垦 养 殖 等 经 济 活 动 的 影 响 9再 加 上 得 不 到 水 源 补 给 9湿 地 面 积 呈 急 剧 萎 缩状态9湿地 的 储 水\净 化\调 节 小 气 候 的 功 能 逐渐降低O
I SSN 1009-2722
Mari ne Geol ogy Lett er s 海洋地质动态
文章编号!1009-2722 "2004 #0022-04
2004 920 12 )= 22 25
秦皇岛市海岸带地下水资源的合理开采利用
孟凡杰
河北省地勘局秦皇岛矿产水文工程地质大队9河北 秦皇岛 066001 )
上下求索 砥砺奋进 秦皇岛市水资源税改革试点工作初见成效

上下求索砥砺奋进秦皇岛市水资源税改革试点工作初见成效□秦皇岛市水务局局长陈宝奎收稿日期:2017-10-20秦皇岛市属严重缺水城市,多年人均水资源量仅为514.6m 3,低于全国水资源人均占有量,不到全国平均水平的1/4。
随着秦皇岛市经济迅速发展,用水量的增加,水的供需矛盾已经成为制约整个城市经济发展的瓶颈。
鉴于水资源面临的严峻形势以及结合市委市政府提出的“生态立市、产业强市、开放兴市、文明铸市”的“四市战略”,市水务局党组以水资源税改革试点为契机,进一步有效配置全市水资源,调控用水结构,提高用水效率,促进水资源的科学管理。
1.总体工作思路河北试点水资源税改革,时间紧、任务重且没有经验可循,2016年5月,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和水利部联合发布了《水资源税改革试点暂行办法的通知》,对试点做出了框架性规定,河北省在此基础上制定出台了《水资源税改革试点实施办法》以及多个配套专件,对于政策的把握以及税额标准的明确,为市县两级的工作指明了方向,但在一线的操作以及对纳税人的工作中依然要积极探索,“摸着石头过河”。
在省水利厅的统一部署下,市水务局党组主要按照以下工作思路有序推进各项工作:1.1高度重视,提高认识实施水资源税改革是党中央、国务院着眼保障水资源安全战略需要做出的一项重大改革部署,也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深化财税体制改革的重要决定、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重要精神的具体内容,通过实施水资源税改革,优化税制,建立规范公平、调控合理、征管高效的水资源税制度。
党的十八大以来,按照“五位一体”(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战略布局,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全面推进资源税改革,有效发挥税收杠杆调节作用,促进资源行业持续健康发展,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
秦皇岛市石门寨地区水文与水文地质调查报告

资料范本本资料为word版本,可以直接编辑和打印,感谢您的下载秦皇岛市石门寨地区水文与水文地质调查报告地点:__________________时间:__________________说明:本资料适用于约定双方经过谈判,协商而共同承认,共同遵守的责任与义务,仅供参考,文档可直接下载或修改,不需要的部分可直接删除,使用时请详细阅读内容秦皇岛市石门寨地区水文与水文地质调查报告1.绪言1.1工作区概况1.1.1 工作区位置和面积本次实习区位于秦皇岛市,秦皇岛北依燕山,南临渤海,东越长城与辽宁省绥中县毗邻,地势北高南低,北部为燕山山脉东段,南部为华北平原北端的滨海冲击平原。
在秦皇岛的实习中,我们实际涉及到的范围主要是柳江盆地。
柳江盆地位于秦皇岛市区以北的抚宁县境内,属石门寨镇管辖。
南起黑山窑村,北至义院口长城脚下,长约15km;东起张崖子村,西至伍庄-山羊寨一带,宽约12km,总面积约180km2。
盆地中心南距秦皇岛市23km,交通较为便利。
在柳江盆地范围内,各时代地层的发育具区域性代表且连续出露,岩石类型较齐全,地质构造清晰直观,外动力地质作用现象较多。
1.1.2工作目的和任务(1)巩固水文地质学,水力学,地下水动力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掌握野外基本工作方法。
(2)借助本次实习掌握和熟悉本专业野外工作的基本流程,夯实专业基本理论知识与技能,为以后从事地下水科学与工程专业工作或继续深造奠定基础。
1.2工作进行情况1.2.1 工作组织此次秦皇岛实习由防灾科技学院统一组织,由姜纪沂和宋洋两位老师带队,全班两个班53人共分为10个小组,本组为第2班第四组,组长为吴俊,组员为王鹏,牛国振,闫成,黄致富。
在秦皇岛盆地石门寨地区进行水文地质调查。
此次调查主要分为三个阶段,路线实习阶段,水文地质调查阶段以及编绘图件,撰写报告阶段。
1.2.2 工作方法路线实习阶段:由两位老师带领我们出野外进行地质和水文地质认识和调查;独立水文地质调查阶段:各个小组独立进行区域性的水文地质调查;工作方法:走访、调查、数据统计,分析和处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②理解水平: 解释、说明、分析、比较、理解、 运用地图等资料,归纳某大洲地形、气候、
水系的特点,简要分析其相互关系。 归纳、概括、判读、区分、懂得、 辨别、确定等;
③应用水平: 运用地图简要评价某区域的地理位置。 应用、运用、设计、编辑、撰写 总结、评价等。
5.手中有法:制定教学策略
教学策略:主要包括教学资源的选择、教学内
容、活动设计、设计意图、板书设计等。
凤秋:资源 省课
三、根据课标要求和学科特点制定合作探究题目
• 内容选择:学科思想---“各要素间的关系” • 原则:1.以问题规范学生的思路---有效思考
2.情境设计与问题设计相结合
3.问题设计指向明确,层次、逻辑、思考、开放
(2) 了解学生的已有知识基础、经验和学习能力。
例子:运用资料说出我国水 资源时空分布特点及其对社 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说出(≠说明)
3.胸中有本:分析教材
对教材的分析、研究做到“读懂、吃透、内化”。
1.水资源概念
2.空间分布特点
3.时间分布特点
4.影响
4.心中有数:确定教学目标
课程标准:运用资料说出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特点 及其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教学目标:1.运用《我国河流径流量分布图》说出 我国水资源空间分布特点。 2.运用《四城市降水柱状图》和《秦皇岛年际变化 图》说出我国水资源时间分布特点。 3.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分析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特点 对生产生活造成的影响。 课标 目标 教学策略
伏击敌人
麦哲伦的故事
教师思考重点----三维目标的序列;资源的利用和呈现方式 教学策略:讨论“这是麦哲伦吗?”
四、根据课标要求制定或选择课堂练习题目 [例1]
对于要求描述、说出的内容,评价标准应定位在评价学 生的表述状况; 科学家经过精确测量,得到有关地球的数据是( A.赤道半径是6371千米 B.极半径是6371千米 C.赤道周长约为4万千米 D.赤道周长约为8万千米 )
⑴ 整体分析课标,把握教学关键
①了解学科课程设置的背景,把握课程的基本理念,明确课
程目标。
② 把握课程整体结构,明确每节课在本章甚至全部知识体
系中的地位,认清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③ 理解学习内容在知识与能力方面的要求,关注知识与能
力的相互关系。
学科逻辑
学习逻辑
思维逻辑
⑵ 行为动词确定学生学习水平
①了解水平:运用地图等资料简述某大洲的纬度位置和 说出、指出、找出、描述、识别、
内容标准:用平均半径、赤道周长和表面积描述地球的大小。
读图,选择正确答案。科学家经过精确测量,得到有关地 球的数据是( ) A.赤道半径是6371千米 B.极半径是6371千米 C.赤道周长约为4万千米 D.赤道周长约为8万千米
[例2]
以下两题是否符合标准要求?
1.温带海洋性气候主要分布在( ) A.低纬度大陆东岸 C.中纬度大陆东岸 B.低纬度大陆西岸 D.中纬度大陆西岸 2.地中海气候的特征是( ) A.全年温暖湿润; B.夏季温暖湿润,冬季寒冷干燥 C.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暖湿润; D.全年炎热干燥 课标要求:运用《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说出主要气候类型的 分布地区; 运用气温、降水资料,绘制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说出气 温与降水随时间的变化特点。
70%
65% 45% 20% 5%
课堂缺乏趣味性 缺乏与生活联系 “五环节”运用缺 少灵活性
激发学生兴趣
开发教学资源
设计学习活动
二、如何设计科学、有趣的教学过程
1.脑中有纲:研究课标 2.目中有人:分析学生
3.胸中有本:分析教材
4.心中有数:确定教学目标
5.手中有法:制定教学策略
1.脑中有纲:研究课标
⑶研读课标时应注意的事项 例1:《水资源》
课程标准:运用资料说出我 国水资源时空分布特点及其 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行为四要素 1.行为条件:运用资料 2.行为动词:说出 3.行为内容:水资源时空分布 4.行为水平:说出特点、影响
2.目中有人:分析学生
(1) 了解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需要。学习兴趣包括 兴趣水平、兴趣指向、兴趣成因以及厌学情况等。
五、真正让我们提高的,是课堂中的意外情节—教学智慧
例1:本学期开学第一课《中国的地理差异》,干 湿差异,概括我国降水的分布规律。
有缺憾是真实的一个指标--叶澜
课堂没有彩排,永远是现场直播 。不管讲得成功还是失败,过去了就 没办法改变,能改变的只有我们对下 节课的精心准备与设计。
教育科研讲座
以课标为指导,精心设计教学过程,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秦皇岛经济技术开发区第二中学 万巧丽
2015.3.26
一、我们的课堂现象与问题
学生记住率 5% 20% 45% 65% 70% 80% 95% 教学方式 教师讲授 学生阅读 教师采用率 95% 80%
视听并用
教师演示 学生讨论 学生实践 学生பைடு நூலகம்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