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兽医学实验周

合集下载

中兽医学实习报告格式

中兽医学实习报告格式
〔4〕宽针
系用优质钢制成,针端呈矛尖状,针刃锋利,针长约8~11厘米。宽针依据针头的宽度分为太、中、小三种。因宽针主要用于放体表静脉血,故又称血针。
(5)穿黄针
多以优质钢制成。针的规格和形状与大宽针相似,只是针尾部有一小孔,可穿系马尾(约20根)或棕绳等,用于吊黄或乱刺黄肿。也常代替大宽针应用。
(6)火针
多以优质钢制成。针尖圆而略钝,针体光滑,较圆利针粗,直径约3毫米,针身长有2、4、6、8、10厘米等数种。
(7)夹气针
为扁平的长针,针端呈钝圆的矛尖状,用竹片或合金制成。身长28-36厘米,宽约0.6厘米,厚度0.3厘米,专作大家畜里夹气穴的透刺用,故名夹气针。
(8)眉刀或痧刀针
因其形似眉毛,故名。多用优质钢制成。眉刀针全长1-12厘米,痧刀针长4.5-5.5厘米。是一种类似小眉刀的工具,最宽处直径约6毫米,刀刃薄而锋利,主要用于猪病的放血,也可代替小宽针使用。
(5)土大黄:大黄一种,不是要用大黄,但也可入药。也有泻下效果,但作用较差。可外用,大黄末,制成生肌散。
(6)萹蓄:也叫猪牙草,萹猪牙。蓼科植物,地上部分入药。味苦、性平。有清热利尿、杀虫的功能。主要治疗尿路感染、蛔虫腹痛等。
(7)牵牛花:也叫喇叭花。种子入药,成熟后种子黑色或黄白色,称黑白二丑。主要有利水泻下、驱虫的作用。尤其对蛔虫、绦虫等肠道寄生虫,与槟榔同用,效果好。
(23)紫苏:也有白苏。唇形科,茎、叶、果实入药。种子叫苏子,有降气消痰的作用;苏叶能解表散寒,行气和胃,临床可治慢性支气管炎等。
(24)野菊花:菊科,地上部分入药。秋季花盛开时采收。有清热解毒、清肝明目的功能,外用可治疗疔疮肿毒。
(25)玉米:玉米须、根、叶入药。有清热利尿、消渴的功能。可治疗水肿、肝胆疾病等。

《中兽医学》实验指导书新

《中兽医学》实验指导书新

《中兽医学》实验指导书一、目的要求及注意事项(一)目的要求本实验课程的开设,旨在加强学生对常用中药的识别,明确中药炮制的方法和目的,熟练掌握针灸的基本操作技能,同时进一步掌握中兽医学的特殊诊断方法即辨证论治的一般程序和技巧,为今后临床实践的操作打下一定基础。

(二)注意事项1、四诊实验时,注意一定要四诊合参,否则影响辨证的准确性。

2、炮制中药时,一定要注意掌握火候和程度,炮制程度不同药物的功效也往往不同。

3、针灸实验一定要严格消毒穴位和针具;并注意穴位的位置及家畜的得气表现。

4、至于辨证施治的病例,要看实际情况,可作适当调整。

只要多做几次训练,掌握辨证论治的一般方法和程序即可。

二、适用专业和层次适用于畜牧兽医高职专业学生。

三、实验内容和课时分配实验一中药炮制[目的要求]进一步明确中药炮制的意义。

初步学会炒、炙、炮、煨的基本操作技能。

[实验器材]1、药材麦芽,山药,山楂,神曲,栀子,白术,鸡内金,党参,香附,黄连、黄柏,泽泻,白芍,大黄,甘草,黄芪,诃子,干姜,生姜,黄酒,醋,麸皮,面粉。

2、器材铁锅及铲,煤气灶,筛,瓷盘,钵。

[方法与步骤](一)炒分清炒和加料炒两种1、清炒(1)炒黄将药材生片置锅内用文火短时间加热,炒至表面微黄,内部保持药品原色,嗅到药材固有气味时为度。

如炒麦芽,炒山药。

(2)炒焦将药物置锅底内以中火加热,炒至外面微黄,内部黄色并有焦香气味为度。

如焦山楂,焦神曲。

(1)炒炭用武火将药物表面炒至焦黑似炭存性,内部焦黑,取出凉干。

如栀子炭。

2、加料炒(1)麸炒先将锅烧热,撒入一定量的麸皮,炒至冒烟时,加入药材炒至表面变色时,放凉拣出。

如麸炒白术。

(2)砂炒用洗净的细沙,置锅中加热,加入砂量的1%~2%的植物油,用武火将砂加热使其滑利容易翻动,然后投入所炒药物,炒至边缘卷曲为止。

如炒鸡内金。

(3)米砂将锅烧热,取已浸湿的大米适量撒入锅内,使其平贴于锅壁上,待冒烟时,倒入药材炒至大米呈老黄色时取出,筛去大米放凉。

中兽医学实习报告

中兽医学实习报告
六月雪:治蛇伤和肿毒。
益母草:地上部分入药;具活血通络,利尿消肿的功效;主治胎衣不下,恶露不尽,带下,水肿尿少。
龙葵:具有清热解毒,活血消肿的功效;主治疔疮痈肿,跌打扭伤和慢性气管炎。
金钱草:全草入药;具清热利湿,利水通淋,排石止痛,消肿的功效,主治湿热黄疸,热淋,石淋,水肿,肿毒和毒蛇咬伤。
淡竹叶:清热除烦,利尿。用于热病烦渴、小便赤涩淋痛、口舌生疮。
a炒黄(炒香):已将药物炒至表面呈淡黄色为度。种子类药材多炒黄,如杏仁、苏子等;有的药物则炒至有爆裂声为度,称为响炒,如王不留行须炒至爆花,葶苈子炒响等。炒后药材松脆破裂,便于煎透和有效成分的析出。
b炒焦:比炒黄的火候大,时间较久,以药物表面呈焦褐色,并可嗅到焦糊气味为度。炒焦可增强健脾助消化作用,如山楂、六曲等。
黄色的固定:5%硫酸铜溶液固定法。
紫色的固定:1%~3%甲醛溶液,加3%食盐固定。
c.标本浸渍保存:
先用清水浸泡,视标本体积大小,分别放入不同规格的标本缸中,加入固定液和防腐剂(0.2%苯甲酸钠)。不要将标本放的太多,以不露出液面为宜。标本经过一段时间后,会褪色,此时可以将其取出,做反色处理并更换保存液。
鬼针草:具有清热解毒,散瘀,消肿;主治疟疾,腹泻,痢疾和肝炎等。
紫苏:叶入药;具有解表散寒,行气和胃,止血的功效。果实入药;具有降气消痰,止咳平喘,润肠通便的功效。
土荆芥:祛风,杀虫,通经,止痛;主治风湿痹痛,钩虫,蛔虫,湿疹和蛇咬伤。
实习报告
一:实习目的:
1.认识常见中草药的形态特征,注意其形态特征,并能与相似植物、药物区别;掌握其药用部位及其功效主治。
2.掌握一定的中草药采集技巧,一些常见药物的采集要点。锻炼一定的采集预见能力。
3.掌握中药化学成分的提取、分离的方法及原理,掌握常用提取法的操作技术。

中兽医实验记录

中兽医实验记录

兔热邪造模及治疗一、实验目的:掌握兔的热邪造模方法及兔的热邪治疗方法,熟悉兔的实验操作技巧。

二、实验原理:一定量大肠杆菌通过耳缘静脉注入家兔体内,会引起家兔菌血症,造成热邪病;在给药24小时内观察并记录实验兔的临床诊断各项指标,分析并运用中兽医学原理给药治愈实验家兔。

三、实验材料:实验动物——兔,实验菌种——大肠杆菌,秒表,体温计等四、实验内容:(一)、热邪造模1、注射大肠杆菌:在兔的耳缘静脉注射大肠杆菌培养液1.5 ml ;2、数据记录:造模完成后,分别于15 min,30 min,1 h,2 h,3 h后对对兔进行神态五官(主要是眼和耳)及脚趾颜色的变化进行观察并记录,观察并记录兔的呼吸和鼻翼煽动情况,心跳,体温和二便(主要是大小便)的变化。

4注:测体温时,将体温计水银球没入肛门内5 cm,等待三分钟左右取出读数,注意体温计的消毒和清洁并涂上凡士林,并注意保护兔的肛门。

每隔一段时间对五官,体温,心跳,呼吸,鼻翼煽动情况,二便及脚趾颜色变化进行观察并记录。

(二)、兔的给药治疗肌肉注射给药:注意给药位置切勿触碰到神经,给药速度要适当,中药成分主要为黄芩。

(三)、小组设计给药本小组于次日上午根据家兔的生理指标变化拟出中药药方为情营汤情营汤药材:犀角1.5 g、生地1 g、玄参1 g、竹叶心1 g、银花1.5 g、连翘1.5 g、黄连1.5 g、丹参1 g、麦冬1 g 症状:精神沉郁,被毛粗糙,眼无神,耳不立,口色红,指尖发绀,大便干燥,脉象洪数,且有高烧不退、贪饮等症状。

分析:本方专为湿热病邪由去气分传入营分而设,犀角有清解热毒之功效,竹叶心、银花、连翘、黄连解气分热毒可防止邪热进一步发展,本方还可加入黄芩辅以清热燥湿泻火解毒。

另黄连对大肠菌有抑制作用。

五、实验记录(一)、实验观察及数据记录(二)、兔体温、脉搏及呼吸记录及分析六、实验结果分析1、从以上三图的走向可知,在未注射大肠杆菌之前,体温、脉搏均在正常范围内,而呼吸数略高于正常值,主要是因为兔子在一个陌生的环境下,产生恐惧,导致呼吸数加快,故测定值略偏高;2、在肌肉注射1.2ml大肠杆菌后,一段时间后,体温、脉搏、呼吸数呈上升趋势,居高不下;3、肌肉注射黄芩5ml,一定时间后,体温、脉搏、呼吸数略向下,但现象不明显;4、肌肉注射0.4ml氟苯尼考,一定时间,体温、脉搏、呼吸数逐渐恢复正常值,其他症状也逐渐恢复正常,预后良好;5、通过上述分析,我们组所建立的模型为实热证6、黄芩中药理论上效果应该好于氟苯尼考,但在本次试验中确未见成效,可能原因有:黄芩中药本身就有一定问题,如过期;黄芩中药参入了其他药物,影响药效;大肠杆菌对黄芩产生耐药性,而大肠杆菌对氟苯尼考较敏感。

兽医实习周报告

兽医实习周报告

一、实习背景本周,我作为一名兽医专业的实习生,有幸进入我国某知名兽医医院进行实习。

此次实习旨在通过实际操作,将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相结合,提高自己的兽医临床诊断和疾病治疗能力。

二、实习内容1. 观察学习在实习的第一天,我跟随导师参观了兽医医院的各个科室,了解了医院的基本情况。

随后,在导师的指导下,我学习了兽医临床诊断的基本流程,包括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等。

2. 病例分析本周,我参与了多个病例的分析和处理。

以下为其中一例:病例:一头10个月大的牛,因食欲减退、精神萎靡、反刍无力等症状前来就诊。

诊断:根据病史、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初步诊断为瘤胃积食。

治疗:给予瘤胃穿刺放气、静脉输液、抗菌消炎等治疗。

3. 临床操作在导师的指导下,我学习了以下临床操作:(1)牛的颈静脉穿刺术:掌握了穿刺技巧,成功完成穿刺操作。

(2)牛瘤胃液采集及纤毛虫计数:学会了瘤胃液采集方法,并进行了纤毛虫计数。

(3)直肠检查:掌握了直肠检查操作方法,了解牛的正常腹腔器官触摸状况。

4. 实验室检查在实验室,我学习了以下检查项目:(1)血液常规检查:掌握了血液常规检查方法,能够判断动物的生理状况。

(2)生化检查:学习了生化检查项目,如血糖、尿素氮等,了解动物内脏功能。

(3)病原微生物检测:学习了病原微生物检测方法,如细菌、病毒等。

三、实习收获1. 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通过本周的实习,我深刻体会到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的重要性。

在临床实践中,我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病例中,提高了自己的临床诊断和疾病治疗能力。

2. 提高了沟通能力在实习过程中,我与医生、护士、患者及其家属进行了多次沟通。

这使我认识到,良好的沟通能力对于兽医工作至关重要。

3. 增强了责任心兽医工作关系到动物的生命安全和人类的生活质量。

通过本周的实习,我更加明白作为一名兽医,肩负着巨大的责任。

四、实习反思1. 实习过程中,我发现自己在理论知识方面仍有不足,需要加强学习。

2. 在临床操作方面,我需要进一步提高自己的技能,确保操作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兽医实训周报告

兽医实训周报告

一、实训背景为了将我所学的兽医专业知识与实践相结合,提高自身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我参加了为期一周的兽医实训。

本次实训是在我国某知名兽医医院进行的,实训内容包括临床诊疗、疾病诊断、疫苗接种、手术操作等。

以下是我在实训过程中的心得体会。

二、实训内容1. 临床诊疗在实训过程中,我跟随带教老师学习了如何对动物进行临床诊疗。

首先,我学会了如何观察动物的外部症状,如呼吸、心跳、体温等,以便初步判断动物的健康状况。

随后,我学习了如何进行血液、尿液等生化检查,以便更全面地了解动物的健康状况。

在临床诊疗过程中,我遇到了多种病例,如消化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皮肤病等。

在带教老师的指导下,我学会了如何对病例进行诊断、治疗和护理。

例如,在处理一只患有消化不良的狗狗时,我学会了如何调整饮食、给予药物治疗以及进行必要的护理。

2. 疾病诊断在实训过程中,我学习了如何对动物进行疾病诊断。

首先,我了解了各种常见疾病的症状、病因和治疗方法。

随后,我跟随带教老师学习了如何进行病例分析,以便准确判断动物所患疾病。

在疾病诊断过程中,我学会了如何运用临床经验、影像学检查和实验室检查等方法对动物进行诊断。

例如,在诊断一只疑似患有骨折的猫咪时,我学会了如何进行X光检查,并根据检查结果进行诊断。

3. 疫苗接种疫苗接种是预防动物疾病的重要手段。

在实训过程中,我学习了如何对动物进行疫苗接种。

首先,我了解了各种疫苗的适应症、禁忌症和注意事项。

随后,我跟随带教老师学习了如何进行疫苗接种操作,包括注射部位、注射剂量和注射方法等。

在疫苗接种过程中,我学会了如何对动物进行健康评估,以确保疫苗接种的安全性。

同时,我还学会了如何处理疫苗接种后的不良反应,如过敏反应等。

4. 手术操作在实训过程中,我跟随带教老师学习了如何进行动物手术操作。

首先,我了解了手术的基本原则、手术器械和手术步骤。

随后,我跟随带教老师观摩了多种手术操作,如剖腹产、骨折复位等。

在手术操作过程中,我学会了如何进行手术准备、手术操作和术后护理。

中兽医应用技术实习报告

中兽医应用技术实习报告

中兽医应用技术实习报告一、前言中兽医是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将中医药理论应用于动物疾病的预防和治疗。

作为一名中兽医专业的学生,我深知实践操作的重要性。

因此,在大学期间,我积极参加了中兽医应用技术的实习,以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和实际操作能力。

二、实习内容1. 中草药采集与鉴定:在实习期间,我跟随导师参与了中草药的采集活动,学习了如何识别和采集各种中草药。

同时,我还学习了中草药的性状鉴定和显微鉴定方法,掌握了中草药的品质鉴别技巧。

2. 中药炮制与加工:实习期间,我参与了中草药的炮制和加工过程,学习了传统的炮制技术,如煎煮、炖煮、蒸煮等,以及现代的加工方法,如粉碎、过筛等。

通过实践,我掌握了中药炮制的技巧和注意事项。

3. 中药临床应用:在实习过程中,我跟随导师参与了动物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学习了如何根据动物的病情和体质选择合适的中药方剂。

同时,我还学习了中药的给药方式,如口服、注射、外用等。

4. 中兽药制剂设计与制备:实习期间,我参与了中兽药制剂的设计和制备过程,学习了如何根据药物特性和市场需求设计合适的制剂形式,如丸剂、散剂、膏剂等。

同时,我还学习了制剂的制备工艺和质量控制方法。

三、实习收获通过这次实习,我对中兽医应用技术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掌握。

首先,我学会了如何识别和采集中草药,掌握了中草药的鉴定方法,提高了对中草药的认识水平。

其次,我掌握了中草药的炮制和加工技术,学会了如何制备中兽药制剂,为今后的临床应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最后,我参与了动物疾病的诊断和治疗,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提高了自己的诊疗能力。

四、实习反思虽然我在实习过程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我也意识到自己在某些方面还存在不足。

首先,我对中草药的认知水平还有待提高,需要继续学习和积累。

其次,我在中草药的炮制和加工技术方面还需要加强练习,提高自己的操作技能。

最后,我在动物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面还需要不断学习和经验积累,提高自己的诊疗水平。

中兽医实习心得体会【精选5篇】

中兽医实习心得体会【精选5篇】

中兽医实习心得体会【精选5篇】中兽医实习心得体会篇1实施质量管理年活动是一个庞大、系统、全面的工程,落实好此项活动对提高医疗质量,促进医院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在近二年的实践过程中,我院通过以目标为导向,以四个体系建设为抓手的医院质量管理活动,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一、建立一个目标一致、团结协作的组织体系是深入实施医院质量管理年的前提条件根据职能,我院成立二个医院质量管理年活动的组织体系。

一是实施质量管理年活动的领导组织:负责制订活动方案,分解目标,制订评估标准,奖罚措施,监督、检查实施情况等。

二是实施组织:主要负责实施活动内容和反馈,整改存在的不足等。

为使这二个组织能有效地开展工作,还必须具备二个条件:首先,必须具备高度的团结精神及相互协作能力。

__年进行二次大范围的岗位竞聘工作,选拔一些优秀的人才进入管理组织中,进一步明确分工、职责;通过召开全院职工运动会、春节晚会、军民共建等活动,使医院的管理层及广大员工达到较高的爱岗敬业、团结协作水平。

其二,必须具备认识上的高度统一。

我院主要通过会议传达、集中学习、案例分析相结合的办法来提高和统一认识。

如在案例分析中,通过对投诉或纠纷的处理、分析来说明质量管理年方案中某个或某几个目标对减少投诉或纠纷的重要意义。

二、建立一个分工合理、责任明确的目标体系,是深入实施医院质量管理年的基础1、建立分级目标。

将目标逐层、逐级进行具体化和细化分解。

我院共设有5大一级目标,12个二级目标,近100个三级目标。

2、明确责任。

对应于各项目标,确定每级目标的负责人,每一个具体的、细化后的目标都有负责人、落实人。

3、明确目标的完成期限。

如病历完成时间,合同签订时间等。

4、量化目标。

我们要求对所有的目标量化达到80%以上。

如各科每月业务量、出院病人数、投诉发生的例数等,对一些不能明确进行量化的目标内容,也必须明确要求达到的效果。

三、建立一个执行力强、效率高的实施体系,是深入实施医院质量管理年的关键为保证实施体系执行力和效率问题,主要开展六个方面的工作:1、建立、完善、落实各项制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切穴法 切穴的手叫押手,一般用左手切穴,穴位 不同切穴方法不同。 1.切押法 用左手拇指尖切押穴位皮肤,右手持针, 使针尖沿押手拇指甲前缘刺入。
2.舒张法 用左手拇、食指按压穴位皮肤上,并向
两侧撑开,使穴位皮肤紧张,以利进针。 穴位皮肤松弛时用此法。 3.夹持法
用左手拇、食指将穴位皮肤捏起,针尖 从侧面刺入。

前肢背侧,肱骨外上髁内侧凹
曲池 8 陷处。
肩髃 9 前肢,上臂肱骨肩端前凹陷处。
1 迎香 鼻孔外侧上端旁开0.1cm处。
1 前肢肘关节内侧,肱二头肌肌腱 曲泽
1 尺侧缘凹陷处。 1 前肢掌侧,腕关节根部至肘关节 心 内关 2 正中连线前1/6处。 包 经 大陵 1 前肢掌侧,腕关节根部正中凹陷 3 处。 1 前肢,第3指指端正中,距爪根 中冲 4 0.1cm处。
(三)持针法 刺穴的手叫刺手,一般用右手持针刺穴。 1.豪针持针法 因其细而长,易弯易颤。持针时,用刺手的 拇指、食指捏针柄,中指和无名指护住针身 或用拇、食、中指捏握针柄,捻转进针。
2.全握式持针法 此法持针有力,用于园利针、小宽针或大宽 针。即用拇指、食指捏持针尖,留出适当深 度,其余三指握针身,并将针尾抵于手心中。 3.执笔式持针法 用拇、食、中三指握针尾,中指尖抵按针身 以控制入针深度。
(六)针刺角度 指针体与穴位皮肤平面所构成的角度,由针 刺方向所决定。 1.直刺 针体与穴位皮肤呈90°角、垂直刺入。 2.斜刺 针体与穴位皮肤呈45°角刺入。 3.平刺 针体与穴位皮肤呈15°角沿皮刺入。 故又叫串皮刺或横刺。
前肢肘关节内侧,肱二头肌肌 尺泽 1
腱桡侧缘凹陷处。

40
下关
头侧部,耳前颧弓下凹陷处。
41

腹部,耻骨联合与胸剑联合中点连线(分13等份)胸剑联合下2

不容 42 等份旁开约2cm处。

关门
腹部,胸剑联合下5等份旁开约2cm处。
43
天枢
腹部,耻骨联合上5等份旁开约2cm处。
44
水道
腹部,耻骨联合上3等份旁开约2cm处。
45
髀关
46
后肢外侧,髂前上棘与髌骨外缘 连线上,平耻骨联合处。
关冲
15
前肢第4指尺侧,爪根角旁开0.1cm 处。
外关
16
前肢背侧,腕关节根部至肘关节正 中连线前1/6处。

臑会
17
前肢,上臂肱骨肩端后凹陷下约 3cm处。
焦 肩髎 18 前肢,上臂肱骨肩端后凹陷处。

翳风 19 头侧部,下颌角后方凹陷处。
耳门
20
头侧部,耳前上方下颌骨髁状突后 缘凹陷处。
丝竹空 21 头侧部,眼外上方眶骨凹陷处。
胆 经
阳陵 泉
61 后肢外侧,腓骨小头前下方凹陷。
阳辅
62
后肢外侧,外踝尖与腓骨小头连线下 1/4处。
34
后肢,髌底与髌骨内侧连线上方约 2cm处。
腹部,耻骨联合与胸剑联合中点连 35 线(分13等份),耻骨联合上5等
份旁开约4cm处。
36
胸部,第5肋间隙正中线旁开约 3cm处。
37
胸部,第2肋间隙正中线旁开约 2cm处。
38 腋下腋中线上,第6肋间隙处。
承泣
瞳孔直下当眶下缘与眼球之间。
39
四白
瞳孔直下颧骨凹陷处。
实验一 针灸的基本操作方法及
白针疗法的实验观察
一、目的 1.掌握白针(豪针、园利针、小宽针)疗 法常见的操作手法。 2.体验与观察针感反映。
二、实验准备 1.实验动物 健康家兔8只。 2.药 物 碘酊棉球,酒精棉球。 3.实验器材 毫针。
三、实验方法和步骤 (一)针前准备 1.针具检查 按不同穴位穴位选择适当针具, 并检查有无生锈、弯裂、卷刃、针锋不利、 针尾松动等。 2.消毒 穴位剪毛后用碘酊消毒,针具和刺 手用酒精消毒。 3.保定患畜。
线中点

后肢股骨内侧髁后缘凹陷处。
曲泉 54

腹部第11肋游离端。 章门 55
胸侧部,第6肋间隙距前正中线旁 期门 56
开约3㎝
上关 57 头侧部,耳前颧弓上缘凹陷处。
风池
58
颈部,枕骨下方凹陷,距后正中线约 1cm处。
肩井 59 肩部,当肩峰端与后正中线连线中点
环跳
60
臀外下部,股骨大转子与荐椎尾椎结 合部连线外1/3与中1/3交点处。
梁丘
47
后肢,髌底与髌骨外侧连线上约 2cm处。
胃 经
犊鼻
48
后肢髌骨下方,髌韧带侧凹陷 处。

足三 里
49
后肢背外侧,胫骨粗隆下部外约 0.3cm处。
解溪 50 足背,踝关节中部凹陷处。
厉兑
51
足第 1 趾外侧,爪根角旁开 0.1cm处。
足第1跖骨内侧,跖骨头后方凹陷 太冲 52
处。
后肢内侧,内踝尖与胫骨内侧髁连 中都 53
(四)进针法 1.捻转进针法 2.急刺进针法 园利针,小宽针多用此法。 即用轻巧而敏捷的手法,将针快速刺入穴位。 3.飞针法 园利针、小宽针可用,实属急刺 法。操作方法分三步:即一呼、二拍、三扎 针。多用于不老实的患畜。
(五)运针、留针及退针法 1.运针法 临床常用的运针手法是:提、插、 捻、搓、捣、颤、拨等。 2.留 针 将针留在穴内待一定时间。 3.退 针 又称拔针或起针。 (1)捻转退针法 押手轻按穴位皮肤,刺 手握针柄捻转退出。 (2)抽拔退针法 刺手握针柄迅速拔出。
前肢掌侧,腕关节至肘关节桡
孔最 2

侧连线中点后1cm处。
列缺 3 前肢,桡骨掌侧端突起后凹陷处。
前肢,第1指桡侧,爪根角旁 少商 4
开0.1cm处。
前肢第2指桡侧,爪根角旁开 商阳 5 0.1cm处。
合谷 6 前肢背侧,第2掌骨桡侧中点处。
大 肠
手三里
7
前肢背侧,腕关节至肘关节桡 侧连线后1/6处。
28 29
前肢,第5掌骨与腕关节尺侧 凹陷处。
前肢背侧,腕关节根部至肘关 节尺侧连线中点前1cm处。
肩贞
30
前肢上臂肩关节后直下约3cm 凹陷处。
听宫
31
头侧部耳前中部下颌骨髁状突 后缘凹陷。
三阴交 阴陵泉
血海
肺 经
大横
食窦
周荣 大包
32 后肢内侧,内踝高点上约3cm处。
33 后肢,胫骨内侧髁下方凹陷处。
2 腋窝正中腋动脉内侧凹陷处。 极泉
2
2 前肢肘关节内侧,肱骨内上髁内
少海

3 侧凹陷。

2 前肢腕部掌侧,尺侧腕屈肌腱桡
神门
4 侧凹陷。
2 前肢小指桡侧,爪根角旁开 少冲
5 0.1cm处。
少泽
26
前肢小指尺侧,爪根角旁开 0.1cm处。
后溪
27
前肢,第5掌指关节后尺侧凹 陷处。
小 肠 经
腕骨 支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