岑参的著名边塞诗
岑参的边塞诗代表作

岑参的边塞诗代表作 岑参是中国唐朝典型的边塞诗人代表, 他留给后世的佳作有很多。
本文的内 容是介绍岑参的边塞诗代表作,欢迎大家阅读。
岑参的边塞诗代表作 1、《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2、《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轮台城头夜吹角,轮台城北旄头落。
羽书昨夜过渠黎,单于已在金山西。
戍楼西望烟尘黑,汉兵屯在轮台北。
上将拥旄西出征,平明吹笛大军行。
四边伐鼓雪海涌,三军大呼阴山动。
虏塞兵气连云屯,战场白骨缠草根。
剑河风急雪片阔,沙口石冻马蹄脱。
亚相勤王甘苦辛,誓将报主静边尘。
古来青史谁不见,今见功名胜古人。
3、《碛中作》 走马西来欲到天,辞家见月两回圆。
今夜不知何处宿,平沙万里绝人烟。
4、《热海行送崔侍御还京》1/6侧闻阴山胡儿语,西头热海水如煮。
海上众鸟不敢飞,中有鲤鱼长且肥。
岸旁青草长不歇,空中白雪遥旋灭。
蒸沙烁石燃虏云,沸浪炎波煎汉月。
阴火潜烧天地炉,何事偏烘西一隅? 势吞月窟侵太白,气连赤坂通单于。
送君一醉天山郭,正见夕阳海边落。
柏台霜威寒逼人,热海炎气为之薄。
5、《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君不见走马川行雪海边,平沙莽莽黄入天。
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 随风满地石乱走。
匈奴草黄马正肥, 金山西见烟尘飞,汉家大将西出师。
将军金甲夜不脱,半夜军行戈相拨, 风头如刀面如割。
马毛带雪汗气蒸, 五花连钱旋作冰,幕中草檄砚水凝。
虏骑闻之应胆慑,料知短兵不敢接, 车师西门伫献捷。
6、《火山云歌送别》 火山突兀赤亭口,火山五月火云厚。
火云满山凝未开,飞鸟千里不敢来。
岑参的边塞诗集锦

岑参的边塞诗集锦本文是关于岑参的文学文章,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边塞诗又称出塞诗,是以边疆地区汉族军民生活和自然风光为题材的诗。
一般认为,边塞诗初步发展于汉魏六朝时代,隋代开始兴盛,唐即进入发展的黄金时代。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岑参的边塞诗集锦,希望对你有所帮助!1、《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2、《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轮台城头夜吹角,轮台城北旄头落。
羽书昨夜过渠黎,单于已在金山西。
戍楼西望烟尘黑,汉兵屯在轮台北。
上将拥旄西出征,平明吹笛大军行。
四边伐鼓雪海涌,三军大呼阴山动。
虏塞兵气连云屯,战场白骨缠草根。
剑河风急雪片阔,沙口石冻马蹄脱。
亚相勤王甘苦辛,誓将报主静边尘。
古来青史谁不见,今见功名胜古人。
3、《碛中作》走马西来欲到天,辞家见月两回圆。
今夜不知何处宿,平沙万里绝人烟。
4、《热海行送崔侍御还京》侧闻阴山胡儿语,西头热海水如煮。
海上众鸟不敢飞,中有鲤鱼长且肥。
岸旁青草长不歇,空中白雪遥旋灭。
蒸沙烁石燃虏云,沸浪炎波煎汉月。
阴火潜烧天地炉,何事偏烘西一隅?势吞月窟侵太白,气连赤坂通单于。
送君一醉天山郭,正见夕阳海边落。
柏台霜威寒逼人,热海炎气为之薄。
5、《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君不见走马川行雪海边,平沙莽莽黄入天。
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
匈奴草黄马正肥,金山西见烟尘飞,汉家大将西出师。
将军金甲夜不脱,半夜军行戈相拨,风头如刀面如割。
马毛带雪汗气蒸,五花连钱旋作冰,幕中草檄砚水凝。
虏骑闻之应胆慑,料知短兵不敢接,车师西门伫献捷。
6、《火山云歌送别》火山突兀赤亭口,火山五月火云厚。
岑参的诗集及翻译

岑参的诗集及翻译本文是关于岑参的文学文章,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岑参,是盛唐边塞诗派的代表诗人,在艺术风格上,岑诗善于观察,精于描绘,想象丰富、比喻新奇、夸张合理,雄奇瑰丽的浪漫色彩之中带着悲壮峭拔。
与高适齐名,并称“高岑”。
岑参的诗集及翻译《逢入京使》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乾。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翻译】回头向东望自己的故乡,路途遥远迷漫;满面泪水沾湿了衣袖,涕泪依然擦不干。
途中与你在马上邂逅,想要写封信却没有笔与纸;唯有托你捎个口信,回家报个平安。
《碛中作》走马西来欲到天,辞家见月两回圆。
今夜不知何处宿,平沙万里绝人烟。
【翻译】骑马西行几乎来到天边,离开家乡将近两月。
在这荒无人烟的沙漠中,我今夜又该在哪里住宿呢。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犹著。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黪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翻译】北风呼啸着卷过大地,刮断了早已枯干的荒草;尽管是八月份,这里的天空已飘起了雪花。
一夜之间,所有树枝上挂满了雪,就像春天里千万朵绽放的梨花。
雪花透过珠帘,沾湿了罗幕,穿上狐裘衣服也不觉得暖和,丝绸锦缎做的被子都让人觉得有些单薄了。
将士们都冻拉不开弓弩,盔甲也很难穿在身上。
沙漠里都结了厚厚的冰层,将士们的脸上布满愁云,想着这寒冷的天气快点过去。
中军大厅里摆好了酒宴,欢送返京的客人,胡琴琵琶与羌笛奏出了美妙的乐曲。
傍晚在辕门外,纷纷大雪飘落,红旗被冰雪冻硬,强劲的北风也不能让它飘动。
在轮台东门外送您离去,离去的时候大雪铺满了天山的道路。
山岭迂回,道路曲折,看不见您的身影,雪地上只留下马蹄印。
《与高适薛据登慈恩寺浮图》塔势如涌出,孤高耸天宫。
边塞诗:岑参《碛中作》原文翻译及赏析

【导语】边塞诗是唐代汉族诗歌的主要题材,是唐诗当中思想性最深刻,想象⼒最丰富,艺术性的⼀部分:⼀些有切⾝边塞⽣活经历和军旅⽣活体验的作家,以亲历的见闻来写作;另⼀些诗⼈⽤乐府旧题来进⾏翻新的创作。
参与⼈数之多,诗作数量之⼤,为前代所未见。
其创作贯穿初唐、盛唐、中唐、晚唐四个阶段。
其中,初、盛唐边塞诗多昂扬奋发的格调,艺术性。
下⾯是为⼤家带来的边塞诗:岑参《碛中作》原⽂翻译及赏析,欢迎⼤家阅读。
碛中作唐代:岑参⾛马西来欲到天,辞家见⽉两回圆。
今夜不知何处宿,平沙万⾥绝⼈烟。
译⽂骑马向西⾛⼏乎来到天边,离家以后已见到两次⽉圆。
今夜不知道到哪⾥去投宿,在这沙漠中万⾥不见⼈烟。
注释碛(qì):沙⽯地,沙漠。
这⾥指银⼭碛,⼜名银⼭,在今新疆库⽊什附近。
⾛马:骑马。
辞家:告别家乡,离开家乡。
见⽉两回圆:表⽰两个⽉。
⽉亮每个⽉⼗五圆⼀次。
平沙:平坦⼴阔的沙漠、⼤漠。
绝:没有。
⼈烟:住户的炊烟,泛指有⼈居住的地⽅。
创作背景 这⾸诗与《逢⼊京使》写作时间相近,约写于唐⽞宗天宝⼋载(749年)岑参第⼀次从军西征时。
“碛中作”,即在⼤沙漠中作此诗。
从“辞家见⽉两回圆”的诗句看,岑参离开长安已近两个⽉了。
宿营在⼴袤⽆垠的⼤沙漠之中,正巧⼜遇上⼗五的⽉亮,写下了这⾸绝句。
赏析 在唐代诗坛上,岑参的边塞诗以奇情异趣独树⼀帜。
他两次出塞,对边塞⽣活有深刻的体会,对边疆风物怀有深厚的感情。
这⾸《碛中作》,就写下了诗⼈在万⾥沙漠中勃发的诗情。
诗⼈精⼼摄取了沙漠⾏军途中的⼀个剪影,向读者展⽰他戎马倥偬的动荡⽣活。
诗于叙事写景中,巧妙地寄寓细微的⼼理活动,含⽽不露,蕴藉感⼈。
“⾛马西来欲到天”,从空间落笔,⽓象壮阔。
⾛马疾⾏,显⽰旅途紧张。
“西来”,点明了⾏进⽅向,表明诗⼈扬鞭跃马,从长安出发,沿着通往西域的丝绸之路,风尘仆仆地向西进发。
“欲到天”,既写出了边塞离家之远,⼜展现了西北⾼原野旷天低的⽓势。
诗⼈在《碛西头送李判官⼊京》中写过“过碛觉天低”的雄浑诗句。
【诗人大全】边塞诗人岑参简介

【诗人大全】边塞诗人岑参简介简介岑参(约715-770年),唐代边塞诗人,南阳人,太宗时功臣岑文本重孙,后徙居江陵。
岑参早岁孤贫,从兄就读,遍览史籍。
天宝三载(744年)进士。
初为率府兵曹参军。
后两次从军边塞,先在安西节度使高仙芝幕府掌书记;天宝末年,封常清为安西北庭节度使时,为其幕府判官。
代宗时,曾官嘉州刺史,世称岑嘉州。
大历五年(770年)卒於成都。
岑参工诗,长于七言歌行,代表作是《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现存诗三百六十首。
对边塞风光,军旅生活,以及少数民族的文化风俗有亲切的感受,故其边塞诗尤多佳作。
风格与高适相近,后人多并称“高岑”。
有《岑参集》十卷,已佚。
今有《岑嘉州集》七卷(或为八卷)行世。
《全唐诗》编诗四卷。
成就诗歌文学岑参殁后30年,其子岑佐公收集遗文,请杜确编成《岑嘉州诗集》8卷,是为岑诗编集之始。
到宋代,演变为8卷、7卷、10卷三种刊本。
宋刊10卷本今不传。
通行的《四部丛刊》影印7卷本,似由宋刊7卷本演变而来;而《全唐诗》4卷本,则似由宋刊8卷本演变而来。
今人陈铁民、侯忠义参校过多种版本,作《岑参集校注》。
边塞诗岑参是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
岑参的作品,以边塞诗为主,自出塞以后,在安西、北庭的新天地里,在鞍马风尘的战斗生活里,他的诗境空前开扩了,爱好新奇事物的特点在他的创作里有了进一步的发展,雄奇瑰丽的浪漫色彩,成为他边塞诗词的主要风格。
如《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是岑参边塞诗中杰出代表作之一。
《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也是写唐军出征的。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可以说是和前两诗鼎足而三的杰作。
岑参还有不少描绘西北边塞奇异景色的诗篇。
象《火山云歌送别》以及《热海行送崔侍御还京》更充满奇情异采。
当时西北边疆一带,战事频繁,岑参怀着到塞外建功立业的志向,两度出塞,久佐戎幕,前后在边疆军队中生活了六年,因而对鞍马风尘的征战生活的冰天雪地的塞外风光有长期的观察与体会。
他充满激情地歌颂了边防将士的战斗精神,如《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写了将士们勇往直前、转战沙场雪海的壮烈场面。
《逢入京使》原文及翻译赏析

《逢⼊京使》原⽂及翻译赏析《逢⼊京使》原⽂及翻译赏析1 逢⼊京使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
马上相逢⽆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古诗简介 《逢⼊京使》是唐代诗⼈岑参创作的名篇之⼀。
此诗描写了诗⼈远涉边塞,路逢回京使者,托带平安⼝信,以安慰悬望的家⼈的典型场⾯,具有浓烈的⼈情味。
诗⽂语⾔朴实,不加雕琢,却包含着两⼤情怀:思乡之情与渴望功名之情,⼀亲情⼀豪情,交织相融,真挚⾃然,感⼈⾄深。
翻译/译⽂ 东望家乡路程⼜远⼜长,热泪湿双袖还不断流淌。
在马上与你相遇⽆纸笔,请告家⼈说我平安⽆恙。
注释 ⑴⼊京使:进京的使者。
⑵故园:指长安和⾃⼰在长安的家。
漫漫:形容路途⼗分遥远。
⑶龙钟:涕泪淋漓的样⼦。
卞和《退怨之歌》:“空⼭歔欷泪龙钟。
”这⾥是沾湿的意思。
⑷凭:托,烦,请。
传语:捎⼝信。
赏析/鉴赏 这⾸诗是写诗⼈在西⾏途中,偶遇前往长安的东⾏使者,勾起了诗⼈⽆限的思乡情绪,也表达了诗⼈欲建功⽴业⽽开阔豪迈、乐观放达的胸襟。
旅途的颠沛流离,思乡的肝肠⼨断,在诗中得到了深刻的揭⽰。
“故园东望路漫漫”,写的是眼前的实际感受。
诗⼈已经离开“故园”多⽇,正⾏进在去往西域的途中,回望东边的家乡长安城当然是漫漫长路,思念之情不免袭上⼼头,乡愁难收。
“故园”,指的是在长安的家。
“东望”是点明长安的位置。
“双袖龙钟泪不⼲”,意思是说思乡之泪怎么也擦不⼲,以⾄于把两⽀袖⼦都擦湿了,可眼泪就是⽌不住。
这句运⽤了夸张的修辞⼿法表现思念亲⼈之情,也为下⽂写捎书回家“报平安”做了⼀个很⾼的铺垫。
“马上相逢⽆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这两句是写遇到⼊京使者时欲捎书回家报平安⼜苦于没有纸笔的情形,完全是马上相逢⾏者匆匆的⼝⽓,写得⼗分传神。
“逢”字点出了题⽬,在赶赴安西的途中,遇到作为⼊京使者的故⼈,彼此都鞍马倥偬,交臂⽽过,⼀个继续西⾏,⼀个东归长安,⽽⾃⼰的妻⼦也正在长安,正好托故⼈带封平安家信回去,可偏偏⼜⽆纸笔,也顾不上写信了,只好托故⼈带个⼝信,“凭君传语报平安”吧。
岑参写的边塞诗

岑参写的边塞诗1.《热海行送崔侍御还京》【唐】岑参侧闻阴山胡儿语,西头热海水如煮。
海上众鸟不敢飞,中有鲤鱼长且肥。
岸旁青草长不歇,空中白雪遥旋灭。
蒸沙烁石燃虏云,沸浪炎波煎汉月。
阴火潜烧天地炉,何事偏烘西一隅?势吞月窟侵太白,气连赤坂通单于。
送君一醉天山郭,正见夕阳海边落。
柏台霜威寒逼人,热海炎气为之薄。
2.《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唐】岑参君不见走马川行雪海边,平沙莽莽黄入天。
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
匈奴草黄马正肥,金山西见烟尘飞,汉家大将西出师。
将军金甲夜不脱,半夜军行戈相拨,风头如刀面如割。
马毛带雪汗气蒸,五花连钱旋作冰,幕中草檄砚水凝。
虏骑闻之应胆慑,料知短兵不敢接,车师西门伫献捷。
3.《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唐】岑参轮台城头夜吹角,轮台城北旄头落。
羽书昨夜过渠黎,单于已在金山西。
戍楼西望烟尘黑,汉军屯在轮台北。
上将拥旄西出征,平明吹笛大军行。
四边伐鼓雪海涌,三军大呼阴山动。
虏塞兵气连云屯,战场白骨缠草根。
剑河风急雪片阔,沙口石冻马蹄脱。
亚相勤王甘苦辛,誓将报主静边尘。
古来青史谁不见,今见功名胜古人。
4.《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唐】岑参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5.《火山云歌送别》【唐】岑参火山突兀赤亭口,火山五月火云厚。
火云满山凝未开,飞鸟千里不敢来。
平明乍逐胡风断,薄暮浑随塞雨回。
缭绕斜吞铁关树,氛氲半掩交河戍。
迢迢征路火山东,山上孤云随马去。
6.《首秋轮台》【唐】岑参异域阴山外,孤城雪海边。
秋来唯有雁,夏尽不闻蝉。
雨拂毡墙湿,风摇毳幕膻。
轮台万里地,无事历三年。
7.《玉门关盖将军歌》【唐】岑参盖将军,真丈夫。
岑参发临洮将赴北庭留别赏析翻译

外,陈铁民此文还认为,岑参至晚于开元二十九年时已隐居终南,但这种隐居,乃是一面隐居,一面不断寻求出仕的道路。
岑参的交游 此类文章首推闻一多的《岑嘉州交游事辑》,后来诸年谱也都涉及到一些。八十年代后又产生了几篇考述岑参交游的论 文,如王刘纯的《岑参交游考辨》、廖立的《岑参师友考》等。
全诗从“闻说”落笔,极写通往轮台之路的奇寒景象和边地风物,以抒发诗人不辞路途遥远艰苦,尽力国事的高昂的思想感
情。
创作背景
此诗为唐玄宗天宝十三年(754年)诗人岑参赴北庭途经临洮时所作。临洮的旧友为他饯别。这是一次唱和,他得 到“飞”字韵,因作诗留赠,向诗友公开此行的意义。
岑参(约715-770年),唐代边塞诗人,南阳人,太宗时功臣岑文本重孙,后徙居江陵。[1-2] 岑参早岁孤贫,从兄就读,遍览 史籍。唐玄宗天宝三载(744年)进士,初为率府兵曹参军。后两次从军边塞,先在安西节度使高仙芝幕府掌书记;天宝末 年,封常清为安西北庭节度使时,为其幕府判官。代宗时,曾官嘉州刺史(今四川乐山),世称“岑嘉州”。大历五年(770
生卒年考 岑参的生卒年史无明文,长期以来亦无确考,本世纪学界颇多异说:
1.赖义辉《岑参年谱》考证岑参当生于开元六年,卒于大历四年。 2.闻一多《岑嘉州系年考证》则不同意赖说,通过详细考证认为,岑参生于开元三年,卒于大历五年,享年五十六岁;
后来陈铁民《岑嘉州系年商榷》也同意此说。
3.曹济平《岑参生年的推测》也认为,赖说的错误较明显,但闻一多先生的证说亦有不足之处,他认为,岑参生于开元
他的诗歌中有关边塞风习的描写,也很引人注目。这里军营生活的环境是:“雨拂毡墙湿,风摇毳幕膻”;将军幕府中的奢 华生活的陈设是:“暖屋绣帘红地炉,织成壁衣花氍毹。灯前侍婢泻玉壶,金铛乱点野驼酥”;这里的歌舞宴会的情景是:“琵 琶长笛齐相和,羌儿胡雏齐唱歌,浑炙犁牛烹野驼,交河美酒金叵罗”,“曼脸娇娥纤复浓,轻罗金缕花葱茏。回裙转袖若飞 雪,左延右延生旋风”。这些都是习于中原生活的岑参眼中的新鲜事物。更值得注意的是他诗中还反映了各族人之间互相来 往,共同娱乐的动人情景:“军中置酒夜挝鼓,锦筵红烛月未午。花门将军善胡歌,叶河蕃王能汉语”;“九月天山风似刀,城 南猎马缩寒毛。将军纵博场场胜,赌得单于貂鼠袍”。岑参也写过一些在边塞怀土思亲的诗歌,如为后人传诵的《逢入京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岑参的著名边塞诗 导语: 岑参, 唐代边塞诗人, 南阳人, 太宗时功臣岑文本重孙, 后徙居江陵。
岑参早岁孤贫,从兄就读,遍览史籍。
下面由小编为您整理出的岑参的著名边塞 诗内容,一起来看看吧。
作者简介: 作品风格:浪漫主义色彩 代表作品:《岑嘉州集》《岑参集》十卷等 主要成就:盛唐边塞诗人的代表人物 岑参唐朝南阳人, 出生于官宦世家, 从曾祖开始家中长辈多以文墨位至宰相。
到了岑参父亲岑植一代,也坐到了晋州刺史这个位置。
岑参出生在这样一个官宦世家,怎么也该生活富足,接受最好的教育,日后 可能也会像自己的长辈一样入仕从官。
不过可惜的是,在他十岁的时候,父亲去 世,自此家境日益困顿。
岑参幼年之时,跟随兄长读书习字,十五岁后山居嵩颖,刻苦学习,遍读经 史,奠定学业基础。
二十岁来到长安求仕不成,于是各地漫游。
天宝三年的时候,岑参高中进士,此后任右内率府兵曹参军,五年后充安西 四镇节度使高仙芝幕府掌书记。
今日我们都知道,岑参边塞诗写的最好。
他就是 在这一年,初次来到边塞的。
天宝十年回长安,与杜甫 、高适等人交好。
十三年,充安西北庭节度使封常清判官。
这是岑参第二次 出塞,也是感受最深的时刻,他的边塞诗大多诗成此时。
乾元二年, 岑参改任起居舍人。
不满一月, 贬谪虢州长史。
后又任太子中允, 虞部、库部郎中,出为嘉州刺史,因此人称岑嘉州。
后罢官准备东归,不想未曾 断,最后客死成都居所,享年五十六岁。
岑参是唐朝边塞诗的代表人物, 与高适共称高岑, 其诗气势雄伟, 想象丰富, 色彩瑰丽,热情奔放,具有浪漫主义色彩。
岑参的著名边塞诗: 1、《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
1/7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2、《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 轮台城头夜吹角,轮台城北旄头落。
羽书昨夜过渠黎,单于已在金山西。
戍楼西望烟尘黑,汉兵屯在轮台北。
上将拥旄西出征,平明吹笛大军行。
四边伐鼓雪海涌,三军大呼阴山动。
虏塞兵气连云屯,战场白骨缠草根。
剑河风急雪片阔,沙口石冻马蹄脱。
亚相勤王甘苦辛,誓将报主静边尘。
古来青史谁不见,今见功名胜古人。
3、《碛中作 》 走马西来欲到天,辞家见月两回圆。
今夜不知何处宿,平沙万里绝人烟。
4、《热海行送崔侍御还京 》 侧闻阴山胡儿语,西头热海水如煮。
海上众鸟不敢飞,中有鲤鱼长且肥。
岸旁青草长不歇,空中白雪遥旋灭。
蒸沙烁石燃虏云,沸浪炎波煎汉月。
阴火潜烧天地炉,何事偏烘西一隅? 势吞月窟侵太白,气连赤坂通单于。
送君一醉天山郭,正见夕阳海边落。
柏台霜威寒逼人,热海炎气为之薄。
5、《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 君不见走马川行雪海边,平沙莽莽黄入天。
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
2/7
随风满地石乱走。
匈奴草黄马正肥, 金山西见烟尘飞,汉家大将西出师。
将军金甲夜不脱,半夜军行戈相拨, 风头如刀面如割。
马毛带雪汗气蒸, 五花连钱旋作冰,幕中草檄砚水凝。
虏骑闻之应胆慑,料知短兵不敢接, 车师西门伫献捷。
6、《火山云歌送别 》 火山突兀赤亭口,火山五月火云厚。
火云满山凝未开,飞鸟千里不敢来。
平明乍逐胡风断,薄暮浑随塞雨回。
缭绕斜吞铁关树,氛氲半掩交河戍。
迢迢征路火山东,山上孤云随马去。
7、《首秋轮台 》 异域阴山外,孤城雪海边。
秋来唯有雁,夏尽不闻蝉。
雨拂毡墙湿,风摇毳幕膻。
轮台万里地,无事历三年。
8、《玉门关盖将军歌 》 盖将军,真丈夫。
行年三十执金吾,身长七尺颇有须。
玉门关城迥且孤,黄沙万里白草枯。
南邻犬戎北接胡,将军到来备不虞。
五千甲兵胆力粗,军中无事但欢娱。
暖屋绣帘红地炉,织成壁衣花氍毹。
灯前侍婢泻玉壶,金铛乱点野酡酥。
紫绂金章左右趋,问着只是苍头奴。
美人一双闲且都,朱唇翠眉映明矑。
清歌一曲世所无,今日喜闻凤将雏。
可怜绝胜秦罗敷,使君五马谩踟蹰。
野草绣窠紫罗襦,红牙缕马对樗蒱。
玉盘纤手撒作卢,众中夸道不曾输。
枥上昂昂皆骏驹,桃花叱拨价最殊。
骑将猎向城南隅,腊日射杀千年狐。
我来塞外按边储,为君取醉酒剩沽。
3/7
醉争酒盏相喧呼,忽忆咸阳旧酒徒。
4/7
5/7
6/7
7/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