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心理学实验:异常心理案例分析ppt课件
合集下载
医学心理学实验:异常心理案例分析ppt课件

精选ppt
17
你将如何考虑莉莉的诊断? 你的诊断依据有哪些? 哪些可能的原因导致了她的异常? 还有哪些进一步的治疗措施可以考虑?
精选ppt
18
核心症状 1.心境低落的表现:
时常哭泣;一天到晚高兴不起来;对不起母亲; 有想死的念头。
2.兴趣缺乏的表现:
最近对什么事情都没兴趣,即使是以前最喜欢的 听音乐
2、病人称强迫症状起源于自己内心,不是被别人或外界影 响强加的;
3、强迫症状反复出现,病人认为没有意义,并感到不快, 甚至痛苦,因此试图抵抗,但不能奏效。
精选ppt
14
章某的洗手行为可能是因为害怕湿疹而引起的, 在咨询中可以考虑采取一些行为疗法:
1.厌恶疗法 2.满贯疗法 3.松弛疗法 4.认知疗法
是人际间的冒险者,如:攫取他人的利益,以达 到自己的目的。凤姐在大街和地铁散发征婚传单 ,代表着她在人际关系的处理中是一个冒险者。
精选ppt
9
什么导致了她的问题?
社会贫富分化对她的内心产生了强烈冲击,许多人渴 望改变命运,留在城市过现代化的生活,不愿回到农 村像父母辈一样耕田种地。但希望与现实总是有距离 的,少数人就谋求通过非常规手段一夜成名或暴富。 罗玉凤的家庭背景、长相、学识和能力等放在广州、 上海这些大都市中是微不足道的,她就采取让大众鄙 视和嘲笑自己的方式达到出名的目的。其实通过一些 节目访谈就可以看出,她是一个内心极度自卑的女孩 ,正是她内心与行为的巨大反差引起了观众的兴趣。
难以获得友谊或爱。他们的特征决定了他们会对别人 要求很多——喜爱、同情、偏爱——而自己对他人的 回报很少,通常极度缺乏同情心。
精选ppt
6
一种需要赞美的,包括幻想和行为上漫延的无所不能 模式。缺乏共情的能力。开始于成年的早期,并一直 持续到目前。罗玉凤认为自己的智商前300年后300年 无人能及,对她以前的男友没有丝毫同情。
异常心理现象.ppt

• 假性幻觉(表象不受意志控制的出现) • 机能性幻觉(现实刺激和幻觉伴随出现) • 反射性幻觉
按要素所进行的分类
• 精神性幻觉(无声言语的幻觉) • 思维化声(思维鸣想、思维回响和读心
症) • 阴性幻觉(在暗示影响下,对本来存在
的客观事物视而不见)
关于精神分裂症的一级症状
• 第二人称幻听 • 第三人称幻听 • 思维化声(思维鸣想、回响和读心
– “张刚先生:
– 当你接到我的信的时候,就是将得到 最高奖赏的时候——大家对您的信任, 请您不要恢心,人民永远支持您,我 并未去世——四川日报。他是一个杀 人的创子手。她向您求婚,想盗窃国 家机密,请您放心,是用钢笔写的, 这种没有心肝的人我经常见到。我没 有见过这样忘恩负义的人。王平处长, 我明白您的思想——喋血双雄——五 万五千五百五角五分钱——刘小淹— —张老三。”
情感障碍(4)
------ 躁狂综合征
• 伴随症状: 思维: 思维奔逸,主要体现为: 1、属于思维联想(思维形式)障碍 2、表现为联想速度的明显加快 3、体现为思维敏捷、记忆增强、随境转 移、出现音联、意联和韵联
情感障碍(5)
------ 躁狂综合征
有的患者可出现妄想(常见被害、夸大 妄想)还有的患者可以出现其它思维形 式障碍
关于“三无症状”
• 无望(hopeless) • 无助(helpless) • 无价值(worthless) 关于“三自症状”
异常心理现象
关于正常的标准(1)
• 评价正常或异常是针对个体,而非 群体
• 评价个体正常与否的观察指标是心 理现象以及个性(认知、情感、行 为、人格的表现)
• 正常和异常是逐步过度的过程没有 截然的界限
关于正常的标准(2)
按要素所进行的分类
• 精神性幻觉(无声言语的幻觉) • 思维化声(思维鸣想、思维回响和读心
症) • 阴性幻觉(在暗示影响下,对本来存在
的客观事物视而不见)
关于精神分裂症的一级症状
• 第二人称幻听 • 第三人称幻听 • 思维化声(思维鸣想、回响和读心
– “张刚先生:
– 当你接到我的信的时候,就是将得到 最高奖赏的时候——大家对您的信任, 请您不要恢心,人民永远支持您,我 并未去世——四川日报。他是一个杀 人的创子手。她向您求婚,想盗窃国 家机密,请您放心,是用钢笔写的, 这种没有心肝的人我经常见到。我没 有见过这样忘恩负义的人。王平处长, 我明白您的思想——喋血双雄——五 万五千五百五角五分钱——刘小淹— —张老三。”
情感障碍(4)
------ 躁狂综合征
• 伴随症状: 思维: 思维奔逸,主要体现为: 1、属于思维联想(思维形式)障碍 2、表现为联想速度的明显加快 3、体现为思维敏捷、记忆增强、随境转 移、出现音联、意联和韵联
情感障碍(5)
------ 躁狂综合征
有的患者可出现妄想(常见被害、夸大 妄想)还有的患者可以出现其它思维形 式障碍
关于“三无症状”
• 无望(hopeless) • 无助(helpless) • 无价值(worthless) 关于“三自症状”
异常心理现象
关于正常的标准(1)
• 评价正常或异常是针对个体,而非 群体
• 评价个体正常与否的观察指标是心 理现象以及个性(认知、情感、行 为、人格的表现)
• 正常和异常是逐步过度的过程没有 截然的界限
关于正常的标准(2)
异常心理学ppt课件

编辑课件
20
意志活动减退
意志活动显著持续抑制
行为缓慢
生活被动
不想做事
不愿与周围人接触交往
不愿参加平常喜欢的活动和业余爱好
有消极自杀的观念或行为
编辑课件
21
躯体症状
睡眠障碍表现为早醒、醒后不能入睡 食欲下降 身体任何部位的疼痛 自主神经功能失调
编辑课件
22
躁狂症
[症状标准] 以情绪高涨或易激惹为主,并至少有下列3项(若仅为易激惹, 至少需4项 ): 1 注意力不集中或随境转移; 2 语量增多; 3 思维奔逸(语速增快、言语迫促等)、联想加快或意念飘忽的体验; 4 自我评价过高或夸大; 5 精力充沛、不感疲乏、活动增多、难以安静,或不断改变计划和活动; 6 鲁莽行为(如挥霍、不负责任,或不计后果的行为等) 7 睡眠需要减少; 8 性欲亢进。 [严重标准] 严重损害社会功能,或给别人造成危险或不良后果。 [病程标准] 符合症状标准和严重标准至少已持续1周;
阴性症状
情 漠感
淡
意 乏志
缺
注
思
意
维
损
贫
害
乏
编辑课件
愉 快 感 缺 乏
11
情感淡漠
缺乏正常表达情绪的能力 表现刻板面容 很少有姿势改变或随意动作 没有眼神交流 缺乏情感反应 缺乏语言音调的变化
编辑课件
12
意志缺乏
缺乏动力/动力不足 表现缺乏勤奋和坚忍不拔 卫生差、不修边幅 情感平淡、冷淡
主要症状
情感低落 思维迟缓 意志活动减退 躯体症状
编辑课件
18
情感低落
终日忧心忡忡、长吁短叹 任何事情都提不起劲 悲观绝望 自我评价低、感觉差 自责、内疚感、罪恶妄想
第八节异常心理及不良行为PPT课件

道德性焦虑,因违背社会道德标准,致使社会要求 与自我表现发生冲突而引起内疚感所致的情绪反应。
ESC键回总目录
❖ 第八章
目的 要求
教学 内容
重点 难点
自测 习题
课外 阅读
关键 词汇
• 焦虑的原因及其心理学理论
精神分析学派认为焦虑是由潜意识之间的矛盾冲突 引起的。
学习理论认为观念与感觉之间可以形成条件反射性 联系。
自测 习题
课外 阅读
关键 词汇
• 异常心理的判断标准:
(一)经验标准 1.个体的主观体验,即自我评价。 2.观察者根据自己的经验对被观察者心理与行为状 态的判断。 (二)统计学标准 统计学标准来源于对正常心理特征的心理测量,具 有客观性及便于比较和操作方便的优点。但因心理测量 的内容受多种因素制约,且有些心理特征偏离常态并不 一定是心理异常,因此,统计学标准不能普遍适用。
以心理理论、心理现象、心理健康和心理 应激等基本知识,综合认识各种异常心理与不 良行为问题,并实施相应的心理评估和心理干 预,也是医学心理学的临床应用目标之一。
ESC键回总目录
❖ 第八章
目的 要求
教学 内容
重点 难点
自测 习题
课外 阅读
关键 词汇
目的要求
ESC键回总目录
❖ 第八章
目的 要求
教学 内容
ESC键回总目录
❖ 第八章
目的 要求
教学 内容
重点 难点
自测 习题
课外 阅读
关键 词汇
(三)医学标准 又称症状和病因学标准。这是从医学角度出发,用 判断躯体疾病的方法来判断心理是否处于异常状态,具 体而言就是依是否有症状和病因存在作为判断标准。 (四)社会适应标准 这是以社会常模为标准来衡量。所谓社会常模是指 正常人符合社会准则的心理与行为。用社会适应作标准 判断心理是否异常,要注意考虑国家、地区、民族、时 间、风俗与文化等方面的影响,不能一概而论。
ESC键回总目录
❖ 第八章
目的 要求
教学 内容
重点 难点
自测 习题
课外 阅读
关键 词汇
• 焦虑的原因及其心理学理论
精神分析学派认为焦虑是由潜意识之间的矛盾冲突 引起的。
学习理论认为观念与感觉之间可以形成条件反射性 联系。
自测 习题
课外 阅读
关键 词汇
• 异常心理的判断标准:
(一)经验标准 1.个体的主观体验,即自我评价。 2.观察者根据自己的经验对被观察者心理与行为状 态的判断。 (二)统计学标准 统计学标准来源于对正常心理特征的心理测量,具 有客观性及便于比较和操作方便的优点。但因心理测量 的内容受多种因素制约,且有些心理特征偏离常态并不 一定是心理异常,因此,统计学标准不能普遍适用。
以心理理论、心理现象、心理健康和心理 应激等基本知识,综合认识各种异常心理与不 良行为问题,并实施相应的心理评估和心理干 预,也是医学心理学的临床应用目标之一。
ESC键回总目录
❖ 第八章
目的 要求
教学 内容
重点 难点
自测 习题
课外 阅读
关键 词汇
目的要求
ESC键回总目录
❖ 第八章
目的 要求
教学 内容
ESC键回总目录
❖ 第八章
目的 要求
教学 内容
重点 难点
自测 习题
课外 阅读
关键 词汇
(三)医学标准 又称症状和病因学标准。这是从医学角度出发,用 判断躯体疾病的方法来判断心理是否处于异常状态,具 体而言就是依是否有症状和病因存在作为判断标准。 (四)社会适应标准 这是以社会常模为标准来衡量。所谓社会常模是指 正常人符合社会准则的心理与行为。用社会适应作标准 判断心理是否异常,要注意考虑国家、地区、民族、时 间、风俗与文化等方面的影响,不能一概而论。
异常心理的理论模型 ppt课件

• 研究发现:一个人在一年中遭遇生活事件打分累计超 过200分,就有50%的生病机会;超过300分,生病几 率达到100%;低于30分,就生活安定平稳。
• 该模式运用生理学或生物学的因素来解释各种 心理异常现象或各种精神疾患,同时主要采取 生物学方法来加以消除。
• 生物医学模式认为,心理异常的原因主要与遗 传、体质、大脑解剖结构、生理生化因素、病 菌等因素有关。
.
5
一、生物医学模式 Biomedical Mode
1、神经解剖 • 神经生理学的研究显示,
3、遗传因素 遗传造成的染色体畸变及代谢基因
的减少能直接导致心理异常。遗传物 质DNA中基因的变化,构成了心理异 常的基础。
.
8
评价
• 生物医学模式运用生物学方法有助于对 心理异常的实质、产生的原因和机制进 行科学了解,并已经取得了巨大的发展。
• 局限:忽视了人的整体性、社会性。
.
9
二、心理动力学模式
• 理论体系 • 研究对象 • 研究方法
.
2
变态心理学的理论模式
• 指对变态心理产生的原因、发展规 律和诊断治疗原则进行解释的各种 理论或假设。
.
3
主要内容
生物医学模式 心理动力学模式 行为模式 认知模式 社会文化模式 生物-心理-社会模式
.
4
一、生物医学模式 Biomedical Mode
.
30
四、认知模式 Cognitive Model
3、积极认知行为疗法(ACBT)
➢ 六环节:
• 1、建立良好的咨访关系;
• 2、躯体和心理检查;
• 3、对来询者关于ACBT表格记录和表中关系要素的 说明;
• 4、对抗负性情绪行为模式的自我探索; • 5、非理性信念的批判及理性信念的建立;
• 该模式运用生理学或生物学的因素来解释各种 心理异常现象或各种精神疾患,同时主要采取 生物学方法来加以消除。
• 生物医学模式认为,心理异常的原因主要与遗 传、体质、大脑解剖结构、生理生化因素、病 菌等因素有关。
.
5
一、生物医学模式 Biomedical Mode
1、神经解剖 • 神经生理学的研究显示,
3、遗传因素 遗传造成的染色体畸变及代谢基因
的减少能直接导致心理异常。遗传物 质DNA中基因的变化,构成了心理异 常的基础。
.
8
评价
• 生物医学模式运用生物学方法有助于对 心理异常的实质、产生的原因和机制进 行科学了解,并已经取得了巨大的发展。
• 局限:忽视了人的整体性、社会性。
.
9
二、心理动力学模式
• 理论体系 • 研究对象 • 研究方法
.
2
变态心理学的理论模式
• 指对变态心理产生的原因、发展规 律和诊断治疗原则进行解释的各种 理论或假设。
.
3
主要内容
生物医学模式 心理动力学模式 行为模式 认知模式 社会文化模式 生物-心理-社会模式
.
4
一、生物医学模式 Biomedical Mode
.
30
四、认知模式 Cognitive Model
3、积极认知行为疗法(ACBT)
➢ 六环节:
• 1、建立良好的咨访关系;
• 2、躯体和心理检查;
• 3、对来询者关于ACBT表格记录和表中关系要素的 说明;
• 4、对抗负性情绪行为模式的自我探索; • 5、非理性信念的批判及理性信念的建立;
《常见异常心理现象》PPT课件

16
内脏幻觉: 定义:躯体内部某一器官或某一脏器的一种 异常知觉体验; 表现:肠扭转、肺扇动、肝破裂、心脏穿 孔、腹腔内虫爬等; 特点:其性质明确,部位具体; 疾病:精神分裂症、抑郁症。
精选PPT
17
(二)按幻觉体验的来源分类 真性幻觉:具备真性知觉特点的幻觉; 特点:形象鲜明 存在于外部客观空间 通过感觉器官获得 假性幻觉:不具备真性知觉特点的幻觉; 特点:形象模糊 存在于主观空间 不是通过相应感觉器官感知
病人边读边说明:“朝即是朝廷的朝(音联), 革命不是改朝换代(音联、意联),朝字上下两 个十字,中间一日字,子曰学而时习之,朝字左 半有日字,右半有月字,两字合起来念明,光明 黑暗(音联、意联), 开灯关灯(意联),电灯 管儿灯------”。此时一老医生走进来,病人马上 站起来,一边敬礼,一边说“向白衣战士学习, 向白衣战士致敬”(随境转移)
受性增高; 疾病:神经症、更年期综合征等。 感觉减退: 定义:感觉阈值增高,对外界一般强度刺激感
受性降低; 疾病:抑郁状态、木僵状态、意识障碍。
精选PPT
7
内感性不适: 定义:体内产生的各种不舒适、难以忍受的异
样感觉; 表现:牵拉、挤压、游走、蚁爬感等; 特点:难以描述,没有明确的局部定位,可继
发疑病观念; 疾病:神经症、精神分裂症、抑郁状态、躯体
思维障碍分思维形式障碍和思维内容障碍.
精选PPT
24
(一)思维形式障碍
1 思维奔逸: 定义:思维联想速度的加快、数量增多、内容 丰富而生动。 表现: ◆ 语言:量多而流速快; ◆ 音联:音韵联想; ◆ 意联:字意联想; ◆ 随境转移:主题易随环境而改变; 疾病:躁狂症
精选PPT
25
例:某躁狂病人读报,标题:“朝着光明的道路走”
异常心理与不良行为PPT教学课件

2020/12/09
1
变态心理的概念
异常心理:又称变态心理(相对而言,与众不 同,不能得到社会的承认)
变态心理学:从心理学的角度研究异常心理 研究变态心理和异常行为的发生、发展、临
床表现、诊断和治疗的科学 探索、理解和预测人类的一门科学
精神病学:从医学的角度研究异常心理
2020/12/09
2
正常和异常心理的判断标准
人本主义:
人的自我实现的固有倾向,是人的基本需要 和行为动力
一旦自我实现过程受阻,人将发生心理障碍 解决心理问题途径在于创造促进成长的条件
2020/12/09
16
社会因素
人们的需求不断增加 对现代人类的社会适应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社会精神病学 跨文化精神病学 发病前常有心理社会因素 从社会着手,改善社会和家庭环境
20
心境障碍
以显著而持久的心境或情感改变为主要特 征
在综合性医院心理门诊中抑郁障碍占病人 总数的20%
欧美国家抑郁症的终身患病率为12%20%
双相者发病年龄较早,发作次数较多,家 族遗传倾向更为明显
2020/12/09
21
人格障碍
一组以人格结构和人格特征偏离正常为特征的,使 患者形成了特有的行为模式,对环境适应不良,明 显影响其社会和职业功能,患者自己感到痛苦
生物因素 心理因素 社会因素
2020/12/09
9
变态心理发生的生物因素
人体疾病
遗传因素
生化改变
药物影响
2020/12/09
10
人体疾病因素
脑部疾病
脑炎 脑血管病 脑萎缩
癫痫病人
脑电活动改变
脑功能改变
感染 中毒 代谢紊乱
躯体疾病得到适当治疗,心理障碍往往随之好转
1
变态心理的概念
异常心理:又称变态心理(相对而言,与众不 同,不能得到社会的承认)
变态心理学:从心理学的角度研究异常心理 研究变态心理和异常行为的发生、发展、临
床表现、诊断和治疗的科学 探索、理解和预测人类的一门科学
精神病学:从医学的角度研究异常心理
2020/12/09
2
正常和异常心理的判断标准
人本主义:
人的自我实现的固有倾向,是人的基本需要 和行为动力
一旦自我实现过程受阻,人将发生心理障碍 解决心理问题途径在于创造促进成长的条件
2020/12/09
16
社会因素
人们的需求不断增加 对现代人类的社会适应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社会精神病学 跨文化精神病学 发病前常有心理社会因素 从社会着手,改善社会和家庭环境
20
心境障碍
以显著而持久的心境或情感改变为主要特 征
在综合性医院心理门诊中抑郁障碍占病人 总数的20%
欧美国家抑郁症的终身患病率为12%20%
双相者发病年龄较早,发作次数较多,家 族遗传倾向更为明显
2020/12/09
21
人格障碍
一组以人格结构和人格特征偏离正常为特征的,使 患者形成了特有的行为模式,对环境适应不良,明 显影响其社会和职业功能,患者自己感到痛苦
生物因素 心理因素 社会因素
2020/12/09
9
变态心理发生的生物因素
人体疾病
遗传因素
生化改变
药物影响
2020/12/09
10
人体疾病因素
脑部疾病
脑炎 脑血管病 脑萎缩
癫痫病人
脑电活动改变
脑功能改变
感染 中毒 代谢紊乱
躯体疾病得到适当治疗,心理障碍往往随之好转
异常心理学(变态心理学)课件

❖ 精神分析学派 ❖ 特定的心理学易感性
▪ 过分负责的态度,完美主义 ▪ 观念-行为融合 thought-action fusion
• 将头脑中的观念与行为或观念所表达的活 动等同起来,在童年时代就可能造成当事 人的罪恶感。
• 认为那些想法是危险的和不被人接受的, 应该受到压制。
强迫与焦虑
长病程的强迫症患者,焦虑程度可以是很严重的。 ❖ 实际上,强迫症患者的焦虑程度取决于致焦虑性强迫想法
DSM-5
A. 具有一个或多个感知到的或他人看起来微小或观察不到的 外貌方面的缺陷或瑕疵的先占观念。
B. 在此障碍病程的某些时间段内,作为对关注外貌的反应, 个体表现出重复行为(例如,照镜子、过度修饰、皮肤搔 抓、寻求肯定)或精神活动(例如,对比自己和他人的外 貌)。
C. 这种先占观念引起具有临床意义的痛苦,或导致社交、职 业或其他重要功能方面的损害。
DSM-5的诊断标准:哪些障碍与强迫症区别
该障碍不能用其他精神障碍的症状来更好地解 释
例如 ❖ 像广泛性焦虑障碍中的过度担心 ❖ 像躯体变形障碍中的外貌先占观念 ❖ 像囤积障碍中的难以丢弃或放弃物品 ❖ 像拔毛癖[拔毛障碍]中的拔毛发 ❖ 像抓痕[皮肤搔抓]障碍中的皮肤搔抓 ❖ 像刻板运动障碍中的刻板行为 ❖ 像进食障碍中的仪式化进食行为 ❖ 像物质相关及成瘾障碍中物质或赌博的先占
观念
❖ 像疾病焦虑障碍中患有某种疾病的先占观念
❖ 像性欲倒错障碍中的性冲动或性幻想
❖ 像破坏性、冲动控制及品行障碍中的冲动 ❖ 像重性抑郁障碍中的内疚性沉思 ❖ 像精神分裂症谱系及其他精神病性障碍中
的思维插入或妄想性的先占观念,
❖ 像孤独症(自闭症)谱系障碍中的重复性行 为模式]。
DSM-5关于强迫症的标注
▪ 过分负责的态度,完美主义 ▪ 观念-行为融合 thought-action fusion
• 将头脑中的观念与行为或观念所表达的活 动等同起来,在童年时代就可能造成当事 人的罪恶感。
• 认为那些想法是危险的和不被人接受的, 应该受到压制。
强迫与焦虑
长病程的强迫症患者,焦虑程度可以是很严重的。 ❖ 实际上,强迫症患者的焦虑程度取决于致焦虑性强迫想法
DSM-5
A. 具有一个或多个感知到的或他人看起来微小或观察不到的 外貌方面的缺陷或瑕疵的先占观念。
B. 在此障碍病程的某些时间段内,作为对关注外貌的反应, 个体表现出重复行为(例如,照镜子、过度修饰、皮肤搔 抓、寻求肯定)或精神活动(例如,对比自己和他人的外 貌)。
C. 这种先占观念引起具有临床意义的痛苦,或导致社交、职 业或其他重要功能方面的损害。
DSM-5的诊断标准:哪些障碍与强迫症区别
该障碍不能用其他精神障碍的症状来更好地解 释
例如 ❖ 像广泛性焦虑障碍中的过度担心 ❖ 像躯体变形障碍中的外貌先占观念 ❖ 像囤积障碍中的难以丢弃或放弃物品 ❖ 像拔毛癖[拔毛障碍]中的拔毛发 ❖ 像抓痕[皮肤搔抓]障碍中的皮肤搔抓 ❖ 像刻板运动障碍中的刻板行为 ❖ 像进食障碍中的仪式化进食行为 ❖ 像物质相关及成瘾障碍中物质或赌博的先占
观念
❖ 像疾病焦虑障碍中患有某种疾病的先占观念
❖ 像性欲倒错障碍中的性冲动或性幻想
❖ 像破坏性、冲动控制及品行障碍中的冲动 ❖ 像重性抑郁障碍中的内疚性沉思 ❖ 像精神分裂症谱系及其他精神病性障碍中
的思维插入或妄想性的先占观念,
❖ 像孤独症(自闭症)谱系障碍中的重复性行 为模式]。
DSM-5关于强迫症的标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医学心理学
皖南医学院心理学教研室 王欣
.
实验一: 异常心理案例分析
.
实验目的:
掌握常见异常心理的临床表现、诊断。 了解常见异常心理的病因及治疗措施。
.
异常心理的定义(狭义、广义) 异常心理的特征(痛苦体验、行为功能障
碍、偏离社会规范、统计学偏移、综合特 征) 异常心理分类(应激相关障碍、神经症、 人格障碍、性心理障碍、进食障碍、精神 病)
对自身有无所不能的感觉,如:夸大成就和天赋,在 没有相应的成就下,期待被看作最优秀的。罗玉凤自 称懂诗画,会弹琴,精通古汉语,9岁起博览群书, 20岁达到顶峰,最新的说法是鲁迅的文章也不如她。
.
被无限制的成功、权力、才气、美丽或理想爱情 的幻想所迷惑。她认为北大清华有300硕士追她, 美国哈佛、普林斯顿等名校高材生也在联系她, 28岁前能够找到符合她条件的白马王子。
她出身于干部家庭,从记事起就知道父母不和,父亲 经常酗酒,常和母亲争吵。在她初一时,父母离婚, 母亲曾自杀未遂,她和哥哥随母亲生活,生活比较艰 难。两个月前母亲失去了工作。
主诉一个月以来对什么事情都没兴趣,即使是以前最 喜欢的音乐;一天到晚高兴不起来;容易疲劳,背书 也记不住;觉得家庭条件不好,自己还学不好,对不 起母亲;时常哭泣,有时有想死的念头。
相信自己是特别的和唯一的,并相信自己只能被 同样特别的或高地位的人所理解。常常嫉妒他人 或相信其他人嫉妒自己,表现出高傲自大的行为 态度。面对大众的质疑,她不屑一顾,表现出一 种非常高傲自大的态度,似乎人们根本就无法理 解她这样智慧超群的人。
.
要求过度的赞美。她要求别人认可她的高智商, 认可她的博览群书,实际上这远远超出了事实— —她阅读的《知音》等只是平民大众的通俗刊物 。
3、强迫症状反复出现,病人认为没有意义,并感到不快, 甚至痛苦,因此试图抵抗,但不能奏效。
.
章某的洗手行为可能是因为害怕湿疹而引起的, 在咨询中可以考虑采取一些行为疗法:
1.厌恶疗法 2.满贯疗法 3.松弛疗法 4.认知疗法
案例2
莉莉是某医学院校大二学生,因情绪低落一个月主动 到心理门诊寻求帮助。她长相姣好,学业优秀,但情 绪一直低落,焦虑、自卑、痛苦、有自杀观念。
.
引入:由罗玉凤看自恋型人格障碍
罗玉凤是重庆人,因一系列雷人言论在网络上走红, 被人称为“凤姐”。她自称懂诗画、会弹琴,精通古 汉语,自称“9岁起博览群书,20岁达到顶峰,智商 前300年后300年无人能及”。现主要研读经济类和《 知音》、《故事会》等人文社科类书籍。
从2009年10月下旬开始,她就在上海陆家嘴附近发征 婚传单。传单上应征者必须满足的条件共有7条,除 了“必须是经济学专业或精通经济学”等以外,西南 地区,重庆等地都不考虑。
是人际间的冒险者,如:攫取他人的利益,以达 到自己的目的。凤姐在大街和地铁散发征婚传单 ,代表着她在人际关系的处理中是一个冒险者。
.
什么导致了她的问题?
社会贫富分化对她的内心产生了强烈冲击,许多人渴 望改变命运,留在城市过现代化的生活,不愿回到农 村像父母辈一样耕田种地。但希望与现实总是有距离 的,少数人就谋求通过非常规手段一夜成名或暴富。 罗玉凤的家庭背景、长相、学识和能力等放在广州、 上海这些大都市中是微不足道的,她就采取让大众鄙 视和嘲笑自己的方式达到出名的目的。其实通过一些 节目访谈就可以看出,她是一个内心极度自卑的女孩 ,正是她内心与行为的巨大反差引起了观众的兴趣。
.
核心症状 1.心境低落的表现:
时常哭泣;一天到晚高兴不起来;对不起母亲; 有想死的念头。 2.兴趣缺乏的表现:
最近对什么事情都没兴趣,即使是以前最喜欢的 听音乐 3.精力不足的表现:
容易疲劳,背书也记不住;语调低沉,语速缓慢 ,注意力不集中,有时答非所问,与之交谈很困 难。
1、符合神经症的诊断标准,并以强迫症状为主,至少有下 列1项:
①以强迫思想为主,包括强迫观念、回忆或表象,强迫性对 立观念、穷思竭虑、害怕丧失自控能力等;
②以强迫行为(动作)为主,包括反复洗涤、核对、检查, 或询问等;
③上述的混合形式;
2、病人称强迫症状起源于自己内心,不是被别人或外界影 响强加的;
.
案例2
最近一周开始失眠、早醒;吃饭不香;体重也下降得 厉害。 已经有三天没有正常上课了。
来访者语调低沉,语速缓慢,反应慢,注意力不集中 ,有时答非所问,与之交谈很困难。自知力基本完整 ,有主动求治的愿望,未引出幻觉和妄想。
.
你将如何考虑莉莉的诊断? 你的诊断依据有哪些? 哪些可能的原因导致了她的异常? 还有哪些进一步的治疗措施可以考虑?
.
自恋型人格障碍特征
过度的自我重要感是此类的本质特征,常常还结合阵 发性的自卑。
表现出的“自恋”,即自我欣赏,其实是自卑感的极 端病态的反应。
难以获得友谊或爱。他们的特征决定了他们会对别人 要求很多——喜爱、同情、偏爱——而自己对他人的 回报很少,通常极度缺乏同情心。
.
一种需要赞美的,包括幻想和行为上漫延的无所不能 模式。缺乏共情的能力。开始于成年的早期,并一直 持续到目前。罗玉凤认为自己的智商前300年后300年 无人能及,对她以前的男友没有丝毫同情。
.
案例1
李某,女,18岁。小时候由于双手患有严重的湿疹, 为了防止传染所以一直戴手套。一年前湿疹好转了, 就不戴了。但从那时开始,她就开始拼命洗手,而且 越洗越频繁,洗一次手约半小时左右。如果催促她的 话,时间可略微缩短。洗手时,需要先用水冲,再擦 肥皂,一直要擦洗到肘关节处。她自己也感到这样没 有必要,是不合理的,可是就是控制不住,内心非常 痛苦。
.
你将如何考虑李某的诊断? 你的诊断依据有哪些? 哪些可能的原因导致了她的异常? 她该进行怎样的治疗?
.
强迫行为: 1.屈从性强迫行为的症状“他开始拼命洗手,而且
越来越频繁,洗手一次约半小时左右……” 2.强迫性仪式动作“洗手时,需要先用水冲,再擦
肥皂,一直要擦洗到肘关节处”。
.
根据强迫症的诊断标准,必须满足以下条件才能 诊断为强迫症:
皖南医学院心理学教研室 王欣
.
实验一: 异常心理案例分析
.
实验目的:
掌握常见异常心理的临床表现、诊断。 了解常见异常心理的病因及治疗措施。
.
异常心理的定义(狭义、广义) 异常心理的特征(痛苦体验、行为功能障
碍、偏离社会规范、统计学偏移、综合特 征) 异常心理分类(应激相关障碍、神经症、 人格障碍、性心理障碍、进食障碍、精神 病)
对自身有无所不能的感觉,如:夸大成就和天赋,在 没有相应的成就下,期待被看作最优秀的。罗玉凤自 称懂诗画,会弹琴,精通古汉语,9岁起博览群书, 20岁达到顶峰,最新的说法是鲁迅的文章也不如她。
.
被无限制的成功、权力、才气、美丽或理想爱情 的幻想所迷惑。她认为北大清华有300硕士追她, 美国哈佛、普林斯顿等名校高材生也在联系她, 28岁前能够找到符合她条件的白马王子。
她出身于干部家庭,从记事起就知道父母不和,父亲 经常酗酒,常和母亲争吵。在她初一时,父母离婚, 母亲曾自杀未遂,她和哥哥随母亲生活,生活比较艰 难。两个月前母亲失去了工作。
主诉一个月以来对什么事情都没兴趣,即使是以前最 喜欢的音乐;一天到晚高兴不起来;容易疲劳,背书 也记不住;觉得家庭条件不好,自己还学不好,对不 起母亲;时常哭泣,有时有想死的念头。
相信自己是特别的和唯一的,并相信自己只能被 同样特别的或高地位的人所理解。常常嫉妒他人 或相信其他人嫉妒自己,表现出高傲自大的行为 态度。面对大众的质疑,她不屑一顾,表现出一 种非常高傲自大的态度,似乎人们根本就无法理 解她这样智慧超群的人。
.
要求过度的赞美。她要求别人认可她的高智商, 认可她的博览群书,实际上这远远超出了事实— —她阅读的《知音》等只是平民大众的通俗刊物 。
3、强迫症状反复出现,病人认为没有意义,并感到不快, 甚至痛苦,因此试图抵抗,但不能奏效。
.
章某的洗手行为可能是因为害怕湿疹而引起的, 在咨询中可以考虑采取一些行为疗法:
1.厌恶疗法 2.满贯疗法 3.松弛疗法 4.认知疗法
案例2
莉莉是某医学院校大二学生,因情绪低落一个月主动 到心理门诊寻求帮助。她长相姣好,学业优秀,但情 绪一直低落,焦虑、自卑、痛苦、有自杀观念。
.
引入:由罗玉凤看自恋型人格障碍
罗玉凤是重庆人,因一系列雷人言论在网络上走红, 被人称为“凤姐”。她自称懂诗画、会弹琴,精通古 汉语,自称“9岁起博览群书,20岁达到顶峰,智商 前300年后300年无人能及”。现主要研读经济类和《 知音》、《故事会》等人文社科类书籍。
从2009年10月下旬开始,她就在上海陆家嘴附近发征 婚传单。传单上应征者必须满足的条件共有7条,除 了“必须是经济学专业或精通经济学”等以外,西南 地区,重庆等地都不考虑。
是人际间的冒险者,如:攫取他人的利益,以达 到自己的目的。凤姐在大街和地铁散发征婚传单 ,代表着她在人际关系的处理中是一个冒险者。
.
什么导致了她的问题?
社会贫富分化对她的内心产生了强烈冲击,许多人渴 望改变命运,留在城市过现代化的生活,不愿回到农 村像父母辈一样耕田种地。但希望与现实总是有距离 的,少数人就谋求通过非常规手段一夜成名或暴富。 罗玉凤的家庭背景、长相、学识和能力等放在广州、 上海这些大都市中是微不足道的,她就采取让大众鄙 视和嘲笑自己的方式达到出名的目的。其实通过一些 节目访谈就可以看出,她是一个内心极度自卑的女孩 ,正是她内心与行为的巨大反差引起了观众的兴趣。
.
核心症状 1.心境低落的表现:
时常哭泣;一天到晚高兴不起来;对不起母亲; 有想死的念头。 2.兴趣缺乏的表现:
最近对什么事情都没兴趣,即使是以前最喜欢的 听音乐 3.精力不足的表现:
容易疲劳,背书也记不住;语调低沉,语速缓慢 ,注意力不集中,有时答非所问,与之交谈很困 难。
1、符合神经症的诊断标准,并以强迫症状为主,至少有下 列1项:
①以强迫思想为主,包括强迫观念、回忆或表象,强迫性对 立观念、穷思竭虑、害怕丧失自控能力等;
②以强迫行为(动作)为主,包括反复洗涤、核对、检查, 或询问等;
③上述的混合形式;
2、病人称强迫症状起源于自己内心,不是被别人或外界影 响强加的;
.
案例2
最近一周开始失眠、早醒;吃饭不香;体重也下降得 厉害。 已经有三天没有正常上课了。
来访者语调低沉,语速缓慢,反应慢,注意力不集中 ,有时答非所问,与之交谈很困难。自知力基本完整 ,有主动求治的愿望,未引出幻觉和妄想。
.
你将如何考虑莉莉的诊断? 你的诊断依据有哪些? 哪些可能的原因导致了她的异常? 还有哪些进一步的治疗措施可以考虑?
.
自恋型人格障碍特征
过度的自我重要感是此类的本质特征,常常还结合阵 发性的自卑。
表现出的“自恋”,即自我欣赏,其实是自卑感的极 端病态的反应。
难以获得友谊或爱。他们的特征决定了他们会对别人 要求很多——喜爱、同情、偏爱——而自己对他人的 回报很少,通常极度缺乏同情心。
.
一种需要赞美的,包括幻想和行为上漫延的无所不能 模式。缺乏共情的能力。开始于成年的早期,并一直 持续到目前。罗玉凤认为自己的智商前300年后300年 无人能及,对她以前的男友没有丝毫同情。
.
案例1
李某,女,18岁。小时候由于双手患有严重的湿疹, 为了防止传染所以一直戴手套。一年前湿疹好转了, 就不戴了。但从那时开始,她就开始拼命洗手,而且 越洗越频繁,洗一次手约半小时左右。如果催促她的 话,时间可略微缩短。洗手时,需要先用水冲,再擦 肥皂,一直要擦洗到肘关节处。她自己也感到这样没 有必要,是不合理的,可是就是控制不住,内心非常 痛苦。
.
你将如何考虑李某的诊断? 你的诊断依据有哪些? 哪些可能的原因导致了她的异常? 她该进行怎样的治疗?
.
强迫行为: 1.屈从性强迫行为的症状“他开始拼命洗手,而且
越来越频繁,洗手一次约半小时左右……” 2.强迫性仪式动作“洗手时,需要先用水冲,再擦
肥皂,一直要擦洗到肘关节处”。
.
根据强迫症的诊断标准,必须满足以下条件才能 诊断为强迫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