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管部件普查标准及分类模板
城管部件普查标准及分类

1.1.1.单元网格划分按照建设部颁发的《城市市政综合监管信息系统单元网格划分与编码规则》的要求,结合实地调查和相关部门的要求,对单元网格进行精细划分和编码。
单元网格的设计划分,不仅适用于城市管理工作,也要考虑为治安管理、医疗急救、专项普查、城市应急响应等领域的拓展应用提供兼容操作平台。
每个单元网格、既是市民进行日常生产生活的地理单元,也是大城管决策分析应用的地理单元。
1.1.1.1. 单元网格定义单元网格数据是指根据一定规则划分的城市管理基本管辖责任单元数据。
单元网格数据可为人的活动的地理单元数据、未开发的山体或河流水域等的自然地理单元数据、城市住宅区或商业区的居民社区管辖的片状地理单元数据、高速公路、铁路等特别管辖的带状地理单元数据等等。
单元网格是城管部件和城市管理事件的空间定位和管辖职责分割的单元,是城市管理对象定位的基准之一。
在划分上单元网格需要覆盖城市的每一寸土地,没有盲区。
单元网格数据的形成包括地理空间划分信息数据的形成和网格编码数据的形成。
1.1.1.2. 单元网格划分根据建设部的有关标准(CJ/T213),划分原则如下:(1)法定基础原则单元网格的划分基于1:500基础地形图数据,结合市、街道(乡镇)、社区(村)等各级行政区划范围进行,需要市城管、市民政局、各城区等部门对划分结果进行核实和确认,以保证单元网格划分的正确性与权威性。
(2)属地管理原则单元网格的最大边界为社区边界,网格的划分尽量不跨越社区边界。
(3)地理布局原则按照城市中的街巷、院落、公共绿地、广场、桥梁、空地、河流等自然地理布局进行划分,对于因历史或其他原因造成的社区边界未按地理布局原则划分的情况,以核实结果为准。
(4)现状管理原则为强化和实施有效管理,单位自主管理的独立院落超过10000平方米时不作拆分,以单位独立院落为单元。
(5)方便管理原则为方便实施管理,尽可能使管理路径便捷。
(6)负载均衡原则兼顾建筑物、管理部件的完整性,单元网格的边界一般不应穿越建筑物、管理部件,并使各单元网格内的管理部件的数量大致均衡。
XX区数字化城管部件普查及网格划分验收标准..

XX区数字化城管部件普查及网格划分验收标准项目名称:XX区数字化城市管理信息系统一期工程生产单位:广东瑞图万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日期:2010年9月修订历史记录1前言1.1主题内容本文规范了数据普查产品的质量验收内容、质量验收方式和质量验收标准。
1.2适用范围适用于“XX区数字化城市管理信息系统”项目中关于城市部件普查及网格划分数据成果的质量验收全过程。
1.3引用标准《城市市政综合监管信息系统技术规范》(CJJT 106-2005)《城市市政综合监管信息系统单元网格划分与编码规则》(CJT 213-2005)《城市市政综合监管信息系统管理部件和事件分类、编码及数据要求》(CJT 214—2007)《城市市政综合监管信息系统地理编码》(CJT 215—2005)《1:500、1:1000、1:2000地形图图式》GB/T20257.1—2007《测绘产品检查验收规定》(CH1002 - 95)《测绘产品质量评定标准》(CH1003- 95)《城市测量规范》(CJJ8 - 99)《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编码》GB/T2260《县级以下行政区划代码编码规则》GB/T 10114-2003《XX区数据普查工作方案》《XX区部件数据建库技术标准》《XX区单元网格与监督网格的划分、编码规范》《XX区城市部件和事件的分类编码标准》《XX区城市部件地理编码规范》1.4术语及定义以下专业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1.4.1城市部件指城市市政管理公共区域内的各项设施,包括公用设施类、道路交通类、市容环境类、园林绿化类、房屋土地类市政工程设施和市政公用设施等。
如水、电、气、热的井盖等市政公用设施及广告牌匾等非公用设施。
1.4.2单元网格数字化城市管理的基本管理单位,指在城市的1/500或1/1000比例尺的地形图上,根据实际城市市政监管工作的需要,划分的边界清晰的、多边形的、面积约为一万平方米的闭合图形。
1.4.3专业部门管理部件和事件问题处理和协调的主管部门以及部件的权属单位和养护单位。
数字化城市管理部件普查及建档入库

Exploration 探索55数字化城市管理部件普查及建档入库■王永超 山东省威海市城市管理调度指挥中心摘要:城市部件是城市管理的重要对象,是数字化城市管理的核心数据。
山东省威海市通过普查准确掌握城市部件的分布和现状,建立起城市部件基础数据库,成功运行城市综合管理信息系统,实现了城市管理的精细化、常态化、长效化,为城市部件普查工作提供了有益借鉴和启示。
关键词:部件普查;基础数据库;管理信息系统城市部件普查定位不准、权属不清是影响普查成果建档入库和系统有效运行的“通病”。
但是,山东省威海市在其实施的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建设工程中,通过对市区范围内城市部件的“地毯式”普查,不仅全面摸清了城市管理“家底”,准确掌握了47万个各类城市部件的内容、数量、状态、位置、属性,使所有城市部件都有了“身份证”,而且成功将普查数据建档入库,划分城市管理单元网格2661个,有效运行了城市综合管理信息系统,使城市管理从定性变为定量、静态变为动态、单一变为综合、滞后变为实时,实现了城市管理的精细化、常态化、长效化。
一、城市部件普查的范围和类别(一)普查范围威海市中心城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经济技术开发区建成区,环翠区下属的孙家疃办事处、温泉镇、张村镇中心建成区,普查面积约100平方公里。
(二)部件分类城市管理部件分类按照国家标准《数字化城市管理信息系统第2部分:管理部件和事件》(GB/T 30428.2-2013),划分为5大类和121小类。
其中:公用设施大类主要包括井盖、立杆、亭(箱)、管道等58小类设施;交通设施大类主要包括停车场(库)、交通灯(护栏)、天桥(通道)等31小类设施;市容环境设施大类主要包括公厕、垃圾箱、牌匾、监测站等13小类设施;园林绿化设施大类主要包括树木、绿地、雕塑、喷泉、坐椅等10小类设施;其他部件大类主要包括地下室、加油(气)站、防汛墙、水域附属设施、文物古迹等9小类设施。
二、城市部件普查的技术要求(一)部件定位精度要求1.对不同类别的部件,给出不同的精度指标,保证所有部件定位精度符合建库的要求。
质量检查细则分类范本

质量检查细则分类范本1. 设备和工具的质量检查
- 设备和工具的完整性和正常工作状态
- 设备和工具的清洁和维护状态
- 设备和工具的标识和记录
2. 材料的质量检查
- 材料的标准和规格是否符合要求
- 材料的外观和质地
- 材料的储存和运输条件
3. 施工工艺的质量检查
- 施工工艺的规范和操作步骤
- 施工工艺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 施工工艺的安全性和环保性
4. 施工人员的质量检查
- 施工人员的工作技能和经验
- 施工人员的专业素质和工作态度
- 施工人员的培训和资质证书
5. 工程项目的质量检查
- 工程项目的进度和计划执行情况
- 工程项目的成本和质量控制
- 工程项目的风险和管理措施
6. 安全措施的质量检查
- 安全措施的制定和实施情况
- 安全措施的符合标准和法规
- 安全措施的有效性和实际效果
以上是一些常见的质量检查细则分类范本,具体的细则可以根据不同行业和具体项目的要求进行调整和补充。
城市市政基础设施普查单元基本信息表

附表A 普查单元基本信息表普查日期年月日普查单元编号道路名称行政区划位置区(开发区)街道(镇)建设单位权属单位设计单位勘察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管理单位养护单位道路等级□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支路□其他()设计时速红线宽度至通车日期年月设计阶段项目场地抗震设防烈度()度现阶段项目场地抗震设防烈度()度路幅形式□四幅路□三幅路□两幅路□一幅路□其他()路幅宽度一幅路(A=m)两幅路(A1=m A2=m)三幅路(A=m B=m C=m )四幅路(A1=m A2=m B=m C=m )机动车道数□单向行驶□双向行驶车道数()(1/2/3/4/5/6/7/8)车道道路总长(公里)起点名称终点名称是否分段□是(可附示意图说明设置子单元情况)□否分段数量()沿线交叉口数量□无□有数量()个沿线立交数量□无□有数量()个是否有公交专用道区域地质构造及不良地质简述□滑坡地段路基□崩塌地段路基□岩堆地段路基□泥石流地段路基□岩溶地区路基□软土地区路基□膨胀土地区路基□红黏土与高液限土地区路基□盐渍土地区路基□多年冻土地区路基□风沙地区路基□雪害地段路基□涎流冰地段路基□采空区路基□滨海路基□水库地段路基□季节性冻土地区路基□黄土地区路基□无最近一次大中修或改扩建时间□大修□中修□改扩建/()年□无现场复核(注:以下内容需现场核实是否有误):路幅形式□资料无误□现场不符,需修改路幅宽度机动车道数是否有公交专用道分段数量分段信息现场路面及周围环境普查:路面类型及结构:路面结构的设计使用年限(年):路面病害沥青混凝土路面水泥混凝土路面□裂缝线裂数量()m网裂数量()m2□表面裂缝线裂数量()m □脱皮数量()m2□断板数量()m2□车辙、波浪数量()m2□坑洞数量()m2□麻面数量()m2□板底脱空数量()m2□龟裂数量()m2□破碎数量()m2□松散数量()m2□错台数量()m2□沉陷数量()m2□破损数量()m2□坑槽数量()m2□起皮数量()m2□翻浆数量()m2□沉陷数量()m2□拱起、隆起数量()m2□填缝料损坏数量()m2□检查井下沉/井边路面损坏数量()个/数量()m2附照片道路两侧在施建筑用地□无□有数量()在施信息用地1用地2用地n 在施时间降水措施道路两侧既有重要场所信息□加油站□学校□危险品仓库□其他()城市照明及其附属设施□灯杆□变压器□配电箱□其他()与河道、城市轨道交通、城市铁路、干线管廊等平行交叉情况:给水管线及附属设施□无□有接给水管线及附属设施普查表再生水管线及附属设施□无□有接再生水管线及附属设施普查表雨水管线及附属设施□无□有接雨水管线及附属设施普查表污水管线及附属设施□无□有接污水管线及附属设施普查表雨污水合流管线及附属设施□无□有接雨污水合流管线及附属设施普查表热力管线及其附属设施□无□有接热力管线及附属设施普查表燃气管线及其附属设施□无□有接燃气管线及附属设施普查表电力、照明管线及其附属设施□无□有接电力、照明管线及附属设施普查表广播、电视和信息通信管线及其附属设施□无□有接广播、电视和信息通信管线及其附属设施普查表综合管廊及其附属设施□无□有接综合管廊及附属设施普查表工业管线及其附属设施□无□有接工业管线及其附属设施普查表人行地下通道及其附属设施□无□有接人行地下通道及附属设施普查表城市地下道路及其附属设施□无□有接城市地下道路及附属设施普查表城市轨道交通及其附属设施□无□有接城市轨道交通及其附属设施普查表地下铁路及其附属设施□无□有接地下铁路及其附属设施普查表地下公共停车场及其附属设施□无□有接地下公共停车场及其附属设施普查表地下交通枢纽及其附属设施□无□有接地下交通枢纽及其附属设施普查表人防工程□无□有接人防工程普查表地下河道□无□有接地下河道工程普查表其他地下空间□无□有接其他地下空间普查表废弃工程□无□有接废弃工程普查表负责人:校核人:普查人:。
城管部件普查标准及分类

1.1.1.单元网格划分按照建设部颁发的《城市市政综合监管信息系统单元网格划分与编码规则》的要求,结合实地调查和相关部门的要求,对单元网格进行精细划分和编码。
单元网格的设计划分,不仅适用于城市管理工作,也要考虑为治安管理、医疗急救、专项普查、城市应急响应等领域的拓展应用提供兼容操作平台。
每个单元网格、既是市民进行日常生产生活的地理单元,也是大城管决策分析应用的地理单元。
1.1.1.1. 单元网格定义单元网格数据是指根据一定规则划分的城市管理基本管辖责任单元数据。
单元网格数据可为人的活动的地理单元数据、未开发的山体或河流水域等的自然地理单元数据、城市住宅区或商业区的居民社区管辖的片状地理单元数据、高速公路、铁路等特别管辖的带状地理单元数据等等。
单元网格是城管部件和城市管理事件的空间定位和管辖职责分割的单元,是城市管理对象定位的基准之一。
在划分上单元网格需要覆盖城市的每一寸土地,没有盲区。
单元网格数据的形成包括地理空间划分信息数据的形成和网格编码数据的形成。
1.1.1.2. 单元网格划分根据建设部的有关标准(CJ/T213),划分原则如下:(1)法定基础原则单元网格的划分基于1:500基础地形图数据,结合市、街道(乡镇)、社区(村)等各级行政区划范围进行,需要市城管、市民政局、各城区等部门对划分结果进行核实和确认,以保证单元网格划分的正确性与权威性。
(2)属地管理原则单元网格的最大边界为社区边界,网格的划分尽量不跨越社区边界。
(3)地理布局原则按照城市中的街巷、院落、公共绿地、广场、桥梁、空地、河流等自然地理布局进行划分,对于因历史或其他原因造成的社区边界未按地理布局原则划分的情况,以核实结果为准。
(4)现状管理原则为强化和实施有效管理,单位自主管理的独立院落超过10000平方米时不作拆分,以单位独立院落为单元。
(5)方便管理原则为方便实施管理,尽可能使管理路径便捷。
(6)负载均衡原则兼顾建筑物、管理部件的完整性,单元网格的边界一般不应穿越建筑物、管理部件,并使各单元网格内的管理部件的数量大致均衡。
事、部件立案标准

英德市城市管理部件分类与立结案标准(表1)大类名称小类代码小类名称说明立案标准公共设施类1 上水井盖标有“供水、给水、自来水公司、水闸、水门、水表”等字样的地下给水管道的井盖01位移02井盖缺失03井盖凸起、沉降、开裂、破损、弹跳产生声响04基础沉降、塌陷或隆起,有安全隐患2 污水井盖标有“污水、污”等字样的地下污水管道的井盖01位移02井盖缺失03井盖凸起、沉降、开裂、破损、弹跳产生声响04基础沉降、塌陷或隆起,有安全隐患3 雨水井盖标有“城建、市政、建设局、雨水、雨”等字样的地下雨水管道的井盖01位移02井盖缺失03井盖凸起、沉降、开裂、破损、弹跳产生声响04基础沉降、塌陷或隆起,有安全隐患4 雨水箅子雨水下水道口用于遮盖和排水的专用设施01位移02箅子表面的缝隙堵塞03井盖缺失04井盖凸起、沉降、开裂、破损、弹跳产生声响05基础沉降、塌陷或隆起,有安全隐患5 电力井盖标有“电力”等字样的电力设备地下专用管道的井盖01位移02井盖缺失03井盖凸起、沉降、开裂、破损、弹跳产生声响04基础沉降、塌陷或隆起,有安全隐患6 路灯井盖标有“路灯”等字样的路灯地下专用管线的井盖01位移02井盖缺失03井盖凸起、沉降、开裂、破损、弹跳产生声响附件204基础沉降、塌陷或隆起,有安全隐患7 通信井盖标有“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网通”等字样的井盖。
含各通信运营商所设置的电信井盖01位移02井盖缺失03井盖凸起、沉降、开裂、破损、弹跳产生声响04基础沉降、塌陷或隆起,有安全隐患8 电视井盖有线电视地下专用管线的井盖01位移02井盖缺失03井盖凸起、沉降、开裂、破损、弹跳产生声响04基础沉降、塌陷或隆起,有安全隐患9 燃气井盖标有“煤、煤气、燃、新奥燃气”等字样的地下燃气管道的井盖01位移02井盖缺失03井盖凸起、沉降、开裂、破损、弹跳产生声响04基础沉降、塌陷或隆起,有安全隐患10 公安井盖标有“公安、公安交管”等字样的公安部门设置的各类地下管线的井盖01位移02井盖缺失03井盖凸起、沉降、开裂、破损、弹跳产生声响04基础沉降、塌陷或隆起,有安全隐患11 消防设施消防和扑救火灾的专用设备。
数字城管部件普查及数据库建设方案(二维版)

数字城市管理信息系统部件普查及数据建库方案二零一二年二月目录1.概述41.1.基本情况42.总体设计52.1.设计原则52.1.1.全局性与整体性原则52.1.2.标准化与因地制宜原则52.1.3.先进性与成熟性原则52.2.设计标准52.3.工作内容62.3.1.标准规范编制62.3.2.网格划分62.3.3.部件与地理编码普查62.3.4.数据处理与建库62.3.5.部件图集与手册编制72.3.6.网格划分图集编制2.3.7.电子地图修测73.技术方案73.1.网格划分73.1.1.划分原则73.1.2.编码规则83.1.3.单元网格编码方法83.1.4.工作网格编码方法103.2.部件与地理编码普查103.2.1.部件普查113.2.2.地理编码普查42名称 (43)3.2.3.资料交接规定433.3.数据处理和建库443.3.1.数据处理要求443.3.2.建库原则443.3.3.部件数据库建库3.3.4.地理编码数据库483.3.5.资料交接规定503.3.6.产品规格和主要技术指标513.4.部件图集与手册编制523.5.网格划分图集编制533.6.电子地图修测544.项目管理544.1.组织结构544.2.人员管理564.3.计划管理564.4.资源管理574.5.作业流程574.5.1.作业计划574.5.2.外业采集584.5.3.内业处理584.5.4.资料收集594.5.5.成果入库595.成果提交595.1.资料成果595.2.数据成果596.验收607.服务607.1.数据更新607.1.1.定期更新607.1.2.局部自主更新617.2.售后支持服务617.2.1.定期沟通617.2.2.问题处理627.2.3.上门技术支持621.概述1.1.基本情况随着城市现代化建设的不断推进,城市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但城市管理水平和运行效率如何与时俱进,成为一个重要课题。
通过信息化管理内在的系统性、网络性、程序性和透明性等来推进城市管理资源优化整合,管理流程科学再造,管理主体多元参与,已成为提高城市管理水平的有效手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1.1.单元网格划分
按照建设部颁发的《城市市政综合监管信息系统单元网格划分与编码规则》的要求, 结合实地调查和相关部门的要求, 对单元网格进行精细划分和编码。
单元网格的设计划分, 不但适用于城市管理工作, 也要考虑为治安管理、医疗急救、专项普查、城市应急响应等领域的拓展应用提供兼容操作平台。
每个单元网格、既是市民进行日常生产生活的地理单元, 也是大城管决策分析应用的地理单元。
1.1.1.1. 单元网格定义
单元网格数据是指根据一定规则划分的城市管理基本管辖责任单元数据。
单元网格数据可为人的活动的地理单元数据、未开发的山体或河流水域等的自然地理单元数据、城市住宅区或商业区的居民社区管辖的片状地理单元数据、高速公路、铁路等特别管辖的带状地理单元数据等等。
单元网格是城管部件和城市管理事件的空间定位和管辖职责分割的单元, 是城市管理对象定位的基准之一。
在划分上单元网格需要覆盖城市的每一寸土地, 没有盲区。
单元网格数据的形成包括地理空间划分信息数据的形成和网格编码数据的形成。
1.1.1.
2. 单元网格划分
根据建设部的有关标准( CJ/T213) , 划分原则如下:
(1)法定基础原则
单元网格的划分基于1: 500基础地形图数据, 结合市、街道( 乡镇) 、社区( 村) 等各级行政区划范围进行, 需要市城管、市民政局、各城区等部门对划分结果进行核实和确认, 以保证单元网格划分的正确性与权威性。
(2)属地管理原则
单元网格的最大边界为社区边界, 网格的划分尽量不跨越社区边界。
(3)地理布局原则
按照城市中的街巷、院落、公共绿地、广场、桥梁、空地、河流等自然地理布局进行划分, 对于因历史或其它原因造成的社区边界未按地理布局原则划分的情况, 以核实结果为准。
(4)现状管理原则
为强化和实施有效管理, 单位自主管理的独立院落超过10000平方米时不作拆分, 以单位独立院落为单元。
(5)方便管理原则
为方便实施管理, 尽可能使管理路径便捷。
(6)负载均衡原则
兼顾建筑物、管理部件的完整性, 单元网格的边界一般不应穿越建筑物、管理部件, 并使各单元网格内的管理部件的数量大致均衡。
(7)无缝拼接原则
单元网格之间不应有漏洞, 不能出现交叉重叠。
(8)相对稳定原则
单元网格应保持相正确稳定, 不能随便更改。
1.1.1.3. 单元网格编码
单元网格的编码应保证时间和空间上的惟一性, 单元网格变更时, 原代码不应占用, 变更后的单元网格按编码规则进行扩展。
单元网格编码由14位数字组成, 依次为6位行政区划代码, 3位街
道( 乡镇) 代码, 3位社区( 村) 代码和两位单元网格顺序码。
编码结构下图所示。
单元网格顺序码在一个社区( 村) 内按从左到右, 从上到下的顺序进行流水编码, 单元网格变更调整时, 涉及变化的单元网格顺序码递增, 并按此原则扩展。
单元网格编码如下表:
一个单元网格在时间和空间定义上有一个唯一的编码, 单元网格变更时, 其原代码不占用, 新增或变更后的单元网格按照原有编码规则进行扩展。
➢一个单元网格在时间和空间定义上应有一个唯一的编码, 单元网格变更时, 其原代码不应占用, 变更后的单元网格按照原有编码规则进行扩展。
➢单元网格编码由14位数字组成, 依次为6位县级及县级以上行政区划代码, 3位街道( 镇) 代码、3位社区代码和2位单元网格顺序码。
➢县级及县级以上行政区划代码应按照GB/T2260执行, 街道( 镇) 代码按照GB/T10114执行, 社区代码按照各地管理要求进行编码。
➢单元网格顺序码在一个社区内按从左到右、从山到下的顺序编码。
1.1.1.4. 社区网格编码
单元网格是以社区网格为基础划分的, 社区网格编码如下表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