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成本法培训课程(PPT 45页)
合集下载
第五讲 作业成本法ppt课件

17
包装和发货成本库成本的分配
库分配率
I号板分配:
250 0004%10 000块 =1.00元/块
II号板分配:
250 00030%20 000块 =3.75元/块
III号板分配:
250 00066%4 000块 =41.25元/块
18
工程成本库成本的分配
机构层次
• 厂房设备成本库:共计507 400元,包括工厂折旧、工厂管 理、工厂维护、财产税、保险费等,该成本与直接人工小时 有关;
12
机器成本库成本的分配
I号板分配:
28.2/机器小时1小时/
件=28.2元/块
库分配率
II号板分配:
库分配率
28.2/机器小时1.25小
II号板分配:
200 00024%20 000块 =2.40元/块
III号板分配:
200 00070%4 000块=35 元/块
15
材料处理成本库成本的分配
库分配率
I号板分配:
600 0007%10 000块 =4.20元/块
II号板分配:
600 00030%20 000块 =9.00元/块
4
制造费用分配率
制造费用预算额 直接人工小时预算额:
I号板 II号板 III号板 合计 预定费用分配率
3 894 000
30 000 80 000 8 000 118 000 33元/小时
5
每种产品的单位成本、目标售价
直接材料 直接人工 制造费用 合计
目标售价 市场售价
6
I号板 50 60 99 209
=机器成本预算总额 时/件=35.25元/块
【培训】成本作业法精选文档PPT课件

作业成本法与传统成本法的区别
1、传统成本法对于制造费用的分配上是实行大锅饭的形 式,所有的制造费用全部归集,然后统一按材料占用比例 或人工占用比例进行分配。 2、作业成本法对于制造费用的分配上是按照成本动因进 行分类,所有制造费用并不进行归集,而是将各项费用按 照其成本动因进行分配至相应产品。 3、成本动因:是指产生某项成本(费用)的决定性因素。
成本作业法
docin/sundae_meng
目录
第一部分:前言 第二部分:低成本的两种不同方法 第三部分:作业成本有关的定义、意义 第四部分:如何开展作业成本管理 第五部分:一些朴实的作业成本管理的工具简介
第一部分:前言
随着金融风暴的到来,人们消费能力减小, 市场逐渐萎缩。一些小企业陆续面临倒闭或停 业。但还是会有一些企业在这个并不活跃的市 场上不摇不晃,甚至有的还有逐步扩大的趋势。 究其原因是这些企业有着强大的市场竞争力, 以价格优势取得了胜利。为什么同样的市场, 同样的价格有的企业会亏本,而有的企业却能 盈利的?究其原因是其平日苦练成本内功,在 这危难之时发挥效用之果。那么,我们又该怎 样做呢?
实施精细化管理的基本路径
1、意识培养 2、实践操作
第一步:分析诊断。 第二步:实施整改。 第三步:整合提炼。
作业成本管理的一些朴实工具(3)
比如:
设备调试成本的精细化管理:我们厂2019年的设备 调试情况非常多,有500中国劲酒自动线、追风劲自动 线、125毛铺纯自动线、500毛铺纯谷自动线、燃气锅炉 自动线、125中国劲酒自动线。但是我们并没有进行相 关调试总结,也没有进行调试预算,同样没有调试考核。 一些好的经验没有得到提炼,调试成本也没有得到受控。
为此,公司负责人决定推行作业成本法,明确各种 产品的真实生产成本,比如,他们在采购成本的分类 上,用得是采购种类分配法,因为不论是价值1美元或 是100美元,所要花费的采购成本基本上都是一样的, 因此采购种类就成了采购成本动因。因此该公司在采 购零部件上就尽量将零部件的型号保持一致,这样既 可以减少采购成本,也可减少因市场变动而引发的个 性物资积压。从而一举两得,这点在劲牌酒厂
作业成本法ppt课件

将各作业中心的成本分配到最终产品
完整版ppt课件
17
BACK
成本库归集的成本按各作业中心成本动因进行分配公式:
该作业中心的可追溯成本 某作业中心成本分配率=
该作业中心成本动因耗用总数
某产品应分配的间接制造费用= 该产品耗用的成本动因数量*该作业中心成本分配率
完整用举例
完整版ppt课件
10
(四)成本动因
BACK
成本动因——成本驱动因素,决定成本发生的活动或事项。
成本动因可以是一个事件、一项活动或作业,它支配成本行为, 决定成本的发生。
成本动因在资源流 动中所处的位置
资源动因
资源被各种作业消耗的方式和 原因,反映作业对资源的消耗, 资源成本分配到作业中心的标 准。
适时制(JIT) ——企业应适时地将外购原材料或零部件投入生产, 各个零部件适时地加以完成,组装成产品后适时地提供给外部顾 客,即要求以顾客需要为出发点,实现零存货。
会计实务界对完全成本法的追求是作业成本法得以产生的现实 土壤。 理论界推崇的是变动成本法,但随社会化大生产的发展,变动 成本所占比重越来越小,固定成本所占比重越来越大,实务界 对完全成本的追求利于成本控制。
完整版ppt课件
25
可变质产品成本计算表如表所示。
作业中心
直接材料 直接人工 制造费用
合计
产品成本计算表
甲产品
单位:元
乙产品
总成本
140 000 8 000
57 000
单位成本
140 8
57
205 000
205
总成本 260 000
19 000 171 000
450 000
单位成本 52 3.8
2019年生产管理作业成本法培训课件

培训作业
Primary costs 发生的成本中心
培训成本中心
人员材料费用 差旅费用 培训服务费
辅助部门 业务部门 其他部门
制造部门 生产作业
生产工单
Labor
Travel
Training
最终产品
11
Tha
62,440
Material材料费用
4,278
66,718
IT allocate in IT 费用分配(收)
154
154
MAINTENANCE ALLOCATION维修费 用分配(出)
66,872 (49,197)
(49,197)
17,675
7
4.6 利润中心、业务中心
• 利润中心:利润中心对产品或劳务有经营决策权,即承担 成本费用,又对收入利润负责。
• 业务中心:一系列的利润中心就会构成一个业务单元,即 企业的业务中心
8
4.7 作业成本的分配
• 成本中心分配到成本中心—在一个公司内 • 成本中心分配到利润中心---集团公司的管理报表
9
4.8 成本中心分配到成本中心举例
10
4.9 作业成本法分配(ABC)综合案例
分配出去的Secondary
3
4.2 责任中心层次
业务中心 Business Center
利润中心 Profit Center
成本中心 Cost Center
4
4.3 成本中心 • 成本中心归集费用成本的责任中心 • 成本中心在企业中最普遍,有成本发生的地方就可以有成本中心:
销售成本中心,生产成本中心,研发成本中心 • 成本中心只管花钱,不对利润负责 • 成本中心是由成本要素构成的
实操
Primary costs 发生的成本中心
培训成本中心
人员材料费用 差旅费用 培训服务费
辅助部门 业务部门 其他部门
制造部门 生产作业
生产工单
Labor
Travel
Training
最终产品
11
Tha
62,440
Material材料费用
4,278
66,718
IT allocate in IT 费用分配(收)
154
154
MAINTENANCE ALLOCATION维修费 用分配(出)
66,872 (49,197)
(49,197)
17,675
7
4.6 利润中心、业务中心
• 利润中心:利润中心对产品或劳务有经营决策权,即承担 成本费用,又对收入利润负责。
• 业务中心:一系列的利润中心就会构成一个业务单元,即 企业的业务中心
8
4.7 作业成本的分配
• 成本中心分配到成本中心—在一个公司内 • 成本中心分配到利润中心---集团公司的管理报表
9
4.8 成本中心分配到成本中心举例
10
4.9 作业成本法分配(ABC)综合案例
分配出去的Secondary
3
4.2 责任中心层次
业务中心 Business Center
利润中心 Profit Center
成本中心 Cost Center
4
4.3 成本中心 • 成本中心归集费用成本的责任中心 • 成本中心在企业中最普遍,有成本发生的地方就可以有成本中心:
销售成本中心,生产成本中心,研发成本中心 • 成本中心只管花钱,不对利润负责 • 成本中心是由成本要素构成的
实操
《作业成本法》课件

计算作业成本分配率并分配成本
计算作业成本分配率
根据各作业中心的成本和相应的作业 动因数量,计算出各作业中心的成本 分配率。在计算作业成本分配率时, 应确保计算方法和结果的准确性。
分配成本
根据各产品所消耗的作业量和相应的 作业成本分配率,将作业成本分配到 各产品成本中。在分配成本时,应确 保成本的合理性和准确性。
发展
随着科技和管理理论的不断进步 ,作业成本法逐渐得到完善和应 用,成为现代企业成本管理的有 效工具。
作业成本法的基本概念
作业
作业是指企业为了某一特定 目的而进行的耗费资源的活 动。
资源
资源是指支持作业的成本、 费用来源。
成本动因
成本动因是指导致成本发生 的因素,是资源消耗和作业 之间的联系。
02 作业成本法的实施步骤
作业成本法的优势
A
提高成本核算准确性
作业成本法能够更准确地核算产品成本,特别 是对于间接费用较高的企业,能够避免传统成 本法下存在的成本信息失真问题。
C
优化资源配置
作业成本法能够帮助企业更好地了解资源消 耗情况,优化资源配置,提高企业的运营效 率和盈利能力。
有助于发现问题的根本原因
通过作业成本法,企业可以深入了解产品 或服务的成本构成,发现哪些作业导致了 成本增加,从而采取措施优化或消除这些 作业。
确定资源动因和作业动因
确定资源动因
资源动因是指资源被各作业消耗的方式和原因,反映了作业 对资源的消耗情况。在确定资源动因时,应尽量选择与资源 消耗情况相关性高的动因,以确保资源费用的合理分配。
确定作业动因
作业动因是指作业被最终产品消耗的方式和原因,反映了产 品对作业的消耗情况。在确定作业动因时,应充分了解产品 的设计和生产过程,以合理确定作业动因,确保产品成本的 准确核算。
第十章 作业成本法 (《管理会计》PPT课件)

第一节 作业成本法概述
一、作业成本法产生的背景
(三)管理理论与实践的创新
市场竞争环境日趋激烈,伴随着新技术革命的发生,企业 的管理理论与方法也在不断创新,并推动着企业市场管理的实 践运动。比较典型的如适时制、战略成本管理、全面质量管理 、供应链管理等方法。
第一节 作业成本法概述
二、实施作业成本法的必要性
第二节 作业成本法的主要内容
二、作业成本法的基本概念
(四)作业中心
由于作业的数量繁多,有时高达数百种,所以需要一个有意 义的方式来组织各项作业,最常见的组织方式就是把各项作业 归类到不同的作业中心。作业中心相对于传统的部门来说,涵 盖的范围更广,可以提供更多有用信息。
第二节 作业成本法的主要内容
第二节 作业成本法的主要内容
四、实施作业成本法的目标
(四)实现企业成本的全过程管理。
作业成本法把企业看成一系列作业的集合体,贯穿于企业生产 经营的全过程, 通过追踪所有资源费用到作业,然后再到流程、产 品、分销渠道或客户等成本对象,提供全口径、多维度的更加准确 的成本信息,通过对成本信息进行深入剖析,从而可以实现对成本 的全过程管理。
五、作业成本法与传统成本法的比较
(一)二者的联系 两种计算方法最终目的都是为了计算出产品的成本。
两种计算方法的直接材料和直接人工计算方法相同。 作业成本核算方法将责任成本与传统成本结合,作业成本实质 是一种动态的责任成本,原因在于它与工艺过程和生产组织形式 紧密结合。
第二节 作业成本法的主要内容
二、作业成本法的基本概念
(五)成本库
成本库是通过资源动因对资源进行归集所形成的,也可以称 之为同质资源的集合。在生产运营中,一种作业可能消耗不只一 种资源而是几种不同的资源,不同的成本库就是将消耗的资源按 照作业的不同归集而成。
第三讲-作业成本法课件

• Johnson认为,企业的主要目标应该是有利 地超越顾客预期,一个只关注成本的企业, 也许只能做到较好地分配“糟糕(过多的) 成本”。
PPT学习交流
46
作业分析
• 区分增值作业和非增值作业 • 增值成本与非增值成本:是指一项作业成本,
消除之后会不会影响产品对顾客的价值。
PPT学习交流
47
增值作业与非增值作业
• Hilton定义:ABC是两阶段分配制造费用到产 品或服务上的一个过程。在第一阶段,首先 识别重要的经济作业,然后根据作业消耗资 源的方式,将制造费用分配到作业成本库中。 第二阶段,依据产品线所消耗的成本动因所 占比例,将制造费用从每一个作业成本库中 再分配到每一条产品生产线上。
PPT学习交流
8
• 它与具体的产品族有关,面向的是一个产品。 比如:工程设计更改,影响的只是某一产品 线,其费用属于某产品的制造费用,而不属 研究和开发费用。它只与改进产品相关,不 应计入成熟产品头上。
PPT学习交流
22
企业运行层面作业
• 也叫设施层作业,它是为了整个企业的运行 所发生的作业,无法将其成本划分到产品上 去。
资源
资源动因
作 业
材料验收
材料搬运
间接 人工费用
机器维护 机器调试 工具准备
作业 成本
动因 收货次数 搬运次数 维护时间 调试时间 调试次数
单位 作业 成本
¥/每次
¥/每次 ¥/每小时 ¥/每小时 ¥/每次
产
品
A
B
PPT学习交流
C
9
间接费用的归集
PPT学习交流
10
资源——作业——产品
PPT学习交流
PPT学习交流
PPT学习交流
46
作业分析
• 区分增值作业和非增值作业 • 增值成本与非增值成本:是指一项作业成本,
消除之后会不会影响产品对顾客的价值。
PPT学习交流
47
增值作业与非增值作业
• Hilton定义:ABC是两阶段分配制造费用到产 品或服务上的一个过程。在第一阶段,首先 识别重要的经济作业,然后根据作业消耗资 源的方式,将制造费用分配到作业成本库中。 第二阶段,依据产品线所消耗的成本动因所 占比例,将制造费用从每一个作业成本库中 再分配到每一条产品生产线上。
PPT学习交流
8
• 它与具体的产品族有关,面向的是一个产品。 比如:工程设计更改,影响的只是某一产品 线,其费用属于某产品的制造费用,而不属 研究和开发费用。它只与改进产品相关,不 应计入成熟产品头上。
PPT学习交流
22
企业运行层面作业
• 也叫设施层作业,它是为了整个企业的运行 所发生的作业,无法将其成本划分到产品上 去。
资源
资源动因
作 业
材料验收
材料搬运
间接 人工费用
机器维护 机器调试 工具准备
作业 成本
动因 收货次数 搬运次数 维护时间 调试时间 调试次数
单位 作业 成本
¥/每次
¥/每次 ¥/每小时 ¥/每小时 ¥/每次
产
品
A
B
PPT学习交流
C
9
间接费用的归集
PPT学习交流
10
资源——作业——产品
PPT学习交流
PPT学习交流
第四章-作业成本法PPT课件

一个成本库内归集的成本具有同质性,如 水电费、管理费等
.
29
二、作业成本法的目标*
1.区分增值作业和不增值作业,消除不增值作业 并最小化增值作业成本 2.引入效率与效果,使低增值作业向高增值作业 转换,衔接增值活动,改善产出 3.发现造成问题的原因并加以改正 4.根除由于不合理假设与错误的成本分配造成的 价格扭曲
.
2
导入案例—定价失误在哪里?
反常现象归纳--B产品产量高,但价格似 乎定得偏高,面临下行压力和巨大的市场 竞争压力;C产品价格已经很高了,但似 乎仍有提升空间
.
3
导入案例—定价失误在哪里?
寻求原因—公司按照产量分配间接生产成本 ,高估了产量高但制造工艺相对简单的B产品 的成本,却大大低估了产量低但制作工艺相对 复杂的C产品的成本,也即制造费用(间接生 产成本)在B、C产品之间未得到合理分配
第四章 作业成本法
.
1
导入案例—定价失误在哪里?
问题提出--甲公司产销A、B、C三种产品, 其中B产品产量最高,一直是CEO期待的利润 的主要来源。令CEO纳闷的是:竞争对手B类 产品的价格总是低于本公司的B产品价格,按 理说由于刚刚引进了一套程控制造系统,B产 品的生产效率相对较高。另一方面,虽然C产 品价格一再提高,但客户依然络绎不绝,C产 品成为公司获利的主要来源。
经济后果—基于错误成本信息的价格决策失 误
.
4
本章内容体系
第一节 作业成本法概述 第二节 作业成本法基本理论 第三节 作业成本法计算及应用
.
5
本章重点问题
作业成本法的产生背景 作业成本法的相关概念 成本动因的种类 作业管理与传统成本控制的区别
.
6
第一节 作业成本法的定义及背景P60
.
29
二、作业成本法的目标*
1.区分增值作业和不增值作业,消除不增值作业 并最小化增值作业成本 2.引入效率与效果,使低增值作业向高增值作业 转换,衔接增值活动,改善产出 3.发现造成问题的原因并加以改正 4.根除由于不合理假设与错误的成本分配造成的 价格扭曲
.
2
导入案例—定价失误在哪里?
反常现象归纳--B产品产量高,但价格似 乎定得偏高,面临下行压力和巨大的市场 竞争压力;C产品价格已经很高了,但似 乎仍有提升空间
.
3
导入案例—定价失误在哪里?
寻求原因—公司按照产量分配间接生产成本 ,高估了产量高但制造工艺相对简单的B产品 的成本,却大大低估了产量低但制作工艺相对 复杂的C产品的成本,也即制造费用(间接生 产成本)在B、C产品之间未得到合理分配
第四章 作业成本法
.
1
导入案例—定价失误在哪里?
问题提出--甲公司产销A、B、C三种产品, 其中B产品产量最高,一直是CEO期待的利润 的主要来源。令CEO纳闷的是:竞争对手B类 产品的价格总是低于本公司的B产品价格,按 理说由于刚刚引进了一套程控制造系统,B产 品的生产效率相对较高。另一方面,虽然C产 品价格一再提高,但客户依然络绎不绝,C产 品成为公司获利的主要来源。
经济后果—基于错误成本信息的价格决策失 误
.
4
本章内容体系
第一节 作业成本法概述 第二节 作业成本法基本理论 第三节 作业成本法计算及应用
.
5
本章重点问题
作业成本法的产生背景 作业成本法的相关概念 成本动因的种类 作业管理与传统成本控制的区别
.
6
第一节 作业成本法的定义及背景P6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消费者需求:单一化
个性化、多样化
生产系统:由前向后“推进式”
由后向前“拉动式
3、传统成本计算方法的不适用性
在新的制造环境下,传统成本计算会产生以下不合 理现象: ⑴用在产品成本中占有越来越小比重的直接人工去分 配占有越来越大比重的制造费用; ⑵ 分配越来越多与工时不相关的作业费用; ⑶忽略批量不同产品实际耗费的差异。
一方面,随着生产自动化程度的不断提高, 间接费用在生产成本中的比重越来越大,直接 人工比例大大下降;
另一方面,间接费用的构成内容越来越复杂, 一些最重要的制造费用并不受生产数量或与之 相关的指标的影响,许多制造费用甚至发生在 制造过程之外。
作业成本计算法下分配间接费用遵循的原则是 “作业消耗资源,产品消耗作业”。其分配程序为:
(875000/50000)
A 、B单位成本如下:
产品类别 产品A
成本项目
直接材料 25
直接人工 10
制造费用 35
合计
70
产品B 15 10 35 60
缺陷:在制造费用分配上,不能体现产品生产复杂性。
ABC方法: 通过分析经营活动,认为制造费用的发生
现金短缺:3600-4590= -990 元
第九章 作业成本法(ABC)
第一节 作业成本法概述
一、作业成本法产生的时代背景
1、技术背景
20世纪70年代以来,生产日趋高度自动化,使 得产品成本结构发生巨大变化——制造费用在产品 成本中所占比例大幅上升,而直接人工在产品总成
本所占比重大幅下降。
2、社会经济背景
或短缺。如果结余,可让领导者尽早安排资金的使
用,如果是短缺,可让领导者尽早安排筹借。
6、现金收入=60*30*3=5400 现金支出: 房租:600*3=1800 材料费用:30*3=90 工资费用:30*30*3=2700 合计=4590
现金结余=5400-4590=810元
7、现金收入=40*30*3=3600 现金支出: 房租:600*3=1800 材料费用=30*3=90 工资费用=30*30*3=2700 合计=4590
以后,会计理论界对ABC研究的兴趣持续高涨。
三、作业成本法的基本原理
1、作业成本法的涵义 作业成本法是将间接成本和辅助费用更准 确地分配到作业、生产过程、产品、服务及 顾客中的一种成本计算方法。 即:把企业消耗的资源按资源动因分配到 作业,并把作业收集的成本按成本动因分配 到成本对象的成本核算与管理方法。 新的企业观认为,企业是为最终满足顾客 需要而设计的“一系列作业”的集合体,形成一 个由此及彼、由内到外的作业链。因而,产品 成本实际上就是企业全部作业所消耗资源的 总和。
案例:刘开设了一家语言培训中心。他租借了一处教学楼, 房屋租金为每周600元;刘估计每周需要花费30元的材料费用; 每小时支付2位老师(包括刘和张)每人15元的工资费用; 他们在教学时把学生每3人分成一组,学生每人每小时学费 10元,这样每小时可获得60元的收入。刘相信如果他们每周 教学30小时就可以盈利。但张对每周30小时学费收入能否产 生利润信心不足,也担心能否每小时报到6个学生,或许每 小时只有4个学生来上课。 要求: 1、分别计算培训工作时间为1小时和30小时的固定成本 2、分别计算培训工作时间为1小时和30小时的变动成本 3、绘制一张基本式盈亏临界图,假设每小时6个学生,培训 时间30小时内 4、计算盈亏临界点和解释盈亏临界点的含义 5、结合本案例解释现金预算的目的 6、编制前3周的现金预算。每周教30小时,每小时教6名 7、编制前3周的现金预算。每周教30小时,每小时教4名
因此,传统成本计算法的应用必然导致成 本信息的严重扭曲。
二、作业成本理论的发展
1971年乔治·斯托布斯教授在具有重大影响的《作 业成本计算和投入产出会计》一书中,对“作业”、 “成本”、“作业成本计算”等概念作了全面阐述。
80年代末90年代初,美国哈佛大学的罗宾·库珀 和罗伯特·卡普兰首次明确提出了作业成本法 (简称为ABC)这一概念,对ABC的现实意义、运 作程序、成本动因选择、成本库的建立等重要问题 进行了全面深入的分析,奠定了ABC研究的基石。
2、作业动因
作业动因是引起产品成本变动的因素。 作业动因计量各种产品对作业耗用的情况, 并被是将作业成本分配到产品或劳务的标准。 它们计量了每类产品消耗作业的数量,反映了 产品对作业消耗的逻辑关系。 比如:当“检验外购材料”被定义为一个作 业时,则“检验小时”或“检验次数”就可成为一 个作业动因。
与产量成比例变动。 2、批量水平作业
是生产每批产品而从事的作业。 其成本与产品批数成比例变动,是该批产 品所有单位产品的固定(或共同)成本。 例如机器从生产某批产品转向生产另一批 产品时,就需要对机器进行准备调整。 其成本与产品批数成比例变动,与产量多 少无关。
3、产品水平作业 是为支援某种产品的生产而从事的作业。 其目的是服务于该项产品的生产与销售。例
人事、财务 法律、研发
1、投入作业
产品设产作业
加工、搬运、 储存、检查
3、产出作业
销售、运输、 售后服务
3、基本原理
作业消耗资源,产品耗用作业。 作业是成本计算的核心,而产品的成本则是制造 和传递产品所需全部作业的成本总和。 成本计算的基本对象是作业。 基本步骤: (1)将企业提供的各种资源向各作业进行分配; (2)再将各项作业所耗用的资源向产品分配。 把成本视为“作业的成本”乃至“作业过程的成本” 是成本会计的重大变革。基于此认识所进行的作业成 本管理则被称为成本管理的一场革命。
资源 分配成本 作业 分配成本 产品
ABC举例:
设某企业生产A、B两种产品,A产品年产销量 5000件,B产品年产销量20000件,A、B两种产品的 每件产品需要的直接人工工时都为2小时,该企业 全年耗用50000人工小时,其中,1/5用于生产A产 品,4/5用于生产B产品。
两种产品材料、人工成本如下:
在作业成本法中,成本动因可以分为: 资源动因和作业动因
1、资源动因
资源动因是引起作业成本变动的因素。 资源动因被用来计量各项作业对资源的耗用,运 用资源动因可以将资源成本分配给各有关作业。 它反映资源消耗量与作业间的关系,是把总分类 账上的资源成本分配到各项作业的依据。 例:假定质量检验部门有两大资源消耗, 10万元 的检验员的薪酬和2万元的材料,并且质量检验部门 设有“外购材料的检验”、 “在产品的检验”和“产 成品 的检验”三项作业。 会计部门通过估计各作业消耗的人力,把检验员 的薪酬分配到各作业。这个估计的人力就是检验员 的薪酬的资源动因。
(1)以产品为中心转向以作业为中心 (2)从就成本论成本转向对成本发生的前因后果分析 (3)对制造费用从单标准分配转向多标准分配
两个前提: A、作业消耗资源 B、产品消耗作业
资源
资源动因
作业
作业动因
(间接费用)
(作业成本库)
产品
表示成本计算和形成过程, 表示资源的消耗过程
四、作业成本计算
1、传统成本计算方法下的制造费用的分配 产品成本区分为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
费用三个项目。制造费用属于间接费用,按不同 产品所耗直接人工工时或机器工时的比例分配计 入产品成本。
其基本假设是:制造费用的发生与生产数量 相联系,并且间接费用的变动与这些数量标准 是一一对应的。因而把直接人工工时或机器工 时、原材料成本作为制造费用的分配标准。
传统计算方法下分配间接费用的分配程序 为:
根据作业成本和作业成本动因数量可以计 算作业成本动因分配率。
作业成本动因分配率=
作业成本
作业成本动因数量
第三节 作业成本计算的一般程序
一、确认和计量各类资源耗费,将资源耗 费价值归集到各资源库 二、确认作业、主要作业和作业中心,并 建立作业成本库,将各个资源库汇集的价 值分配到各个作业成本库中 三、将各作业成本库价值分配计入最终产 品或劳务成本计算单,计算完工产品或劳 务成本
如,对一种产品编制材料清单、工艺设计、流程 设计、产品改良等。这种作业的成本与单位数和 批数无关,但与生产产品的品种成比例变动。 4、生产维持作业(能力水平作业)
是为维持工厂生产而从事的作业。这些作业 与产品的生产数量、生产的批次、产品的种类 无关。
例如工厂管理、暖气、照明及厂房折旧等。 这种作业的成本,为全部生产产品的共同成本。
2、作业的分类
作业是业务流程的具体化,是由人力、机器、技 术或设备执行的任务,可以作为企业划分控制和管理 的单元。
作业的划分是从产品设计开始,到物料供应,从 生产工艺流程的各个环节、质量检验总装、到发运 销售的全过程。
一个价值链中的作业可以分为:投入作业、生产作 业、产出作业和管理作业
4、管理作业
制造费用 (间接人工) 按生产部门归集 制造费用
生产部门 生产部门 (铸造) (切削)
生产部门 (装配)
按分配率分配 制造费用
产品
产品1
产品2
产品N
2、作业成本计算方法下的制造费用的分配 对于直接费用处理,作业成本法与传统成本
会计是一致的。其根本区别在于对间接制造费 用的分配不同。
作业成本法认为传统的制造费用的分配假设 不能成立。原因有二:
求量化。 比如,饭店为顾客服务,服务员可能就要履行
下列工作: (1)领座和提供菜单;(2)为顾客点菜;(3)将
菜单送给厨房;(4)给顾客上菜;(5)给顾客续饮 料;(6)给顾客上单结帐;(7)收钱并找零; (8)清理餐桌。
以上的每一个工作都是一项活动,完成每项活动 都要消耗以货币计量的资源。
这就是导致成本发生的因素。也即成本动因。
作业成本法对包括直接人工和直接材料的 “直接成本”可以直接计入有关产品,与传统成 本计算方法相同。而间接成本(制造费用等) 则首先分配到有关作业,计算作业成本,然后 再将作业成本分配到有关产品。
个性化、多样化
生产系统:由前向后“推进式”
由后向前“拉动式
3、传统成本计算方法的不适用性
在新的制造环境下,传统成本计算会产生以下不合 理现象: ⑴用在产品成本中占有越来越小比重的直接人工去分 配占有越来越大比重的制造费用; ⑵ 分配越来越多与工时不相关的作业费用; ⑶忽略批量不同产品实际耗费的差异。
一方面,随着生产自动化程度的不断提高, 间接费用在生产成本中的比重越来越大,直接 人工比例大大下降;
另一方面,间接费用的构成内容越来越复杂, 一些最重要的制造费用并不受生产数量或与之 相关的指标的影响,许多制造费用甚至发生在 制造过程之外。
作业成本计算法下分配间接费用遵循的原则是 “作业消耗资源,产品消耗作业”。其分配程序为:
(875000/50000)
A 、B单位成本如下:
产品类别 产品A
成本项目
直接材料 25
直接人工 10
制造费用 35
合计
70
产品B 15 10 35 60
缺陷:在制造费用分配上,不能体现产品生产复杂性。
ABC方法: 通过分析经营活动,认为制造费用的发生
现金短缺:3600-4590= -990 元
第九章 作业成本法(ABC)
第一节 作业成本法概述
一、作业成本法产生的时代背景
1、技术背景
20世纪70年代以来,生产日趋高度自动化,使 得产品成本结构发生巨大变化——制造费用在产品 成本中所占比例大幅上升,而直接人工在产品总成
本所占比重大幅下降。
2、社会经济背景
或短缺。如果结余,可让领导者尽早安排资金的使
用,如果是短缺,可让领导者尽早安排筹借。
6、现金收入=60*30*3=5400 现金支出: 房租:600*3=1800 材料费用:30*3=90 工资费用:30*30*3=2700 合计=4590
现金结余=5400-4590=810元
7、现金收入=40*30*3=3600 现金支出: 房租:600*3=1800 材料费用=30*3=90 工资费用=30*30*3=2700 合计=4590
以后,会计理论界对ABC研究的兴趣持续高涨。
三、作业成本法的基本原理
1、作业成本法的涵义 作业成本法是将间接成本和辅助费用更准 确地分配到作业、生产过程、产品、服务及 顾客中的一种成本计算方法。 即:把企业消耗的资源按资源动因分配到 作业,并把作业收集的成本按成本动因分配 到成本对象的成本核算与管理方法。 新的企业观认为,企业是为最终满足顾客 需要而设计的“一系列作业”的集合体,形成一 个由此及彼、由内到外的作业链。因而,产品 成本实际上就是企业全部作业所消耗资源的 总和。
案例:刘开设了一家语言培训中心。他租借了一处教学楼, 房屋租金为每周600元;刘估计每周需要花费30元的材料费用; 每小时支付2位老师(包括刘和张)每人15元的工资费用; 他们在教学时把学生每3人分成一组,学生每人每小时学费 10元,这样每小时可获得60元的收入。刘相信如果他们每周 教学30小时就可以盈利。但张对每周30小时学费收入能否产 生利润信心不足,也担心能否每小时报到6个学生,或许每 小时只有4个学生来上课。 要求: 1、分别计算培训工作时间为1小时和30小时的固定成本 2、分别计算培训工作时间为1小时和30小时的变动成本 3、绘制一张基本式盈亏临界图,假设每小时6个学生,培训 时间30小时内 4、计算盈亏临界点和解释盈亏临界点的含义 5、结合本案例解释现金预算的目的 6、编制前3周的现金预算。每周教30小时,每小时教6名 7、编制前3周的现金预算。每周教30小时,每小时教4名
因此,传统成本计算法的应用必然导致成 本信息的严重扭曲。
二、作业成本理论的发展
1971年乔治·斯托布斯教授在具有重大影响的《作 业成本计算和投入产出会计》一书中,对“作业”、 “成本”、“作业成本计算”等概念作了全面阐述。
80年代末90年代初,美国哈佛大学的罗宾·库珀 和罗伯特·卡普兰首次明确提出了作业成本法 (简称为ABC)这一概念,对ABC的现实意义、运 作程序、成本动因选择、成本库的建立等重要问题 进行了全面深入的分析,奠定了ABC研究的基石。
2、作业动因
作业动因是引起产品成本变动的因素。 作业动因计量各种产品对作业耗用的情况, 并被是将作业成本分配到产品或劳务的标准。 它们计量了每类产品消耗作业的数量,反映了 产品对作业消耗的逻辑关系。 比如:当“检验外购材料”被定义为一个作 业时,则“检验小时”或“检验次数”就可成为一 个作业动因。
与产量成比例变动。 2、批量水平作业
是生产每批产品而从事的作业。 其成本与产品批数成比例变动,是该批产 品所有单位产品的固定(或共同)成本。 例如机器从生产某批产品转向生产另一批 产品时,就需要对机器进行准备调整。 其成本与产品批数成比例变动,与产量多 少无关。
3、产品水平作业 是为支援某种产品的生产而从事的作业。 其目的是服务于该项产品的生产与销售。例
人事、财务 法律、研发
1、投入作业
产品设产作业
加工、搬运、 储存、检查
3、产出作业
销售、运输、 售后服务
3、基本原理
作业消耗资源,产品耗用作业。 作业是成本计算的核心,而产品的成本则是制造 和传递产品所需全部作业的成本总和。 成本计算的基本对象是作业。 基本步骤: (1)将企业提供的各种资源向各作业进行分配; (2)再将各项作业所耗用的资源向产品分配。 把成本视为“作业的成本”乃至“作业过程的成本” 是成本会计的重大变革。基于此认识所进行的作业成 本管理则被称为成本管理的一场革命。
资源 分配成本 作业 分配成本 产品
ABC举例:
设某企业生产A、B两种产品,A产品年产销量 5000件,B产品年产销量20000件,A、B两种产品的 每件产品需要的直接人工工时都为2小时,该企业 全年耗用50000人工小时,其中,1/5用于生产A产 品,4/5用于生产B产品。
两种产品材料、人工成本如下:
在作业成本法中,成本动因可以分为: 资源动因和作业动因
1、资源动因
资源动因是引起作业成本变动的因素。 资源动因被用来计量各项作业对资源的耗用,运 用资源动因可以将资源成本分配给各有关作业。 它反映资源消耗量与作业间的关系,是把总分类 账上的资源成本分配到各项作业的依据。 例:假定质量检验部门有两大资源消耗, 10万元 的检验员的薪酬和2万元的材料,并且质量检验部门 设有“外购材料的检验”、 “在产品的检验”和“产 成品 的检验”三项作业。 会计部门通过估计各作业消耗的人力,把检验员 的薪酬分配到各作业。这个估计的人力就是检验员 的薪酬的资源动因。
(1)以产品为中心转向以作业为中心 (2)从就成本论成本转向对成本发生的前因后果分析 (3)对制造费用从单标准分配转向多标准分配
两个前提: A、作业消耗资源 B、产品消耗作业
资源
资源动因
作业
作业动因
(间接费用)
(作业成本库)
产品
表示成本计算和形成过程, 表示资源的消耗过程
四、作业成本计算
1、传统成本计算方法下的制造费用的分配 产品成本区分为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
费用三个项目。制造费用属于间接费用,按不同 产品所耗直接人工工时或机器工时的比例分配计 入产品成本。
其基本假设是:制造费用的发生与生产数量 相联系,并且间接费用的变动与这些数量标准 是一一对应的。因而把直接人工工时或机器工 时、原材料成本作为制造费用的分配标准。
传统计算方法下分配间接费用的分配程序 为:
根据作业成本和作业成本动因数量可以计 算作业成本动因分配率。
作业成本动因分配率=
作业成本
作业成本动因数量
第三节 作业成本计算的一般程序
一、确认和计量各类资源耗费,将资源耗 费价值归集到各资源库 二、确认作业、主要作业和作业中心,并 建立作业成本库,将各个资源库汇集的价 值分配到各个作业成本库中 三、将各作业成本库价值分配计入最终产 品或劳务成本计算单,计算完工产品或劳 务成本
如,对一种产品编制材料清单、工艺设计、流程 设计、产品改良等。这种作业的成本与单位数和 批数无关,但与生产产品的品种成比例变动。 4、生产维持作业(能力水平作业)
是为维持工厂生产而从事的作业。这些作业 与产品的生产数量、生产的批次、产品的种类 无关。
例如工厂管理、暖气、照明及厂房折旧等。 这种作业的成本,为全部生产产品的共同成本。
2、作业的分类
作业是业务流程的具体化,是由人力、机器、技 术或设备执行的任务,可以作为企业划分控制和管理 的单元。
作业的划分是从产品设计开始,到物料供应,从 生产工艺流程的各个环节、质量检验总装、到发运 销售的全过程。
一个价值链中的作业可以分为:投入作业、生产作 业、产出作业和管理作业
4、管理作业
制造费用 (间接人工) 按生产部门归集 制造费用
生产部门 生产部门 (铸造) (切削)
生产部门 (装配)
按分配率分配 制造费用
产品
产品1
产品2
产品N
2、作业成本计算方法下的制造费用的分配 对于直接费用处理,作业成本法与传统成本
会计是一致的。其根本区别在于对间接制造费 用的分配不同。
作业成本法认为传统的制造费用的分配假设 不能成立。原因有二:
求量化。 比如,饭店为顾客服务,服务员可能就要履行
下列工作: (1)领座和提供菜单;(2)为顾客点菜;(3)将
菜单送给厨房;(4)给顾客上菜;(5)给顾客续饮 料;(6)给顾客上单结帐;(7)收钱并找零; (8)清理餐桌。
以上的每一个工作都是一项活动,完成每项活动 都要消耗以货币计量的资源。
这就是导致成本发生的因素。也即成本动因。
作业成本法对包括直接人工和直接材料的 “直接成本”可以直接计入有关产品,与传统成 本计算方法相同。而间接成本(制造费用等) 则首先分配到有关作业,计算作业成本,然后 再将作业成本分配到有关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