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会计-作业成本法
作业成本法计算与作业成本管理(管理会计学)

12.1 作业成本计算
综合上述资料,甲、乙两种零件的单位成本和总 成本汇总如表12-5。
680000
8488000
培训时间
200
600
800
850
12.1 作业成本计算
作业成本库 单位作业: 机器耗用动力 批别作业: 生产订单处理 机器调试准备 材料处理 产品作业: 质量检验 维持工模具 产品设计 能量作业: 厂房折旧 人员培训 制造费用合计 分配率 ① 12 20 15 33 31.25 850 37000 5.84 850
成本项目 直接材料 直接人工 制造费用 合 计 甲零件(150000件) 乙零件(50000件) 总成本合 计 单位成本 总成本 单位成本 总成本 24.76 3713500 10.61 530500 4244000 9.9 1485400 4.24 212200 1697600 49.51 7427000 21.22 1061000 8488000 84.17 12625900 36.07 1803700 14429600
产品作业 能量作业
12.1 作业成本计算
(3)建立成本库 一旦选定作业成本动因之后,就可将具有同质成 本动因的相关成本归集起来,形成作业成本库。 作业成本库是作业中心(或作业)的货币表现形 式,可以归集直接人工、直接材料、机器设备、 管理费用等。 一个作业成本库只能有一个成本动因与之相对应。
第十二章 作业成本计算与作业成本管理
本章释作业成本计算法的基本原理; 掌握作业成本计算系统的运作过程及其具 体运用; 描述作业成本计算法与传统成本计算法的 联系与区别; 应用作业成本信息实施作业成本管理。
12.1 作业成本计算
12.1.1 作业成本计算系统 1.作业成本计算系统的基本原理 所谓作业成本计算法,是指通过对所有作业活动 进行动态地追踪反映,计量作业和成本对象的成 本,评价作业业绩和资源利用情况的方法。 简单的作业成本模型如图12-1所示:
作业成本法

数量基础分配率 分配律A
B部门
分配律B
产品 或产品线
C部门
分配律C
第一步:按生产部门归 集制造费用
第二步:按数量基础分 配制造费用
续: 作业成本法:
作业基础成本库
A
作业成本动因分配率 分配律
B
分配律
产品 或产品线
C
分配律
第一步:按不同作业的 耗费归集分配制造费 用
第二步:按作业成本动 因分配率分配制造费 用
作业成本法 (Activity-Based Costing )
传统成本会计的弊端
1、产品成本信息的失真
直接材料
直接人工
直接追溯
直接追溯
产
间接费用
归集
车间/部门成本库
分配
品
2、忽视了成本的事前控制
传统成本系统将核算产品成本的重点,一般放在生产过程中发生 的实际成本上,却忽略了成本的事前控制。
而实际上,产品寿命期的成本有60%~80%是在产品设计阶段 就已经确定,产品一旦投入生产,降低成本的潜力就不大了。
作业成本法对制造费用的核算作了根本性变革,表现为:
1、将制造费用由全长统一或按部门归集和分配,改为由若干个 成本库分别进行归集和分配。
2、增加分配标准,由单一标准分配改为按引起制造费用发生的 多种成本动因进行分配。
作业1
A作业中心
资
作业2
产
作业3
B作业中心
源
……
…….
品
作业n
X作业中心
作业成本法基本思路
法计算与产品无关的成本,从而失去了它存在的基础,导致产品
成本的失真。
BACK
作业成本法产生的背景
《成本与管理会计》小测验及答案09第九章 作业成本法 小测验

小测验(单项选择题)1.下列关于作业成本法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对于直接费用的确认和分配,作业成本法与传统的成本计算方法一样B.在作业成本法下,间接费用的分配对象是产品C.成本分配的依据是成本动因D.作业成本法克服了传统成本方法中间接费用责任划分不清的缺点2.下列关于作业成本法主要特点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A.产品消耗作业,作业消耗资源B.作业成本法下的成本计算过程可以概括为“资源——作业——产品”C.成本分配分摊计入产品成本D.成本分配使用众多的不同层面的成本动因3.下列有关作业成本法的表述中,错误的是()。
A.作业成本法可以为价值链分析提供信息支持B.作业成本法不符合企业财务会计准则C.作业成本法不利于决策改进D.作业成本法有助于持续降低成本和不断消除浪费4.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传统成本法将所有的制造成本分配到产品B.作业成本法将所有的制造成本分配到产品C.传统成本法比作业成本法更精确D.管理者需要权衡作业成本系统的好处与其测量和实施成本5.作业成本法假设所有成本都是(),因为长期来看管理者可以调整所需资源。
A.固定成本B.变动成本C.约束成本D.酌量成本6.下列关于作业成本法优点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给经理提供了一个了解相关成本的途径B.有利于企业更好地参与市场竞争C.按照部门分配间接费用D.减少了由传统成本分配造成的失真7.下列不属于作业成本法局限性的是()。
A.有的间接成本与特定成本动因无关B.追踪相关动因的成本可能大于收益C.需要大量开发和维护时间D.可以减少成本分配过程中的失真问题8.下列关于作业成本法局限性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未必所有的间接成本都可归结到特定的成本动因上B.可能会带来较大的追踪成本C.不会引起管理者的抗拒D.可能需要大量的开发维护时间9.传统成本法成本错配的原因是()。
A.产品数量的不明确B.忽略了竞争性竞价C.强调财务会计的需求D.用同一分配率分配辅助成本10.作业成本法的前提是()。
管理会计与作业成本法读后感及案例分析

2013-6-20
原创作品 禁止盗版
会计1009班 10020217 宋子诚
(3)计算内部交互分配的结果
2013-6-20
原创作品 禁止盗版
会计1009班 10020217 宋子诚
管理会计
步骤三:对内部服务部门的费用向为外部服务部门分配
1.计算分配率 3.向外部服务部门分配后形成的费用 2向外部服务部门分配有关成本
2013-6-20
原创作品 禁止盗版
会计1009班 10020217 宋子诚
原创作品 禁止盗版 会计1009班 10020217 宋子诚
管理会计
步骤二:对内部服务部门之间费用的分配
各部门成本动因表 2013-6-20
原创作品 禁止盗版 会计1009班 10020217 宋子诚
管理会计
计算机部作业动因量 分配表
人力资源部动因量 分配表
2013-6-20
原创作品 禁止盗版
会计1009班 10020217 宋子诚
会计1009班 10020217 宋子诚
战 感 略 想 管 一 理
2013-6-20
原创作品 禁止盗版
管理会计
(1)关于TCL集团的价值战略管理
战 略 感 管 想 理 二 的 实 施
第一步:在有放权经营条件的情况 第二步:将“TCL集团有限公司”变更 第三步:TCL集团吸收合并在深圳交 下,TCL集团管理层认为,想实现 易所整体上市,实现企业价值更大优化。 为“广东TCL 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惠 州市政府由重组前持有58%的绝对控股股 企业价值的转化仅用“现金形式” 东,变为持股40.97%的相对大股东。同 奖励经营管理者还不够企业应该争 经过这三步,TCL集团完成了价 时,TCL集团引入五大战略投资者——日 取拥有自己的股权这样企业才有可 值战略管理的全攻略,使企业的价 本东芝、住友、香港的金山、南太和 能实现价值的最大转化。在这样的 值转化一次又一次的突破。 Pentel 。这样,又使企业的价值得到了 思想指导下,使得政府部门从中得 优化。同时,收购美国的Govideo公司, 到了收益,使得员工不仅有股权, 使公会有了股权,还建立了信托。 通过这个公司进入美国市场。同时在越南 市场也盈利。
作业成本法

作业成本法?作业成本法是什么意思?作业成本法(Activity Based Costing)是一种比传统成本核算方法更加精细和准确的成本核算方法,是西方国家于八十年代末开始研究、九十年代以来在先进制造企业首先应用起来的一种全新的企业管理理论和方法,在发达国家的企业中日益得到广泛应用。
作业成本法又叫作业成本计算法或作业量基准成本计算方法(Activity-based ;costing,ABC)法,是以作业(activity)为核心,确认和计量耗用企业资源的所有作业,将耗用的资源成本准确地计入作业,然后选择成本动因,将所有作业成本分配给成本计算对象(产品或服务)的一种成本计算方法。
作业成本法的指导思想是:“\\\\成本对象消耗作业,作业消耗资源\\\\”。
作业成本法把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包括期间费用)作为产品(服务)消耗作业的成本同等地对待,拓宽了成本的计算范围,使计算出来的产品(服务)成本更准确真实。
作业是成本计算的核心和基本对象,产品成本或服务成本是全部作业的成本总和,是实际耗用企业资源成本的终结。
作业成本法在精确成本信息,改善经营过程,为资源决策、产品定价及组合决策提供完善的信息等方面,都受到了广泛的赞誉。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上许多先进的公司已经实施作业成本法以改善原有的会计系统,增强企业的竞争力。
作业成本计算是一个以作业为基础的管理信息系统。
它以作业为中心,而作业的划分是从产品设计开始,到物料供应,从生产工艺流程(各车间)的各个环节、质量检验、总装,到发运销售的全过程。
通过对作业及作业成本的确认、认量,最终计算出相对真实的产品成本。
同时,通过对所有与产品相关联作业活动的追踪分析,为尽可能消除“不增值作业”,改进“增值作业”,优化“作业链”和“价值链”增加“顾客价值”,提供有用信息,促使损失、浪费减少到最低限度,提高决策、计划、控制的科学性和有效性,最终达到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和盈利能力,增加企业价值的目的。
作业成本法的原则

作业成本法的原则作业成本法是管理会计中一种常用的成本核算方法,它以制造业中的作业为基本单位,通过对作业所需资源的跟踪和分配,计算出每个作业的成本,并将成本分配到产品或服务上。
作业成本法的核心原则是将成本与作业相对应,以便更好地控制和管理成本。
下面将介绍作业成本法的一些基本原则。
1. 作业的明细记录原则:作业成本法要求对每个作业进行明细记录,确保每项作业的成本能够准确地被记录和追踪。
这需要将每个作业的资源投入、时间花费和其他相关成本都进行记录,以便于后续的成本分配和核算。
2. 直接成本与间接成本的区分原则:作业成本法要求将成本分为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
直接成本是与特定作业直接相关的成本,如直接材料、直接人工等;而间接成本是无法直接和特定作业相关联的成本,如生产设备的折旧、工厂管理人员的工资等。
通过区分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可以更准确地计算作业的成本。
3. 成本分配的合理原则:作业成本法的核心是将成本分配到不同的作业上,以便于计算每个作业的成本。
成本分配需要根据不同作业的资源消耗情况进行合理的分配。
一般采用各种成本分配方法,如直接原材料成本按产量比例分配、直接人工按工时或工作量分配等。
合理的成本分配可以使得每个作业的成本计算更加准确,为管理决策提供更好的依据。
4. 周期内成本计算原则:作业成本法强调对周期内的成本进行计算。
周期可以是一天、一个月或一个财年等,根据实际情况灵活确定。
周期内成本计算可以帮助企业更好地掌握每个周期内的作业成本变化情况,及时进行成本控制和管理。
5. 成本核算的实时性原则:作业成本法要求对作业的成本进行实时核算,确保成本信息的及时性和准确性。
通过实时核算成本,企业可以及时掌握每个作业的成本情况,对成本超支进行及时调整,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经济效益。
6. 成本控制和管理的原则:作业成本法的最终目的是实现成本的控制和管理。
通过对不同作业的成本进行跟踪和分析,可以找出成本高的作业,提出成本控制措施;同时,还可以识别出成本低的作业,以便进行改进和优化。
作业成本法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

作业成本法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优化生产过程:作业成本法可以帮助企业管理者分析每个作业
或产品的成本,并找出成本高的环节和原因,进而对生产过程
进行优化和精益化改进,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2.控制成本:作业成本法可以帮助企业管理者了解每个作业或产
品的成本,从而对企业的成本进行控制和管理,降低企业的生
产成本和经营风险。
3.改善决策:作业成本法可以为企业管理者提供准确的成本信息,
帮助他们制定更加科学和合理的决策,如定价、产品线的选择、
生产计划和投资决策等。
4.提高竞争力:作业成本法可以帮助企业管理者了解自己的成本
结构和竞争对手的成本结构,以便更好地了解自己的竞争优势
和劣势,制定更加有效的战略,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综上所述,作业成本法在企业管理中可以帮助企业管理者优化生产过程、控制成本、改善决策和提高竞争力,是一种非常实用的管理会计方法。
第六章作业成本法

管理会计运用:精密制铜公司的问题
精密制铜公司生产适用于各种用途的精良的机制黄铜产品,如柱、栓、舵轮及豪华游 艇上的部件。公司董事长约翰·陶尔斯最近参加了一个讨论作业成本法的管理学术会议。 会后,他召集了全公司各高层经理来探讨他刚学到的知识。参加这次会议的有生产部经理 苏珊·瑞奇,市场营销部经理汤姆·奥立佛森和财务经理玛丽·古德曼。
四、部门间接费用分配率 部门所执行工作的性质将会决定部门的分配依据。 例如,机加工车间可能以发生在该车间的机器工时为 依据分配间接费用,而在装配车间里,就可能根据发 生在该车间的直接人工工时来分配间接费用。 作业成本法是在计算产品成本时的一项设计,以 更准确反映这些多样化因素的技术。该方法试图通过 确认主要作业来完成目标。这些主要作业消耗间接费 用资源,并由此产生成本。作业(activity)是指导 致间接费用资源消耗的任何事项。执行这些作业的成 本被分配到引起作业的产品上。
[实务广角]使产品盈利能力更加明确 垒可得(Reichhold)有限公司是销售合成材料的世界最主要供应商之一,
该公司运用作业成本法,以助于更加清楚地掌握其各种产品的盈利状况。垒 可得公司以前的成本制度使用反应堆小时作为分配基础将间接费用分配至产 品之中。作业成本制度则采用新增加的4个作业计量标准将成本分配至产品, 即预加工准备小时、轻送灌输小时、过滤小时和每批废物处理成本。由于管 理层相信ABC能够用来加强公司的“管理能力、周转时间、增值定价决策和 产品盈利能力的分析”,于是将ABC广泛运用到其北美公司所有19个分公 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