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测试题

合集下载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检测卷(含答案)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检测卷(含答案)

第三单元测试卷(本试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一、积累与运用(25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2分)A.休祲.(jìng) 苟.得(gǒu) 唐雎.(jū) 负箧曳屣.(xǐ)B.蹴.尔(cù) 徒跣.(xiǎn) 皲.裂(jūn) 缊.袍敝衣(yùn)C.缟.素(gǎo) 耄.老(mào) 一豆羹.(gēng) 冻馁.之患(lěi)D.色挠.(láo) 叱咄.(duō) 烨.然(yè) 燕然未勒.(lè)2.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2分)A.万钟于我何加..焉(有什么益处)B.援疑质.理(询问)C.寡人谕.矣(明白,懂得)D.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派遣)3.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2分)A.故患有所不辟也B.今虽耄老,未有所成C.仓鹰击于殿上D.四支僵劲不能动4.下列加点词语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2分)A.休.祲降于天B.或.遇其叱咄C.余幼时即嗜.学D.非独贤者有是.心也5.下列加点词语不属于词类活用的一项是( )(2分)A.贤者能勿丧.耳B.腰.白玉之环C.天下缟素..D.手.自笔录6.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2分)A.《鱼我所欲也》选自法家经典著作《孟子》。

《送东阳马生序》节选自《宋濂全集》,作者宋濂,宋代散文家,字景濂。

B.吴敬梓的《儒林外史》中腐儒的典型是周进、范进;贪官污吏的典型是汤奉、王惠;八股迷的典型是马静、鲁编修。

C.中国古代的十天干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D.“这个会议被他搅得不欢而散”和“你那手指头一定是给小钉子弄破的”这两个句子都是被动句。

7.古诗文默写填空。

(8分)(1) 。

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

(陈与义《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2) ?英雄末路当磨折。

(秋瑾《满江红》)(3)《送东阳马生序》中,表明作者面对“皆被绮绣”的同舍生,一心向学,没有丝毫羡慕之意的句子是:,。

第三单元测试题-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测试题-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综合测试卷时间:100分钟满分:100分一、积累运用。

(34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A.缟.素(gǎo)貂裘.(qiú)绮.绣(yī)B.容臭.(xiù)撰.写(zuàn)烨.然(yè)C.缊袍.(yùn)叱.咄(cì)拜谒.(yè)D.皲.裂(jūn)诋.毁(dǐ)唐雎.(jū)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2分)A.妻妾之奉.(侍奉)请广.于君(增广、扩充)B.贤者能勿丧.耳(丧失)岂直.五百里哉(只是)c.虽千里不敢易.也(交换)故不为苟.得也(苟且)D.礼愈至.(周到)缀.公卿之后(点缀)3.下列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2分)A.乡为身死而不受B.故不错意也C.而承天子之宠光D.所识穷乏者得我与4.下列对古诗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渔家傲·秋思》结尾三句情调激昂高亢,含蓄地表达了词人对朝廷的腐朽和软弱及其不修武备、不重边功的做法的愤懑之情。

B.《江城子。

密州出猎》描绘冬猎盛况,上阕写出猎场面极其壮观,使人有亲临其境之感;下阕向朝廷请战。

豪情壮志跃然纸上。

C.《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可怜白发生”与前面九句形成极大地反差,产生了强烈的艺术感染力,让我们深深地感受到词人火一般的爱国热情和壮志难酬的无奈。

D.秋瑾的《满江红》上阕表达了词人不愿过贵妇人的生活,意欲突破家庭束缚、追求自由、投身革命的思想感情;下阕由慷慨激昂的自白到知音难觅的悲叹再到寂寞自伤的痛苦,层层推进,将一个梦醒后无路可走的女词人形象活画出来。

5.下列对《鱼我所欲也》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文章开头用鱼和熊掌的类比引出中心句,通俗易懂,形象生动。

B.文章第一段用假设的方式一正一反地论述了“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的道理。

C.乞丐不受嗟来之食的事例从正面论述了“此之谓失其本心”的观点,很令人震撼。

新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新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测试卷总得分________基础知识及运用(30分)1.给下列加粗字注音(3分)(1)荫庇()(2)芳馨()(3)倒坍()(4)虬须()(5)沉湎()(6)臆测()2.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A.骄奢清吟一泻千里星临万户B.怡悦瘠薄周道如底遮天蔽日C.孱弱瞻望山崩地裂浩瀚无垠D.攫取增益百鸟啾啾隐姓埋名3.给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选择恰当的义项。

(4分)①母亲信服地点点头,便去拿外套()A.相信并佩服B.相信而服务C.相信而听从D.相信并服帖②有一些老人挺不住,在清明将到的时候死去了。

()A.挺立B.勉强支撑C.挺拔D.很,非常4.根据下面一段话,完成下面的题(2分)生命的过程注定是由激越到_________,由绚烂到_________。

一切情绪上的激荡终会过去,一切彩色喧华终会消隐。

如果你爱生命,你该不怕去_________。

因为到了这一天,树高千丈,落叶归根,一切终要回返大地,消溶于那一片渺远深沉的宗土。

到了这一天,你将携带着丰收的生命的果粒,牢记着他们的苦涩或甘甜,随着那飘zhuì()的落叶消隐,沉埋在秋的泥土中,去安享生命最后的胜利,去吟唱生命真实的凯歌!(1)根据文段中的拼音写出汉字。

___________(2)从下面的词语中选择三个最恰当的,分别将其序号填在文中的横线上。

①安详②安逸③平静④平淡⑤体会⑥体察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A.北京市将努力改善生态环境,保证了“绿色奥运”对北京环境质量的要求。

B.通过中国男子足球队的表现,使我们认识到具有良好的心态是非常重要的。

C.“十五”期间,国家将重点支持五个高新区的发展,我省的西安、杨凌两个高新区均在其中。

D.我们的报刊、电视、网络和宣传媒体,更有责任做出表率,杜绝用字不规范现象。

6.请在下面的方格内填入相应的词语序号。

(2分)词语:A.清亮B.挺拔C.凝滑D.浩瀚复位:(1)如峰(2)如溪(3)如海(4)如脂7.成语是一个特殊的固定词组,大多是由四个字组成的,但也有三个字的,先看下边的例子。

初三语文部编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测试试题答案解析

初三语文部编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测试试题答案解析

初三语文部编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测试试题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意蕴.(yùn)绮.绣(yǐ)皲.裂(jūn)烨.然(yè)B. 敝.衣(bì)缟.素(gǎo) 撰.写(zuàn) 容臭.(xiù)C. 缊.袍袍yùn袍 袍谒.袍yè袍 袍裘.(qiú) 叱.咄(cì)D. 惆怅.(chàng) 诋.毁(dǐ) 唐雎.(jū) 不屑.(xiè)【答案】D【解析】关于字音,要求学生平时的学习中注意字音的识记和积累,特别是多音字,在文言文中注意通假字。

D项正确。

ABC三项修改为:A.绮.绣(qǐ);B.撰.写(zhuàn);C.叱.咄(chì)。

2.下列句子加点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 故患.有所不辟也(祸患,灾难)B. 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交换)C. 万钟于我何加.焉(施加)D. 所识穷乏者得.我与(同“德”,感激,恩惠)【答案】C【解析】理解词语的含义时要注意文言词语的特殊用法,如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能结合具体语境来准确辨析即可。

涉及的词语都是常见的文言实词。

解答时要联系上下文,根据语境做出判断。

C.万钟于我何加.焉(好处、益处)。

3.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 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贤者.能勿丧耳。

B. 行道之.人弗受。

而不知人之.乐。

C. 安陵君其许.寡人。

潭中鱼可百许.头。

D. 此之谓失其.本心。

其.如土石何【答案】B【解析】A项的“者”解释为:判断句式的标志/……的人。

意义不同; B项的“之”解释为:助词,的。

相同;C 项的“许”解释为:答应/大约,左右。

不同;D项的“其”解释为:他(人)/那么。

故选B。

4.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A. 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

B. 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C. 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

中考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单元测试解析版

中考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单元测试解析版
C.请广于君(增广、扩充)县官日有廪稍之供(朝廷)
D.长跪而谢之(感谢) 天下缟素(穿白色丧服)
【答案】D
【解析】D项中“谢”应解释为“道歉”。 故选D。
3.下列各项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 乡为身死而不受
B.宫室之美 与之论辨,言和而色夷
C.安陵君其许寡人 门人弟子填其室
(1)杜少卿 (2)周进
【答案】(1)杜少卿淡泊名利,蔑视礼法,仗义在财,是作者心目中的理想人物。作者对这类人物是欣赏、歌颂的。
(2)周进热衷科举,醉心功名,迂腐可笑,是一个典型的封建腐儒。作者对这类人物是批判、否定的。
【解析】考查名著人物分析。
杜少卿是作者欣赏、歌颂的人物之一:(1)杜少卿淡泊名利,傲视权贵,是真儒明贤。对朝政有清醒的认识,装病辞掉朝廷征辟,拒绝出仕。汪盐商宴请王知县,请杜少卿作陪,断然拒绝。(2)杜少卿尊重妇女,讲求地位平等,反对歧视和摧残,赞扬妇女人格独立和反抗封建道德。以平等身份对待妻子,携带妻子游园,不惧别人异样的眼光。反对纳妾,认为纳妾行为是最伤天理。支持抗婚逃婚的沈琼枝,尊重赞扬她蔑视富贵荣华、不畏权势、不肯供人玩弄的反抗精神。(3)讲求孝道。杜少卿对父亲的门客娄老爹机位敬重,养在家里,亲自服侍,连他的夫人也亲自煨人参,送人参。娄老爹病故后,亲自祭奠,出银子安葬。与郭孝子素昧平生,敬他二十多年走遍天下寻访父亲的孝行,留他在家里歇息,浆洗衣物,治酒款待,自助盘缠(任举一个情节即可。(4)乐于助人,扶危济困。给杨裁缝一箱衣服当得银子埋葬他的母亲。给黄大五十两银子修补房屋。自助鲍廷玺一百两银子教戏班子(任举一个情节即可)。
推荐示例二:广安盐皮蛋;推荐词:亲爱的来宾,广安盐皮蛋,质细油多。切开它,红红的蛋黄挑逗着你,会让你忍不住抓一块塞进嘴里,沉醉在这美味之中……(推荐词有称呼,言之有理,语意连贯,用到了一种修辞手法,即可)

人教初中九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测试卷含答案解析和命题双向细目表-九下

人教初中九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测试卷含答案解析和命题双向细目表-九下

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测试考生须知:●本试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必须使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书写,字迹工整,笔迹清楚。

●请在试卷上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选择题答案写在题中的括号内,填空题答案写在题中的横线上,解答题写在题后的空白处。

●保持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

一.语文知识积累(25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的注音无误的一组是(3分)()A.一箪.食(dān)怫.然(fú) 休祲.(qìn)B.一豆羹.(gēng)缟.素(gǎo)徒跣.(xiǎn)C.加冠.(guān)未屑.(xiè) 缊.袍(wēn)D.麾.下炙(huī)容臭.(chòu) 的.卢(dí)2.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3分)()A.四支僵劲不能动B.故患有所不辟也C.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D.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3.下列加点词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3分)()A.休.祲降于天B.徒.以有先生也C.万钟.于我何加焉D.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4.下列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旅店)B.以头抢.地尔(碰,撞)C.万钟于我何加.焉(增加)D.死亦我所恶.(讨厌,憎恨)5.下列句子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

译文:(我)把安陵君看作忠厚的长者,所以不在意。

B. 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译文:用脚踩踏着给别人吃,乞丐也不肯接受。

C.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

译文:先前(为了“礼义”),宁愿死也不接受施舍,现在(有人)为了认识的穷人得到却接受了它。

D.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译文:拿着经书向当地有道德有学问的前辈请教。

6.古诗文默写。

(10分)(1)《鱼我所欲也》中体现“性本善”思想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测试卷及答案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测试卷及答案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测试卷及答案一、基础知识及运用(9题共30分)1、下列加点字的字形和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A沉湎(miǎn)倒坍(tà)袅(niǎo)袅烟云主观臆(yì)测B羸(léi)弱馈(kuì)赠浩瀚无银(yín)一泻(xiè)千里C攫(jué)取休憩(qì)精力充沛(pèi)万籁(lài)俱寂D徘徊(huái)荫庇(bì)有条不紊(wěn)引颈受戳(lù)2、下列对《谈生命》中的一句话“愿你生命中有够多的云翳,来造成一个美丽的黄昏”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这句话的意思是:希望你的一生有丰富多样的经历,你才真正体验到人生的美好。

B这句话的意思可以理解为:人生应该经历幸福和痛苦、快乐和悲哀,只有某种单一的经历是不够的。

C句中的“云翳”,喻指丰富多样的经历、体验。

D句中“美丽的黄昏”比喻人到老年时,幸福和欣慰的景况。

3下列对文学作品和说明性文章在思维和语言上的不同点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抒情散文,是用有情的笔调写成的;说明性文章是用理性的客观的笔调写成的。

B抒情散文无须执著于描写生动的形象;说明性文章中处处充满鲜活的生动的形象。

C抒情散文的语言是有文彩的,句式富有变化;说明性文章要求平实、准确。

D抒情散文描写时不要求准确无误;说明性文章要求准确地说明。

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生活对于任何人都非易事,我们必须有相机行事....的精神,最要紧的,还是我们自己要有信心。

B.我们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使社会主义中国的国际地位与国际影响与日俱增....。

C.西部地区自然资源丰富,发展前景广阔,像你这样的人才一旦到了那里,一定是大有作...为.的。

D.长期以来所形成的“正确答案只有一个”这种思维模式,已根深蒂固....地存在于人们头脑中。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测试真题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测试真题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测试真题语文是一门大科,占分比重大。

同时,语文又是提分最慢的一科。

不妨看看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测试真题,以下仅供参考!一、积累与运用(20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朔风(sù)虬须(qiú)馈赠(kuì)引颈受戮(lù)B.云翳(yì)踝骨(guō)攫取(jué)心魂惊骇(hài)C.荫庇(yìn)倒坍(tān)孱弱(chán)万籁俱寂(lài)D.休憩(qì)紊乱(wěn)徘徊(huí)豁然开旷(huò)2.根据语境及括号内提示,填写合适的成语。

(任选两个作答)(2分)快乐是什么孩子说,快乐就是和同伴一起搭积木并__A__(表示对某一事物发生兴趣,沉溺其中,不觉疲倦);成人说,快乐就是和友人一起品茶而__B__(形容安适,愉快而满足的样子);老人说,快乐就是和家人一起共享__C__(形容家庭之乐)。

我选____,成语:________;我再选____,成语:________。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A.许多人对新疆的周围环境有着十分深厚的兴趣,到了周末都想出去走走B.日本停止滨冈核电站4号机组运转,目的是防止地震和海啸不再引发重大核安全事故C.在热烈的掌声题为“推动共同发展,共建和谐亚洲”的主旨演讲D.散文《谈生命》的作者是妇孺皆知的著名作家冰心的作品4.根据下面这段话的意思,在句中横线上填上衔接恰当的一句话。

(2分)生命中不是永远快乐,也不是永远痛苦,______________。

好比水道要经过不同的两岸,树木要经过常变的四时。

在快乐中我们要感谢生命,在痛苦中我们也要感谢生命。

5.综合性学习。

(5分)为了弘扬尊老、爱老的中华传统美德,增强学生敬老、助老、孝老的意识,学校组织学生走进社区,开展“社区养老”社会调查实践活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九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测试卷(分值120分)一、积累与运用。

(28分)1.下列加点的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不可得兼.(jiān)死亦我所恶.(è)弗.得则死(fú)B.免冠徒跣.(xiǎn)以头抢.地(qiǎng)休祲.降于天(jìn)C.德隆望尊.(zūn)俟.其欣悦(sì)负箧曳屣.(xǐ)D.足肤皲裂.(jūn)右备容臭(chòu)妻妾之奉.(fèng)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3分)A.故不为苟得..也(苟且偷生)所识穷乏者得.我与(同“德”,感恩、感激)B.此之谓失其本心..(指人的羞恶之心)以大易.小(交换)C.请广.于君(增广、扩充)天下缟素..(穿白色丧服)D.长跪而谢.之(感谢)万钟于我何加.焉(益处)3.下列句子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3分)A.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B.夫/专诸之刺/王僚也C.舍鱼/而取/熊掌/者也D.长烟/落日/孤城闭4.下列文学常识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3分)A.《鱼我所欲也》《唐雎不辱使命》《送东阳马生序》分别选自孟子所著《孟子》、刘向所著国别体史书《战国策》和元末明初文学家宋濂的《宋濂全集》。

B.《送东阳马生序》的“序”是临别赠言性质的文体;太学是古代设在京城的最高学府。

C.《江城子·密州出猎》是苏轼的词,其中“江城子”是词牌名,“密州出猎”是题目。

D.引用古籍中的故事或词句,为用典。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一句就运用典故表达词人渴望得到朝廷重用的思想感情。

5.名句默写。

(10分)(1)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__________________。

(苏轼《定风波》)(2)______________,渔唱起三更。

(陈与义《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3)乘风好去,长空万里,______________。

(辛弃疾《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4)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一词中作者以孙权自喻,表明建功立业心志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范仲淹《渔家傲·秋思》中,运用典故,抒发强烈的爱国思乡之情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满江红》中“身不得,男儿列,__________,__________”四句深入浅出,是鉴湖女侠的自我写照。

6.综合性学习。

(6分)学校九年级(1)班开展“苏轼伴我成长”的诗文专题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下列任务。

【活动一】欣赏苏轼诗文的意境之美苏轼的诗文,语言凝练,意境悠远。

从下列诗文中任选一句,展开联想与想象,描绘诗文所展现的画面。

①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记承天寺夜游》)②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1)我选句,描绘画面:【活动二】感受苏轼的人格之美苏轼因与王安石政见不同而离京,后转任密州知州,处于仕途的低谷,写下《江城子·密州出猎》;在任密州知州时,政治失意,与其弟子由七年未见,中秋之夜写下《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时,写下《记承天寺夜游》……(2)结合上述材料和苏轼诗文,说说在你心目中苏轼是怎样一个人。

二、阅读与鉴赏。

(42分)(一)阅读诗歌文段,回答问题。

(4分)诉衷情[宋]陆游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

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

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7.词中“觅封侯”用了(填人名)投笔从戎、立功异域的典故,“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使用了的修辞手法。

(2分)8.“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采用了什么表达方式?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2分)(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14分)鱼我所欲也(节选)《孟子》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

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9.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4分)(1)蹴.尔而与之蹴:________(2)所识穷乏者得.我与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乡.为身死而不受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是亦不可以已.乎已:________10.下列各组加点词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A.呼尔而.与之潭西南而.望B.是亦不可以已乎.颓然乎.其间者C.得之.则生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D.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不足为.外人道也11.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分)(1)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此之谓失其本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这篇文章论证了什么观点?节选部分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12分)【甲】家中来营者,多称尔举止大方,余为少慰。

凡人多望子孙为大官,余不愿为大官,但愿为读书明理之君子。

勤俭自持,习劳习苦,可以处乐,可以处约。

此君子也。

余服官二十年,不敢稍染官宦习气,饮食起居,尚守寒素家风,极俭也可,略丰也可。

太丰则吾不敢也。

凡仕宦之家,由俭入奢易,由奢返俭难。

尔年尚幼,切不可爱贪奢华,不可惯习懒惰。

尔读书写字不可间断,早晨要早起,莫坠曾高祖考以来相传之家风。

(节选自《曾国藩家书》)【乙】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

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

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

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

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节选自《送东阳马生序》)13.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含义。

(4分)(1)凡人多望.子孙为大官(2)余服.官二十年(3)四支.僵劲不能动(4)腰.白玉之环14.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全都相同的一组是()(2分)A.余为.少慰余不愿为.大官B.但愿为读书明理之.君子戴朱缨宝饰之.帽C.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以.衾拥覆D.太丰则.吾不敢也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15.请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分)尔年尚幼,切不可爱贪奢华,不可惯习懒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甲、乙两段文字都是作者用自身经历劝诫后辈的。

他们都认为年轻人要想有所作为就应该做到。

(2分)(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12分)老屋高德轩①我出生的高坡上的老屋早没了,第二处老屋是在唐山地动山摇大地震后盖的。

②村最里头柏树坡山脚下上坪一块地基被平整一新,刮去树皮白晃晃散发树香印着绳墨的柱子、大梁、檩条躺了一地,手握板斧推刨的舅舅忙前忙后。

那一年上初中的我回到家一脸兴奋……岁月伴着老屋一晃又一晃四十多年过去了,如今老屋墙瓦虽经翻修,水泥路也铺到了院边,但因邻居们的相继搬走留下的断壁残垣,屋主人或辞世或进城,很是孤寂。

几年前的一个夏天回去,站在院中,四周被核桃树婆娑的枝叶围住,没有人影狗吠,宛若隔世。

③去年年关回家上坟,站在小院思绪万千。

往年父母健在,兄弟三四个,一大家十几口人热闹过年,初一早早点起柏垛火,空气里弥漫着柏叶和爆竹香,那种场景没有了。

眼前只有满院青苔,风和麻雀肆无忌惮地来回游荡,它们再也不用担心父亲的一声咳嗽,就被吓得飞到远远的枝头上。

说起父亲,村里人都竖大拇指,说他一天也没进过学堂,常用木棍在地上学写字学成了乡里文化人,说他做过乡长做过药铺抓药师。

别的我不太清楚,在那个贫寒年代,单就一心供我从小山村上学到一百里以外的县城重点高中这件事,我就佩服父亲的眼光见识和坚强。

父亲九十岁离世,足见他的心大乐观。

人如屋,屋如人。

沧桑老人,身体再硬朗,大体也会门牙脱落,眼帘下垂,嘴唇干瘪,像极了这岁月风雨中的老宅。

④门口的青槐还在,枝繁叶茂,记得在那贫穷的年代,我偷偷用鈎镰钩尚小的槐米晒干卖钱买书,但常等不到槐花开大也因此砍坏了树枝,遭大人白眼。

父亲在种他们的时候一定也会念叨“门前有槐代代发财”之类的老话儿吧。

槐,木之鬼也,我这样理解。

百年青槐,凝聚了一个家族的魂魄,守望在老屋的门前。

槐树在,老屋在,几十年岁月和几代人生活的痕迹就在,睹物思人借此树碑凭吊。

⑤凝望着老屋和老槐,记忆复活如初,春节的情景仿佛昨天。

每近腊月二十八九,瘦小的母亲仿佛有神力,泡几大盆磨豆腐的豆子,煮肉、烙饼、蒸馍,厨房里热气腾腾。

忙完了这些,还不忘给老大一大碗干拌面,给老二啃肉骨头,给老三做菜包、浆水面。

年三十晚,一家人挤在火炕上,十八道凉热菜烘托着喜庆和踏实……老家的那些年那些人那些事,如皮影戏般的剪影,鲜活地从眼前闪过。

⑥少小离家,时间何曾改变?只不过是一代代人的更迭吧。

老屋被渐渐冷落遗弃了,更老的父母被先后种到后山上,两座土坟等着春风化雨,等着火光和青草的纪念。

我牵着她的手回来,我牵着她和女儿的手回来……老屋醒着,屋子里居住过的人都漂浮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