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第十二课
高中政治必修三哲学与生活第十二课 实现人生的价值

A
20
小结
人 的
(1)价值的基本含义
价 值
价 值
(2)人的价值在于创造价值
(3)对人的价值的评价标准
与 价
价 (1)价值观的基本含义 值
值 观
的 导
(2)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向 作
A、对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活动具有导向作用
价
正确 价值观
作出正确的 对社会作 人生选择 出 贡 献
值
观
错误价 值观
作出错误的 人生选择
人生误入 歧途
A
19
(2) 价值观的导向作用原理
原理
①价值观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具 有重要的导向作用。
②价值观对人生道路的选择具有重要的导 向作用。
方法论 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坚持社会主义的集体主义价值观
A
10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党的十八大提出 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国家层面) 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社会层面) 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个人层面) 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A
11
事件一:
某制药企业生产的产品在市场上多年畅销不衰, 很瘦消费者的欢迎。有记者在采访中询问该企 业的总经理有何经营秘诀,这位总经理回答说: “我们秉承着一个理念:药是为人生产的,不 是为利润,但药品的疗效好了,企业的利润也 肯定会如期而来,我们对这一点记得越牢,利 润就越大。
•贡献与索取是人生价值 •密不可分的两个方面。 A
责任和贡献 5
2、人的价值在于创造价值
人的 价值
责任和贡献(社会价值) 索取(自我价值)
相密 互不 联可 系分
A
6
思考:物的价值和人的价值是一回事吗?
哲学 12课实现人生的价值

②对人生选择、人生道路同样具有重要的导 对人生选择、 人生价值观( 向作用——人生价值观(人生观) 人生价值观 人生观) 向作用
②、价值观对人生道路的选择具有重要的 价值观对人生道路的选择具有重要的 人生道路的选择 导向作用。 导向作用。
不同的价值观,决定了人们不同的义利观、 不同的价值观,决定了人们不同的义利观、 生死观、幸福观、家庭观、恋爱观。 生死观、幸福观、家庭观、恋爱观。 也决定着人们在面对这些问题时的基本态度、 也决定着人们在面对这些问题时的基本态度、 思维方式和行动结果
(3)人生价值的评价:主要看贡献 )人生价值的评价: 评价一个人的价值的大小,就是看他为社 评价一个人的价值的大小,就是看他为社 为人民贡献了什么。 会,为人民贡献了什么。
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事业的贡献。 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事业的贡献。 在今天主要是对工人阶级为代表的广大人民群众的贡献。 在今天主要是对工人阶级为代表的广大人民群众的贡献。 主要是对工人阶级为代表的广大人民群众的贡献
西红柿生长在野外,没有与人发生关系时, 例:西红柿生长在野外,没有与人发生关系时,并不 具有价值,后来人们逐渐发现了它能观赏和食用, 具有价值,后来人们逐渐发现了它能观赏和食用,它 才具有价值。 才具有价值。 客体 ——西红柿 西红柿 主体 ——人 人 功能 需要 观赏和食用
注意: 物的属性与功能和 注意: 物的属性与功能和主体的需要
人为什么要活着? 人为什么要活着? 人应该怎样活着? 人应该怎样活着? 人活着应该追求什么目标? 人活着应该追求什么目标? 怎样实现这些目标? 怎样实现这些目标?
第十二课
实现人生的价值
12.1 价值与价值观
考点一、 考点一、 价值的含义及人的价值
高中政治必修四生活与哲学《 第十二课 实现人生的价值》导学案及答案

实现人生价值,需要
实现人生价值,需要
7
二.自主探究(课前自主回答完成下列问题,把握教材知识联系,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自主探究一:问题导航(仔细阅读课本,将问题的有关内容在课本上画出,找出关键词句, 试着快速记忆。)
1.如何实现人生价值?
2.实现人生价值的必由之路是什么?
3.人们实现人生价值的前提是什么?
三.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标准
标准
要求
自觉遵循社会发 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必须坚持真理,遵
展的客观规律 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走历史的必由之路。
符合最广大人民 的根本利益
要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最高的价值标 准,牢固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把献身人民的事业、维护人民的利益作 为自己最高的价值追求。
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顽强拼搏,全面提高个人素质,坚定 中实现人生价值;认识到有劳动和奉献的人
理想信念,实现人生价值。
生才是真正幸福、有意义的人生。
【自主学习】
一.体系构建(要求:认真通读教材,完成下面知识结构,不能填写的,自主探究后再做。)
价
值
的
根本途径:
创
造
与
客观条件:
实
现
实现人生价值,需要
主观条件:
评价 对一个人价值的评价归根到底是看他的贡献,就是看他为社会、为人民贡献了什么。 注意: 1.人生价值包括社会价值与自我价值两部分,社会价值即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 自我价值即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 2.个人对社会的贡献包括物质贡献与精神贡献,物质贡献与精神贡献并不能比较大小。
三.价值观 含义 人们在认识各种具体事物的价值的基础上,会形成对事物价值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性质 是一种社会意识
2014一轮复习哲学第十二课实现人生的价值

8.在日常生活中,人们非常关注食品添加剂问题。其实, 只要以恰当的方式和剂量使用它,是不会引发安全问题的。这 表明( )
①进行价值选择必须遵循客观规律 ②量变达到一定程度 才会引起质变 ③价值判断要以满足人的需要为依据 ④矛盾 双方的转化需要一定的条件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自测自评 ◎ 1.2010 年感动中国人物王万青于 1968 年大学毕业后,自 愿到条件极为艰苦的玛曲草原工作,无私奉献四十余年。王万 青的事迹启示我们( ) A.只要发挥主观性就能实现人生价值 B.在特殊的环境中才能实现人生价值 C.人生价值是通过荣誉体现出来的 D.人的价值在于创造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 [答案]D
4.2011 年 9 月 20 日是我国第九个公民道德宣传日。中央 宣传部等部门联合发出通知,要求大力倡导基本道德规范,强
化社会信用意识。从哲学角度看,这是因为( ) A.正确的价值观对社会发展具有促进作用 B.意识能够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 C.一成不变的事物是不存在的 D.矛盾存在于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 [答案]A
考点二: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 浏览P99-102思考
1、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内涵、特征、要求 2、为什么说人民群众的利益是最高的价值标 准
5.杭州吴菊萍徒手接住了从10楼坠落的两岁女童,造成左手臂多 处粉碎性骨折,而她奋力救下的孩子重新获得了生的机会。吴菊 萍所在家乡的镇政府为吴菊萍在高速公路边竖起一个十多米长、 四米多宽的巨幅广告牌,上面写着“弘扬道德模范精神,争创全国 文明镇/向王江泾的好女儿——‘最美妈妈’吴菊萍学习”,此举在社 会上引起了热议,有人表示宣传英雄的事迹,怎样都不为过;有 人认为,这是“捆绑”英雄的宣传,让“最美妈妈”成为地方争取政 绩的资本。这种争议表明( )
哲学与人生第十二课

第四单元顺应历史潮流树立崇高的人生理想课题:第十二课理想信念与意志责任教学目标:1.了解理想信念与意志、责任之间的辩证关系,加强社会责任感。
2.坚定信念,坚强意志,勇担责任。
3.坚定信念,增强意志,肩负起社会责任,在履行职责中把理想变为现实。
教学重点:1. 理解理想信念对人生成长所起的重要作用2. 培养青年学生树立为实现理想信念所必需的意志与责任教学难点:培养青年学生树立为实现理想信念所必需的意志与责任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学方法:讲授、课堂讨论、谈话法等教学时数:理论学时2学时教学过程:一、实现理想要有坚强意志1、实现理想离不开坚强的意志意志是人自觉地确定目的并支配行动、克服困难、实现目的的心理状态和自决能力,即人的思维过程见之于行动的心理状态和自决能力。
有一个古代成语叫“卧薪尝胆”,说的就是越王勾践以俭养志的故事。
春秋时候,越国被吴国打败,越王勾践做了俘虏,给吴王夫差养马三年。
回国之后,勾践立志报仇雪恨。
他惟恐舒服的日子消磨意志,就把软绵绵的褥子撤下去,拿柴草当褥子;在屋梁上挂一个苦胆,每逢吃饭的时候都要用舌头舔一舔,以示不忘苦难,以激励自己的斗志。
就这样,勾践东山再起,终于打败了吴国,报了国仇。
教师:这个典故说明意志是实现理想所必要的主观条件。
人在实现理想的道路上不会一帆风顺,必然会遇到这样那样的许多困难,没有坚强的意志是无法前进的。
因此,具有坚强的意志是实现理想所必要的主观条件。
2、理想、信念与意志的关系理想和信念既密切联系,又有区别。
其中,理想是人们为自己确立的奋斗目标和方向,信念是人们对自己所追求的理想目标表现出来的孜孜以求、不懈奋斗的意志力(这是区别)。
理想是信念的延伸和体现,信念是理想的基础和支撑(这是联系)。
追求一种理想,意味着坚信这种理想是正确可行的,而这种坚信本身就是一种信念。
信念是人们在一定认识基础上确立的对某种思想和理想坚信不疑并身体力行的一种状态。
实现理想要有坚强的意志,坚强的意志是实现理想所必需的主观条件。
哲学第十二课实现人生价值复习导学案

2、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因人而异,没有客观标准。
3、实现人生价值不能追求个人利益。
4、只有客观条件充分,才能实现人生价值。
疑难探究二:知识整合
1.人的价值在于创造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即通过自己的劳动满足自己所属的社 会、他人以及自己的需要。
9.在创建美好城市的过程中,人们以前对老旧基础设施一律拆除,今天却有了新的处理方 式。如上海江南造船厂的老厂房被改造成世博会展馆,英国的电话亭被改造成微型图书馆、
美术馆,美国芝加哥的空中铁路被改造成空中花园,荷兰的旧水塔被改造成舒适方便的别墅。
人们这种处理方式变化的哲学依据在于
①观念创新可以促进事物价值的转换与创造
决定性因素
③人生价值能否实现取决于能否用正确价值观来引导④人生价值总是在个人与社会的统
11.幸福,在西方文化传统中有诸神之赐、来世之享、天赋权利等解读。在现实生活中,也 有幸福是金钱的占有、幸福是奉献的喜悦等观点,分析这些幸福观,正确的理论出发点是 ①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必然具有社会历史性②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必然具有阶级性
C.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D.排除外界的各种干扰
6.“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光未然、冼星海创作的《黄河大合唱》表达了抗日 战争时期中国人民的心声,激发了全民族的抗战热情。他们在艺术创作上取得的成功给我们
的启示是
A.人生价值的实现取决于人们的价值选择B.优秀艺术作品可以主导社会关系的变革C.要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人生价值D.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
间传递爱心的“白芳礼效应”表明
A.人对社会的贡献主要是物质财富B.人对社会的贡献主要是精神财富
C.精神财富可以转化为物质财富D.精神的影响作用是巨大的
哲学与人生 第十二课PPT课件

没有科学
的理想信念的
人生,就像失
去了方向和动
力的小船,在
生活的波浪中
随处漂泊,甚
至会沉没于急
流险滩。
.
7
二、实现理想要有坚强的意志。
(一)意志的定义
什么是意志?
意志是人自觉地确定目的并支配行动、克服困难、实现 目的心理状态和自决能力。 (p149)
受意志支配的行动就叫意志行动。
故事:科尔是美国的一位数学家。20世纪初,在数学界有这 样一道难题,就是2的76次方减1的结果是不是人们所猜想 的质数。有人问他:“您论证这个课题一共花了多少时间” ,他回答:“三年内的全部星期天”。哈佛大学的教授经常 新生讲一小故事,来解释“谁也不能随随便便地成功,它来 自严格的自我管理和毅力。”
重在标志人对事物、 观念的看法和态度
为人们的行动提供精神支持 关系
追求一种理想,意味着坚信这种理想是正确可行的,而这种 坚信本身就是一种信念。因此,很多时候,理想就是信念 。
.
6
一、理想信念的关系及其作用。 (一)理想与信念的关系。
如果说社会是大海,人生是小舟,那么理想就是 引航的灯塔,信念就是推进的风帆。
“宁可少活20年,拚命也要拿下大油田”
1960年,王进喜率领1205钻井队从玉门油田转战大庆油 田。在极端困苦的情况下,他们以“宁可少活20年,拚命也 要拿下大油田”的顽强意志和冲天干劲,苦干5天5夜,打 出大庆第一口喷油井。
•当 年 , 王 进 喜 率 领 1205 钻 井 队 和 1202 钻 井 队 , 克 服 重 重 困 难 , 双 双 创 造 年 进 尺 10 万 米的奇迹。在大庆油田工作 的 10 年 中 , 王 进 喜 为 我 国 石 油事业立下了汗马功劳。 .
《哲学与生活》第十二课复习讲义: 实现人生的价值(教师用)

第十二课实现人生的价值一、高考考点(见教辅P153)考点课程标准备考指要人生价值⊙价值和价值观⊙价值观的导向作用识别事实判断与价值判断的表现,说明价值判断的意义,理解价值观对人们行为的导向作用。
剖析价值冲突的实例;体验价值比较、鉴别、选择的过程;认同人民的利益为最高价值标准,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
探寻实现人生价值的条件和途径,阐明生活的意义,理解只有对社会做出贡献才是真正有价值的人生。
备考建议:结合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事迹,从人生价值角度,分析如何实现人生价值。
从现实生活中的道德两难现象,分析如何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
用价值观理论说明大学生如何就业,实现人生的价值。
用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理论分析我国改革和发展的价值取向。
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客观依据⊙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社会历史性⊙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阶级性⊙价值冲突及评价标准价值的创造与实现⊙价值的实现方式⊙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二、高考预测纵观近几年高考试题,本课内容在高考中所占的比重较小,但每年都有所涉及,而且对其考查的力度有明显加强的趋势。
从知识内容看,价值观的导向作用、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标准、人生价值的创造与实现是本课考查的重点。
从题型上看,既有客观题,也有主观题,试题要求考生能够结合当前的社会热点问题进行思考和分析。
根据近年来高考的命题规律和当前的社会热点,2012年的复习备考应该注意如下重点问题。
1.价值和价值观,结合抗灾救灾中涌现出来的先进人物的事迹说明人的价值的内涵。
2.价值观的导向作用,结合世博会给上海、中国带来的影响,说明城市发展价值观对城市化道路的意义。
3.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社会历史性,做到与时俱进、锐意创新。
4.价值冲突及其评判标准,结合社会中多元、开放的价值冲突与和谐社会相处的条件说明价值冲突及评价标准。
5.价值的实现方式,结合90后青少年面临的社会形势与他们自身的发展特点探讨人生价值的创造途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各种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都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社会 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是在社会实践基础上形成的。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体现
基础
两者关系: 价值判断
注意: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人们对事物依次进行:事实判断→ 价值判断→价值选择
体现
价值选择
2、基本特征:影响因素 ①社会历史性(客观因素): 为什么(必要性+意义)
正确的价值观有积极的导向作用, 错误的价值观有消极的导向作用
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坚持社会主义的集体主义价值观
知识二: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 1、含义及二者之间的关系、价值判断与社会存在的关系
事实判断:人们对事物的客观状况及其属性、规律作出的判断。 价值判断:人们对事物能否满足主体的需要以及满足的程度作出判断。 价值选择: 在价值判断的基础上作出的选择 。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4、价值冲突及评价标准 p102 (正确处理个人利益与社会、集体、他人利益的关系) ①最重要的是:必须首先考虑并满足最大多数人的利益要 求。 ②当个人利益同人民群众利益发生冲突时,要自觉站在人 民群众的立场上进行选择; ③当个人利益同他人利益发生冲突时,要善于从不同角度 考虑利益,理解和尊重他人的正当选择; ④当个人利益与社会、集体和他人利益没有发生冲突时, 要把个人、集体和社会三者的统一作为自己选择的标准, 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弊相衡取其轻。 集体主义的价值观
• (4)结合材料四,运用“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的 相关知识,分析当代青年在爱国情感的表达上具有新 的时代特点的哲学依据。(7分) • 解析:认真阅读题目明确考查的知识范围是唯物史观 的内容;认真阅读材料,提取有效信息“爱国传 统”“ 当代青年具有新的时代特点”“用新的方 式”,获取有效信息,把课本知识与材料密切联系起 来,切题回答。 • (4)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存在的变化发 展决定着社会意识的变化发展。随着社会历史条件的 变化发展,当代青年在爱国情感的表达上具有新的时 代特点。 • ②价值选择具有社会历史性,随着时间、地点和 条件的变化而变化。作为一种价值选择,当代青年的 爱国情感表达也体现了社会历史性的特点。
关于价值观应注意的问题:
如何树立正确价值观
A.正确的价值观应符合社会发展规律 B.站在人民群众的立场上.坚持社会主 义的集体主义价值观。
C.正确的价值观是对事物的规律和人的 需要之间关系的科学认识,要做到尊重 客观规律与满足人的需要的统一
(2007、北京)目前,大运河文化遗产的状况令人忧虑。出于经济 利益的考虑,一些地方将古河道当作垃圾坑和排污沟,而另一些地 方在古河道、古桥、古码头旁建起了大量现代建筑,改变了运河区 域的风貌。这些行为导致了对运河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 的破坏。尽管许多地方采取了保护措施,但分省分段的管理体制使 大运河的保护工作难以协调进行。 结合材料,谈谈大运河文化遗产保护中应怎样坚持正确的价值观。 参考答案: ①正确的价值观要自觉符合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要尊重运河的风 貌,保证运河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完整性,处理好文 化遗产保护和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 ②正确的价值观要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把人民群众的利 益作为最高的价值标准;要坚持集体主义价值观。正确处理局部利 益和整体利益、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关系。 ③正确的价值观是对事物的规律和人的需要之间关系的科学认识, 要做到尊重规律与满足人的需要的统一、保护运河文化遗产与人的 发展的统一。
一个具体的价值判断必须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
②主体性(主观因素) A社会地位 需要 阶级性(相对性) B因人而异 C人们站在不同的立场上。
• 3、客观依据: 如何做出正确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 1、必须坚持真理,自觉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走历 史的必由之路。 2、我们要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 以人民拥护不拥护、人民赞成不赞成、人民高兴不高 兴、人民答应不答应为根本的衡量尺度; 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最高价值标准; 把献身人民的事业、维护人民的利益作为自己最高的 价值追求。 要 求
4.价值观的导向作用(本质:社会意识)
(1)含义
从领域来看: 价值观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具有重要的导 向作用。
价值观对人生道路的选择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
(2)导向作用
价值观作为一种社 会意识,是在一定 社会存在基础上产 生的,并随社会存 在的变化而变化; 对社会存在具有重 大的反作用
从性质来看:
十一课:
1社会存在和和社会意识辩证关系 3人民群众的地位和作用原理和方法论 4生产方式的作用 5改革的原因(依据、改革性质和目的、意义)
6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内容意义
十二课 1、人生价值两个方面——人生真正价值 2、价值观和社会存在关系——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3、价值判断价值选择的正确性(标准、依据) 4、价值的创造和实现
顽强拼搏、自强不息的精神 发展才能,提高个人素质 坚定的信念,正确价值观、价值判断和 选择
2、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P105页 109页
1、人的价值 有两个方面:一方面,在于创造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即通过自已的活动满 足社会和他人的需要(即社会价值);另一方面,自已也获得相应的劳动报酬,得到社 会对自已价值的承认,从而实现对自我的满足(即自我价值)。对一个人的价值的评价 主要是看他的贡献。 2、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原理:价值观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重大的反作用,对人们的行为具有重 要的驱动、制约和导向作用:正确的价值观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对人生 道路的选择具有促进作用作用。反之起阻碍作用。 方法论: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3、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标准(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依据或如何进行价值判断 与价值选择或如何树立正确价值观) 社会历史的发展具有客观规律。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就必须坚持真理,自 觉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走历史的必由之路。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必须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 最高的价值标准。 关注时间、地点和条件的变化,把握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社会历史性 4、人生价值的创造与实现 (1)根本途径: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价值。劳动和奉献的人是幸福的,积极投身于为人 民服务的实践是实现人生价值的根本途径。 (2)客观条件: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前提。即人的价值,只能在社会 中实现。 (要求: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 (3)主观条件: ①实现人生的价值,需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顽强拼搏、自强不息的精神; ②实现人生的价值,需要努力发展自己的才能,全面提高个人素质; ③实现人生的价值,需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有正确价值观的指引,在砥砺自我中走向 成功。
【自主探究】2009年6月1日晚,潍坊高密保安公司24岁的女保安 队员王雪在植物园散步时,遇见一男子伺机偷盗汽车,王雪挺身而 出,被盗贼刺中心脏后不幸牺牲。她用自己的壮举,践行了一名普 通保安队员“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的铮铮誓言,用鲜血和生命在人 民心中矗立起一座丰碑。为表彰王雪的英勇事迹,弘扬社会新风正 气,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王雪为革命烈士,颁发革命烈士证书;潍坊 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追授她为社会治安见义勇为先进分子。 结合材料分析:王雪的人生价值是怎样体现出来的 ①人的价值就在于创造价值,就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即通过 自己的活动满足自己所属的社会、他人以及自己的需要。王雪为了 维护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用英勇献身的方式践行了她对人生的庄严 承诺。 ②个人付出了心血和劳动,自己也获得相应的劳动报酬,得到社会 对自己价值的承认,从而实现了对自我的满足。山东省人民政府批 准王雪为革命烈士,颁发革命烈士证书;潍坊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 委员会追授她为社会治安见义勇为先进分子,体现了这一点。
知识三:价值的创造与实现
价 值、 的价 创值 造的 与实 实现 现方 式 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价值 (根本途径) 在劳动中创造价值 1
劳动着的人是幸福的 劳动是人的存在方式
在奉献中创造价值:为什么如何做
实现人生价值的基础
正确追求个性发展
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 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现价值(客观条件) 在砥砺自我中走向成功 (主观条件)
第十二课 实现人生的价值
知识一:价值和价值观
1. 价值: 一事物
积极意义
能够满足属性和功能
主体
2.人的价值 人既是价值的创造者,又是价值的享受者 一是人的价值就在于创造价值,就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即通 过自己的活动满足自己所属的社会、他人以及自己的需要。 ---社会价值;贡献 二是人在满足社会和他人需要的同时自己也获得相应的劳动报酬, 得到社会对自己价值的承认,从而实现了对自我的满足。 ---自我价值。索取 3、对人的价值的评价 对一个人的价值的评价主要看 最根本 今天 评价一个人价值的大小 判断:人生价值的两个方面是对等关系( ) 社会价值与自我价值的地位是不同的 人的真正价值在于创造价值,即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 人生价值的构成和实质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来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