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离舍后备猪饲养管理技术操作规程

合集下载

猪引种后的隔离及饲养

猪引种后的隔离及饲养

猪引种后的隔离及饲养一、种猪到场前的准备1、消毒新建场引种前的消毒:本着“清洗-甲醛熏蒸-30%火碱喷雾消毒”的消毒程序,消毒时,猪舍的每一个空间一定要彻底,不留死角;对于生活区与场外周边环境也要用3%-4%的火碱溶液进行喷雾消毒。

旧场改造后引种前的消毒:对发生过疫病的猪场,首先把入场区的通道全部用生石灰覆盖,猪栏也要用白灰刷一遍,粪沟内的粪便要清理干净,彻底用火碱水冲洗干净,猪场与场区也要像新场一样消毒以后方可引种。

2、隔离舍的准备工作猪场应设隔离舍,要求距离生产区最好有300米以上的距离,在种猪到场前的10天(至少7天),应对隔离栏舍及用具进行严格消毒,可选择质量好的消毒剂进行严格消毒。

3、物品与药品、饲料的准备种猪在引进以后,猪场要进行全封闭管理,禁止外界人员与物品进入场内,因此,要把一些物品、药品饲料准备齐全,以免造成不必要的防疫漏洞。

需准备的物品如:饲喂用具、粪污清理用具、医疗器械。

需要准备的药品如:常规药品(青霉素、安痛定、痢菌净、等),抗应激药品(地塞米松等),驱虫药品(伊维菌素、阿维菌素等),疫苗类需要准备猪瘟、口蹄疫等,消毒药品如火碱、消毒威及其它刺激性小的消毒液等。

同时饲料要准备好,备料量要保证一周的需要量。

将所有物品包括饲料也一定要消毒。

二、种猪到场后的隔离与饲养管理种猪到达目的地后,立即对卸猪台、车辆、猪体及卸车周围地面进行消毒,然后将种猪卸下,用刺激性小的消毒药对猪的体表及运输用具进行彻底消毒,用清水冲洗干净进入隔离舍,如有损伤、脱肛等情况的种猪,应立即隔开单栏饲养,并及时治疗处理。

1、隔离与观察种猪到场后必须在隔离舍隔离饲养45天以上,严格检疫。

特别是对布氏杆菌病、伪狂犬病等疫病要特别重视,须采血经有关兽医检疫部门检测,确认没有细菌感染,并监测猪瘟、口蹄疫等抗体情况。

观察猪群状况:种猪经过长途运输往往会出现轻度腹泻、便秘、咳嗽、发热等症状,饲养中员要勤观察,如发现以上症状不要紧张,这些一般属于正常的应激反应,可在饲料中加入药物预防,例如支原净和金霉素,连喂两周,即可康复。

猪场后备母猪饲养管理作业指导书

猪场后备母猪饲养管理作业指导书

猪场后备母猪饲养管理作业指导书一、工作目标(一)确保3--3.5分的合理膘情,使之正常发情、正常排卵;(二)保证后备母猪使用前合格率达到90%。

二、职责隔离舍饲养员负责隔离舍后备母猪的饲养,配种区人员负责配种区后备母猪的饲养。

三、工作安排(一)日工作安排7:30~8:00 观察猪群8:00~8:30 喂饲8:30~9:30 治疗9:30~11:30 清理卫生、其它工作14:00~15:30 冲洗猪栏、清理卫生15:30~17:00 治疗、其它工作17:00~17:30 喂饲工作时间随季节变化,工作日程作相应的前移或后移。

(二)周工作安排四、工作程序(一)引种管理1、进猪前空栏冲洗消毒,空栏、消毒的时间至少要达到7天,消毒水选用烧碱、过氧乙酸、消毒威等。

尽量做到整栋猪舍全进全出,空栏消毒时注意空气消毒。

2、进猪时要在出猪台对猪车进行全面严格消毒,并对猪群进行带猪消毒。

3、进猪后不能马上冲水,当餐不喂料,保证充足饮水,水中加入抗应激药物;第二餐喂正常料量的1/3料,第三餐喂正常料量的2/3料,第四餐可自由采食。

4、冬季要对刚引入猪进行特殊护理,做好防寒保温工作,进猪头3天不允许冲栏与猪身。

冬季日常冲栏程序:将猪转移到其它栏再冲洗,然后用干拖把将地面拖干再进猪。

5、刚引进的后备母猪要在饲料中添加一些抗应激药物,如Vc、多维、开食补盐等,同时根据引入猪的健康状况,进行西药保健(保健后添加3天营养药调理)、中药保健(如鱼腥草、清肺散、穿心莲、三珍散等)以提高后备母猪的抗病力。

6、视引入猪的生长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营养调节,生长缓慢、皮毛粗乱的可在313料中加入适当的312料或加一些营养性添加剂,如鱼肝油、复合VB、鱼粉等。

7、后备母猪转入生产线前防止血痢,使用痢菌净粉300ppm(严禁超量)或二甲硝800ppm。

(二)后备母猪饲养管理1、按进猪日龄和疾病情况,分批次做好免疫计划、驱虫健胃计划和药物净化计划。

隔离舍(后备猪)饲养和管理技术操作规程流程

隔离舍(后备猪)饲养和管理技术操作规程流程
谢谢您的观看
促进猪只生长
合理的饲养和管理可以促 进猪只生长,提高饲料转 化率,降低生产成本。
02
隔离舍(后备猪)饲养和管理 技术操作规程
隔离舍的建立和布局
Hale Waihona Puke 选址设施选择地势高燥、排水良好、远离污染 源的地方。
配备完善的设施,如饲料加工设备、 消毒设备、通风设备等,以满足饲养 和管理需要。
布局
合理规划隔离舍的布局,包括猪舍、 饲料加工区、消毒区等,确保各区域 相互独立、互不干扰。
隔离舍(后备猪)饲养和管理技 术操作规程流程
汇报人: 日期:
目录
• 引言 • 隔离舍(后备猪)饲养和管理
技术操作规程 • 隔离舍(后备猪)的饲养管理 • 隔离舍(后备猪)的日常管理
和观察
目录
• 隔离舍(后备猪)的转群和出 栏管理
• 总结与展望
01
引言
目的和背景
01
02
03
确保猪群健康
通过隔离舍饲养和管理, 可以减少疾病传播,确保 猪群健康。
提高生产效率
隔离舍饲养和管理有助于 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 成本。
促进猪只生长
通过合理的饲养和管理, 可以促进猪只生长,提高 饲料转化率。
隔离舍(后备猪)饲养和管理的重要性
防止疾病传播
隔离舍可以有效地防止疾 病传播,减少疾病对猪群 的影响。
提高猪只品质
通过合理的饲养和管理, 可以提高猪只品质,提高 市场竞争力。
03
隔离舍(后备猪)的饲养管理
饲料的选择和配制
饲料种类
选择优质全价饲料,包括玉米、豆粕、麦麸等原 料。
饲料配比
根据后备猪的生长发育阶段和营养需求,合理配 制饲料比例。

后备猪饲养管理制度

后备猪饲养管理制度

后备猪饲养管理制度一、后备猪的选种1. 品种选择:选择适合当地气候环境和生产条件的品种,如大白、杜洛克、皮特兰、绰国猪等。

2. 年龄选择:选种后备猪的年龄在6-10个月之间为宜,以确保生长发育正常,适宜入舍繁殖。

二、饲养环境管理1. 圈舍条件:确保后备猪的圈舍干净、通风、明亮,圈舍面积和通风采光条件要符合标准,保证后备猪有足够的活动空间。

2. 温度管理:控制好圈舍内的温度,避免过热或过冷,避免影响后备猪的生长发育和繁殖效果。

3. 饮水管理:保证后备猪有足够的清洁饮水,水质要干净卫生,定时更换,避免水槽积水滋生细菌和病毒。

三、饲料营养管理1. 饲料选择:选择成分均衡、高营养价值的饲料,包括谷物、豆粕、蛋白粉等,根据不同生长阶段的需求进行合理配比。

2. 饲喂方法:按照成猪日粮标准,定时定量饲喂后备猪,避免过度饲喂或饥饿,保证后备猪的生长和发育。

3. 补充添加剂:根据后备猪的生长发育情况,适量添加矿物质、维生素等营养物质,提高后备猪的免疫力和抗病能力。

四、疫病防控管理1. 疫苗接种:按照疫病防疫规定,定期给后备猪接种疫苗,提高后备猪的免疫力,预防传染病的发生。

2. 疾病监测:定期对后备猪进行健康检查,及时发现疾病和异常情况,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保证后备猪的健康状态。

3. 环境消毒:保持圈舍和饲料器具的清洁卫生,定期进行环境消毒,避免细菌和病毒的滋生传播。

五、繁殖管理1. 繁殖配种:根据后备猪的生长发育情况和繁殖计划,选择最佳的配种时间和种猪进行配种,提高后代品质和数量。

2. 怀孕期管理:怀孕后备猪要给予适当的营养和护理,保证胎儿的正常发育,避免流产和胎儿畸形。

3. 分娩护理:分娩前要进行充分的准备和护理,保证后备猪顺利产下健康的仔猪,减少产后并发症的发生。

总结:建立科学合理的后备猪饲养管理制度,对于提高繁殖效果和种猪质量至关重要。

培养专业人员,定期进行培训和学习,不断提高管理水平和技术,保证后备猪的健康成长和繁殖效果,为养猪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后备母猪饲养管理要求

后备母猪饲养管理要求

二、保健要求: A.药物保健在整个后备阶段必须做到2次西药 加2次驱虫,同时结合每月1-2次中草药保健, 具体时间为: 1.防应激(3天): 引种1-3天,人工拌料;可使用每包料拌强力 拜固舒50克或VC粉1包拌2包料。 2.西药保健(7天): 引种5-11天磷泰二甲2克/头.日+强力2克/头.日 (如猪只健康度差以上的配方中可再增加支原 净0.8克/头.日);也可以使用服务部加药313 料。
3、6.5月龄过后,对还没有出现首次发情 的母猪进行集中到非发情区加强饲养,并 做好计划促发情措施(限优饲、运动、放 公猪诱情刺激等)。 4、当后备母猪7月龄第二次发情时,我 们的查情方式要有所改变,不能只查红肿, 要细化到每头母猪是否有定的记录,从红 肿到定再到过,整个过程有多长,方便日 后作为配种时参考,
隔离舍后备母猪饲养管理要求
一、饲养管理要求: 1.喂料要求:在隔离舍7.5月龄以前分餐 自由采食后备313料,每天少喂多餐(1天34餐),120-150天龄喂2.3-2.5kg/头.日, 151-180天龄喂2.5-2.8kg/头.日, 180天龄以 后喂3.0kg/头.日以上。
2.分群护理要求:在大栏饲养的后备母猪 要经常性地行大小、强弱分群,每周2次 以上,以免残弱猪的发生。针对生长缓慢、 皮毛粗乱猪只,可在313料中加入适当的 312料或加一些营养性添加剂,如鱼肝油、 胺基维他、鱼粉等。 观察猪群要仔细,平 时发现栏里面有较差的猪要及时的调出单 独护理,每栏的均匀度要调好,避免出现 僵猪,后备猪的密度不要太大,根据自己 场的栏舍,6个月前7—9头1栏,6个月后6-7 头1栏比较合适。
三、发情跟踪管理: 1、从5.5月龄开始要做好发情记录,逐步 划分发情区和非发情区,以便于及早的对 不发情区的后备母猪进行特殊处理。做好 公猪诱情和运动工作,5.5月龄开始每天分 批安排母猪运动,每次运动0.5-1小时左右, 每月做好后备母猪运动计划表,按计划表 安排母猪运动(每批次每周2次运动)。公 猪诱情及查情(赶公猪进大栏)一天一次, 分上下午进行。

后备猪隔离与适应程序

后备猪隔离与适应程序

后备猪隔离与适应程序人和猪都是会养成习惯的动物,如果将各项单独的操作安排成一个连贯的工作程式,两者都会从中获益。

现代化规模猪场,分工相当明确。

人如果每天/周都按照同样的工作程式去工作,那他就会更加有效的记得工作程式和利用时间。

后备猪的管理好坏关系到一个猪场的未来,今天主要谈一谈后备进场隔离、适应与免疫程序,供各位参照。

后备猪隔离适应一览表(这里我们假定引进后备猪周龄是18周龄,经过10周隔离适应。

)1.隔离:隔离就是与场内其他猪群隔开,目的是防止新的致病性微生物进入本场原有猪群,隔离时间不应少于28天。

隔离期间后备猪需要采血检测,对于隔离期间死亡的后备猪需进行剖检,这项工作非常重要!!2.适应:适应的目的在于将后备猪暴露在受方猪群中存在的病原微生物面前,并使其有充足的时间进行免疫恢复。

一旦暴露不足会导致后备猪免疫力不健全,当然过度暴露也会导致发病和死亡。

因此应该循序渐进。

所以,适应程序应明确界定并严格执行。

正确的适应过程需要兽医师近距离的临床检查。

3.疫苗:建议注射PRRS、CSF、PR、PED等病毒疫苗,推荐使用细小病毒、JE疫苗、支原体疫苗(从阴性场到阳性场)免疫两针,第二次需在接触公猪前3周免疫。

4.自然暴露:直接接触或反饲直接接触:不推荐使用胎次高的母猪、淘汰的后备母猪和头胎母猪,现场以二、三胎淘汰母猪为好。

5.现场反饲注意事项:1).后备母猪在20周龄之前不要接受反饲;2).后备母猪在初配前三周不再接受反饲,那么反饲的时间段控制在21周至29周之间。

3).后备妊娠早期17周不接受反饲;4).妊娠后期13周以后不接受反饲;那么后备妊娠只能是在812周四周时间可以进行反饲。

6.反饲内容:分娩后24h之内母猪的粪便(最好头胎母猪)腹泻仔猪的粪便死亡时间24h之内,不小于7日龄的仔猪肠道反饲内容加水可以增强作用,不要混杂干燥剂。

7.反饲程序:每周三次,连续三周,3周9次(应使用有确切死因的仔猪反饲),一旦猪场严重疫病爆发和表现出严重临床症状的疾病,比如球虫、蓝耳、痢疾,反饲可能会有相反效果。

后备种猪的管理制度

后备种猪的管理制度

后备种猪的管理制度一、前言后备种猪的管理对于养殖场的发展至关重要,良好的管理制度能够提高种猪的产率和质量,保证养猪业的稳定发展。

本文旨在探讨后备种猪的管理制度,包括环境管理、饲养管理、疫病防控、遗传保护等方面,帮助养殖场建立科学有效的管理制度。

二、环境管理1. 猪舍设计猪舍的设计应考虑通风、隔离和保温等因素,确保后备种猪的舒适度和健康性。

猪舍应坚固耐用,保持干燥清洁,定期消毒,避免细菌和病毒的传播。

2. 猪舍温度后备种猪对温度要求较高,猪舍内应保持适宜的温度,避免过热或过冷对种猪的影响。

夏季可采取降温措施,冬季要及时加温保暖。

3. 猪舍通风通风是保证后备种猪健康的重要因素,猪舍内应保持良好的通风环境,避免氨气和二氧化碳超标对种猪的影响。

4. 猪舍卫生猪舍卫生是防止疾病传播的重要措施,定期清洁猪舍,更换寝具,消毒猪舍设施,保持猪舍环境干净整洁。

三、饲养管理1. 饲料配制后备种猪的饲料应科学合理,包括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等多种营养成分,以满足种猪的生长和发育需求。

2. 饲料喂养饲料喂养应定时定量,避免过量或不足对种猪的影响,保持饲料的新鲜度和质量,提高种猪的生长速度和体重。

3. 饮水管理后备种猪的饮水量应充足,保持水源干净卫生,定期清洗水槽和水管,避免细菌和病毒的传播。

4. 喂养标准制定科学的喂养标准,根据种猪的生长阶段和需求,调整饲料配方和饲养方案,最大限度地提高种猪的生产能力和效益。

四、疫病防控1. 疫苗接种定期接种疫苗是保证后备种猪健康的重要措施,根据季节和生长阶段的不同,制定科学的疫苗接种计划,提高种猪的免疫力。

2. 疫病防治定期体检后备种猪,及时发现疾病并进行治疗,加强猪舍和设施的消毒,隔离患病猪只,预防疾病传播,保证种猪的健康和安全。

3. 疫病监测建立疫病监测制度,定期检测后备种猪的健康状况,及时排查和控制疾病的传播,确保养殖场的安全和稳定。

五、遗传保护1. 遗传选择通过选择高产高质的种猪进行繁殖,提高种猪的遗传质量和遗传稳定性,保证后代的品质和产量。

猪场操作规程

猪场操作规程

猪场操作规程猪场操作规程一、安全操作规范:1. 工作人员必须熟悉猪场内各类设备的使用方法,遵循使用说明书上的要求进行操作。

2. 使用电器设备时,必须确保设备处于良好状态,无损坏、漏电等现象,并遵循正确的操作方法。

3. 在操作过程中,必须穿着适合的工作服和安全装备,包括口罩、手套、防护眼镜等。

4. 禁止在猪舍内吸烟或使用明火。

二、猪舍管理规范:1. 定期清理猪舍内的粪便和废料,确保猪舍内的环境干净卫生。

2. 检查猪舍的通风设备、电器设备等,确保其正常运作。

3. 制定科学的饲料喂养计划,保证猪只的饮食营养均衡。

4. 定期检查猪只的健康状况,如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如隔离治疗等。

三、饲料管理规范:1. 确保饲料的质量,严禁使用霉变、变质或过期的饲料。

2. 饲料存放要注意防潮、防鼠、防蛀,避免饲料因存放不当而受到污染。

3. 及时清理喂食器具,保证饲料的干净卫生。

四、防疫管理规范:1. 定期进行疫病预防接种,确保猪只的免疫力。

2. 严格执行猪只隔离制度,确保病猪与健康猪只分开居住。

3. 定期进行消毒工作,包括猪舍、饲料器具、饮水设备等,并确保消毒剂使用正确有效。

4. 发现疑似疫情,应及时报告上级部门,采取必要的隔离和治疗措施。

五、兽医技术规范:1. 饲养员必须熟悉常见疾病的症状和治疗方法,能够及时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应对措施。

2. 需要进行手术或其他医疗操作时,必须由经过培训合格的兽医进行操作,确保操作的安全和效果。

六、环境保护规范:1. 确保养殖环境不受到污染,严禁将废弃物随意丢弃。

2. 确保污水、粪便等废物的正确处理,避免对周围水源和土壤造成污染。

3. 合理利用资源,减少养殖过程中对能源和水资源的浪费。

七、工作纪律规范:1. 严格按照工作计划进行工作,做到守时守纪、高效执行。

2. 做好工作记录,保留相关的资料和数据。

3. 做好团队协作,互相帮助解决问题,确保猪场的正常运作。

总结:以上是猪场操作规程的一些建议,旨在保证猪场的安全、健康和高效运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隔离舍后备猪饲养管理技术操作规程
一、工作目标
保证后备母猪使用前合格率在90%以上,后备公猪使用前合格率80%以上。

二、工作日程
上午7:30—11:30,下午14:00—17:30
7:30~8:00观察猪群
8:00~8:30喂饲
8:30~9:30治疗
9:30~11:30清理卫生、其它工作
14:00~15:30冲洗猪栏、清理卫生
15:30~17:00治疗、其它工作
17:00~17:30喂饲
三、操作规程
1、按进猪日龄,分批次做好免疫计划、限饲优饲计划、驱虫计划并予以实施。

后备母猪配种前驱体内外寄生虫一次,进行乙脑、细小病毒、猪瘟、口蹄疫等疫苗的注射。

2、日喂料两次。

限饲优饲计划:母猪6月龄以前自由采食,7月龄适当限制,配种使用前一月或半个月优饲。

限饲时喂料量控制在2㎏以下,优饲时2.5㎏以上或自由采食。

3、做好后备猪发情记录,并将该记录移交配种舍人员。

母猪发情记录从6月龄时开始。

仔细观察初次发情期,以便在第二~三次发情时及时配种,并做好记录。

4、后备公猪单栏饲养,圈舍不够时可2~3头一栏,配前一个月单栏饲养。

后备母猪小群饲养,5~8头一栏。

5、引入后备猪头一周,饲料中适当添加一些抗应激药物如维力康、Vc,、多维,矿物质添加剂等。

同时饲料中适当添加一些抗生素药物如呼诺玢、呼肠舒、泰灭净、强力霉素、利高霉素、土霉素等。

6、外引猪的有郊隔离期约六周(40天),即引入后备猪至少在隔离舍饲养40天。

若能周转开,最好饲养到配种前一个月,即母猪7月龄、公猪8月龄。

转入生产线前最好与本场老母猪或老公猪混养二周以上。

7、后备猪每天每头喂2.0~2.5公斤,根据不同体况、配种计划增减喂料量。

后备母猪在第一个发情期开始,要安排喂催情料,比规定料量多1/3,配种后料量减到1.8~2.2Kg。

8、进入配种区的后备母猪每天放到运动场1-2小时并用公猪试情检查。

9、以下方法可以刺激母猪发情:调圈;和不同的公猪接触;尽量放在靠近发情的母猪;进行适当的运动;限饲与优饲;应用激素。

10、凡进入配种区后超过60天不发情的小母猪应淘汰。

11、对患有气喘病、胃肠炎、肢蹄病等病的后备母猪,应隔离单独饲养在一栏内;此栏应位于猪舍的最后。

观察治疗两个疗程仍未见有好转的,应及时淘汰。

12、后备母猪在7月龄转入配种舍。

后备母猪的初配月龄须达到7.5月龄,体重要达到110Kg以上。

公猪初配月龄须达到8.5月龄,体重要达到130Kg以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