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鹭
白鹭的详细介绍资料

白鹭的详细介绍资料您好,今天小花就为大家解答关于白鹭鸟资料介绍,白鹭鸟简介相信很多小伙伴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1、简介白鹭(学名:Egretta garzetta),别名小白鹭、白鹭鸶、白翎鸶,中型涉禽,属于鹭科白鹭属。
2.白鹭属鸟类有13种,包括大白鹭、中白鹭、小白鹭(小白鹭)、黄口白鹭、雪鹭,均为白色,在国际上俗称白鹭。
3、大白鹭体型大,既无羽冠,也无胸饰羽,中白鹭体型中等,无羽冠但有胸饰羽;白鹭和雪鹭体型小,羽冠及胸的羽全有。
4、白鹭在繁殖期所生的冠羽和蓑羽可作装饰用,俗称白鹭丝毛,常远销欧美和世界各地。
5、2、生活习性白鹭属鹳形目,鹳科,全世界只有几种。
6.大多数白鹭都有白色的羽毛。
繁殖季节,枕上生出两根狭长柔软的矛状羽毛,长达10多厘米,像两根辫子一样轻盈地飘着。
7、白鹭喜欢在湖泊、沼泽地和潮湿的森林中生活,属于涉禽类。
8、主要以小型鱼类、哺乳动物、爬行动物、两栖动物和浅水中的甲壳动物为食。
9、它们把大而不大讲究的窝筑在树上、灌木丛或者地上。
10.牛背白鹭分布在非洲、南非和亚洲西南部。
11、产于我国的有黄嘴白鹭、岩鹭、白琵鹭、黑脸琵鹭,它们有属于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12、3、种类介绍大白鹭体大羽长,体长约90厘米,是白鹭属中体型较大者,夏羽的成鸟全身乳白色;嘴巴黑色;头有短小羽冠;肩及肩间着生成丛的长蓑羽,一直向后伸展,通常超过尾羽尖端10多厘米,有时不超过;蓑羽羽干基部强硬,至羽端渐小,羽支纤细分散;冬羽的成鸟背无蓑羽,头无羽冠,虹膜淡黄色。
13、此鹭栖息于海滨、水田、湖泊、红树林及其他湿地。
14、中白鹭体长60~70厘米;全身白色,眼先黄色,虹膜淡黄色,脚和址黑色;繁殖羽背部和前颈下部有蓑状饰羽,头后有不甚明显的冠羽,嘴黑色。
15、栖息和活动于河流、湖泊、水稻田、海边和水塘岸边浅水处。
16.小白鹭身材苗条,乳白色:夏羽成鸟繁殖时,枕上有两根窄而软的矛状羽毛,看起来像双辫;肩部和胸部,冬季经常有毛茸茸的羽毛脱落,虹膜发黄;面部外露部分黄绿色,口部黑色,口裂及下口基底部淡黄色;它的小腿和脚是黑色的,脚趾是黄绿色的。
白鹭知识梳理

白鹭知识梳理一、白鹭的分类与特征白鹭,是属于鹭科的一种鸟类,主要分布在世界各地的温暖地区。
白鹭的体型较大,身长约为80-100厘米,翼展可达150厘米。
它们的羽毛以白色为主,嘴和脚呈黑色。
白鹭的头部较小,颈长而细长,翅膀宽阔,尾巴较短。
白鹭的腿长而细长,适合在浅水中觅食。
二、白鹭的栖息地白鹭主要栖息在湖泊、河流、沼泽、海岸等水域附近的湿地环境中。
它们喜欢栖息在稻田或草地附近的浅水区域,以便更容易捕捉到水生生物。
白鹭对栖息地的要求较高,需要有充足的食物供应和相对安全的环境。
三、白鹭的食性白鹭是以动物性食物为主的鸟类,主要以鱼类、蛙类、昆虫和甲壳类动物等为食。
它们通常在浅水中慢慢行走,利用锐利的嘴巴将猎物捕捉到口中。
白鹭的嘴巴长而尖,适合用来捕捉小型水生生物。
它们也会利用爪子在水中觅食,捕捉到猎物后,用嘴巴将猎物吞下。
四、白鹭的繁殖行为白鹭一般是在春季进行繁殖。
它们会选择栖息地附近的树上或灌木丛中筑巢。
白鹭的巢是由树枝、草和羽毛等材料构建而成,通常位于离地面较高的地方。
白鹭是一夫一妻制的鸟类,一对鸟会共同照料孵化的蛋和孵化出来的雏鸟。
在孵化期间,鸟会轮流孵蛋,通常持续25-30天。
雏鸟孵出后,会在巢中待上数周,直到能够离巢独立生活。
五、白鹭的保护现状由于人类的活动和环境污染等因素,白鹭的数量逐渐减少。
为了保护白鹭及其栖息地,许多国家和地区都采取了相应的保护措施。
这些措施包括建立自然保护区、限制捕猎和减少环境污染等。
此外,人们也应加强对白鹭的科普宣传,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共同保护这一珍贵的鸟类资源。
六、白鹭与人类的关系白鹭在许多文化中都具有特殊的象征意义。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白鹭被视为吉祥和美好的象征,常出现在绘画和诗歌中。
然而,由于人类的开发活动,白鹭面临着生存环境的威胁。
因此,保护白鹭不仅是对自然生态的责任,也是对文化遗产的保护。
七、白鹭的迁徙行为白鹭是候鸟,它们在寒冷的冬季会迁徙到温暖的地区过冬。
白鹭的科普知识

白鹭的科普知识白鹭是一种常见的大型涉禽,属于鹭形目、鹭科、鹭属。
它的学名是Egretta alba。
白鹭的身体呈现出纯白色,嘴和脚呈现出黑色。
白鹭是一种优雅的鸟类,在湖泊、河流和海岸等水域中广泛分布。
下面将为大家介绍白鹭的科普知识。
白鹭的外貌特征白鹭的体长大约在85-105厘米之间,翼展约在145-170厘米之间。
它的嘴长而尖,腿长而细。
白鹭的身体呈现出纯白色,嘴和脚呈现出黑色。
它的颈部长而修长,使得它能够在水中轻松地觅食。
白鹭的翅膀宽大,飞行时展翅翱翔,给人一种优雅的感觉。
白鹭的栖息地白鹭主要栖息在湖泊、河流、沼泽和海岸等水域中。
它们喜欢生活在开阔的水域中,以便更好地捕食。
白鹭也喜欢栖息在树上,特别是河边的枯树上。
它们会在树上搭建巢穴,并在繁殖季节里筑巢生育后代。
白鹭的食物和捕食方式白鹭主要以鱼类为食,同时也吃蛙类、昆虫、软体动物等。
它们采用了独特的捕食方式,通常是在水中等待猎物靠近,然后快速伸出长长的脖子和尖尖的嘴,一口吞下猎物。
有时,它们也会在水中慢慢地踱步,寻找潜藏在水中的猎物。
白鹭的繁殖习性白鹭通常在繁殖季节里筑巢生育后代。
它们会在树上搭建巢穴,巢穴通常由树枝和植物杂物构成。
白鹭的繁殖季节通常在春季到夏季之间。
雌鸟会产下2-6枚卵,孵化期大约为22-25天。
幼鸟会在孵化后的几周内逐渐长大,然后离开巢穴,开始自己的独立生活。
白鹭的保护状况白鹭是一种常见的鸟类,目前并没有被列为濒危物种。
然而,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白鹭的栖息地正逐渐减少。
湿地的开发和水体污染都对白鹭的生存造成了一定的威胁。
因此,保护白鹭的栖息地是非常重要的。
许多国家和地区已经采取了措施来保护湿地和水域生态系统,以保护白鹭及其它水鸟的生存环境。
白鹭的文化意义白鹭在许多文化中都有着特殊的象征意义。
在中国文化中,白鹭被视为祥瑞的象征,代表着幸福和长寿。
它也是中国传统绘画中常常出现的题材之一。
在西方文化中,白鹭被认为是纯洁和优雅的象征,经常出现在艺术品和文学作品中。
白鹭

白鹭的世界【提要】白鹭是我国的珍贵物种之一,它在分类学上的位置为:鸟纲-鹤形目-鹭科-白鹭属,其中白鹭属又分为五个种:大白鹭、中白鹭、小白鹭、黄嘴白鹭和岩鹭。
白鹭喜欢在人为干扰较少的密林繁殖和栖息,而且需要有开阔的湿地以供觅食。
然而由于人类活动范围的不断扩张,白鹭的栖息地日益减小,有的栖息地甚至直接被侵占,导致白鹭的种群数量不断减少,因此白鹭的保护需要不断的完善。
【关键词】白鹭、白鹭属、白鹭文化、白鹭保护一、白鹭的分类白鹭在分类学上的位置为:鸟纲-鹤形目-鹭科-白鹭属。
在白鹭属中又分为五种,分别是大白鹭、中白鹭、小白鹭、黄嘴白鹭和岩鹭,它们有着较大的区别。
大白鹭,体大羽长,体长约90cm,夏雨的成鸟全身乳白色;嘴黑色;头有短小羽冠;肩及肩间有长蓑羽,一直向后伸展,通常超过尾羽尖端10多厘米;蓑羽羽干基部强硬,至羽端渐小,羽支纤细分散;冬羽的成鸟背无蓑羽,头无羽冠,虹膜淡黄色。
中白鹭,体长60-70厘米;全身白色,眼先黄色,虹膜淡黄色,脚和趾为黑色;繁殖羽背部和前颈下部有蓑状饰羽,头后有不甚明显的冠羽,嘴黑色。
小白鹭,体态纤瘦,羽毛为乳白色;夏羽的成鸟繁殖时枕部有两条狭长而软的矛状羽;肩和胸有蓑羽。
冬羽时蓑羽全部脱落,虹膜黄色;脸的裸露部分为黄绿色,嘴黑色,嘴裂处及下嘴基部为单角黄色;脚部黑色,趾呈角黄绿色。
黄嘴白鹭,体长为46-65厘米;身体纤瘦而修长,嘴、颈、脚均很长;体羽白色;虹膜为淡黄色,嘴为黑色,腿黑色。
岩鹭,全身黑色,故在台湾又称为黑鹭。
体长约55cm,有羽冠,胸部与背部有细长之蓑羽,腮白色,嘴黄色,前端暗褐色。
脚暗绿色。
嘴长约85毫米。
二、白鹭的分布及生活习性白鹭主要分布于非洲、欧洲、亚洲及大洋洲,在中国主要见于长江以南各地和海南岛,在中部地区多为候鸟,南方大多为留鸟。
白鹭要求有密林且人为干扰少的生态环境进行繁殖和栖息,又要有开阔的湿地可供觅食。
春夏多活动于湖沼岸边、水田、河岸、沙滩、泥滩及沿海小溪流,成散群出现。
白鹭的简单介绍

白鹭的简单介绍
白鹭,学名Egretta garzetta,属于鹈形目鹭科白鹭属,是中型涉禽。
白鹭属共有13种鸟类,其中大白鹭、中白鹭、小白鹭和雪鹭四种体羽皆是全白,通称白鹭。
它们体型中等,具有黄色趾;繁殖期时,眼先裸皮为粉红色,头部具有两根条状饰羽,背部和胸部具有蓑羽。
非繁殖期时,眼先裸皮为黄绿色,没有头部饰羽和背部蓑羽。
雌雄无明显差异。
白鹭分布于中国长江流域等地,以及非洲、欧洲中南部、西亚、中亚、东亚、东南亚、大洋洲等地。
它们栖息于低海拔地区的湖泊、水塘、河口等水域,常集小群活动于浅水或河滩。
白鹭主要以小鱼、虾、蛙类、软体动物、昆虫等为食,也啄食少量植物种子。
繁殖期为3-7月,营巢于乔木或灌木上,或在地面筑起凌乱的大巢。
每窝产卵3-6枚。
白鹭的寿命约为10年。
由于白鹭羽毛有很高的经济价值,加上白鹭喜欢群居,因此很容易被人大量捕捉,导致野生白鹭数量锐减,几乎陷入灭绝的境地。
目前,白鹭已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
此外,白鹭天生丽质,身体修长,它们有很细长的腿及脖子,嘴也很长,脚趾也是如此,他们全身披着洁白如雪的羽毛。
由于白鹭姿态优美,常被文人墨客写入文学作品中,如杜甫的名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总的来说,白鹭是一种姿态优美、分布广泛但数量正在减少的鸟类。
为了保护这种珍贵的生物资源,我们应该采取措施加以保护。
白鹭ppt课件

利用生态工程技术,对受损的白鹭栖息地进行生态修复,恢复其 生态环境。
THANKS
感谢观看
白鹭课件
目 录
• 白鹭的简介 • 白鹭的生态环境 • 白鹭的保护与繁衍 • 白鹭的文化意义 • 白鹭的未来展望
01
白鹭的简介
白鹭的生物特征
羽毛
白鹭的羽毛洁白如雪, 柔软而光滑,具有很高
的观赏价值。
嘴形
白鹭的嘴长而直,呈黄 色,有时略带黑色。
眼睛
白鹭的眼睛较大,呈深 褐色,富有神采。
脚爪
白鹭的脚爪细长而有力 ,呈黄色或黄绿色。
05
白鹭的未来展望
生态环境的改善
城市绿化
增加城市绿化覆盖率,为白鹭提 供更多的栖息地和繁殖地。
水域治理
改善水域环境,保证水源质量, 为白鹭提供适宜的生存环境。
自然保护区建设
建立和完善自然保护区,加强对 白鹭栖息地的保护和管理。
保护意识的提高
宣传教育
加强公众对白鹭保护的宣传教育,提高人们的保 护意识。
雕塑中的白鹭
在雕塑艺术中,白鹭的形象也被广泛应用,如石雕、玉雕等,成为人们欣赏和 收藏的艺术品。
生活中的白鹭
环境指示物种
白鹭是环境指示物种,对环境变化非常敏感,它们的生存状况可以反映出一个地 区的环境质量。
生态平衡的维护
白鹭作为鸟类中的一种,在维护生态平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它们捕食害虫,有 助于控制害虫数量,保护农作物和森林。
、加强执法等。
国际合作与交流
03
国际间加强合作与交流,共同推进白鹭保护事业的发展。
繁衍方式
繁殖习性
白鹭通常在春季繁殖,多 在岛屿、湖边、沼泽等湿 地环境中筑巢繁殖。
白鹭的科普知识

白鹭的科普知识白鹭是一种属于鹭科的大型鸟类,具有优美的外貌和独特的生活习性。
下面将从白鹭的外貌特征、生活环境、食性习性等方面进行科普介绍。
一、外貌特征白鹭体形较大,体长可达80厘米以上,翼展可达130厘米左右。
它的羽毛主要以白色为主,头部和颈部有一些黑色的羽毛,腿部呈黑色。
白鹭的嘴很长且尖细,颜色为黄色,嘴端呈黑色。
它的眼睛为黄色,脸部裸露皮肤呈红色。
白鹭展翅飞翔时,翼下部呈黑色,非常壮观。
二、生活环境白鹭主要分布在亚洲、非洲和欧洲等地区,常见于湖泊、河流、沿海地区和稻田等水域环境。
它们喜欢栖息在树林、沼泽和湿地等地方,常以树木为栖息地,在这些地方繁殖和觅食。
三、食性习性白鹭以鱼类、青蛙、螃蟹、昆虫等为主要食物。
它们通常采取站立或慢慢行走的方式觅食,以嘴快速捕捉猎物。
白鹭的颈部非常灵活,可以向前伸展,帮助它们更好地捕捉食物。
在觅食过程中,它们通常会在水中找到猎物后,将头部和颈部一起向下伸展,将猎物吞下。
四、繁殖习性白鹭通常在春季进行繁殖,它们会选择湖泊、河流或海岸附近的树林等地建立巢穴。
白鹭的巢是由树枝和草等材料搭建而成,巢的形状较大且结构稳固。
白鹭一般会产下3-5枚蓝色的蛋,雌鸟和雄鸟轮流孵化蛋,并共同照顾幼鸟。
幼鸟孵化后,它们会在巢上待上几个月,直到能够独立觅食。
五、保护现状白鹭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在我国各地都有一定数量的分布。
然而,由于环境污染、栖息地破坏和人类活动的干扰,白鹭的数量逐渐减少。
目前,许多地方已经采取了措施保护白鹭的栖息地,加强对它们的保护和管理,以确保其种群数量的稳定和增长。
六、与人类的关系白鹭是一种受人类喜爱的鸟类,常常成为人们观赏和拍摄的对象。
白鹭的优美外貌和独特的飞行姿态,吸引了众多的摄影爱好者。
同时,白鹭也在生态系统中起到重要的作用,它们可以控制鱼类和昆虫等种群数量,维持生态平衡。
白鹭是一种美丽而独特的鸟类,具有丰富的科普知识。
了解白鹭的外貌特征、生活环境、食性习性等方面的知识,不仅可以增加我们对自然界的了解,还可以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白鹭外形介绍

白鹭外形介绍
我们通常指的是小白鹭。
小白鹭是最常见的白鹭。
它的外形纤细,羽毛呈乳白色。
成年鸟在夏季时,枕上有两根窄而软的矛状羽毛,肩和胸上有萎叶。
到了冬天,所有的枯萎都会脱落。
虹膜为黄色,面部外露部分为黄绿色,嘴为黑色,嘴裂处和下口基底部的光角为黄色,胫和足为黑色,趾角为黄绿色。
广义的白鹭是中型涉水鸟类白鹭的总称,包括大白鹭、中白鹭、小白鹭、黄嘴白鹭、雪鹭等13种鸟类。
白鹭大,既无冠羽,也无冠羽;中华白鹭体型中等,无冠但有胸羽;小白鹭和雪鹭体型较小,都有冠羽和冠羽。
白鹭一般栖息于稻田、沼泽和池塘间,常缩一脚于腹下,一脚独立着休息。
喜欢吃小鱼、蛙类、虾类和昆虫等,每年3-7月是繁殖期,繁殖时期常和其他鹭类在一起成群生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中白鹭 体长60~70厘米,全身白色,眼先黄色,虹膜淡黄色, 脚和址黑色;繁殖羽背部和前颈下部有蓑状饰羽,头后有 不甚明显的冠羽,嘴黑色。栖息和活动于河流、湖泊、水 稻田、海边和水塘岸边浅水处。常单独、成对或成小群活 动,有时亦与其他鹭混群。生性胆小,很远见人即飞。飞 行时颈缩成“S”形,两脚直伸向后,超出于尾外,两翅鼓 动缓慢,飞行从容不迫,且成直线飞行。主要以小鱼、虾、 蛙、蝗虫、蝼蛄等动物为食。中白鹭在我国南方为夏候鸟, 亦有部分留下越冬。
脊索动物门 鹭科 13种
中国拥有鹭科鸟禽20种,其中以白鹭属的最为珍贵。重庆九龙坡区白市驿 镇三多桥村,有全国第一个白鹭自然保护区。区内有各种鹭类2万多只。厦门 有10类鹭类,占中国鹭科鸟类总种数的50%。其中白鹭属的5个种齐全,反映 了厦门的地理位置和湿地环境在鹭类资源分布上有典型性和代表性。近年来, 每年厦门的鹭科鸟类数量高达3万只,按照国际标准,表明厦门海域潮间带及 围海成湖的湖面的生境,是中国、国际上有关鹭科鸟类的重要湿地。在江苏仪 征市枣林湾也分布有白鹭。 辋川镇锋崎村的麒麟山上也有许多白鹭。 三峡大坝蓄水后成为水鸟白鹭的重要栖息地,这使白鹭在中国的分布发生 重大变化。使这里成为观鸟胜地之一。
春夏多活动于湖沼岸边、水田、河岸、沙滩、泥滩及沿海小溪流,成散群出现。分布于非 洲、欧洲、亚洲及大洋洲,在中国主要见于长江以南各地和海南岛,在中部地区多为候鸟, 南方大多为留鸟。 中国拥有鹭科鸟禽20种,其中以白鹭属的最为珍贵。重庆九龙坡区白市驿镇三多桥村,有 全国第一个白鹭自然保护区。区内有各种鹭类2万多只。厦门有 10类鹭类,占中国鹭科鸟 类总种数的50%。其中白鹭属的5个种齐全,反映了厦门的地理位置和湿地环境在鹭类资 源分布上有典型性和代表性。近年来,每年厦门的鹭科鸟类数量高达3万只,按照国际标准, 表明厦门海域潮间带及围海成湖的湖面的生境,是国内、国际上有关鹭科鸟类的重要湿地。 三峡大坝蓄水后成为水鸟白鹭的重要栖息地,这使白鹭在我国的分布发生重大变化。这里 成为怎么的观鸟胜地之一。三峡蓄水后的白鹭栖息地。
3、小白鹭 体态纤瘦,乳白色。夏羽的成鸟繁殖时枕部着生两条狭长而软的矛状羽,状 若双辫;肩和胸着生蓑羽,冬羽时蓑羽常全部脱落,虹膜黄色;脸的裸露部分 黄绿色,嘴黑色,嘴裂处及下嘴基部淡角黄色;胫与脚部黑色,趾呈角黄绿色。 通常简称为白鹭。小白鹭常栖息于稻田、沼泽、池塘间,以及海岸浅滩的红树 林里。常曲缩一脚于腹下,仅以一脚独立。白天觅食,好食小鱼、蛙、虾及昆 虫等。繁殖期3~7月。繁殖时成群,常和其他鹭类在一起,雌雄均参加营巢, 次年常到旧巢处重新修葺使用。卵蓝绿色,壳面滑。雌雄共同抱卵。卵23天出 雏。
大白鹭 体大羽长,体长约90厘米,是白鹭属中体型较大者,夏羽的成鸟全身乳白色;嘴 巴黑色;头有短小羽冠; 肩及肩间着生成丛的长蓑羽,一直向后伸展,通常超过尾羽尖端10多厘米,有 时不超过;蓑羽羽干基部强硬,至羽端渐小,羽支纤细分散;冬羽的成鸟背无蓑 羽,头无羽冠,虹膜淡黄色。此鹭栖息于海滨、水田、湖泊、红树林及其他湿地 。常见与其他鹭类及鸬鹚等混在一起。大白鹭只在白天活动,步行时颈劲收缩成 S形;飞时颈亦如此,脚向后伸直,超过尾部。繁殖时,眼圈的皮肤、眼先裸露部 分和嘴黑色,嘴基绿黑色;胫裸露部分淡红灰色,脚和趾黑色。冬羽时期,嘴黄 色,眼先裸露部分黄绿色。
让我们保护白鹭吧!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白鹭属共有13种鸟类,其中有大白鹭、中白鹭、白鹭(小白鹭)和雪鹭四种 体羽皆是全白,世通称白鹭,繁殖期为每年的5~7月。2000年5月在北京召开 专家论证会并制定并于2000年8月1日以国家林业局令第7号发布实施的《国家 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简称“三 有名录”)鸟纲里,苍鹭、草鹭、绿鹭、池鹭、牛背鹭、大白鹭、白鹭、中白鹭、 夜鹭等“录中有名”。 白鹭,又称小白鹭、白鹭鸶、白鹤,古人称之为雪客、雪不放,属于国家二级 保护动物,是大气和水质状况的监测鸟,享有“环保鸟”的美誉。在民间,还有 “白鹭含花一路发”的说法,是吉祥物的象征。 中国拥有鹭科鸟禽20种,其中以白鹭属的最为珍贵。白鹭成大群营巢,又无 防御能力,结果因人类的滥捕而濒于绝灭。后来人们采取严格的保护措施,白鹭 的数量又有所增加。白鹭是涉禽,常去沼泽地,湖泊,潮湿的森林和其他湿地环 境,捕食浅水中的小鱼,两栖类,爬虫类、哺乳动物和甲壳动物。在乔木或灌木 上,或者在地面筑起凌乱的大巢。 1986年10月23日,厦门市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三次会议确 定白鹭为厦门市市鸟。在厦门,白鹭被尊为女神,市中心的公园名为白鹭洲,厦 门航空、市内出租车、公共汽车上均采用白鹭的形象作为标志。 2008年11月9日,在济南市鸟征集工作中,济南市经过广大市民投票以及专 家论证,最终认定白鹭为市鸟。 在江苏涟水,有白鹭岛和“白鹭节”。 在四川德阳市广汉市,有从1995年自然成景后经政府投入和专人管理的“白 鹭岛”。
白鹭(学名:Egretta)是白鹭属鸟类的统称。白鹭属共有13种鸟类,其中有大白 鹭、中白鹭、白鹭(小白鹭)、黄嘴白鹭和雪鹭体羽皆是全白,世通称白鹭。大白鹭 体型大,既无羽冠,也无胸饰羽,中白鹭体型中等,无羽冠但有胸饰羽;白鹭和色,生殖期间枕部垂 有两条细长的长翎作为 饰羽,背和上胸部分披 蓬松蓑羽,期后消失。 细长黑喙;黑腿,黄脚 掌;叫声:于繁殖巢群 中发出嘎嘎嘎叫声。
保护级别 大白鹭属于《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名单上 的物种。并被列入《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日本国政府保 护候鸟和栖息环境的协定》中白鹭已列入《中华人民共和 国政府和日本国政府保护候鸟和栖息环境的协定》小白鹭 是鹭类中最常见的一种,通常句简称为白鹭,属于《滨危 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名单上的物种。黄嘴白鹭、 岩鹭都是国家二级重点保护动物。黄嘴白鹭是国际濒危物 种。岩鹭是中国11种高度濒危鸟类之一,在中国已难得一 见,处于濒危状态。岩鹭已列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和澳大 利亚政府保护候鸟和栖息环境的协定》附表名单,黄嘴白 鹭是Robert Swinhoe(英)1860年在厦门采集到的新物种。 该物种已被列入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 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 动物名录》。
4、黄嘴白鹭 外形也叫白鹭,老、唐白鹭等,是一种中型涉禽,体长为46~ 65厘米,体重320~650克,雌鸟略小。它的姿态十分优雅,身体 纤瘦而修长,嘴、颈、脚均很长,身体轻盈,有利于飞翔。它披着 一身白色的羽毛,一尘不染,显得高傲。但羽色在夏季和冬季也有 很大的变化,夏季嘴为橙黄色,脚为黑色,趾为黄色,眼先为蓝色; 枕部着生有多枚细长白羽组成的矛状长形冠羽,最长的2枚长达10 多厘米,像一对细柔的辫子,迎风飘扬,美丽动人。背部、肩部和 前颈的下部着生有羽枝分散的蓑状的长饰羽,所以被称为“蓑羽”, 向后延伸超出尾羽端部,前颈基部的蓑羽则垂至下胸,就像丝线一 样。在胸部、腰侧和大腿的基部,还生有一种特殊的羽毛,成为粉, 能不停地生长,先端不断地破碎为粉粒状,就像滑石粉一样可以将 黏附在体羽上的鱼类黏液等污物清除掉,起着清洁羽毛的作用。冬 季嘴变为暗褐色,下嘴的基部呈黄色,眼先为黄绿色,脚也是黄绿 色,背部、肩部和前颈的蓑状饰羽也统统消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