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二3-2 来自石油和煤的两种基本化工原料教材分析

合集下载

来自石油和煤的两种基本化工原料-人教版必修2化学教案

来自石油和煤的两种基本化工原料-人教版必修2化学教案

来自石油和煤的两种基本化工原料-人教版必修2化学教案一、引言石油和煤是两种最重要的化石燃料,因为它们中含有大量的碳和氢元素,所以它们也是两种最基本的化工原料。

石油和煤在生产和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尤其是被广泛应用于化学工业中。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学习如何从石油和煤中提取两种基本的化工原料,并介绍这两种化工原料的主要用途。

二、来自石油的化工原料2.1 石油的组成石油是一种古生物在地球上形成的化石燃料,它是由一系列碳氢化合物组成的。

石油中的化合物因其碳链长度和分子结构不同,而具有不同的物理和化学特性。

石油中的许多化合物可以被用作化工原料。

2.2 从石油中提取的基本化工原料2.2.1 烷烃烷烃是由碳和氢元素组成的一种有机化合物,它是石油中最简单的化合物之一。

在化学工业中,烷烃被广泛用于生产烯烃和芳香烃等其他重要的化工原料。

2.2.2 烯烃烯烃是另一种由碳和氢元素组成的有机化合物。

烯烃分子中有一个或多个双键。

烯烃可以通过烷烃脱氢得到。

在化学工业中,烯烃是许多化学物质的重要起始原料,如乙烯、丙烯和异丁烯等。

2.2.3 芳香烃芳香烃是由苯环和苯环取代基组成的有机化合物。

芳香烃在化学工业中用途广泛,例如,用于生产染料、药品等。

2.3 石油化工原料的应用烷烃、烯烃和芳香烃都是化学工业中的重要原料。

它们可以被用于制造塑料、合成纤维、橡胶、涂料等许多化学产品。

三、来自煤的化工原料3.1 煤的组成煤是由植物经过数百万年的生物化学反应形成的化石燃料,其组成复杂多样。

不同类型的煤中含有不同种类和数量的有机化合物。

3.2 从煤中提取的基本化工原料3.2.1 甲醇甲醇是一种由碳、氧和氢组成的有机化合物,其化学式为CH3OH。

通过煤气化和制氢等过程,可以从煤中提取甲醇。

甲醇是重要的化学原料,可用于制造甲醛、甲基叔丁醇、甲基甲酸酯等物质,也用于制造合成氨、乙二醇、甲醛等材料。

3.2.2 煤焦油煤焦油是煤在高温下分解的产物,其组成和性质与石油焦油类似。

来自石油和煤的两种基本化工原料-苯解读

来自石油和煤的两种基本化工原料-苯解读

来自石油和煤的两种基本化工原料-苯各位领导、老师们大家好!我说课的题目是人教版化学必修二《来自石油和煤的两种基本化工原料-苯》.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教法、说学法、教学过程等几个方面展开说课。

一、说教材1.教材的地位与作用《来自石油和煤的两种基本化工原料-苯》它是在学生学习过饱和烃—甲烷、不饱和烃—乙烯的基础上学习的,它既有饱和烃、又有不饱和烃的性质,也是新的一类烃的代表,使烃的知识得到完善和升华,同时,也是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观察能力、动手、动脑能力的重要内容,更是高考中重点考查知识点之一2.教材的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苯的结构特点。

引导学生以假设的方法探索苯的结构过程以及利用实验探究的方法来学习苯的性质。

教学难点:苯的结构特点。

引导学生以假设的方法探索苯的结构过程。

3.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苯的物理性质,理解苯分子的结构,掌握苯的化学性质;(2)进一步强化学生对“结构─性质─用途”关系的认识。

【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动手操作、观察实验、分析事实、阅读、合作、交流等方式探究苯的结构和性质。

【情感态度价值观】(1)学生通过苯的凯库勒式的发现过程,体会“机遇总是偏爱有准备的头脑(巴斯得)”的含义,养成科学的态度和科学的品质。

(2)苯的分子结构与性质的关系,是对学生进行“内因─外因”辩证关系教育的典范。

4.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以及有关实验试剂和仪器二、说教法古希腊生物家普罗塔弋说过这样一句话:“头脑不是一个要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把需被点燃的火把。

”我觉得,我们在教学时必须特别注意这一点,即不能将学生当作容器来对待,在确定教学方法时,必须遵守叶圣陶先生“教是为了不教”的训令,结合教材及学生的实际准备采取以下教学方法:1.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采用启发式,并遵循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引导学生不断设疑,析疑,解疑。

2.对涉及结构的解释,力求用实物投影或计算机模拟的电化教学手段加以解决,即遵守直观性教学的原则。

《来自石油和煤的两种基本化工原料》教学设计

《来自石油和煤的两种基本化工原料》教学设计

2012-05教学实践课题《来自石油和煤的两种基本化工原料》乙烯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①认识乙烯的结构、了解乙烯的物理性质②掌握乙烯的化学性质③了解乙烯的用途,它是一个国家石油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2)过程与方法目标:①培养学生主动参与学习、与他人合作交流的能力,能够对问题进行多层次、多角度的分析,从而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②教给学生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提高和发展学生的探究能力③观察实验现象,并对实验现象进行分析加工,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加工信息、处理信息的基本方法,为以后学习有机化学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学生亲自动手用媒体进行模拟实验设计,让学生体验探索、发现、成功的喜悦,从而让学生形成化学学习的积极情感。

通过乙烯用途的学习,让学生领会化学与生活的巨大联系,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思想。

教学重点乙烯的结构、性质及用途教学难点有机反应的机理教学方法创设情景———实验探究式教学法,学习小组讨论、交流仪器用品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溴水;试管、滴管一、教材分析来自石油和煤的两种基本化工原料———乙烯和苯,分别是烯烃和芳香烃两类烃的代表物。

乙烯的学习是不饱和烃的开始,是高中有机化学的重点课之一。

在学习乙烯前,学生已经学习了甲烷和烷烃的同系物的有关知识,初步了解到烷烃碳原子之间是通过单键连接的,具有饱和烃的性质。

在此基础上,乙烯这节课将学习碳碳双键的性质,进一步巩固深化学生对结构决定性质的认识,使学生认识到饱和烃和不饱和烃结构的不同而引起的性质上的差异,这将为以后学习更复杂的烃及烃的衍生物的性质打下基础。

二、教材的处理根据乙烯的地位和作用,和新课改的有关内容,把本节课的教学目标设计如下:(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认识乙烯的结构、了解乙烯的物理性质。

(2)掌握乙烯的化学性质。

(3)了解乙烯的用途,它是一个国家石油化工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

2.过程与方法目标(1)培养学生主动参与学习、与他人合作交流的能力,能够对问题进行多层次、多角度的分析,从而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第三章第二节来自石油和煤的两种基本化工原料教案设计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第三章第二节来自石油和煤的两种基本化工原料教案设计

标题化学《必修2》第三章有机化合物第二节来自石油和煤的两种基本化工原料二次备课主备人审核人一、教材分析在日常生活中同学们已经对石油和煤炭的用途以及它们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有了一些认识;本节进一步从化学元素组成、化学反应原理的角度介绍石油和煤炭的加工过程、主要产品及其用途。

新教材从石油和煤的加工引入重要的烃类;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更加突出了化学科学与社会生产实际的密切联系。

二、教学目标识知与技能目标:重点掌握乙烯、苯的性质,了解不饱和烃、芳香烃的通性,认识有机化学反应—加成反应、氧化反应;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迁移·应用”、“交流·研讨”、“活动·探究”等活动,提高学生分析、类比、迁移以及概括的能力。

认识有机化合物的存在--结构--性质—用途的主线就展现在我们面前。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的:通过“迁移·应用”、“交流·研讨”、“活动·探究”活动,学生认识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综合利用重要性,初步确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乙烯、苯的性质、有机物结构与性质的关系,加成反应、氧化反应。

四、教学方法与学法问题推进法、交流研讨法、多媒体教学五、课前预习指导(见教辅68页)六、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乙烯[引课] 描述与乙烯有关的化学制品的外观、用途和来源→能否从石油中得到乙烯?一、乙烯的主要来源及用途1、来源从石油中获得乙烯,已成为目前工业上生产乙烯的只要途径,乙烯是石油的裂解产物,乙烯的产量可以用来衡量一个国家的石油化工发展水平。

2、用途:见教材66页【问题的提出】乙烷分子中再去掉两个氢原子后分子式是什么?根据碳原子形成四个价键、氢原子形成一个价键的原则,其可能的结构式应该怎样?为什么?二、乙烯的结构分子式:C2H4,电子式:,结构式:HC CHHH,结构简式:CH2 =CH2 空间结构:6个原子均处于同一平面内,键角均为1200三、乙烯的制取1、石蜡油分解【科学探究】石蜡油的分解实验实验内容:(1)收集一瓶气体,观察其物理性质;(2)将生成的气体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3)将生成的气体通入溴水中,观察现象;(4)用排水集气法收集一试管气体,点燃,观察燃烧的现象。

高中化学_苯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高中化学_苯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必修2第三章有机化合物第二节来自石油和煤的两种基本化工原料(第二课时)姓名班级小组组评课型:新授课主备人:刘芳审核:审批:时间:使用说明和学法指导:1.请同学们认真阅读课本知识,划出重要知识,完成学案自主学习记熟基础知识。

2.结合课本知识独立思考,用红笔做好疑难标记,准备讨论。

3.小组组长负责收齐预习学案。

【学习目标】1.了解苯的物理性质;了解苯的组成和结构特征,理解苯环的结构特征,提高根据有机物的性质推测结构的能力。

2.掌握苯的典型的化学性质,掌握研究苯环性质的方法。

3.通过化学家发现苯环结构的历史介绍,体验科学家艰苦探究、获得成功的过程,培养用科学观点看待事物的习惯。

【学习重点】1.苯的结构特点。

2.苯的化学性质【问题导学】1.苯的发现:。

2.分子式,结构式,结构简式或空间构型。

3.物理性质: 苯在通常情况下,是色、带有气味的体,毒性,溶解性,密度比水,熔、沸点比较。

4苯的化学性质(1)苯在空气中点燃产生的现象为;反应方程式为。

该反应属于反应。

(2)苯与(液溴、溴水)在作催化剂作用下发生反应,反应方程式为,该反应属于反应。

(3)苯与浓硝酸在作用下发生反应,(温度为),反应方程式为,该反应属于反应。

浓硫酸在反应中的作用。

(4)写出苯与氢气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指明反应类型。

【课前预习检测】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苯不溶于水且比水轻B.苯具有特殊的香味,可作香料C.用冷水冷却苯,可凝结成无色晶体D.苯属于一种烃2.苯的结构式可用来表示,下列关于苯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苯主要是以石油分馏而获得的一种重要化工原料B.苯中含有碳碳双键,所以苯属于烯烃C.苯分子中6个碳碳化学键完全相同D.苯可以与溴的四氯化碳、高锰酸钾溶液反应而使它们褪色3.下列反应中属于取代反应的是()A.苯在溴化铁存在时与溴的反应B.苯在镍作催化剂时与氢气的反应C.苯在空气中燃烧D.苯与溴水混合振荡后分层4.(多选)科学家对物质性质的推断一般要基于一些实验事实。

高中化学必修二教案-3.2来自石油和煤的两种基本化工原料12-人教版

高中化学必修二教案-3.2来自石油和煤的两种基本化工原料12-人教版

《苯》教学设计播放苯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和溴水的反应视频【PPT】展示苯的分子结构及球棍模型、比例模型。

引导学生阅读:正是由于大π键使苯分子中6个碳原子之间结合的更牢固了,使与C相连的氢原子活动性增强。

即在一定条件下,苯分子中的C-H 键可以断裂,H原子被其他的原子或原子团取代!当然,能量足够、条件适宜时,苯分子中的大π键仍然会被破坏,因而,苯也可以发生加成反应。

件下确属非常了不起的,用这理论已能解释苯的许多化学性质。

【提问】那么他的研究到底正确多少呢?我们先设计实验验证一下吧!【讲述】通过实验,苯分子的凯库勒式仍然解释不了苯为什么不能与溴水和酸性KMnO4溶液反应。

【讲述】经过众多科学家的前赴后继,现代的研究发现,苯分子中任意键之间的夹角为120°,这样就决定了苯分子它的结构为平面型结构,苯分子中的碳碳键是一种介于单键和双键之间的独特的键——大π键。

【提问】既然苯分子结构中并无单双键交替,那么苯的邻二氯代物有几种结构呢?【小结】(1)苯的分子是平面正六边形,六个氢原子和六个碳原子是完全一样的。

(2)苯分子中的碳碳键是介于单键和双键之间的一种独特的化学键。

【板书】二、苯的分子结构凯库勒式:鲍林式:平面型结构:12原子共平面【讲述】为了纪念凯库勒对苯分子的结构的巨大贡献,凯库勒式仍被沿用,但不能理解为单、双键的交替。

鲍林式则科学的表现了6个碳原子间的键完全相同。

【观察实验】苯不能与溴水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反应,说明苯分子的结构中不存在碳碳双键,故凯库勒式仍不能准确表示苯分子的结构,注意:苯可使溴水褪色,但发生的是萃取,不是化学反应【回答】苯的邻二氯代物只有一种。

【阅读】由于大π键的形成,使得苯分子中6个碳原子之间的电子云密度很大,因而它们之间结合的更牢固了,使C与C间的化学键较难被破坏。

故,通常状况下,它不与高锰酸钾、溴水等反应,比较稳定!【理解记忆】让学生充分体验到设计实验并取得成功的乐趣,也让学生认识到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并从中深刻体会到“实验是化学的最高法庭”。

高中化学必修二教案-3.2来自石油和煤的两种基本化工原料23-人教版

高中化学必修二教案-3.2来自石油和煤的两种基本化工原料23-人教版

高一化学必修2 第三章第二节第1课时《乙烯》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课题选自人教版版化学必修2第三章第二节——来自石油和煤的两种基本化工原料,学生在第一节中以甲烷为例学习了有机物中碳原子的成键特点、取代反应、同分异构体与同系物等表示有机物的方法等基本知识,为进一步学习乙烯打下了稳定基础。

乙烯是学生认识不饱和烃的第一种有机物,又是衡量一个国家石油化工生产水平的重要标志,乙烯在教材中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乙烯的结构和性质及加成反应的原理是教学的重点。

从学习的思维方式看,学生第一次运用从结构到性质,又从性质印证结构的方法学习有机化学。

因此乙烯结构和性质的教学,应该为学生应用正确的思维方法学习有机化学奠定基础。

【学情分析】在本节课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以甲烷为代表的简单烷烃的结构、性质(重点是取代反应)以及用结构式、电子式、结构简式表示有机物结构等基础知识,学生也掌握了碳的四价理论,这为本节课的学习铺垫基础。

但本节课的难点是碳碳双键的结构和性质,特别是一个重要的有机反应类型加成反应,学生对乙烯的结构和性质的理解有一定难度。

介绍乙烯的用途[师]乙烯可以催熟果实,在我们生活随处可见乙烯制品。

[师]阅读课本P66内容乙烯作为基本化工原料的重要价值乙烯是重要的基本化工原料,乙烯的产量可用来衡量一个国家的石油化工发展水平学生看图片展示和资料,学习兴趣浓厚,感受乙烯的重大作用。

将物质的性质与用途联系,以用途展开教学。

烯烃结构的探究[师]到底乙烯是怎样的物质呢?乙烯是怎么得到的呢?活动一:石蜡油分解实验探究(P67科学探究)探究一:加热分解石蜡油,观察现象;探究二:将产生的气体通入高锰酸钾溶液,观察现象;探究三: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观察现象;探究四:用排水集气法收集一试管气体,点燃观察燃烧的情况。

探究操作及所选试剂现象探究一加热探究二将生成气体通入酸性KMnO4溶液中探究三将生成气体通入溴的CCl4溶液探究四排水法收集气体点燃观察实验,思考探究实验的结论。

高中化学必修二教案-3.2来自石油和煤的两种基本化工原料7-人教版

高中化学必修二教案-3.2来自石油和煤的两种基本化工原料7-人教版

第二节来自石油和煤的两种基本化工原料(第二课时)苯一、教材分析苯的相关知识出现在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第三章第二节中,是为了让学生认识和了解基础和常见的有机化合物,使学生初步认识有机物的基本结构和相关性质。

在必修二的第一章中已经学习过共价键的相关知识,以及在上一节和乙烯的学习中对组成有机物的基本结构骨架——碳碳单键、碳碳双键等以及不饱和度的计算有了初步的了解,对本节所学的难点——苯的结构——的学习有所帮助。

本节知识的作用在于对将来在选修五中学习芳香烃的结构和性质做好铺垫,以及让学生通过本节的学习初步掌握自然科学方法论探索科学问题的基本过程和方法。

二、学情分析学生已经在之前的学习中初步了解了有机物的基本结构和相关的物理、化学性质,能够画出简单有机物的结构简式,了解有机物的基本骨架是由碳碳单键、碳碳双键(重键)等组成。

由于学生刚刚接触有机化学的学习,对有机物的结构认识较为浅显,但已具备基本的知识迁移对比能力,通过与烯烃的比较得出苯的有些化学性质,如氧化、取代、加成反应等。

三、教法分析在运用分子模型的基础上,结合多媒体设备,将苯的分子结构和化学性质的难点问题突出解决。

在如运用ppt、视频等多元展示本分子的结构,使学生身临其境的感受分子结构与化学键的特点,最后结合微课总结本分子的性质,并配合相应习题,完成本节的教学内容,使学生寓学于乐,在收获知识的同时感受化学学习的快乐,培养严谨勤奋的学习品质。

四、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苯的组成和结构,理解苯环的结构特征。

2.掌握苯的典型化学性质。

【过程与方法】1.通过利用实验事实逐步推断苯的结构,提高根据有机物性质推测结构的能力。

2.通过假说的方法研究苯的结构,了解自然科学研究应遵循的科学方法。

3.掌握总结苯环性质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体验化学家发现苯环结构的科学研究过程,学习科学家艰苦探究、获得成功的精神,养成用科学观点看待事物的观点。

2.体会想象力、创造力在科学研究中的重要意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物理性质
无色、略带甜味气味的气体, 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
乙烯的化学性质
(1) 氧化反应
①燃烧 ——火焰明亮,少量黒烟
CH2=CH2 + 3O2点燃
2CO2 + 2H2O
②被KMnO4氧化 将乙烯通入酸性KMnO4溶液中:
现象: 紫红色褪去 ——鉴别乙烯和甲烷
KMnO4 + H2SO4+ C2H4 → MnSO4 + K2SO4 + CO2 + H2O
CH2 = CH2 + Br – Br → CH2Br – CH2Br
1, 2—二溴乙烷 试写出乙烯分别与H2、Cl2、HCl、H2O在一定条 件下发生加成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9
乙烯 (2) 加聚反应
乙烯分子之间可否发生加聚反应呢?
催化剂
n CH2=CH2
[ CH2—CH2 ]n
(聚乙烯)
由不饱和的相对分子质量小的化合物分子结 合成相对分子质量大的化合物分子的反应,叫做加 聚反应 。
乙烯
5、用途
⑴石油化学工业最重要的基础原料 乙烯的产量是衡量一个国家石油化工
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
用于制造合成橡胶、合成树脂(如聚苯乙烯、聚氯乙烯)、 合成纤维、炸药、乙醇、乙醛、醋酸、环氧乙烷等有机 合成产品
⑵植物生长调节剂、催熟剂
实践活动
在塑料袋中放一个成熟的苹果,再放些青 香蕉,将袋口密封,每天观察水果的变化。
(3)学了乙烯的性质后应介绍乙烯的实验室制 取方法
(4)第四章中出现了缩聚反应,因此本节在介 绍聚乙烯制品是应介绍聚乙烯的反应方程式。
(5)教师在讲解苯的结构、性质,可以与烯烃、
烷烃进行对比。
3、教学注意点 (1)乙烯在空气中的爆炸极限是3.4%34%,所以点燃之前一定要注意检验纯度。 (2)制取溴苯时加入药品的顺序。
课时一 乙烯
乙烯的结构
链烃分子里含有碳碳双键的不饱和烃 称为烯烃。乙烯是最简单的烯烃。
结构比较
分子式 电子式
结构式 结构简式
乙烷 C2H6
H.. H.. H:C.. :C..:H
HH
HH
HC C H HH
CH3CH3
乙烯 C2H4
H.. H.. H:C::C:H
H
H
C=C
H
H
CH2=CH2
分子内各原 2个碳原子和6个氢 2个碳原子和4个氢 子的相对位置 原子 不在同一平面 原子 在同一平面
第三章 有机化合物
第二节 来自石油和煤的两种基本化工原料
目录
教材地位与作用 教学目标 教学重难点 内容结构 教学建议 问题讨论
一、教材地位与作用
. • 新课程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
. • 第三章《有机化合物》
. • 第二节 来自石油和煤的两种基本化工原料
继烷烃之后,向学生介绍不饱和烃和烯烃的概念,乙烯的分子结构、 和乙烯的化学性质。在乙烯的化学性质中,又介绍了另一种重要的有 机反应类型一加成反应。 本节内容是学生在系统地学习了烷烃之后, 已初步了解学习有机化学的方法的情况下学习的又一类烃,在教材中 占据了重要的地位。 本节内容所涉及到的乙烯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和产品,在工农业生 产、日常生活、能源、药物等方面都占有重要的地位。通过乙烯的性 质和用途的学习,可以进一步使学生认识到学习化学的重要性。
三、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 乙烯的加成反应、苯的取代与加成反应。
让学生通过实验初步了解有机基本反应类 型,形成对有机反应特殊性的正确认识, 并能从结构上认识其反应特点。 教学难点: 乙烯的结构与性质 的关系、苯的结构与性 质的关系、苯的取代反应与烷烃取代反应 的区别。
四、内容结构
来自石油和煤的2种化工原 料
初中化学简单介绍了解甲烷、乙醇、乙酸等有机化合物, 在本章也学习过饱和烃代表物甲烷和不饱和烃烯烃的代表 物乙烯的结构和性质。可以说苯是高中化学必修阶段有机 化合物的学习由链烃向环烃的的转折,学习了本节内容之 后,有机化合物烃的知识将较为完整。苯分子结构的研究 发现是科学史上的重要一页,是进行科学探究很好的素材, 其分子结构中独特的化学键决定了苯独特的化学性质---兼 有饱和烃和不饱和烃的性质。在对苯分子结构进行教学时, 充分发挥现代教育技术的优势,让学生掌握在有机物学习 中,一定要抓住结构决定性质这一普遍规律。
乙烯

.
结构
分子式.结构式.结 构简式.空间构型
结构
物理性质
物理性质
化学性质
氧化反 应
氧化反应 加成反应 取代反应
用途
五、教学建议
1、课时建议 :两个课时 课时一:乙烯 课时二:苯
2、教学设想与建议
(1)石蜡油分解的科学探究实验中在酒精灯的 火焰处加一个防风罩。
(2)学与问中在得出乙烯的结构与电子式时应 与乙烷的作对比。
通过本节的学习,一方面,可以加深对苯分子结构和性质 的理解,为将来进一步学习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打下坚 实的基础;另一方面也可为后面的乙醇、乙酸、糖类、油脂、 蛋白质等有机物的学习积累好的学习方法。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饱和烃与不饱和烃概念,探究乙烯分子的组成和结构式,掌握乙 烯的化学性质。 2.了解苯的物理性质,理解苯分子的结构,掌握苯的化学性质; 3.知道苯燃烧的现象, 并与乙烯和甲烷的燃烧现象进行比较。 【过程与方法】 1.通过从乙烯的结构和性质到单烯烃的结构和性质推导分析,初步学会 用官能团分析有机物性质的方法,提高对有机物结构与性质相互联系的 分析能力。 2.能通过苯的结构特点推测苯的性质 【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苯的用途及危害,认识苯的两面性,学会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认识事物;认识苯对环境的污染, 增强环保意识,通过对苯结构特点的认 识,进步熟悉实验探究的方法。 2.通过催熟水果等实践活动,了解乙烯在自然的作用;通过对乙烯分子结 构的推理过程,使学生从中体会到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从而提高学化 学、爱化学的自觉性。
乙烯的化学性质
(2)加成反应
将乙烯通入溴水,颜色褪去
HH
H C C H + Br – Br
HH HC CH
Br Br
反应实质:
1, 2—二溴乙烷 ,无色液体
C=C断开一个,2个Br分别直接与
2个价键不饱和的C结合
有机物分子中双键或三键两端的碳 原子与其它原子或原子团直接结合生成
新的化合物的反应,叫做加成反应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