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第五章资本积累及其历史趋势(精)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五章 资本主义的发展及其趋势

第二,企业规模巨大,形成对竞争的限制,也会产生垄断。
第三,激烈的竞争给竞争各方带来的损失越来越严重,为了避免 两败俱伤,企业之间会达成妥协,联合起来,实行垄断。
11
垄断是通过一定的垄断组织形式实现的。
垄断组织 垄断组织是指在一个经济部门或几个经济部门中,占据垄 断地位的大企业联合。
常见的垄断组织有:
第二次大战后,在所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国家
垄断资本主义无论在广度上和深度上,都有了更迅速、更 普遍的发展,国家干预深入到资本主义的生产、流通、分
配和消费的各个环节,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作为一种 新的垄断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体系最终得以形成。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和发展不是偶然的,它 是科技进步和生产社会化程度进一步提高的产物,是 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进一步尖锐化的必然结果。
1
问题:
第一节 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与发展 第二节 正确认识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第三节 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和发展趋势
3
列宁论垄断
我们已经看到,帝国主义就其经济实质来说,是垄断资本主义。这就决定 了帝国主义的历史地位,因为在自由竞争的基础上、而且正是从自由竞争中生长 起来的垄断,是从资本主义社会经济结构向更高级的结构的过渡。必须特别指出 能够说明我们研究的这个时代的垄断的四种主要形式,或垄断资本主义的四种主 要表现。
21
“如果他们打喷嚏,美国绝对会感冒”
洛克菲勒财团 摩根财团 第一花旗银行财团 杜邦财团 波士顿财团 梅隆财团 克利夫兰财团 芝加哥财团 加利福尼亚财团 得克萨斯财团
罗斯德柴尔
22
资本主义由自由竞争进入垄断阶段后,随着科学技 术的进步和生产社会化程度的进一步提高,私人垄断 资本与社会化大生产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化,以致严 重阻碍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这在客观上必然要求生 产资料在全社会范围内集中。在这样的背景下,国家 垄断资本主义应运而生。
第五章资本积累及其历史趋势 (3)

从扩大再生产看资本主义生产关系 在上例中,假定资本家用一半的剩余价值进行
个人消费,另一半用于追加投资。 Δc:Δv = 4:1 第2年开始时,投入资本 88 + 22 其他条件不变,年底时产品价值构成 88+22+22 =132
假定一个生产过程为1年,生产资料全部消耗,则产品价 值构成—— 80+20+20=120
简单再生产下,剩余价值被资本家全部用 于个人消费
生产再开始时,资本家投入 80万——生产资料 20万——劳动力 如果剩余价值率不变,第2年结束时,产
品价值构成
80+20+20=120
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
第五章 资本积累及其 历史趋势
第一节 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 第二节 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 第三节 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及其历史趋势
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了解资本积累与扩大再 生产的关系,资本积累的动因;掌握资本主义 积累的一般规律和历史趋势。
第一节 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
一、再生产 二、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
表面上看,劳动力买卖符合价值规律 88+22+22=132
资本积累 剩余价值的资本化。
例子:
第一年:预付资本1000万 (800c+200m), m’=100%,m=200万(100消费,100积 累)
第二年:1100万 (880c+220m),m’=100%,m=220
思考并讨论:
剩余价值、资本积累和扩大再生产的关系?
内涵扩大再生产
在技术进步的条件下,依靠提高生产 要素的效率来实现的扩大再生产。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第五章

之”是总起词语,故应从其后断句。【教学提示】引导学生在反复朗读的过程中划分朗读节奏,在划分节奏的过程中感知文意。对于部分结构复杂的句子,教师可做适当的讲解引导。目标导学三:结合注释,
翻译训练1.学生结合课下注释和工具书自行疏通文义,并画出不解之处。【教学提示】节奏划分与明确文意相辅相成,若能以节奏划分引导学生明确文意最好;若学生理解有限,亦可在解读文意后把握节
特点:资本占有主体多元化 以股息形式获得剩余价值 所有权和控制权分离 3、国际资本所有制:国家拥有所有权和控制权 4、法人资本所有制:所有权和控制权合一 企业法人资本所有制
机构法人资本所有制
(二)劳资关系和分配关系的变化 资本主义发展初期:劳动形式上隶属于资本 机器大工业生产体系时期:劳动实质上隶属于资本 缓和劳资关系的激励制度:
和国际分工不断深化、生产的社会化和国际化程度不断提高 的情况下,世界各国、各地区的经济活动越来越超出一国和 地区的范围而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的过程。
(一)经济全球化的表现
1、国际分工
2、贸易全球化
3、金融全球化
4、企业生产经营全球化
(二)经济全球化的动因 1、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 2、跨国公司的发展 3、各国经济体制的变革
称欧阳文忠公。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与韩愈、柳宗元、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后人又将其与韩愈、柳宗元和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
关于“醉翁”与“六一居士”:初谪滁山,自号醉翁。既老而衰且病,将退休于颍水之上,则又更号六一居士。客有问曰:“六一何谓也?”居士曰:“吾家藏书一万卷,集录三代以来金石遗文一千卷,有
4.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理解作者的政治理想。一、导入新课范仲淹因参与改革被贬,于庆历六年写下《岳阳楼记》,寄托自己“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理想。实际上,这次改革,受
第五章资本积累及其历史趋势

(2)相对过剩人口是资本积累的产物,反过来又成为资本积累的 杠杆。
(3)相对过剩人口的形式。有三种:第一,流动的过剩人口;第 二,潜在的失业人口;第三,停滞的过剩人口。
第五章资本积累及其历史趋势
3rew
演讲完毕,谢谢听讲!
再见,see you again
2020/12/11
第五章资本积累及其历史趋势
资本原始积累和资本积累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两个范畴。
对资本积累的分析揭示了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的实质、资本积 累过程的对抗性和发展趋势;而对资本原始积累的分析,则 说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从一开始就充满了矛盾和对抗。资本 积累和资本原始积累的分析相互补充,从总体上揭示了资本 主义产生、发展和必然灭亡的规律。
2、无产阶级的贫困。无产阶级的绝对贫困:一方面,在资本主义 制度下,无产阶级除了自己的劳动力之外,一无所有,只有出 卖劳动力为生;另一方面,随着资本积累的不断进行,特别是 在经济危机和经济停滞时期,无产阶级的生活状况会发生绝对 恶化。
无产阶级的相对贫困:在国民收入中,无产阶级的工资收入所占 的份额同资产阶级的剥削收入相比是逐渐下降的。
l 由剩余价值到资本的转化就是资本的积累过程。 也就是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过程。
1、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资本家不把全部剩余 价值用于个人消费,而是把其中一部分作为追 加资本,用来购买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使生产 在扩大的规模上进行。
2、资本积累:把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或剩余价 值的资本化,就叫做资本积累。
剩余价值是资本积累的源泉,资本积累是扩大再 生产的重要源泉。在扩大再生产条件下,追加 资本一开始就是由工人创造剩余价值形成的。
第五六七章马原知识总结

思维导图第五章——资本主义的发展及其趋势第一节—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与发展一·资本主义从自由竞争到垄断(一)生产集中与垄断的形成 1.生产集中:指生产资料,劳动力和商品的生产日以集中与少数大企业的过程,其结果是大企业所占的比重不断增加。
2.垄断产生原因:(1)当生产集中发展到相当高的程度极少数企业就会联合起来,操纵和控制本部门的生产和销售,实行垄断,以获得高额利润(2)企业规模大,形成对竞争的限制(3)激烈的竞争会给各方带来严重损失,为避免两败俱伤,企业间联合实行垄断1,竞争的目的是为了获得高额垄断利润,巩固和扩大垄断地(二)垄断条件下竞争的特点2,竞争的手段更加多样3,竞争更加激烈,破坏性大4,竞争的领域遍及各个领域和部门本家或垄断资本家集团。
金融寡头是垄断资本主义的真正统治者(四)垄断利润与垄断价格操作形式-垄断高价和垄断低价两种形式。
二·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一)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及作用作用1)积极作用:第一,国有垄断资本的形成和发展,为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
第二,国家对科学研究的参与和协调,对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第三,国家作为消费者,为私人垄断企业的产品销售提供了有保障的市场,改善了商品的实现条件。
第四,国家推行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及其措施,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经济危机的进程,从而有利于资本主义经济的持续发展。
第五,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通过社会福利制度,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阶级矛盾,为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创造了较好的社会环境。
2)消极作用:第一,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不可能解决资本主义社会的固有矛盾,难以阻止经济危机的周期性爆发。
第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对经济干预使70年代以来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增长缓慢,陷入“滞胀”困境。
第三,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不可能改变当代资本主义社会贫富悬殊的状况,反而会使资本主义社会中的阶级矛盾进一步加深。
(二)金融垄断资本的发展1、西方国家普遍走上了金融自由化和金融创新的道路.背景: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
第五章 资本积累

资本积累
本章通过对资本主义再生产过程的考察,说明其再生 产的特点,并在此基础上对资本积累及其一般规律和影 响作出分析,最后对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和经济周期加以 认识。 第一节 简单再生产与扩大再生产
第二节 资本有机构成与相对过剩人口
第三节 经济危机与经济周期
本章结构图示
再 生 产 与 资 本 积 累
联系:一方面,资本积聚的增长,必然加速资本集中的进展。
另一方面,资本集中的速度加快了,又会反过来促进资本积聚 的发展。
三、资本主义社会的相对过剩人口
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必然造成资本主义社会的相
对人口过剩
一方面,资本积累过程中,资本有机构成不断提
高,可变资本部分相对减少,资本对劳动力的需
求会相对减少。
另一方面,在资本积累过程中,劳动力的供给日
益增加。
失 业 大 军
纽约失业工 人在排队等 待就业机会
相对过剩人口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存在和发展的是资本积累的必然产物,同时反过来 又成为资本积累的杠杆,甚至成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存 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 第一,因为资本主义生产具有周期性,相对过剩人口作 为产业后备军,起着劳动力“蓄水池”的作用,适应资 本对劳动力需求的周期性变化的需要。 第二,相对过剩人口的存在,对在业工人形成竞争压力, 有利于资本家压低工人工资,胁迫在业工人,加强对工 人的剥削。
经济危机产生的可能性在简单商品经济的条件下就已经存 在。 当物物交换发展到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流通时,货币成为 流通手段之后,商品的买和卖在时间上、空间上就成为两 个独立的行为,这样就有可能出现买和卖的脱节,从而包 含着危机的可能性。 当货币执行支付手段后,危机的可能性就更大了。当商品 生产者不能按期支付货币、偿还债务时,就会引起连锁反 应,引发支付危机,影响整个信用关系和社会再生产的正 常进行,造成严重的买卖脱节现象。 但是,在资本主义以前的简单商品经济中,危机的可能性 并没有转化为现实性。不仅如此,就是在资本主义社会初 期也没有立即爆发经济危机,只有在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 矛盾激化到一定程度,才在1825年的英国爆发了第一次 经济危机。
第五章资本积累及其历史趋势

第五章资本积累及其历史趋势1.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揭示出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哪些特征?答:(1)从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过程可以看出可变资本是由工人创造的。
资本家为了进行生产,必须将可变资本转化为劳动力,工人在为资本家劳动一定时间以后得到工资。
(2)从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过程还可以看出,不仅可变资本而且全部资本都是工人创造的。
(3)从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过程还可以看出,工人的个人消费是资本主义再生产的一个条件,是为资本家再生产出可供剥削的劳动力。
2.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怎样揭示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扩大再生产?答:生产资料和劳动者的分离是资本主义生产的基础。
资本主义的再生产,就是不断地再生产着这种分离:一方面,不断再生产出资本家,他们作为生产资料的占有者,继续保持其资本家的地位,掌握进行剥削的条件;另一方面,不断地再生产出一无所有的雇佣劳动者,继续向资本家提供进行剥削的劳动力。
这也就意味着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被不断再生产出来。
3.资本积累的实质和必然性是什么?答:资本积累的实质是,资本家不断利用无偿占有的剩余价值,扩大资本的规模,扩大对工人的剥削,以继续榨取更多的剩余价值。
资本积累具有客观必然性。
首先,这是由剩余价值规律决定的。
资本家作为人格化的资本,对剩余价值的贪求是无限的。
为了榨取更多的剩余价值,资本家除了提高对工人的剥削程度以外,还必须增加资本的数量,以扩大剥削的规模。
这是资本家进行资本积累的内在动力。
其次,这是由竞争规律决定的。
在竞争中,大企业在生产、销售和信贷方面比小企业具有优越的条件。
资本家只有不断进行资本积累,才能扩大生产规模,改进生产技术,从而提高自己的竞争能力,免遭破产的命运。
这是资本家进行资本积累的外在压力。
4.影响资本积累的因素有哪些?答:影响资本积累的因素有以下四个。
(1)对工人的剥削程度。
一般地说,对工人的剥削程度越高,剩余价值量也就越大,资本积累越快。
(2)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水平。
随着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资本积累的数量增大。
《政治经济学原理》第五章

— 28 —
二、相对人口过剩 (四)相对过剩人口的基本形式
在相对过剩人口的最底层,还有一些属于赤贫,需要社会救济的人们。他们由三部分人组成:
丧失劳动能力或劳动能力低下的人;
孤儿和需要救济的贫民及其子女;
流浪者或没有正当职业的人。
产资料和劳动力,需要把剩余价值转化为资 本。把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或剩余价值的资 本化,就是资本积累。
剩余价值是资本积累的源泉,资本积累又是扩大再生产的源泉。
— 10 —
二、资本积累的实质
在资本主义经济制度下,驱使资本家进行扩大再生产出于两重原因:
第一
剩余价值规律是资本积累的内在动因,人口过剩 (四)相对过剩人口的基本形式
在资本主义社会,相对过剩人口有三种基本形式:
流动的过剩人口
潜在的过剩人口
停滞的过剩人口
1
2
3
— 27 —
二、相对人口过剩 (四)相对过剩人口的基本形式
一类是因资本主义经济周期变化 而发生的失业,称为周期性失业人口,
在资本主义现实经济 中,还存在着其他 两类的失业人口:
— 31 —
一、资本积累的一般规律 (二)无产阶级的贫困化
1.无产阶级贫困化的含义
伟大的马克思
无产阶级贫困是指无产阶级由于不占有生产 资料,只能靠出卖劳动力为生的这种经济地位。
马克思将无产阶级的贫困分为相对贫困和绝对贫困 两种表现形式: 无产阶级的相对贫困是指无产阶级的工资收入在国 民收入中所占的比重日益下降, 无产阶级的绝对贫困是指在资本主义制度下无产阶 级经济生活状况的绝对恶化。
竞争规律是资本积累的外在动因。资本家为 在竞争中击败对手,必须不断地进行资本积累, 第二 扩大生产规模用以增强资本实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节 资本主义再生产和资本积累
二、资本积累和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
• 资本主义的扩大再生产:资本家不把全部剩余价值用于个 人消费,而是把其中的一部分合并到原有的资本中去,用 来购买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使生产在扩大的规模上进行。 • 资本积累:把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或剩余价值的资本化。
• 剩余价值是资本积累的源泉,资本积累是扩大再生产的重
第五章 资本积累及其历史趋势
本章重点
1. 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所揭示出的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特征 2. 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揭示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扩大再生产
3. 资本积累的实质、必然性和影响资本积累的因素
4. 资本的技术构成、资本的价值构成、资本的有机构成 5. 资本主义相对过剩人口规律。相对过剩人口是资本主义制度的产物和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存在与发展的条件 6. 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 7. 资本主义积累的历史趋势
2018年9月21日星期五
第五章 资本积累及其历史趋势
第二节 资本有机构成和相对人口过剩
• 资本的技术构成和价值构成之间有密切联系, 一般说来,资本的技术构成决定资本的价值构成, 技术构成的变化会引起价值构成的变化。 • 由资本技术构成决定并且反映技术构成变化的资 本价值构成,叫做资本的有机构成。用C∶V来表 示。
第五章 资本积累及其历史趋势
2018年9月21日星期五
第一节 资本主义再生产和资本积累
• 一切决定剩余价值量的因素也影响资本积 累的规模。 • 影响资本积累的因素:
(1)剩余价值率的高低。 (2)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水平。 (3)所用资本和所费资本差额的大小。 • 所用资本是指投入生产中的全部资本, • 所费资本是指生产中实际耗费掉的资本。投入生产的 资本并不是在一次生产过程中全部都消耗掉。 (4)预付资本的多少。 (5)在利润量一定的情况下,积累率即剩余价值中用于 积累的部分所占比重的高低影响着资本积累的绝对量的大 小。
2018年9月21日星期五 第五章 资本积累及其历史趋势
第一节 资本主义再生产和资本积累
一、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
• 社会再生产过程一方面是物质资料的再生产;另一方面也 是生产关系的再生产,它是这两个方面的统一。 • 社会再生产按其规模可以分为: • 简单再生产就是在原有规模上进行的再生产; • 扩大再生产是在规模扩大的基础上进行的再生产。 • 资本主义再生产的特征是扩大再生产。
2018年9月21日星期五 第五章 资本积累及其历史趋势
第二节 资本有机构成和相对人口过剩
一、资本的有机构成及其提高趋势
• 资本积累不仅是资本在量上增大,而且资本在构成上也会 发生变化。
• 从物质形态上看,生产技术水平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的比
例,叫做资本的技术构成。 • 从价值形态上看,资本是由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构成的, 它们之间的比例叫做资本的价值构成。
2018年9月21日星期五
第四章 资本积累及其历史趋势
个别资本增大的两种方式
资本有机构成提高以个别资本增大为前提,个别资本增 大的途径:
资本积聚:是指单个资本依靠自身的积累来使实际资本 在价值形态和生产要素形态上实现量的扩大。 资本集中:是把若干个已有的、规模相对较小的资本合 并、重组为规模较大的资本。 资本积累与资本积聚:资本积累是资本积聚的前提和 基础,资本积聚则能通过资本规模的扩大来增强资本 积累的能力。 资本集中的方式:一是并购;二是联合 ;三是通过向 社会发行股票建立股份公司
2018年9月21日星期五 第五章 资本积累及其历史趋势
第一节 资本主义再生产和资本积累
• 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一些新的特征:
(1)从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过程可以看出可变资本是由工 人创造的。 (2)不仅可变资本而且全部资本都是工人创造的。 (3)工人的个人消费是资本主义再生产的一个条件,是为 资本家再生产出可供剥削的劳动力。 • 资本主义再生产同时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再生产。 生产资料和劳动者的分离是资本主义生产的基础。一方面, 不断再生产出资本家,占有生产资料;另一方面,不断地 再生产出一无所有的雇佣劳动者。
2018年9月21日星期五
第五章 资本积累及其历史趋势
资本的有机构成
资 本 构 成
从自然 由Pm(生产资 形式看 料)和A构成 从价值 由C和V构成 形式看
技术构成
决定 反映
价值构成
有机构成
资本积累和资本有机构成提高的必 然趋势:
• • a、 资本积累的必然性: b、资本积累过程中,资本家为追求更 多剩余价值,取得竞争优势,不断改进技 术装备,提高劳动生产率,导致在全部资 本中不变资本比重上升,可变资本比重相 对缩小,从而导致资本有机构成提高,这 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必然趋势。
第五章 资本积累及其历史趋势
2018年9月21日星期五
第一节 资本主义再生产和资本积累
• 扩大再生产的两种类型:
• 外延的扩大再生产和内涵的扩大再生产: • • 依靠投入的增加而推动产出同比例增 长的扩大再生产即外延扩大再生产; 依靠生产要素的使用效率提高而不是 依靠投入增加来推动的产出增长,即内涵 扩大再生产。
资本积聚和资本集中的关系
1、相互促进 : 资本积聚使单个资本增大, 增强了资本的竞争力,有利于它 在竞争中加快资本集中;资本集 中又使单个资本具有更大的增殖 能力,促进资本积累并推动资本 积聚。
2、资本积聚和资本集中的区别:
首先,资本积聚以剩余价值的积累为前提,资本集 中不以积累为必要前提。 其次,资本积聚的实现会受到社会所能提供的实际 生产要素增长的制约,资本集中则较少受社会实际生产 要素增长的限制。 再次,资本积聚在增大单个资本的同时,也增大了 社会总资本;资本集中则一般不能直接增大社会总资 本,但可以改变资本的结构和质量。 最后,通过资本积聚方式扩大单个资本规模,一般 速度较慢,资本集中则可以用很快的速度实现资本规 模的扩大。
要源泉。
2018年9月21日星期五
第五章 资本积累及其历史趋势
第一节 资本主义再生产和资本积累
三、资本积累的实质和必然性
• 资本积累的实质是:资本家不断利用无偿占有的剩余价值, 扩大资本的规模,扩大对工人的剥削,以继续榨取更多的
剩余价值。
• 资本积累具有客观必然性(原因): • • 1、实现价值增殖是资本的本质要求,它是决定资本积 累的内在动力 2、市场竞争压力会转变为内在的资本积累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