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财富报告-美国基金丑闻

合集下载

高盛的四大“丑闻”

高盛的四大“丑闻”

供求就是价格,投资的铁律就是正确认识供求关系。

———吉姆·罗杰斯[美国]责任编辑:赵迪第17期事实上,高盛的丑闻由来已久,接下来,我们就来回顾一下在金融危机中,发生在高盛身上的种种丑闻。

高盛丑闻之一:深陷希腊债务危机今年2月,媒体报道希腊政府已与15家国际大行签署了互换协议,这些合约有助于希腊隐瞒真实的赤字情况。

在涉嫌帮助希腊隐瞒赤字的15家大行中,高盛集团为希腊安排的合约可能是规模最大的。

该集团在2002年的互换协议中向希腊提供了价值达10亿美元的融资。

而此前媒体报道称高盛除了帮希腊债务掉期的问题上特别活跃外,它还要向中国推销250亿欧元希腊债券。

分析人士指出,高盛此举其背后有没有想通过中国来买这样的债券,进一步帮希腊来掩饰现在的债务呢?所以,通过这次的世界金融危机以及现在的欧洲金融风暴,我们对这些名声很响亮的跨国的金融机构应该提高警惕,他们为了自己的利益在利用各种金融工具在进行交易的时候,往往会造成了金融市场的不稳定。

高盛丑闻之二:卷入帆船集团内幕交易案帆船集团是美国规模最大的专注于科技行业的对冲基金之一,在鼎盛时期,帆船集团管理的资产达到了70亿美元。

2009年10月,帆船集团掌门人拉杰?拉贾拉特南在纽约的家中被捕,纽约南区联邦法院和联邦调查局指控其涉嫌4项内幕交易串谋罪和8项证券欺诈罪,一同被捕的还有另外5人。

检方称,这起内幕交易案涉及的公司股票包括希尔顿酒店、谷歌、IBM、AMD等等大型企业。

今年4月,媒体报道称,随着围绕帆船集团内幕交易案调查的不断深入,日前该案检察官正在针对高盛集团一名董事、麦肯锡公司前总裁拉雅?古普塔是否在金融危机最严重时期曾向拉贾拉特南提供有关高盛的内幕信息展开调查。

据称,拉贾拉特南被捕前与古普塔关系十分密切。

高盛丑闻之三:接盘雷曼、攫取暴利4月15日,国外媒体报道,一名法院指定的雷曼破产监督人日前表示,巴克莱银行和高盛集团曾从雷曼兄弟控股公司紧急拍卖金融衍生品投资组合交易中发了横财。

美国私募基金发展现状

美国私募基金发展现状

美国私募基金发展现状美国私募基金发展现状私募基金是指那些面向有经验投资者的基金,这些基金不向公众发售。

美国私募基金的发展可以追溯到20世纪40年代末的创业资本家和富裕家庭。

自那时以来,私募基金已经成为美国金融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在过去几十年里经历了快速的发展。

美国私募基金的规模和规模持续增长。

根据Preqin的数据,截至2019年底,美国私募股权基金的总资产规模超过4.5万亿美元,比2018年增长了11%。

私募股权基金作为私募基金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投资于非上市公司股权,对经济增长和创新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美国私募基金发展的同时,相关的监管制度也在不断演变和完善。

2008年的金融危机导致了对金融市场监管的一系列改革,其中包括对私募基金的监管。

2010年,美国通过了《道富-弗兰克法案》,以加强对私募基金的监管。

根据该法案,私募基金管理公司必须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注册,并披露一定的信息。

这一举措旨在增强投资者保护和市场透明度。

另外,技术的不断进步也对美国私募基金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等技术的应用,私募基金管理公司能够更加高效地进行投资分析和决策。

这些技术还使得私募基金能够更好地利用投资者提供的大量数据,为他们提供量身定制的投资产品和服务。

然而,美国私募基金市场也存在一些挑战和问题。

首先,私募基金的运作模式相对较为复杂,对投资者的要求也较高,可能导致信息不对称和投资失败的风险。

其次,一些私募基金可能会滥用投资者的信任,进行不当的投资行为。

最后,私募基金市场中存在竞争激烈的情况,可能导致投资者面临较高的费用和相对较低的回报。

总体来说,美国私募基金市场在过去几十年里蓬勃发展,并且在经济增长、创新和就业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随着监管制度的不断完善和技术的应用,私募基金有望进一步发展壮大,并为投资者提供更加多样化和个性化的投资产品和服务。

美国三大公司丑闻

美国三大公司丑闻
• 该报告建议投资者卖掉安然股票,或者做空,主要依据是安然越来 越低的营运利润率
• 此外,OWS公司对安然的关联交易与会计手法也持消极看法 • 2001年10月16日,安然公布第三季度的财务状况,第三季度的财务
报表确实增加了几项新内容,但同时又把以前的明细款项去掉,使 其季报反而更加含糊。 • 11月8日,安然宣布,在1997年到2000年间由关联交易共虚报了5.52 亿美元的盈利。 • 2001年12月2日,安然正式向法庭申请破产。
• 美国世通公司前CEO 埃伯斯出庭受审
• 世通前CEO被判25年 监禁 家产只留5万美 元
• 世通公司已根据美国 破产法第11章向曼哈 顿的美国破产法院申 请破产保护。这是美 国历史上最大的一起 企业破产案。
美国世通公司前首席 执行官兼总裁约翰• 塞格摩帮助披露了世 通的会计丑闻,使得 世通成为美国历史上 申请破产的规模最大 的一家企业。
《萨-奥法案》 404条款
• 《萨-奥法案》的“404条款”:上市公司管 理层必须建立并维持充分的内控结构和程 序以进行财务报告,同时出具审计报告的 会计师事务所必须为管理层的内控保证做 出证明并披露所有“严重缺陷”,违者将 面临严厉的惩罚措施。
诚信为本 操守为重 遵循准则 不做假账
“世通案”
• 85,世通公司成立 • 02/3,SEC开始对世通展开调查 • 02/3,SEC 调查 世 通 的情 况 曝 光 , 调 查 内容 包 括 世通
CEO埃贝斯向公司借用3.75亿美元等 • 02/4,世通CEO辞职 • 02/5/11,评级公司将世通债券评级降为“垃圾级” • 02/5/15,世通从标准普尔500中被除名,以毕马威取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为
“泰科案”
• 泰科是世界最大的电气、电子元件制造商和服务商, 2002年6月3日,当时泰科首席执行官丹尼斯·科兹 洛夫斯基因受到逃税调查,突然宣布辞职。随后, 科兹洛夫斯基和斯沃茨等其他几个高层官员由于被 怀疑挪用公款而受到指控。2005年6月17日,美国曼 哈顿联邦法院宣布,科兹洛夫斯基及助手在被起诉 的23项罪名中,有22项均告成立。联席被告、曾担 任泰科首席财务官的马克·斯沃茨也被指控犯有重 大盗窃罪、密谋罪、证券欺诈罪和8项伪造文件罪。

1987年美国股市危机事件

1987年美国股市危机事件

1987美国股市危机事件1987年市场崩溃发生于当年10月19日星期一。

但是危机的起因是前一周周五(10月16日)的价格轻微下跌,以及由此引发的投资者采取一种新的流行策略——投资组合保险进行对冲。

投资组合保险是一种策略,投资经理可以在投资组合之上加一个动态对冲,以便复制出一个认沽期权。

从操作角度看,当组合价值升高时减少对冲,反之则加大对冲。

对冲为组合提供了一层支持,这是因为,组合价值跌到某个预定水平时,对冲会上升到某个点,以弥补组合的未来损失。

组合保险的卖点是可以提供底线价格保护(floor protection),而当组合价值高于底线水平时,通过系统地减少对冲,仍可保证组合有上涨潜力空间。

这个对冲策略是有成本的。

由于对冲要随着组合价值升高而减少,因组合价值下跌而增加,因此,需要在上涨过程中买入,在下跌中卖出。

结果为了应对价格波动而发生摩擦成本,即该成本会在价格波动之后发生。

借助期权定价理论工具可以算出累计摩擦成本,在金额上应该和行权价等于对冲底线价格的一项认沽期权的成本大致相等。

成功对冲的核心要求,特别是动态对冲,是流动性。

如果对冲无法执行,显然所有赌注都会损失。

如果组合规模小而且投资经理只是针对某个标的做对冲,这种情况下无需过分担心流动性。

但是如果市场上每个人的标的都是相同的,这可能会成为一场噩梦。

这就是10月19日所发生的事情。

10月19日星期一上午,购买了投资组合保险的投资者从电脑屏幕上看到价格自上周五持续下跌,不得不进一步提高对冲规模。

他们不得不向市场卖出一部分敞口,选择的对冲工具就是标普500指数期货合约。

10月19日开市不久,标普指数成分股就遭到了对冲的攻击。

时间就是一切,价格变得无足轻重。

一旦触发对冲程序,就会以市场价抛出一项合约。

这又触发了更多对冲程序。

组合保险1984年首次由LOR(Leland O'Brien Rubinstein)引进,这类产品被大量成功地出售给了养老基金,这些基金手里持有成千上万亿美元的权益资产。

美国公募基金行业报告书

美国公募基金行业报告书

美国公募基金行业报告书美国公募基金行业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市场,涉及到各种类型的基金,包括股票基金、债券基金、货币市场基金等。

这些基金由专业的基金经理管理,旨在为投资者提供多样化的投资选择和风险管理。

在美国,公募基金是一种受监管的投资工具,由证券交易委员会(SEC)监管。

公募基金的特点是可以向公众开放,投资者可以购买基金的股票或份额,并且基金的规模和投资组合都是公开透明的。

根据最新的数据,美国公募基金行业规模庞大,总资产规模超过15万亿美元。

其中,股票基金是最受欢迎的类型,占据了大部分市场份额。

债券基金和混合基金也在投资者中受到了广泛的关注。

公募基金行业的发展离不开美国资本市场的繁荣和投资者对多样化投资的需求。

随着投资者对风险管理和长期收益的重视,越来越多的投资者将目光转向了公募基金。

与此同时,基金公司也在不断创新,推出更多类型的基金产品,以满足不同投资者的需求。

在美国公募基金行业中,基金经理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基金经理的投资决策和风险管理能力直接影响着基金的表现和投资者的回报。

因此,基金公司会竞相争夺优秀的基金经理,并为他们提供丰厚的薪酬和激励机制。

另外,美国公募基金行业还面临着一些挑战。

例如,市场竞争激烈,基金公司需要不断创新和提升服务质量,以留住投资者。

此外,监管政策的变化和市场波动也会对基金行业造成影响,基金公司需要及时调整投资策略,以适应市场变化。

总的来说,美国公募基金行业在市场发展、投资者需求和监管政策的影响下不断壮大和完善。

随着投资者对多样化投资的需求不断增加,公募基金行业有望迎来更多的发展机遇。

同时,基金公司和投资者也需要保持警惕,及时调整投资策略,以适应市场的变化。

美国理财大数据分析报告(3篇)

美国理财大数据分析报告(3篇)

第1篇摘要:本报告通过对美国理财市场的深入分析,旨在揭示当前美国理财市场的发展趋势、用户行为特点以及潜在的风险和机遇。

报告基于大量大数据分析,包括用户行为数据、市场交易数据、社交媒体数据等,为我国理财市场的发展提供参考。

一、引言随着金融科技的快速发展,大数据分析在理财领域的作用日益凸显。

美国作为全球金融市场的领军者,其理财市场的发展趋势和用户行为对我国具有极高的借鉴意义。

本报告通过对美国理财市场的大数据分析,旨在为我国理财市场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启示。

二、美国理财市场概况1. 市场规模:美国理财市场规模庞大,截至2021年,美国个人理财市场规模已超过100万亿美元。

2. 产品类型:美国理财市场产品丰富多样,包括银行储蓄、基金、保险、股票、债券、P2P借贷等。

3. 投资渠道:美国理财市场投资渠道多元化,包括线上和线下渠道。

线上渠道以互联网银行、第三方支付平台、金融科技公司等为主,线下渠道则以传统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等为主。

三、美国理财市场用户行为分析1. 用户画像:美国理财市场用户画像呈现年轻化、高学历、高收入的特点。

其中,25-40岁的年轻人占比最高,学历普遍在本科以上,年收入在10万美元以上。

2. 投资偏好:美国理财市场用户投资偏好呈现多元化趋势。

股票、基金、债券等传统投资方式仍然是用户的首选,但P2P借贷、加密货币等新兴投资方式也逐渐受到青睐。

3. 理财平台选择:用户在选择理财平台时,主要考虑平台的安全性、收益性、便捷性等因素。

互联网银行、第三方支付平台、金融科技公司等新兴平台因具有较高收益和便捷性,逐渐成为用户的首选。

四、美国理财市场发展趋势1. 金融科技崛起:金融科技在理财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在理财市场中的应用将更加深入。

2. 个性化理财:随着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理财市场将更加注重个性化服务,为用户提供量身定制的理财方案。

3. 监管政策趋严:美国政府对理财市场的监管力度不断加大,旨在保护投资者权益,维护市场稳定。

美国再查对冲基金交易内幕华尔街金融秩序面临重建

美国再查对冲基金交易内幕华尔街金融秩序面临重建

理,马诺沙・ 卡鲁纳提拉卡是中国台湾积体电
路制造股份有 限公司 的一 家分公 司客户经理 。 检方的资料显示 , 这四人均涉 嫌非法交 易大型
FI B 出击
美 国政府 于2 1 ̄ 1, 日采取 的一 项 0 0 q2 1 2 突击行 动震 惊 了华尔街 。
2 1 0.1 Ti e W e l 33 0 122 T m ek y1
神秘 的保荐人士
在保 荐业 务 快速 发 展 的过 程 中 , 问 一些 题也逐 渐 显露 出 来 , 中之 一 就是 保荐 人 同 其
时兼顾 过 多客 户 。
改 正措 施 的决 定 》 。此 前 宁波 证监局 对 宁波 G Y Q 进 行 的募 集 资 金 专 项 检 查, 发现 该 公 司的 部 分 募 集 资 金 使 用 情 况 未 履 行 相 应 的 审 批 程 序 和 信 息
方法被 认为 有利 于帮助顾 客挑 选股 票和尽 职
己的雇主 。美 国证券交易 委员会 (E ) ” S C 执法部 副部长 弗瑞斯塔德也 表示 , 国金融 市场仍存 美 在 着大量 内幕交 易 ,其 广泛程 度远 远超 过预
想, 让广大投资者蒙 受巨大损失 。
场调查机构掌握的信息是通过合法的手段 、
信证券予以开除并解除劳动合同。据调查 , 李绍武通过不断伪造身份的妻 子及 自己设
立 公 司等 方 式 参 股 已 上 市 公 司 和 准 上 市 公 司 ,他 的总 投 入不 足 13 4 万元 ,回报 却 高 达 30 万元 , 资 回报 率 高 达 2 倍 。 即证 监 20 投 0 随 会 高层 即对P 腐 败 进行 调查 。 绍 武案 因此 E 李 被 称作 “E 败 第一 案 ” P腐 。

美国长期资本管理基金案例

美国长期资本管理基金案例
LTCM危机事件 危机事件
美国长期资本管理基金
案例 美国长期资本管理基金巨额亏损、 美国长期资本管理基金巨额亏损、被迫重组
1998年 1998年9月,美国爆出震惊整个国际金融界的消息:拥有 美国爆出震惊整个国际金融界的消息: 1250亿美元资产的对冲基金 长期资本管理基金( 亿美元资产的对冲基金“ 1250亿美元资产的对冲基金“长期资本管理基金(Long Term LTCM) 因投资失利而出现43 43亿美元巨额 Capital Management, LTCM)”因投资失利而出现43亿美元巨额 亏损,濒临倒闭。美国政府打破惯例, 23日由美国联邦储 亏损,濒临倒闭。美国政府打破惯例,于9月23日由美国联邦储 备银行纽约分行组织全球15家大银行及大经纪行, 15家大银行及大经纪行 备银行纽约分行组织全球15家大银行及大经纪行,以购买该基金 权益的方式,总共注资37.25亿美元, LTCM施行救助 37.25亿美元 施行救助。 权益的方式,总共注资37.25亿美元,对LTCM施行救助。由于长 期资本管理公司由金融界一流的管理人才和经济学界一流的专家 主管,它的被迫重组引起了国际金融市场的强烈震撼, 主管,它的被迫重组引起了国际金融市场的强烈震撼,加深了对 银行流动性的忧虑,导致了纽约股市下调,成为1998 1998年国际金融 银行流动性的忧虑,导致了纽约股市下调,成为1998年国际金融 市场具有转折意义的重大事件之一。 市场具有转折意义的重大事件之一。
那么, 对冲基金”到底为何物?其具体操作又是怎样进行的呢? 那么,“对冲基金”到底为何物?其具体操作又是怎样进行的呢? 对冲基金的英文名称为Hedge Fund,意为“风险对冲过的基金”,起源 意为“ 对冲基金的英文名称为 意为 风险对冲过的基金” 年代初的美国。 于50年代初的美国。其操作的宗旨,在于利用期货、期权等金融衍生产品以及 年代初的美国 其操作的宗旨,在于利用期货、 对相关联的不同股票进行空买空卖、风险对冲的操作技巧, 对相关联的不同股票进行空买空卖、风险对冲的操作技巧,在一定程度上可规 避和化解证券投资风险。 避和化解证券投资风险。 在一个最基本的对冲操作中,基金管理者在购入一种股票后, 在一个最基本的对冲操作中 ,基金管理者在购入一种股票后,同时购入 这种股票的一定价位和时效的看跌期权(Put Option)。看跌期权的效用在于 这种股票的一定价位和时效的看跌期权( ) 当股票价位跌破期权限定的价格时, 当股票价位跌破期权限定的价格时,卖出期权的持有者可将手中持有的股票以 期权限定的价格卖出,从而使股票跌价的风险得到对冲。在另一类对冲操作中, 期权限定的价格卖出,从而使股票跌价的风险得到对冲。在另一类对冲操作中, 基金管理人首先选定某类行情看涨的行业,买进该行业中看好的几只优势股, 基金管理人首先选定某类行情看涨的行业,买进该行业中看好的几只优势股, 同时以一定比率卖出该行业中较差的几只劣质股。如此组合的结果是, 同时以一定比率卖出该行业中较差的几只劣质股。如此组合的结果是,如该行 业预期表现良好,优质股涨幅必超过其他同行业的股票, 业预期表现良好,优质股涨幅必超过其他同行业的股票,买入优质股的收益将 大于卖空劣质股而产生的损失;如果预期错误,此行业股票不涨反跌, 大于卖空劣质股而产生的损失;如果预期错误,此行业股票不涨反跌,那么较 差公司的股票跌幅必大于优质股, 差公司的股票跌幅必大于优质股,则卖空盘口所获利润必高于买入优质股下跌 造成的损失。正因为如此的操作手段, 造成的损失。正因为如此的操作手段,早期的对冲基金可以说是一种基于避险 保值的保守投资策略的基金管理形式。经过几十年的演变, 保值的保守投资策略的基金管理形式。经过几十年的演变,对冲基金已失去其 中初始的风险对冲的内涵, 的称谓亦徒有虚名。 中初始的风险对冲的内涵,Hedge Fund 的称谓亦徒有虚名。对冲基金已成为 一种新的内涵, 的称谓亦徒有虚名。 一种新的内涵,Hedge Fund的称谓亦徒有虚名。对冲基金已成为一种新的投 的称谓亦徒有虚名 资模式的代名词,即基于最新的投资理论和极其复杂的金融市场操作技巧, 资模式的代名词,即基于最新的投资理论和极其复杂的金融市场操作技巧,充 分利用各种金融衍生产品的杠杆效应,承担高风险、追求高收益的投资模式。 分利用各种金融衍生产品的杠杆效应,承担高风险、追求高收益的投资模式。 据有关资料报道, 1997年年底 , 全球共有5500家对冲基金 , 管理的资本达 据有关资料报道 , 年年底, 全球共有 家对冲基金, 年年底 家对冲基金 2950亿美元。 亿美元。 亿美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3年,由于丑闻的 影响,美国共同基金 出现480亿美元的净 现金流出
472 254 75 53 2003 -48 2004 2005 2006
878
412

直到2003年暴露的美 国共同基金丑闻,使 人们开始重新审视这 个向来以“60年来无 丑闻”而自豪的行业 的发展之路。一系列 法规相继出台 同时,美国共同基金 丑闻重创投资者信心, 2003年美国共同基金 的净现金流入首席出 现净现金流出
2
案例2——对冲基金与共同基金“狼狈为奸”

对冲基金在基金丑 闻中也与共同基金 “狼狈为奸” 除了“择时交易” 和“盘后交易”出 现对冲基金身影外, 对冲基金还直接出 现在卖空交易中
皮尔格雷通过投资对冲基金卖空PBHG成长基金盈利
皮尔格雷 投资

管理
公司外部的对冲基金
而同期皮尔格雷通过卖空交易,在 PBHG成长基金上的个人投资却净 赚了390万美元,年赢利率高达 49%。
卖空
PBHG成长基金
皮尔格雷特许该对冲基金进行 “择时交易”而不用交赎回金, 否则买卖240次须支付巨额罚金, 也就不会有丰厚的利润了
在2000年3月至2001年11月的20个 月时间里,PBHG成长基金下跌了 65%

PBHG成长基金一案 堪称共同基金丑闻 案的腐败之最
PBHG成长基金丑闻案 加里· 皮尔格雷是皮尔格雷· 巴克斯特共同基金公司的奠基人,该基金现管理70亿美元的资产, 皮尔格雷亲自管理公司旗下的PBHG成长基金 皮尔格雷并不投资在自己的基金上,而是投资一个公司外部的对冲基金,该对冲基金主要靠卖 空PBHG成长基金而赢利 美国《新闻周刊》报道,该对冲基金在2000年 3月至 2001年 11月间买卖PBHG成长基金高达 240次之多,若PBHG成长基金跌价了,对冲基金便赢利 作为基金经理人,皮尔格雷本应尽力使基金升值,但他却乐于看基金下跌,从小投资者的损失 中赚取巨额私利。这就好像一名船长驾驶着轮船撞上了冰山,船长跳上私人游艇逃跑,并因撞 船赚取了大笔保险赔偿,而船上的乘客却葬身大海

最新的案件与2003年人们 所看到的共同基金内幕交 易丑闻又有所不同,当时 的情况是,某些特定的客 户获得了特权,可以迅速 买进和卖出基金,而余下 的大多数股东却没有这些 特权,而且还必须承担特 权者特权交易导致的部分 损失。
现在的情况则是另外一回 事,经理人并没有将股东 分成三六九等,而是他们 自己有强烈的动机去进行 某种交易
250 50 -150
1995
1996
Hale Waihona Puke 199719981999
2000
2001
2002
2007
2008
资料来源:ICI
2009 -150
丑闻出现后SEC在四个方面加强基金监管的改革 完善公司独立董事制度 提高基金信息披露的广度、频率和准确性 加强对延迟交易和择时交易的管理 减少基金的关联交易和利益输送
盘后交易和择时交易 盘后交易:共同基金的价位一天只变动一次,每一个交易日一到美国东部时间下午4点,当天 的所有买卖开始价格结算,4点以后的买卖按第二天的价格结算,这是《联邦证券法》的规定, 在下午4点股市收盘后买卖共同基金,但仍按照当天下午4点的基金价格进行结算,这就是盘后 交易 择时交易:个人投资者在基金开了账户以后,可以同时买基金公司管理的所有共同基金。亚洲 市场在美国时间上午就收盘了,欧洲市场在美国时间中午就闭市了。如果美国时间下午出了什 么坏消息,美国股票猛跌,由于亚洲、欧洲股票已经闭市,这些市场的股票价格无法反映新的 坏消息。这时,把手头专营亚洲、欧洲的海外基金以美国下午4点收盘的价格卖掉,实际上卖的 是坏消息以前的高价,这就是择时交易
美国银行提供资金和设备,共同基金提供交易机会,金丝雀对冲基金获得的巨大收益 美国银行从2001年开始为金丝雀公司提供了3亿美元的信贷,并在金丝雀公司的办公室中安装 了特别电脑设备,以便为金丝雀公司的盘后交易和择时交易提供资金和设备 著名的基金公司美一银行(Bank One Corp.)、骏利资本集团(Janus Capital Group)和斯特朗 资本管理公司(Strong Capital Management Inc.)都给金丝雀公司提供了对其旗下基金股份进 行择时交易和盘后交易的机会,以换取金丝雀的长期投资 在差不多3年的时光里金丝雀对冲基金通过与几大共同基金的私下非法交易,牟利高达数十亿 美元。 在SEC随后的调查中发现,在34家大型经纪商中,有8家允许其共同基金客户在纽约时间下午 4点后进行盘后交易,约有30%的被调查经纪商承认进行过择时交易
2004-8-23 2002-8-9 2004-7-27
S7-12-04 S7-51-02 S7-03-04
2004-7-2
S7-04-04
2004-6-23 2003-6-7
S7-08-04 S7-28-03
2004-4-19
S7-26-03
2002-2-27
S7-51-02
2003-12-17
S7-03-03
美国基金丑闻
投资有陷阱,需要可信赖的专业人士帮您分忧
1
案例1——“赛后赌马”和“灌了铅的骰子”



2003年,纽约地产大亨65 岁的里昂那多〃斯特恩 (Leonard Norman Stern) 以 22亿美元资产排名第85 位。他的儿子爱德华〃斯 特恩 (Edward J. Stern) 拥有一家对冲基金公司— —金丝雀资本合伙公司 ( Canary Capital Partners LLC) 西奥多〃西波就职于美国 银行(Bank of America) 资产管理部门,西波看中 了斯特恩家族雄厚的资产 实力 斯特恩的对冲基金公司希 望与美国银行共同运用盘 后交易(late-trading) 和择时交易(markettiming)策略进行投资, 由美国银行提供巨额贷款。 作为回报,斯特恩把其家 族的私人银行业务交给美 国银行私人银行部门,同 时提供2000万美元与美国 银行拟共同成立一个新基 金

资料来源:网上信息整理
5
附件:SEC颁布的加强基金监管的主要法规统计
日期
2004-9-2
文件号
S7-09-04
主要内容
禁止基金在分配各经纪商交易业务时直接依照经纪商帮销基金份额的大小,也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基金定向经纪业务(directed brokerage)。此外,SEC还要求向投资者更详细得披露基金经理及其团队的信息,包括基金经理管理的其它帐户的信息、是否拥 有本基金所持的股票以及基金经理的补偿结构等。 增加对基金经理信息的披露,特别是管理的其它帐户、薪酬结构以及在投资公司所持的股权等信息。 在年报中加强对基金费用的披露,包括两点:(1)投资者投资 1000美元基金可能花费的费用;(2)假设基金的年收益率为5%, 投资者投资1000美元基金可能花费的费用。 加强对基金的监管以提高董事会的效率和独立性,同时增强其保护投资者利益的能力。主要包括:(1)基金董事会中75%以上的 成员必须为独立董事,如果董事会只有三名董事,则至少有一位独立董事;(2)董事会主席必须是独立董事;(3)董事会每年 至少进行一次自我评估;(4)独立董事每季度至少聚会一次;(5)独立董事必须具有自主雇佣其雇员的权利。(6)基金必须保 留董事批准顾问合同时考虑因素的书面材料。 要求基金公司采行道德规范,提高基金公司和其雇员对股东的信托责任。内容包括:(1)道德规范必须设立基金人员需要遵循的 标准并说明基金公司内部人员个人交易可能导致的利益冲突;(2)要求基金监管者报告基金雇员所有的个人证券交易,包括在同 一基金公司管理的不同基金上的交易。 要求投资公司披露其董事会是如何评估和批准以及建议股东批准投资顾问合同的,并要求投资公司在对股东的报告中披露在最近 的半个财年中那些影响顾问合同的因素变化情况。 要求开放式基金更详细披露其针对通过证券经纪商申购和销售的基金给予不同费率的间断点的情况。目前美国有37%的开放式基 金是通过证券经纪商或者其它金融中介代理销售,开放式基金往往根据投资者投资金额的大小决定不同的申购费率,这就是所谓 的间断点(breakpoints),此次要求开放式基金详细说明其间断点结构和决定因素,同时经纪商也要向客户详细说明。 要求基金更详细的披露关于择时交易和选择性披露投资组合持股信息的披露。(1)开放式基金要在说明书中详细说明投资者频繁 申购和赎回基金份额可能带来的风险,以及基金公司对这些频繁申购和赎回行为的政策和处理程序。(2)SEC也要求发行有变额年 金和变额寿险的保险公司也要提供单独帐户的类似信息披露;(3)要求基金公司以及发行有变额年金的保险公司说明其使用公平 价值订价的环境以及使用公平价值订价的效果;(4)要求基金公司和经营有变额年金的保险公司提供其投资组合披露的政策和程 序,以及其为使信息可以得到利用而正在采取的措施。 提高基金公司在股东报告和季度投资组合信息披露中加强关于基金费用、投资组合和过去业绩的披露情况。主要包括:(1)基金 公司应在报告中披露在报告期内股东承当的费用的大小。(2)基金应在股东报告中和季度投资组合报告中详细地用多种方式披露 持股情况;(3)基金在给股东的年报中应披露管理层对基金业绩的评价。 要求基金公司制定和改进其阻止基金违反联邦法律行为发生的政策和程序,同时每年均要检查这些政策和程序是否足够以及其改 进的效果,同时设立一名首席执法官负责管理这些政策和程序。首席执法官将直接对董事会负责。这些规则设计的目的是:通过 确认所有的基金和投资顾问拥有内部程序提高对联邦法律的遵循程度来达到保护投资者的目的。
资料来源:SEC网站
6
法宝财富,您身边的财富管理专家
7


4
美国共同基金丑闻重创投资者信心

自1940年《投资公司 法》诞生以来,到 2003年已经走过了63 年。在这63年中,美 国共同基金没有暴露 出丑闻
1995年-2009年美国共同基金市场净现金流入流出情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