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核心概念图

合集下载

初中化学学科的核心素养

初中化学学科的核心素养

初中化学学科的核心素养基本知识学生应掌握和理解化学学科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他们应该了解化学元素、化学反应和化学键的概念,以及不同物质之间的相互作用和转化规律。

学生还应了解常见化学实验室用品和设备的使用方法,并能正确辨识常见的化学现象和反应。

科学思维学生应培养科学思维能力,包括观察、比较、分析、推理和实验设计能力。

他们应该学会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并对问题进行评价。

通过化学学科的研究,学生可以培养逻辑思维、综合思维和创新思维,提高他们的问题解决和决策能力。

实验技能学生应具备基本的实验技能,包括安全操作实验室设备和材料的能力、正确使用实验工具和仪器的技巧,以及进行实验记录和数据分析的能力。

他们应学会进行实验设计、实验步骤的控制和实验结果的观察与分析。

通过实验技能的培养,学生可以加深对化学概念和原理的理解,并提高实验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环境意识学生应培养对化学与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认识和关注。

他们应该了解化学现象和化学反应对环境的影响,并学会合理利用化学知识和技术来保护环境。

学生还应该关注社会对化学产品和化学工艺的需求,培养可持续发展的意识和行动。

创新精神和合作能力学生应培养在化学领域中的创新精神和合作能力。

他们应学会独立思考和提出新的问题,并学会创新性地解决问题。

同时,学生还应培养与他人合作、交流和分享的能力,以实现共同的目标和任务。

初中化学学科的核心素养旨在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和适应未来的需求。

通过研究化学,学生可以提高科学素养、培养动手实践的能力,并为将来更深入的化学学科研究奠定坚实的基础。

同时,他们也将从化学学科中受益,为社会的发展和繁荣作出积极贡献。

以上是初中化学学科的核心素养的简要介绍,希望能够对相关人员有所帮助和启发。

核心素养下的初中化学教学 ppt课件

核心素养下的初中化学教学  ppt课件

ppt课件
15
3
核心素养在中考试卷上的体现
宏微结合
【2016年陕西11】分析不同物质的共性与差异性是学习化 学的有效方法。下列关于CO2和CO的各项对比,有错误的 是( )
选项
共性
差异性
A
均由分子构成
分子的种类不同
B 均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元素的质量比不同
C
均能与水化合
化合时现象不同
D 常温下均是无色气体 相同条件下气体的密度不同
珍爱生命、 健全人格、 自我管理;
社会责任、 国家认做同人、、国做际事理根解 基;
劳动意识、 问题解决、 技术应用。
ppt课件
4
二、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基本内涵 化学核心素养
ppt课件
5
二、化学学科核心素养——高中化学核心素养
发展水平 • 思维变量 • 认识变量 • 情境变量
宏观辨 识与微 观探析
科学精
• •
神与社
会责任 •
实验探究与创新意识是学科核心素养的核心 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是实验探究的思维本质 及基础 宏微结合、变化平衡是实验探究与创新的 化学视角
实验探
变化观
究与创
念与平
新意识
衡思想
• 宏微结合、变化平衡是证据推理、模型认知
的化学特质
证证据推推• 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是实验探究与创新的 理理与模模 价值追求和立场
D. 氧气能被液化贮存于钢瓶——分子间有间隔且间隔能改

ppt课件
17
5
核心素养在中考试卷上的体现
宏微结合、模型认知、分类表征
【2017年陕西17】在宏观、微观与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 化学学科的特点。

新课标初中化学核心素养 专题报告总结

新课标初中化学核心素养 专题报告总结

新课标初中化学核心素养专题报告总结1.引言新课标初中化学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在学习化学过程中所需具备的基本能力和素质。

它包括知识的掌握、实验技能的培养、科学思维的发展以及社会责任意识的培养等方面。

本报告旨在总结新课标初中化学核心素养的重要性,分析其特点,并提出相关的教学方法。

2.新课标初中化学核心素养的重要性2.1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新课标初中化学核心素养的培养可以帮助学生了解科学的本质和科学研究的方法,培养他们的科学思维和创新能力,提高他们的科学素养。

这对于学生全面发展和未来的职业选择都具有重要意义。

2.2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化学实验是化学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可以使他们更好地理解化学原理和概念,培养他们的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实验操作的安全意识。

2.3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化学对于人类社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但同时也带来了环境和安全等方面的问题。

通过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使他们认识到化学与环境、健康等的关系,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和安全意识,以更加负责任地应用化学知识。

3.新课标初中化学核心素养的特点3.1知识与技能的结合新课标初中化学核心素养强调知识与技能的结合。

学生不仅需要掌握化学知识,还需要培养实验技能,运用知识解决问题,并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3.2实践与创新的培养新课标初中化学核心素养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

学生通过实验实践,锻炼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性思维,鼓励他们提出新的观点和解决方案。

3.3社会责任意识的培养新课标初中化学核心素养要求学生培养社会责任意识。

学生应该认识到化学对环境和健康的影响,并积极参与环保和安全等方面的活动,为社会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4.教学方法4.1建立问题导向的教学模式通过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探索答案和解决问题的过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教师可以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索,从而培养他们的科学思维能力。

初中化学核心知识点解读-初中化学知识点

初中化学核心知识点解读-初中化学知识点

初中化学核心知识点解读化学科核心知识点解读(一)第一部分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一、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一)掌握基本概念1.分子:分子是能够独立存在并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微粒。

(1)分子同原子、离子一样是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

(2)按组成分子的原子个数可分为:单原子分子如:He、Ne、Ar、Kr…双原子分子如:O 2 、H 2 、HCl、NO…多原子分子如:H 2 O、P 4 、C 6 H 12 O 6 …高分子如:CH 2 —CH 2 、CH 2 —CH CH—CH 2 …2.原子: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确切地说,在化学反应中原子核不变,只有核外电子发生变化。

(1)原子是组成某些物质(如金刚石、晶体硅、二氧化硅等原子晶体)和分子的基本微粒。

(2)原子是由原子核(中子、质子)和核外电子构成的。

3.离子:离子是指带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

(1)离子可分为:阳离子:Li + 、Na + 、H + 、NH +4 …阴离子:Cl - 、O 2- 、OH - 、SO 2- 4 …(2)存在离子的物质:①离子化合物中:NaCl、CaCl 2 、Na 2 SO 4 …②电解质溶液中:盐酸、NaOH溶液等③金属晶体中:钠、铁、钾、铜等4.元素: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同一类原子的总称。

(1)元素与物质、分子、原子的区别与联系: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宏观看);物质是由分子、原子或离子构成的(微观看)。

(2)某些元素可以形成不同的单质(性质、结构不同)———同素异形体。

5.同位素:是指同一元素不同核素之间互称同位素,即具有相同质子数,不同中子数的同一类原子互称同位素。

如H有三种同位素: 11 H、 21 H、 31 H(氕、氘、氚)。

6.核素:核素是具有一定数目的质子和一定数目的中子的一种原子。

(1)同种元素、可以有若干种不同的核素。

(2)同一种元素的各种核素尽管中子数不同,但它们的质子数和电子数相同。

初中化学核心素养

初中化学核心素养

化学在生命、材料、环境、能源等领域中相互交叉、相互渗透、相互促进中协同发展,在解决人类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其包含的核心素养主要有:1、以培养学生完美人格和终身学习能力为宗旨,指导学生从更高的视野和境界上自我发展。

2、培养学生的化学学科素养(如学生的化学双基知识,学科的一些基本思想如守恒的思想、绿色化学思想;学科基本方法如用归纳的方法、比较的方法进行概念辨析等)。

3、化学思维素养(包括化学逻辑思维素养,如“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用途的思维方式”,如“从辩证的角度、从微观的角度来认识化学”以及化学批判性思维能力等).4、化学信息素养(如对工艺流程、合成路线、化学程序等信息的处理等).5、跨学科综合创新素养、合作交流能力以及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初中化学核心素养之我见贾维兵什么是化学核心素养?如何确定化学核心素养?2014年,4月24日,教育部研制印发《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提出“教育部将组织研究提出各学段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明确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核心素养即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化学核心素养是指本学科给予学生未来发展必备的品格和关键能力;是在解决复杂的、不确定性的现实问题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综合性品质或能力;是学科的知识和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整合。

2014年12月8日,普通高中课程标准修订工作启动会在京召开。

此次修订的一个重要变化就是落实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的要求,率先在高中课程标准中增加学科核心素养和基于核心素养制定出的质量标准内容。

高中化学课程标准修订组按照教育部课标修订的要求,根据“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和高中化学课程特点,提出包含“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证据推理与模型认识”“实验探究与创新意识”“科学精神和社会责任”等五个要素的高中化学核心素养。

初中化学周期表知识点总结与归纳

初中化学周期表知识点总结与归纳

初中化学周期表知识点总结与归纳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变化及其性质的科学。

化学知识的学习离不开周期表,周期表是化学家们根据元素性质、原子结构等规律所编制的,它是整个化学体系的核心。

初中阶段是学习周期表的重要时期,下面就来总结和归纳初中化学周期表的基本知识点。

1. 基本概念周期表是按照元素的原子序数(即元素的核中质子数)从小到大排列的表格,主要分为横排(周期)和竖排(族)两个方向。

周期表上的元素按照一定的规律排列,使得相似性质的元素彼此处于相邻的位置。

2. 周期表的结构周期表的结构可以分为行和列两个方向。

水平行称为周期,直立列称为族。

周期数代表了元素的能级(外层电子的能量级),周期数越高,原子结构越复杂。

族数代表了元素的主族(1A~2A和13A~18A)或过渡族(3B~12B)。

3. 元素符号和原子序数每个元素都有一个唯一的元素符号,由一个或两个拉丁字母组成。

例如,氢的符号为H,氧的符号为O。

元素符号的首字母通常大写,如果含有两个字母,第二个字母通常小写。

元素的原子序数是指元素的质子数,用Z表示。

原子序数从1开始,按照从左到右、从上到下的顺序递增。

4. 元素周期性规律周期表中的元素具有明显的周期性规律,即某些性质的变化随着元素原子序数的增加呈现规律性的周期性变化。

(1)原子半径:在周期表中,原子半径随着周期数的增加而递减,即位于周期表左侧的元素原子半径比右侧的元素大。

这是因为周期表中原子序数增加,电子层数增加,但是核电荷的增加量远远大于电子的增加量,导致电子外层受到核的吸引力增强,从而缩小了原子半径。

(2)电离能:电离能是指将一个原子的一个电子从其原子层内移动到无穷远处所需的能量。

在周期表中,电离能随着周期数的增加而递增,即位于周期表左侧的元素电离能较低,右侧的元素电离能较高。

这是因为周期表中原子序数增加,电子层数增加,而电子靠近原子核,所受的静电吸引力增强,需要的能量也随之增加。

(3)电负性:电负性是指原子争夺其他原子的电子的能力。

化学学业评价体现化学核心素养

化学学业评价体现化学核心素养

化学学业评价体现化学核心素养内容提要:初中化学学业评价从基于教材到基于核心素养,评价内容要涵盖核心素养的诸多方面。

评价内容要首先涉及学科理解、学科实践、学科情感三个领域。

在具体命制试题时,围绕化学学科六个核心素养,即学科知识、学科本质、探究交流、推理批判、责任态度、审美创新,试题设计问题情境时脱离教材的具体事实性知识,考察学生在个人的、学校的、社会的生活情境中的学科能力与知识,提高学生运用知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化学教学的第一目标不是具体的化学知识,而是帮助学生形成化学学科的基本观念,从而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关键词:初中化学核心素养学业评价中图分类号:G633.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6715 (2019)02-154-02初中化学核心素养应该包括“变化守恒”、“宏微结合”、”实验与探究”、“绿色应用”、符号表征、科学精神和社会责任等。

基于学业评价标准试题的编制,应通过三维目标落实核心素养。

初中化学核心素养是初中化学学科的知识和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整合。

评价的目的始终追求核心素养的价值取向,即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从三维目标走向核心素养,是学科教育高度、深度和内涵的提升,是学科教育对人的真正的回归。

学科核心素养意味着学科教育模式和学习方式的根本变革。

下面从宜昌化学中考试题看化学核心素养的落实。

一、化学变化是化学科学研究的核心内容,物质在发生化学变化时遵循质量守恒定律,而质量守恒定律是自然界的普遍规律之一,也是初中化学的重点内容,因此“变化守恒”可以作为初中化学的核心素养之一。

物质的存在不是静止的,而是物质之间在相互的转化。

物质的转化体现的是物质的化学性质,是元素化合物的核心问题。

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认识物质的转化,自然界中的转化,实验室的转化,生产生活中的转化等等;相同价态之间的转化,不同价态之间的氧化还原转化等。

1、(2015年宜昌化学中考23题)走进化学变化的微观世界,有利于进一步认识化学变化。

初中化学“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层次核心素养的内涵和教学策略

初中化学“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层次核心素养的内涵和教学策略

初中化学“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层次核心素养的内涵和教学策略初中化学教学中,“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层次核心素养是非常重要的,它涉及到化学学科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培养学生的化学思维和实践能力。

本文将从内涵和教学策略两个方面对这一核心素养进行详细分析。

一、内涵1. 宏观辨识宏观辨识是指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验,能够准确识别各种物质和化学现象。

这要求学生掌握各种化学物质的性质和特征,能够根据实验现象推断物质的性质,并且能够通过实验操作进行宏观实验现象的观察和记录。

2. 微观探析微观探析是指学生能够从宏观现象中推断出物质的组成结构和微观原理。

学生需要理解化学反应和物质变化的微观本质,能够运用基本的化学概念和模型进行解释,从而实现对化学现象的深刻理解。

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的核心素养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学生能够从宏观实验现象中认识物质的性质和特征,二是学生能够通过微观原理解释化学现象和反应。

二、教学策略1. 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的核心素养要求学生能够进行观察和实验,因此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

可以设计一些简单的实验,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观察实验现象并记录结果,通过实践提高学生的实验技能和观察能力。

2. 引导学生进行思维导图在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思维导图,将宏观实验现象和微观原理进行联系和组织。

通过思维导图,可以帮助学生理清化学知识的逻辑关系,促进宏观与微观的转化,提高学生的化学思维能力。

3. 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在教学中可以使用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手段,通过图片、实验视频等方式展示宏观实验现象和微观原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他们对化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4. 进行案例教学在教学中可以通过案例分析的方式,引导学生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进行思考。

通过真实的案例,引导学生进行宏观辨识和微观探析,帮助他们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形成更为深刻的理解。

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的核心素养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解决问题能力,能够通过观察和实验推断物质的性质和微观原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