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短缺背景下我国“城市矿产”综合利用支持体系研究

合集下载

中国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问题探讨

中国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问题探讨

中国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问题探讨摘要: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的矿山的开采工艺和设备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我国矿产资源的高度利用率,使我国矿产综合利用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近年来,受到国内外经济增长放缓的影响,导致矿产产品的价格不断走低,矿产的综合利用率持续下降。

因此,当前最重要的就是通过全国范围内的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率的综合调查,能够对矿产的综合利用率得到提高。

关键词:矿产资源;节约;综合利用;现状;对策随着全球经济发展速度的逐步回落,我国经济增长速度也逐步转向中高速增长,因此,随着我国国内的经济的转型,也要求矿产业由原来的粗放增长向以质量效益为主的节约型增长。

有效的提高我国矿产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水平,是促进我国矿业资源利用方式转型的主要手段。

一、矿产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的含义为了更好的贯彻落实资源节约优先的战略,加强矿产资源的节约和综合利利用,更好的提高资源开发利用的水平,加快矿业发展转型,我国于2011年颁发了《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十二五"规划》,以期能够对矿业发展的转型起到推动作用。

矿产资源的节约和综合利用,实际上就是指对矿山中伴生矿进行开采和综合利用,,对矿产的资源进行全面、充分、合理的利用。

通常分为:1、利用先进的技术提高矿山的开采率冶炼回收率;2、在一定的条件下,应用科学的有效的技术最大程度的开发矿山附带资源;3、对采矿过程中的废弃物、尾矿等进行综合利用。

二、我国目前矿产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的现状(一)矿山开采现状今年来,经济的飞速发展,推动着矿山的开发频率,但是随着高强度的矿山资源开发,我国矿山的开采难度也在逐渐的增高。

随着我国对矿业开采先进设备的大力引进和开发,我国的采矿工艺和设备技术也在飞速的进步,因此,我国目前的金属矿业回采率达到了百分之八十五以上,大大降低了矿业开采的贫化率,开采水平也在逐年稳定的提升。

(二)矿山的洗选加工现状去除矿和降低矿物质中的有害杂质,是矿山洗选的主要作用。

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的影响因素及对策分析

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的影响因素及对策分析

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的影响因素及对策分析摘要:本文针对我国矿产资源的节约与综合化运用工作展开了论述,对该项工作开展过程中存在的各方面影响因素进行了阐述,同时提出了针对性的解决措施来加以保障,为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制度建设、完善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政策体系、建立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技术研发与服务体系给出建议。

关键词:矿产资源;综合利用;影响现阶段,我国正在处于经济发展的关键时期,工业化、城市化以及农业化的整体发展速度正在不断加快,进而对各种矿产资源的需求量也在不断上涨。

由于我国矿产资源的分布不均匀,环境承载能力相对较低,同时经常会受到矿产资源供给问题因素的影响,我国在矿产资源的综合利用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没有加以解决,为了有效缓解我国矿产资源供需产生的矛盾问题,需要对矿产资源的节约和综合化运用工作,产生的影响因素进行全面的分析和总结,从中找到针对性的解决工作策略,有效解决矿产资源存在的浪费问题,有效保证我国矿产资源的多元化使用,不断推动我国社会企业的快速发展。

1. 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的影响因素1.1思维观念的影响在现阶段的发展过程中,我国很多矿山企业为了提高自身的经济效益,在具体的矿产资源开采工作中,会存在大矿小开和采富弃贫等各种开发利用问题,甚至部分矿山企业运用一些比较落后的开采工艺进行开采,这种现象不但造成了矿产资源开发程度不足,同时还会对周围的地质环境产生严重的影响,矿产资源的整体开发效率、回收效率以及综合使用效率远远不足,违背了我国资源节约型以及环境友好型的矿产资源开采工作理念[1]。

1.2科技技术水平的限制影响矿产资源的开采工作所涉及到的技术流程相对比较复杂,要想有效提高矿产资源的整体开采效率和质量,需要对更加先进的开采方法、开采技术、开采设备以及开采工艺流程等加以运用。

现阶段,我国很多矿山企业自身的发展程度有所欠缺,在矿产资源的开采工作中所使用的开采工艺技术和开采设备技术层次不足,造成了矿产资源的开采效率,受到了严重的影响。

我国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现状分析

我国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现状分析

2、加强政策引导。制定更加严格的矿产资源保护和综合利用政策,强化政 策执行力度,引导企业和个人更好地参与到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工作中来。
3、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加强资源的综合利用,特别是对尾矿、废石等废弃 物的再利用,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对自然资源的依赖。
4、推动企业合作。鼓励企业之间进行合作交流,共享技术、设备等资源, 提高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水平。
2、资源利用水平提高。采用先进的选矿技术和设备,提高矿产资源的入选 品位和回收率,从而提高了资源利用水平。
3、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对矿山废弃物进行资源化利用,如利用尾矿生产水 泥、新型墙体材料等,实现了废弃物的再利用。
三、问题
尽管我国在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仍存在以下问 题:
2、保护环境
采矿过程中会对环境造成一定破坏。节约利用矿产资源可以减少采矿过程中 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降低对自然环境的压力。
3、促进可持续发展
通过节约利用矿产资源,可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经济发展质量,推动我国 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三、我国矿产资源节约利用的现 状分析
1、生产环节的节约利用
5、加强教育培训。加强对各级干部和从业人员的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 教育培训,提高其节约意识、环保意识和利用意识,推动全国矿产资源节约与综 合利用工作的顺利开展。
总之,全国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我们需要不 断提高技术水平,加强政策引导和监管力度,推动企业合作和教育培训,全面提 升我国矿产资源的节约与综合利用水平,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的协同发展。
近年来,我国在矿产资源生产环节的节约利用方面取得了一定进展。部分大 型矿山企业在采矿过程中注重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浪费。然而,仍有一些中小 型矿山企业缺乏有效的节约利用措施,导致资源浪费。

我国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现状分析及对策建议

我国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现状分析及对策建议

我国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现状分析及对策建议我国矿产资源综合利用是推进我国能源可持续利用最为重要的工作方向,矿产资源的综合利用需要矿产企业、综合利用观念以及基础化的资源保护工作等方面相互配合,才能够整体上促进我国综合利用效果突出。

那么,基于这一方面而言,针对现今我国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现状进行分析,以此提出相关的改进对策,为促进我国取得良好的矿产资源综合利用效果发挥重要的推动作用。

标签: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现状分析;对策建议就我国矿产资源的存在现状进行分析,能够发现我国矿产资源的总体储存量比较大,但是贫矿多,富矿少,众所周知矿产资源本身作为一种不可再生资源,现今开采多一点,则意味着将来的实际运用将会少一点。

但是,对于一个国家的长远发展,尤其是我国在竭力的促进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前提下,矿产资源作为重要的能源利用之一,必须能够在当前矿产资源利用的基础上,创新综合利用的途径和方法,以此提高资源的利用率,降低资源的浪费现象的出现。

1、我国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现状分析当前,我国矿产资源在开发利用的过程中,就我国而言,已经发现的矿产种类数量达到172种,而且80%的矿产其储存量已经被探明。

总体上而言,我国矿产资源的种类总体上可以划分为能源、金属、非金属以及水汽等矿产资源,这些矿产唔的存在形式不同,所以实际开发利用的方法也是不同的。

但是相同的则是我国在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过程中,力图能够将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与环境保护和工程科学建设紧密的联系在一起。

此外,则是矿产资源在综合利用的过程中,较为重要的则是矿产资源的二次利用,二次矿产资源的利用主要是围绕第一次矿产资源开采和选矿利用工作完成后,对于周围存在的废石、煤矸石、选矿废水、尾矿、废气等各种废弃物运用相关的技术进行二次使用,实现废弃物的充分使用,有效的降低了矿产资源的利用率。

矿产资源的二次利用,能够在资源经济与管理手段充分使用的基础上,减少对资源开采周围生态环境的污染和生态系统的破坏,就目前的应用而言,资源的二次利用是价值开发较大的资源综合使用方式之一。

矿产资源综合利用分析及对策的相关研究

矿产资源综合利用分析及对策的相关研究

矿产资源综合利用分析及对策的相关研究摘要:虽然我国是一个资源大国,但是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各行各业运用,资源的消耗量越来越大,如何提高现有的资源综合利用率,成为了社会经济发展中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

本文主要根据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的重要性以及分析我国目前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的情况和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一些关于提升矿产资源实际利用效率的措施和建议,旨在促进矿产资源的合理运用,加速经济发展方式的有效转变。

关键词:矿产资源;综合利用;分析与对策前言矿产资源属于自然资源的一部分,对人类社会的生存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它推动着社会的进步、繁荣和发展。

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对矿产资源的需求量很大,但是资源是有限的,为了保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我们必须正确认识我国矿产资源的形势,高度重视矿产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建立矿产资源文明观、产业观等新型的矿产资源观念,通过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以及改革经济体系,解决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的若干问题。

一、探讨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的重要性首先,加大对我国矿产资源的综合利用有利于节约资源我国虽然矿产资源总量大,但是同样人口也多,因而具体计算下来,人均占有率少,这就和一些矿产资源相对不足的国家情况差不多。

另外,我国的矿产资源在天然条件上相对于其他国家来讲会比较差,由于我国的地貌地形复杂多变,矿产资源在分布上也不均匀,这就导致在开采和加工时难度增大,也同样导致资源的一定程度的浪费,这一特殊的矿产资源特性,要求我们必须加强对矿产资源的综合利用,节省资源,才能保障经济的发展。

其次,经济的快速发展要求我国必须加强对矿产资源的综合利用目前的中国还属于一个发展中的国家,工业发展速度较快,对矿产资源的需求也不断的上涨,根据我国未来的发展预测,工业化的进程将会持续很长的一段时间,产业的发展导致对矿产资源的需求量也就越来越大。

加大力度进行矿产资源的综合利用能够缓解资源供不应求的现状,提升矿产资源的利用率,可以有效的缓解资源的供给压力,推动国家工业化进程。

矿产资源综合利用存在问题及对策探讨

矿产资源综合利用存在问题及对策探讨

矿产资源综合利用存在问题及对策探讨摘要:本文分析了我国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加强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的建议。

关键词:矿产资源;综合利用;存在问题;对策;探讨矿产资源是自然资源的一部分,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在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繁荣和发展经济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必须清醒认识到我国矿产资源的形势,高度重视矿产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以创造最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1 我国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1.1 我国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现状目前,我国矿产资源总的回采率仅为30%,低于世界平均水平20个百分点。

对共、伴生矿进行综合开发的仅有1/3,其采、选综合回收率及综合利用率也分别只有30%,而西方矿业发达国家从有色金属的选冶过程中回收利用的有价元素已达70多种,副产品价值占总产品价值的30%以上,其选冶综合回收利用率已达80%以上。

1.1.1 我国共、伴生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现状。

目前有色金属行业70%以上共、伴生有价元素都能得到不同程度的综合利用。

综合回收的共、伴生元素近40种,特别是包头稀土矿、攀枝花钒钛磁铁矿、金川镍矿等3个大型共生矿床,最近几年在选冶技术与产品利用方面都获得了多项技术成果,创造巨大经济和社会效益。

我国已有一部分冶金企业综合利用率达到或超过70%。

很多采选联合企业已初步形成了共、伴生矿产资源综合回收体系。

综合回收的黄金产量现在已占总产量的1/4~1/3,银、铂族金属和稀散元素几乎100%都是综合回收的,近3/4的硫酸原料是从有色金属生产过程中综合回收的。

黑色金属的综合利用率为30% ~40%,但其它如化工、石化、建材、煤炭、核工业等行业其矿产资源的综合利用率不足30%。

1.1.2 我国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程度低。

我国有色金属工业固体废弃物回收利用率为69%,钢铁高炉渣回收率为85%,选矿尾矿为2%。

煤矸石为17%,在日本,粉煤灰已基本上被利用。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现状及其对策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现状及其对策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现状及其对策
今天,矿产资源在经济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同样存在着一些问题,包括开发利用不当、开采造成的环境污染和影响,世界各国应该针对这些问题采取行动,改善现有的开发利用情况。

首先,针对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不当的问题,政府应该制定和完善明确的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法规,严格执行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相关政策,加强对开发利用的监管,以建立良好的法律环境和规范的市场秩序。

其次,为了更好地发挥矿产资源的经济效益,鼓励和支持投资和研发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新技术,实施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加大资金投入,贯彻节约优先、污染减排的原则,改善开发利用的效率和质量,推进绿色环保型开发。

此外,要解决开采造成的环境污染和影响问题,应该进行全面的调查研究,根据不同地区不同资源特点制定针对性的保护措施,采取有效的治理措施,确保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同时,政府应加强矿业企业的环境保护意识和法规意识的培训和教育,建立完善的矿产资源环境管理制度,加大环境治理的投入,不断提高环境保护的水平。

最后,政府应建立科学的管理体制和责任机制,坚持矿产资源及其开发利用的公平分配,加强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确保正确地利用矿产资源,为改善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情况提供有效的政策和安全保障。

综上所述,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存在一些问题,应该采取有效的措施,改善当前的情况,促进矿产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政府应积极参与,
制定和完善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法规,实施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加强环境保护,建立有效的管理体制,提供公平有效的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政策和安全保障,为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我国城市矿产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

我国城市矿产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

我国城市矿产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舒 强(桂林理工大学,广西 桂林 541004)[摘 要]城市矿产变废为宝,可节约资源、减少环境污染,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目前,我国经济发展面临资源短缺、环境污染严重、再生金属资源回收利用率低等压力。

开发应用城市矿产有利于缓解资源短缺的困境,可以有效减轻开采原生矿所引起的环境污染。

文章从我国城市矿产发展现状入手,对其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相关问题分析讨论,提出对我国城市矿产发展有效的对策和建议,以期对城市矿产应用起到一定的作用。

[关键词]城市矿产;现状;问题;建议[DOI]10 13939/j cnki zgsc 2016 43 174 在自然资源日益减少,环境污染加重的今天,以废弃物累积的城市矿产却在不断增加。

城市矿产变废为宝,是节约资源、实现生态发展和资源循环利用的一条新路。

一方面,我国已经是世界钢铁、有色金属生产和消费的第一大国。

我国资源稀缺、资源利用率普遍偏低。

由于长期沿袭重化工业时代的资源模式,国内原生矿资源已捉襟见肘。

另一方面,我国绝大部分原生矿石都需要依靠进口,尤其是原生铁矿石,进口依存度很高,每年都接近70%左右。

开发城市矿产,推进城市矿产示范基地建设,意义重大。

1 城市矿产内涵阐释“城市矿产”是对废弃资源再生利用规模化发展的形象比喻。

最早提出“城市矿产”相关概念的是美国社会学家雅各布,他认为人们除了提取自然界的原生矿石之外,也可以在城市或者郊区的垃圾废弃物中提取所需原材料,实现资源循环利用。

1988年,南条道夫从资源回收的角度定义了“城市矿产”的概念。

他提出,把地上累积的废旧资源看作可再生的资源,可称为“城市矿产”,并对其进行分类。

国内城市矿产的研究其实也很早,1985年我国学者杨显万就有相关的文献提到城市矿产,不过在此后30年仅有少量文献进行研究。

国家发改委等部门于2010年下发《关于开展城市矿产示范基地建设的通知》后,“城市矿产”概念得以广泛使用,这一概念被广大学者使用,相关研究城市矿产的文献开始出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ollege of Computer Science Guili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April,2012to April,2013
中文摘要
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矿产资源需求程 度不断增大,原生矿产资源开采的程度也不断加大。另一方面,我国有色金属资源的保 障程度不断降低,大量的原生矿产资源主要依赖于进口,同时国际经济条件变化莫测, 多方面的因素共同导致了我国企业的生存条件不断恶化。因而国内企业开始寻求新的生 存途径。在此背景下, “城市矿产”作为一个全新的名词逐渐走入了人们的视野。城市 矿产是为了应对矿产资源枯竭和资源价格日益上涨而提出来的概念,城市矿产的核心思 想是从城市废弃物中开发提取人类所需的各类矿产资源。随着社会资源观的改变和科学 技术的进步,开发城市矿产的设想目前已经成为现实。日本和欧美等发达国家均制定了 完备的管理制度以及法律、法规体系,以此来规范对“城市矿山”的开发利用。而在国 内, “城市矿产”综合利用是国家“十二五”规划发展的重点产业和战略新兴产业,同 时又是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十二五”规划研究的重点领域和重点研究课题。因此,城市 矿产的开发和利用在国内外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文章通过研究对比城市矿产在国内外的研究及实践,然后引入了循环经济、低碳经 济等一系列研究城市矿产综合利用所必要的理论支持体系。随后又在一系列理论体系的 支持下,系统性地分析论述了资源短缺背景下我国城市矿产综合利用支持体系的构建, 并尝试运用因子分析等方法评估文章所分析论述的各支持体系对城市矿产综合利用的 贡献大小。
关键词:资源短缺;城市矿产;循环经济;支持体系
I
Abstract
Recent years, with the fast development of China’s economy and the acceleration of industrialization and urbanization, the demand and exploitation for mineral resources have grown increasingly large. On the other hand, the protection for non- ferrous metals is not enough and a large number of raw mineral resources rely on import. At the same time, the environment of international economy varies irregular. Various reasons results in the continuous deterioration of domestic enterprise. Faced with the challenge, domestic enterprises begin to new ways of survival. In this background, Urban Mines, as a new thing comes gradually to people’s insight. Urban Mines is proposed in response to the depletion and the higher price of mineral resources. The core idea of Urban Mines is to extract the needed mineral resources that is useful for human being from urban waste. With the change of the concept of social resources and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echnology, the idea to exploit Urban Mines has become reality. Japan, European countries, and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all formulate complete management system, law, regulations and etc in order to specify the exploitation of Urban Mines. At home, Urban Mines is the key industry and strategic emerging industry in our natio nal’s Twelfth Five-Year Plan and key fields and important research subject of National Social Science Fund. Consequently, the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of Urban Mines have been paid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In this paper, I make a comparison about the research and practice of Urban Mines at home and abroad. Some necessary theory system that is about Urban Mines such as Cyclic Economy and Low Carbon Economy are introduced. Subsequently, this paper discusses and analyzes how to construct the comprehensive utilization system of Urban Mines based on a series of theord of the shortage of resources. This paper also tries to evaluate how much the discussed backing systems contribute to the comprehensive utilization of Urban Mines. Key words: Shortage of Resources; Urban Mines; Cyclic Economy; Backing System
分类号:
密级: 编号:
桂林理工大学
硕 士 研 究 生 学 位 论 文
资源短缺背景下我国“城市矿产”综合 利用支持体系研究

业: 企业管理
研究方向: 战略管理与危机管理 研 究 生: 姜彬 指导教师: 周永生 教授
论文起止日期:2012 年 4 月至 2013 年 4 月
A Research of the support system of comprehensive utilization of China's "city of mineral resources under the background
Major:business administration Direction of Study:Strategic management and crisis management Graduate Student: Jiang Bin Supervisor: Prof. Zhou Yong Sheng
II


中文摘要 .......................................................................................................................... I Abstract ........................................................................................................................... II 目 录 ........................................................................................................................... III 1.1 研究的背景 .......................................................................................................... 1 1.2 研究的意义 .......................................................................................................... 1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2 1.3.1 国外研究综述............................................................................................. 2 1.3.2 国内研究综述............................................................................................. 3 1.4 研究的目标与内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