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概第二章第三节

合集下载

2015版毛概_第二章_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2015版毛概_第二章_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第二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和基本纲领
第三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和基本经验
课间休息
目录
前页
后页
★ 本章教学目的
本章主要通过阐述新民主主义革 命理论,使学生能够了解和掌握 新民主主义理论的形成、基本内 容及意义,认识这一理论是中国 革命实践的结晶,是中国革命胜 利的指南,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的重大成果。
无产阶级 民族资产阶级
课间休息
小资产阶级 目录
前页
后页
①无产阶级是中国革命最基本的动力。 ②农民阶级是中国革命的主力军。
“论功行赏,如果把完成民主 革命的功绩作十分,则市民及 军事功绩只占三分,农民在乡 村革命的功绩要占七分。” ——毛泽东 “谁赢得农民就能赢得中国。” ——1937年接受斯诺采访
课间休息 目录 前页 后页
1948年4月,毛泽东 《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 讲话》重要文章中,首 次将官僚资本主义列为 中国革命的对象,将新 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作 了完整表述。
课间休息
目录
前页
后页
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无产阶级领导 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 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
革 命 对 象
要战胜敌人,就必须要 笔杆子跟枪杆子结合起来。 ———— 毛泽东
课间休息 目录 前页 后页
第三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 和基本经验
一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 二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
三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意义
课间休息
目录
前页
后页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
1、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的提出
中国革命应该走什么样的道 路,党对这一问题的认识,经过 了一个逐步探索的过程。 党成立初期,首先把工 作重心放在城市,领导工人 阶级,开展工人运动。

毛概第二章第三节的演讲稿

毛概第二章第三节的演讲稿

毛概第二章第三节的演讲稿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指在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时代,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中的无产阶级领导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其所谓“新”,是相对于17至18世纪欧美国家发生的资产阶级领导的,旨在推翻封建专制主义压迫,确立资产阶级政治统治的旧民主主义革命。

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是从1919年五四运动开始的,在此之前近代以来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为中国的旧民主主义革命。

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

它的目标是无产阶级(通过中国共产党)牢牢掌握革命领导权,彻底完成革命的任务,并及时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

1921年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掀开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篇章。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过程中,党参与或领导了四大战争,即北伐战争,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民族解放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顺应全国各民族的心愿,高高树起反帝反封建、打倒官僚资本主义、推翻三座大山的旗帜,把全国人民紧密地聚集在这一旗帜之下。

党不仅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提出者,还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者和捍卫者。

党积极地投身大革命的洪流之中,经受了深刻的锻炼和严峻的考验,并从中汲取经验和教训;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共产党人,在领导革命根据地人民进行伟大的土地革命斗争中,一切从实际出发,在总结千百万群众实践的基础上,形成了党的正确的土地革命路线,在革命根据地掀起了土地革命的风暴;面对日本帝国主义的入侵,党领导全国人民组成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把全国人民紧密团结在为民族争独立求解放的大旗下浴血奋战,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

之后,经过延安整风洗礼的党领导全国人民,历经4年奋战,推翻国民党反动统治,解放了全中国,取得了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建立起了新中国。

至此,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党的领导下取得了最终胜利。

党积极投身大革命的洪流19世纪20年代初期,在西方列强的操纵下,封建军阀割据、混战的局面愈演愈烈,“打倒列强,铲除军阀”成为全国人民的共同愿望,在这样的革命形势和历史任务的要求下,中国共产党积极投身到大革命的洪流之中,领导了全国反帝反封建的伟大斗争。

毛概 第二章 中国共产党的思想路线讲解

毛概 第二章 中国共产党的思想路线讲解
在社会主义发展道路问题 上,毛泽东同样强调从实际 出发,走自己的路,努力探 索一条适合中国情况的建设 社会主义的道路。
1956 年 , 毛 泽 东 在 七 届 最 高 国务会议上进一步阐述十大关系
邓小平提出的“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 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 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更是我们党总结长期历史经验所得出的基 本结论。
●邓小平领导和推动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的大讨论,反复强调,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 的精髓”。
视 频 播 放
真理标准的讨论
●1978年12月,邓小平在中央工作会议上的 讲话中,特别强调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重要 意义。
邓小平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上
●以邓小平的讲 话精神为指导的十 一届三中全会,重 新确立了实事求是 的思想路线。
华西村
深圳
中国经济连续四年两位数加速增长, 而通货膨胀率低于3%。
2003年增速为10.0%,2004年增速 为10.1%,2005年增速为10.4%,2006 年增速为10.7%。
自1978年以来,中国经济增长率有连 续五年运行在两位数平台时期。
--毛泽东《改造我们的学习》
4.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1)检验真理的标准是实践
“判定认识或理论 之是否真理,不是依主 观上觉得如何而定,而 是依客观上社会实践的 结果如何而定。真理的 标准只能是社会的实 践。”
视频:从《华西村》 的变化看实事求是
应该说明的是:解放思想,与时俱进, 求真务实,等等,都是实事求是思想路 线本身所内涵的东西,是党的领导人在 不同的历史时期,针对在贯彻实事求是 思想路线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所提出的要 求,但并非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内容本 身。
总之,贯穿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始 终的是实事求是。把握了这个精髓,就把握了马 克思主义中国化各个理论成果之间的历史联系及 其统一的科学思想体系,把握了马克思主义中国 化理论成果中最本质的东西。由于把握了这个精 髓,一代又一代马克思主义者在开创和发展社会 主义事业的历史进程中,不断解决新课题,开拓 新境界。

毛概复习提纲

毛概复习提纲

毛概复习提纲第一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第一节: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及其发展1、首次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命题是在(1938)年(党的六届六中全会)次会议(论新阶段)报告中。

2、毛泽东思想写入党章的时间是(中共七大)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第一个理论成果是(毛泽东思想)5、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意义1.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解决中国实际问题的迫切需要。

2.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内在要求。

3.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增添了新的内容。

6、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1.把马克思主义在指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中实现具体化。

2.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上升为马克思主义理论。

3.把马克思主义根植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之中。

7、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的关系首先,毛泽东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思想渊源。

其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

最后,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都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

第二节:毛泽东思想1、毛泽东思想的科学内涵1.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及发展。

2.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

3.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2、毛泽东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和实践基础1.时代背景:20世纪上半叶,帝国主义战争与无产阶级革命的时代主题2.实践基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和建设的实践3、毛泽东思想开始形成、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继续土地革命、党的七大、解放战争和新中国成立之后4、发展的标志分别是什么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1945年党的七大,遵义会议。

5、“三大优良作风”是指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作风,和人民群众紧密联合在一起的作风,以及自我批评的作风。

6“两个务必”是指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燥的作风。

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

2018版毛概第二章

2018版毛概第二章

(一)鸦片战争前中国的不同面貌
鸦片战争前: 独立---主权 完整---领土 纯粹---生产关系 “在近代以前时期的所有文明中,没有一个国家的文明比 中国文明更发达,更先进。” ——(英)保罗.肯尼迪
中国是一个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历史悠久、独立自主的文明古国。 自周秦以来到唐宋元明清,中国封建社会绵延了2000年的中央集权的 封建国家。
兽首铜像流失海外




保利集团公司出资抢救回国
港澳爱国企业家、国宝工程顾问何鸿燊博士 出资抢救回国

兽首铜像流失海外
在台湾保存完好, 短期内不会现身

狗首、羊首、蛇首、鸡首 下落不明
日军把被捕的中国青年作为新兵训练刺杀的活靶子
俄军正在砍杀中国老百姓
1937 年 12 月,日本东京《日 日新闻》报道了日军“片桐部队” 的两名军官在南京紫金山一带进行 杀人比赛的消息。
《时局图》由兴中会会 员谢缵[zuǎn]泰所作, 在香港发表。有人为此 画题词: 沉沉睡睡我中华, 哪知爱国即爱家, 国人知醒宜今醒, 莫待土分裂似瓜。
上海租界会审公廨
上海工人举行反美示威游行
1946年12月24日,北平发生美国士兵皮尔逊强奸北京大学女生 沈崇的暴行,激起全国人民的极大愤慨,但是,罪犯却由美国单方面 处理,被宣布无罪释放。
南京大屠杀
在1937年开始的日本帝国主 义的全面侵华战争中,2100余万 人被打死打伤,1000余万人被残 害致死。其中,在1937年12月13 日后的6个星期内,日本侵略军在 南京就杀害了30万人。
(三)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主要特点
(1)帝国主义侵略势力日益成为统治中国的决定性力量
经济上:帝国主义国家强迫中国 支付大量战争赔款,并通过不平 等条约控制了中国经济命脉。

毛概课件第二章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ppt

毛概课件第二章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ppt

第二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和基本纲领
2.新民主主义的经济纲领
没收地主土地给农民
第二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和基本纲领
2.新民主主义的经济纲领




没收官僚资本归新民主主义国家
第二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和基本纲领
2.新民主主义的经济纲领
毛泽东指出:“拿资本主义的某种发展去代 替外国帝国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的压迫,不但是 一个进步,而且是一个不可避免的过程。它不但 有利于资产阶级,同时也有利于无产阶级,或者 说更有利于无产阶级。”
中国革命的敌人虽然建立了庞大的反革 命军队,并长期占据着中心城市,而农村则 是其统治的薄弱环节。
第三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和基本经验 一、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
3.中国革命道路理论的意义
中国革命道路的理论,反映了中国革命发 展的客观规律,是指导革命取得胜利的唯一正 确的理论。它是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 产党人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 分析、研究和解决中国革命具体问题的光辉典 范,对于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具有重要的方 法论意义。
保护民族工商业
第二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和基本纲领
3.新民主主义的文化纲领
新民主主义文化 就是无产阶级领导的 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 建的文化,即民族的 科学的大众的文化。 延安中国女子大学成立
第二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和基本纲领
3.新民主主义的文化纲领
合度 同 一 影节 志 九 。目 与 四 。延三 这安年 是军春 和民节 秧在, 歌一毛 队起泽 员欢东
1.近代中国的国情
中国民族资 本先天不足,主 要是轻工业,缺 乏重工业的基础。
1894年祝大春在上海创办的源昌丝厂

毛概完整版

毛概完整版

第一章毛泽东思想的科学涵义和历史地位第一节毛泽东思想的科学涵义一、概念提出的历史过程二、毛泽东思想科学概念提出的历史必然性一)理论条件1、20世纪40年代前后,毛泽东思想得到系统总结和多方面展开而不断趋于完善2、党在理论上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更加自觉和清醒二)历史条件1、1943——1945年是国际反法西斯阵营从防御到反攻,中国抗日战争有相持到反攻,中国革命在经济严重挫折后由衰到盛的历史时期2、在决定中国战后历史命运的关键时刻,这一概念的提出不仅有力回击了蒋介石的反共叫嚣,而且能把全党和全国人名高度统一和团结在正确理论的旗帜下,指导中国革命迎逆流而奋力前进三)主观条件1、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中毛泽东贡献最大,创造最多,水平最高。

因此,以他的名字命名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是天经地义,顺理成章的三、毛泽东思想的科学涵义一)对毛泽东思想科学涵义在认识上的历史沿革过程对毛泽东思想涵义的认识经历了一个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不断深化的过程。

二)毛泽东思想的科学涵义1、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2、毛泽东思想是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选择和经验总结有两个问题必须加以正确认识:一是要把毛泽东思想和毛泽东晚年的错误思想区别开来。

二是不能因为毛泽东晚年在理论上犯有严重错误,而怀疑和否定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价值。

注:毛泽东晚年脱离毛泽东思想科学轨道的错误的东西,就不属于毛泽东思想的范畴。

3、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毛泽东的科学著作是毛泽东思想的集中概括第二节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一、毛泽东思想科学体系的基本框架一)第一次,六届七中全会二)第二次,1945.5刘少奇《修改党章》九个方面三)第三次,1981.6十一届六中全会六个方面1、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2、社会主义革命个社会主义建设理论3、革命军队的建设和军事战略理论4、政策和策略理论5、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理论6、党的建设理论二、毛泽东思想科学体系的特征一)时代性二)科学性三)独创性四)开放性1、是对世界一切文明成果的开放2、是对中国古代文明成果的开放3、是对实践的开放三、完整准确地理解毛泽东思想一)历史背景和现实原因1、中国革命胜利后,全国掀起学习宣传毛泽东思想的热潮2、林彪、四人帮割裂,歪曲毛泽东思想3、文革结束后出现两种错误思想1)左倾错误:两个凡是2)右的错误:全盘否定毛泽东的历史地位和毛泽东思想二)完整准确地理解毛泽东思想1、必须坚持毛泽东思想是个科学体系的观点2、必须坚持实事求是这一毛泽东思想的精髓3、必须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坚定不移地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三个前所未有:前所未有的靠近世界舞台中心前所未有的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前所未有的具有了实现这一目标的能力和信心四、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2、中国革命和建设取得胜利的旗帜3、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第二章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第一节毛泽东思想的条件一、毛泽东思想产生的历史条件1、社会基础: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2、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并逐步被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者所掌握和运用3、实践基础:中国共产党人群领导的中国革命的实践(国共合作,武装起义,农村革命根据地)4、文化底蕴:中国传统文化第二节毛泽东思想的形成一、毛泽东思想的萌芽(1921年党的成立——1927年大革命失败前)二、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形成(1927年——1935.1遵义会议)三、毛泽东思想形成过程中的曲折第三节毛泽东思想的成熟一、毛泽东思想成熟的条件1、历史条件:两次胜利,两次失败的经验教训(北伐战争胜利了,但是到一九二七年,革命遭到了失败。

2018版 毛概 第二章 第三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和基本经验

2018版 毛概  第二章 第三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和基本经验

民族资产阶级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 官僚资本主义的排挤、压迫,在一定 时期一定程度上可以参加革命,或保 持中立。(中间集团)
第二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2)统一战线中两个联盟及相互关系
两个联盟
工人阶级同农民、 知识分子和其他 劳动者的联盟
工人阶级同非劳 动人民主要是民 族资产阶级的联盟
关 在这两个联盟中,第一个联盟是基础 系 第二个联盟为革命胜利提供了完全保障。
2.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形成的必然性
内无民主制 度而受封建 主义压迫
(1)必要性
是由中国的具 体国情决定的。
农民占全国人口的 绝大多数,是革命 的主力军和无产阶 级可靠的同盟军;
外无民族独 立而受帝国 主义压迫
第一,中国革 命必须以长期 的武装斗争为 主要形式。
第二,中国革 命必须走农村 包围城市的道 路。
——毛泽东《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
帝国主义列强支持 下的北 洋 军 阀
第二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帝国主义列强支持下 第二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的国 民 党 新 军 阀
第二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第二,人民革命 愿望强烈,国民革 命的政治影响及良
好的群众基础(客 观条件)
第二章 新民主主义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秋收起义
1927年9月
广州起义
1927年12月
三大起义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武装斗争的 道路上迈出了重要的一步,但城市为中心 的思维模式却注定了起义的失败
第二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1928年《中国红色政权为什么 能够存在?》、《井冈山斗争》 提出“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
这条新道路就是:
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
第二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案首页
课题:第二章第三节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和基本经验课型:新授课
教学目的、要求:1、知识与技能:了解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的提出以及形成的必然性,理解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的内容和意义,掌握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

2、过程与方法:影像观看、自学文本内容、教师讲授。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同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的伟大胜利,维护世界和平。

教学重点:理解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理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统一战线和新民主主义时期党的建设。

教学难点:如何理解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
授课方法:讲授法、归纳法
教材及教学参考用书:毛概(2015年修订版)
教具(含多媒体教学设备): PPT
教学主要过程
教案纸
第 1 页
第2页
第3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