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杉生物学特性及造林技术要点
池杉营造林技术要点

池杉营造林技术要点池杉(Taxodiumascendens.Brongn),落叶乔木,高达25米。
主干挺直,树冠尖塔形。
树干基部膨大,枝条向上形成狭窄的树冠,尖塔形,形状优美;叶钻形在枝上螺旋伸展;球果圆球形。
常有屈膝状吐吸根,在低湿地生长者“膝根”尤为显著。
树皮褐色,纵裂,成长条片脱落;枝向上展,树冠常较窄,呈尖塔形;当年生小枝绿色,细长,常略向下弯垂。
叶多钻形,略内曲,常在枝上螺旋状伸展,下部多贴近小枝,基部下延。
花期3月,雌雄同株,雄球花多数,聚成圆锥花序,集生于下垂的枝梢上,雌球花单生枝顶。
球果圆形或长圆状球形,有短梗,种子不规则三角形,略扁,红褐色,边缘有锐脊,11月成熟,熟时黄褐色。
适应范围:速生树种,原产美国东南部。
强阳性,耐寒性较强,极耐水淹,也相当耐干旱,喜深厚疏松湿润的酸性土壤,植于湖泊周围及河流两岸常出现膝状根。
幼苗、幼树对土壤酸醎性反应敏感,当土壤pH值在7以上时,出现不同程度的黄化现象,生长不良。
抗风力强。
一、育苗播种育苗或扦插育苗1、播种育苗:10月中下旬采种,晾干,揉搓脱粒,干蔵。
3月中下旬播种,播种前须用40℃温水浸种4—5天(每天换水一次)。
也可以在冬季湿沙层积催芽100天左右。
采用条播。
播后覆层薄土,并保持苗床湿润。
苗期勤浇水,松土。
追肥在8月份进行。
亩产苗约3万株。
2、扦插育苗:2、3月间,在树木没有萌动前,取1—2年生苗截干作插穗,每段长度为10—12厘米,插入土中约三分之二,至6月中下旬发根。
也可在5月中旬到8月中旬,取当年萌发的嫩条剪成插穗,插后一个月左右发根。
扦插育苗时要搭棚遮荫并经常浇水。
二、造林可冬季造林,也可在春季2、3月间造林。
可用1年生苗,但最好用2年生以上大苗栽植。
采用穴垦整地。
如进行间作,则要全面整地。
可采用1×2米或1.5—3.0米的株行距,如栽后不间伐,宜用2×2米或3×3米株行距。
春季阴雨天是栽植好天气,晴天栽植后要浇水。
池杉的培育

1.树种简介杉科落羽杉属,树皮纵裂成长条片脱落,树干基部膨大,通常有曲膝状的呼吸根。
枝向上开展,树冠常较窄,呈尖塔形;上部顶生枝宿存,下部无芽小枝与叶同时脱落。
当年生小枝绿色,细长,常略向下弯垂。
叶多钻形,略内曲,常在枝上螺旋状伸展,下部多贴近小枝,基部下延。
花期3月,果实10~11月成熟,球果圆球形或长圆状球形,有短梗,种子不规则三角形,略扁,红褐色,边缘有锐脊。
池杉喜深厚疏松湿润的酸性土壤。
耐湿性很强,长期浸在水中也能较正常生长。
池杉是喜光树种,不耐荫。
抗风性很强。
池杉的萌芽性很强,生长势也旺。
原产于美国弗吉尼亚州,现在许多城市尤其是长江流域重要的造树和园林树种。
2.繁殖方法(1) 播种繁殖:采种母树应选15年生以上的健壮树。
当球果由黄绿色变为黄褐色,种子逐渐成熟,即可采收。
播种地以肥沃湿润的酸性沙壤土为宜,土壤pH 值为5~6.5为最佳,播种前种子需催芽,方法是将干燥的种子用40~50℃温水浸种,冷却后每天换清水一次,4~5天后播种。
播种多采用条播,行距20~30cm,播后覆土并盖草。
(2) 扦插繁殖①硬枝扦插:插穗宜采自1~2年生实生苗枝条,春插宜在芽萌动前进行,随采随插,插穗长15cm左右,为促进生根,扦插时插穗基部可用浓度为1~1.5mg/L 的萘乙酸处理24小时,经常保持床面湿润,6~7月份插条即可愈合生根。
②嫩枝扦插:在5~8月进行,选取嫩枝或当年生半木质化枝,可用萘乙酸处理,插前将苗床灌透水,扦插切忌过深,插后用薄膜覆盖,扦插后一个月左右可生根。
3.整形修剪池杉树形为中心干明显的自然式圆柱形。
但幼苗幼树,甚至大树,常见生长出双梢的情况,除了在苗圃或栽植前剪除其中一个生长细弱梢头外,在幼林生长期还要继续进行剪修,使仅有一个主梢向上生长。
此外,树冠下部生长不良的侧枝以及在树冠内部显著影响主干生长的特别粗大的侧枝,都要及早疏除。
4.常规栽培管理池杉移栽一般于3月间进行,1~2米高的苗可裸根移植,2米以上的大苗宜带泥球。
池杉育苗及造林技术

池杉育苗及造林技术
刘同云
【期刊名称】《安徽林业科技》
【年(卷),期】2006(000)001
【摘要】池杉(Taxodium ascendens)原产北美东南部,杉科,落羽杉属落叶
乔木,树高25—30cm,胸径1.5—2cm,基部常粗大,在低湿地方生长尤为显著。
树冠圆锥形或圆柱形。
树皮厚且软,褐色,纵沟深裂,呈长条片剥落。
叶片多为锥形,柔软,长0.5-1cm,前伸紧贴小枝,螺旋状排列或基部交互扭转成二列,但不在同一平面上。
池杉有许多变型,依叶的形态和小枝着生状况分为锥叶池杉、线叶池杉和羽叶池杉三个类型。
【总页数】2页(P41,44)
【作者】刘同云
【作者单位】霍邱县西山林场,237462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791.05
【相关文献】
1.池杉生物学特性及造林技术要点 [J], 何跃发
2.里下河地区池杉造林技术及复合经营效果 [J], 黄家洪;丁明堂
3.池杉造林技术要点 [J], 万家仁;苏延英;
4.池杉造林技术要点 [J], 万丽英
5.南方红豆杉育苗及人工造林技术 [J], 张章盈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林业生产中杉木种植技术要点分析

林业生产中杉木种植技术要点分析杉木是我国北方地区广泛种植的树种之一,具有生长快、木材优质等特点,得到了广大林农的认可。
本文结合实际生产经验,就杉木种植技术要点进行分析。
一、杉木生态习性及适生条件杉木属针叶树,树高可达25米以上。
在适宜的环境下,生长快、树形美。
杉木对土壤和气候要求较为严格,适生的气候和土壤条件如下:1. 气候条件:杉木对温度和降水的需求较高,在生长期温度保持在15℃左右最为适宜,最低气温不应低于-30℃。
降水量为600-800mm,分布均匀,旱涝不适宜。
2. 土壤条件:杉木生态习性及喜光、怕阴,对土壤要求较为严格,适生于黄棕壤及偏酸性的山地土壤,其中以铁陵土、松多士土、红壤、黄壤及褐色土最为适宜。
二、杉木种子的收集和保存种子的收集和保存是杉木种植中非常重要的一环,直接关系到幼苗的数量和品质。
1. 种子的收集:种子的收集应在成熟期进行,当种子爆裂或遇风、雨滴掉落时,就是收集的最佳时机。
采摘完成后应晒干或放置通风干燥的地方。
2. 种子的保存:杉木种子的保存很关键,应存放在5℃左右,干燥通风的地方,一般保存时间不得超过6个月,否则会影响萌发率。
三、杉木造林技术要点1. 地面处理:杉木种植前应选取平坦的地势,进行地面处理,将地面整平并开挖肥沃的沟壑,以便于种子在沟壑间落地,并保持水分。
同时,清除劣质杂草和小型灌木。
2. 种植技术:种植前先将种子进行筛选,去除腐烂和不良品种子。
在肥沃的沟壑中按照50cm*50cm的间隔种植,种深为种子直径的2倍左右。
3. 管护技术:杉木的管护技术非常重要,一般应该做到以下几点:(1)管理等级:在杉木树龄为1-3个月时,应该加强施肥、浇水和除草的管理,促进幼苗的生长。
随着树龄的增长,管理强度也应适当降低。
(2)疏枝:在2-3年生长期间,应根据每棵树的生长情况进行疏枝,促使树冠发展,提高单株主干的质量。
(3)除虫:在生长期间,杉木容易受到虫害侵袭,应及时采取除虫措施,避免对树木造成不良影响。
【推荐下载】池杉的栽培技术 池杉扦插育繁殖的技巧

[键入文字]
池杉的栽培技术池杉扦插育繁殖的技巧
池杉喜欢生活在潮湿疏松的土壤中,生长速度很快,具有耐旱、耐水和耐寒的特性,被广泛的用于绿化中,再加上它的木纹通直清晰,所以也经常被用于造船,造家具。
那么,池杉的栽培技术是怎样的?下面就跟小编一起来简单的了解一下
池杉喜欢生活在潮湿疏松的土壤中,生长速度很快,具有耐旱、耐水和耐寒的特性,被广泛的用于绿化中,再加上它的木纹通直清晰,所以也经常被用于造船,造家具。
那么,池杉的栽培技术是怎样的?下面就跟小编一起来简单的了解一下吧。
一、池杉的栽培技术
1、硬枝扦插
池衫硬枝扦插是在三四月份的时候,从实生苗上剪下的适合大小的穗条,然后以沙壤作为基础,将穗条插于苗床之上,待六七月份时,穗条即可生根。
这种方式的成活率很高,但是,种植之后,需要注意保持苗床湿润,这样成活率会提高很多。
2、嫩枝扦插
池衫嫩枝扦插的时期是在六到八月份之间,从幼苗中选取今年新长的侧枝,然后预留几片绿叶,同样以沙壤作为基础,将侧枝插于苗床上,待九月下旬才可生根。
因为繁殖的时间正值炎热的夏季,所以在保持湿润的同时,还要防止被暴晒。
3、遮荫
无论选择哪种扦插方式繁殖,都要注意池衫幼苗不受日灼的伤害,尤其是在夏季的时候,一定要做好保护的措施。
另外,等入秋之后,可以逐渐延长日晒的时间,这样还能提高幼苗的木质。
4、日常管理
池衫幼苗扦插之后,要经常给他松土,除草和浇水,尤其是浇水,虽然池衫的耐旱性好,但是因为还在幼苗期,如果没有足够的水分,会大大降低成功率。
并且在前期
1。
浅析池杉育苗技术的探讨

浅析池杉育苗技术的探讨作者:宋红云刘明春来源:《农家科技下旬刊》2014年第10期摘要:池杉,极耐水湿,也耐干旱;喜光,速生,萌蘖性强,树冠窄小,美观,但不耐盐碱;材质优于水杉,是理想的农田林网树种。
对于水旱轮作地区,更能体现其优越性。
为了探讨池杉育苗技术,提高育苗成苗率,笔者特对最近几年池杉育苗技术进行探讨。
关键词:池杉;育苗技术池杉,原产北美,落叶乔木,髙达25米。
树冠较窄,尖塔形;树干基部膨大,通常具膝状呼吸根;一年生小枝绿色,二年生小枝褐红色。
叶钻形或条形,紧貼小枝螺旋状排列或条形叶稍展,中脉微隆起;春季嫩绿,秋后转棕红色。
池杉生长快,材质好,树形美,是良好的用材树种,也是优美的观赏树木。
20世纪初引入我国,积极开展池杉育苗工作,长江南北水网地区已成为重要的绿化树种。
一、选优和建立种子园池杉类型划分,“锥叶”池杉要求立地条件较高,生长较快,适于营造用材林;“线叶”池杉适应性强,生长较慢,但树冠窄,枝叶稀,是营造防护林的较好类型;“羽叶”池杉枝叶密茂,生长也较快,适于城镇绿化。
我省池杉适宜营造“长防林”、“淮防林”及农田防护林。
根据池杉不同类型的特征特性分别选优。
从中选出具有较高生产力的优良单株,建立种子园,生产良种,对提高林木产量质量及防护效应具有良好的作用。
生产用材的优树,要求符合速生丰产、干形优良、长势旺盛的标准;营造防护林的优树,要求树冠较窄,枝叶稀疏,生长量大;而为城镇园林绿化,则要求选枝叶浓密、叶色翠绿、冠型优美、耐污染的优树。
为建立池杉无性系种子园,引种区可采用嫁接育苗法、髓心形成层对接法、单芽腹接法或短枝插皮接法建立种子园,接穗采自优树,砧木多用本砧。
也可采用硬枝扦插和绿枝扦插法、选优复壮法。
二、种子的采集与贮藏池杉在幼树时期的结实率很低,通常结实年龄为7—9年的成树。
池杉花芽一般在7—8月份形成,于次年的3到4月份开花,6月中旬球果定型,11月份上旬球果成熟,如球果外壳已经由青色转为褐色,即可采集。
池杉造林技术要点

梨 树 需 水 量 一 般 要 比 苹 果 树 高 出
2 % 3 % 因此 ,在 干 旱 时 应 及 时 浇 0- O 。
几 乎 同速 生 长 : 月 中 旬 至 果 实 成 熟 前 8
河 南农业 2 1 年第 5期( 00 上)
1. m 3 或 2 x m,渠 、路 两 旁 林 带 5x m m 3 ] x m 2 x m 2 x m; 行 2 × m m 2 、m 2 或 m 3 双 m1、
展 。 河 流 两 岸 、 泊 、 库 周 围 、 渠 道 湖 水 水
路 两 旁 以 及 山 区 、 陵 的 谷 地 、 地 和 丘 洼 缓坡地均是栽植池杉的好地方。
亡 , 要 原 因 是 水 分 代 谢 失 调 , 产 中 主 生 应引起注意 。
八 、 虫防 治 病
病 虫 防 治 采 取 以 防 为 主 、 合 防 治 综
更 加 细腻 , 色 更 加 靓 丽 。 套 袋 日 间 要 颜 寸
适 当 早 一 些 。豫 西 地 区最 好 在 5 中 、 月 下 旬 完成 ,以 防止 蝽 象 对 果 实 的 危 害 。 套 袋 前 3 5 应 全 面 喷 洒 1 杀 虫 杀 菌 -天 次
枝 以 及 树 冠 内 显 著 影 响 主 干 生 长 的 特 别 粗 大 的侧 枝 也 要 及 时 剪 去 。
快 、 活 率 高 、 长 旺 盛 , 则 , 缓 苗 成 生 否 则
要 进 行 套 袋 ,其 果 袋 的 选择 应 注 意 : 一 是 袋 子 要 大 ~ 些 ,防止 果 实 撑破 袋 子 ; 二 是 袋 子 纸 张 要 厚 一 些 ,以 提 高 遮 光 率 , 好 选 用 有 内衬 的 双 层 袋 , 果 面 最 使
量 可 以 参 照 每 1 O g施 氮 0 3~ 0k . O 5 g 磷 0. 5一 2 g 钾 0 3 .k 、 1 O. 、 k .~
池杉苗木栽培管理及池杉造林技术资料汇编

池杉苗木栽培管理及池杉造林技术资料汇编概要:池杉为杉科落叶乔木。
高可达20-25米,树干基都膨大,树冠圆锥形或圆柱形。
原产北美。
亦为古老的孑遗植物,因常生于池沼湿地故称之为池杉或沼杉。
本世纪初开始引入我国,近年来在我国发展很快,江南诸省多用作平原湖区主栽树种。
广西、四川、河南、山东等地也有扩大栽植。
池杉性喜湿热气候,深厚疏松的酸性土壤,耐湿性极强,且喜光、抗风。
他杉木材纹理通直,结构细致,具有丝绳光泽,不翘不裂,工艺性能良好。
是造船、建筑、枕木、家具、本辆的良好用材;由于韧性强,耐冲击,故亦为制作弯曲木和运动器材的原料。
此外,池杉树冠狭窄,极耐水湿,抗风力强,又是平原水网区防护林、防浪林的理想树种。
一、池杉种子播种育苗技术:1、种子采集:池杉是雌雄同株,花期3月下旬至4月上旬,球果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成熟,15年生上母树采种,球果在阳光下曝晒脱籽。
球果近圆球形,经约2.2-3.6cm,成熟时淡褐色或黄褐色。
每球果含种子9-18粒。
种子不规则三角形,径约0.8-1.7cm,红褐色或黄褐色。
球果成熟时,由青变褐色时采摘,迟了鳞片张裂种子散落。
采集后摊开阴干,待自然开裂时剔除鳞片及杂质,干球果出种率30-40%。
种子千粒重80-95g,纯度30-50%发芽率35-60%。
2、圃地选择与整理:选择地势平坦、地下水位较高,排灌方便的中性至微酸性的壤土或轻粘壤土。
3、土壤消毒灭菌杀虫,冬季深耕,开春精耕细耙。
床面宽1.2 m,高30cm。
作床前每亩施晶体敌百虫1kg(或呋喃丹0.5kg)、硫酸亚铁10kg消毒土壤。
3、播种时间及方法:经冷水或温水浸种7~15天,有利于种子发芽正齐。
春播宜早不宜迟,在2月底3月初播种。
池杉催芽播种和芽苗移栽。
2月中下旬浸种后的池杉籽,用体保比31拌湿润河砂,在透光性好无毒薄膜包裹下,阳光下自然变温催芽,温度不超过35℃,15~25天种壳开裂,待1/2~2/3种壳开裂后条播或点播,地膜覆盖在出苗后揭去薄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池杉生物学特性及造林技术
要点
-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池杉生物学特性及造林技术要点
何跃发
摘要:该文介绍了池杉生物学特性及造林技术要点。
主要包括:选择林地、科学整地、选择苗木、适时造林、加强管理等。
关键词:池杉;特性;造林技术
1 池杉生物学特性
池杉(Taxodium ascendens),最早产于北美东南部,属于落叶乔木,树木可高达25米。
池杉主干挺直,树干基部膨大,枝条向上生长形成狭窄的树冠,树尖呈塔形,十分优美;树叶成钻形,在枝条上呈螺旋式伸展;池杉结果呈圆球形。
池杉属于强阳性的树种,不喜阴,喜欢温暖和湿润的环境,耐寒能力较弱,池杉的木材性质跟落羽杉相近,耐腐蚀能力都较强,通常用于造船和建筑。
池杉有很多变型,根据池杉叶片的形态以及小枝着生的情况可以分为线叶池杉、锥叶池杉以及羽叶池杉。
2 池杉造林技术要点
2.1 池杉造林前准备
2.1.1 选择林地池杉造林应选择海拔低、土壤湿润、肥沃、深厚、呈中性或是酸性的地区,如河流和湖泊两岸、水库以及水渠道周围、丘陵洼地和谷地等。
2.1.2 科学整地池杉造林整地要遵循“夏季规划——秋季整地——冬季造林”的原则,根据池杉的生物学性质科学选择造林基地,然后在秋季进行全面性的整地。
首先要平整土地,深耕1-2次,接着放线挖穴,穴的规格为1x1x1(单位:米),表层土壤跟底层土壤要分开堆放。
据有关调查结果显示,提前整地池杉的成活率较高,缓苗时期短,而且生长较快。
此外,需要注意的是如果选择的是一年生的苗木进行造林,就可以如上述步骤进行全面整地,如果选择的是两年及其以上的苗木进行造林,就需要进行穴状整地。
2.1.3 选择苗木池杉苗木质量好坏对池杉造林的成活率、缓苗期以及生长情况都有较大影响。
选择苗木粗壮、分枝较多、冠幅较大、根系较好的,进行造林时其缓苗期较短、成活率高、生长十分旺盛;反之,造林时缓苗期就长且慢、池杉成活率低、生长更是缓慢不良。
因此,池杉造林苗木的选择标准应为:苗木高,分枝多、冠幅大、根系好[1]。
此外,如果过量施肥,池杉苗木旺长,那么苗木就难以充分木质化,苗木的皮就会呈现出淡黄色且十分光滑,用这种苗木进行造林,不管栽植时间早或是晚,到了冬季基本上地上部分的苗木都会焦梢死亡。
2.2 造林技术
2.2.1 适时造林池杉造林的时间在晚秋至初春的季节都可以,但最好是在冬末造林。
冬末造林起苗时受到损伤的根系恢复起来很快,种植后成活率也较高。
因池杉根部萌动比较早,最好在池杉苗木地上部分萌动前的30-40天进行栽植。
池杉大苗的种植时间要比小苗种植时间早一点,但坚决不能在土壤冻结的时候种植。
这样不仅种植困难,池杉苗木的成活率也会大大降低。
2.2.2 密度合理鉴于池杉具有生长速度快、喜欢光照、顶端优势比较强等特点,在进行造林的时候密度不能过大。
通常来说,植株距离在2米以内的池杉林场,池杉生长3-5年之后就会显得比较密集,使得植株的生长受到阻碍,旁边侧枝大部分枯死。
为此,池杉造林的植株距离可以为2-3米,每亩大约种植110株。
池杉生长到第10年和第15年的时候要进行一次间伐,将植株间的距离控制在3x4米或4x6米。
2.2.3 科学种植在种植池杉前,要把土打碎回填到穴内40厘米左右深;每个穴要施用磷肥0.5千克,并且要与土壤拌匀;苗木种植的深度约为40厘米[2]。
种植时,先把苗木放进穴里,纵横对直后,再封湿碎表土20厘米,接着再稍微向上提一下苗木,让苗木的根系更加舒展;苗木栽植好之后就要将土壤踩实,并浇透水,接着再封土直至穴满,然后再踩实,确保苗木根系跟土壤之间能够密结;最后还要在苗木的周围封上一层虚土,且成丘形,避免出现干裂。
2.2.4 加强管理(1)幼林的抚育管理。
强化抚育管理确保池杉成活率的同时也能促进池杉的快速生长。
造林时要确保水分充足, 4-5月间要再一次灌溉,这对于池杉能否成活十分重要;每年要进行2-3次的除草松土,确保池杉幼林顺利生长;造林2年后,要在春季池杉发芽前施一次肥,在池杉生长旺盛前施2次追肥,这对池杉的生长有促进作用,且有干旱情况就要及时灌溉;前五年至少要耕除草2-3次;初植1-3年的池杉幼林,在每年的五月底还要对每株苗木进行环状埋施碳铵,施用量为0.25千克。
此外,还可以在幼林地里间种粮油作物,一来可以增加收入,二来可以促进池杉林木的生长。
(2)修枝处理。
鉴于池杉休眠芽生活力通常只能保持2-3年,所以在池杉成林之前不用修枝,成林以后修枝也要把握好度。
通常来说,池杉树高6-10米的时候修枝高度要控制在池杉树高的1/4-1/3;池杉树高10-15米时修枝高度要控制在池杉树高的1/3-1/2。
就拿池杉生长过程中比较容易出现的双梢来说,管理人员要及时发现并剪除其中生长较弱的梢头,留下一个主梢继续生长;对于池杉苗木下部生长不好的侧枝和树冠里对主干生长期情况有较大影响的侧枝都要及时剪除,确保池杉林木生长质量和效率。
(3)病虫害防治。
池杉通常有茎腐病,主要在1-4年的苗木以及幼树中出现,可强化管理与养护、减少病原菌、使用生物或是药剂进行防治。
参考文献
[1]万丽英.池杉造林技术要点[J].河南农业,2010(09):17-17.
[2]刘同云.池杉育苗及造林技术[J].安徽林业科技,2006(z1):4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