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课件陆地环境的组成——生物312
自然地理学《生物圈与生态系统》

二叠纪古生物
三叠纪古生物
侏 罗 纪、 白 垩 纪 生 物
新生代古生物
人类的出现
第四节 生态系统
r 生态系统是生物群落与其环境间不断进行物 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而成的统一体。 即:生物群落与非生物环境共同组成的物 质-能量系统 生态系统 = 生物群落 + 环境
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它包括陆地生 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
组织—维管束
Ø 分为
苔藓植物 维管植物
蕨类植物 祼子植物 被子植物
(四)后生动物
Ø 多细胞生物,起源于单细胞动物
Ø 细胞
组织
器官
器官系统
Ø 重要特征——运动
Ø 异养型——植物、动物、寄生
第二节 生物圈的结构
垂直准正态分布结构 水平连续不均匀结构 多级嵌套结构 结构特性 生物的地域分异与区系性
一 、垂直准正态分布结构
Ø 在垂直方向上,集中分布在某一 范围内,向上或向下都逐渐减少。
Ø 主要集中在海平面及地面附近
如:浅海区——1500种鱼类
850种
200-1000m,
只有150种
1000-4000m,
陆地上 0-500m, 约51.6%
约20%
500-1000m ,
1000-2000m,
陆地面积随海拔的变化
地表的光强大于地下和水下,水深或者埋深越 大光强越小,生物的生产率的高低,取决于光 合作用的强弱。生物圈结构上的亲光性反映了 太阳辐射对于生物生长发育的重要性。
温控性
Ø 热带生产率高于寒带
生物圈结构上的温控性,是指生物圈的结构特征受 到温度分布控制的性质,反映了温度或者热量对于 生物的影响。
五、生物地域分异与区系性
2.1 地壳物质组成与循环-第一课时

岩 石 圈 : 包 括 地 壳 和 地 幔 的 顶 部
一.组成岩石的矿物
岩石圈包括地壳 和地幔顶部( 和地幔顶部(软流层 以上),是构成地貌、 ),是构成地貌 以上),是构成地貌、 土壤的物质基础, 土壤的物质基础,是 生命赖以生存的重要 物质基础, 物质基础,提供各种 矿产资源。 矿产资源。 注意:岩石圈≠地壳 注意:岩石圈 地壳
矿物的组成——化学元素 化学元素 矿物的组成
常见的岩石
显微镜下的花岗岩
岩石是由矿物集合而成的 岩石是由矿物集合而成的 矿物
常见的矿物
菱形水晶
主要成分为 SiO2 。纯净的 石英无色透明, 石英无色透明, 称为水晶; 称为水晶;含 杂质时呈各种 色调。 色调。如含 Fe+3呈紫色, 呈紫色, 称为紫水晶; 称为紫水晶; 含有细小分散 的气态或液态 物质呈乳白色 者,称为乳石 英。玛瑙也是 石英的一种。 石英的一种。
云母
常见的矿物
长石是硅酸盐 矿物中分布最 广的一类矿物, 广的一类矿物, 约占地壳重量 的50%。包括 。 三个基本类型: 三个基本类型: 钾长石 K[AlSi3O8] 钠长石 Na[AlSi3O8] 长石 钙长石 Ca[AlSi3O8]
长石
常见的矿物 重晶石
常见的矿石
自然硫
食 盐
常见的矿石
一.组成岩石的矿物
(1)组成地壳的化学元素:最主要的有氧硅铝,氧最多占一 组成地壳的化学元素:最主要的有氧硅铝, 硅其次占1/4 金属元素为铝。 1/4, 半,硅其次占1/4,金属元素为铝。 几个概念: (2)几个概念: 矿物:地壳中的化学元素,在一定的地质条件下, 矿物:地壳中的化学元素,在一定的地质条件下,结合 成的天然化合物或单质 地壳物质最基本的组成单元, 化合物或单质, 成的天然化合物或单质,地壳物质最基本的组成单元,常见 的造岩矿物有石英、长石、云母、 的造岩矿物有石英、长石、云母、方解石 矿产:岩石形成过程中有用矿物在地壳中或在地表富集 矿产:岩石形成过程中有用矿物在地壳中或在地表富集 起来,达到工农业利用的要求。 起来,达到工农业利用的要求。 矿石:含矿产的岩石,优劣常用品位表示, 矿石:含矿产的岩石,优劣常用品位表示,有些岩石本 身就是矿产如石灰岩、 花岗岩、 身就是矿产如石灰岩、煤、花岗岩、大理岩 矿床:在一定的地质作用下,矿产的富集地段。有内生矿床、 矿床:在一定的地质作用下,矿产的富集地段。有内生矿床、 外生矿床、变质矿床。 外生矿床、变质矿床。 岩石:一种或几种矿物的集合体,如花岗岩同上长石、 岩石:一种或几种矿物的集合体,如花岗岩同上长石、 石英、云母等组成, 石英、云母等组成,大理岩由方解石组成
高中地理课件陆地环境的组成—陆地水234345

2020年7月28日星期二
•陆地
•陆地水类型
•空间 •地表水 •江河水、湖泊水、冰川 •分布 •地下水 •深层、浅层地下水或潜水、 承压水 •分类 •循环 •静态水资源 •冰川、内陆湖泊水、深层地下水 •周期 •动态水资源 •江河水、湖泊淡水、浅层地下水 •含盐 •陆地咸水 •地下咸水、湖泊咸水 •多少 •陆地淡水 •冰川、地下淡水、江河水
•陆地水循环
•海洋水循环
• 环节代号 • •1、4、6、9、10 • •3、7、8 •• 2、5
• 2、海洋上的水经过 • 蒸发 变成水汽升入高空,被
• 风输送到大陆上空,一部分水汽在适当条件下
•
•凝 形成 • 降水 ,大陆上的水又通过 • 地表和
•
•结地 径流流入海 洋,这就是海陆间大循环。
下
•
•
•
•
•
补给类型
大气降水补给 冰川融水补给
河流径流的季节变 •径流量随降水量的 •径流量随气温的
化规律
•季节变化而变化 •季节变化而变化
在我国的主要分布 地区
•东部季风区
•西北地区
举例(我国主要河流 •长江、黄河、
)
•珠江、松花江
•塔里木河
•
•
3、河流水、湖泊水、地下水相互补给
•当河流水位高于湖面或潜水面时,河流水补给 湖泊水或地下潜水;当河流水位低于湖面或潜 水面,湖泊水或潜水补给河流
•
•
•
•地下水的合理利用和保护
• 1、和理排灌,防止土壤盐渍化 • 2、适量开采,防止水位过度下降 • 3、雨季回灌,及时补漏 • 4、保护水源,防止污染
•
高一地理必修1_知识拓展:陆地环境的组成——陆地水

知识拓展:陆地环境的组成——陆地水知识结构1.内容分析本节教材包括三方面内容:陆地水体类型;陆地水体的相互关系和陆地水的更新—水循环。
这三个内容既是互相独立,又、是互相联系的知识。
陆地水在地理环境中的重要作用及其对于人类的重要性表现为:水是最活跃的自然要素之一;也是地球上人类和一切生物得以生存的必要条件和物质基础;还是人类生存和发展不可缺少的宝贵资源。
陆地水既是自然界的一个地理要素,对人来讲,更是一种资源。
关于陆地水体类型,交待了概念,介绍其来源,说明了主要的陆地水体类型及其成因。
从各种水体静态储水量和动态储水量两方面。
分析了各种水体特点及其被人类开采利用的价值。
静态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应以不影响后续利用为前提;动态水则因其恢复更新快,成为人类开发利用的重点,其中以河流水最为重要。
关于陆地水体的相互关系,主要指它们之间相互运动转化的关系,而这是通过水源互补而发生的。
因此,这部分内容实质上讲的就是陆地水的补给。
其中重点介绍了与人类关系最为密切的河流水的补给,以及河流与陆地其他水体之间的水源补给关系。
关于陆地水体的更新—水循环。
介绍了陆地环境中的水循环,即海陆间水循环和内陆水循环的运动过程及其主要环节。
其中对地理和人类环境影响最大的是海陆间循环。
水循环的地理意义:一、维持着全球水体之间的动态平衡,促使水资源不断得以更新;二、水循环既是物质流又是能量流,它促使自然界的物质循环运动和能量传输转化;三、影响全球气候,塑造地表形态。
2.知识结构学生分析本节课是原来高中地理教材“水”一章的几乎全部内容,量很大所以上课时一定注意抓住重点内容,简明扼要地讲,涉及的面一定控制在课本范围内,深度千万不要超出书本,否则课时不允许,教学生任务难以完成。
在整个教材中,都贯穿着关于水资源的问题,教师应教育学生对动态水资源的利用应以不污染,不破坏和不超过其更新速度为前提,否则会造成水资源的枯竭。
同时,强调人类可利用的水资源仅占陆地水资源的0.3%(陆地水占全球水量3%弱),所以,保护水资源有极其重要性和必要性,教育学生树立节水意识。
【高中地理】陆地环境的组成——生物ppt

覃学盛
②、热量:
奠定各种植物带 分布的基础
赤道 两极 热量变化 植物分布变化 不同的植物带: 寒带植物 温带植物 热带植物
三都县民族中学 覃学盛
③、热量和水分对植物的影响
内陆 水分条件变化
沿海
水分:是植物体的 组成部分 植物吸收和输送 养分的必要条件
植物分布变化
三都县民族中学
不同的植物带: 森林 草原 荒漠 覃学盛
3.6陆地环境的组成——生物
生物圈---地球上所有生物与其生存空间的总称 (集中分布于地面以上100米至水面以下200米)
思考: 仙人掌和睡莲,为什么两种植物的 形态会有那么大的差异?
因为它们生活在不同的环境中,植物必 须依赖并适应环境,维持其生存和发展, 所以它们的个体形态有很大差别。 三都县民族中学 覃学盛
③热量和水分对植物的影响 山麓 山顶 垂直分布的植物带 水分、热量不同 从山麓到山 珠 顶的水热状况 穆 朗 差异很大,从 玛 而形成了垂直 峰 气候带,自然 的 垂 景观也相应地 直 呈现出垂直分 自 然 布的规律。
带
三都县民族中学 覃学盛
水湿环境
莲
三都县民族中学 覃学盛
骆 驼 刺
干 旱 环 境
三都县民族中学
覃学盛
酸性土壤环境
茶场风光
三都县民族中学 覃学盛
树冠指示风向
三都县民族中学
பைடு நூலகம்覃学盛
三都县民族中学
覃学盛
①对气候的指示作用 1.我国华北民间有“枣发芽、种棉花” 的谚语 2.亚热带树种青冈栎对天气的变化 很敏感,当树叶变红时,一两天内会下 雨,雨过天晴后,树叶又会变成深绿色。
三都县民族中学
知识结构:
生物分布与环 境(生物是 环境的产物)
自然地理环境的组成和结构

第二章自然地理环境的组成和结构(据伍光和《自然地理学》)本书绪论曾扼要地讨论了自然地理环境的概念及其包含的基本内容。
这里,我们将进一步讨论自然地理环境的组成和结构,以图建立关于这个研究对象的立体的和动态的观念,并以此作为以后深入阐述其各种基本规律的出发点。
第一节自然地理环境的范围和边界地球构造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它的分层性。
整个地球是由一系列具有不同物理和化学性质的物质圈层所构成。
这些地球圈层称为地圈(图2.l)。
地球的外部笼罩着大气圈,其中还可再分为散逸层、电离层、中间层、平流层和对流层;大气圈的下垫面是海洋和陆地水构成的水圈;地球固体部分的外层是岩石圈(包括地壳和地幔的刚体部分),岩石圈的表层分布着很薄的一层沉积岩石圈及地表风化壳和土被层;岩石圈以下的地球内部是地幔的大部和地核;此外,在海陆表面还存在生命物质,它们组成生物圈。
所有这些地圈的组合形式具有两种类型:在高空和地球深部的地圈,其层内理化性质较为一致,圈层之间的关系较为简单,表现为上下成层的组合形式。
而在海陆表面附近的大气圈(下部)、水圈、岩石圈(上部)和生物圈则表现为相互交织的组合形式。
这后一种组合形式的四个地圈不仅是紧密地接触,而且是多方面地相互作用,从而构成一个新的、比较地球其他圈层具有独特地理意义的物质体系,这就是自然地理环境。
由此可见,自然地理环境是地球的一个复合圈层,即地理圈。
它镶嵌于地球的表层,以自己的表面朝向宇宙空间,正像一个包围着(固体)地球的“壳”。
因此,人们也把自然地理环境称作“地理壳”。
这个名称突出了自然地理环境的外形和空间位置。
然而,要确定自然地理环境的空间位置,即确定它的范围和边界,却是一个棘手的科学课题。
我们知道,客观物体的边界有两种不同的类型:第一类是突变的鲜明边界。
这类边界在空间上呈一个面(没有厚度),界面两侧物质(体系)的性质有明显区别。
例如海陆交界。
第二类是渐变的模糊边界。
这类边界在空间上呈现一个过渡区间,其内不同属性的相邻两物质(体系)并存,且一方属性逐渐消失而另一方属性逐渐显著。
高一地理 陆地环境的组成-生物 PPT课件

D.水文(水文是指自然界各水体的运动、变化和分布规律, 如河宽、水深、水温、含沙量、流向、流速等。 ) 2.生物对地理环境的形成和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归根结蒂是 由于..................................................................................( C ) A.植物的呼吸作用 C.植物的光合作用 A.降低噪声 B.防风固沙 B.动物的呼吸作用 D.微生物的分解作用
③指示水源
人们可以根据水生植物、 旱生植物的生长特性寻 找地下水 如沙枣指示1~2米深淡 水,芨芨草生长的地方, 地下水位高。
④指示大气污染
矮牵牛受二氧化硫污染后,花仍然 完好,叶片受到伤害 对城区空气中SO2增加最敏感的 地衣消失;落叶松的针叶脱落等现 象反映SO2达到0.1ppm。
苔 原 景 观
冰 原 带
③水分对植物的影响 从沿海到内陆,随着水分条件的变化形 成了森林、草原、荒漠等不同的植被景观
热量和水分对植物的影响
从山麓到山顶 的水热状况差 异很大,从而 形成了垂直气 候带,自然景 观也相应地呈 现出垂直分布 的规律。
1.比较莲和骆驼刺在形态上有何差异? 2.莲和骆驼刺在生长环境上有何差异?
C.具有综合的环境效益
D.改造了地理环境
知识结构:
一.生物分布与环境(生物是环境的产物) 1.影响植物分布的最主要因素-----气候 ①光照对植物的影响 ②热量对植物的影响 ③水分对植物的影响 2.植物对地理环境的指示作用 ①指示气候 ②指示风向 ③指示水源 ④指示大气污染 ⑤指示矿产 ⑥指示土壤的酸碱性
1、城市绿地与建筑区之间的热力环流是怎样形成的? 2、绿地为什么能改善局部小气候?
地理人教版必修一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课件

高手竞答
(1)图中有哪几种 地理要素?
(2)水在各要素间 是如何转换的?
(3)太阳能在各要素 间是如何传递的?
说一说
(1)图中有哪几种地理要素?
生物
大气
土壤
水
(2)水在各要素间是如何转换的?
植物
大气
土壤
地表
吸收
蒸腾
蒸发
降水
降水
下渗
蒸发
物质交换(水)
(3)太阳能在各要素间是如何传递的?
太阳能
植物
气候
生物( 植被)
我国西北内陆地区
干旱
发育差 肥力低
风蚀地貌
河流少 内流河
少数耐 旱植物
A、冰川融化 B、海平面上升 C、二氧化碳增加 D、气候变化
热带雨林的破坏
A
B
C
D
试以东北森林变化为例,说明单个地理要素变化对环境整体变化的影响?
大 气
生产功能是自然环境的整体功能而非单个地理要素的功能?
水圈
光照
(有机物)
6CO2+6H2O
C6H12O6+6O2
叶绿素
绿色 植物
自然环境各要素综合作用的产物
藏羚羊的数量变化是如何体现 自然环境的平衡功能的?
生产功能
平衡功能
相互联系 相互制约 相互渗透
整体性
物质迁移
能量转换
含义
本质
具有统一的演化过程
“牵一发而动全身”
新功能
1、生产功能是指自然地理环境 A、具有合成有机物的能力 B、使自然地理要素性质保持稳定的能力 C、具有分解有机物的能力 D、某些地理要素的生产能力
2、有关水土流失影响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水土流失只是土壤的侵蚀过程 B、水土流失会导致地貌的变化 C、水土流失会导致植被的退化 D、水土流失会导致地方气候的变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每天都是美好的一天,新的一天开启 。20.11. 1820.1 1.1818:0518:05 :3918:0 5:39No v-20
•
人生不是自发的自我发展,而是一长 串机缘 。事件 和决定 ,这些 机缘、 事件和 决定在 它们实 现的当 时是取 决于我 们的意 志的。2 020年1 1月18 日星期 三6时5 分39秒 Wednes day , November 18, 2020
4.4 陆地环境的组成——生物
生物是在地球发展历史中产生的,是 地理环境的产物。同时,它作为地理环 境的组成要素,形成了地球上生机勃勃 的有机世界,构成了地理环境中非常活 跃的特殊部分——生物圈。
生物圈---地球上所有生物与其生存空 间的总称(集中分布于地面以上100米 至水面以下200米)
一.生物分布与环境(生物是环境的产物) 1.影响植物分布的最主要因素-----气候 ①光照对植物的影响 ②热量对植物的影响 ③水分对植物的影响 2.植物对地理环境的指示作用 ①对气候的指示作用 ②对水源的指示作用 ③对大气污染的指示作用 ④对矿产的指示作用 3.生物在地理环境中的作用
①光照对植物的影响
人们利用光在林中垂直衰 减的原理在西双版纳地区 模拟雨林结构,建立起多 层次的人工经济林。 橡胶为上层喜光植物
茶树、咖啡为下层喜光植物
地面为草果等喜阴的地被植物
①光照对植物的影响
城市人口密集,居民大多居住在楼房中,高楼居民种 花,只能利用阳台或窗台。如无种植槽,则专门安排 一块地方养花,或自己做一花盆架,可分几层,上层 放喜光植物,下层入耐阴花卉。也可向阳台伸出一块 板,用钢筋或角铁等固定牢靠,板的四周应设置挡板 或围栏,防止花盆坠落,也可在阳台和檐口设几个铁 钩,把花盆装入藤、竹或柳条编制的花篮内。此法利 用空间,不占阳台使用面积,既起到立体绿化的果, 也很美观。对些悬挂的阳台处设施,一定要定期检查, 确保安全。种植槽可用木板等自制,把花直接捉于槽 内。槽也可向外悬出去。在阳台上可搭一小棚架,种 植攀缘植物,如茑萝、牵牛花等,既可遮挡夏季炎日 照射,又可美化、绿化阳台
•
感情上的亲密,发展友谊;钱财上的 亲密, 破坏友 谊。20. 11.1820 20年11 月18日 星期三 6时5分 39秒20 .11.18
谢谢大家!
•
做专业的企业,做专业的事情,让自 己专业 起来。2 020年1 1月下 午6时5 分20.11. 1818:0 5November 18, 2020
•
时间是人类发展的空间。2020年11月1 8日星 期三6时 5分39 秒18:05:3918 November 2020
•
科学,你是国力的灵魂;同时又是社 会发展 的标志 。下午6 时5分3 9秒下 午6时5 分18:05:3920.1 1.18
对气候的指示作用
1.我国华北民间有“枣发芽、种棉花” 的谚语
2.亚热带树种青冈栎对天气的变化 很敏感,当树叶变红时,一两天内 会下雨,雨过天晴后,树叶又会变 成深绿色。
对水源的指示作用
人们可以根据水生植物、旱生 植物的生长特性寻找地下水
Hale Waihona Puke 大气污染的指示作用矮牵牛受二氧化硫污染后
花仍然完好 叶片受到伤害
无机物
太阳光能 绿色植物
微生物
动物
落花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参与
原始大气:
生 物 现代大气:
生物在地理环境中的作用
生物在保护环境方面的作用
净化空气 调节气候 涵养水源 吸烟滞尘 降低噪声 美化环境
生物在保护环境方面的作用
涵养水源 保持水土 防风固沙 保护农田
生物在保护环境方面的作用
4.4 陆地环境的组成——生物
•
安全在于心细,事故出在麻痹。20.11. 1820.1 1.1818:05:3918 :05:39 November 18, 2020
•
加强自身建设,增强个人的休养。202 0年11 月18日 下午6时 5分20. 11.1820 .11.18
•
扩展市场,开发未来,实现现在。202 0年11 月18日 星期三 下午6时 5分39 秒18:05:3920.1 1.18
•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1 8:05:39 18:05:3 918:05 11/18/2 020 6:05:39 PM
•
安全象只弓,不拉它就松,要想保安 全,常 把弓弦 绷。20. 11.1818 :05:391 8:05No v-2018 -Nov-2 0
•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掌控人心方位上 。18:05:3918:0 5:3918:05Wed nesday , November 18, 2020
水分对植物的影响
水生植物有硕 大、鲜嫩的叶子, 但根系并不发达。
旱生植物的叶 子已变成细刺,以 减少水分的蒸腾; 但根系很发达,能 从很深的地下吸取 水分。
珠穆朗玛峰的垂直自然带
热量和水分对植物的影响
从山麓到山顶的 水热状况差异很 大,从而形成了 垂直气候带,自 然景观也相应地 呈现出垂直分布 的规律。
[总结] 没有生命活动,便没有现代的 地理环境。环境影响生物的生长和分布; 生物在地理环境的形成和发展中起着非常 重要的作用。在今天,生物对改造自然, 保护环境和维护生态平衡等方面所起的重 要作用对地球上的人类尤其重要。所以, 我们人类应该像珍惜我们自己的生命一样, 爱护所有的“生命”。
•
每一次的加油,每一次的努力都是为 了下一 次更好 的自己 。20.11. 1820.1 1.18We dnesday , November 18, 2020
二氧化碳和水合成为储藏能量的有机物 (主要是糖类),并释放出氧气。
生物在地理环境中的作用---生物循环
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产 物会成为动物的食物。 植物和动物的有机残体 又会被微生物分解,以 无机物的形式归还到环 境中去——这种有机质 的合成与分解过程称为 生物循环。
生物在地理环境中的作用---生物循环
对矿产的指示作用
1、海洲香薷生长的地方地下一 般有含铜矿床,被称为“铜草”
2、戟叶堇菜生长的地方地下一般有 铀矿。 3、古书有云:“山上有葱,其下有 银;山上有薤,其下有金。”
生物在地理环境中的作用---光合作用
光合作用的简单化学反应式
6CO +6H O
光能 叶绿素
C6H12O6 +6O
光合作用的作用: 绿色植物通过叶绿素,利用光能,把
②热量对植物的影响
②热量对植物的影响
热带雨林景观
苔原景观
③水分对植物的影响
温带落叶阔叶林景观
从沿海到内陆, 随着水分条件的 变化形成了森林、 草原、荒漠等不 同的植被景观.
温带荒漠景观
③水分对植物的影响
1.比较莲和骆 驼刺在形态上 有何差异?
2.莲和骆驼刺 在生长环境上 有何差异?
水生植物 旱生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