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与经济统计技术

合集下载

商务与经济统计案例题答案

商务与经济统计案例题答案

商务与经济统计案例题答案1、.(年温州一模考)以下不属于会计特点的是()[单选题] *A会计具有一整套科学实用的专门方法B会计是以货币作为主要计量尺度C会计具有连续性、系统性、综合性、全面性D会计是一种经济管理活动(正确答案)2、企业的下列固定资产中,不计提折旧的是()。

[单选题] *A.闲置的房屋B.租入的设备C.临时出租的设备D.已提足折旧仍继续使用的设备(正确答案)3、已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但未办理竣工决算的固定资产,应根据()作暂估价值转入固定资产,待竣工决算后再作调整。

[单选题] *A.市场价格B.计划成本C.估计价值(正确答案)D.实际成本4、企业购进货物用于集体福利时,该货物负担的增值税额应当计入()。

[单选题] *A.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B.应付职工薪酬(正确答案)C.营业外支出D.管理费用5、委托加工应纳消费税产品(非金银首饰)收回后,如直接对外销售,其由受托方代扣代交的消费税,应计入()。

[单选题] *A.生产成本B.应交税费——应交消费税C.委托加工物资(正确答案)D.主营业务成本6、当法定盈余公积达到注册资本的()时,可以不再提取。

[单选题] *A.10%B.20%C.50%(正确答案)D.30%7、计提固定资产折旧时,可以先不考虑固定资产残值的方法是()。

[单选题] *A.年限平均法B.工作量法C.双倍余额递减法(正确答案)D.年数总和法8、企业发生的公益捐赠支出应计入()。

[单选题] *A.销售费用B.营业外支出(正确答案)C.其他业务成本D.财务费用9、企业专设销售机构发生的办公费应计入()科目。

[单选题] *A.管理费用B.财务费用C.制造费用D.销售费用(正确答案)10、根据准则的规定,企业收到与日常活动无关的政府补助应当计入()科目。

[单选题] *A.投资收益B.其他业务收入C.主营业务收入D.营业外收入(正确答案)11、下列各项税金中不影响企业损益的是()。

商务与经济统计选择题

商务与经济统计选择题

商务与经济统计选择题选择题课堂练习第一章数据不统计学1. 样本容量 ba. 可以比总体容量大b. 总是比总体容量小c. 可以比总体容量大,也可以比总体容量小d. 总是和总体容量相同 2. 一个总体 ca. 不样本相同b. 是一个随机样本c. 特定研究中所有感兴趣的数据单位的集合d. 以上都不是3. 对数据进行相对简单的组织、概括和表述的统计方法称为 ba. 统计推断b. 描述性统计c. 抽样d. 以上都不是4. 根据样本信息对总体特征进行推测和估计的过程称为 ca. 描述性统计b. 随机样本c. 统计推断d. 抽样5. 收集数据时所依赖的对象称为 c a. 发量b. 数据集c. 数据单位d. 以上都不是6. 对数据单位感兴趣的某个特征量是 aa. 一个发量b. 一个数据单位c. 一个数据集d. 以上都不是7. 数学运算适合应用于 b a. 定性数据b. 定量数据c. 定性数据和定量数据d. 以上都不是8. 人的年龄是定量数据 aa. 是b. 否9. 在同一时刻收集以下的数据:同学的姓名,性别,年龄,成绩等数据,这些数据是aa. 横截面数据b. 时间序列数据第四章概率论介绍1. 所有样本点的集合称为 ca. 样本b. 事件c. 样本空间d. 试验2. 所有样本点概率相等的概率分配方法称为 b a. 主观方法b. 古典概率方法c. 相对频数方法d. 以上都不是3. 每个样本点,即试验结果,的概率必须是 d a. 任何大于零的数b. 小于零c. 大于1d. 在0和1之间4. 下面哪个条件成立时可以认为事件X和Y相亏独立? Ba. P(Y|X) = P(X)b. P(Y|X) = P(Y)c. P(X|Y) = P(Y) 5. 从5个字母 (A, B, C, D, E)中取出两个字母,一共有多少种不同的取法? Da. 20b. 7c. 5d. 106. P(A) = 0.6, P(B) = 0.5, 则 P(AuB) = Ea. 0.3b. 0.5c. 0.6d. 1.1e. 不能确定7. P(A) = 0.6, P(B) 0.5, P(AnB) = 0.3, 则 P(AuB) = c a. 0.5b. 0.6c. 0.8d. 1.1e. 不能确定8. P(A) = 0.6, P(B) = 0.5, P(AÇB) = 0.3, 则 P(A|B) = b a. 0.5b. 0.6c. 0.8d. 1.1e. 不能确定9. P(A) = 0.6, P(B) = 0.5, P(A n B) = 0.3, 则事件A和B为亏斥事件 ba. 正确b. 错误10. P(A) = 0.6, P(B) = 0.5, P(A n B) = 0.3, 则事件A和B亏为独立事件a a. 正确b. 错误11. P(A) = 0.2, P(B) = 0.5, 且事件A和B为亏斥事件,则 P(A n B) = a a.b. 0.3c. 0.7d. 112. P(A) = 0.2, P(B) = 0.5, 且事件A和B为亏斥事件,则 P(A u B) = c a.b. 0.3c. 0.7d. 113. P(A) = 0.2, P(B) = 0.5, 且事件A和B为亏斥事件,则 P(A|B) = a a.b. 0.3c. 0.7d. 114. 如果事件A和B为亏斥事件,则它们一定是相亏独立事件 b a. 正确b. 错误15. 一个学生在放假前认为,有 50% 的概率去于南度假,有30%的概率去西藏度假,有20%概率去新疆度假。

安德森-商务与经济统计公式汇总

安德森-商务与经济统计公式汇总
2
d d (自由度n-1) sd n 双侧检验x2 t=
(n 1) s 2
02
自由度(n-1)
多项总体方差 1、拟合优度 H 0 : PA 0.3, PB 0.5, PC 0.2 ( fi ei ) 2 X = ei i 1
2 k
多项总体方差 3、方差分析 完全随机化单因子(随机无重复)
t
2 s12 s2 + n1 n2

2 1
n1 t
+

2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2
n2
p1 -p2
1和 2未知
( x1 -x2 ) D0
2 s12 s2 + n1 n2
已知 z =
d d n sd x 0 n 未知 t (自由度n-1) s 自由度n 1 n

单个样本总体比例 单个样本总体比例 两个匹配总体均值 1、区间估计 1、区间估计 1、区间估计 p (1 p ) p z /2 n 2、假设检验 H 0 : p p0 Ha : Z= p p0 p0 (1 p0 ) n
j 1 k
ei =总观察频数 各项假设比例 2、独立性 H 0 : 偏好与性别独立 H p : 偏好与性别不独立 X =
2 i
SSTR b (x j -x)
j 1
2
SST = ( xij x )
j 1 i 1 k
k
nj
2
SSBL k (xi -x)
i 1
b
2
两个独立总体比例 1、区间估计 p1 -p2 z /2 p1 (1 p1 ) p2 (1 p2 ) n1 n2
已知 x z /2 未知 x t /2

商务与经济统计――抽样与抽样分布(6)

商务与经济统计――抽样与抽样分布(6)

第六章 抽样和抽样分布
本章重点
1、简单随机抽样; 、简单随机抽样; 2、x 的抽样分布 ; 、 p 3、 的抽样分布; 、 的抽样分布; 4、其他组织形式的抽样。 4、其他组织形式的抽样。
STAT
本章难点
1、抽样分布原理。 、抽样分布原理。
参考书目
1、李心愉:《应用经济统计学》,北京大学出版社; 、李心愉: 应用经济统计学》 北京大学出版社; 2、David S.Moore:《统计学的世界》,中信出版社; 、 《统计学的世界》 中信出版社; 3、袁 卫:《新编统计学教程》,经济科学出版社; 新编统计学教程》 经济科学出版社; 、 4、统计网站:UNSD、OECD、中国国家统计局。 、统计网站: 、 、中国国家统计局。
经证明 : D( x ) =
σ2
n
D( M e ) =
π σ2
2 ⋅ n
第六章 抽样和抽样分布
第二节 抽样分布 从一个总体中随机抽出容量相同的各种样本,再从这些样 本计算出的某统计量所有可能值的概率分布,称为这个统计量 的抽样分布。 在抽样推断中,无论是总体,还是样本,都可以用平均数、 比率(或成数)、标准差和方差等指标来描述它们的特征。当它 当它 们用来描述样本的特征时,称为样本统计量;当它们用来描述 们用来描述样本的特征时,称为样本统计量 总体特征时,称为总体参数。 构造抽样分布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从容量为N的有限总体中随机抽出容量为n的所有可能样本; (2)算出每个样本的统计量数值; (3)算出每个样本统计量数值相对应的概率
第六章 抽样和抽样分布
一、统计抽样的几个基本概念 1、全及总体和样本
N 全及总体:研究对象全体,又称母体。容量用N表示。具备惟 全及总体 一性。

商务与经济统计第13版案例

商务与经济统计第13版案例

商务与经济统计第13版案例引言商务与经济统计的重要性商务与经济统计是现代商业运营和经济决策的重要工具。

通过收集、分析和解释数据,商务与经济统计帮助企业和政府了解市场趋势、消费者行为和经济发展趋势,从而为决策者提供重要的信息支持。

商务与经济统计第13版案例概述商务与经济统计第13版案例是一本以实际案例作为基础,介绍商务与经济统计重要原理和方法的教材。

通过分析案例,读者可以了解商务与经济统计在实际运用中的一些重要问题和解决方法。

案例1:市场调研与分析为什么市场调研与分析重要?市场调研与分析是商务与经济统计的基础。

通过市场调研,企业可以了解市场需求、竞争情况和潜在机会,为产品开发和市场定位提供依据。

市场调研与分析过程1.定义研究目标和问题2.设计研究方案3.收集数据4.数据分析与解释5.提出建议和决策支持市场调研与分析案例以某电子产品公司为例,通过市场调研与分析,他们发现消费者对于更轻薄、更高分辨率的电子设备需求增加。

基于这些结果,公司调整了产品开发方向,推出了一款更轻薄、更高分辨率的电子产品,取得了巨大成功。

案例2:经济指标的解读什么是经济指标?经济指标是衡量经济健康状况和发展趋势的重要指标。

例如,国内生产总值(GDP)、通货膨胀率和失业率等都是常用的经济指标。

经济指标的解读方法1.趋势分析:通过比较不同时间段内的指标数据,观察指标是否呈现上升或下降趋势。

2.比较分析:将同一指标在不同地区或不同产业中的数据进行比较,了解不同区域或行业之间的差异。

3.引用分析:将指标数据与其他相关指标进行比较,分析它们之间的关联性和影响因素。

4.批判性分析:对指标数据的可靠性和有效性进行评估,考察数据收集和统计方法是否科学准确。

经济指标的解读案例以某国GDP增长率为例,近几年该国GDP增长率保持在5%左右,呈现稳定增长态势。

通过比较分析,我们发现农业和服务业对GDP增长的贡献最大,而工业的增长速度较缓慢。

我们可以对这些结果进行引用分析,了解农业和服务业的发展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因素和潜在机会。

商务与经济统计课后答案

商务与经济统计课后答案

商务与经济统计课后答案【篇一:商务经济统计学复习题】.简答题1.简要谈谈你对统计与统计学的初步认识。

2.谈谈你对统计的三种含义的理解,并举出现实经济生活中你所了解到的运用统计学的一个例子3.试就统计数据的四种类型给出统计整理与显示的方法(统计图要求划出示意图)。

4.概述数据的离散程度的常用的测度方法(异众比率标准差离散系数)。

5.什么是个体指数? 什么是总指数?它们的作用分别是什么?6.试简要说明总量指标、平均指标和相对指标的在统计学中的作用。

7.只能用统计条形图和饼图来展示的是哪种类型的数据?画出这两种图形的示意图。

8.自己用一个实例画出统计条形图和饼图的示意图,它们通常可以用来展示哪种类型的数据? 9.某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想对2007届本校大学本科毕业生的毕业去向做一网上调查,请你为此设计一份半开放式(即:既含有封闭式问题又含有开放式问题)调查问卷。

(要求涉及学生的性别、专业、意向中的毕业去向:如出国、考研、自主创业、自主择业,以及意向中的就业领域、工薪待遇、单位性质、工作地区等等信息)。

二.填空题1.将下列指标按要求分类(只填写标号即可)(1)我国高等院校2006届本科毕业生就业率;(2)某贺岁片在国内上演第一周的票房收入;(3) 2006年第3季度一汽大众销售的某品牌小汽车台数占其全部小汽车销售量的比率;,(5)进藏铁路开通后第一周,每天乘火车前往西藏的旅客的累计人数;(6)第3季度某商场的月平均销售额。

哪些是时点时标;哪些是时期指标;哪些是平均指标;哪些是相对指标。

2.统计调查方式除了重点调查,典型调查之外,另三种主要方式是 3.加权调和平均公式为4.异众比率公式是其含义是5.一组数据中非众数组所占的比率叫做,它可测度分类数据的趋势;离散系数测度的是总体的平均离散程度,它的计算公式是v?=。

6.将下列指标分类:(1)2005年我国人均占有粮食产量(2)我国第五次人口普查总人口数(3)股价指数(4)销售量指数(5)单位产品成本(6)某商店全年销售额(7)某企业在岗职工人数和下岗职工人数的比例 (8)我国高等院校“十五”期间年平均招生人数哪些是时期指标哪些是时点指标;哪些是一般平均数, 哪些是序时平均数;哪些是相对指标 7.个体指数是反映项目或变量变动的相对数;反映多种项目或变量变动的相对数是。

商务与经济统计前6章笔记

商务与经济统计前6章笔记

商务与经济统计前6章笔记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 they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商务与经济统计前6章笔记第一章:商务与经济统计概述在当今全球化的商业环境中,商务与经济统计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1商务与经济统计

1商务与经济统计
3
n 相互制约、相互促进动的辩证关系 n 经济是技术发展的基础 n 技术开发是一项高投入、高风险和周期长的活动,其
产生与应用都需要经济的支持,受到经济的制约。 n 基础研究:据统计:美国研制一种新药需要投入数亿
美元,花费10到20年的时间;基础研究的成功率为 5% 左右,技术开发的成功率为50%左右。
1
p 交通:磁悬浮列车 高速列车 地铁 轻轨 自行车 私家车 公交车
p 电力:智能电网 特高压 p 汽车:传统的汽车 清洁能源汽车
电动汽车
2
n 技术是推动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 n 熊彼特研究创新时认为,每次资本主义国家经应用。从蒸气机、电力技术、半导体技 术、网络技术。 n 技术发展不仅会提高劳动生产率,并且创造新 技术领域的就业岗位和相关经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商务与经济统计技术(英文版.第11版)(原书名:Statistical Techniques in Business & Economics)Brief Contents1 What Is Statishics?2 Describing Data: Frequency Distributions and Graphic Presentation3 Describing Data: Measures of Central Tendency4 Othcr Descriptive Measures5 ASurvey.ofProbability Concepts6 Discrete Probability Distributions7 The Normal Probability Distribution8 Sampling Methods and the Central Limit Theorem9 Estimation and Confidence Intervals10 One-Sample Tests of Hrpothesis11 Tests of Hypothesis: Two Samples12 Analysis of Variance13 Linear Regression and Correlation14 Multiple Regression and Correlation Analysis15 Nonparametric Methods: Chi-Square Applications16 Nonparameiric Methods: Analysis of Ranked Data17 Statistical Quality Control18 IndexNumbers19 Time Series and Forecasting20 An Introduction to Decision TheoryAppendixes: Tables and Data SetsMegaStat Quick Reference GuideAnswers to Odd-Numbered Chapter ExercisesAnswers to Odd-Numbered Review ExercisesIndexPrefaceAs the name implies, the objective of Statistical Techniques in Business and Econom-ics is to provide students majoring in economics, finance, marketing, accounting, management, and other fields of business administration, with an introductory surveyof the many business applications of descriptive and inferential statistics. While wehave focused on business applications, we have also attempted to use examples andproblems that are student oriented and that do not require previous business courses. When Bob Mason wrote the first edition of this text in 1967, locating relevant data was difficult. That has changed! Today, locating data is not a problem. The number of items you purchase at the grocery store is automatically recorded at the checkout stand. Phone companies keep track of the length of a call, the time it was made, and the number of the person called. Medical devices can automatically monitor and record our heart rate, blood pressure, and temperature. A large amount of business in- formation is recorded and reported almost instantly. CNN, USA Today and Yahoo!, for example, have websites where you can track stock prices with a delay of less than 20 minutes.Today, skills are needed to deal with all this numerical information. First, we needto be critical consumers of information presented by others. Second, we need to be able to reduce large amounts of data into a meaningful form so that we can make ef- fective interpretations, judgments, and decisions.Today, all students not only have calculators, but many have their own computersor at least have access to a computer in a campus lab. Statistical software is also widely available, as is electronically-stored data, In response to these changes, we in- clude screen captures from Excel and MtNITAB within the chapters. This enables the student to actually view the output. The commands necessary to achieve the software results are at the end of the chapter We have replaced many of the calculation ex- amples with interpretation ones, to aid the student in communicating the statistical results.While making these changes, we have not moved away from presenting, as bestwe can, the key concepts, along with supporting examples. The eleventh edition Of Statistical Techniques in Business and Economics is the product of many people: stu- dents, colleagues reviewers, and the staff at McGraw-Hill/lrwin. We thank them all. We wish to express our sincere gratitude to the reviewers:Douglas Barrett Bernice EvansUniversity of North Alabama Morgan State UniversityDarl Bien Burdette HansenUniversity of Denver University of PhoenixWendy Brown Clifford B. HawleySouthern Albert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West Virginia UniversityMary Elizabeth Camp Lloyd R. JaisinghIndiana University Morehead State UniversitySharad Chitgopekar Valerie M. JonesIllinois State University Tidewater Community CollegeGiopal Dorai Creig KronstedtWilliam Paterson University Cardinal Stritch UniversityDenise Kummer Charlene RobertSt. Louis Community COllege Louisiana State UniversityJack Muryn Linda StephanchickCardinal Stritch University DeVry lnstitute of TechnologyJulia A. Norton Andrew WelkiCalifornia state University-Hayward John Carroll UniversityLouis A. Patille Kathleen WhitcombUniversity of Phoenix-Colorado University of South CarolinaChristopher W. Rogers Charles W. WilliamsMiami-Dade Community College Troy State UniversityTheir suggestions and thorough review of the previous edition and the manuscript for this edition made this a better text.A special thanks goes to a number of people. Dr Leonard Presby, of William Paterson University, Dr. Jerzy Kamburowski, of The University of Toledo, and Dr. Roberta Thomas, of The University of Phoenix, reviewed the manuscript and checked the exercises for accuracy. Professor Walter H. Lange, of The University of Toledo, prepared the Study Guide, and Dr. Samuel Wathen, of Coastal CaroIina University, prepared the test bank and checked the text for accuracy. Ms. Denise Heban and the text authors prepared the Instructor's Manual, and Ms. Jane Lind the PowerPoint Presentation. We appreciate their efforts on the project.We also would like to thank the staff at McGraw-Hill/lrwin. This includes Richard T. Hercher, Jr., Executive Editor; Christina Sanders, Development Editor; Zina Craft, Marketing Manager, Jim Labeots, Project Manager; and others who we don't know personally, but who we know made valuable contributions.。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