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承气汤及其类方
承气汤类方

承气汤类方大承气汤■大承气汤方■大黄四两(酒洗),厚朴半斤(炙,去皮)枳实五枚(炙)芒硝三合。
■上四味,以水一斗,先煮二物,取五升,去滓,内大黄,更煮取二升,去滓,内芒硝,更上微火一两沸,分温再服。
得下,余勿服。
《伤寒论》对应条文■第208条;阳明病,脉迟,虽汗出、不恶寒者,其身必重,短气,腹满而喘。
有潮热者,此外欲解,可攻里也;手足濈然汗出者,此大便鞭也,大承气汤主之。
■若汗多,微发热、恶寒者,外未解也;其热不潮,未可与承气汤;若腹大满不通者,可与小承气汤,微和胃气,勿令大泄下。
■第209条:阳明病,潮热,大便微鞭者,可与大承气汤;不鞭者,不可与之。
■三阳统于阳明,三阴统于太阴;■阳明之燥热永不敌太阴之寒湿。
■第212条:伤寒,若吐若下后,不解,不大便五六日,上至十余日,日哺所发潮热,不恶寒,独语如见鬼状;直视脉弦者生,涩者死(津液),微者,但发热、谵语者,大承气汤主之,若一服利,則止后服。
■第215条:阳明病,谵语,有潮热,反不能食者,胃中必有燥屎五六枚也;若能食者,但鞭耳;宜大承气汤下之。
■第217条;汗出谵语者,以有燥屎在胃中,此为风也,须下之,过经乃可下之;下之若早,语言必乱,以表虚里实故也;下之愈,宜大承气汤。
■第220条;二阳并病,太阳证罢,但发潮热,手足摯摯汗出,大便难而谵语者,下之则愈,宜大承气汤。
■第238条;阳明病,下之,心中懊憹而烦,胃中有燥屎者,可攻;腹微满,初头鞭,后必溏,不可攻之;若有燥屎者,宜大承气汤。
■第240条;病人煩热,汗出则解,又如疟状,日哺发热者,属阳明病也;脉实者,宜下之;脉浮虚者,宜发汗;下之与大承气汤,发汗宜桂枝汤。
■第241条;大下后,六七日不大便,烦不解,腹满痛者,此有燥屎也;所以然者,本有宿食故也;宜大承气汤。
■第242条:病人小便不利,大便乍难乍易,时有微热,喘冒不能卧者,有燥屎者,宜大承气汤。
■第251条:得病三日,脉弱,无太阳、柴胡证,煩躁,心下鞭;至四五日,虽能食,以小承气汤少少与微和之,令小安;至六日,与承气汤一升;若不大便六七日,小便少者,虽不受食,但初头鞭,后必溏,未定成鞭,攻之必溏;须小便利,屎定鞭,乃可攻之,宜大承气汤。
一起学经方之:大承气汤古代的急症用方,具...

一起学经方之:大承气汤古代的急症用方,具...一起学经方之:大承气汤古代的急症用方,具有峻下热结的功效,常用于发热性疾病或危重外伤后的极期,以脱痞、腹满、舌果、便秘、神昏为特征。
《伤寒论》《金匮要略》均有相关应用记载。
【使用标准】阳明腑实证。
大便不通,頻转矢气,脘腹痞满,腹痛拒按,按之硬,甚或潮热谵语,手足汗出,舌苔黄燥起刺,或焦黑燥裂,脉沉实。
热结旁流、下利清水,色纯青,其气极臭秽不可近者,脐腹疼痛,腹诊脐腹四周按之坚硬有块,尤其是左腹按之累累如卵石。
口舌干燥,脉滑实。
里热实证之热厥、痉病或发狂等。
上述3条,临证只具其一,便可用之。
【方剂组成】生大黄,厚朴,枳实,枳壳,芒硝【煎服法】以水1200ml,先煮枳实、枳壳、厚朴,沸后文火煮30分钟;后入大黄,再煎煮15分钟。
去药渣,得汤液300ml,将芒硝倒入,搅至融化,分2~3次温服。
大便畅通后停服。
【经典方证】伤寒,若吐若下后,不解,不大便五六日,上至十余日,日晡所发潮热,不恶寒,独语如见鬼状,若剧者,发则不识人,循衣摸床,惕而不安,微喘直视……微者,但发热、谵语。
大下后,六七日不大便,烦不解,腹满痛者。
病人小便不利,大便乍难乍易,时有微热,喘冒不能卧者。
伤寒六七日,目中不了了,睛不和,无表里证,大便难,身微热者。
阳明病,发热汗多者。
发汗不解,腹满痛者。
腹满不减,减不足言。
阳明少阳合病,必下利……脉滑而数者。
少阴病,自利清水,色纯青,心下必痛,口干燥者。
阳明病,澹语,有潮热,反不能食者。
汗出,谵语者。
腹胀不大便者。
【体质要求】患者腹部多充实隆起,自觉腹痛腹胀,用手按压有明显的抵抗感。
大便秘结,有数日不解者,放屁极为臭秽;或泻下物臭秽稀水或黏液便。
常常是发热持续不退或如潮水时起时落,多伴有昏睡或昏迷, 说胡话,或烦躁不安,其病势多危重。
舌苔黄厚而干燥, 或者焦黑如锅巴状,中间可见裂纹。
舌质多红,舌苔中可见充血的舌乳头。
脉象沉实有力,或滑数,或脉数而软。
大承气汤——精选推荐

大承气汤【方药歌诀】大承气汤用大黄,枳实厚朴芒硝囊,谵语潮热腹满痛,攻下实热力能当。
去硝名为小承气,调胃只有硝黄草。
【学用导读】运用大承气汤,若热结阳明引起大便不通,可用大承气汤攻下;若热结阳明引起脘腹胀满而无大便不通,也可用大承气汤攻下,提示大便不通不是应用大承气汤主治的唯一诊断标准。
再则,运用大承气汤主治病证,一要重视煎煮及服用方法,二要重视因病变证机轻重而调整方药用量及随证加减用药。
【中医辨证】热结证(阳明热结重证):不大便五六日,上至十余日,腹中转气,绕脐痛,拒按,烦躁,谵语,潮热,手足濈然汗出,气短,气喘,身重,头昏目眩,不欲饮食,小便不利,腹满不减,减不足言,舌红,苔黄厚而燥,脉沉或迟或数。
用方思路:正确使用大承气汤,既是主治阳明热结重证的基础方,又是主治阳明热结旁流重证(下利清水且无粪便,臭秽,虽下利且腹满痛不减,按之脘腹坚硬,不欲饮食,小便不利,舌红,苔黄厚腻,脉滑或浮大而按之反涩)、阳明热结危证(发热,汗出,腹满痛拒按,十余日不大便,发则不识人,或独语如见鬼状,语无伦次,循衣摸床,直视谵语,惕而不安,小便不利,舌红,苔黄燥,脉弦)、阳明热极证(发热不减,汗出不止,谵语,或神昏,舌红,苔黄,脉数)、阳明热极痉证(口噤,手足抽搐,颈项强直,牙关紧闭,或磨牙,舌红苔黄,脉弦)、阳明热厥证(手足厥冷,或神志昏厥,高热不止,舌红,苔黄)、阳明宿食证(脘腹胀满疼痛,不欲饮食,吞酸,恶食,嗳腐,苔腻,寸口脉浮而大,按之反涩,尺中亦微而涩,或脉数而滑)、阳明宿食瘀血证(少腹坚满疼痛,恶露不尽,不能饮食,不大便,烦躁,嗳腐,发热甚于日晡,谵语,舌红,苔黄,脉沉)的基础方。
病变证机:邪热内结阳明,阻滞气机,壅滞不通,以此而演变为阳明热结病理病证。
审证要点:根据不大便,腹痛拒按,潮热,谵语,舌质红,苔黄厚或燥或腻,脉沉或实为用方审证要点。
【西医辨病】肠梗阻,急性出血性坏死性胰腺炎,急性阑尾炎,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囊炎,急性细菌性痢疾,胃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急性病毒性肝炎,梗阻性肝炎等。
承气类方

1.大承气汤《伤寒论》药物组成:酒大黄、芒硝、枳实、厚朴功效:舒展气机,软坚润燥,推陈出新。
主治:伤寒、热病之阳明腑证,胃肠实不大便,发热谵语,自汗出,不恶寒,痞满燥实坚全具,杂病三焦大热,脉沉实有力者,但亦有沉迟者有力者。
2.小承气汤《伤寒论》药物组成:大黄、姜厚朴、枳实功效:行气导滞,泻热除满。
主治:伤寒、热病之阳明腑证,谵语,便硬,潮热而喘,杂病上焦痞满不通。
3.调胃承气汤《伤寒论》药物组成:酒大黄、芒硝(冲)、炙甘草。
功效:泻热润燥,和中理胃。
主治:伤寒、热病之阳明腑证,谵语潮热而喘,口渴便秘,腹满。
4.桃核承气汤《伤寒论》药物组成:桃仁、大黄、桂枝、炙甘草、芒硝(冲)。
功效:活血止血,下其瘀热。
主治:小腹胀满,少腹急结,大便黑,小便利,燥渴谵语,蓄血发热如狂,血瘀胃痛、腹痛、胁痛或下瘀血块。
任老用此方治疗过敏性紫癜病,症见腹痛、便血、溺血、吐血者,疗效满意。
5.参归承气汤《医门八法》药物组成:枳实、厚朴、大黄、党参、当归身、神曲、焦山楂。
功效:健脾益气,理气调中,消食导滞。
主治:脾虚胃弱,饮食停滞,胸胁胀满,坚硬拒按,大便不通,嗳气矢气不除者。
6.三一承气汤《宣明论方》药物组成:大黄、芒硝(冲)、厚朴、枳实、甘草、生姜。
功效:行气和中,通腑泻热。
主治:伤寒杂病,内外所伤,日数远近,腹满咽干,烦渴谵妄,心下按之硬痛,小便赤涩,大便结滞等。
7.吴氏桃仁承气汤《瘟疫论》药物组成:大黄、芒硝(冲)、桃仁、当归尾,丹皮,赤芍。
功效:活血凉血,泻热通便。
主治:温病蓄血证,白日热减,至夜独热或热时间缩短。
8.紫草承气汤《整治准绳·幼科》药物组成:大黄、厚朴、枳实、紫草。
功效:泻实开滞,通脉透毒。
主治:身热、脉数,便秘腹胀,或痘疮半出半未出,喘息腹胀,大便不通,烦躁作渴,谵语者。
9.当归承气汤《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药物组成:酒大黄、芒硝(冲)、炙甘草、当归、生姜、大枣。
功效:润燥调营,通腑泄热。
《伤寒论》大承气汤及类方刍议

,
探讨 。
渴、 喘促不 宁、 痰涎壅盛而证属 阳明腑实证 者 , 宜用 本方加 石膏 、 杏仁 ; 若兼 胸膈 烦热 , 口舌生疮 , 小便 黄赤短少 , 宜用本 方加栀 子、 叶、 竹 木通 ; 兼 E 若 l 大承气汤由大黄 1g 酒洗 四两 ) 厚朴 1g 去皮半斤 ) 枳实 1 g 炙五 苦、 2( , 5( , 5( 胁肋疼痛 , 或寒热往来 , 脉弦有 力者 , 宜加柴 胡、 黄芩 ; 兼皮肤 斑疹 , 若 或 枚 ) 芒硝 9 ( , g 三合 ) 四味药物组成。 见衄血 、 吐血等热毒盛者 , 宜加黄连 、 黄芩、 栀子 , 并送服十灰 丸急止其血 ; 若 方中大黄苦寒 泄热通便 , 荡涤肠 胃, 主药 ; 以芒硝咸寒泻热 , 为 辅 软坚 润 邪热 内陷心包 , 证见神 昏谵语 、 躁扰不宁、 舌生芒刺 , 宜用本方送 服安宫牛黄
1 大 承 气 汤 的 组成 及 方义 .
燥; 佐以 厚朴 , 实行气 散结 , 枳 消痞 除满 , 助大黄 、 硝加速 积滞 排泄 , 为 芒 合 “ 破气散结 , 泻下清热 ” 之方。 据 近 年 药 理研 究 , 黄含 有 蒽 醌 衍 生 物 , 大 黄 素 、 黄 酸 、 黄 酚 等 , 大 如 大 大 能刺激大肠壁 , 引起血管 收缩 , 使大肠 内容易 于排 出, 而达到 泻下通便 作 从 用 。芒硝含水硫酸钠 ( a S4— 0 2 ) 氯化 钠 , N2O 1H 0 、 本品所 含之硫 酸钠不易 被 肠壁吸收 , 在肠内溶解 于水后 形成 高渗 的盐溶 液 , 因而使肠 道保持 大量 水 分, 扩张肠道 , 引起肠蠕动增强而排便 。此外 , 厚朴 ; 实能增加 胃肠道节 律 枳 性蠕动 , 有利于肠内气体及粪便 的排除 。据实验研 究 , 整个大承气汤有增 强 胃肠道推进运动作用 ; 明显 增加肠容 积作用 ; 有 对肠套 迭能促使 还纳 , 除 解 梗阻 ; 还有增加肠袢血 流量 , 降低血管通透 性, 以及抑菌 , 抗感染作 用。这 些 都证 明本方药“ 破气散结 , 泻下清热 ” 的作用是通 过增强肠蠕 动排 出肠 内气 体及粪便来完成 的, 而 印证 了《 问 ・阴阳应象 大论 》“ 实者 , 从 素 其 散而 泻 之” 的治疗原则 。 2 大 承 气 汤 的 证 治 . 大承气汤的适 应 症是 什 么 呢?试从 《 伤寒 论 》 面 的几 条 原 文可 以 下 说 明: ( 文 2 5条 ) 二 阳并 病 , 阳证 罢 , 发 潮 热 , 足 浆 絷 汗 出 , 原 2 “ 太 但 手 大便 难 而谵语者 , 下之则愈 , 宜大承气汤 。 ( 原文 2 7条) 伤寒 , 吐若下后 , 1 ” 若 不解 , 不大便五六 日, 至十余 日, 上 日 哺所发潮热 , 不恶寒 , 独语如见鬼状 , 若据者 , 发则 不识 人 , 循衣摸床 , 而不 惕 安, 微喘直视 , 脉弦者生, 涩者死 ; 微者 , 但发热 谵语 者 , 大承气汤 主之。若 一 服利 , 止后服。“ 则 ( 原文 2 3 “ 4 条) 大下后 , 六七 日不大便 , 烦不解 , 腹满痛者 , 有燥 屎也 , 此 所 以然者 , 本有宿食故也 , 大承气汤 。 宜 ” ( 原文 2 4 ) 伤寒六七 日, 5条 “ 目中不 了了 , 睛不和, 无表里 证 , 大便难 , 身 微热者 , 此为实也 , 急下之 , 宜大承气汤 。 ” ( 原文 2 7条 ) 腹 满不减 , 5 “ 减不足言 , 当下之 , 宜大承气汤 。 ” 《 伤寒论 》 中用大承气汤的条文较多 , 就上 面几条分析 , 仅 大承气汤的主 要 适 应 证 有 : 便 秘 结 , 部胀 满 , 痛 拒 按 , 者 潮 热 谵 语 , 足 汗 出 , 神 大 腹 硬 甚 手 或 识 昏蒙 , 循衣摸床 , 目中了了 ( 或 即视 物不 明) 睛不 和( 眼珠 转动不 灵活 ) 指 等 阳 明腑 实 证 。 前 人 归 纳 为 “ 、 、 、 ” 大 证 。 “ ” 自觉 胸 脘 有 闭 痞 满 燥 实 四 痞 是 塞压重感 ;满” 脘腹胀满 , 之有抵抗感 ;燥 ” 指 肠中粪便 , “ 是 按 “ 是 既燥 且 坚 ; “ 是指肠 胃有燥屎与邪热互结 , 实” 而见便秘 、 腹痛拒按 , 或下利清水 臭秽而 腹痛拒按 。由于本方 能峻下 热结 , 承顺 胃气下 行 , 塞者通 , 者畅 , 名 使 闭 故 “ 承气” 。诚 如吴鞠通《 温病条 变》 所说 : 承气者 , 胃气 也。盖 胃之 为腑 , “ 承 体 阳而用 阴, 在无 病时 , 系 自然 下降 , 为邪气 盘踞于 中, 若 本 今 阻其下 降之 气, 胃虽 自 欲下降而不能 , 非药力助 之不可 , 故承气 汤通 胃结 , 胃阴, 救 仍系 承胃腑本来下降之气……故汤名 承气 。 ” 临床上大凡遇到以下几种情况 , 为大承气汤的适应症 : 2 1 全 身 症 状 : 目俱 赤 , 声 重 浊 , 吸 气 粗 , 满 不 得 卧 , 汗 , . 面 语 呼 喘 多 齿 唇焦 红, 口臭 , 鼻孔干燥 , 渴饮 冷水。 2 2 热型 : . 蒸蒸发热 , 或但热不恶寒 , 日哺潮热。 或 2 3 神识症状 : 昏谵语 , 中烦 乱 , . 神 心 目不 了 了, 甚则 循衣 摸床 , 惕而 不安 。 24 胸腹症状 : 痞鞭 , 满剧痛 , 按 , 皮灼热 , 见肠型 。 . 胸腹 腹 拒 腹 或
大承气汤趣味歌诀

大承气汤趣味歌诀
"大承气汤"是中医药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方剂之一,它是以黄芪、白术、茯苓、甘草为主要药材,配以人参、桂枝、大枣、生姜等多种辅助药材煎煮而成的。
这个趣味歌诀是对大承气汤而创作的,当你唱着这首歌诀时,就能够记住大承气汤方剂的主要成分和应用范围。
大承气汤趣味歌诀:
黄芪白术茯苓,
甘草入煎炖,
桂枝姜汤加大枣,
气虚补益无疑疑。
胸郁不舒不顺,
饮食欠佳肢体不轻,
一剂大承气开颜,
痊愈如初人生鲜。
黄芪、白术、茯苓、甘草是具有益气、健脾、利水、补益等功效的中药材,特别适用于脾胃虚弱,气虚失调,营养不良,食欲不振等症状。
在大承气汤中,这些主要药材的功效得到充分的发挥,可以有效地改善身体的整体状况,提高免疫力和抗病能力。
桂枝、大枣、生姜等辅助药材,则可以促进气血的循环,温暖身体,推动药效的吸收,加强大承气汤的功效。
在中医药理论上,桂枝可以助阳去寒,提高体温,使气血畅通;大枣可以健脾益气,养血安神;生姜可以温中散寒,除痰止咳。
大承气汤的适应症状非常多,主要是用于治疗气虚不足、营养不良、食欲不振、消化不良、腹泻、乏力等症状,特别适用于老年人、孕妇和虚弱体质的人群。
同时,在中医药的实践中,大承气汤还可以治疗失眠、神经衰弱、头晕、失语、肌肉强直、腹胀、痛经等多种疾病。
总之,大承气汤是一种非常实用的中药方剂,它可以有效地调节人体的气血和脏腑功能,提高免疫力和抗病能力,促进身体的健康。
无论是医生还是普通人,都可以通过学习这个趣味歌诀,更好地了解和掌握大承气汤的应用范围和效果,从而有效地预防和治疗疾病。
大承气汤——精选推荐

⼤承⽓汤⼤承⽓汤(《伤寒论》)[组成] ⼤黄四两酒洗(12g)' 厚朴⼋两去⽪,炙(24g) 枳实五枚炙(12g) 芒硝三合(9g)[⽤法] 上四味,以⽔⼀⽃,先煮⼆物,取五升,去滓,内⼤黄,更煮取⼆升,去滓,内芒硝,更上微⽕⼀、⼆沸,分温再服。
得下,余勿服(现代⽤法:⽔煎,⼤黄后下,芒硝溶服)。
、 [功⽤⼘峻下热结。
[主治]1.阳明腑实证。
⼤便秘结,频转⽮⽓,脘腹痞满,腹痛拒按,按之则硬,甚或潮热谵语,⼿⾜溅然汗出,⾆苔黄燥起刺,或焦⿊燥裂,脉象沉实。
2.热结旁流证。
下利清⽔,⾊纯青,脐腹疼痛.按之坚硬有块,⼝⾆⼲燥,脉象滑数。
3..⾥热实证之热厥、痉病或发狂。
[病机分析] 阳明主⾥,统属胃肠,胃肠的主要功能是受纳与消化⽔⾕,吸收精华,排泄糟粕。
正如《素问.六节脏象论》所云:“脾、胃、⼤肠、⼩肠、三焦、膀胱者,仓廪之本,营之居也。
名⽈器,能化糟粕,转味⽽⼈出者也。
”《素问.五脏别论》亦云:“夫胃、⼤肠、⼩肠、三焦、膀胱,此五者天⽓之所⽣也,其⽓象天。
故泻⽽不藏,此受五脏浊⽓,名⽈传化之府,此不能久留,输泻者也”;⼜云:“六腑者,传化物⽽不藏,故实⽽不能满也。
”故有“六腑以通为⽤”之论。
⼀旦外邪内传阳明之腑,⼈⾥化热,与肠中宿⾷相结,则糟粕秘结,壅⽽为实,⽽成阳明腑实之证。
邪热与宿⾷互结,浊⽓填塞,糟粕结聚,腑⽓不通,故⼤便秘结,频转⽮⽓,脘腹拒按,按之则硬;阳明邪热,充斥内外b且阳明旺于申、⾣之时,故发热如潮汛之有信,⽽为潮热;腑热熏蒸,上扰神明,故神昏谵语;《素问。
太阴阳明论》云:“四肢皆禀⽓于胃”,今阳明胃热炽盛,迫津外泄,故⼿⾜溅然汗出;阳明燥实内结,⾥热消烁津液,故见⾆苔黄燥起刺,或焦⿊燥裂,脉沉实。
⾄于热结旁流⼀证,系因腑热炽盛,燥屎内结不出,迫肠中津液从旁⽽下所致,故虽⾃利清⽔,但⾊青⽽秽臭,并见脐腹疼痛,按之坚硬有块之症,结者⾃结,下者⾃下;热结旁流,最易伤津,津伤燥热更甚,故见⼝燥咽⼲;因“旁流”是现象,“热结”是本质,故脉象滑⽽数。
大承气汤(《中医治法与方剂》)

大承气汤(《中医治法与方剂》)大承气汤(《伤寒论》)【组成】大黄12g 芒硝12g 枳实9g 厚朴15g【用法】先煮枳朴,后下大黄,汤成去滓,纳芒硝,溶化服。
【主治】1.阳明腑实,胸痞腹满,大便秘结,腹痛拒按,潮热谵语,舌苔黄燥或焦黑起刺,脉滑数或沉实有力。
2.突然肠结不通,腹痛、腹胀、呕吐、便秘,有痛、呕、胀、闭特征者。
【证析】此属阳明腑实机理。
以大便不通为主证,按脏腑辨证,病位在肠。
胸痞腹满是气滞现象,便秘舌燥是津伤现象,按气血津液辨证,属气滞津伤。
兼见潮热谵语,舌焦起刺,脉实有力,按八纲辩证,病性属于实热。
综上,此方所治是以痞、满、燥、实为其特征的实热便秘,是因伤寒邪传阳明之腑,由寒化热,或温病热入中焦,热灼津伤,引起传导失常,燥屎不行,气机阻滞的病理改变。
【病机】阳明腑实。
【治法】苦寒峻下法【方义】根据“其下者,引而竭之”的治则,便秘当用下法,病性属热属实,又当苦寒峻下,才与病机相符。
本方即体现这一治法。
方中大黄味苦性寒,功能泻下,用为主药,能挫其热势,消除致病原因;泻下通便,治疗主要证象。
然而,大黄主要是增强肠道蠕动而促进排便,软坚效果欠佳,只用大黄推荡,仍然不能速下,故辅芒硝成寒软坚,使坚结粪便变软,大黄才能起到泻热荡积、推陈致新作用。
二药相须为用,泻下热结效力大为增强。
再佐枳实泄痞,厚朴宽满,不仅能治兼证,通过调畅气机,又能促进肠道蠕动,增强大黄力量。
原方厚朴用至八两,殆即此意。
全方用药四味,虽然厚朴偏温,仍不失为寒下峻剂。
肠结不通如果不因热盛伤津,是因气机突然被阻,传导失常而呈腹痛便秘,则以痛、呕、胀、闭为其特征。
气机阻滞,传导失常,津血流通受阻,诸证由是而生。
根据五脏六腑宜通与气血津液宜通之理,此证急宜泻下通肠,流通气血。
方中大黄、芒硝能促进肠道蠕动,泻下通肠;枳实、厚朴宽肠理气,协助芒硝、大黄开其闭结;疏畅气机的枳实、厚朴与活血的大黄相伍,又能流通气血,令腑气得通,胃气顺降,气血调和,诸证自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药理 作用
鞣质
中文别名 鞣酸; 丹宁酸; 单宁; 没食子鞣酸;单宁酸; 落叶松栲胶; 二倍 酸。 鞣质具收敛性,内服可用于治疗胃肠道出血,溃疡和水泻等症;外用于创 伤、灼伤,可使创伤后渗出物中蛋白质凝固,形成痂膜,可减少分泌和防 止感染,鞣质能使创面的微血管收缩,有局部止血作用。鞣质能凝固微生 物体内的原生质,故有抑菌作用,有些鞣质具抗病毒作用,如贯众能抑制 多种流感病毒。鞣质可用作生物碱及某些重金属中毒时的解毒剂。鞣质具 较强的还原性,可清除生物体内的超氧自由基,延缓衰老。此外,鞣质还 有抗变态反应、抗炎、驱虫、降血压等作用。 人类对鞣质的应用可追溯到5000年以前。具《素问·至真要大论》记载: 散者收之,是立法的依据。老年、久病、元气不固引起的自汗盗汗、泻痢 不止、滑精遗尿,应用固涩收敛滑脱、遏制气血津液的耗散,该种治疗方 法叫固涩法。
现代应用
王素平.中药灌肠治疗晚期癌症肠梗阻临床研究[J].中医 学报,2012,27(10):1241-1242. 治疗组34例在对照组(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加味大承 气汤{生大黄(后下)10g,芒硝(另包冲服)8g,枳实 15g,厚朴15g,白花蛇蛇30g,半枝莲30g,白芍20g。} 保留灌肠每天2次,每次100~150 mL;两组均以7 d为1个 疗程;结果:治疗组有效10例,好转18例,无效6例,有效率 为82.35%;对照组有效6例,好转11例,无效17例,有效率为 50.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 味大承气汤灌肠治疗晚期癌症肠梗阻有较好疗效,且能改 善患者的近期生活质量。
本方主治为阳明热结证,系由伤寒或温病,外邪化热入里,损 伤津液,与肠中燥屎相结,腑气不通所致。 前人用“痞、满、燥、实”四字来概括,“痞”即自觉胸 脘有闷塞压重感;“满”指脘腹胀满,按之有抵抗感;“燥” 是肠有燥屎;“实”即腹痛拒按,大便不通。 阳明之气旺于申时,四肢禀气于阳明,阳明热盛外蒸则可见 日晡潮热,手足汗出;肠中燥屎,邪热煎逼津液从旁而下,则 见“热结旁流”;舌苔黄燥起刺或焦黑燥裂而脉沉实,为热 盛津伤,燥屎内结之征。若里热闭阻,阳气被遏,可见热厥; 热盛伤津,筋脉失养,可见抽搐;热扰神明,则见神昏,甚则发 狂。 上述诸症皆为实热积滞阳明,腑气闭阻,热盛津伤。此病重 势急,治当峻下热结,所谓“釜底抽薪,急下存阴”之法。
李敏贤,周醒华,杨关根,沈忠,金夏兰.葱白醋炒外敷合加味大 承气汤内服治疗大肠癌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56例观察[J].浙江 中医杂志,2003(01):12-13. 治疗方法:外敷方法:小葱1000g,取其葱白加食醋500g,置于 电炉上加热,尔后取葱白将醋挤干(以不滴水为宜),置于棉垫上, 以半球型的形式在患者腹部来回移动,以病人感觉腹部微热, 皮肤微红不烫伤为宜。待醋葱白冷却了再加热,如此反复24小 时不间断进行至肠蠕动恢复止。内服方用加味大承气汤:生大 黄(后下)10-15g,炒枳壳、制川朴各10g,红藤、金银花各30g. 玄明粉(冲)、广木香各9g,每日1剂,水煎2次分服。 结果:56例均痊愈,无一例中转手术。经治疗后一般8-36小时 开始恢复肠蠕动,20-52小时有大便排出,腹胀腹痛消失。
醋炒葱白外敷与加味大承气汤内服治疗,旨在由外而 内,内外相应促进肠蠕动恢复,促使炎症吸收。《本草 从新》记载:葱白“发汗解肌,通上下阳气,若面赤而 格阻于上者,尤须用之”葱白为石蒜科植物葱类,内含 挥发油主要成分为大蒜辣素,辛、温、窜,渗透力强, 易于透皮吸收,有广谱的抗菌作用。而醋又能软坚散 结,二者合用起协同作用。
大承气汤及其类方
山西省中医药研究院 乔钰
方歌
大承气汤大黄硝,枳实厚朴先煮好; 峻下热结急存阴,阳明腑实重症疗; 去硝名为小承气,轻下热结用之效; 调胃承气硝黄草,缓下热结此方饶。
大承气汤
组成
大黄四两,酒洗(12g)厚朴半斤,去皮,炙(24g) 枳实五枚(5g) 芒硝三合(8g)
功效
峻下热结
君药
药理 作用
主治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阳明热结证。 1、大便不通,腹中转气,脘腹痞满, 绕脐痛,据按,烦躁,谵语,潮热, 手足㵶然汗出,舌红,苔黄燥起刺, 脉沉实; 2、或热结旁流,自利清水,色纯青, 腹痛,舌红,苔黄燥起刺,脉沉实; 3、里热实证之热厥、痉病或发狂等。
制方 原理
痞——枳实 满——厚朴 燥——芒硝 实——大黄
佐使药
厚朴
苦、辛,温。归脾、胃、肺、大肠经。 燥湿消痰,下气除满。
行气散满
枳实 消痞破结
合助大黄、 芒硝加速积 滞的下行
苦、辛、酸,温。归脾、胃、大肠经。 破气消积,化痰除痞。
厚朴入脾经 平胃散 苍术四两120g 厚朴三两90g 陈橘皮二两60g 甘草炙黄,一两30g 生姜二片 大枣二枚 功用:燥湿运脾,行气和胃。 主治:湿滞脾胃证。脘腹胀满,不思饮食,口淡无味,恶 心呕吐,嗳气吞酸,肢体沉重,怠惰嗜卧,常多自利,舌 苔白腻而厚,脉缓。 厚朴辛苦性温,行气化湿,消胀除满
厚朴入肺经 苏子降气汤 紫苏子二两半9g 半夏二两半9g 川当归两半6g 甘草炙,二两6g 前胡一两6g 厚朴一两 6g 肉桂一两半3g 功用:降气平喘,祛痰止咳。 主治:上实下虚喘咳证。痰涎壅盛,胸膈满闷,喘咳短气, 呼多吸少,或腰疼脚弱,肢体倦怠,或肢体浮肿,舌苔白 滑或白腻,脉弦滑。 厚朴下气消痰平喘
大黄入肝经
桃核承气汤 桃仁五十个 大黄四两 桂枝二两 芒硝二两 甘草四两 功效:逐瘀泻热。 主治:下焦蓄血证。少腹急结,小便自利,神志如狂,甚则 烦躁谵语,至夜发热;以及血瘀经闭,痛经,脉沉实而涩者。 大黄苦寒,下瘀泻热
大黄入心包经
雪煎方 [来源]《圣惠方》。 [组成]川大黄五两(锉碎,微炒)。 [用法]捣细罗为散,用腊月雪水五升,煎如膏,每服不计时 候,以冷水调半匙服之。 [主治]热病狂语及诸黄。
药理 作用
芒硝利尿
外敷肚脐、外敷小腹、坐浴均可治疗中老年前列腺肥大。
老年前列腺增生属中医“癃闭”范畴,多因老年人肾气日衰, 元气不足,无力推动血行,导致气虚血淤、痰淤互结,阻塞 尿道所致。方中芒硝味咸入肾,且能软坚散结,祛淤消肿; 明矾解毒燥湿,清热化痰。此法简单有效,对于老年前列腺 增生患者小便不畅尤为适宜。
枳实入脾经 枳术丸 白术二两60g 枳实一两30g 功用:健脾理气,化食消痞。 主治:脾虚气滞,饮食停聚。胸脘痞满,不思饮食。 枳实破气化滞,消痞除满
化学 成分
厚朴
含挥发油约1%,油中主要含B-桉油醇和厚朴酚。此外, 还含有少量的木兰箭毒碱、厚朴碱及鞣质等。
药理 作用
厚朴煎剂对肺炎球菌、白喉杆菌、溶血性链球菌、枯 草杆菌、志贺氏及施氏痢疾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 炭疽杆菌及若干皮肤真菌均有抑制作用。厚朴碱、异 厚朴酚有明显的中枢性肌肉松弛作用。厚朴碱、木兰 箭毒碱能松弛横纹肌。对肠管,小剂量出现兴奋,大剂 量则为抑制。厚朴酚对实验性胃溃疡有防治作用。厚 朴有降压作用,降压时反射性地引起呼吸兴奋,心率增 加。厚朴对血小板聚集和ATP释放有显著抑制作用。
李智菊.大承气汤加减灌肠治疗大肠癌伴肠梗阻33例及护理体会[J].中国药 业,2015,24(12):120-121. 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大承气汤加减灌肠,组方为生大黄(后下)、 枳实、厚朴、蒲公英、大腹皮各20g,莱菔子、木香、延胡索各15g,芒硝 9g;水煎服,每日1剂,每日用量为100-200ml,每日灌肠2次。两组连续治 疗7d
枳实
化学 成分
酸橙果皮含挥发油、黄酮苷(主要为橙皮苷、新橙皮苷、柚皮 苷、野漆树苷及忍冬苷等)、N-甲基酪胺、对羟福林、去甲肾 上腺素、色胺诺林等。另外,尚含脂肪、蛋白质、碳水化合物、 胡萝卜素、核黄素、钙、磷、铁等。
枳实能缓解乙酰胆碱或氯化钡所致的小肠痉挛,可使胃肠收缩 节律增加;枳实能使胆囊收缩、奥狄括约肌张力增加;枳实与 枳壳具有抗溃疡作用;枳实或枳壳煎剂对已孕、未孕小白鼠离 体子宫有抑制作用,对已孕、未孕家兔离体、在位子宫均呈兴 奋作用;枳实、枳壳煎剂或酊剂静脉注射对动物离体心脏有强 心作用,枳实注射液静脉注射能增加冠脉、脑、肾血流量,降 低脑、肾血管阻力,枳实煎剂及枳壳的乙醇提取液给麻醉犬、 兔静脉注射有明显的升高血压作用。
大黄
苦,寒。 归脾、胃、大肠、肝、心包经。
泻下攻积,清热泻火,凉血解毒, 逐瘀通经。 苦寒通降,泻热通便,荡涤肠胃。
大黄入脾经
温脾汤 大黄四两 附子大者一枚 干姜二两 人参二两 甘草二两 功效:温补脾阳,攻下冷积。 主治:脾阳不足,冷积内停证。便秘,或久利赤白,腹痛, 手足不温,脉弦沉。 大黄苦寒,泻下通便以荡积滞。
厚朴下气消胀,生大黄、芒硝、枳实荡涤积滞而解除梗阻;白花 蛇舌草、半枝莲、白芍以消癌抗癌、活血化瘀。现代研究表明, 大承气汤具有促进术后患者血浆胃动素浓度恢复的作用,使分 泌高峰提前出现,改善胃肠功能,促进新陈代谢,清除肠道内细 菌和毒素,阻断肠道的启动作用,减少了炎性递质的释放,枳实 含挥发油并含黄酮苷,能促进胃肠蠕动,使胃肠运动节律增强。 大承气汤具有通里攻下行气散结功效,可改善梗阻肠管缺氧、 低灌注状态,保护胃黏膜,促进肠蠕动,有利于肠粘连松解。
朱欢欢,吕国强.中西医结合防治大肠癌术后肠梗阻临床观察 [J].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2012,36(03):207-208.
治疗组采取术前3d常规口服大承气汤加减的中药颗粒剂,手术前2h口服加 入1g氯化钠的5%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500ml;治疗组平均肛门排气(胃管拔除) 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分别为(40.04±10.72)h和(53.39±8.08)h,比较有显 著性差异(P<0.01);治疗组平均引流管拔除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分别为 (40.04±10.72)h和(53.39±8.08)h,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72 h后外 周血CRP治疗组低于对照组,分别为(10.17±2.72)ρ/mg.L-1和 (13.60±3.18)ρ/mg.L-1,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WBC分别为 (6.82±1.55)×109/L和(7.28±1.65)×109/L,两组比较P>0.05。结论:大 承气汤加减防治大肠癌术后肠梗阻疗效显著。